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夷扇贝5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格式:pdf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8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虾夷扇贝雌性特异性分子标记组合及应用。
本技术雌性特异性分子标记组合的核苷酸片段序列为SEQ ID NO:1和SEQ ID NO:4,上述序列可利用常规PCR扩增进行虾夷扇贝性别鉴定。
本技术提供的两对雌性特异性引物,扩增产物大小分别为593bp和477bp。
两对引物联合使用,对虾夷扇贝性别鉴定的准确率达100%。
该性别检测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对虾夷扇贝性别鉴定和性别调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权利要求书1.一种虾夷扇贝雌性特异性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虾夷扇贝雌性特异性标记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和SEQ ID NO:4;或SEQ ID NO:1、SEQ ID NO:4的互补序列。
2.一种用于虾夷扇贝性别检测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品是用检测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品为PCR扩增检测试剂盒或PCR扩增测序试剂盒。
4.一种虾夷扇贝性别的检测方法,所述的方法是用于检测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和SEQ ID NO:4的标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的标记的引物,其上游引物的序列为SEQ ID NO:2,下游引物的序列为SEQ ID NO:3。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4的标记的引物,其上游引物的序列为SEQ ID NO:5,下游引物的序列为SEQ ID NO:6。
技术说明书一种虾夷扇贝雌性特异性标记组合及应用技术领域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动物性别鉴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虾夷扇贝雌性特异性标记组合及应用。
背景技术虾夷扇贝属瓣鳃纲、扇贝科、扇贝属,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贝类,其全球年产值超过15亿美元。
我国自1982年开始虾夷扇贝的人工育种,目前虾夷扇贝的人工繁育技术已十分成熟,但是虾夷扇贝的性别鉴定、性别控制技术仍然比较匮乏。
繁殖期雌雄同体虾夷扇贝生殖腺组织学观察周丽青;杨爱国;王清印;郑言鑫;刘志鸿;吴彪;孙秀俊;郑利兵【摘要】历时3年,采用Bouin's液固定和常规组织切片技术,对照雌性和雄性生殖腺组织结构,研究了繁殖期雌雄同体生殖腺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形成原因.结果显示:虾夷扇贝雌雄同体的存在与海区养殖环境有关,山东烟台养殖海区的雌雄同体比例高达19.2%.雌雄同体两性生殖腺滤泡发育不同步且间隔不分明,2-3月份部分雌性生殖腺中出现迅速增殖的雄性生殖细胞或滤泡,成为雌性为主的雌雄同体;4月份随着雌雄生殖腺滤泡的共同生长和部分排放,形成以雄性生殖腺为主或雌雄相间的雌雄同体.雌性转化为雄性是主要性逆转方向,229只虾夷扇贝中仅1例推测为雄性向雌性逆转,有些个体存在雌雄两种生殖细胞同时成熟和排放的现象,是否存在两种性别均衡发育有待进一步研究.【期刊名称】《高技术通讯》【年(卷),期】2014(024)008【总页数】7页(P874-880)【关键词】虾夷扇贝;雌雄同体;性逆转;生殖腺;卵子退化;组织学【作者】周丽青;杨爱国;王清印;郑言鑫;刘志鸿;吴彪;孙秀俊;郑利兵【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7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7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7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7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7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7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7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正文语种】中文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从日本引入我国后,养殖规模逐年扩大,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北方重要养殖品种。
海湾扇贝群体遗传学和扇贝科分子系统演化的研究群体遗传学和分子系统学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对扇贝群体遗传学研究中的主要分子方法同工酶和RAPD标记进行了研究,利用RAPD标记分析了海湾扇贝野生群体、养殖群体和地理亚种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探讨了人工养殖对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利用数学统计方法研究了海湾扇贝壳性状与生产性能的相关关系,得出了海湾扇贝壳性状对活体重和软体重的回归方程,分析了3个不同养殖群体的生长和产量差异;实验克隆和分析了海湾扇贝、栉孔扇贝等8种扇贝的16S rDNA基因部分序列,结合已有的5个扇贝物种的序列,利用分子数据分析了扇贝科物种的分类地位和系统演化关系。
实验以海湾扇贝为材料,研究了样品不同保存条件下DNA的提取方法,结果显示,鲜活样品、冷冻样品以及70%乙醇固定样品,都可以方便地获得高质量的DNA,但甲醛固定的样品在本实验中没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以获得的样品DNA为模板进行RAPD扩增显示,上述3种方法获得的DNA扩增后的得到稳定的产物,并且样品间电泳检测的结果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而甲醛固定样品的提取物在进行扩增后电泳检测无阳性结果。
RAPD和同工酶是群体遗传分析中常用标记,实验以野生栉孔扇贝群体为材料,筛选了10个可用于群体分析的RAPD标记,分析显示,多态位点比例为40.74%,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194;通过对同工酶的筛选,共得到13种酶的22个位点,其中7个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例和群体平均杂合度分别为31.82%和0.113。
实验表明,同一扇贝群体采用RAPD标记分析得到的多态位点比例和平均杂合度均高于同工酶标记分析结果,但两种手段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趋势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
利用RAPD技术分析了海湾扇贝野生种群、两个不同养殖世代的养殖群体和一个海湾扇贝地理亚种墨西哥湾扇贝养殖群体的遗传结构和群体间的遗传距刘保志海琦扇贝娜体遗传学和扁贝料分于系挽演化的研究博士学位论丈离。
虾夷扇贝獐子岛红品系家系建立及生长发育的比较孙欣;梁峻;赵学伟【摘要】采用不平衡巢式设计(♂∶♀=1∶3),建立了12个金贝广场挑选的獐子岛红虾夷扇贝父系半同胞(A、B、C⋯⋯L )和36个母系全同胞(A1、A2、A3,B1、B2、B3,C1、C2、C3⋯⋯L1、L2、L3)家系,比较各家系间浮游幼虫期和稚贝期的生长及存活指标,以评估虾夷扇贝“獐子岛红”品系的生长性状。
结果表明,K3家系5日龄幼虫生长速度最快,比生长最慢的B3平均壳长大9.40%;I1家系在15日龄时生长速度最快,壳长为164.83μm ,C3、D3家系25日龄壳长最大,较平均壳长高17.71%;D2家系120日龄稚贝壳高生长最快,较生长最慢的C1和D1家系平均壳高大40.41%;D2家系180日龄壳高依然最高,较H1平均壳高(18.3 mm)高38.96%。
I1家系幼虫存活率最高,较D1家系平均存活率高17.67%;F2家系稚贝存活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 P<0.05,n=108)。
综合36个同胞家系的各指标,D2、I1家系生长、抗逆性状最优,可作为优良品种选育的育种材料。
%A total of 12 half‐sib families(A ,B ,C⋯⋯L) and 36 full‐sib families(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L1 ,L2 ,L3 )were generated from the parents chosen from Gold Shellfish Square using a method of unbanlanced nest design to assess the phenotypic characters of Zhangzidao Hong strain of yesso scallop Patinopecten yessoensis ,in which the comparison of the growth and survival rate was performed at larval and juvenile stages in different famil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arvae in Family K3 had the best grow th in shell length at 5 days ,9 .40% higher than those in FamilyG3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Family A3 with the poorest growth .At11 days ,Family I1 had better growth ,with shell length of 164 .83μm ;at 25 days there was the maximal shell length in Families C3 and D3 ,about17 .71%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value of shell length .In juvenile stage ,at 120 days ,there was the maximal shell height in Family D2 ,about 40 .41% higher than those in Families C1 and D1 with the minimal shell heigh .At 180 days ,the best growth was observed in Family D2 ,about 38 .96% higher than that in Famil H1 (18 .3 mm) .The highest survival rate was observed in Family I1 at the larval stage ,17 .67% higher than that in Family D1 . At the juvenile stage ,however ,the highest survival rate was observed in Family F2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in the others(P<0 .05 ,n=108) .The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among all the 36 families revealed that the scallop in Family D2 and Family I1 had better grow th andsurvival ,indicating that they can be used as a fine variety of breeding materials .【期刊名称】《水产科学》【年(卷),期】2016(035)005【总页数】6页(P510-515)【关键词】獐子岛红;巢氏设计;特定生长率【作者】孙欣;梁峻;赵学伟【作者单位】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牧场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01;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牧场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01;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牧场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8.313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原产于日本北海道海域,是世界上重要的养殖经济贝类之一[1],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辽宁、山东沿海。
一、选择题1、推广健康养殖,落实《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养殖企业要建立()填写制度。
A 、水产养殖生产纪录B 、水产养殖用药纪录C 、水产养殖产品销售纪录D 、管理人员考勤记录2、珍珠的主要成分是()。
A 、硫酸钙 B、碳酸钙 C、氧化钙 D、氢氧化钙3、国家根据()的原则,确定渔业资源的总可捕捞量,实行捕捞限额制度。
A 、保证水产品充足供应 B、捕捞量低于渔业资源增长量C 、促进渔业产业发展 D、均衡渔业捕捞能力4、正确理解水域生物生产力,要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所以()才是水域生物生产力的物质标志。
A 、终产量 B、中产量 C、原产量 D、以上均不对5、海水鱼类的集约化养殖方式主要是()。
A 、池塘养殖与工厂化养殖 B、池塘养殖与网箱养殖C 、网箱养殖与工厂化养殖 D、港湾围拦养殖6、池塘中溶氧的最大消耗是()。
A 、逸散 B、鱼类呼吸 C、其它水生动物呼吸 D、水中底泥有机物耗氧7、晴天肥水池塘溶氧量最高的时候是()。
A 、黎明前 B、上午 C、下午 D、晚上8、无胃的鱼类缺消化食物的酸性环境,下列无胃种类是()。
A 、鲤鱼 B、河鳗 C、鳜类 D、鲇鱼9、特种水产养殖中的“黑鳃病”,主要危害对象是()。
A 、淡水白鲳 B、河蟹 C、虾类 D、乌龟10、全池泼洒药物防治鱼病时,应在()进行为宜。
A 、上午 B、中午 C、傍晚 D、午夜11、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A、葡萄糖B、氨基酸C、脂肪酸D、多糖12、为防止世界范围性烂鳃病的发生,养殖生产上严禁使用()。
A 、未发酵的粪肥 B、已发酵的粪肥 C、无机化肥 D、有机化肥13、O 3消毒养殖水体是利用了它的()A、还原性B、氧化性C、络合性D、以上皆是14、动植物养殖是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发展和应用的主要领域,目标是应用生物技术手段提高养殖生物的养殖、发育、生长、健康和整体状况。
目前()是优先发展领域。
A、优良品种选育B、病害防治C、种质保护D、高效养殖技术15、大鲮鲆育苗过程中要分苗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