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基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654.00 KB
- 文档页数:19
信号与系统知识点总结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研究的是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和系统的分析、设计与控制等内容。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学习与工程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信号与系统知识点的总结。
1.信号的分类信号是信息的载体,它可以是连续的或离散的,可以是周期的或非周期的,可以是冲激的或非冲激的。
根据信号的不同属性,可以将其分为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冲激信号和非冲激信号等。
2.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连续信号是定义在连续时间域上的信号,用函数表示;离散信号是定义在离散时间域上的信号,用数列表示。
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可以通过采样和重构的方法相互转换。
3.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周期信号是在一定时间内重复出现的信号,其周期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非周期信号是不具有周期性的信号,其能量或功率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
4.冲激信号与非冲激信号冲激信号是单位面积上的单位冲量信号,可以看作是宽度趋近于零、幅度趋近于无穷大的矩形信号;非冲激信号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非零函数。
5.信号的基本操作信号的基本操作包括平移、反褶、放大、缩小等。
平移操作是将信号在时间轴上平移,反褶操作是将信号在时间轴上反转,放大操作是增大信号的幅度,缩小操作是减小信号的幅度。
6.系统的分类系统是对信号进行操作或变换的装置或过程,可以分为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时不变系统和时变系统等。
线性系统具有叠加性和比例性质,时不变系统的输出与输入的延迟无关。
7.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线性时不变系统具有线性叠加性、时域平移不变性、时域卷积性质和频域相应性质。
线性时不变系统可以通过其单位冲激响应来描述,单位冲激响应与系统的输入信号进行卷积运算可以得到系统的输出信号。
8.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对于有界输入信号,系统的输出是否有界。
稳定系统的输出信号不会无限增长,而不稳定系统的输出信号可能会无限增长。
信号与系统知识点整理信号与系统是电子、通信、自动化等领域中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研究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和分析等内容。
下面是信号与系统的知识点整理。
1.信号的分类:-连续信号: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连续的信号,如声音、电压波形等。
-离散信号:在时间上是离散的信号,如数字音频、数字图像等。
-周期信号:在一定时间周期内重复出现的信号,如正弦信号、方波等。
-非周期信号:在一定时间段内不重复出现的信号,如脉冲信号、矩形波等。
2.基本信号:-阶跃信号:在其中一时刻突然跃变的信号。
-冲击信号:在其中一时刻瞬间出现并消失的信号。
-正弦信号:以正弦函数表示的周期信号。
-方波信号:由高电平和低电平构成的周期信号。
3.系统的分类:-时不变系统:输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系统。
-线性系统:满足叠加性质的系统。
-因果系统:输出仅依赖于当前和过去的输入的系统。
-稳定系统:有界的输入产生有界的输出的系统。
4.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线性性质:满足叠加性质。
-时不变性:系统的输出只取决于输入信号的当前和过去的值。
-冲激响应:线性时不变系统对单位冲激信号的响应。
5.离散时间系统的表示:-差分方程:用差分方程表示离散时间系统。
-传输函数:用传输函数表示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6.离散时间信号的分析:-Z变换:将离散时间信号从时域变换到Z域的方法。
-序列的频率表示:幅度谱、相位谱和角频率。
7.连续时间系统的表示:-微分方程:用微分方程表示连续时间系统。
-传递函数:用传递函数表示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8.连续时间信号的分析:-傅里叶级数:将连续时间周期信号分解成一系列正弦和余弦函数的和。
-傅里叶变换:将连续时间非周期信号从时域变换到频域。
9.信号处理的应用:-通信系统:对信号进行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处理。
-图像处理:对图像进行滤波、增强、压缩等处理。
-音频处理:对音频信号进行降噪、消除回声、变声等处理。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对生理信号如心电图、脑电图等进行分析和识别。
信号通信基础知识试题### 信号通信基础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信号的三要素包括()。
A. 频率、振幅、相位B. 频率、时间、相位C. 频率、振幅、时间D. 振幅、时间、相位2. 以下哪个不是模拟信号的特点?()A. 连续性B. 可重复性C. 可存储性D. 可再生性3.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根本区别在于()。
A. 频率不同B. 振幅不同C. 信号是否离散D. 信号是否连续4. 信号调制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信号的传输距离B. 增强信号的抗干扰能力C. 改变信号的频率,以适应不同的传输媒介D. 所有上述选项5. 在通信中,信噪比(SNR)用来衡量()。
A. 信号的强度B. 信号的清晰度C. 信号与噪声的相对强度D. 信号的稳定性####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信号的分类及其特点。
2. 解释什么是信号的调制和解调,并举例说明。
3. 描述信道的概念及其在通信中的作用。
####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有一个信号源,其频率为1000 Hz,振幅为5 V。
如果该信号通过一个增益为2的放大器,求放大后的信号频率和振幅。
2. 给定一个信号的信噪比为20 dB,求其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
#### 四、论述题(20分)论述数字通信相对于模拟通信的优势及其在现代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A2. C3. C4. D5. C#### 二、简答题1. 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可以是时间的函数,如声音波形。
数字信号则是离散的,通常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易于存储和处理。
2. 调制是将信息信号的某些特性(如频率、振幅、相位)改变以适应传输媒介的过程。
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目的是从调制信号中恢复出原始信息。
例如,无线电广播中,音频信号通过调制器调制到高频载波上,通过天线发射出去,接收端通过解调器还原出音频信号。
通信工程信号处理基础知识信号处理是通信工程领域的重要基础知识,它涉及到了信号的获取、传输、处理以及分析等方面。
在通信系统中,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对于保证通信质量、提高通信速率以及实现多媒体通信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通信工程中信号处理的基础知识,包括信号的分类、信号的时域与频域表示、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和应用等。
一、信号的分类在通信工程中,信号可以根据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
常见的信号分类包括以下几种:1. 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连续信号是指在时间和幅度上连续变化的信号,例如模拟电信号;离散信号是指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离散的信号,例如数字信号。
2. 实信号与复信号:实信号是指信号的幅度只取实数值的信号,例如音频信号;复信号是指信号的幅度可以取复数值的信号,例如射频信号。
3. 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周期信号是指信号在时间上具有周期性的信号,例如正弦信号;非周期信号是指信号在时间上没有周期性的信号,例如脉冲信号。
二、信号的时域与频域表示信号可以通过时域和频域两种方式进行表示和分析。
1. 时域表示:时域表示是指将信号在时间轴上进行展示,可以直观地观察信号的变化过程和特征。
时域表示常用的方法包括波形图、幅度谱图等。
2. 频域表示:频域表示是指将信号在频率轴上进行展示,可以分析信号的频率分布和频率特性。
频域表示常用的方法包括傅里叶变换、功率谱密度图等。
三、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信号处理中常用的基本方法包括滤波、调制与解调、编码与解码等。
1. 滤波:滤波是对信号进行频率选择性处理的方法,通过增强或削弱信号的某些频率成分来实现对信号的处理。
常用的滤波方法包括低通滤波、高通滤波、带通滤波等。
2.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待传输的信号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某些特性进行转换的过程,解调是将调制后的信号恢复为原始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解调方法有振幅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3. 编码与解码:编码是将原始信号转换为一定规则的码流,解码是将码流解析还原为原始信号的过程。
信号与系统基本知识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涉及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和分析等方面。
通过学习信号与系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各种实际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方法和工具。
我们来了解一下信号的概念。
信号可以理解为一种随时间或空间变化的物理量,它可以是连续的或离散的。
在通信系统中,常见的信号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可以用连续函数表示;数字信号是离散的信号,它是由连续信号经过采样和量化得到的。
信号的产生可以是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也可以是人工产生的。
自然界中的信号有声音、光线、温度等,而人工产生的信号有电压、电流、数字编码等。
在工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满足特定的需求。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对信号进行处理的装置或方法。
它可以是物理系统,如滤波器、放大器等;也可以是数学模型,如差分方程、传输函数等。
系统可以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调制等操作,改变信号的特性。
在信号与系统中,我们主要研究信号在系统中的传输和变换规律。
对于连续信号,我们使用微分方程或微分方程组来描述系统的行为;对于离散信号,我们使用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组来描述。
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系统的频率响应、幅频特性等信息,从而了解系统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处理能力。
在信号与系统中,还有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工具,如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离散傅里叶变换等。
这些工具可以将信号从一个域(如时域、频域)转换到另一个域,从而方便我们对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
傅里叶变换是一种将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的方法,它可以将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正弦和余弦函数。
通过傅里叶变换,我们可以得到信号的频谱信息,从而了解信号中不同频率成分的贡献。
拉普拉斯变换是一种将信号从时域转换到复频域的方法,它可以将微分方程转换为代数方程。
通过拉普拉斯变换,我们可以方便地分析系统的稳定性、零极点分布等特性。
离散傅里叶变换是一种将离散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的方法,它可以将离散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正弦和余弦函数。
信号基础知识(摘录)信号部分一. 信号信号:是传递信息的符号。
铁路信号设备是一个总名称,概而言之为信号、联锁、闭塞铁路信号:是向有关行车和调车作业人员发出的指示和命令;联锁设备:用于保证站内行车和调车工作的安全和提高车站的通过能力;闭塞设备:用于保证列车区间内运行的安全和提高区间的通过能力。
(一)铁路信号的分类铁路信号按感官的感受方式可分为视觉信号和听觉信号两大类。
视觉信号:是以颜色、形状、位置、灯光和状态等表达的信号。
如用信号机、信号旗、信号灯、信号牌、信号表示器、信号标志及火炬等显示的信号都是视觉信号。
听觉信号:是以不同器具发出音响的强度、频率、和音响的长短时间等表达的信号。
如用号角、口笛、响墩发出的音响以及机车、轨道车鸣笛等发出的信号,都是听觉信号。
铁路信号又按信号机具是否可以移动分为固定信号、移动信号和手信号。
固定信号是铁路信号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铁路上,依据运营要求,采用下列基本的信号。
1. 要求停车的信号;(一般叫做禁止信号或简称停车信号)。
2. 要求注意或减速运行的信号;(一般叫做运行信号)。
3. 准许按规定速度运行的信号。
(一般叫做运行信号)。
视觉信号的基本颜色及其基本意义是:1. 红色-----停车;2. 黄色-----注意或减低速度;3. 绿色-----按规定速度运行。
4. 月白色-----表示准许调车信号或引导信号。
5. 兰色--------表示禁止调车信号或容许信号。
固定的视觉信号可按下列主要基本性质分类:1. 按信号构造分为:色灯信号机、臂板信号机、机车自动信号和信号表示器。
2. 按信号的使用时间分为:(1)昼间信号;(2)夜间信号;(3)昼夜通用信号。
昼间信号以臂板信号机臂板的不同颜色、形状、尺寸及位置等显示;夜间信号以臂板信号机上的灯光和数目等显示;昼夜通用信号则以色灯信号机、机车自动信号显示器的灯光颜色、数目等显示。
3. 按发送信号的方法分为:(1)位置信号;例如臂板信号机。
信号专业基础知识(施工)中铁电气化局西安通信信号工程处工程管理科2008.5目录一、信号基础常识及意义1、信号1)铁路信号2)铁路信号分类2、铁路信号设备3、技术及设备(1)、区间信号(2)、车站信号(3)、行车指挥自动化(4)、列车运行自动化(5)、驼峰调车控制(6)、铁路道口防护(7)、防护报警(8)、可靠性和故障-安全原则4、联锁5、闭塞(1)、区间和分界点(2)、闭塞(3)、区间分类6、信号专业施工常识(1)、信号施工任务(2)、工具及仪表二、电缆及电缆线路三、信号机四、轨道电路五、道岔六、联锁七、车站联锁八、区间1)闭塞2)传统的自动闭塞3)装备列车运行控制自动的自动闭塞九、其它1、箱盒及基础2、设备及器件3、安装及配线4、导通(模拟试验)及实验5、开通及竣工6、简单的电工知识一、信号的常识及意义1、信号1)铁路信号用特定的物体(包括灯)的颜色、形状、位置,或用仪表和音响设备等向铁路行车人员传达有关机车及车辆运行条件、行车设备状态以及行车的指示和命令等信息。
目前,人们对铁路信号有不同的理解。
有人把铁路信号广义理解为:保证铁路行车安全的技术和设备;有人狭义理解为:用于向行车人员指示行车条件的符号;有人则认为:铁路信号是铁路上信号显示、联锁、闭塞设备的总称。
铁路信号主要功能是保证铁路行车安全。
随着铁路信号技术的发展和铁路信号的广泛应用,铁路信号也成为提高铁路区间和车站的通过能力、增加铁路运输经济效益、改善铁路员工劳动条件的一种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和技术。
所有行车人员都应该遵守。
铁路信号从广义上讲,包括听觉信号和视觉信号两大类。
用音响表达的信号为听觉信号,如号角、口笛,机车鸣响、响墩等;用颜色、形状、位置、显示数目及灯光状况表达的信号为视觉信号,如信号旗、信号灯、信号牌、信号机、火炬等。
2)铁路信号分类①按人的感觉可分为视觉信号和听觉信号。
视觉信号是以物体(包括灯)的形状、颜色、位置、数目等显示信号;听觉信号是利用号角、笛、响墩等发出的音响表示信号。
铁道信号专业基础知识
铁道信号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信号机:信号机是铁路信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指示列车的运行状态和方向。
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分为进站信号机、出站信号机、通过信号机等类型。
每种类型的信号机都有不同的显示方式,用于指示不同的指令。
2. 道岔控制:道岔是铁路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改变列车的行驶方向。
道岔的控制方式有手动和自动两种。
在手动控制方式下,需要人工操作道岔;在自动控制方式下,通过信号系统的指令,自动控制道岔的位置。
3. 联锁系统:联锁系统是铁路信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
联锁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列车的位置和速度,根据列车的运行计划,自动调整列车的进路和道岔位置,确保列车安全通过。
4. 闭塞系统:闭塞系统是铁路信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
闭塞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列车的运行状态和位置,根据列车的运行计划,自动控制列车的通过和停车。
5. 列车调度:列车调度是铁路信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协调列车的运行计划和实际运行情况。
列车调度员需要了解列车的运行计划和实际运行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列车的运行计划,确保列车安全、准时地到达目的地。
以上是铁道信号专业基础知识的一些主要内容,这些知识是理解和掌握铁路信号系统的基础。
信号与系统基本概念和特性信号与系统是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等领域中的基础学科,它研究了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以及系统对信号的响应和影响。
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相关领域的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号的定义与分类信号是指表征某一物理量、信息或者行为的变化规律或变化情况的一种形式。
信号可以分为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两种类型。
1. 连续信号连续信号是指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连续变化的信号。
例如,声音、光线等都可以用连续信号来描述。
连续信号可以用数学函数来表示,常见的形式有正弦信号、方波信号等。
2. 离散信号离散信号是指在时间上是间断的、在幅度上是离散的信号。
例如,数字音频、数字图像等都可以用离散信号来表示。
离散信号可以用序列或者矩阵来表示,常见的形式有数字化的声音、图像等。
二、信号的特性与描述方法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信号,我们需要对信号的特性进行描述。
信号的特性主要包括信号的幅度、频率、相位等。
1. 幅度幅度是信号在某一时刻的大小或者能量的大小。
通常用振幅、电压、功率等来描述信号的幅度特性。
在连续信号中,振幅可以是任意实数值;在离散信号中,振幅通常是离散值。
2. 频率频率是指信号中重复变化的次数。
对于连续信号,频率可以是任意实数值;对于离散信号,频率通常是离散值。
在信号处理中,我们经常用频谱分析来研究信号的频率特性。
3. 相位相位是指信号相对于某个基准点的相对位置,也可以理解为信号的起始点。
相位可以是任意实数值或者离散值。
三、系统的定义与分类系统是指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产生输出信号的过程。
系统可以分为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时不变系统和时变系统等不同类型。
1. 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线性系统是指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即输入信号与系统的响应满足线性叠加关系;非线性系统则不满足这一条件。
线性系统的特点是具有可加性、比例性和移位不变性。
2. 时不变系统与时变系统时不变系统是指对输入信号的处理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系统,即系统的性质不随时间而改变;时变系统则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信号重要基础知识点信号是一种用于传递信息或者在系统中进行通信的方法。
在现代科技和通信领域中,信号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点。
下面将介绍几个与信号相关的重要基础知识点。
1. 信号的定义和分类:信号可以被定义为随时间、空间或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某种物理量。
根据其物理参数,信号可以被分类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连续时间和连续幅度变化的信号,而数字信号是离散时间和离散幅度变化的信号。
2. 信号的特征和表示:信号可以通过其幅度、频率、相位和时间特性进行描述。
幅度表示信号的振幅或强度,频率表示信号的周期性,相位表示信号相对于某个参考点的偏移,而时间特性表示信号的时域行为。
信号可以用数学方程、图形或者频谱表示进行分析和处理。
3. 傅里叶分析和频谱:傅里叶分析是一种将信号分解成一系列基本频率组成的方法,而频谱则表示信号在频域中不同频率成分的强度或能量分布。
傅里叶变换是用于从时域到频域的转换,而逆傅里叶变换则是将频域信号恢复到时域。
4. 信号传输和衰减: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可能会受到衰减和失真的影响。
衰减是信号幅度随着传输距离增加而减小的过程,而失真则是信号形状或频谱发生变化的过程。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通信系统通常会采用调制、编码和纠错等技术来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5. 抽样和量化:数字信号的表示需要进行抽样和量化。
抽样是将连续时间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时间的数字信号,而量化则是将连续幅度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幅度的数字信号。
合适的抽样率和量化精度对于保证数字信号的准确性和保真度至关重要。
这些是关于信号重要的基础知识点。
了解信号的定义、分类、特征和表示方法,以及信号传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将有助于深入理解信号处理、通信系统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
信号与系统知识点总结在现代科学和工程领域中,信号与系统是重要的基础理论。
它涉及到从电子通信、音频处理到图像识别等许多领域的技术和应用。
本文将对信号与系统的若干关键概念和知识点进行总结与概括。
一、信号的分类和性质信号可以被分为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两类。
连续时间信号是在定义域上连续存在的信号,它可以用连续的函数描述。
离散时间信号是在定义域上只取有限或无限多个离散点的信号,它可以用序列来表示。
信号还可以根据其能量和功率来分类。
能量信号是其能量有限的信号,如脉冲信号;功率信号是其功率有限的信号,如正弦信号。
这个概念对于信号在通信中的传输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线性时不变系统线性时不变系统(简称LTI系统)是信号与系统领域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
它的特点是输出与输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且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LTI系统的性质可以由其冲激响应来描述。
冲激响应是当输入信号为单位冲激函数时,LTI系统的输出。
通过对冲激响应进行线性叠加和时间平移,可以得到系统对任意输入信号的响应。
三、卷积运算卷积运算是在信号与系统中常用的一种数学运算方法。
它可以将两个信号进行融合和混合,得到新的信号。
连续时间信号的卷积可以通过函数乘积和积分运算得到。
离散时间信号的卷积可以通过序列元素的加权和得到。
卷积运算在信号的滤波和频域分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通过卷积可以实现低通滤波和高通滤波,以及信号的快速傅里叶变换。
四、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是将一个信号从时域变换到频域的数学工具。
它可以将信号表示为一系列复数的和,从而揭示信号的频率分量和功率分布。
连续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可以通过积分运算得到,离散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可以通过离散的和运算得到。
傅里叶变换在信号压缩、频谱分析和滤波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例如,通过傅里叶变换可以将音频信号从时域转换为频域,实现音频的压缩和编码。
五、采样定理与信号重构在实际应用中,信号往往是以离散时间形式进行采样和处理的。
目录1相关概念及基础知识 (2)1.1相关概念 (2)1.2基础知识 (6)1.2.1警冲标位置计算 (6)1.2.1.1道岔尖轨至警冲标距离的计算 (6)1.2.1.2道岔相关尺寸表 (6)1.2.1.3警冲标计算举例及举例站场 (8)1.2.2侵限绝缘 (10)1.2.2.1侵限绝缘3.5米标准由来 (10)1.2.2.2双边侵限 (11)1.2.2.3单边侵限 (12)1.2.2.4侵限绝缘的几种情况 (13)1.2.3接近轨延长 (15)1.2.46‰化简坡度的计算 (18)1.2.5道岔位置及长度 (19)摘要:在做数据设计与测试之前很重要的一步工作是对信号平面图和联锁表的审核,只有信号平面图和联锁表是正确的,才能更有效地进行设计、审核、确认等工作,否则输入文件出错,后续工作跟着出错,部分工作走了弯路。
为了指导对信号平面图的审核和对特殊联锁的测试工作,编制此文。
1 相关概念及基础知识1.1相关概念【道岔】:道岔是列车从一股道转向另一股道的转辙设备,它是铁路线路中最关键的特殊设备,也是铁路信号设备的主要控制对象之一。
【联锁】:为了保证安全,在进路、道岔、信号机之间存在着某些互相制约的关系,我们把这种互相制约关系叫做联锁。
【进路】:列车或调车车列在站内运行使所经由的路径称为进路。
【抵触进路】:能由同一组道岔位置进行区分的不能同时建立的进路称为抵触进路。
抵触进路不需要进行联锁处理,联锁表中不体现。
【敌对进路】:不能由道岔位置进行区分,且存在敌对关系的进路称为敌对进路。
【顺向道岔】:列车顺着道岔尖轨运行时,该道岔就叫顺向道岔。
如果道岔处于非进路开通方向时,列车强行驶过,最多造成道岔挤岔,挤断挤切销或造成道岔挤脱,列车不会发生脱线或颠覆事故,故称为顺向道岔。
【对向道岔】:列车迎着道岔尖轨运行时,该道岔就叫对向道岔。
当列车迎着岔尖运行时,如果道岔位置扳错了,则列车就被接向另一条线路上了,如果这条线路已停留有车辆,就会造成列车冲撞。
如果该道岔仍处于转换状态,前后轮对可能走得不是一条路线,不仅会造成道岔挤岔,甚至可能发生列车脱线或颠覆事故,故称为对向道岔。
注:1、道岔本身并无顺向和对向之分,它只是根据列车运行方向而言的。
2、两组道岔岔尖部分对向相邻,这两组道岔的关系也称为对向道岔。
3、两组道岔岔尖部分顺向相邻,这两组道岔的关系也称为顺向道岔。
【背向道岔】:指两组道岔相邻,且岔尾部分相邻,这两组道岔的关系称为背向道岔。
【警冲标】:两条股道汇合在一起,在两汇合股道中心相距4米的地方,设置警冲标。
即设置处设在两分歧线路中心线相距4米的木质或水泥标志杆,即两中心线至警冲标的距离均为2米。
该标志杆一般刷成红白相间的环状条纹,提醒司机、调车员或运转车长停留列车不得越出该标志,该设备属于工务部门设备。
【侵限绝缘】:又称超限绝缘,即侵入限界的绝缘(侵入机车车辆限界的绝缘)。
道岔处的绝缘节,岔尖一端应安装在基本轨接缝处,岔后一端应安装在距警冲标计算位置不少于3.5米,距警冲标实际位置不大于4米的地点。
岔前、岔后绝缘节与警冲标之间的距离若小于3.5米,则该绝缘称为侵限绝缘。
【条件侵限】:道岔在某个位置时才构成侵限的绝缘节称为条件侵限。
【无条件侵限】:道岔定位、反位、四开位置时都构成侵限的绝缘节称为无条件侵限。
【双边侵限】:侵限绝缘节两边的轨道区段对相关进路都构成侵限,称为双边侵限。
【单边侵限】:侵限绝缘节两边的轨道区段只有一个轨道区段对相关进路都构成侵限,另一轨道区段不侵限,称为单边侵限。
【安全线】:通常在车站有工矿企业专用线,岔线与站内正线或到发线接轨时应设置安全线,从而防止专用线或岔线上的机车车辆,因故进入正线或到发线而发生冲突。
另外,在进站信号机外方制动距离内有6‰及以上的连续下坡道时,为使车站能同时从两方向接车或同一方向同时接发列车,在车站接车方向的末端要设置安全线。
安全线一般为平坡或上坡道(坡度很小)。
【避难线】:为了防止在又陡又长的下坡道上列车失去控制,或在陡长的上坡道上因车辆断钩,而溜入占用的区间或站内,在陡长坡道的下方专设一条线路,这条线路称为避难线。
避难线是上坡道,坡度很大,可达到20‰,同时避难线也很长,一般有几百米。
【接车进路信号机】:位于进站信号机与接车股道之间的进路信号机称为接车进路信号机。
接车进路信号机一般要装设引导信号和调车信号。
【发车进路信号机】:位于发车线与出站信号机之间的进路信号机称为发车进路信号机。
发车进路信号机不装设引导信号。
【接发车进路信号机】:对于某车场是发车进路信号机,对于下一车场是接车进路信号机的进路信号机称为接发车进路信号机。
【股道实际长度】:指该股道一端道岔基本轨接缝至另一端道岔基本轨接缝的长度。
【股道有效长】:指在股道全长范围内可以停留机车车辆而又不影响邻线行车的一段长度。
股道有效长应大于或等于规定的列车长度再加上附加距离30米。
股道有出站信号机时,股道有效长是该方向上的信号机至股道另一端警冲标之间的距离;股道没有出站信号机,股道有效长是警冲标之间的距离。
现有车站大部分的股道有效长是1050米、850米,开行重载列车线路的股道有效长更长,如大秦线的股道有效长超过2800米。
【绝对信号】:列车根据停车信号(红灯显示、灭灯以及显示不明)停车后,如不另发出指示(如用手信号和引导信号引导),不允许其越过该信号机,此种信号叫做绝对信号。
几点注意事项:1、非自动闭塞区段的进站或通过信号机的预告信号机不是主体信号,也不是绝对信号,不显示停车信号,其灭灯不起停车信号的作用,因此此类信号机要有辅助标志。
预告信号机是色灯信号机,其前方设有接近预告牌。
预告信号机灭灯时,列车可按正常速度通过(靠机车信号指示)。
绝对信号和容许信号一般都是来谈论主体信号机。
2、遮断信号机及其预告信号机平时不点灯,不点灯不起停车信号作用,因此这些信号机也有辅助标志,机构背板采用方型。
遮断信号机显示红灯是绝对信号,遮断预告信号机显示黄灯,是减速信号,为了提高司机的警惕性,在这两种信号机的机柱上涂有黑白相间的斜线。
3、调车信号机的禁止信号(蓝灯)对于调车是绝对信号,对于列车是容许信号,它对列车不起作用。
因此禁止调车信号与停车信号必须有所区别,前者是蓝灯信号,后者是红灯信号。
4、引导信号允许列车越过该信号机,并以不超过20km/h的速度进站,随时做好准备遇到危险情况立即停车。
从准许越过红灯这一点来说,引导信号相当于容许信号,但该引导信号是代替手信号引导的,所以进站信号机的停车信号是绝对信号,不是容许信号。
【容许信号】:列车停车后,在特定情况下准许其不停车或停车2分钟后以低速继续运行,此种信号叫做容许信号。
容许信号要有下列的辅助信号或标志:装有里程碑或附加的一个蓝色灯光(习惯上称此蓝色信号为容许信号),自动闭塞区间的通过色灯信号机都装有里程碑,表示当该信号机显示停车信号时,列车停车两分钟后准许其以不超过20km/h的速度运行到下一架信号机。
如果再加上一个蓝色灯光(主信号点灯时,它也点灯),说明该信号机是设在启动困难的上坡道上,准许启动困难的货物列车不停车越过显示停车的信号机,并以不超过20km/h的速度运行到下一架信号机。
上述两种情况都要求列车随时做好准备,遇到危险情况立即停车。
1.2基础知识1.2.1 警冲标位置计算1.2.1.1道岔尖轨至警冲标距离的计算1、线路间距5米,连接曲线半径350米,12号单开道岔的岔尖至警冲标的距离为49.500+14.203=63.703米,可用64米进行估算。
2、线路间距5米,连接曲线半径200米,9号单开道岔的岔尖至警冲标的距离为38.000+11.189=49.189米,可用49米进行估算。
3、线路间距5米,连接曲线半径350米,12号复式交分道岔的岔尖至警冲标的距离为49.500+12.739=62.239米,可用62米进行估算。
也可以用岔心(活动心轨)至警冲标48米(12*4=48米)估算。
4、线路间距5米,连接曲线半径200米,9号复式交分道岔的岔尖至警冲标的距离为38.000+9.636=47.636米,可用48米进行估算。
也可以用岔心(活动心轨)至警冲标36米(9*4=36米)估算。
注:警冲标至道岔中心距离还与联接曲线半径、线间距有关,上述计算只是估算,要准确计算需查表2-9。
1.2.1.2道岔相关尺寸表信号平面图的依据是工务的线路图,线路图上只有道岔及岔心坐标,其线路曲线坐标朝向与实际站场相符,信号设计人员需根据信号设计规则确定轨道绝缘、信号机位置。
道岔尺寸有很多,但跟信号设计有关的尺寸有:单开道岔主要尺寸表、复式交分道岔各部主要尺寸表、警冲标至道岔中心距离表。
1.2.1.3警冲标计算举例及举例站场平面图上的道岔坐标是道岔岔尖坐标,该坐标减去或加上岔尖至警冲标的距离即为警冲标的坐标。
岔尖位置朝向进站方向,计算警冲标的位置需减去岔尖至警冲标的距离;岔尖位置朝向股道方向,计算警冲标的位置需加上岔尖至警冲标的距离;7号单开道岔岔尖位置637米,其警冲标位置近似计算:637+64=702米。
5号单开道岔岔尖位置723米,其警冲标位置近似计算:723-64=659米。
举例站场如下图精选1.2.2 侵限绝缘1.2.2.1侵限绝缘3.5米标准由来当轨道绝缘安装于警冲标内方小于3.5米处的位置时,称为“超限绝缘”或“侵限绝缘”。
之所以要小于3.5米是因为我国的各种车辆中第一轮对(或第四轮对)中心至本侧车箱尾端的距离最大的YZ—25G型(见上图2—1红线所示)这一距离为3.088米,车底最多的YZ—22也有2.638米,新型双层客车这一距离则更长,为3.207米,加上车钩缓冲行程83mm之后,这一距离为3.290米,也就是说在最未车轮刚刚进入钢轨绝缘时,其尾端仍能越出绝缘3.290米,离3.5米的警冲标距离仅仅为0.210米,如果钢轨绝缘小于3.5米,车辆的车钩以及车体极有可能侵入邻线限界,所以要规精选定不得小于3.5米,实际设置距离应为3.5—4米才能保证车辆走行安全。
1.2.2.2双边侵限相邻两组平行道岔(不论是双动道岔还是单动道岔)的警冲标之间的距离不足7米时,安装于其间的分界绝缘不可能满足上述要求时,也称为侵限绝缘,此绝缘是双边侵限,当某个道岔处于定位且占用时,与经过另一组道岔反位的进路构成侵限关系,且互为侵限关系,故称为双边侵限。
如下图所示图a1 双边侵限1.2.2.3单边侵限如下图,3号道岔处于定位位置且占用时,与经由1号道岔反位的进路构成侵限关系。
当经由1、3号道岔定位办理进路时,列车直接经过该绝缘节,不存在侵限关系;当1号道岔在反位且占用时,经由3号道岔定位的进路不能办理,不存在侵限关系。
故该侵限绝缘称为单边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