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重
- 格式:pdf
- 大小:361.18 KB
- 文档页数:7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编号:2012BAI05B02)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干预肺炎所致急性肺损伤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ClinicalTrial serial number:NCT01581229)工作手册NIPPV干预ALI多中心研究协作组2012年5月进行研究前必须仔细阅读本工作手册!有任何问题请立即与联络员贺航咏医生联系手机:136****5722E-mail:*****************研究数据录入网站:一、研究背景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是临床常见的呼吸危重症。
对于ALI患者(200<PaO2/FiO2≤300),由于其病情相对较轻,常规氧疗是主要的改善氧合的手段。
但随着肺水肿的加重和萎陷肺泡的增多,55%的ALI会在3天内进展成为ARDS[1]。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开展和治疗手段的改进,ALI/ARDS的病死率虽呈现下降趋势,但仍居于高位:ALI的病死率为32%-50%;ARDS病死率略高,为34%-57.9%[2]。
由于有创机械通气(IMV)存在诸多严重并发症(气压伤、呼吸机相关肺炎等),而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不插管的前提下同样可以开放低通气的肺泡,增加功能残气量,减少右向左分流,改善肺的呼吸力学状态,进一步改善氧合,缓解呼吸困难,降低呼吸肌负荷,从而避免插管、降低并发症,最终改善病死率。
在COPD、免疫抑制、心源性肺水肿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NIPPV的上述优势已得到临床研究的证实。
然而,应用NIPPV治疗ALI/AR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仍然存在争议。
国外资料显示,31% ARDS患者入住ICU后应用NIPPV作为一线支持治疗,NIPPV成功率为54%[3]。
综合既往的研究提示,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中NIPPV可降低插管率,降低ICU病死率[4]。
然而,由于患者基础疾病的异质性,难以对ALI/ARDS患者的疗效作出评价。
Agarwal等[5]2006年的Meta分析纳入既往涉及ALI/ARDS患者的RCT研究,结果显示NIPPV对预后无明显益处。
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推动科技经费管理迈上新台阶-王伟中副部长在“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管理改革培训视频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大家下午好!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管理改革精神,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管理改革视频培训会议,对于加强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推动有关政策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十一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取得阶段性成果,支撑产业结构调整与振兴取得实效,科技在保增长、调结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科技事业步入了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
当前,“十二五”各项科技工作已经全面启动,为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促进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科技部出台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国家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政策改革工作,修订了国家三大主体科技计划管理办法,发布了《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科技部、财政部向国务院有关领导进行了专题报告,克强副总理、延东国务委员给予了充分肯定。
为确保国家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加强政策宣传培训是当务之急。
万钢部长、志刚副书记对宣传培训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做出重要指示。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和大家进行沟通交流。
一、“十一五”以来科技经费管理改革的主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发展,科技资源总量保持稳定增长。
2011年中央财政科技拨款预计达到2440亿元,比上年增长19%;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与中央同步增长,预计达到2460亿元。
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R&D)经费预计达到8610亿元,比上年增长22%,R&D与GDP的比值约为1.83%。
全国R&D 人员预计达到280万人年,继续位居世界首位。
随着科技投入的不断增长,各部门、各地方,课题承担单位、广大科研人员高度重视科技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积极探索科技经费管理机制,科技经费管理制度日益完善,预算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全过程管理得到加强。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改委)主导,以经济和社会
发展中面临的关键性科技和先进技术挑战为导向,采取分类规划、集中投资等措施,有策
略地支持重大技术创新、关键共性技术和重点应用领域的技术研发的国家重点科技支持计划。
自1986年国家开展科技攻关计划以来,经历了包括“九五”“十五”“十二五”三
次发展阶段,在2002年4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宣布成立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以后,2009年取
消原科技攻关计划,建立了新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至今已有18个“十三五”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其中包括“智联网”、“新型信息技术”、“航空装备”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主要内容涉及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充分发挥国家科技资源,
结合改革开放与发展战略,突出重点领域战略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进
科技资源密集和核心技术突破,加快新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支持发展人类需求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实现科技投入资源的最佳配置,拓宽新技术和新产品产业化通路,改善
科技支撑体系,促进市场科技供给能力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科技支撑能力的提升。
未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将在增加成果转化能力、提升成果产业化水平、增强科技驱
动力、提高技术支撑能力方面进一步加强投入和动作,更加突出项目的可持续性、科学性、规模性和标准化的特点,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全要素输出的中高端制造业
体系做出更大贡献。
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十二五科技工作新局面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1.02.17•【文号】国科党组发[2011]1号•【施行日期】2011.02.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十二五科技工作新局面的意见(国科党组发〔2011〕1号)2011年是全面启动“十二五”科技工作各项部署的关键之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做好“十二五”科技工作的开局和起步,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真总结“十一五”科技改革发展的成就,充分认识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大会,作出《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
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地方、各部门、科技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科技规划纲要》起步阶段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科技投入持续稳定增长,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取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高速轨道交通、载人深潜器、65纳米介质刻蚀机、转基因抗虫棉、诱导多功能干细胞、铁基超导、量子通信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任务、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展顺利,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全社会的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推进。
五年来,科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推进省级高新区升级,组织开展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创新基地建设,加大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不断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加强科技工作统筹协调,积极推动地方和行业科技工作,稳步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加强科学技术普及,落实各项科技政策,科技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摘要:一、引言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背景与目标三、计划的主要任务四、计划涉及的领域和重点五、取得的成果与影响六、结语正文:一、引言“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是我国在“十二五”时期(2011-2015 年)实施的一项重要科技计划,旨在提高我国科技水平,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本计划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背景与目标1.背景“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应对国际科技竞争,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我国政府决定实施“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目标“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主要目标是: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掌握一批重要战略产品,培育一批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计划的主要任务1.支撑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重点支持能源、资源、环境、农业、制造业、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促进民生科技发展关注人民生活改善和民生福祉,重点支持医疗卫生、教育、住房、交通等民生科技领域的创新。
3.强化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4.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影响力。
四、计划涉及的领域和重点1.新能源重点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2.先进制造重点支持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技术。
3.信息技术重点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
4.生物医药重点支持新药创制、生物制品、基因工程等生物医药技术。
五、取得的成果与影响“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在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公共安全及其他社会事业领域2015年备选项目视频答辩所属地排序表附件2:安徽省答辩课题清单(安徽省科技厅,联系人:周昊,联系电话:138********)北京市答辩课题清单(北京市科委,联系人:齐智,联系电话:135********)福建省答辩课题清单(福建省科技厅,联系人:吴燕荣,联系电话:135********)甘肃省答辩课题清单(甘肃省科技厅,联系人:刘译,联系电话:139********)广东省答辩课题清单(广东省科技厅,联系人:刘世伟,联系电话:186********)贵州省答辩课题清单(贵州省科技厅,联系人:潘启益,联系电话:189********)海南省答辩课题清单(海南省科技厅,联系人:翟红莉,联系电话:186********)河北省答辩课题清单(河北省科技厅,联系人:王新,联系电话:159********)河南省答辩课题清单(河南省科技厅,联系人:邹艳,联系电话:139********)黑龙江省答辩课题清单(黑龙江省科技厅,联系人:袁明成,联系电话:136********)湖北省答辩课题清单(湖北省科技厅,联系人:梅莉,联系电话:137********)湖南省答辩课题清单(湖南省科技厅,联系人:刘萍云,联系电话:139********)江苏省答辩课题清单(江苏省科技厅,联系人:骊雅芳,联系电话:139********)江西省答辩课题清单(江西省科技厅,联系人:刘清梅,联系电话:139********)辽宁省答辩课题清单(辽宁省科技厅,联系人:孙瑶成,联系电话:138********)内蒙古自治区答辩课题清单(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联系人:李孔燕,联系电话:158********)宁波市答辩课题清单(宁波市科技局,联系人:盛磊,联系电话:137********)宁夏回族自治区答辩课题清单(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联系人:成蕾,联系电话:138********)青岛市答辩课题清单(青岛市科技局,联系人:韩利军,联系电话:137********)青海省答辩课题清单(青海省科技厅,联系人:张静,联系电话:135********)厦门市答辩课题清单(厦门市科技局,联系人:方舒玫,联系电话:151********)山东省自治区答辩课题清单(山东省科技厅,联系人:马超,联系电话:151********)山西省答辩课题清单(山西省科技厅,联系人:吴玉民,联系电话:138********)陕西省答辩课题清单(陕西省科技厅,联系人:燕志伟,联系电话:139********)上海市答辩课题清单(上海市科委,联系人:刘勤,卢毅平,联系电话:138********,135********)深圳市答辩课题清单(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联系人:朱永峰,联系电话:138********)天津市答辩课题清单(天津市科委,联系人:党馨,联系电话:189********)云南省答辩课题清单(云南省科技厅,联系人:杨蓉,联系电话:135********)浙江省答辩课题清单(浙江省科技厅,联系人:徐燚,联系电话:130********)重庆市答辩课题清单(重庆市科委,联系人:王锐,联系电话:189********)。
工作前准备
•各分中心需确定该项目的分中心协调员,确定职责和分工
•了解该项目的意义和任务
•理解各部分工作环节具体操作
•查阅相关资料以更深入了解本项目,站在更高角度看待问题•分析哪一种工作方式更适合本院
•对具体操作人员培训以保证输入数据准确性及工作效率
•设计简单明了的方式使参与人员了解工作情况---使每一个人均成为管理者
工作开展
•以简洁方式明了方式展示工作情况
•使每个参与者了解自己及他人工作情况----互相督促便于检查工作情况
•专人管理及监察工作
•良好的科研素质为工作开展奠定基础---积极、主动
•监察员与具体操作人员建立有效沟通及互动
•定期抽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给操作人员
•工作持续性保证
–使操作人员掌握工作环节,工作进展情况,并把其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的事情去做
–监察员做好前期工作,使操作人员感觉做起来轻松自如,而不是负担
•数据录入登录网址:
•为了保证贵中心登记病例的连续性,请务必填写“金桥工程十二五患者筛查表”,可在线下载(
下载区),在项目组定期向各中心拨款时,需寄回该筛查表,我们将请独立第三方监察公司对筛查表和录入的病例按一定比例进行审核,做为拨款的重要依据
•模式一:1个协调员,1个专职数据录入员
–由分中心项目协调员管理,在分中心中聘用独立的患者录入专职人员(比如退休的科里护士或医生)专门负责病房患者筛选和录入,项目组给予50元/例,分中心可以根据情况,给予适当支付
–优点:不需要临床一线医生参与,效率高,连续性好
–缺点:不同中心聘用独立录入专职人员存在困难,入组病例少的分中心获得的录入费用,难以支付专职录入人员的工资
–适宜分中心:每个月病例数量大的分中心(超过80例可能合适)
•模式二:1个协调员,管床医师作为数据录入员
–由分中心项目协调员管理,指定专人登记筛查表,将合适入组的患者告诉主管医师,由主管医师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录入,协调员监督录入的情况
–优点:该登记表的信息较为简单,主管医师较为熟悉,大多为选择题,由主管医师填写容易完成,同时通过协调员的监察提高录入的连续性
–缺点:增加一线医师的工作量
–适宜分中心:每个月病例数量少或中等的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