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切削机床设计课程设计-中心高为200mm的专用车床的主轴箱部件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843.00 KB
- 文档页数:19
金属切削机床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说明书:金属切削机床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操作原理、结构组成和常用工艺参数,培养学生对金属切削加工过程的理解和技术能力。
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金属切削加工,并能解决常见的加工问题。
一、设计要求:1.熟悉金属切削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其主要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功能;2.掌握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调整方法;3.了解常见的切削刀具和刀具材料,并能正确选择和使用;4.掌握数控切削机床的基本编程方法,能够用数控编程实现简单零件的加工操作;5.能够根据图纸要求进行工件夹持和装夹,并进行切削加工;6.熟悉常见切削加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故障排除和维护保养方法。
二、设计内容:1.理论学习:(1)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和工作原理;(2)金属切削机床的组成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3)切削刀具的种类和结构特点;(4)数控切削机床的基本编程方法;(5)切削加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故障排除和维护保养方法。
2.实践操作:(1)金属切削机床的开机准备和操作规程;(2)切削刀具的选择、装夹和调整;(3)常见切削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调整;(4)根据给定的图纸要求进行零件夹持和装夹;(5)根据给定的工艺参数进行切削加工操作;(6)数控切削机床编程实践。
三、设计方法和步骤:1.理论学习:(1)查阅相关教材、参考书籍和互联网资源,研究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和工作原理,整理并了解机床的组成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2)深入研究不同种类的切削刀具的特点和用途,以及数控切削机床的基本编程方法;(3)分析切削加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常见故障的排除和维护保养方法。
2.实践操作:(1)实地参观金属切削机床,并观察其开机准备和操作规程;(2)根据所学理论知识,选择合适的切削刀具,并进行装夹和调整;(3)调整切削参数,根据给定的工件要求进行切削加工操作;(4)实践数控切削机床的编程操作。
《金属切削机床》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本课程是在原机械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其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典型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复杂结构装配图,内容繁杂,知识点多,信息量大,实践性强。
要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掌握全部教学内容,必须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授课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我们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改革“一支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变成为“教师讲解和仿真演示,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达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因材施教模式,积极推行项目驱动式、讨论启发式、现场演示式、开放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1)项目驱动式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精髓,通过项目实施过程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
(2)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本课程注重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重点和难点问题时,从多方面启发学生,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工程背景知识,让学生能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同时与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讲授学生难以理解的典型设备结构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出来,使学生在三维空间内多角度地看到一个形象的、运动的实体结构,提高学生的理解速度,增加授课的信息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课程教学中讲授理论问题时,不仅要向学生讲授由具体到抽象的提炼方法,还要向学生介绍学科的前沿问题,向学生推荐阅读有关专著和查阅有关中英文期刊。
使学生不仅仅限于对课本上内容的理解,还要在更深的层次上考虑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讲授典型设备和工艺装备的结构时,要给学生介绍设计意图、关键部件的作用和调整方式,也要让学生思考该结构的优缺点,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目的。
(3)现场演示式解剖教学实例结构图以三维实体造型的形式全方位展现,相关运动机构可以动态显示,使学生快速理解实例的组成结构、运动原理及包含的基本理论,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动态仿真。
金属切削机床课程设计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金属切削机床主要由主传动机构、进给机构、工作台和切削刀具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转动主轴带动切削刀具旋转,并将其逐渐进给到工件表面,使切削刀具与工件接触并产生切削力,从而进行金属的切削加工。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金属切削机床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原理和使用。
具体设计如下:1.设计目标:设计一个能够完成金属切削加工的机床,并能够实现不同切削参数的调节和控制。
2.设计步骤:-确定加工工件:选择一种金属工件,如铝合金板材或铁制零件等。
-设计机床结构:根据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结构,设计一个符合要求的机床结构,并制作机床的零件和装配。
-选择切削刀具:根据加工工件的材料和形状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刀具。
-调节和控制切削参数:设计合适的切削参数,如刀具转速、进给速度等,并设计相应的控制装置。
-进行实验操作:将工件夹紧在机床工作台上,调节好切削参数和控制装置,进行实验操作并完成金属切削加工。
3.设计要求:-机床结构设计要牢固可靠,能够保证切削的稳定性和精度。
-切削刀具选择要合理,能够满足工件的加工要求。
-切削参数的调节和控制要准确可靠,能够实现对切削过程的控制。
-实验操作过程要安全可靠,能够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4.预期结果: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技能,并能够进行金属切削机床的操作和调试。
5.设计总结:设计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原理和使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
以上就是金属切削机床课程设计的详细内容和要求。
通过这个设计,可以加深学生对金属切削机床的了解和掌握,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录1.概述 (2)2.参数的拟定 (2)3.传动设计 (3)4.传动件的估计 (5)5.动力设计 (11)6.结构设计与说明 (15)总结 (20)主要参考文献 (21)CAD图纸,联系1538937061.概述1.1机床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床课程设计,是在金属切削机床课程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其目的在于通过机床运动机械变速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使学生在拟定传动和变速的结构的结构方案过程中,得到设计构思,方案分析,结构工艺性,机械制图,零件计算,编写技术文件和查阅技术资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并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1.2铣床的规格系列和用处普通机床的规格和类型有系列型谱作为设计时应该遵照的基础。
因此,对这些基本知识和资料作些简要介绍。
1.3 1)具有皮带轮卸荷装置2)手动操纵双向摩擦片离合器实现主轴的正反转及停止运动要求 3)主轴的变速由变速手柄完成2.参数的拟定2.1 确定极限转速与转速范围由任务书已给,max 1250/min n r =,min 100/min n r =转速范围maxmin12.5n n R n ==2.2 主电机选择合理的确定电机功率N ,使机床既能充分发挥其使用性能,满足生产需要,又不致使电机经常轻载而降低功率因素。
已知电动机的功率是3KW ,根据《车床设计手册》附录表11-32选10024Y L -,额定功率3kw ,转速1420 minr,最大额定转距2.2,效率82.5%3.传动设计3.1 主传动方案拟定拟定传动方案,包括传动型式的选择以及开停、换向、制动、操纵等整个传动系统的确定。
传动型式则指传动和变速的元件、机构以及组成、安排不同特点的传动型式、变速类型。
传动方案和型式与结构的复杂程度密切相关,和工作性能也有关系。
因此,确定传动方案和型式,要从结构、工艺、性能及经济等多方面统一考虑。
传动方案有多种,传动型式更是众多,比如:传动型式上有集中传动,分离传动;扩大变速范围可用增加传动组数,也可用背轮结构、分支传动等型式;变速箱上既可用多速电机,也可用交换齿轮、滑移齿轮、公用齿轮等。
车床主轴箱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车床主轴箱的基本结构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功能与作用;2. 学生能掌握车床主轴箱的拆装方法,了解其内部零件的名称、功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3. 学生能了解车床主轴箱的常见故障及其原因,掌握基本的故障排除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车床主轴箱的拆装操作,并正确使用相关工具;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车床主轴箱进行简单的故障诊断与维修;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车床主轴箱的技术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技术更新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加工行业的热爱,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感;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
学生特点:学生为中职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和技能。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场需求,为我国机械加工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车床主轴箱结构认知- 熟悉车床主轴箱的整体结构,了解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 对比不同类型车床主轴箱的结构特点,分析其设计原理。
2. 车床主轴箱拆装与组装- 掌握车床主轴箱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 学习车床主轴箱的拆装步骤,了解各部件的拆装顺序及注意事项;- 学会车床主轴箱组装方法,确保各部件装配正确。
3. 车床主轴箱故障诊断与维修- 分析车床主轴箱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 学习车床主轴箱故障诊断方法,掌握故障排除技巧;- 掌握车床主轴箱维修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4. 车床主轴箱技术发展趋势- 了解车床主轴箱的技术发展历程,掌握当前行业技术动态;- 探讨车床主轴箱未来技术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车床主轴箱结构认知;第二周:车床主轴箱拆装与组装;第三周:车床主轴箱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四周:车床主轴箱技术发展趋势。
目录1.机床参数确定 (2)2.运动设计 (2)2.1传动组的传动副数的确定 (2)2.2结构网和结构式各种方案的选择 (3)2.3拟定转速图 (4)2.4齿轮齿数确定 (5)2.5传动系统图 (5)2.6轴、齿轮的计算转速 (6)3.传动零件的初步计算 (6)3.1传动轴直径初定 (6)3.2主轴轴颈直径的确定 (6)3.3齿轮模数的初步计算 (7)4.主要零件的验算 (8)4.1三角胶带传动的计算和选定 (8)4.2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 (11)4.3传动轴的验算、强度验算、弯曲刚度验算 (14)4.4 滚动轴承的验算 (16)6.参考文献 (18)1.机床参数的确定:(1)运动参数: 回转主运动的机床,主运动的参数是主轴转速。
① 最低转速min V 和最高转速max V :min V =12.5rpm max V =2120rpm ② 分级变速时的主轴转速数列:机床的分级变速机构共有Z 级。
Z=12,m in 1V V = m ax 12V V =。
任意两级转速之间的关系应为:ϕ⨯=+j j V V 1 据min max V V R n ==φ11,得:φ=1.58。
查表得:各轴转速:12.5、20、31.5、50、80、125、200、315、500、800、1250、2120。
(2)动力参数的确定:由任务书设定电动机功率:N=1.5KW 。
查表得应该选择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Y90L-4(同步转速1500r/min ,50HZ ,380V ),转速1400rpm ,效率79%。
功率因素cos φ=0.79,额定转矩2.2KNm 。
全套图纸,加1538937062.运动设计:2.1 传动组的传动副数的确定:传动组和传动副数可能的方案有:12=4*3 12=3*4 12=3*2*2 12=2*3*2 12=2*2*3在上列各方案中,前两个有时可以省掉一根轴。
缺点是有一个传动组内有四个传动副。
《金属切削机床》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管理信息课程名称:《金属切削机床》制定时间:2014年8月25日课程代码:略所属分院:机电学院制定人:陈换美批准人:略二、基本信息学分:4 课程类型:机电专业课学时:72 先修课:机械设计,机械制图授课对象:13机电高职后续课程: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三、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1)能力目标①机械加工原理应用能力;②熟悉机床的结构原理的能力;③识别金属切削机床各种编制型号的能力;④熟悉机床的传动联系、外联系传动链和内联系传动链的本质区别使学生能够根据传动原理图,针对机床运动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⑤具备将理论知识联系于实践环节的运用能力。
(2)知识目标①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②具有较好刀具材料选择的能力;③具备金属切削过程的分析及工艺参数选择的能力;④具有车床的结构分析与应用能力;⑤各种加工过程分析、铣床,磨床,镗床的结构分析与应用的能力;⑥铣削过程分析与铣刀的选择能力(3)其他目标①规范操作习惯——正确使用工具、仪器②信息获取能力——利用书籍或网络获得相关信息③良好职业行为——正确做事④团结协作能力——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达到目标⑤语言表达能力——表述与回答问题2、课程内容设计3、能力训练项目设计4、进度表设计5、第一节课设计梗概(1)认识数控机床编程及应用课程与专业的关系,并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
(2)如何学:本课程的特点与相应的学习方法(3)学好的标准时什么:知识和技能的目标(4)本课程的考核要求:强调过程性考核,强调平时训练的重要性6、.考核方案设计:对学生实行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考核,通过各种不同的考试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团队活动的合作能力;职业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体现。
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学生实践教学体会、基本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湖南工业大学中心高为200mm的专用车床的主轴箱部件设计学生姓名袁聪学号11405700620学院名称机械工程学院专业名称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2015/1/3一、 设计目的 .................................. 3 二、 设计步骤 . (3)1. 运动设计 (3)1.1 已知主要技术参数 .................................................................................................... 3 1.2 结构分析式 ................................................................................................................ 3 1.3 转速图 ........................................................................................................................ 4 1.4 传动系统图 ................................................................................................................ 5 2. 动力计算 (6)2.1 电机的选取 ................................................................................................................ 6 2.2 各传动轴的设计 .. (6)2.2.1 轴Ⅱ ................................................................................................................. 6 2.2.2 轴Ⅴ ................................................................................................................. 7 2.2.3 轴Ⅳ ................................................................................................................. 7 2.2.4 轴Ⅲ ................................................................................................................. 7 2.3 确定各齿轮齿数 .. (8)2.3.1 21Z Z 、43Z Z (第一扩大组) ..................................................................... 8 2.3.2 65Z Z 、87Z Z 、109Z Z (基本组) .............................................................. 8 2.3.3 换向齿轮 11Z 、12Z .. (9)2.4 带传动设计 .............................................................................................................. 9 3.齿轮和轴的强度校核 . (11)3.1基本组齿轮65Z Z 的校核 ......................................................................................... 11 3.1.1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校核 . (11)3.1.2 齿根疲劳强度的校核 ................................................................................... 12 3.2轴强度校核 (13)3.2.1 确定外加载荷 ............................................................................................... 13 3.2.2 计算弯矩 ....................................................................................................... 14 3.2.3 校核轴的弯曲强度 (16)4. 轴承的选择和校核 (17)4.1轴承的选择 ............................................................................................................... 17 4.2 轴承的校核 .. (17)三、 总结 ..................................... 18 四、 参考文献 (19)一、设计目的通过机床主运动机械变速传动系统得结构设计,在拟定传动和变速的结构方案过程中,得到设计构思、方案分析、结构工艺性、机械制图、零件计算、编写与技术文件和查阅技术资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并且具有初步的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为以后的毕业设计,以及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设计步骤 1. 运动设计1.1 已知主要技术参数主动电动机功率P=2.2kw,主电机功率min /r 1000= n ,min /801r n =,min,/1602r n =min /2603r n =,min /3604r n =,280160121===n n ϕ,同理, 67.13,38.1,625.132132=++===ϕϕϕϕϕϕ,参考][金属切削机床设计指导书,确定公比:41.1=ϕ,转速级数:4=z 。
1.2 结构分析式由于设计转速之间不存在标准公比,故设计时设计成6级转速; 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1)41236⨯= (2)41326⨯=根据传动副较多的变速组安排在前面,传动副较少的变速组安排在后面的原则,选择(1)41236⨯=方案。
在降速中为了防止降速过快而导致齿轮径向尺寸增大,常限制最小传动比41min ≥i ;在升速时为了防止过大的噪声和震动,常限制最大传动比2m a x≤i 。
在主传动链任一传动组的最大变速范围()10~8/min max max ≤=i i R 。
在设计时必须保证中间传动轴的变速范围最小,根据中间传动轴的变速范围小的原则选择结构网。
并且在一般情况下,应尽量使基本组安排在传动顺序最高的位置,使传动件的转矩也较小。
从而确定结构网如下:ⅠⅡⅢⅣ结构网检查传动组的变速范围时,最后一个扩大组变速范围最大,故只检查最后一个扩大组:0.44max ==ϕR ,式中41.1=ϕ 经检验其合适。
1.3 转速图(1)确定传动轴轴数N本次设计不考虑车床正反转,故设计时不需设有换向离合器和换向齿轮,所以传动轴数N=变速组数+电机轴数+1=2+1+1+1=5;在5根轴中,除去电动机轴Ⅰ,其余四轴按传动顺序依次设为Ⅱ、Ⅲ、Ⅳ、Ⅴ。
Ⅰ与Ⅱ之间为V 带传动,取传动比2.3Ⅱ-Ⅰ=u ,Ⅱ与Ⅲ之间为齿轮传动,传动比1Ⅲ-Ⅱ=u ,Ⅲ与Ⅳ轴之间为基本组,Ⅳ与Ⅴ之间为第一扩大组,级比指数取4。
(2)确定各级转速并绘制转速图由min /801min r n n ==41.1=ϕ6=z 确定各级转速:360、260、160、80r/min,相应的标准转速参考[金属切削机床设计]选取450、315、224、160、112、80r/min 。
参考设计转速与标准转速,我们取基组级比指数为1,第一扩大组级比指数为4,得到转速图如下:转速图1.4 传动系统图根据轴数,齿轮副,电动机等已知条件可绘制出传动系统图:电动机先通过V带降速传动到Ⅱ轴,Ⅲ轴与Ⅳ轴之间通过三对齿轮进行降速,其为基本组,而Ⅳ与Ⅴ之间为第一扩大组,通过两对齿轮进行传递,从而带动主轴转动,传动系统图如下图所示:传动系统图2. 动力计算 2.1 电机的选取根据已给参数,主电动机功率为kw P 2.2=,查手册选取电动机型号为Y112M-6,额定满载转速为960min r ;选取滚动轴承的效率995.0=r η;V 带传动的效率96.0=b η;齿轮传动的效率97.0=g η;背吃刀量mm a p 3=,=f 0.25,切削力N f a F p z 201525.0319********.075.0=⨯⨯==;当最低转速min /80min r n =时,切削速度m in11.2008.080min rD n v =⨯⨯==ππ因此切削功率kw v F P z 66.06120011.202015612000=⨯=∙=2.2 各传动轴的设计 2.2.1 轴Ⅱ(1)材料选取:采用45钢,调质处理,其许用剪切应力[]MPa 60=τ。
(2)计算直径转速越高,传递的扭矩越小,在取用相同材料的情况下,相应的轴径也可设计 的小些。
Ⅱ为高速轴,为了保证强度足够,选取mm D 252=; 2.2.2轴Ⅴ(1)材料选取:主轴采用45钢,调质处理。
(2)计算直径:根据功率kw P 3=,参考《机械制造装备》表2-5得主轴前轴颈直径mm D 801=,主轴后颈直径mm D D 648.012==。
2.2.3 轴Ⅳ(1)材料选取:采用45钢,调质处理,其许用剪切应力[]MPa 60=τ。
(2)计算直径: Ⅳ轴的输入功率:kw P P gr 69.097.0995.066.02204=⨯==ηη Ⅳ轴的转速; min /16041.11802154r u n n b ===Ⅳ轴的输入扭矩: m N n p T ∙=⨯==2.4116069.095509550444 根据[]τπτ≤=16344max D T 得[]mm T D 2.15602.4116163344=⨯⨯=≥πτπ 取mm D 354=2.2.4 轴Ⅲ(1)材料选取:采用45钢,调质处理,其许用剪切应力[]MPa 60=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