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速度加速度定义与图像知识点
- 格式:pdf
- 大小:347.26 KB
- 文档页数:5
高一物理加速度的知识点一、什么是加速度在物理学中,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改变的量。
根据定义,加速度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a = (v - u) / t其中,a表示加速度,v表示物体最终的速度,u表示物体初始的速度,t表示时间。
二、加速度的单位和计算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2)。
在计算加速度时,我们需要确定物体的起始速度、终止速度和所花费的时间。
将这些数据代入上述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加速度的值。
例如,一个汽车从静止状态加速到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所花费的时间为10秒。
我们可以用公式计算加速度:a = (60 km/h - 0 km/h) / (10 s) = 16.67 m/s^2三、匀速直线运动和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在物体的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加速度为零。
这意味着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没有加速或减速的过程。
而在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会发生变化,加速度不为零。
这意味着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会加速或减速,速度会呈现出变化的趋势。
四、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受到重力作用下垂直向下运动的过程。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受到的加速度被称为重力加速度,通常记作g。
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加速度的近似数值为9.8 m/s^2。
这意味着,在自由落体过程中,物体的速度每秒钟增加9.8 米。
这个数值在物理学中被广泛应用于计算自由落体运动中的物体速度和位置。
五、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该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达:F = m * a其中,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从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出,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增加时,物体的加速度也会增加。
同样地,当物体的质量增加时,物体的加速度会减小。
六、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的量,它描述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情况。
当加速度为正值时,表示物体在加速;当加速度为负值时,表示物体在减速。
高一物理必修一加速度知识点梳理高一物理必修一:加速度知识点梳理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和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
在高一物理必修一中,加速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针对高一物理必修一中的加速度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
一、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加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量。
常用符号为a,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加速度(a)等于速度变化量(Δv)除以时间变化量(Δt),即a=Δv/Δt。
二、匀加速直线运动1.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本特征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均匀变化。
加速度保持不变,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成正比。
物体在此运动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包括加速度、初速度、末速度和位移。
2. 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为:加速度(a)等于末速度(v)减去初速度(u)再除以时间(t),即a=(v-u)/t。
3.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为:位移(s)等于初速度(u)乘以时间(t)加上加速度(a)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即s=ut+1/2at²。
4. 加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加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为:位移(s)等于初速度(u)乘以时间(t)加上加速度(a)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即s=ut+1/2at²。
三、图像法1. 速度-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可以直观地表示物体的运动情况。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直线。
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直线下的面积表示位移。
2. 位移-时间图像位移-时间图像也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位移-时间图像是一个抛物线。
四、自由落体运动1.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垂直下落运动。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约为9.8m/s²,向下为正方向。
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自由落体运动满足以下规律:- 所有物体在同一时间内同时落地;-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恒定,为9.8m/s²;- 物体下落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物理高一必修一加速度知识点归纳在高一物理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加速度的概念和相关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度量,它描述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快慢。
本文将对高一物理必修一中与加速度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加速度的定义与计算公式加速度定义为速度变化量与时间变化量的比值,可用以下公式表示:加速度(a) = (末速度(v) - 初速度(u)) / 时间变化量(t)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1. 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的运动。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恒定,可用以下公式求解:末速度(v) = 初速度(u) + 加速度(a) ×时间(t)位移(s) = (初速度(u) + 末速度(v)) ×时间(t) / 2三、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仅受重力作用,忽略其他因素。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一个常数,取决于地球的重力加速度(g)。
在地球上,重力加速度约为9.8 m/s²。
四、重力与斜抛运动的加速度在地面上的抛体运动中,考虑了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情况。
当物体斜抛时,其运动轨迹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个独立运动。
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重力作用,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而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力较小,加速度可以忽略。
五、平抛运动的加速度平抛运动是指物体在投射角度相同的情况下,初速度大小相等,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分别变化的运动。
在平抛运动中,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和自由落体运动相同。
六、竖直上抛运动的加速度竖直上抛运动是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投掷并受力向上的运动。
在竖直上抛运动中,加速度可以表示为负值。
当物体达到最高点时,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然后开始下降,速度逐渐增大,大小与下落运动的速度相等。
七、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在圆周运动中,物体维持在轨道上需要受到一个向心力的作用。
向心力与物体质量、速度和曲率半径有关,其大小可用以下公式计算:向心力(F) = 质量(m) ×加速度(a) = 质量(m) × (速度(v)² / 曲率半径(r))综上所述,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重要物理量。
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一章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人教新课标版一、学习目标:1.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区别a、△v和△v/△t2.掌握通过公式和v-t图像求加速度的方法二、重点、难点:重点:a、△v和△v/△t的异同,加速度的异同难点:通过v-t图像求加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三、考点分析:加速度是动力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其在高考中无处不在,常在运动,力和电场问题中出现。
对其准确地理解和应用非常重要。
内容和要求考点细目出题方式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区别a,△v 和△v/△t 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反映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选择题△v:速度变化量——变化多少△v/△t:速度变化率——变化快慢掌握通过公式和v -t图像求加速度的方法加速度的定义选择题,计算题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加速度是图线的斜率。
图线越陡,加速度越大;图线为水平线,加速度为0。
汽车的加速性能是反映汽车质量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汽车的制动距离也是反映汽车性能的一项指标;研究速度变化的快慢是有意义的;需要引入一个物理量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v=x/t速度的改变表示速度的变化Δv=v2-v1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a=△v/△t定义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公式a=△v/△t单位m/s2矢量性方向与△v方向一样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加速度恒定速度图像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由倾斜直线的斜率可求加速度1.速度、速度变化量与加速度有何区别?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加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的比值〔速度的变化率〕速度变化量—是用来表示物体速度变化了多少的物理量,它等于末速度与初速度的差加速度的大小只反映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不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加速度大说明物体速度变化得快,并不意味着物体运动得快;加速度小说明物体速度变化得慢,并不意味着物体运动得慢;加速度为零,说明物体速度无变化,但并不意味着物体的速度为零,如物体可能以很大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但加速度却为零。
七、加速度 (a ,小名速度变化率、速度变化快慢,是矢量)1.速度变化量(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改变的物理量,是过程量.(2)定义式:Δv=v 末-v 初.(3)决定因素:Δv 由v 末与v 初进行矢量运算得到,由Δv=aΔt 知Δv 由a 与Δt 决定.(4)方向:由a 的方向决定.2.加速度(加速度的正负与正方向的设立有关,一般设初速度方向为正)(1)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之比。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2)定义式:a =Δv Δt =t △v -v 初末(比值定义式)(3)式中各量无决定性关系,a 只与△v 与△t 的比值有关。
(4)方向:加速度是矢量与Δv 的方向一致。
(5)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是m/s 2或m·s -2。
(6)生活中的加速度表示机动性,在动物身上加速度表示灵敏性。
3、加速运动与减速运动(1)加速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2)减速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a 减小,v 减小得越来越慢4.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的关系1.速度是运动状态量,对应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和方向.2.速度变化量Δv=v 末-v 初是运动过程量,对应于某一段时间(或发生某一段位移),若取v 初为正,则Δv>0表示速度增加,Δv<0表示速度减小,Δv=0表示速度不变.3.加速度a =Δv Δt也称为“速度变化率”,表示在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练习1、一汽车沿平直公路向东运动,v 初 = + 6m/s, v 末 = + 16m/s ,用时2s 求:(1)2s 内汽车的变化量的大小及方向?(2)汽车在这2s 内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练习2、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初速度的大小为2m/s ,末速度的大小为4m/s ,则( )A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可能是6m /sB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可能是4m /sC .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D .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练习3、在台球比赛中,某球以3m/s 的速度垂直撞击边框后,以2m/s 的速度反向弹回,球与边框的接触时间为△t 为0.05s ,求撞击过程中的加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1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要点导学]1.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反映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加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即a =Δv/Δt=(v2-v1)/Δt。
加速度是矢量。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并不一定一样。
2.加速度与速度是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
所以,两者之间并不存在“速度大加速度也大、速度为0时加速度也为0〞等关系,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也没有必然一样的关系,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样;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3.还有一个量也要注意与速度和加速度加以区分,那就是“速度变化量〞Δv,Δv = v2 — v1。
Δv越大,加速度并不一定越大,还要看所用的时间的多少。
4.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加速度是图线的斜率。
速度图线越陡,加速度越大;速度图线为水平线,加速度为0。
[范例精析]例1试举出如下实例:〔1〕速度很大而加速度较小,甚至为0;〔2〕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3〕加速度为0而速度不为0;〔4〕速度为0而加速度不为0。
〔5〕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1〕高速飞行的飞机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不一定也很大,甚至可能为0〔当飞机高速匀速飞行时〕;〔2〕子弹在枪膛里刚被激发时,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3〕一切匀速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0而速度不为0;〔4〕刚启动时刻的汽车、火车,速度为0而加速度不为0,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在最高点时速度为0而加速度不为0。
〔5〕汽车刹车后停止运动前作减速运动过程中,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拓展:由例1可知,速度和加速度是完全不同的物理量。
大小不成比例,方向不一定一样。
例2.篮球以6m/s的速度竖直向下碰地面,然后以4m/s速度竖直向上反弹,碰地的时间为0.2秒。
〔1〕求篮球在这0.2秒内的速度变化Δv。
〔2〕有的同学这样计算球的加速度:a =(v2-v1)/ t=〔4-6〕/0.2m/s2=-10m/s2。
高一物理必修第一课知识点高一物理必修第一课主要介绍了一维运动和二维运动的知识点。
本文将详细讲解这些知识点,包括一维运动的基本概念、一维运动的描述和图像表示、一维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等内容,以及二维运动的向量运算、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等内容。
一、一维运动1. 一维运动的基本概念一维运动是指物体在一条直线上的运动,它的运动方向只有一个。
一维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 位移:物体从起点到终点的位置变化,用Δx表示。
-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率,用v表示。
- 加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用a表示。
加速度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值,分别表示加速运动、减速运动和匀速运动。
2. 一维运动的描述和图像表示一维运动的描述可以使用位置-时间图像(即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来表示。
- 位置-时间图像: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置。
物体运动的轨迹可以用一条曲线来表示,曲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
- 速度-时间图像: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
物体的速度变化可以用一条曲线来表示,曲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3. 一维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一维运动中的速度和加速度可以通过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来计算。
- 速度的计算:平均速度可以用位移除以时间来计算,即v=Δx/Δt。
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以通过求导数来计算。
- 加速度的计算:平均加速度可以用速度除以时间来计算,即a=Δv/Δt。
瞬时加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加速度,可以通过求导数来计算。
二、二维运动1. 向量运算二维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和速度可以由向量来表示。
向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 向量的表示: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向量,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箭头表示向量的方向。
- 向量的相加:向量相加时,将两个向量的起点连接起来,再将它们的终点连接起来,连接起点和终点得到的向量就是两个向量的和向量。
- 向量的分解:将一个向量分解为两个垂直方向的分量,可以利用三角函数来计算。
高一物理第一册第二章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知识点高一物理第一册第二章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知识点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v/t,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以下是第二章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知识点,请大家参考。
知识点概述加速度是用来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科学概念。
它不是速度也不是变化的速度。
加速度a=v/t =( vt - v0) / t 单位: m/s^2 读作米每二次方秒加速度是矢量根据公式中v= vt - v0 ,vt ,v0 是矢量,那么v也是矢量。
t是标量,所以加速度的方向应该与公式中的速度变化即v方向一致。
研究a的方向实际上也就是研究v的方向。
加速度是用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a=v/t =( vt - v0) / t 速度是用来描述位移变化的快慢v=s/t速度变化量是初末速度的矢量差常见考点考法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
总结: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加速度很小,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为零.二加速度和速度以及速度的变化量之间的区别加速度和速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是描述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为零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为零;速度变化大的物体加速度也不一定大;但速度变化快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三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速度是位置对时间的变化率,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因此,也可以说加速度是位置对时间的变化率的变化率. 第二章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查字典物理网希望对大家新学期学习有帮助。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一、质点、参考系
1.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1)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2)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
(3)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2.质点
(1)定义: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叫质点.
(2)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这种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质量)的处理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4)一个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的能被看作质点,有的却不能被看成质点.
二、时间与时刻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
2.时间:是两个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长度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
三、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矢量.像位移、力、速度都是矢量.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叫做标量,像温度、质量、压强、电流都是标量
注意:矢量和标量的本质区分不是看它们是否有方向,而是在于它们所遵循的运算法则不同,矢量遵循矢量运算法则(矢量运算是一种几何算法),标量遵循代数运算法则.
四、路程和位移
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3.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位移x
路程s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决定因素由始、末位置决定
由实际的运动路径决定
大小关系
x ≤s
(1)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
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2)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五、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定义式:t
s ∆∆=一
v =s/t 平均速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注意说明:平均速度计算一般要用定义式,不能乱套其它公式2.瞬时速度:
①定义: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此时刻(或此位置)的瞬时速度.
②意义: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某一位置)时运动的快慢,它能精确地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平均
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
③方向: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方向,轨迹是曲线,则为该点的切线方向.3.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
(1)平均速率:表示运动快慢,是标量,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2)瞬时速率:运动物体某时刻(或经过某位置)的速度大小,叫做此时刻(或此位置)的瞬时速率.
(3)特别注意:瞬时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但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六、加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包括大小和方向的变化)
2.大小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a=
t
v v t v t 0
-=∆∆(即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亦即速度的变化率)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单位:
2//s m s
s
m =读作:米每二次方秒4.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即与△v 的方向相同)在直线运动中,加速度可以用一个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绝对值表示其大小,正负号表示其方向,加速度为正表示其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加速度为负表示其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5.如何判断加速还是减速:
(1)若加速度与初速度同方向,则物体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与初速度反方向,则物体做减速运动.
(2)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加速度很小,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
(3)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加速度很小,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加速度是“变化率”——表示变化的快慢,不表示变化的大小.
(4)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作加速运动,速度增大;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得越来越快;若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仍然增大).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作减速运动,速度减小;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若加速度减小,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仍然减小)
(1)a 和v 同向
(加速直线运动)
不变,v 随时间均匀增大
增大,v 增大得越来越快
减小,v 增大得越来越慢
(2)a 和v 反向
(减速直线运动)
不变,v 随时间均匀减小
增大,v 减小得越来越快
减小,v 减小得越来越慢6.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
速度
速度变化量加速度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描述物体速度的变化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定义式v =
Δx Δt
Δv =v -v 0
a =
Δv Δt =v -v 0
Δt
方向
与位移Δx 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由v -v 0或a 的方向
决定
与Δv 的方向一致,由F 的方向决定,而与v 0、v 方向无关
s-t图与v-t图
一、直线运动的s-t图象
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
3.两种特殊的x-t图象
(1)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2)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4.s-t图像举例:
s-t
图象
①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
v).
②物体静止.
③物体静止.
④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初位移为s0.
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相遇时的位移.
⑥0~t1时间内物体位移为s1.
5.常见场景
二、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
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匀速直线运动减速运动
静止状态加速运动
3.两种特殊的v -t 图象
(1)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4.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1)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2)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
5.v-t
图像举例:
v-t 图象
①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
a
).②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③物体静止.
④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 0.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度.
⑥t 1时刻物体速度为v 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质点在0~t 1时间内的位移).
6.常见场景
三、s-t 图象与v-t 图象的比较
x -t 图象
v -t 图象
轴横轴为时间t ,纵轴为位移x 横轴为时间t ,纵轴为速度v 线倾斜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表示加速度
面积无实际意义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纵截距表示初位置表示初速度交点
交点表示相遇
交点表示速度相等
匀速运动匀加速运动
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
加速度不断增加的加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