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音乐微课活动课件ppt—走路
- 格式:pptx
- 大小:3.10 MB
- 文档页数:11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走路》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听觉、触觉和动作协调能力。
2. 能够模仿并表达走路的动作和节奏。
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音乐《走路》、音乐播放设备、音乐活动区域规划、灵活舒适的服装和鞋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幼儿回忆并讨论一下走路的动作和感受。
2. 播放一段音乐,让幼儿听到音乐中有关走路的节奏元素,让他们对音乐活动产生兴趣。
二、游戏:走路模仿(10分钟)1. 给幼儿们介绍这个音乐活动的目标,让他们模仿走路的动作。
2. 播放音乐,让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走路的模仿。
3. 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中的节拍和节奏,并与走路的动作进行协调。
三、游戏:自由走路对角线(15分钟)1. 将活动区域分成两个部分,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标出。
2. 让幼儿们分成两组,每组站在不同的起点。
3. 播放音乐,让幼儿们在音乐的节奏中自由走路,向对角线的终点走。
4. 鼓励幼儿们探索不同的走路方式和节奏。
四、游戏:走路小队比赛(15分钟)1. 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队,每个小队站在不同的起点。
2. 播放音乐,让每个小队在音乐的节奏中尽快走到对角线的终点。
3. 观察每个小队的表现,评选出最快走到终点的小队并给予奖励。
五、合成(5分钟)1. 让幼儿们回想整个音乐活动的内容,包括模仿走路、自由走路和小队比赛。
2. 与幼儿们分享对音乐活动的感受和收获。
教学反思:在这个音乐活动中,幼儿通过模仿走路的动作和节奏,培养了他们的听觉、触觉和动作协调能力。
通过自由走路对角线和走路小队比赛的游戏,增强了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个音乐活动,我发现幼儿们对音乐和运动都非常感兴趣,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得非常积极。
虽然这个音乐活动在时间安排上比较短,但是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们能够在音乐中感受到快乐和自由,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年幼儿园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走路》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学会辨别高低音高;2.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节奏感;3.增强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4.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准备1.CD或设备播放器;2.音乐《走路》;3.相关展示物品(如小鼓、小铃铛等);4.教学道具。
教学过程1. 欢迎环节•教师带领幼儿唱《早上好》或其他欢迎歌曲,营造轻松友好的氛围。
2. 热身活动•播放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做出各种动作,如摇摇头、拍拍手等。
3. 导入主题•引入音乐《走路》,播放音乐,让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做出走路的动作,如迈着小碎步或大步走。
4. 身体律动•按照音乐的节奏,引导幼儿做出不同的身体动作,如摇摆、拍打等。
5. 声音律动•指导幼儿用声音模仿走路的声音,可以让他们尝试用口哨、敲打物体等方式。
6. 高低音辨别•播放包含高低音的音乐片段,教导幼儿辨别高音和低音,并模仿发出相应的声音。
7. 创作表演•分组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走路相关的小表演,可以加入道具和简单的舞蹈动作。
8. 结束环节•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结束歌曲,感谢幼儿的参与并鼓励他们继续享受音乐。
教学反思这样一个以音乐《走路》为主题的音乐公开课教案,在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对音乐和节奏的兴趣,让他们在欢乐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通过动作、声音、创作等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促进其身心发展。
同时,鼓励幼儿团结合作、发挥创造力,让每一位幼儿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乐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走路》这首音乐,延伸更多的音乐活动,如制作简易乐器、学唱歌曲等,拓展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将音乐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在欢乐中学习成长。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走路》含课件 (2)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走路》含课件 (2)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学唱歌曲《走路》;了解走路的基本动作;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走路》;掌握走路的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仪、音乐播放器、课件、小饰物(如帽子、眼镜等)。
教学流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唱一首热身歌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
热身歌曲:《小星星》(播放音乐)教师可以用手指轻轻地比画出音符的形状,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节奏一起摇摆,示范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Step 2:歌曲欣赏(5分钟)播放歌曲《走路》,让学生用心聆听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并询问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
Step 3:学唱歌曲《走路》(20分钟)1. 教师先用手拍出歌曲的节奏,让学生跟着拍打。
然后教师唱一小段歌词,学生跟唱。
2. 教师分小组,让学生跟着课件中的歌词和动作一起唱。
每个小组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如领舞、合唱、伴舞等。
3. 教师引导学生分别进行独唱、合唱、合奏等练习,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
4.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整首歌曲,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Step 4:表演展示(15分钟)1. 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排练,每个小组准备一段自由发挥的走路动作。
2. 每个小组轮流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观看并给予欢迎和鼓励。
3. 教师准备一些小饰物,让每个小组抽取一个小道具用于表演,增加趣味性。
Step 5:总结(5分钟)通过讨论和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学生对走路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并进行评价。
Step 6:作业布置(2分钟)要求学生回家练习整理动作和唱歌,准备下节课的表演。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学生能够正确学唱歌曲《走路》,了解走路的基本动作,并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音乐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表演,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了课堂活动,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小班上学期音乐游戏教案《走路》PPT课件游戏目标:1、用形象的动作表现各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2、在理解歌曲的内容上进行创编游戏准备:多种小动物头饰游戏过程:舞蹈:走路个别幼儿:1-6小节:小兔跳2慢4快。
7-12小节:小鸭子摇摆走路2慢4快。
13-18小节:小乌龟走路2慢4快。
19-26小节:小猫走路2慢4快。
集体表演:完整反复一次。
代理记账https:///穷养儿,富养女真正内涵是:穷养儿子,重在培养他坚强的意志、品格和责任感;富养女儿,则要塑造其良好的气质,开阔视野,增加阅历和见识。
那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说到底怎么培养?再来个车模型制作吧(高大上的啊)吃饭的时候,妈妈先到饭桌前就先吃,如果孩子总是不来,那就让他尝到没有菜吃的后果;刷牙的时候谁先到洗手间就先刷牙以下游戏是针对这个年龄宝宝的心理特点设计的,可以增强宝宝的触觉、视觉和辨别能力。
14老的观念是,孩子白胖才最好。
老人也总希望我们的孩子吃得很抱,习惯不停地喂,及至追着喂。
一、二年级是孩子学习方式的转变期这一时期孩子性别意识的发展可能会影响终身的性别意识状况。
比如,从小就异性亲子一起沐浴,让孩子从小就可以观察异性身体结构的不同,知道男女性别的外在差异。
在孩子的眼里,父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父母说什么他们会信什么,在这个阶段,对世界一无所知的孩子,他们对父母所给予的信息是反映式的,父母的生活态度和言行举止,父母的心理和人格,就是孩子向这个社会学习的最好教材,就是孩子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一面镜子。
建议:温室里的花朵承受不了狂风暴雨的侵袭。
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里怕疼的爱子观,会促使男孩意志不坚强,稍遇不顺心或挫折就走极端。
挫折会激发男孩勇敢无畏的精神,积极面对遇到的困难。
作为父母,就必须让儿子遭遇挫折,鼓励其克服并战胜它。
4饭桌上,一位年轻的妈妈帮一岁多的孩子盛好饭菜,小心翼翼的端到孩子面前,孩子好奇的不得了,忍不住伸手去抓,妈妈轻轻打了孩子的小手一下,迅速在碗里挖了一勺饭送到孩子嘴边,孩子看到眼前这个奇怪的东西,又忍不住伸手去抓,妈妈赶紧按住孩子的手,示意孩子把嘴巴张开。
幼儿小班语言课教案《走路》含课件 (2) 幼儿小班语言课教案《走路》含课件 (2)精选2篇(一)教案《走路》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课,使幼儿了解走路的基本动作和规则。
2. 培养幼儿良好的走路习惯和安全意识。
3. 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包含走路动作的图片和走路的规则。
2. 教具:卡片、小球、小鼠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唱歌:《一起走路》(调皮的小白兔,左右脚一格格)2. 游戏:走路游戏,师生一起在教室里走两圈,观察课堂里不同的走路方式。
二、学习走路的基本动作(15分钟)1. 出示走路动作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走路动作。
2. 请幼儿模仿老师做走路动作,并配合手指指向图片中的走路动作。
3. 教师示范不同走路动作,如快走、慢走、大步走、小步走等,让幼儿模仿。
4. 利用卡片,设计走路游戏,让幼儿按照卡片上的走路动作进行模仿。
三、学习走路的规则(10分钟)1. 出示走路的规则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规则内容。
2. 请幼儿说说自己知道的走路规则。
3. 引导幼儿讨论走路的好处和不好的地方,加深他们对走路规则的认识和理解。
四、走路游戏(15分钟)1. 在课堂地板上摆放一些小球,让幼儿边走路边用脚踢小球。
2. 利用小鼠标等教具进行走路竞赛,让幼儿按照规定的路线和动作走到终点。
五、总结(5分钟)1. 复习走路的基本动作和规则。
2. 强调走路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走路习惯和安全意识。
六、作业布置家长带幼儿在小区或周围环境中观察走路规则和好的走路习惯,并拍照记录。
下节课分享。
课件内容:1. 走路动作图片2. 走路规则图片幼儿小班语言课教案《走路》含课件 (2)精选2篇(二)教案课程名称:幼儿小班语言课课题:《走路》教学目标:1. 学习和掌握与走路相关的词汇;2. 培养幼儿走路的能力和习惯;3.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听、说、读、写走路相关的词汇;2. 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走路的能力;教学准备:1. 教具:课件、磁性白板、小纸人等;2. 素材:与走路相关的词汇图片。
早托班音乐《走路》走路一、活动目标:1.在模仿小动物不同形态走路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节奏的变化,熟悉歌曲。
2.培养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喜欢模仿各种动物的走路。
活动难点:分辨节奏的变化。
二、活动准备:1.音乐《走路》。
2.PPT三、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师:小朋友们我们首先跟后面的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吧!2.师:今天除了老师带你们一起玩游戏之外,老师还请了四位小动物朋友来跟大家一起玩游戏哦。
不过它们要用一个特别的方法来和我们见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小动物来了1.小兔来了(1)师:第一个要和我们见面的小动物它有着长长的耳朵,红眼睛,爱吃萝卜和青菜,请你猜猜它是谁?你从哪里猜出是小兔子来了?(出示图片)小兔子是怎么走路的?谁来模仿一下?(2)师:小兔子走起路来一跳一跳的,速度可快啦。
所以我们学小兔走路的时候可以速度快一点,边跳要边竖起长长的耳朵哟。
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跳。
(边说边示范)2.小鸭子来了(播放“小鸭”)(1)师:小兔子还带来了它的好朋友,听,谁来了?(2)提问:你知道是什么小动物吗?小鸭子是怎么走路的呢?谁想来试一试?教师:小鸭子走路比小兔子慢一些,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
小鸭走路摇啊摇啊摇。
(边说边示范)3.小乌龟来了师:第三位小客人着急了,说要赶紧过来,可是这只小动物是爬着来的,而且很慢很慢。
它会是谁呢?(幼儿猜测)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刚刚你们说了小乌龟是很慢很慢慢吞吞的走路,那你们试试看能不能很慢很慢的走路?(幼儿边做动作,老师边念歌词)小乌龟走路慢吞吞。
4.小猫咪来了(1)师:我们的第四位小客人也来啦,我们来听听看是谁?(播放猫叫的声音)(2)师:你们又猜对啦!小猫咪是轻轻的叫,那它走路的时候也是静悄悄的,你们能学给我看看吗?(幼儿边做动作,老师边念歌词)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三)欣赏小动物的歌《走路》1.师幼一起欣赏歌曲《走路》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小动物的走路方式,小动物觉得你们走的真棒,所以它们为小朋友带来一首有趣的歌曲,名字就叫做《走路》,让我们一起完整地听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