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中药饮片调配工作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465.38 KB
- 文档页数:1
中药饮片管理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国中医药发〔2007〕11号)、《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国卫办医发〔2018〕14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饮片处方质量管理强化合理用药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15〕29号)、《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及三级医院等价评审管理要求,结合医院等级评审要求,特制定本管理规范。
一、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医院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管理。
毒性中药饮片的采购、存放、保管、调剂等,必须符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和《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
二、人员要求从事中药饮片技术工作应当是中药专业技术人员;班组长应为中药专业主管中药师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其他组员原则上应为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或者长期从事中药相关专业多年的人员;负责中药饮片验收的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负责临方炮制工作的,应具有三年以上炮制经验;中药煎煮室煎煮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有中药调配、煎煮或制剂室等部门工作经验。
三、供货企业选择原则1.中药饮片供货企业原则上不能超过二家,其资质的核定必须经过科室采购小组的综合评价,报分管领导审批,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才可以作为采购供货企业。
2.每年科室采购小组应对供货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对反映问题较多、供货不及时、违反行风要求等的企业,提交药事会讨论决定是否剔除医院采购供货企业名单。
四、中药饮片引进原则1.以采购传统中药饮片为主。
采购部门应经常开展调研,参考同级医院使用品种价格,对同品种价格有较大差异,临床或者患者反映问题较多的品种应及时进行更换。
增加品种应有临床科室申请,科室采购小组讨论同意,科主任签字,报分管领导审批,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同意才能进行采购。
2.新型中药饮片(如中药配方颗粒、破壁饮片、直接口服粉末饮片等)的引进,应充分考虑价格、使用范围、患者认可度等方面综合考量,经药剂科采购小组充分讨论评价后,科主任签字,报分管领导审核,经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同意,方可以考虑适量引进。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工作,确保中药饮片的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药饮片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全过程。
第三条审核、调配、核对工作应当遵循科学、严谨、规范、高效的原则,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第四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中药饮片采购、储存、销售等环节的管理,确保中药饮片质量。
第五条单位应当配备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中药饮片专业人员,负责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工作。
第二章处方审核第六条处方审核人员应当具备中药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熟悉中药饮片的性能、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等。
第七条处方审核人员应当对以下内容进行审核:(一)处方前记: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地址、电话等基本信息。
(二)处方正文:包括疾病诊断、中药饮片名称、规格、剂量、用法、剂数等。
(三)处方后记:包括医生签名、开方日期、处方编号等。
(四)处方中是否存在配伍禁忌、妊娠禁忌药、超过规定剂量等问题。
(五)处方字迹是否清晰,是否存在错写药名、重味现象。
第八条处方审核人员对审核无误的处方,应当在处方上签字确认,并交调配人员进行调配。
第九条处方审核人员发现存在问题的处方,应当与医生沟通,及时更正,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第三章处方调配第十条调配人员应当具备中药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调配经验,熟悉中药饮片的性能、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等。
第十一条调配人员应当按照处方内容,准确、快速地进行中药饮片的调配工作。
第十二条调配人员应当对以下内容进行核对:(一)处方内容是否与调配的中药饮片相符。
(二)中药饮片名称、规格、剂量、用法、剂数等是否正确。
(三)中药饮片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变质、虫蛀、霉变等情况。
(四)中药饮片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漏气等现象。
中药饮片处方调配操作规范中药饮片是中医药临床应用的重要剂型之一,其具有方便携带、易于服用、疗效确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临床治疗。
中药饮片处方调配操作规范的制定,有助于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安全,提高药物疗效,保护患者的健康。
本文将从中药饮片处方选择、原料药验证、调配操作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对中药饮片处方调配操作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一、中药饮片处方选择1.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选择适宜的中药饮片处方。
2.对于多味中药组成的复方饮片,需严格按照处方的比例准确调配。
3.考虑患者的体质和对中药的耐受性,选择适宜的剂量。
二、原料药验证1.对于中药饮片的原料药,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其他相关药材质量标准的要求。
2.对于有毒药材或有药材混伪问题的,需按照规定进行药材鉴别和质量分析,并记录相关结果。
3.关于药材的采购,应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确保药材的真实性和质量。
三、调配操作1.在调配操作前,对工作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
确保操作环境符合药物生产的要求。
2.对每批次的中药饮片原药进行称量,确保准确与处方要求相符,记录相关称量信息。
3.严格控制调剂工艺,确定水量、浸泡时间及温度等参数。
确保中药饮片的提取效果。
4.在调配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交叉污染。
使用干净的容器和工具,避免不同药材之间的混淆。
四、质量控制1.在调配完成后,对调剂好的中药饮片进行质量控制。
包括外观质量、含量测定、微生物限度等检测项目。
2.对于复方饮片,要进行相应的相互作用的药材的质量控制,确保配伍合理。
3.建立合适的质量档案,对每批次的中药饮片进行记录和保存。
以便追溯和检验。
4.定期进行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跟踪,对有问题的产品进行处理和整改。
五、安全使用提示1.中药饮片调配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卫生和操作安全。
避免药物误食、误吸和误接触。
2.对于有毒药材,应严格控制其使用比例和剂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3.中药饮片使用前应详细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等信息,确保安全使用。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审核制度:各级医院中药处方审核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审核人员应具备中医药专业知识和执业资格,对处方进行有效的审核,包括对病情的分析和辨证施治的判断。
2. 调配制度:中药饮片的调配需要具备相应的药物学和药事管理知识,确保中药的品质和有效性。
调配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中药调配技能,严格按照处方要求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在符合规定的药房环境和设备条件下进行调配。
3. 核对制度:调配完成后,需要由另一名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核对,核对内容包括药品配方、用量、批号等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核对人员对配方进行逐项核对,并进行签名确认,确保配方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记录制度:所有审核、调配和核对的工作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患者信息、处方信息、审核、调配和核对人员的信息等。
这些记录可以作为日后追溯和审查的依据,同时也为药物不良反应和药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5. 审计制度:定期对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过程进行审计,确保相关制度的执行效果和合规性,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以上是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的基本管理制度,具体的执行操作和流程应结合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进行制定。
中药房调剂工作制度一、调剂人员应凭本院正式处方或领药单,调配发药。
二、调剂人员收方后应对处方内容逐项进行____,无误后方可调配。
处方内容如有不妥或错误时,须经开方医生更正并重新签名后,方可调配。
调剂人员不得擅自更改处方。
三、对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
四、调配时应称量、计数准确,对处方中标明“先煎”、“后入”、“包煎”、“烊化”、“冲服”等需特殊处理的药品,要按要求特殊处理,并在发药时对病人详细说明。
五、处方调配完毕,调剂人员应再次对照处方进行检查,无误后签名,并经他人复核无误在处方上签名后,方可发药。
发药时应将用药方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向病人作详细说明。
六、对不符合规定的处方应拒绝调配。
急症处方应优先调配。
七、对毒____品、贵重药品应专柜加锁、专人专帐管理,不得与普通药混放。
做到逐日销存统计,每月清查一次,帐物相符。
八、保持室内整洁,药品、药物放置有序,调剂用具应经常擦洗,研钵、捣药罐用毕立即擦净,若调配毒____品后应彻底洗净。
药柜斗应经常清理,杜绝串斗、虫蛀、药品变质、不洁等现象。
九、对差错事故,应及时登记并汇报药房负责人或药剂科主任处理。
重大差错事故应及时汇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中药房调剂工作制度(2)是指中药房为保证中药品调剂的安全和质量,在调剂工作中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流程。
以下是一份中药房调剂工作制度的示例:1. 调剂人员的资质要求:中药房的调剂工作必须由具备中药调剂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经过考核合格方可参与调剂工作。
2. 调剂室的要求:调剂室必须符合中药调剂的工作环境要求,保持整洁、明亮、通风良好,不得有异味和污染源。
3. 使用的工具和仪器:调剂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和仪器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并定期维护和清洗,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无菌。
4. 调剂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中药房必须建立完善的调剂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包括药材的配比、煎煮的时间和方法、配送和领取等环节,并明确责任人和审核人的职责。
最新《中药调剂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药调剂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09年修订)1(1(职业概况1职业名称中药调剂员。
1(2职业定义从事中药饮片调配、中成药调配、汤剂煎煮、临方炮制的人员。
1(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4职业环境条件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四肢灵活,色、味、嗅、听、触觉等感官正常,具有一定的观察、判断、理解、计算和表述能力。
1(6基本文化程度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1(7(1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42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2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2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培训初级、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标准教室及必要的教学、实验设备和装有400种中药饮片的药斗,戥、秤、天平、铜缸、鉴方及各种规格包装材料。
1(8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3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依据为了规范中药饮片的处方审核、调配、核对过程,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与有效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的依据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2.《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相关中药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部中药饮片的处方审核、调配、核对过程。
三、职责分工1.医师:(1)负责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在中药饮片处方中合理选择中药,并编制中药处方;(2)确保中药处方的合法性、准确性和完整性;(3)将中药处方及相关病史等资料提交给中药调剂师。
2.中药调剂师:(1)根据医师的中药处方,审核中药处方的合法性和合理性;(2)核对中药调剂师自行配制的饮片与医师处方一致性;(3)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和有效性;(4)将调配好的中药饮片交给药剂科或药房。
3.药剂科(药房):(1)接收中药调剂师调配好的中药饮片;(2)对中药饮片进行核对和标签贴附;(3)保证中药饮片的储存、管理和发放。
四、处方审核程序1.医师依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编制中药处方,并填写患者的个人信息、用药剂量、用药次数等必要信息。
2.医师将中药处方、相关病史、检验报告等资料提交给中药调剂师。
3.中药调剂师对中药处方进行合法性、合理性的审核,核实中药药材的来源、质量等信息,并向医师提供必要的建议和改正意见。
4.若合法性和合理性审核通过,中药调剂师将审核通过的中药处方返回给医师;若不通过,中药调剂师将就审核不通过的原因向医师进行解释并提出改正建议。
五、处方调配程序1.医师根据中药调剂师的审核结果,在中药处方上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并签字确认。
2.中药调剂师按照医师的中药处方,选择相应的中药药材进行配制。
3.中药调剂师在配制中药饮片过程中,要按照中药处方上的剂量和煎煮方法进行操作,并记录相关数据。
4.中药调剂师调配完成后,将调配好的中药饮片交给药剂科(药房)。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中药调剂的一样程序分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个程序。
分述如下。
一、审方:审方系指药房审方人员审查医师为患者开写的处方。
合格的处方经审方人签字后即可交计价员计价收费,关于有疑问或不合格的处方,应即与处方医师联系,问明缘故,协商处理,决不能只凭主观臆断或随意处理。
审方着重审查以下项目:1、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处方日期、医师签字等是否清晰,公费者需查验公费证与号码。
2、药名书写是否清晰准确,剂量是否超出正常量,对儿童及年老弱者尤需注意。
3、毒、麻药品处方是否符合规定,处方中是否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配伍禁忌药存在。
4、需专门处理的药物有否“脚注”、“并开药”(指处方中2-3 味药物合并开在一起,多半是疗效差不多相同,如二冬即指天冬和麦冬,或是常用配伍使用如知柏即指知母和黄柏)是否明确等。
5、处方中药物是否有缺位等。
二、计价:必须准确、迅速,以缩短患者取药时刻。
三、调配:调配系指调剂人员依照己有审方人签字,并己交款的医师处方,准确地调配药物的操作。
配方时按处方药物顺序逐味称量;需专门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等应单独包装,并注明处理方法;若调配中成药处方,则按处方规定的品名、规格、药量调配;调配人员必须精力集中,认真认真,切勿拿错药品或称错用量;处方应逐张调配,以免混淆;急诊处方应优先调配;保持配方室的工作台、称量器具及用具整齐清洁等。
总之,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保证配方质量。
调配完毕,自查无误后签名盖章,交核对员核对。
四、复核、包装与发药:为保证患者用药有效安全,防止调配差错与遗漏,对已调配好的药剂在配方自查基础上,再由符合资质的主管中药师进行一次全面细致核对,重点核对调配的药物和用量与处方是否相符;需专门处理的药物是否按要求作了专门处理;配制的药物有无虫蛀和发霉等质量问题;毒性药和有配伍禁忌药及贵重细料药的应用是否得当;调配者有否签字等。
三甲医院中药饮片调剂制度
一、中药调剂应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认真审核处方内容是否准确无误。
若发现处方内容不符合规定的,应和处方医师取得联系,经更正后方可调配。
二、中药饮片的调配必须用戥称称药,保证误差不超过±5%。
三、调配中药饮时,应按照规定要求或传统方法进行调配,生炙应注意分辨清楚,不能生炙不分,以生代炙。
四、调配中药饮片时,对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冲服等特殊用法的饮片应单剂分包,并向患者交代清楚,说明煎制、服用方法。
称取贵重药品和毒性药品时计量要准确无误。
五、矿物类、贝壳类、果实种子类等质地坚硬的饮片应捣碎后再分剂量,凡捣碎有毒中药或有气味的中药后,应及时清洗药缸。
六、对调配外用中药时,应特别交待清楚用法,以免患者误用。
七、调配中药饮片时,应注意核实饮片质量,对已霉变、虫蛀、走油等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饮片,不能调配。
八、调配好的中药饮片应进行核对,经核对无误后才能发给患者。
九、调剂好的中药饮片应用清洁卫生的药袋盛装,并写明患者姓名、煎服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
十、调剂中药,调配员和复核员应在处方上签字以示负责。
中药调理室工作制度一、总则中药调理室是医院中药房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中药饮片的调配、煎煮、包装和发放等工作。
为了确保中药调理工作的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和《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煎煮管理规范》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人员配备与培训1.中药调理室应配备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包括中药师、中药技师等。
2.工作人员应具备中药学及相关专业学历,具备中药调剂、煎煮、质量检验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工作流程与操作规范1.中药调剂(1)收方:认真审查处方,确认无误后进行登记。
(2)调配:根据处方内容,按照药物的性质、用法、用量等进行调配。
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剂量调整等问题。
(3)复核:调配完成后,进行复核,确保药物准确无误。
(4)发药:向患者或临床科室发放调剂好的中药饮片。
2.中药煎煮(1)煎煮前准备:检查煎药用具和药材,确保煎药用具清洁、完好,药材符合要求。
(2)煎煮过程:按照处方要求,掌握煎煮时间、火候、加水量等,注意煎煮过程中的搅拌、滤渣等操作。
(3)煎煮完成后,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煎煮质量符合要求。
(4)包装与发放:将煎煮好的中药液进行包装,注明患者姓名、住院号、处方号等信息,发放给患者或临床科室。
3.质量管理与监控(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采购、储存、调剂、煎煮等环节的质控。
(2)定期对中药材、中药饮片进行质量检验,确保质量合格。
(3)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考核,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工作质量。
四、环境与设施1.中药调理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防潮、防虫鼠等设施,保持室内清洁、整齐。
2.配备相应的调剂、煎煮、包装等设备,确保工作效率和质量。
3.合理布局中药调理室,划分调剂区、煎煮区、包装区等,确保工作流程顺畅。
五、卫生与安全1.工作人员应保持工作服、工作帽整洁,注意个人卫生。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一、引言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是中医药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药物安全。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对于提高中医药临床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阐述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
二、审核管理制度1. 审核的目的和重要性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是指对医师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查,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审核的目的是减少处方错误,避免患者用药不当导致不良反应或治疗效果不佳。
审核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及时纠正处方中的错误,提高临床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 审核的方法和内容审核应由有资质的中医药专业人员进行,例如具有中医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
审核应包括对处方的整体合理性、药物的配伍禁忌和药品的规格是否符合要求等内容进行细致的检查。
三、调配管理制度1. 调配的目的和重要性中药饮片调配是指按照处方要求将中药饮片配比、包装、商标标识的工作。
调配的目的是确保患者获得合理、标准和安全的中药饮片,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调配的重要性在于能够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准确性,避免处方出错导致患者不良反应或药物疗效减低。
2. 调配的方法和流程调配应由专业的药师进行,其应具备药学专业知识和执业药师资格。
调配的流程包括对处方进行仔细核对,按照处方要求配制中药饮片,并在包装上进行商标标识和记录相关信息。
四、核对管理制度1. 核对的目的和重要性中药饮片核对是指对已调配好的中药饮片进行检查,确保药物的准确性和无误。
核对的目的是避免调配过程中出现错误,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准确性。
核对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排除调配过程中的错误,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2. 核对的方法和流程核对应由两名药师进行,其分别核对已调配好的中药饮片的名称、数量和规格,确认无误后方可送往药房或患者。
核对的流程包括对调配好的中药饮片进行逐项检查,确保与处方一致,并在核对单上签字确认。
五、管理制度的监督和评估为了确保审核、调配、核对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和评估方法。
中药饮片调剂规范及工作流程中药饮片调剂是指按照中医理论,选用相应的药材研磨成粉末,制成颗粒或丸剂等形式,用于治疗疾病的一种药物制剂方法。
中药饮片调剂工作的规范性和流程性非常重要,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中药饮片调剂的规范及工作流程。
一、中药饮片调剂的规范要求:1.明确药物调剂数量:根据处方要求和病人的具体情况,按照相应的比例选取药材和配方。
2.严格控制药物质量:对于药材的选择、质量和储存都要按照药材质量标准进行标注和控制,保证联合制剂中的每一种药物的质量。
3.认真执行药物调配配方:根据药方和处方,按照各药物的比例进行调剂,确保药物的有效成分比例准确。
4.严格控制中药处方的清洁环境:药材的存储和搅拌等过程应在干燥、无尘和无异味的环境中进行,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
5.注意中药的鉴别和贮存:药材在入库和取药的过程中要进行鉴别和贮存,并按照药物特性进行包装和密封,避免药材品质下降。
7.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中药饮片调剂工作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医疗秩序的合法性。
二、中药饮片调剂的工作流程:1.药材准备:根据处方和配方,选取需要的中药材,并按照一定比例将每种药材研磨成粉末或碎片。
2.称药称量:根据处方上的药材用量配比和患者的服用量,精确称量所需的药材。
3.打粉混合:将称量好的中药材放入研磨机中进行打粉,将不同的药材按照药方比例混合均匀。
4.过筛取粉:将打粉混合好的药材过筛,去除杂质和大块的颗粒,保证调剂的质量。
5.配方调剂:根据处方要求,按照药方的比例将粉末药材进行混合和搅拌,以达到药物配方的要求。
7.清洁和消毒:工作完成后,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卫生和无菌环境,避免交叉污染。
8.审核记录:对药物调剂过程中的操作和配方进行记录和审核,确保药物的准确性和追溯性。
中药饮片调剂的规范性和工作流程对于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只有在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工作流程的操作,才能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和药物的有效性。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以及规范中药饮片的处方加工流程。
以下是一般的管理制度:
1. 审核制度:
a. 中药处方审核应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中医药师负责,对处方进行准确性和合理性的评估。
b.审核人员应熟悉中药的药理、药效、副作用等知识,对处方中药的适应症、禁忌症、相互作用等进行评估。
c.审核人员应在审核过程中与开方医师进行沟通,必要时可以提出修改建议或咨询。
d.审核人员应记录每份处方的审核结果,包括审核日期、审核人员、审核结论等。
2. 调配制度:
a. 调配中药时,应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中药师或药剂师负责,确保处方的准确调配和配药。
b.调配人员应按照处方中药的种类、用量、比例等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料中药,并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磨、煎煮、过滤等操作。
c.调配人员应严格遵守中药操作规范,注意卫生和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d.调配过程中应记录每种中药的用量、加工过程、调配时间等信息,确保可追溯和管理。
3. 核对制度:
a.核对人员应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中药师或药剂师负责,对已调配好的中药饮片进行核对。
b.核对人员应核对调配记录和处方要求是否一致,对照处方进行核对,确保处方的准确性和调配的合理性。
c.核对人员应对每份中药饮片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外观、气味、含量等,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符合要求。
d.核对人员应按照标准程序和要求记录核对结果,包括核对日期、核对人员、核对结论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具体的管理制度可能还会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中药饮片调剂制度及操作规范一、引言二、调剂制度1.质量管理制度:(1)中药饮片的选择应遵循国家药典和相关规范,确保质量稳定可靠。
(2)严格控制中药饮片的有效成分含量,不得出现超标或不足的情况。
(3)定期对中药饮片进行质量监测,确保出库的中药饮片符合质量标准。
(4)中药饮片的存储应符合药品贮存要求,避免阳光直射、潮湿或受热等情况。
2.调剂操作流程:(1)根据医师的处方,确认需要调剂的中药饮片种类和数量。
(2)核对中药饮片的名称、批号和有效期,确保无误后取出所需药材。
(3)进行称量操作时,使用精确的称重设备,保证称量准确。
(4)称量好的中药饮片应布药料页面,注意避免药材混淆或误放。
(5)包装中药饮片时,需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袋,保证药品的防潮和保质期。
三、操作规范1.调剂操作人员:(1)调剂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对中药饮片调剂的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掌握。
(2)调剂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操作规程。
2.器械验证与保养:(1)对于称量设备,应定期进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
(2)设备的保养应定期进行,避免因设备老化或损坏影响药品调剂质量。
3.药品验收与存储:(1)调剂前,应对中药饮片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霉变、虫蛀、异味等问题。
(2)药材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防止湿气、阳光和异味的影响。
4.调剂准确性:(1)调剂时应仔细核对医师处方的中药饮片剂量和配方要求,确保调剂准确。
5.药品操作规范:(1)调剂过程中应进行必要的卫生操作,如洗手、戴口罩等。
(2)调剂操作人员应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杂质和异物的污染。
四、结论中药饮片调剂制度及操作规范对于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范,能够减少药品误配、混淆和污染等问题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药饮片调剂服务。
因此,医院、药店和其他相关机构都应建立完善的中药饮片调剂制度及操作规范,并加强对调剂操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以确保调剂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为了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中药饮片的疗效和治疗效果,本机构制定了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
一、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机构内部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和核对的管理,包括药师、中药调配员等相关人员。
二、管理要求1. 处方审核:(1) 药师应仔细阅读处方,检查药物的种类、剂量、用法和注意事项等是否正确。
(2) 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体质等情况,并根据药理学知识和临床经验综合判断处方的合理性。
(3) 存在问题或不确定的处方,应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并给出相应建议。
2. 调配制作:(1) 中药调配员应严格按照处方要求选取药材并进行称量。
(2) 药材应当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和本机构内部的质量要求,并按照规定进行存放、保管和管理。
(3) 药材的研磨、加工、煎煮等工作应按照标准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进行。
(4) 中药饮片制作过程中,应勿使用非正规渠道采购的药材,对使用过程中药材变质、虫蛀等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并处理。
3. 核对监管:(1) 药师应对调配好的中药饮片进行核对,并将调配单据及时归档存档。
(2) 中药调配员应与药师核对处方、药材、药量等信息,保证调配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3) 定期进行抽样检测,对样品进行质量分析和问题排查,并及时通报和处理。
三、制度的执行1. 所有涉及到中药饮片的工作,必须按照规定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进行。
2.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和核对过程需要逐级审批和核准。
3. 中药调配员应持有《中药调剂(煎剂)员上岗证》、《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合格证》等相关资格证书,并不断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更新。
4. 如发现违反本管理制度规定的行为,将按照机构内部纪律条例进行处理。
如果涉及到违法犯罪行为,将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5. 本制度应加强宣传和培训,让所有从事中药饮片工作的人员都能够全面掌握和遵守本规定。
四、总结本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中药饮片处方的质量和安全性,保证中药饮片的疗效和治疗效果。
附医院中药调配工作制度1. 引言附属医院中药调配是中医药临床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
为了确保中药调配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用药质量,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2. 调配环境要求为确保中药调配过程的卫生环境,以下要求应予以满足:•调配室应保持整洁清洁,通风良好;•调配室不得存放其他与中药调配无关的物品;•调配室设有专用的药品密闭橱柜,禁止存放其他物品;•调配室应设置专用的洗手设施,并保持适当的消毒和清洁。
3. 调配人员要求为保证中药调配的质量和安全性,调配人员应符合以下标准:•调配人员应持有合法的中药学相关专业的学历证书;•调配人员应熟练掌握中药的名称、性味归经、功效、用法用量等相关知识;•调配人员应具备辨识、识别草药的能力,确保调配的准确性;•调配人员应了解中药配伍禁忌,避免不合理搭配。
4. 调配工艺中药调配工艺是保证中药质量的重要环节。
中药调配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准备工作:–确认处方内容,并核对处方名称、剂量等信息;–检查药材库存,确保调配所需草药充足;–准备调配所需的器具和辅助材料,确保干净、无污染。
2.配方计量:–根据处方要求,准确称量各种中药材;–注意保持计量的准确性,避免误差导致配方不准确。
3.草药煎煮:–将准备好的中药放入煎药设备中,按照煎制方法进行煎煮;–注意控制煎煮的时间和火候,确保提取药性达到要求。
4.滤渣分离:–煎煮完成后,将草药煎汁通过滤网分离出滤渣;–注意用力均匀,确保滤渣分离干净。
5.药液调配:–根据配方要求,将草药煎汁与其他配方液体(如蜂蜜、醋等)按照比例混合;–注意搅拌均匀,确保药液的均一性。
6.包装保存:–将调配好的中药液按照规定的包装容器进行装填和密封;–标明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处方号、剂量等;–注意包装容器的卫生和密封性,避免污染和药液泄漏。
5. 调配记录和存档为了追溯中药调配过程,保证用药的可追溯性,应作出以下记录和存档:•每次调配完成后,应填写调配记录,包括时间、调配人员、处方信息等;•调配记录应保存在指定的调配记录册中;•调配记录册应定期整理和归档,方便日后查阅和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