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发育迟缓运动学康复疗法
- 格式:ppt
- 大小:5.77 MB
- 文档页数:66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初级师专业实践能力真题 (附答案)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老年性痴呆的治疗方法中,最不常用的是A.药物治疗B.作业治疗C.手术治疗D.认知训练E.心理治疗2.ADL评定中卫生自理能力项目不包括A.进餐B.更衣C.洗脸D.站立及立位平衡能力E.大小便3.目前脑性瘫痪最重要的治疗是A.脑细胞营养药B.早期干预,功能训练C.头部磁疗D.高压氧疗法E.针灸与按摩4.康复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原理是A.抗过敏原B.抗细菌感染C.抗病毒感染D.退热E.控制感染、消炎、改善痰液症状5.肩周炎患者后期肩关节活动受限的主要治疗方法是A.药物B.制动C.针灸D.红外线治疗E.功能康复训练6.颈椎牵引较合适的治疗时间是A.小于l0分钟B.20~30分钟C.40~60分钟D.70~90分钟E.大于90分钟7.徒手肌力评定标准中3级是A.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B.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关节全范围活动C.能抗重力做关节全范围活动,但不能抗阻D.能抗一定阻力运动E.能抗重、抗充分阻力运动8.软组织损伤后24小时之内,错误的治疗为A.局部制动B.冷敷C.加压D.抬高患肢E.热疗9.肺炎患儿进行紫外线照射时应注意保护A.眼睛B.大脑C.神经节D.脊髓E.心脏10.关节松动术的适应证是A.关节进行性活动受限B.关节活动过度C.关节肿胀D.关节急性炎症E.骨关节结核11.脑外伤后病情监护的主要观察内容不包括A.意识B.瞳孔C.神经系统体征D.ADL能力E.生命体征12.脊柱牵引治疗的禁忌证是A.颈背痛B.腰腿痛C.脊柱结核D.椎间盘突出症E.脊柱小关节紊乱1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安装有心脏起搏器,不合适的物理治疗方法为A.腰椎牵引B.超短波C.石蜡疗法D.红外线治疗B.水疗法14.作业疗法的特点不包括A.用于治疗的作业是经过选择的有目的的活动B.完成一项作业活动,常需协调地、综合地发挥躯体的、心理的、认知的等因素的作用C.作业疗法可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D.作业治疗不能帮助患者恢复工作能力E.作业治疗可为患者配制辅助具15.良好的康复治疗方案来源于A.病人的主观能动性B.治疗师的工作热情C.舒适的治疗环境D.客观的康复评定E.器械的多少16.接受新轮椅时,最需注意的是A.扶手应是皮革的B.轮与车闸功能良好C.靠背应能倾斜至水平位D.胎应能适当充气E.对振动的吸收良好17.最适合缓解震颤麻痹(Parkinsonism)的放松练习是A.对比法B.交替洁C.暗示法D.下垂摆动E.放松体操18.脑性瘫痪正确的定义是A.小儿脑发育阶段,各种原因所致的脑损伤综合征B.小儿中枢性运动障碍性疾病,呈逐渐加重趋势C.以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D.一种独立的疾病E.通常不伴有癫痫、行为异常等并发损害的疾病19.临床上影响语言治疗成效的常见因素多不考虑A.年龄B.病因C.性别D.家属的配合度E.合并障碍20.牵引的治疗作用是A.消炎B.消肿C.镇静镇痛D.提高肌力E.减轻神经根压迫21.辅助-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的禁忌证为A.长期卧床休息B.深度昏迷C.麻痹D.关节周围肌力较弱E.慢性期关节损伤22.肩周炎的治疗方法不包括A.肩关节活动度训练B.肩部肌力训练C.暴力牵拉D.超声波治疗E.音频电治疗23.指浅、深屈肌腱在Ⅱ区同时损伤,现在的治疗观点是A.只修复指浅屈肌腱B.只修复指深屈肌腱C.同时修复指浅、深屈肌腱D.修复指浅、深屈肌腱,同叫修复腱鞘E.只修复指深屈肌腱,同时修复腱鞘24.正中神经损伤,表现为A.“猿形手”B.“扁平手”C.“刺刀状手”D.“爪形手”E.“丘脑手”25.在维持人体平衡中不起作用的是A.听觉系统B.躯体感觉系统C.视觉感觉系统D.前庭感觉系统E.运动系统26.肩关节的生理运动不包括A.前屈后伸B.轴向移动C.水平内收D.外展E.旋转27.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急性期的最佳休息体位为A.轻度屈髋屈膝平卧位B.患侧侧卧位C.健侧侧卧位D.坐位E.俯卧位28.使病理性缩短的软组织(肌腱、韧带等)延长的治疗方法是A.肌耐力训练B.牵张训练C.持续性关节被动活动D.平衡训练E.等张练习29.Rood技术的主要原理是A.生理和病理反射促进肢体活动B.通过多种感觉刺激促进肢体活动C.近端大肌群的强力收缩促进远端弱肌群的收缩D.延长肌肉收缩初长度促进肌肉收缩力E.反复动作训练促进中枢运动功能重塑30.关于关节松动术的描述,错误的是A.针对性强B.属于被动运动C.不能用于增加本体反馈D.治疗过程中患者痛苦较小E.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进行31.利用病理运动模式和反射模式作为促进手段的技术是A.Bobath技术B.Brunnstrom技术C.PNF技术D.Rood技术E.运动再学习技术32.运动再学习的原则不包括A.任务导向性训练B.部分和整体训练密切配台C.按运动发育顺序训练D.反复强化训练E.按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规律训练33.高频电疗法中温热作用深度最深的是A.中波B.超短波C.短波D.分米波E.直流电34.徒手抗阻练习时,患者的最佳反应为A.替代运动B.合适的阻力C.次最大阻力D.超大阻力E.无痛范围的最大努力35.可用于溃疡病的康复治疗不包括A.短波、超短波疗法B.毫米波治疗C.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D.静磁疗法E.肌电生物反馈疗法36.脊髓损伤患者急性期的康复训练内容不包括A.呼吸及排痰训练B.肢体良好位置C.轮椅训练D.保持关节活动度E.定时翻身37.痉挛的速度依赖是指A.肌肉牵伸速度增加B.肌肉收缩力量增加C.关节活动范围增加D.感觉敏感程度增加B.运动速度增加38.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目的是A.消除症状,恢复良好的姿势,阻止病情的进展B.消除症状,保持良好的姿势,减缓病情的进展C.缓解症状,保持良好的姿势,减缓病情的进展D.根除病因,恢复良好的姿势,阻止病情的进展E.根除病因,保持良好的关节活动度,逆转病情的进展39.高血压患者中,以运动疗法作为主要治疗措施的为A.轻度高血压B.中度高血压C.重度高血压D.高血压危象E.高血压脑病40.可造成关节活动范围增大的是A.骨性关节病B.滑膜或软骨损伤C.关节内积血或积液D.关节炎或关节畸形E.肌肉迟缓性麻痹41.蜡疗对肩关节周围炎的作用不包括A.消炎B.止痛C.松解粘连D.挤压作用E.增强肌肉力量42.对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配合超短波治疗,其目的不包括A.抑菌消炎B.促炎性产物渗出C.缩短病程D.增强机体免疫力E.减少并发症43.脑卒中患者早期患侧卧位错误的姿势是A.患肩后缩B.肘伸直C.前臂旋后D.手指张开E.掌面向上44.PNF的组合运动模式中,作用最强的运动为A.屈曲B.伸展C.内收D.外展E.旋转45.属于放松训练的是A.瑜伽B.肌力训练C.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D.关节松动术E.有氧训练46.通过刺激人体本体感受器来促进运动肌纤维参与活动的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是A.Bobath技术B.PNF技术C.Brunnstrom技术D.Rood技术E.运动再学习技术47.AF0是A.肩矫形器B.腕矫形器C.踝矫形器D.踝足矫形器E.肘矫形器48.轮椅的坐位宽度最好是A.两侧肩峰的宽度B.两侧肩峰的宽度再加5cmC.两臀间距离D.两臀间距离再加5cmE.两侧大腿的宽度49.评定生存质量,最不常用的方法是A.访谈法B.观察法C.自我报告D.量表评定E.实验室检查50.帕金森病康复治疗的内容不包括A.关节活动训练B.肌力训练C.姿势训练D.浅感觉训练E.平衡功能训练51.超声波独有的生物学作用是A.微细按摩作用B.温热作用C.化学作用D.杀菌作用E.修复作用52.失语症病因不包括A.脑梗死B.Alzheimer病C.脑部肿瘤D.脑炎E.先天性痴呆53.骨代谢负平衡的原因是A.性激素分泌减少B.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C.蛋白质、微量元素摄入不足D.成骨细胞功能的衰减E.户外运动减少54.长波紫外线照射后出现红斑反应的潜伏期为A.1~2小时B.2~4小时C.4~6小时D.6~8小时E.8~l0小时55.长期卧床老年患者,骶部皮肤发红,表皮破溃,但看不到皮下脂肪组织,V arkoay-Kirk 压疮分级方法为压疮A.1级B.2级C.3级D.4级E.5级56.紫外线弱红斑量照射可以用于A.睑缘炎B.睑腺炎C.角膜炎D.白内障E.视神经炎57.脑卒中偏瘫患者BrunnstromⅥ期的表现是A.弛缓,无随意运动B.出现协同运动C.痉挛显著D.能作脱离协同模式的某些运动E.能自由进行单个关节的运动58.病人感到孤立无助,常向医生、家属提出无休止的要求,烦躁不安,认为照顾不周,属于心理适应过程的A.心理休克期B.残障否认期C.抑郁否认期D.反对独立期E.心理适应期59.Barthel指数得分l5分意味着A.生活完全自理B.生活大部分自理C.生活基本自理D.生活需要很大帮助E.生活完全需要帮助60.转移训练的主要作用不包括A.扩大关节活动范围B.提高下肢肌力C.增强移动能力D.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E.提高杜会参与能力61.痉挛的益处不包括A.有助于患者站立和行走B.可相对保持肌容积C.有助于患者驱动轮椅D.充当静脉肌肉泵,降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E.预防骨质疏松62.关于脊柱侧弯矫正体操的描述,错误的是A.可在卧位进行B.可在匍匐位进行C.可减轻脊柱的纵向重力负荷D.凹侧椎旁肌肉行负重运动E.动作要求平稳缓慢、充分用力,准确到位63.镇痛作用较好的低频电流频率是A.1HzB.1OHzC.20HzD.50HzE.100Hz64.挛缩被动运动的原则是A.用力程度以无痛为限,每次运动达到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B.用力程度以轻度痛感为限,每次运动达到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C.用力程度以无痛为限,每次运动接近关节的终末端D.用力程度以中度痛感为限,每次运动接近关节的终末端E.用力以病人最大耐受为限,每次运动达到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65.颈椎病的手术指征是A.颈部疼痛伴手麻木B.颈部疼痛伴眩晕C.X线片有骨质增生和椎间隙狭窄者D.脊髓型颈椎病,有脊髓压迫症者E.颈部疼痛伴上肢放射痛66.最大代谢当量5MET相当于A.残疾B.日常生活受限C.正常健康水平D.有氧运动员水平E.高水平运动员67.治疗伤口感染最重要的措施是A.应用抗生素B.局部合理用药C.引流通畅D.物理治疗E.局部休息68.当身体重心超出其稳定极限,站立者采用跨步动作用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属于A.皮肤感受器的作用B.视觉感觉系统的作用C.前庭系统的作用D.运动系统的作用E.本体感受器的作用69.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下列体征为阳性的是A.FinkelsteinB.MillsC.LasegueD.ThomasE.Dugas70.患者女,39岁。
全面性发育迟缓诊疗常规(一)定义全面性发育迟缓(g1oba1deve1opmentde1ay,GDD)是一种常见的早发性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是指5岁以下儿童在粗大运动/精细动作、言语理解/表达、认知、个人/社会、日常生活及活动等发育维度中,存在2个或2个以上发育维度的明显落后。
(二)病因GDD常见的病因有遗传性疾病、胚胎期的药物或毒物致畸、环境剥夺、宫内营养不良、宫内缺氧、宫内感染、创伤、早产儿脑病、婴幼儿期的中枢神经系统外伤和感染等。
新生儿窒息、早产、病理性黄疸、宫内发育迟缓、宫内窘迫、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感染和妊娠高血压疾病易导致GDD,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患儿以运动合并语言发育落后较多,宫内窘迫以运动合并认知发育落后、语言发育均落后多见,其余无明显差别。
高危因素对脑组织的作用可发生于卵细胞受精之前,而且可以延续到新生儿期,此段时间内的各种高危因素,会直接引起脑损伤或脑发育缺陷。
1新生儿窒息凡是胎盘或气体交换的因素均可起,常见病因如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年龄235岁或《16岁、胎盘早剥、脐带绕颈、早产儿或巨大儿、宫内感染、胎位异常等。
2.早产早产儿的各器官发育不完善,尤其是脑部发育不完善,胎龄越小,体重越轻,脑损伤越重,致患儿全面性发育落后的可能性也越大。
3.新生儿黄疸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器官黄染,当血清胆红素超过一定水平即呈病理性时可对新生儿产生极大危害,常见原因有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感染、胆道畸形等。
4.感染尤其在孕早期及新生儿期,孕早期是大脑皮层发育和神经元及相关组织增值、迁移等最佳时期,细菌、病毒、原虫在母病毒血症、菌血症、虫血症阶段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中枢神经和其他器官的发育畸形;新生儿期患儿脱离了母体保护,自身免疫系统不成熟,血一脑屏障发育未完善,病原体易损伤大脑和神经系统。
5.其他妊娠性高血压、妊娠性糖尿病、遗传因素、足月小样儿、孕期接触不良理化因素等。
(≡)临床特点发病系5岁以下,在运动、智力、语言、社会适应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存在2个或2个以上发育维度的明显落后,但无异常姿势、发育倒退等现象。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方法送教教案设计一、教学对象本次送教对象为一名年龄岁的脑瘫儿童,儿童姓名。
儿童姓名存在肢体运动障碍、平衡能力差、语言表达困难等问题。
二、教学目标1、提高儿童姓名的肢体运动能力,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2、改善儿童姓名的平衡能力,减少跌倒的风险。
3、促进儿童姓名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4、培养儿童姓名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三、教学准备1、康复训练器材,如平衡板、哑铃、皮球等。
2、语言训练卡片、图画书等。
3、舒适的训练场地,确保安全无障碍。
四、教学过程(一)肢体运动训练1、肌肉力量训练让儿童姓名平躺在垫子上,进行腿部屈伸运动。
辅助其完成动作,逐渐增加运动次数和幅度。
利用哑铃,进行手臂的上举和拉伸练习,根据儿童姓名的能力调整哑铃重量。
2、协调性训练进行简单的传球游戏,鼓励儿童姓名用双手接住并传出皮球,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引导儿童姓名在平衡板上站立,通过身体的微调保持平衡,锻炼其平衡感和协调性。
(二)平衡能力训练1、静态平衡训练让儿童姓名单脚站立,从短时间开始,逐渐延长站立时间。
可以先扶着物体,然后逐渐独立完成。
进行闭目站立练习,增强其对身体平衡的感知。
2、动态平衡训练设计一些简单的障碍路线,如摆放一些小凳子,让儿童姓名绕过障碍行走,提高其在移动中的平衡能力。
进行走斜坡的训练,增加难度,进一步提升平衡感。
(三)语言表达训练1、发音练习展示拼音卡片,让儿童姓名跟着发音,纠正不正确的发音。
进行口型模仿练习,帮助儿童姓名掌握正确的发音口型。
2、词汇积累利用图画书,教儿童姓名认识常见的物品和动物,鼓励其说出名称。
通过日常交流,不断引入新的词汇,丰富其词汇量。
3、语句表达从简单的短句开始,如“我要喝水”“我喜欢红色”,引导儿童姓名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
创设情境,让儿童姓名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语句进行交流。
(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1、穿衣训练逐步教导儿童姓名穿衣的步骤,如先穿袖子,再扣扣子等,给予适当的帮助和鼓励。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运动和姿势的异常。
对于脑瘫患儿来说,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改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脑瘫康复训练方法。
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脑瘫康复训练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运动和功能活动的练习,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运动协调性。
常见的物理治疗包括肌肉拉伸、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脑瘫康复训练中起到辅助作用。
一些药物可以帮助控制痉挛和肌肉僵硬,减轻疼痛,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
但是,药物治疗并不能治愈脑瘫,只能缓解症状。
3. 言语治疗:言语治疗主要针对脑瘫患儿的言语和语言能力进行训练。
通过发音练习、听觉训练和口腔肌肉训练等,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说话的流利度和清晰度,提高沟通能力。
4. 职业治疗:职业治疗主要关注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
通过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手部功能训练和认知训练等,可以帮助患儿提高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5. 功能电刺激:功能电刺激是一种通过电流刺激肌肉,促进神经肌肉再生和恢复的方法。
通过电刺激,可以帮助患儿增强肌肉力量和运动控制能力,改善运动功能。
6. 脑瘫康复辅助器具:康复辅助器具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改善姿势控制和运动能力。
常见的辅助器具包括矫形器、助行器、轮椅等。
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可以提高患儿的康复效果。
7. 水疗:水疗是一种通过水的浮力和阻力来进行康复训练的方法。
水疗可以减轻患儿的身体负荷,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促进肌肉放松和运动协调。
在水中进行各种运动和活动,可以帮助患儿锻炼肌肉和改善运动能力。
8. 脑瘫康复游戏:康复训练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增加患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使用游戏化的训练器材、进行团队合作的康复游戏等,可以激发患儿的积极性,提高康复效果。
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康复目标进行个体化的设计和实施。
通过综合运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功能电刺激、康复辅助器具、水疗和康复游戏等方法,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康复科护理考试题一、名词解释1.脑瘫: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2.高压氧疗法:当氧的张力超过一个大气压时,即为高压氧。
将人至于高压舱内,使病人吸高浓度氧气,以预防或或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称为高压氧疗法。
3.水疗:是利用水的温度、浮力、静压力、流体力学及它所含有的化学物质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训练的方法。
用于脑瘫患儿的水疗法是水中运动疗法、气泡浴及涡流浴疗等。
4.精神发育迟缓: 是发生在发育时期的智力残疾,主要表现为感知,记忆、语言和思维等方面的障碍。
- -5.言语疗法:主要适用于有语言障碍及摄食功能障碍的儿童,并包括语言发育迟缓和构音障碍。
6.运动疗法:以生物力学和神经发育学为基础,采用功能训练的方法矫正患儿的异常姿势,促进正常运动功能发展的康复手法。
7.引导式教育:是一种康复治疗与教育相结合的体系,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使运动功能障碍的儿童得到包括运动、语言、智能、社交、情感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以克服身体的运动障碍及由此而引发的其他问题。
8.作业疗法:是为恢复各种精细协调动作,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从日常生活活动、职业劳动、认知活动中选择一些作业,对患者进行训练,以缓解症状和改善功能,解决生活、学习和工作及社交中所遇到困难的一种方法。
9.肌张力:是肌肉在静止时或活动时的肌紧张度。
10.肌力:是指肌肉或肌群收缩时所产生的最大力量,分为静态肌力和动态肌力,广义的肌力还包括肌肉爆发力和肌肉耐力。
- 11.构音障碍:是由于神经病变导致与语言运动有关肌肉的麻痹或运动不协调。
主要包括:痉挛型构音障碍、运动失调型构音障碍、运动障碍型构音障碍、混合型构音障碍。
12、关节活动度:又称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最大运动弧度,即及一个关节从起始端至终末端的正常运动范围。
二、填空题1、正常小儿粗大运动的发育7个月独坐、扶物站起,9个月四肢爬、扭身坐、扶站一脚抬起。
工作制度职责诊疗规范三甲资料修订版目录:儿童康复科一诊疗常规脑性瘫痪诊疗常规全面性发育迟缓诊疗常规智力发育障碍诊疗常规【定义】脑性瘫痪(CP)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C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
【临床特点】典型特征表现为五个方面:①运动功能障碍、早期以运动发育落后为主②特续性姿势及运动模式异常③反射发育异常主要为原始反射延迟消失,立直(矫正)反射及平衡(倾斜)反应延迟出现,痉挛型脑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④肌张力和肌力异常(牵张反射亢进、关节活动度异常等)⑤随年龄增长的继发性损伤【诊断】1脑性瘫痪诊断依据为四项必备条件及两项参考条件。
(1)四项必备条件:①中枢性运动障碍持续存在②运动姿势发育异常③反射发育异常④肌张力及肌力异常诊断脑性瘫痪必须具备以上4项必备条件,缺一不可。
两项参考条件:是非必备条件,有利于诊断及康复策略的选择。
1)有引起脑性瘫痪的病因学依据:如前所述出生前、围生期、出生后至3岁前的各类病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
2)可有头颅影像学佐证:包括头颅B超、CT、MR1等影像学检测结果异常。
2.辅助检查(1)直接相关检查:1)头颅影像学检查(MRI、CT和B超):是脑性瘫痪诊断的有力支持。
2)遗传代谢和凝血机制检查:是脑性瘫痪诊断较好的支持,但不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2)合并症的相关检查:根据病情特点和需要选择以下相关检查。
1)脑电图(EEG)2)肌电图3)脑干听、视觉诱发电位4)其他相关检查【康复治疗】原则:1 .早期发现异常、早期干预是取得最佳康复效果的关键2 .综合性康复3 .与日常生活相结合除了规范的康复训练、护理和管理外,还要培训家长和看护者开展家庭康复4 .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5 .早期开展教育康复6 .康复训练与游戏相结合7 .集中式康复与社区康复相结合康复治疗方法:1物理治疗(PT)8 .作业治疗9 .言语治疗10 药物及手术治疗5.其他疗法(1)传统医学康复疗法(2)辅助器具及矫形器的应用(3)马术治疗(4)多感官刺激(5)游戏及文体治疗(6)音乐治疗⑺虚拟现实康复训练(8)运动想象(MI)及镜像疗法/镜像视觉反馈疗法的应用6 .心理康复与教育7 .职业康复及社会康复参考文献:《儿童康复学》----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3月第1版)主编:李晓捷【定义】全面性发育迟缓(GDD)是指婴幼儿运动、语言或认知中有2项或2项以上标志性的发育指标/里程碑(如坐、站、走和语言等)没有达到相应年龄段应有的水平。
康复训练的锻炼方法与技巧康复训练是指通过系统的运动和锻炼,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身体机能和生活能力。
在康复训练中,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和掌握正确的技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康复训练锻炼方法与技巧,希望能为康复训练的实施提供一些指导。
一、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促进心肺功能恢复的重要方法。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散步、跑步、骑自行车、游泳等,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锻炼时应注意运动的频率、强度和时间。
初次进行康复锻炼的患者可以采取间歇性训练方式,即将运动和休息交替进行,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以避免过度劳累。
二、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增加肌肉力量和改善关节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力量训练方法包括举重、借力训练和弹力带运动等。
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应遵循逐渐增加负荷的原则,从轻到重逐渐提升训练强度。
同时,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动作技巧,以避免受伤。
三、灵敏度训练灵敏度训练是提高神经系统反应能力和协调性的重要方法。
常见的灵敏度训练包括平衡训练、追踪训练和目标训练等。
在进行灵敏度训练时,可以结合各类器械或道具,进行目标指向和精确度的训练。
同时,要注重训练的可变性和多样性,以提高神经系统的适应能力。
四、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是增加肌肉和关节活动度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柔韧性训练方法包括伸展运动、瑜伽和太极等。
在进行柔韧性训练时,要注意渐进式增加拉伸幅度,避免过度拉伸导致拉伤。
同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柔韧性训练方法和动作。
五、功能性训练功能性训练是模仿日常生活动作进行的训练,旨在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常见的功能性训练包括抬举、蹲起、爬楼梯等动作。
在进行功能性训练时,要注重动作的逐渐复杂化和自然化,贴近日常生活需求,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自理能力。
六、心理训练康复训练过程中,心理状态的调整对恢复至关重要。
患者可能会面临压力、焦虑和情绪波动等问题,因此心理训练不容忽视。
常见的心理训练方法包括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等。
康复训练的运动指导康复训练是一种通过针对特定运动能力的训练和活动,帮助人们恢复健康和功能的过程。
运动在康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它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提高灵活性、增加心肺耐力,同时还有助于恢复平衡和协调。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康复训练的运动指导,帮助您更具体地了解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1. 热身运动在进行任何康复训练之前,热身运动是必不可少的。
热身运动有助于增加身体温度,使肌肉更具弹性,减少受伤的风险。
您可以选择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慢跑、跳绳、高抬腿等。
每个热身运动应持续5到10分钟,确保全身都能得到充分的准备。
2. 针对特定能力的运动康复训练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定制,因此针对特定能力的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康复运动,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康复需求选择适合的运动。
2.1. 肌肉力量训练肌肉力量训练有助于恢复和增强受损的肌肉。
您可以使用弹力带、哑铃或机械设备来进行肌肉力量训练。
如果需要增强下肢肌肉,可以选择下蹲、腿举等练习。
如果需要增强上肢肌肉,可以选择俯卧撑、哑铃推举等练习。
每个练习应该进行8到12次,每组重复2到3次。
逐渐增加重量和难度是提高肌肉力量的关键。
2.2. 灵活性训练灵活性训练有助于提高关节的可活动范围,并减少关节僵硬和不适感。
您可以选择进行一些伸展运动,如伸展大腿肌肉、伸展背部等。
每个伸展动作应该保持15到30秒,并且每个动作应重复2到3次。
渐进式伸展可以帮助您逐渐提高灵活性。
2.3. 心肺耐力训练心肺耐力训练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整体体力。
您可以选择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游泳等。
每个有氧运动应持续20到30分钟,并且应该达到您的心率目标区间。
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康复需求,逐渐增加运动的时间和强度。
3. 平衡和协调训练在康复训练中,平衡和协调的恢复也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个平衡和协调训练的示例。
3.1. 单脚站立选择一个平稳的表面,将一只脚抬起,尽量保持身体平衡。
每次尝试保持30秒,并且尽量避免手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