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第二章2-5
- 格式:ppt
- 大小:517.50 KB
- 文档页数:24
放大电路分析基础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把一些微弱的信号放大到便于测量和利用的程度。
这就要用到放大电路,它是我们这门课程的重点。
放大的基础就是能量转换。
在学习时我们把这一章的课程分为六节,它们分别是:§2、1 放大电路工作原理§2、2 放大电路的直流工作状态§2、3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2、4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及其偏置电路§2、5 多级放大电路§2、6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2、1放大电路工作原理我们知道三极管可以通过控制基极的电流来控制集电极的电流,来达到放大的目的。
放大电路就是利用三极管的这种特性来组成放大电路。
我们下面以共发射极的接法为例来说明一下。
一:放大电路的组成原理放大电路的组成原理(应具备的条件)(1):放大器件工作在放大区(三极管的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2):输入信号能输送至放大器件的输入端(三极管的发射结)(3):有信号电压输出。
判断放大电路是否具有放大作用,就是根据这几点,它们必须同时具备。
例1:判断图(1)电路是否具有放大作用不满足条件(1),所解:图(1)a不能放大,因为是NPN三极管,所加的电压UBE以不具有放大作用。
图(1)b具有放大作用。
二: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在分析放大电路时有两类问题:直流问题和交流问题。
(1)直流通路:将放大电路中的电容视为开路,电感视为短路即得。
它又被称为静态分析。
(2)交流通路:将放大电路中的电容视为短路,电感视为开路,直流电源视为短路即得。
它又被称为动态分析。
例2:试画出图(2)所示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解:图(2)所示电路的直流通路如图(3)所示:交流通路如图(4)所示:§2、2 放大电路的直流工作状态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在这一节中我们要掌握公式法计算Q点和图形法计算Q点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个概念:什麽是Q点?它就是直流工作点,又称为静态工作点,简称Q点。
2.1 解:对节点列KCL 方程,得① 01=i② 032=+i i③ 0643=++i i i④ 6521i i i i =++⑤ 054=+i i对封闭面列KCL 方程,得②③④节点构成的闭合面:0541=++i i i③④⑤节点构成的闭合面:0321=++i i i②③④⑤节点构成的闭合面:01=i2.2 解:00543164218975645632432631521=+++=+-+=-+-=-+-=-++-=++-=++=++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2.3 解:对a 节点列KCL 方程,得A I I I I 123221441=-=-=+=对回路1列KVL 方程,得AI I I I I 45018212125062121255154==+++=+++ 对b 、c 、d 、节点列KCL 方程,得AI I I I I I A I I I I I I AI I I I I I 2)3(1143341623263512125546654=---=-==+-=-=-==+-=-=-=+=对回路2列KVL 方程,可求得UV U I I I U 242611236)3(4123646463=⨯-⨯++-⨯=++=+2.4 解:KCL :00521654431=-+-=++-=+-I I I I I I I I IKVL :23143205652643541=-+=++=--I I I I I I I I I2.5 解:利用支路电流法,对电路列出KCL 、KVL 方程,有 KCL :5644326210i i i i i i i i i =++==++KVL :333554411333222244666i R u i R i R i R u i R i R i R i R u i R s s s +=+=+++=+代入已知条件,解得:A i 956.05-=2.6 解:利用支路电流法,对电路列出KCL 、KVL 方程,有KCL : c b e I I I +=KVL :c c e e c ee b be b b b I R U I R U I R I R I R U ++=++=其中 b c I I β=代入已知条件,解方程得:AI A I AI e c b 3351016.11013.11027.2---⨯=⨯=⨯=2.7 解:假设网孔电流的参考方向如下图所示。
第二章电路分析基础2-1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US1=24V,US2=16V,IS=1A,R1=R2=8Ω,R3=4Ω。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
解:该题有四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是恒流源(设恒流源两端电压为U IS),应列四个方程。
有两个节点,按KCL定理可列一个节点方程: I1+I2 =I S+I3有三个网孔按KVL定理可列三个回路方程:I1R1 =U S1+U ISI2R2 =U S2+U IS I2R2+I3R3 =U S2 U IS=I3R3 解之 I1=2A I2=1A I3=2A U S=8V2-2 电路如图所示。
已知I S=2A,U S=6V,R1=R2=3Ω,R3=R4=6Ω,用叠加原理求a、b两点之间电压U ab。
解:当电压源U S单独作用时,题图变如右图:Uab1=当电流源I S单独作用时,题图变如右图Uab2=3V Uab=Uab1+Uab2=2-3 电路如图所示。
已知R1=6Ω,R2=12Ω,R3=8Ω,R4=4Ω,R5=1电路中流经R3的电流I当电流源I S单独作用时,题图变如右图)(13844434AIRRRI=⨯+=+=''I=)(211AII=+=''+'2-4 在图示电路中,当U S=24V时,Uab=8v. 试用叠加原理求U S=0时的UabIs。
解:当电压源U S单独作用时,题图变如右图)(1841243ARRUI S=+=+='解:以知U S=24V时,Uab=8v.当U S、、I S1、I S2、单独作用时题图分别变作变作下图1、图2、图3由图1可得:Uab1=)(64244VRRUS-=-=⨯;由图2可得:Uab2=)(212411VRIRRISS=⨯;由图3可得:Uab3=)(41422VRIRISS=⨯;UabIs=Uab2+Uab3=8+6=14(V)2-5 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图示电路中6Ω电阻中的电流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