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安娜悲剧命运的原因

  • 格式:pdf
  • 大小:255.58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09No.10借鉴与比较

解析安娜悲剧命运的原因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对于安娜的悲剧原因的探讨,国内多从社会、宗教及个人自身等方面加以剖析,并突出强调造成安娜悲剧的社会原因。“作者对安娜的态度是双重的。他一方面同情安娜的不幸,揭露那逼死安娜的贵族社会的荒淫和虚伪;另一方面,他又强调安娜是为‘情欲’所支配,破坏了家庭的和谐,也毁灭了她自己。”“安娜不愿随波逐流,而要求解除旧的婚姻关系,明白正当地缔结新的家庭。于是触犯了这个表面讲‘道德’,实际上腐败透顶的贵族社会,以至受到它的制裁。”还有人认为渥伦斯基对安娜的背叛给她致命的打击。另外,多数观点也指出了托尔斯泰以自己的宗教道德观制裁了安娜。因为安娜的行为和追求,违背了宗教关于“爱”的教义:安娜追求个人幸福而使家庭成员蒙受牺牲,理应受到折磨和谴责。正如《圣经》所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总的来说,国内对造成安娜悲剧的宗教和自身方面的原因谈得较为简略或者一笔带过。笔者固然赞同以上看法,但我想就安娜悲剧的自身原因以及托尔斯泰的宗教道德观谈点个人的看法。

从安娜悲剧的自身原因来说固然有放纵情欲之嫌,但我认为自从她与渥伦斯基走到一起后,她的内心就打上了难以解开的三个情结。

一是割舍不断的母子亲情。母亲对孩子的爱是宽广无私的,是血溶于水永远无法分开的。安娜爱渥伦斯基,同样也爱自己的儿子,要她抛弃自己的儿子去跟随渥伦斯基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安娜怀孕后,渥伦斯基要安娜把真相告诉她丈夫,但安娜不同意。她既知道丈夫会是怎样的态度(愤怒和责骂),更怕伤害儿子对母亲的情感。

“当她想到儿子,想到他以后将怎样对待她这个抛弃父亲的母亲时,她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十分害怕,简直无法认真思考,只能像一般女人那样用虚伪的判断和语言来安慰自己,好让一切都保持原状,并忘记儿子将会怎样对待她这个可怕的问题。”

即使安娜与渥伦斯基住在了一起,她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孩子。安娜对儿子的难以割舍之情体现出了一个做母亲的亲子之爱,尽管她没能坚持到底,最终还是撇下儿子与情人走到了一起,但那份难以割舍的母子亲情仍时时在她心中涌现,对她进行鞭笞和谴责,使得她在良心上总是不得安宁,并打上深深的烙印。即使是她在与情人过着充满激情的情爱生活的时候,那道阴影也时时蹦跳出来,给她带来恐怖的噩梦。这必然使她的生活充满内疚和悔过之苦,她为此将难以安生。

二是担心爱无回报的恐慌心理。安娜对渥伦斯基的爱是全身心的,她把自己全部的情爱都给了他。为此,她渴望得到同样的回报。但爱是付出,不是获取,这是爱的真谛。她求回报之心越切,爱反而离她越远。渐渐地,她与渥伦斯基的爱出现了裂痕。并不是渥伦斯基不爱她,而是她对他的爱要求得太苛刻、太激烈、太理想,一旦现实与理想不相吻合,怀疑、猜测、妒忌之情便油然而生,于是,安娜由对爱的充满希望急转直下,很快跌入痛苦失望的深渊而不能自拔。为此,她对渥伦斯基爱的悲剧之祸根由此产生。安娜对渥伦斯基那份强烈的占有和自私之爱,使她变得疯狂,甚至在某些时候又失去了理智。她被自己好不容易争取来的理想爱情弄得焦躁不安,不仅毫无幸福可言,反而成了她生活上的磨难。最终导致了她对爱的丧失,成了爱的牺牲品。

三是自我良心、良知的愧疚与不安。一个人对待事情的是非态度,既受社会公共伦理道德规范的约束,又受自我内心良知道德的审视。安娜的红杏出墙,从当时的社会公德来讲,也算不得什么越轨。安娜那个时代的上层贵族皆以有情夫情妇为荣,故安娜的偷情算不上什么羞耻,也不是什么败德之举。但在当时那个时代作出这样的行为有一个原则,那就是这种婚外情千万不能公开,更不能追求合法化。这就是当时上流贵族社会所共同达成的一种潜规则默契,即只要不公开化,就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合法的。一旦公开化,那就是违反了潜规则,打破了这种默契,公然与公众、社会为敌,也就是非道德的了。所以在当时的上流贵族社会,许多贵族夫妻都墨守这一潜规则,表面上过着合法夫妻的生活,背地里又过着“合法”情人的生活。这就是托尔斯泰所厌恶的典型的两副面孔生活的人。

但安娜不想这样生活,她要做一个真实的人,不想做这样两副面孔生活的人,即要做真实的人。她追求与情人生活的公开化,合法化。这自然违反了当时上流贵族社会的潜规则,必然为上流社会所不容,但安娜的进步意义也就在于此。她不掩饰自我,她不想表面过夫妻生活,背地里又过情人生活。她要求公开与情人在一起,她敢于向上流社会的潜规则发起挑战和冲击。这与那些有两副面孔的虚伪者相比,

摘要安娜是托尔斯泰的著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主人公。她的悲剧命运具有社会和自身多重原因。

对于安娜悲剧原因的探讨,学术界以往多从社会方面的原因进行阐述,而对其自身及宗教方面原因的解析极为

简略。本文试从安娜自身三个方面的原因、以及托尔斯泰宗教道德观的形成,对她的悲剧命运进行解析。

关键词:托尔斯泰安娜悲剧自身情结宗教道德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袁建军

049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09No.10借鉴与比较

安娜要真诚得多,纯洁得多。她超越了当时社会的潜规则,她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但安娜在迈出这一步的同时,她受到另一种道德制裁,那就是自我良心,良知的道德制裁。她迈出潜规则这一步,固然社会、公众不容于她,但她没有被击倒,而击倒她的却是自我良心良知的道德惩罚。她无法超越自我良心,良知的道德对人性的制衡,即对他人的爱,是人性善的要求。这种善深深植根于人性之中,它时时会把丧失良心、良知的罪恶之人拉回到善的正途上来。它会对自我的良心、良知中的恶斗争,发起冲击,展开殊死搏斗。诚然,若自我良心,良知中的善没能占上锋,那这个人便要坠入到罪恶的深渊,必然成为罪人。若通过内在自我良心、良知道德的斗争,最终让善占了上锋,那么这个人就有可能摆脱罪孽,回到正常的轨道。而安娜始终夹在这两者之间,她没能超脱出来。由此,她的内心也始终充满焦虑,惶恐和不安,故最后走上了以死解脱的悲剧性道路。

安娜的道德自裁使她在抛弃丈夫、儿子的同时,在内心产生了良心、良知的复苏。她不断地意识到了自己的罪孽是难以得到上帝的宽恕的,她想悔过。她在第二次生育后的热病中,作出了深深地忏悔。她请求丈夫原谅她的过失,她让两个男人——

—情敌当面和解,就是她内心潜藏的良心、良知复苏的最好证明。但这仅是她在生病时的瞬间表现,等到她病愈后,她对丈夫的厌倦,对情人渥伦斯基的爱恋又陡然升起。她灵魂中那股骚动不安的对浪漫爱情向往、追求的激情始终在主宰着她,支配着她,驱使她又不断地做出与上帝的诫命不相符的邪恶之事来。故她的行为与上帝的爱不求回报、只求奉献的原旨是背道而驰的。“伸冤在我,我必报应”,这就是上帝最威严有力的裁决。

通过安娜心中无法解开的这三个情结可以看出,托尔斯泰为安娜安排的悲剧性结局,既顺应了当时社会、时代发展的必然,又体现了托尔斯泰的宗教道德观,即公正裁判和以爱他人为核心的道德伦理观念。在托尔斯泰看来,现实社会的公共道德是虚伪的。表面上是风平浪静,其实背后处处充满男盗女娼的卑鄙肮脏勾当。安娜与情人渥伦斯基在一起生活的公开化应是对当时社会虚伪道德的公开挑战。从这一意义上讲,当时的社会是无权对其进行谴责和制裁的。但是安娜对社会公德的公然挑衅,是否是完全进步的而毫无过错可言呢?如果从当时的时代和社会现实来看,的确如此,最起码安娜的所作所为,比起她同时代的那些达官贵族要显得真实率直得多,她没有戴上虚伪的面具。然而,在托尔斯泰看来她还是有过错的。她的行为与宗教——

—上帝的道德观是相违背的。安娜在用真实和虚伪做斗争的同时,她为了获得自己的爱,丢掉了自己应承担的爱的责任且损害了他人的爱,即她在追求真实的自我时,违反了上帝道德的公平性和正义性。为此,小说中写了两种力量对安娜的约束。一种就是前文所说的安娜内心的良心、良知的力量对其进行的自我约束;另一种就是上帝的力量。小说多次写到安娜在梦里见到一位老人(拾掇者)拎着一只大布口袋来收捡人的灵魂。这位老人无疑就是上帝的化身。他高高在上,俯视着人间的一切;他全知全能,对人间的善恶实施着报惩。他具有最高审判的权利。人内在的良心、良知以及自我的完善皆来源于对上帝信仰的动力,正因为人有着向善避恶的追求,有着至真至美至善的本性,才能靠自我内心的灵性与至真至美至善的上帝相通,故上帝既是威严无比的人间善恶的评判者和惩戒者,又是慈祥、博爱无边的施恩者和拯救者。他既是权力的制定者,又是道德的规范者。他为人间撒播爱并要求人类互爱便是其道德的准则。人必须爱他人,必须爱人如爱己。安娜由于她爱己胜过了爱人,她的这一爱的原则与上帝的爱人不为己的博爱原则,产生了剧烈的矛盾冲突。这在托尔斯泰看来,这是导致人类仇恨、敌视和邪恶的主要根源之所在。它会破坏家庭的幸福生活,造成许多无辜者和平民百姓受到伤害,对此托尔斯泰是深恶痛绝的。故托尔斯泰要用宗教的道德伦理观来对之进行惩戒,使之受到报应。这是托尔斯泰在晚年追寻人生价值和意义时,最终皈依到基督教怀抱成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的有力明证。

托尔斯泰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期间,正是他对人为什么活着以及怎样活才有价值和意义这些问题产生动摇和怀疑的时候,他苦苦思索和寻找着问题的答案。他向和他属于同一阶层的上流贵族们寻找,但发现他们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他们口头上说按上帝的教义和旨意行事,但行动上吃喝嫖赌、花天酒地、奢侈无度,完全与上帝的教义相违背。他为这种极端虚伪的行径感到可耻。他向科学和哲学知识请教,却发现它们不是避而不答,就是将人引向歧途。他向广大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寻找,在他们身上终于发现了一个朴实的真理:只要抱着一种坚定的信念——

—宗教信仰去生活,就会感到生活是充实的,是有价值与意义的。一个人一旦有了信仰,他的内心就会变得详和与宁静,不再感到空虚与无聊,不再感到狂燥与不安。由此,他转向了信仰宗教,在宗教的怀抱中,他终于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他将基督教上帝的教义概括为:爱上帝和你的邻人如爱你自己。他说:“我认为人的真正幸福就在于完成神明的意志;我认为神明的意志是,凡是人皆应爱其同类,永远为其同类服务,如同神明要他们为他服务一样,《福音书》上说,这就概括出一切律令和预言的要旨。我认为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生命的意义只是在于助长人生的爱。我认为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爱的力量的这种增长等于是一种与日俱增的幸福。”托尔斯泰就这样在宗教中找到了他生命的归依,以上帝的爱确立了他晚年的人生信条,并创立了他的“勿以暴抗恶”的爱的宗教观和道德观。他的这种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博爱观对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乃至对人类的解放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安娜的悲剧,在于她对爱情的追求更多的是体现为对自己个人的爱的满足,这与托尔斯泰爱的宗教道德观强调爱他人的要义,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和冲突,而这种冲突对安娜自身来说是无法达到平衡的,如此而来的结果就是导致生命的毁灭。由此,从托尔斯泰宗教道德观的逻辑来看,安娜的悲剧结局是安娜追求自身的爱的满足与其宗教道德观相冲突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杨周翰、吴达元、赵萝蕤主编:《欧洲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2]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朱维之、赵澧、崔宝衡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

[4][法]罗曼·罗兰,陈筱卿译:《名人传》,燕山出版社,2004年。

[5][俄]托尔斯泰,草婴译:《安娜·卡列尼娜》,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

[6][俄]尼·尼·古谢夫,秦得儒译:《托尔斯泰艺术才华的顶峰》,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作者简介:袁建军,男,1963—,江西分宜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文艺理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工作单位:江西省新余高等专科学校。

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