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格雷夫斯,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 格式:doc
- 大小:41.10 KB
- 文档页数:7
工业设计史(全套教案)一、工业设计概述1. 工业设计的定义工业设计,是指以工业产品为对象,运用美学、工学、心理学等知识,通过创意构思,对产品的功能、结构、材料、外观、使用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的一门学科。
2. 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末):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业,工业设计开始萌芽。
(2)发展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兴起,强调功能主义,工业设计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专业。
(4)创新阶段(21世纪初至今):互联网、智能化技术融入工业设计,跨界融合成为趋势。
3. 工业设计的重要性(1)提高产品附加值:优秀的工业设计能使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产品附加值。
(3)推动产业升级:工业设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二、工业设计史上的重要流派与人物1. 现代主义设计(1)代表人物: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米斯·凡德洛、勒·柯布西耶等。
(2)设计理念:强调功能主义,主张“形式随功能”,追求简洁、实用的设计风格。
2. 后现代主义设计(1)代表人物:罗伯特·文丘里、迈克尔·格雷夫斯等。
(2)设计理念:反对现代主义的单一性和排他性,主张多元化、个性化设计。
3. 北欧设计(1)代表国家:瑞典、丹麦、芬兰等。
4. 德国的理性设计(1)代表人物:迪特·拉姆斯等。
(2)设计理念:强调设计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注重功能与美学的统一。
5. 意大利的设计风格(1)代表人物:吉奥·庞蒂、马赛罗·扎努索等。
(2)设计理念:注重创意与时尚,追求优雅、浪漫的设计风格。
三、工业设计史上的经典案例1. 现代主义设计的代表作——米斯·凡德洛的“巴塞罗那椅”2.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典范——罗伯特·文丘里的“母亲之家”3. 北欧设计的代表——阿尔瓦·阿尔托的“阿尔托花瓶”4. 德国的理性设计——布劳恩公司的家用电器5. 意大利设计的典范——阿特米德公司的“水滴椅”四、工业设计的教育与传播1. 工业设计教育的兴起随着工业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世界各地纷纷成立工业设计专业院校。
世界现代设计史复习试题单项选择题2010 年单选1、威廉·莫里斯被称为---2010A、“现代招贴画的先驱”劳特累克B、“现代设计运动之父”C、“工业设计史上最伟大的设计师”D、“工艺美术运动之父”罗斯金2、西班牙的新艺术风格被称为--2010A、“青年风格”德国B、“格拉斯哥”苏格兰C、“年轻风格”D、“自由美学”风格比利时新艺术运动还有维也纳分离派,法国南希学派3、把俄国构成主义设计传播到西方的核心人物是--2010A、康定斯基B、李西斯基p62C、罗钦科D、马列维奇4、盖里特·里特维德设计的家具在形式上被简化到最基本的元素,其诠释风格派艺术和设计思想的代表作是--2010A、“大草坪”椅B、Joe 沙发C、Blow 椅子D、红蓝椅p645、深受沙利文功能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1908 年维也纳的建筑师阿道夫·卢斯提出的观点是--2010A、“装饰就是罪恶” 《装饰与罪恶》p112B、“形式追随功能”沙利文《建筑中的装饰》C、“形式与功能结合”D、“少就是多”米斯凡德罗6、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的代表著作是--2010A、《现代运动的先锋》B、《建筑箴言》C、《走向新建筑》p116D、《建筑中的装饰》7、英国波普文化流行时期著名并具有影响力的时装设计师,“迷你”的伟大发明者是--2010A、玛丽·昆特p163B、安迪·沃霍尔C、芭芭拉·胡拉尼克·碧贝D、菲利普·斯塔克8、20 世纪,美国工业设计史上最伟大的设计师是--2010A、瓦尔特·提格设计波音707 内舱B、亨利·德雷福斯致力于人机工学,出版人体尺寸图C、雷蒙德·罗维p98D、诺曼·盖茨9、美国建筑家、理论家罗伯特·文丘里1966 年出版了一书,堪称反对国际主义风格--2010和现代主义思想的宣言。
卖了 30 年,它可能是设计界最畅销的水壶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设计的水壶 9093 kettle(又称阿莱西水壶),是意大利厨卫品牌 Alessi 历史上最好卖的产品之一,也是后现代艺术的代表作。
为了纪念水壶诞生 30 周年,Alessi 再次邀请迈克尔·格雷夫斯设计一个特别版。
1985 年推出的 9093 kettle新的版本延续了 1985 年的设计,采用圆锥形的不锈钢瓶身和圆形的把手,把手上的拱形垫料也保护了使用者不被金属烫伤。
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将壶嘴的红色小鸟换成了龙。
30 周年纪念版“在鸟的生命里,30 岁是非常高寿的。
” 迈克尔·格雷夫斯回应道,他想要表现一种进化的历史,包含神话与未来的色彩。
他认为,龙代表了鸟的进化,“我们的龙很友好,它喷的不是火,而是水。
”立在壶嘴的小鸟保护了使用者不受沸水的伤害,当壶里的水烧开时,藏在翅膀里的橡胶口哨会发出声音,就像小鸟在唱歌,平添了一份生动有趣。
这个口哨同样藏在了龙的翅膀里。
该系列的水壶共有 3 种款式:绿色、红铜色和限量的黄铜色。
设计师称,这款特别的绿色龙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的玉:“在中国的神话里,龙象征着力量和幸运。
”迈克尔·格雷夫斯于 1934 年出生于美国,常常以建筑师著称。
是“纽约五人”设计集团的一员,参与过波特兰市政厅的设计,被誉为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代表。
但迈克尔·格雷夫斯自己称,他更希望将他的一半事业放在工业设计上。
他说他自己像一个人类学家,认为设计是为了多数人而不是某个人。
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波特兰市政厅早在 70 年代,Alessi 就邀请了包括迈克尔·格雷夫斯在内的 11 位建筑师,一起设计了一组限量的银制咖啡具。
但之后,只有他和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 Aldo Rossi )继续进行大批量生产的工业设计。
社科文化浅析美国后现代主义背景下关于迈克尔·格雷夫斯的设计特点杨婉艺 周靖明( 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四川,锦江 610021 )摘要:迈克尔·格雷夫斯是后现代主义杰出的建筑设计师,他的风格与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单调、冷漠的设计风格完全相反。
该文对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以及特征进行了简单描述,并对迈克尔·格雷夫斯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产品设计进行分析,总结出他的设计特点和设计手法。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迈克尔·格雷夫斯;装饰;人性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主义成为当时主要的设计风格,迈克尔·格雷夫斯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沉闷、严峻的风格,他设计的作品具有装饰性,常运用隐喻的手法,体现出个人的特点,以注重人性化和思想情感的表达来进行设计创作。
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后现代主义是在继现代主义之后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思潮,它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认为人性在设计中是起着主导作用的,更加重视人性化、自由化。
在1950至1970年代期间,“国际主义”成为当时西方国家的主要设计风格,改变了世界建筑的基本形式以及城市的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60年代末期,在产品、建筑以及平面设计中,国际主义风格还在延续,城市面貌和建筑的设计越来越单调,面对这种趋势,一些年轻设计师试图去改造这种局面,于是出现了一些具有个性化、人情味的建筑;因此,国际主义风格中就开始出现了带有装饰性的设计,后现代主义就这样渐渐产生了。
二、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特征1.注重人性化和自由化后现代主义更加的注重人文关怀,在设计上也更加的自由化和人性化,与现代主义冷漠、单调、严峻的风格形成对比。
后现代主义在产品设计中,特别是在家具用品中,人性化的特点会体现得更加突出。
2.历史的延续性和装饰性后现代主义主张继承、延续文化传统,对历史的装饰元素采用混合、抽出等方法,并加以运用。
后现代主义设计师喜欢利用装饰来进行表现,更加注重装饰性效果,与现代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历年《世界现代设计史》复习试题及答案世界现代设计史复习试题单项选择题2010 年单选1、威廉·莫⾥斯被称为---2010A、“现代招贴画的先驱”劳特累克B、“现代设计运动之⽗”C、“⼯业设计史上最伟⼤的设计师”D、“⼯艺美术运动之⽗”罗斯⾦2、西班⽛的新艺术风格被称为--2010A、“青年风格”德国B、“格拉斯哥”苏格兰C、“年轻风格”D、“⾃由美学”风格⽐利时新艺术运动还有维也纳分离派,法国南希学派3、把俄国构成主义设计传播到西⽅的核⼼⼈物是--2010A、康定斯基B、李西斯基p62C、罗钦科D、马列维奇4、盖⾥特·⾥特维德设计的家具在形式上被简化到最基本的元素,其诠释风格派艺术和设计思想的代表作是--2010A、“⼤草坪”椅B、Joe 沙发C、Blow 椅⼦D、红蓝椅p645、深受沙利⽂功能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1908 年维也纳的建筑师阿道夫·卢斯提出的观点是--2010A、“装饰就是罪恶” 《装饰与罪恶》p112B、“形式追随功能”沙利⽂《建筑中的装饰》C、“形式与功能结合”D、“少就是多”⽶斯凡德罗6、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的代表著作是--2010A、《现代运动的先锋》B、《建筑箴⾔》7、英国波普⽂化流⾏时期著名并具有影响⼒的时装设计师,“迷你”的伟⼤发明者是--2010A、玛丽·昆特p163B、安迪·沃霍尔C、芭芭拉·胡拉尼克·碧贝D、菲利普·斯塔克8、20 世纪,美国⼯业设计史上最伟⼤的设计师是--2010A、⽡尔特·提格设计波⾳707 内舱B、亨利·德雷福斯致⼒于⼈机⼯学,出版⼈体尺⼨图C、雷蒙德·罗维p98D、诺曼·盖茨9、美国建筑家、理论家罗伯特·⽂丘⾥1966 年出版了⼀书,堪称反对国际主义风格--2010和现代主义思想的宣⾔。
A、《后现代建筑语⾔》B、《向拉斯维加斯学习》C、《后现代主义》D、《建筑的复杂性与⽭盾性》p176ABC 都是⽂丘⾥写的书10、把表达“真善美”作为设计⽬标的⽇本设计机构--2010A、⽆印良品B、⽇本⼯业振兴会C、⽇本贸易振兴会D、GK 设计公司p1532011 年2012 年2013 年1.“新艺术运动”在奥地利被称为()A.“分离派”B.“青年风格”运动C.“装饰艺术运动”C.奥布雷·⽐亚兹莱D.阿尔丰斯·穆夏3.)A.“分离派” D.“格拉斯哥学派”4.)A.“新艺术风格”B.“⼯艺美术运动”C.“新理性主义设计”D.“斯堪的纳维亚风格”5.美国建筑师、芝加哥学派的代表⼈物路易斯·H·沙利⽂在 1892 年发表的《建筑中的装饰》中明确地表达了对装饰的厌恶,他旗帜鲜明地提出的现代设计原则是()A.“装饰就是罪恶”B.“形式服从功能”C.“形式与功能结合”D.“少令⼈⽣厌”6.美国战后最有影响⼒的平⾯设计师,IBM 公司标志的设计者是()A.索尔·巴斯B.赫伯·鲁巴林C.雷蒙德·罗威D.保尔·兰德7.1966 年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盾性》⼀书,堪称⼀本反对国际主义风格和现代主义思想的宣⾔,其作者为建筑家、理论家()A.罗伯特·⽂丘⾥B.查尔斯·詹克斯C.⼭崎实D.查尔斯·穆尔8.建筑师查尔斯·摩尔是后现代建筑设计的代表⼈物,他为美国设计了()A.⼤都会博物馆B.电报电话公司纽约总部⼤夏C.俄勒冈州的公益服务⼤厦D.意⼤利⼴场9.由意⼤利著名的建筑师伦佐·⽪亚诺和英国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设计的巴黎蓬⽪社艺术中⼼被认为是早期建筑的代表作。
名称:快乐鸟水壶设计师:迈克尔·格雷夫斯国籍:美国规格:直径22cm22.5cm容量:2L材质: 18/10高精度不锈钢、热可塑性树脂梦幻快乐鸟水壶据意大利设计管理专家阿尔贝托回忆,他第一眼看到这个名叫迈克尔·格雷夫斯的建筑师的几张手绘草图,就直觉性地感觉到,"这些色彩斑驳的绘画,虽然构图稚拙,但对总体统一性和细节性装饰的把握却无可指摘,更重要的是其中隐藏一种叛逆。
"阿尔贝托押对了宝。
五年之后,迈克尔·格雷夫斯小试牛刀,为Alessi设计“快乐鸟嘴壶”在欧美市场创造了惊人的销售佳绩。
这位"纽约五人组"之一的后现代建筑大师,获奖无数的迈克尔·格雷夫斯,因一把小小的水壶而闯入更多人的视野。
这款大受欢迎的梦幻快乐鸟水壶是美国著名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大师迈克尔·格雷夫斯所设计的第一件作品,延续他设计迪士尼乐团的风格,将可爱与梦幻的精神在作品中完全呈现,成为设计爱好者的珍藏经典。
它的诞生,突破了人们对水壶形状及功用的传统认识,甚至升华了早餐体验的性质,并让使用者一整天的心情都愉悦起来。
格雷夫斯设计的水壶上,有一条蓝色的拱形垫料,能够保护手不被金属把的热量烫伤;它的底部很宽,这样能够使水迅速烧开,上面的壶口也很宽,便于清洗。
这把水壶的最大特色是壶嘴上停立着一只塑胶小鸟,水烧开时能发出欢快的鸟鸣声。
用清脆的鸟鸣声代替水烧开后的鸣笛声赋予枯燥的劳作以轻松愉快的自然气息。
简单且实用性高的造形,配以一个坚固明亮的蓝色把手,简洁的锥形壶身配上令人愉悦的小鸟鸣笛,而壶体下缘的一圈凸点,是源自旧式壶子的铆钉概念设计。
人性化设计亮点:1.加热底盘树脂部分是不会发热的,所以使用起来非常安全。
2.关于开关,水温达到沸腾后自动关闭,关闭后1分钟之内无法再开启。
3.烧水时,建议盖上那个鸟型壶嘴,一是好看,二是蒸汽可以从鸟的两侧喷出。
4.壶的下方有个红色的指示灯,电加热的时候是亮着的。
1.格罗皮乌斯(1887~1969)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
■主要建筑理论①建筑要随着时代向前发展,“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革”。
②为了创造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建筑,格罗皮乌斯坚决的同建筑界的复古主义思潮进行论战。
“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
”,“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
”③在建筑设计原则和方法上格罗皮乌斯在20年代和30年代比较明显地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法古斯工厂和科隆展览会);到了美国以后,随着时代和环境的改变,他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认为艺术最重要的是对形式、空间和色彩的感觉和体验。
一个人的建筑观点总是反映着时代和环境的烙印。
他从没有轻视建筑的艺术性。
之所以20年代末前比较强调功能、技术、和经济,主要是的德国工业的发展和德国战后的经济条件。
■建筑教育家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
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学校。
教学特点:一、在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二、将手工艺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
三、强调各艺术间的交流,让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
四、把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上钩。
让包豪斯成为一种风格——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和美学性能,造型整齐简洁,构图多样灵活。
■《全面的建筑观》1)反对复古主义,强调建筑走工业化道路,主张用工业化方法供应住房机构。
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这些观点首先体现在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科隆展览会展出的办公楼中。
两幢建筑均为框架结构,外墙与支柱脱开,作成大片连续轻质幕墙。
2)强调三大美术一体。
将美术、雕塑、绘画有机融合。
3)他对建筑功能的重视还表现为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强调造型与功能的协调性,包括井然有序的平面和良好的比例。
后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概貌作者:施鑫来源:《美术界》 2013年第7期TEXT 施鑫经过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洗礼,设计不再被统一标准、固定原则所规范,设计的发展也趋于丰富平缓,开始进入到一个多元交融的时代。
今天,不管是设计师还是消费者,都已经不再把设计简单地理解为一个有用的物品。
设计师在为市场和消费者提供有用产品的同时,也希望能够表达自己的创造性和个性,甚至希望把文化、情感、环保等观念一起融入到该产品中,使之成为美好生活及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消费者也已不仅仅满足于产品的功能,同时他们还期望产品本身能够传达应有的品位、个性,以及环保意识、文化理念等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已经成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它集合了科技、美学、语义学、符号学以及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等诸多人类智慧。
一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只要有一支铅笔、一张绘图桌就是可以从事设计,以至于美国著名的设计师雷蒙·罗维(Raymond Loeway)声称自己的一些好设计就是画在香烟盒背面的。
然而在今天的设计领域中,一支画笔打天下的局面已一去不复返了。
不了解科技、不掌握科技,就已经完全不能够在设计行业中生存了。
如今一件比较复杂的技术产品,设计师需要在科技人员的支持下才能够完成整个流程。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工程师提供有关技术参数来保证设计造型实现的可能性。
反过来,工程师也需要在设计师提供的数字模拟实物中看到一件设计品在磨损、破裂和时间的影响下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
设计师、科技人员彼此为对方提出建议,在相辅相成中实现技术所能支持的最好的外观设计。
这种合作会为设计师提供有关外观造型、材料使用等非常有用的建议。
设计师的设计过程成了了解科技,并与工程师共同合作,然后通过设计使用户更加方便地使用技术的过程。
今天的设计将不再是设计师的个人行为,与科技人员的合作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换句话说,科技更为设计师放飞想象增添了一副隐形的翅膀。
世界著名的设计公司“IDEO”,在美国、欧洲和亚洲共有300多位员工,其中有一半是工程师,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大卫·凯利(David Kelley)就是斯坦福大学在任的工程学教授,同时也是美国工程院院士。
迈克尔·格雷夫斯: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迈克尔·格雷夫斯,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师。
代表作品有波特兰市政厅、和佛罗里达天鹅饭店,这两座建筑都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
1934年生于印第安纳波利斯。
在辛辛那提大学毕业后,又在哈佛大学获硕迈克尔·格雷夫斯士学位。
1960年获罗马奖后又在罗马美国艺术学院留学,1962年开始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1964年在该地开设事务所,1972年成为该大学教授,此外还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
格雷夫斯首先以一种色彩斑驳、构图稚拙的建筑绘画,而不是以其建筑设计作品在公众中获得了最初的声誉。
有人认为,他的建筑创作是他的绘画作品的继续与发展,充满着色块的堆砌,犹如大笔涂抹的舞台布景。
迈克尔·格雷夫斯的代表作品有波特兰市政厅、和佛罗里达天鹅饭店,这两座建筑都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
格雷夫斯是个全才,除了建筑,他还热衷于家具陈设,涉足用品、首饰、钟表及至餐具设计,范围十分广泛。
在美国,尤其在东海岸诸州,在钟表或服装店中,很容易看到格雷夫斯设计的物品出售,从耳环乃至电话机,或是皮钱夹,都可能标明设计者是格雷夫斯。
在迪斯尼乐园中,几万平方米的旅馆以及旅馆中的一切,几乎全是格氏的作品。
除了大炮,坦克,潜水艇之外,大部分的产品格氏都愿涉足。
格雷夫斯为意大利阿勒西公司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后现代特色的金属餐具,如1985年设计的水壶实用美观,获得了最大的成功,被认为是一件经典的后现代主义作品。
这把水壶具有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在壶嘴处有一个初出茅庐的小鸟形象,当壶里的水烧开时,小鸟会发出口哨声,非常形象。
会吹口哨的水壶最先是在1922年芝加哥家用产品交易会上展出的,是一位退休的纽约厨具销售商约瑟夫·布洛克,在参观一家德国茶壶工厂时得到灵感设计的。
格雷夫斯设计的水壶上,有一条蓝色的拱形垫料,能够保护手不被金属把的热量烫伤;它的底部很宽,这样能够使水迅速烧开,上面的壶口也很宽,便于清洗。
波特兰市政厅波特兰市政厅是一次设计竞赛的中标方案,设计者名叫格雷夫斯,它给人的第一印象既不像充斥世界的冷冰冰的火柴盒式现代建筑,也不同于法国凡尔赛宫那样繁琐的古典主义建筑。
它平面方形,并进行了多种的立面划分,配以色彩和装饰。
建筑的底部是三层厚实的基座,其上12层高的主体,大面积的墙面是象牙白的色泽,上面开着深蓝色的方窗。
正立面中央11层至14层是一个巨大的楔形,楔形之下是镶着蓝色镜面玻璃的巨大墙面,玻璃上的棕红色竖条纹形成某种超常尺度的柱子的意象。
柱子之上,正面是一对突出于建筑表面的一层楼高的装饰构件,而在两侧的柱头之上则是一横条亮丽的深蓝色装饰。
后现代主义一个建筑师,总是要用他盖的房子来发言,虽然说有人讥讽柯布西埃,盖了一座房子就要拿来写十本书。
一度比柯布西埃更加过分的建筑师还有一位,他某一次拿到一个建筑奖项的时候,颁奖嘉宾感慨系之地说,这是第一次因为一个建筑师画的画而给了奖。
这怪怪的得奖人,是70年代“纽约五”里的一个,迈克尔·格雷夫斯。
据评论家所言,在纽约五人当中,格雷夫斯的空间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比较弱的,最正宗的“白派”迈耶就比他强一些,埃森曼则更加了不得。
谁承想,他居然借了后现代主义的好风,成就了一时盛名,而且并不是用少盖房子多讲理论的方式。
正经被现代主义熏陶教导出来的建筑师,都把空间看成是造就建筑美最重要的要素,这群人孜孜以求的,无非是在设计中创造出完美新颖的空间效果。
如此气氛下,很自然地,不擅此道的格雷夫斯是没有什么出头之日的。
他在早年里不得不把多数精力倾注于纸上谈兵。
70年代里他一直有些抑抑,到得80年代却咸鱼翻身了,因为这正是建筑界全面转向后现代主义时髦的十年。
在后现代主义建筑手法里,“拼贴”算得上一大惯技,把天知道有几分纯度的“古典”构形符号拍扁了,贴在符合现代主义的结构功能要求的建筑的外表皮上。
“拼贴”的手法来自于绘画构成,用在建筑上,其实把建筑的立体感觉伤损了不少,却给了格雷夫斯尽情发挥的余地,他成了后现代建筑的偶像。
然后他就有活儿干啦。
设计思想刚出手时的设计冲动诚然最是新鲜热辣,但是实际工程的操作终归不会很纯熟。
经过一阵子经验积累之后,格雷夫斯的设计范围便超出了私人住宅类的小Case,向大型的公共项目挺进。
最好玩、也最意味深长的是,他俨然成了迪斯尼公司的专用建筑师。
他在加州和佛罗里达为迪斯尼盖的行政大楼和酒店建筑,都被顶级的专业建筑杂志隆重推介过,成了当令之酷。
大概是因了专画卡通式立体派以及常为迪斯尼工作的缘由吧,就算是在设计别的种类,他也好像照样脱不掉那股童话味道了。
比如说,这个在90年代用一座牛奶场改建出来的私人住家。
牛奶场,当然生来就是笨笨的模样儿,横平竖直,高墙大房的,和格雷夫斯擅用的稚拙体恰好是一路,更像童话里森林小屋的比例被傻傻地放大了。
前文说过,空间处理不是格雷夫斯的强项。
这个地方明摆着现成的高旷空间,可以在里面东搭西挑,肆意揉捏出各种姿势的小角落来,在城市中心利用旧厂房搭设SOHO时,经常会用到这一门心法。
但是,其他任何建筑师都求之不得的大好机会却被格雷夫斯轻轻放过了。
他倒是以为,这个空间太不稳定,拿来给人住不合适。
为此,在重新设计平面的时候,他主要是在为这个空间寻找锚固的因素。
纵向那一道深长的高空间被他一股脑儿地划成了开敞的公用活动区,设了大起居厅和餐厅,其间,只有一个大壁炉稍作遮挡性的分割。
推在这一翼末尾的是巨大郑重的厨房,在它和餐厅之间的西侧加建了一个早餐厅,四面玻璃的处理,让人可以在整座房子最背静处,在绿树环绕中惬意地享受安宁的早晨。
横向两翼被这纵向高起的公用大空间从正中分开,东侧是客人卧室,两层四间,西侧是主人卧室,单层,有独立的起居和书房。
其中,书房也是加建的,同样是向西鼓出来的玻璃包。
主人自用的小起居室明明和两层通高的大起居厅有大片墙面紧贴着,打个洞口就能把这两个空间穿插连通,创造出楼上楼下流动呼应的效果的,可格雷夫斯连这一点手脚也没有做:呆滞若此就一定是在装傻呢,他是铁了心要追求稳定感了。
加建最重要的一步,是在牛奶场原有的两个筒仓中间搭盖成一个主入口,借势把这两个极其伧俗的大圆筒变成了庄重入口的对称倚柱,点石成金地为整座房子变出一种超巨尺度带来的庄严感——比如在埃及神庙的门口两边坐着的巨型雕像,其作用也和这两个傻筒不二。
处理这两个傻大筒柱的内部空间时,又一次显露出了格雷夫斯之拙。
西侧的柱子内胆被填进去一个旋转楼梯,算是让人可以直接由门厅上楼进卧室,方便之举,倒还无妨。
而东侧的那个柱子,傻在此地手足无措,一楼权作门斗里的储藏空间,二楼勉为其难地做成了一个化妆间——无论主客,各自的卧室里都有独立的卫生间,二楼又没有让过访客人游走的地方,谁会来用这个化妆间呢。
倒不如也干脆做成对称的楼梯,索性再以其对称来强调双倚柱的严整性,愈发板好了脸,添一些文艺复兴府邸式的宏大味,可不更稳定些么,却又不。
设计特点:内外有别一般的住宅都讲究个内外有别,起居和餐厅供访客出入的几率更高,是以好客之心供养闲眼的地方,总该靠着整座房子的外侧。
但牛奶场原有的布局限制在先,进得门厅首先遇到的,倒是串通主客卧室的走廊。
为避免流线的混乱,格雷夫斯把这走廊做成一道柱廊似的,看上去像是位于大客厅之前的一个铺垫式小高潮。
这样的处理,其实也是在无奈的限制条件下借用着古典府邸的句法,是一处不起眼然而蕴涵着后现代意味的地方。
牛奶场本是仓库加作坊的地方,当然没有预备给人也住得。
格雷夫斯在外墙上首先一招自然是开门开窗,把披迭板粉刷得雪白,这和普通老百姓的做法没甚区别,难得的是他在分割墙面时对虚实的把握。
蠢大的两个倚柱,在顶端各自加上一个带小窗的山墙顶,我等在幼时玩的积木堆里绝对是找得出这样一个造型的。
有了这么一个稚拙入口戳在前面,后部建筑的平易自会让人视而不见。
反回头,看一眼这次由格雷夫斯加建的车库,卡通积木的意象更加显眼。
绝对对称的正立面,毛石墙基上顶着三个雪白巨大的山墙头(曾记否,童谣曰“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三道雪白的方门加上规整的方形亮子,暗灰色坡屋顶上突起一对圆台形还带小沿儿的烟囱,随便抓一个幼儿园的小童来画他心中的家,那画面也就是这样了吧。
室内设计主人卧房里的室内设计也能看得到积木之功。
童话般的四柱大公主床,本是古典时期里中上人家的标准配置,好奇者可以参看奥塞罗掐死苔丝德蒙娜的那张大床,如你所见,那时的规矩是要遍体雕花四面垂幔枕褥深陷的。
可在这牛奶场里,不好意思不以简朴为标榜,于是,廉价糟践古典风格的后现代形象正应景。
床角的四柱被减成了四方四正的几何形,顶上的横梁也逃不脱。
床顶中心的吊灯不再是华丽的枝形水晶山,冷然一个素黑的金属圈加上素黑的吊绳和灯托,与其说它是吊灯,倒不如说是吊灯的魂儿,也就是做了个“吊灯在此”的手势罢了,后现代把好端端的东西抽象成符号,从来都是这么干的。
可是人家有话说了,这总比密斯的玻璃房子有细部而且舒服吧。
这里总也让人觉到温馨的居家气氛了吧。
抱怨了现代主义的枯寂这么多年,现在使劲给你们复古了,就算有几分走形也是时势使然,还想怎样。
新的理念问题正好就是这个呢。
后现代的建筑设计永远太像一种为童话剧搭设的舞台布景。
惨绿少年为了抗议现存体系的压抑,反叛起来总带着几分作秀的味道。
正是“镜头感”毁了这反叛的前程。
等这股青春期的狂热过去,自己对当时的戏剧性都不敢回想。
果然,后现代建筑的时髦很快过去,建筑界的前卫设计,还是在利用着抽象构成的手法,只不过又是一轮新的理念,不那么纠缠于功能性和经济性,比较容许为美花钱了。
不管怎样,格雷夫斯现在总是坐稳了明星建筑师的位置,虽然也已经是个老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