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
- 格式:docx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8
邵东一中2018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理科)试范围:必修一、二、必修三1-4课,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25*2=50分)1、西周初年,周天子封功臣姜尚于齐,封武王弟康叔于卫,封殷商后代微子于宋。
反映古代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2、我国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的皇帝制度首创于A.夏朝B.商朝C.秦朝D.汉朝3、下列属于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①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②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③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④采取九品中正制选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商帮是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明清时期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帮是A.徽商、晋商B.闽商、粤商C.浙商、闽商D.粤商、徽商5、《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它A.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B.符合当时社会实际并最终得以实现C.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D.表达了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的要求6、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中日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
这一变化的出现是因为A.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诱导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7、1927年9月,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是A.周恩来B.贺龙C.毛泽东D.朱德8、解放战争第二年,人民解放军举行了全国性反攻。
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是A.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B.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C.东北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D.人民解放军展开渡江战役9、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A. 1954年日内瓦会议B.1955年万隆会议C.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10、下列属于区域经济集团的是①欧洲联盟②世界贸易组织③北美自由贸易区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右图是小华同学制作的某一历史人物知识卡,据此判断,该历史人物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12.下列战国时期思想家中,其思想最适合完成国家统一历史发展趋势的是A.儒家 B.墨家 C.兵家 D.法家1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世界万物矛盾相互依存,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辩证法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主张A 儒家 B法家 C墨家 D 道家14.以下不属董仲舒提出的是A.三纲五常 B.天人感应 C.无为而治 D.春秋大一统15.“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湖南省邵东一中2019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文科)★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单选题(25*2=50分)1.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
据此可知A.各地生产力水平趋向于平衡 B.青铜礼器被赋予了宗教色彩C.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统治疆域 D.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2.秦汉以后,皇帝以“天子”自居,天下百姓是他的“子民”,皇帝被称为“君父”。
而中国古代的地方官也被称作“父母官”。
这反映A.皇帝神化君权以强化统治 B.宗族关系成为皇帝执政基础C.“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D.仁政爱民成为官员从政准则3.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形成了“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的局面。
这反映了()A.官僚体系的成熟B.科举制度的完善C.君主专制的加强D.行政效率的提高4..古代雅典公民对于城邦戏剧活动非常热心,据说每年都有一千多雅典公民参加戏剧演出。
2018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文科)一、选择题(50分,每题2分,共25小题)1.“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与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分封制度 B.郡县制度 C.内外朝制度 D.礼乐制2.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其中,中央集权是指() A.中央统一货币、度量衡 B.全国统一文字C 中央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D.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管理3.“国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在19世纪末的下列国家中,符合这一民主特征的主要国家(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中国4.《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因为()A.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中国政治主权完全丧失C.中国的领土完全为列强所瓜分D.帝国主义对中国间接的殖民统治秩序最终形成5.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相比,其特点是()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②国王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③国王统而不治④首相对君主负责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④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是:A、武昌起义B、五四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一二九运动7、毛泽东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中“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结果是人民解放军:A、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B、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C、攻占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D、转入战略反攻8.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
”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职权,设立“中朝”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C.宋代设置殿阁大学士,分割宰相的财权D.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9.“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等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文中的“她"指的是()A.古代中国 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 D.古代印度10.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邵东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考试范围:中外历史纲要+选必1-10课一、单选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据古史传说,五帝时期万邦林立,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
夏商时期,依然存在众多邦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周朝建立后,古之邦国已大幅减少,并从“万国”这一模糊的统称,逐渐演变成较为具体的数字。
由此可见()A.已初步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中华文明向内凝聚的趋势渐强C.分封制早在五帝时期就已发端D.夏商西周的国家结构十分稳固2.宋代设置的银台司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公文传达机构,还负责监督、审查各职能部门的公文处理情况,“急速事限五日,常事限半月,仍令诸处行遣讫,旋具事宜关报银台司点检勾凿,有稽滞者,依条举奏”。
据此可知,宋代银台司的设置()A.解决了朝廷冗官问题B.有助于提高政务运行效率C.完善了中枢决策机制D.有利于推行重文轻武政策3.军机处是清朝重要的中枢机构,对其职能有不同的表述(见下表)对此表认识准确的是()表述出处与作者承旨诸大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檐曝杂记》(成书于乾隆年间)赵翼军机大臣除有面奉谕旨,书成文字,并予转发的职责外,还可以和皇帝面议政事,有参议的职责和权力《雍正传》(出版于1985年)冯尔康乾隆年间,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批答奏折的专门机构,军机处得以全面参与清廷政务《清代军机处职权的来源及其演变》(出版于2018年)宋希斌A.时人记载更加客观真实B.史学研究推动历史认识的深化C.三则史料可以相互印证D.缺乏考古依据的结论皆不可信4.古代雅典人设立祭祀仪式纪念诛杀僭主者,战争执政官负责每年在固定的时间向他们献祭;此外,雅典人还赋予了诛杀僭主者的直系后代各种特权,让他们有权享用城邦的公费食堂,有权免除赋税,有权在公共典礼中于前排就座。
这些举措()A.有利于强化民众的民主观念B.捍卫了公民的个人自由C.有效确保雅典民主制的持续D.孕育出崇尚自由的风气5.14世纪初,腓力四世在巴黎圣母院召开了法兰西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三级会议,贵族、教士和市民的代表一起谴责教皇是异端。
湖南省邵东一中2019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文科)考试范围:必修一、选修一、选修四,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选题(25*2=50分)1.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
据此可知A.各地生产力水平趋向于平衡 B.青铜礼器被赋予了宗教色彩C.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统治疆域 D.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2.秦汉以后,皇帝以“天子”自居,天下百姓是他的“子民”,皇帝被称为“君父”。
而中国古代的地方官也被称作“父母官”。
这反映A.皇帝神化君权以强化统治 B.宗族关系成为皇帝执政基础C.“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D.仁政爱民成为官员从政准则3.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形成了“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的局面。
这反映了()A.官僚体系的成熟B.科举制度的完善C.君主专制的加强D.行政效率的提高4..古代雅典公民对于城邦戏剧活动非常热心,据说每年都有一千多雅典公民参加戏剧演出。
演出的经费由城邦来负责,各项剧目在城邦的有序组织下进行。
上述城邦集体活动()A.保证了雅典各阶层的权利 B.意在培养雅典人的艺术素养C.成为传播民主思想的舞台 D.增强了雅典公民的公民意识5.罗马皇帝狄奥多西曾说“如果君主自己承受法律的拘束,这是一个与统治者的尊严相称的说法,因为甚至我们的权或都以法律的权威为依据”。
这说明当时罗马统治者遵从()A.君权神授 B.法律至上 C.君权至上 D.天赋人权6.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56个腐败选区被废除,30个较小的选区失掉一个席位。
在伦敦和其他新兴城市,新设了40多个新选区。
这反映出英国()A.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B.长期的腐败问题得以解决C.工人阶级获得议会选举权 D.工业革命推动了政治变革7.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合众国应保障联邦各州实行共和政体,保护各州免受入侵,并应根据州议会或州行政长官的请求平定内乱。
湖南省邵东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英语单词中,由孔子(Confucious)派生出了另一个单(Confucianism),意指某学派。
联系所学知识,你认为“Confucianism”就是A.道家B.孔家C.儒家D.法家2.“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常常出现在古代皇帝的诏书中,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应该是在A.战国时期B.秦朝C.西汉D.唐朝3.朱熹一生著述甚多,最为重要的是《四书章句集注》。
这里的“四书”指的是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B.《诗》《书》《礼》《春秋》C.《大学》《春秋》《论语》《孟子》D.《孟子》《中庸》《书》《春秋》4.思想家孟德斯鸠和王夫之都生活在17、18世纪,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对其相似的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C.封建文化专制的残酷D.阶级属性一致5.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A.百家争鸣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举贤良对策D,三教合一6.《汉书·游侠传》记载:战国“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借王公之势,竟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
湖南省邵东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1、古代儒学家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禹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2、古代某位思想家认为:“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老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3、自汉武帝以来,汉代政坛曾出现“世为边郡守,世为二千石”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A中央集权的加强B君主专制的削弱C儒学的地位的提高D世家大族的出现4、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5、“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该诗作者主张()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6、《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7、明清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乃至当时世界的发展方向,下列主张或者言论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世界发展方向的是()A提倡法治,反对人治B提倡工商皆本C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D主张趋时更新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渣渣”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价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9、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10、他断言“每个人的感觉都是可靠的,人们对一切事物都根据各自的感觉作出不同的判断,无所谓真假是非之分”,与此观点一致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有思想里的人是万物的尺度C心外无佛,即心是佛D美德即知识11、有学者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其理由是()A把人性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B结束了欧洲的封建统治C引领了资产阶级革命D引发了一场反封建的政治运动12、“心里相信,就可称义”这一思想在16世纪的欧洲引发了一场改革运动。
湖南省邵东一中2018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文科)(范围:必修三(1-16课)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共50分)1. 孟子认为:“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
他主张A. 知识分子应重视农事B. 统治者应该有民本意识C. 统治者应维护分封制度D. 知识分子应参与政治2. 朱熹“还相信人的善良及其可完善性;他把人比作一面落满灰尘的镜子,一旦抹去灰尘将和过去一样明亮。
因此,邪恶是疏忽和教育有缺陷的结果,是可以纠正的”。
他主张A. 格物致知B. 正心诚意C. 学以致用D. 知行合一3. 王阳明认为:“凡看经书,要在致吾之良知。
取其有益于学而已,则千经万典,颠倒纵横,皆为我之所用。
”据此,王阳明A. 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目的B. 指出发现良知的主要途径C. 认为儒学可激发内在情感D. 主张用儒学经典指导实践4. 王夫之说其父严于取与,即使对于已成年的儿子,涉及财产,也界限分明,并不以享用其子的供奉为当然。
其父这样做的理由是“其人则吾子也,其物则非吾有也。
”材料表明A. 保护私有财产观念受到重视B. 传统儒家伦理观念受到质疑C. 王夫之思想深受其父的影响D. 追求物欲的观念在民间盛行5. 明朝时对数学理论的研究处于停顿乃至衰退状态,但实用数学普及程度却超越以前的任何一个朝代。
民间出现了大量内容浅显、切近实用的数学书籍,书中将公式和法则编成口诀,使之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推广。
材料中明朝数学的演变A. 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 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C. 推动古代数学向纵深发展D. 表明明代数学成就落后于西方6.“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
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
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
”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A.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B.教育使人认识美德C.人非达到目的的工具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7、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
湖南省邵东一中2018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文科)试范围:必修三1-7课,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25*2=50分)1.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这一思想家是A.孔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2.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yet,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 ”,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正确的回答应是A. Li ErB. Xun KuangC. Zhuang ZhouD. Meng Ke3.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书生,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是①你的教科书除了儒家经典外,还会有法家经典②你可以到郡县的学校就读③即使你不是贵族子弟,也有机会读书④即使你出身贫寒,也有可能到政府做官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4.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
”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A.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利益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C.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5. 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C.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6. “双凤亭”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口城北43公里处黄陂县鲁台镇鲁台山上,为纪念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程颢兄弟而建。
因为二程聪颖过人,道德文章名满天下,人称双凤,所以此亭命名“双凤亭”。
省邵东一中2019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思想政治(文科)命题人:婷审题人:俊赞本试题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客观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文化,从本质上看是华夏先人观天文、察地理,比人事,远取诸物,近探诸身的智慧。
材料表明()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②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④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2.2018年8月13日至20日中国首次承办了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本届大会围绕“学以成人”为主题,着重开拓了人的多重维度,并探究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哲学家们不断反思、探究重大哲学问题说明()①哲学能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②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③哲学给人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④探索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哲学家的使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哲学史上存在着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下列能体现两大阵营之间的分歧的是()①“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②“形存则神存,形则神灭”与“物是观念的集合”③“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总书记强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不忘本来、吸收未来”,要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
这体现了真正的哲学()①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具有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②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不同程度反映各个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③是“科学之科学”,为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④由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决定,把握了所处历史时代的脉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5.“以功用论哲学,则哲学之价值失。
湖南省邵东一中2018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文科)试范围:必修三1-7课,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25*2=50分)1.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这一思想家是A.孔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2.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yet,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 ”,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正确的回答应是A. Li ErB. Xun KuangC. Zhuang ZhouD. Meng Ke3.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书生,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是①你的教科书除了儒家经典外,还会有法家经典②你可以到郡县的学校就读③即使你不是贵族子弟,也有机会读书④即使你出身贫寒,也有可能到政府做官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4.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
”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A.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利益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C.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5. 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C.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6. “双凤亭”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口城北43公里处黄陂县鲁台镇鲁台山上,为纪念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程颢兄弟而建。
因为二程聪颖过人,道德文章名满天下,人称双凤,所以此亭命名“双凤亭”。
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程颐的是A.“克己复礼”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心即理也”、“心外无物”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7. 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
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 董仲舒B.程颢C.朱熹D.王阳明8.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与其哲学思想相似的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是A.“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B.“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C.“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D.“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9.有学者认为,墨子的爱比孔子的爱更为现代人所需要。
这是因为墨子的爱A.具有超阶级性 B.代表平民利益 C.反对一切战争 D.抑制了统治者10.北宋尚有“河东狮子吼”,而到了南宋“妇女裹脚”“贞洁牌坊”等现象比比皆是。
宋代是妇女社会地位急转直下的时代。
宋代女性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精耕细作的农业需要更多男性B.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观念C.传统思想演变影响了社会生活D.军事政策改变导致军队人员增加11.胡适在评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时说诠挂着儒家的招牌,其实是禅宗、道教、儒教的混合产品。
”据此可知,胡适评论的是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C.宋代理学D.清代儒学12.顾炎武在他的《日知录》中谈到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站在顾炎武的角度来看,下列不属于“亡天下”的是A.秦国统一六国B.满清入关 C.甲午中日战争 D.抗日战争13.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混乱使一些人试图找到能够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另一些人想在社会之外,找到属于个人的内心平静。
下列属于“另一些人”的主张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D.天下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14、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在于①带有神秘色彩,打上了“天”的印记②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其他学派思想③强调仁政,反对暴政④思想保守,主张“法先王”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15.马克思说“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
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马克思评论的历史事件是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16.在讲解某个思想概念时,有位教师引用了这几句话:“国家的意志是全社会的意志,每个公民在投票时,是一项神圣的举动,投票就是奉献自己……全体公民精神相通,死生与共。
”据此,推测这个思想概念有可能是A.社会契约论B.自然权利学说C.君权民授论D.三权分立学说17.苏格拉底说:“我是一只牛虻……这个国家好比一匹硕大的骏马,可是由于太大,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使它的精神焕发起来。
”这表达了怎样的人生价值观A.人格独立,思想自由B.民主意识,参政意愿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批判精神,社会责任18. “理性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下列中外思想家的观点能促进人类理性化的有①荀子—“制天命而用之”②康德—“人非他人的工具”③普罗塔戈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④董仲舒—“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9、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①发展了人文主义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20. 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但他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
他认为要统治人们,宗教是不可少的。
“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
材料主要说明伏尔泰A.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B.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宗旨C.没有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D.意识到宗教的社会功能21.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
”据此判断苏格拉底A.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B.赞同知识为少数人掌握C.认为知识与美德都重要 D.强调判断标准就是知识理解22.苏格拉底和孔子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A.重视道德的意义B.肯定人的价值C.强调知识的作用D.推崇君主权威23.“当反对者指责他的改革纲领违背了教会政策时,他宣称只有《圣经》是唯一的基督教权威来源,拒绝承认教会的等级制度。
”由此可见,宗教改革者主张A.不再认同基督教权威B.挑战罗马天主教会权威C.维护欧洲的宗教统一D.个人自由解释《圣经》24.有人评价苏格拉底“把古希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
对此评价理解不正确的是A.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把思考重点从自然引向自我B.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启发人们去追寻人生真谛C.格拉底把古希腊哲学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D.体现了苏格拉底提出的“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不懈追求精神25.某一时期的艺术“用古希腊罗马的方法展现人体美和自然美,突破了宗教对人体的禁忌,以世俗人物的形象刻画宗教人物,以市民阶级的审美标准来诠释世界”。
可见这一时期的艺术A.标志着人文精神的起源B.披着宗教的外衣反专制C.以宗教形式宣扬人文思想D.摆脱了宗教和专制束缚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韩非所崇尚的法治,即所谓“事最适者”,就是适合时代,符合事理、利于君主专制服务,其核心就是通过立法令、行法令,达到“尊公废私”,而所谓“公”,实际上就是帝王。
法律为君主所设,其基本原则当然要体现君主利益而废止臣民的私利,实现“利出一孔”的一元化的国家体制。
因此,法律对于官员来说就具有绝对的指导意义,这实际上也就是要求臣民的一举一动必须绝对符合法律的要求。
当然,韩非还认识到,真正的法律不只是最大可能地限制人民,让他们不敢说,不敢做,而且应该“禁其心”,从内心惧怕法律,不敢违法。
——马娟《浅析韩非子的“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非子法治思想产生的背景。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非子法治思想产生的影响。
(6分)27.(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摘自徐克谦《先秦儒家的个人主义精神》材料二晚明,……随之而来的是精神文化、道德伦理也相应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的理学,由于其弊端日显,而渐渐为士人们攻讦和唾弃。
一种崭新的革新运动悄然兴起。
从而在晚明泛起了一股汹涌澎湃的人文主义思潮,在中国思想文化解放史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
……是不可能完成社会转型历史使命的。
——摘编自高建立《晚明人文主义思潮与社会风习的转变》等材料三个人主义是直到近代才从西方文化中演进出来的一种观念,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最终,个人的神圣化终于成为习俗和法律。
——摘自钱默生《西方个人主义源流探索》(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和孟子修身处事的原则。
(6分,照抄材料不得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析为何晚明人文主义思潮是“不可能完成社会转型历史使命的”?(6分)(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个人”是如何“逐级”解放的。
(8分)28. (本题1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春秋繁露》“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下为主,君为客。
”——黄宗羲材料二马丁·路德说:“在我们当中有虔敬的基督徒,这些基督徒是有真信仰、圣灵、悟性、基督的道和意念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拒绝他们的言语和悟性,而去跟从一个没有信心和圣灵的教皇呢?”材料三启蒙运动源自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开始怀疑。
怀疑的缘由主要有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
《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
18世纪,欧洲耶稣会描绘的关于中国光辉灿烂的图景,在法国乃至欧洲都成为轰动一时的事物,18世纪成为“中国世纪”。
伏尔泰就是一个“全盘华化论者”,竟将耶稣画像改易为孔子像,晨夕礼拜。
(1)概括材料一三人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三个阶段(春秋战国汉代明清)儒学的特点和地位。
(9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