信息高一必修模块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2.71 MB
- 文档页数:54
第1章学问要点1. 什么是信息信息是客观事物存在的第三种基本形态,也是区分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信息可以用来消退客观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科学决策,指导人们的行动。
2. 信息的主要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3. 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是指在信息的获得、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纳的技术和方法。
从本质上说,信息技术是人类在了解、把握和改善自身生存环境过程中实现获得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限制信息等的相关技术,其作用是代替、扩展和延长人的信息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限制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等等,其中微电子技术是基础,计算机技术是核心。
4. 信息技术的历史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信息技术已经经验了五次革命。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产生。
(2)其次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独创。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独创。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独创和普及应用。
(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的普及运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始于20世纪60年头,这是一次信息传播和信息处理手段的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使信息数字化成为可能,信息产业应运而生。
5.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略)第1章单元测试1.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普遍性(B)科学性(C)依附性(D)共享性2. 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人类不行缺少的三类资源。
(A)物质、学问、信息(B)能量、学问、信息(C)物质、能量、学问(D)物质、能量、信息3.信息技术已经经验了 次革命。
(A )2(B )3 (C )4 (D )5 4.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这是 提出的。
(A )香农(B )维纳 (C )钟义信 (D )比尔·盖茨 5.最近一次信息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标记是 的应用。
2018级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必修模块复习题1. 在ASCII编码中,已知字母P的编码是80,Q的编码是81,可以推算出字母S的编码是()。
A. 83(正确答案)B. 87C. 85D. 79答案解析:解析: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其中字母A的编码是65,字母B的编码是66,其他字母按照顺序依次递推。
2. 网上下载的歌曲《明天会更好》,其文件名可能是()。
A. 明天会更好.mp3(正确答案)B. 明天会更好.docC. 明天会更好.jpgD. 明天会更好.gif答案解析:解析:常见的信息存储格式(1)文本: .doc; .wps ; .txt ; .pdf(2)图形图像:.jpg和.bmp都是静态图片的格式; .gif 文件很小,主要应用于网络上(3)动画: .gif ; .swf(4)音频:.wav ; .mp3 ; .midi(5)视频: .avi ; .mpg ; .mov ; .rm3. 数码相机是当前非常流行的图像采集设备,它正在逐步的取代传统相机,它主要采用()记录保存图像。
A. 胶卷B. 磁带C. 软盘D. 存储卡(正确答案)4. 要在网上查找刘欢的《好汉歌》,使用关键词()搜索得到的结果最准确。
A. 好汉歌B. 刘欢好汉歌(正确答案)C. 刘欢D. 好汉5. Windows系统屏幕保护程序的主要作用是()A. 显示动态图B. 设置开启密码C. 保护硬盘D. 保护显示器(正确答案)6. 张驰同学要对当地的植被展开调查,需携带()作为图像采集工具。
A. 扫描仪B. 鼠标C. 数码相机(正确答案)D. 麦克风7. 数据库应用广泛,几乎涉及到每一个领域,以下属于数据库应用的是()。
A. 用Winzip压缩邮件附件B. 用百度音乐播放mp3C. 用“记事本”写心得体会D. 在淘宝网上查找所需要的商品(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数据库(DB),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的集合。
信息技术教学*********************22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北京市普通高中统一选用根据《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修订的教材进行教学,海淀区选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教材。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是本学科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依据,学生学完必修课程后,可参加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进行有效的综合复习?笔者结合海淀区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实施方案,提出了综合复习策略。
● 明确学业质量水平要求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学习完本学科课程后的学业成就表现。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质量标准是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
教师需要明确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所要求的学业质量水平。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业质量水平2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水平的具体内涵,了解学业质量标准水平2的具体要求,结合必修课程学习内容,通过任务驱动或者项目学习的方式,在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在不同情境中运用各种重要概念、思维、方法和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
● 抓准合格性考试测评要点北京市海淀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以《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结合《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说明》要求,以及海淀区基于高中信息技术新版教材的教学实际情况确定考试内容和考核要求。
合格性考试的内容为必修课程模块1“数据与计算”、模块2“信息系统与社会”所涉及的教学内容。
考试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重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在生产、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注重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综合考查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北京市海淀区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采取无纸化网络考试系统,上机完成考试。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概要第一章绪言1、人类社会三大资源:信息、物质和能量。
2、信息的主要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型、时效性。
要能够分辨题目所给例子具体体现信息的哪些特征。
3、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要能分辨出什么是信息和信息的载体。
4、了解信息技术及其主要内容。
信息技术: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好方法。
现代信息技术内涵: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以通信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
5、了解信息技术经历的五次革命,并能列举出每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产生第二次:文字的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等等。
第二章信息获取按照承载信息的载体的不同,信息来源可以分为四大类:纸质媒介、电子媒介、人和事物。
并能熟练区分。
获取信息的方法:阅读法、文献法、访谈法、视听法、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问卷法、网络检索法、遥感遥测法等。
网络信息检索的分类:1、目录检索;2、尖键词查询。
要能区分并举例(例如每种检索方法常用的网站)。
掌握网络信息下载的方法。
信息价值的判断:1、准确性;2、客观性;3、权威性;4、时效性;5、适用性。
要能够鉴别和评价具体实例。
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1、信息加工:人们将已获取的原始信息按照信息应用的需要,根据信息的内容和类型,对信息进行的分类整理、修改以及格式转换和存储等加工过程。
现代信息加工的主要手段是利用计算机处理。
常见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 (tdoc)、wps、飞腾2、排版系统和pagemaker.常见的电子表格软件:excel (*xls)、金L U表3、格、cced 等。
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化的声音信息。
计算机中4 '广泛应用的数字化声音文件有两类:一类是专门用于记录乐器声音的MIDI格式的文件;还有一种是采集各种声音的机械振动得到的数字文件WAVo采样的频率和量化的精度直接影响声音的质量和数据5、量。
高中信息技术总复习-必修一第1单元初识数据与计算一、选择题1.智能穿戴的概念近几年变得非常流行,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产品纷纷出现。
以智能手环为例,它是通过传感器来收集你的行走步数,步数是()A.数据(正确答案)B.信息C.知识D. 数字2.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生活中的信息只能通过计算机进行加工与处理B. 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载体不能改变C. 不恰当的信息表达与传递是产生虚假信息的原因之一(正确答案)D. 信息的价值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3.关于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个人聊天,也是在互相传递信息(正确答案)B. 信息是一种资源,使用后会产生损耗C. 传递信息的途径只有一种,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多种D. 信息被一个人使用时其他人就不能使用4.2002年10月6日,一艘载有128名中国游客的越南籍游船偏离航道触礁。
沉船随时可能发生,船上既没有救生措施也无法与外界联系。
就在这一紧急关头,一名乘客发现自己的手机有微弱的信号,他立刻通过手机向外界发送呼救信息,与有关部门取得了联系。
经过多方救助,128名乘客终于获救。
在这整个救援过程中,这部手机成了游船与外界联系的唯一手段。
这则故事主要说明了()。
A. 信息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对人类的生存生活的重要性(正确答案)B. 世事无常,谁也不能保证明天还能活着C. 信息具有价值性D. 手机是种便捷的通信工具,所有的人都该有手机5.下列事例中,体现了信息是可以传递的有()。
①上海世博会的进展情况通过电视和网络传遍全世界②中央电视台播报天气预报③游客到商场购物④班主任将“端午节”放假的消息通知给所有的同学A. ①②③B. ①②④(正确答案)C. ②③④D. ①③④6.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信息可以重复使用,也可以传递和共享,但是会产生损耗B. 数字、英文字母、图像、音频、视频等在计算机内部都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正确答案)C. 信息作为一种社会资源自古就有,而信息技术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后才出现的D. 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第⼀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1 信息及其特征1、信息定义:A⾹农(信息论的奠基⼈),从通信⼯程的⾓度认为信息是“⽤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的消息。
B、维纳(控制论的奠基⼈),认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C、钟义信(我国信息论学者),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式”。
2、信息的传播过程:→→(信源) (信息传递) (信宿)A、从信息的发出⽅来看,利⽤⽂字、符号、声⾳、图形、图像等形式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都可以称为信息。
B、从信息的接收⽅看,接收信息后,对各种形式的信息形成印象,经过分析、判断和理解,把它变为⾃⼰的知识或引发相应的⾏动,这样,信息便发挥了作⽤。
3、信息的基本特征:A、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性;B、共享性:信息作为⼀种资源,通过交流可以由不同的个体或群体在同⼀时间或不同时间共享;C、依附性和可处理性:各种信息必须依附于⼀定的媒体介质才能表现出来,为⼈们接收,并按照某种需要进⾏处理和存储。
信息经过⼈的思考、分析、处理,往往会产⽣新的信息,使信息增值。
D、价值相对性:信息价值的⼤⼩是相对的,取决于接收者的需要以及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的能⼒。
E、时效性:信息有“⽣命周期”,如果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变化状态,它的效⽤就会降低;F、真伪性:信息有真假,根据形成原因分为:认识伪信息、传递伪信息、⼈为伪信息。
1.2信息技术及其影响1、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等技术。
2、信息技术包括四⼤技术:A、计算机技术;B、通信技术;C、微电⼦技术;D、传感技术;3、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五次信息技术变⾰第⼀次,语⾔的产⽣和应⽤;第⼆次,⽂字的发明和使⽤;第三次,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第四次,电报、电话、电视及其他通讯技术的发明与应⽤;第五次,电⼦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
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知识点梳理第1单元初识数据与计算1.1我们身边的数据1.数据的特征:不变的数据、变化的数据。
2.数据的概念:数据是现实社会的符号记录,表现形式主要有数字、文字、图形、声音和视频等。
3.数据的来源及收集方法:直接获取:传统方法有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等;现代化方法有传感器、探测器等设备及相关技术方法;间接获取:查阅文献资料、关注媒体资源、浏览权威网站、利用搜索引擎在网络中进行检索、从相关数据公司购买等。
4.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等。
5.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关系:这三个可以看作人类对客观事物感知的三个不同阶段。
数据是对事物属性的客观记录,信息是经过组织的有结构的数据,知识是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
6.智慧: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2数据的计算1.WPS电子表格软件使用:数据的排序、数据的筛选、公式函数的应用:平均数(AVERAGE):如计算A1到D1单元格平均值,在E1单元格输入“=AVERAGE(A1:D1)”;最大值(MAX):如计算A1到D1单元格最大值,在E1单元格输入“=MAX(A1:D1)”;计数(COUNT):如计算A1到D1单元格个数,在E1单元格输入“=COUNT(A1:D1)”;最小值(MIN):如计算A1到D1单元格最小值,在E1单元格输入“=MIN(A1:D1)”;求和(SUM):如计算A1到D1单元格的和,在E1单元格输入“=SUM(A1:D1)”。
2.数据的筛选:依据条件显示需要的数据,其余的内容被隐藏起来,筛选后不会更改数据,取消筛选后,所有数据恢复出现。
3.数据的分类汇总:如果要进行数据的分类汇总,首先要按照分类字段排序,使得要进行的分类汇总的行排列在一起,最后依据汇总方式计算选定汇总项。
4.数据的可视化表达:更直观生动地呈现数据及数据分析结构,揭示数据之间关系、趋势和规律等表达方式。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章复习一、选择题1.汉字国标码GB2312-80将汉字分成____C____。
[单选题] *A.简化字和繁体字两种B.现代字和古代字两种C.一级汉字和二级汉字两级(正确答案)D.一级汉字、二级汉字、三级汉字2.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的是()。
[单选题] *A.校刊B.海报C.DVD光盘D.CCTV播出的天气预报(正确答案)3.网购时,网站服务器会收集分析客户浏览网页的情况,并依此给客户进行商品推荐,这主要体现了大数据的特征。
() [单选题] *A.数据体量大B.数据变化速度快C.数据类型多D.价值密度低(正确答案)4.城市道路的十字路口采用电子警察摄像的方式监管车辆闯红灯的现象,首先要进行的是B [单选题] *A.信息处理(正确答案)B.信息采集C.信息加工D.信息储存5.目前二维码不能表示的数据是 [单选题] *A.字母B.数字C.汉字D.视频(正确答案)6.从声音到数字的过程(即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为()。
[单选题] *A.编码、采样、量化B.量化、采样、编码C.采样、量化、编码(正确答案)D.编码、量化、采用7.声音信息数字化的两个主要过程是 [单选题] *A.编码、存储B.压缩、采样C.采样、量化(正确答案)D.量化、压缩8.下列关于数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手机音乐播放器中的音乐是数据B.远古时代石器或骨器上的图案是数据C.古人“结绳记事”中的绳结数量是数据D.在网上预定车票时,余票的数量是数字,但不是数据(正确答案)9.为了方便书写和记忆,我们通常用十六进制来表示二进制数,10111011010B对应的十六进制数为() [单选题] *A.BB2HB.5DAH(正确答案)C.1498D.1498H10.下列有关数据、信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0.618”是数据B.数据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其所承载的信息C.信息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D.数据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总称(正确答案)11.下列数中是二进制数的是() [单选题] *A.131B.222C.10101(正确答案)D.212.大数据不是要教机器像人一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