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的异同点
- 格式:doc
- 大小:190.00 KB
- 文档页数:5
条古建筑轴线组成,中轴线建筑及其院落为园之主体部分。
山水格局是江南园林的格局,但是统一在轴线格局之下。
空间组织空间组织整体布局上北方私家园林受四合院形制的影响较大,显得较为拘谨。
采取的结构不同,使空问组织上前者显得严谨。
如萃锦园中路院落有三合院、四合院的空间围合形式,十笏园多配置四合式庭院,传统,中规中矩。
江南的私家园林在空间布局上更加自然大方,更灵活多样。
留园既以花木山水营造无规则自然形空间,又靠建筑布置的疏密不均形成流动多变的空间序列,如古木交柯、花步小筑处理成一组尺度极小、又颇具人工气息的“L”形小院,打破了一般庭院为矩形的形制,使得空间更加生动、活泼。
建北方私家园林建筑布局多为对称格局,沿轴线布江南私家园林常以水景为中心,建筑随清代北方私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各具特色又颇有共性,共同展示出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别是生动地表达了“一法多式”的造园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最基本的造园精神是统一的,手法亦是相通的,而在共性与规律前提下,进一步需要的是因地制宜,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不同的问题以满足具体情况的需求。
清代北方私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的各有千秋绝不是刻意为之,更不是单纯地为求个性而做变化。
其特点的形成是基于对不同的实际用途与区域环境的考虑,并受特有的自然及人文环境影响而自然产生的结果。
所以两者即使具体形式不同,但在各自所在地都显得浑然天成。
如今城市飞速发展,却因缺少合理规划,形色类似的高楼大厦逐渐消磨有些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风貌,而某些园林设计又存在贪求表面变化、功能与形式本末倒置的弊端。
了解南北私家园林的内外特质,可以发现传承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脉络,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分析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下的园林文化与造园手法。
不但促进城市的特有文化风貌延续与与谐发展,更为当代园林设计中功能形弋的变化处理提供新的思路。
北方园林、南方园林、岭南园林的差异中国历史悠久,黄河流域几千年前的生态环境与现在大不一样,那时有大片厚实的植被,水土保持较好,中华民族的先民在古代创造出灿烂的文明。
以黄河流域为主体的北方园林系统发源很早,规模很大,与以长江流域为主体的南方园林系统互有影响。
历代都以黄河流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正统”。
北方园林的特点:1.为历代朝代的皇帝所建,富丽堂皇,严谨庄重,空间布局上采用严谨的轴线对称.2.带有浓厚的政治和宗教色彩.3.建筑用重檐,红柱黄瓦,雕梁画柱,显得纷繁华贵,壮观和瑰丽.建筑和装饰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色调,显得皇权的尊贵.4.一池三山,多是真山真水的自然风貌,园林规模宏大.江南园林的特点:1.多为士大夫和达官贵族所建,规模比较小,布局却精巧.2.景观和建筑的布局不拘泥于对称的定式,,灵活多样 3.蕴涵诗情画意的文人气息.4.建筑色彩素雅,以黑白为主色调.岭南园林的特点:1.为岭南一带的商贾所建,多是与住宅结合为一体的宅院形式,规模小.2.建筑材料以青灰色的砖瓦为主,显得阴凉清淡.3.更加讲究点景,借景和意境的升华.4.具有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的特色,同时有带有西方文化的影子.园林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多元性,使岭南园林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北京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算是北方园林的佼佼者,也是皇家园林的代表作,突出特点就是线条比较粗放,装潢比较奢华,大气,简单说来就是“雄”苏州园林算是南方园林的代表,大部分都是些达官贵人退休以后隐居的地方,突出特点就是小巧玲珑,清秀淡雅,简单说来就是“秀”拙政园的特点是园林的分割和布局非常巧妙,把有限的空间进行分割,充分采用了借景和对景等造园艺术,因此拙政园的美在不言之中,有人说拙政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首。
北方园林的特色在皇家、寺观、私家园林中都有表现,主要表现于前朝后寝、轴线对称、一池三山、仿景缩景、障景漏景等方面,从内容的布局特点上看,主要表现为儒道佛三家对园林的渗透。
北方园林、南方园林、岭南园林间的辨析北方园林、南方园林、岭南园林的区别中国古典园林按性质分可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北方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代表。
江南园林主要分布在苏、扬、沪、宁、杭、嘉一带地区,以苏州园林为典范,又称为私家园林。
岭南园林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区,以广东的可园,徐荫山房为代表,是比江南园林更显得开放公共的私家园林。
北方园林的特点:1.皇家园林为历代朝代的皇帝所建,富丽堂皇,严谨庄重,空间布局上采用严谨的轴线对称。
2.带有浓厚的政治和宗教色彩。
3.建筑用重檐,红柱黄瓦,雕梁画柱,显得纷繁华贵,壮观和瑰丽.建筑和装饰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色调,显得皇权的尊贵。
4.园林规模宏大。
5.园林厚重有余,委婉不足。
代表元素:轴线对称.在建筑上用抬梁式、琉璃瓦、短出檐、厚墙身、红黄墙、三交六窗花等。
植物上用松、柏、槐等。
堆石上用青石、房山石等。
江南园林的特点:1.多为士大夫和达官贵族所建,规模比较小,布局却精巧,轻灵空透。
2.景观和建筑的布局不拘泥于对称的定式,,灵活多样。
3.蕴涵诗情画意的文人气息。
4.建筑色彩素雅,以黑白为主色调。
代表元素:植物以常绿的阔叶树如樟,竹,桂等为主,还有落野树种种如柳,桃,海棠等.景观中多采用粉墙黛瓦,栗色梁柱,亭榭廊槛,以桥坊石运用较多.与江南水乡特有的风情构成一致,融合为一体.岭南园林的特点:1.为岭南一带的商贾所建,多是与住宅结合为一体的宅院形式,规模小.显得轻盈、自在、开敞。
2.建筑素购取法,重在选址。
建筑材料以青灰色的砖瓦为主,显得阴凉清淡.3.更加讲究点景,借景和意境的升华.4.具有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的特色,同时有带有西方文化的影子.园林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多元性,使岭南园林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代表的元素:植物以地域性植物为主,木棉,棕榈,终年常青,高大挺拔,五彩缤纷。
兰花在布景和字花中应用广泛。
建筑物结合水形处理,有碉楼、船厅、廊桥等地方建筑类型.装修中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艺术.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构成了我国古典园林的多姿多彩,使园林艺术显得更加辉煌。
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的异同绪论北方园林华丽,江南园林雅秀。
北方高亢,南方婉约。
北方少水,缺乏天然条件,皇家园林有富贵之气,而庸俗之处在所不免。
南方园林清雅平淡,多书卷气,但不免寒酸简陋。
北方园林如京剧,南方园林如昆曲,京剧受昆曲影响大,著名京剧演员都在昆曲上下过功夫。
不同北方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的区别主要表现为风格上的差异。
造成风格上的差异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服务对象不同:北方皇家苑囿是为封建帝王服务的,江南园林则属于私家园林,园的主人不同,各自的要求不尽相同;(2)规模及所处外部环境不同:北方皇家苑囿规模大,占地广,多处于自然风景优美的山林、湖泊地区,江南私家园林规模小,多处于市井之内;(3)气候条件不同:北方气候寒冷、干燥,江南则较温暖、湿润。
主要表现;平面布局、建筑外观、空间处理、尺度大小以及色彩处理等五个方面。
1.从平面布局看,江南园林由于多处市井,所以常取内向的形式,因为在市井内建园,周围均为他人住宅,一般均不可能获得开阔的视野和良好的借景条件。
北方皇家苑囿由于所处自然环境既优美,又开阔,所以多数景点、建筑群均取外向布局或内、外向相结合的布局形式,这样,不仅可以广为借景,而且本身又具有良好的外观。
少数园中园,虽取内向的布局形式而自成一体,但多少还要照顾到与外部环境的有机联系。
2.从建筑物的外观、立面造型和细部处理来看,江南园林远比北方皇家苑囿轻巧、纤细、玲珑剔透。
这一方面是因为气候条件不同,另外也和习惯、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翼角起翘,对于建筑物的形象、特别是轮廓线的影响极大,北方较平缓,南方很跷曲;墙面,北方园林建筑显得十分厚重,江南园林则较轻巧;其它细部处理,江南园林不仅力求纤细,而且在图案的编织上也相当灵巧,北方园林则比较严谨、粗壮、朴拙。
3.从空间处理看,江南园林比较开敝、通透,内、外空间有较多的连通、渗透,层次变化也比较丰富。
北方园林则比较封闭,内、外空间的界线比较分明。
北方园林、南方园林、岭南园林的差异中国历史悠久,黄河流域几千年前的生态环境与现在大不一样,那时有大片厚实的植被,水土保持较好,中华民族的先民在古代创造出灿烂的文明。
以黄河流域为主体的北方园林系统发源很早,规模很大,与以长江流域为主体的南方园林系统互有影响。
历代都以黄河流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正统”。
北方园林的特点:1.为历代朝代的皇帝所建,富丽堂皇,严谨庄重,空间布局上采用严谨的轴线对称.2.带有浓厚的政治和宗教色彩.3.建筑用重檐,红柱黄瓦,雕梁画柱,显得纷繁华贵,壮观和瑰丽.建筑和装饰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色调,显得皇权的尊贵.4.一池三山,多是真山真水的自然风貌,园林规模宏大.江南园林的特点:1.多为士大夫和达官贵族所建,规模比较小,布局却精巧.2.景观和建筑的布局不拘泥于对称的定式,,灵活多样 3.蕴涵诗情画意的文人气息.4.建筑色彩素雅,以黑白为主色调.岭南园林的特点:1.为岭南一带的商贾所建,多是与住宅结合为一体的宅院形式,规模小.2.建筑材料以青灰色的砖瓦为主,显得阴凉清淡.3.更加讲究点景,借景和意境的升华.4.具有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的特色,同时有带有西方文化的影子.园林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多元性,使岭南园林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北京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算是北方园林的佼佼者,也是皇家园林的代表作,突出特点就是线条比较粗放,装潢比较奢华,大气,简单说来就是“雄”苏州园林算是南方园林的代表,大部分都是些达官贵人退休以后隐居的地方,突出特点就是小巧玲珑,清秀淡雅,简单说来就是“秀”拙政园的特点是园林的分割和布局非常巧妙,把有限的空间进行分割,充分采用了借景和对景等造园艺术,因此拙政园的美在不言之中,有人说拙政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首。
北方园林的特色在皇家、寺观、私家园林中都有表现,主要表现于前朝后寝、轴线对称、一池三山、仿景缩景、障景漏景等方面,从内容的布局特点上看,主要表现为儒道佛三家对园林的渗透。
浅析中国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差异中国在南北方面划分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指由秦岭——淮河划分的,并大致是由西向东奔流态势的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地区。
南北区分先秦即已存在,魏晋南北朝时得以进一步加深。
园林是在固定的地点和空间中,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人文特征,为人们提供一个观赏、休闲、居住和游玩的地方。
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高峰时期产生的一种结合艺术与生活的形体设计,是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条件下把中国民族精神与自然结合的综合环境设计。
纵观历史,园林由最早满足封建帝王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范围开始,至唐宋时达造园鼎盛高潮,明清时又产生造园理论及专业造园家。
在这一发展演进历程中,园林同时受到儒、道、佛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与其他门类艺术密切结合,构成独树一帜的园林艺术而闻名于世。
它所表达的是再现自然,超凡脱俗,寄情山水,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追求,强调的是内函深远的意境。
而一般来说,由于建筑风格与特点的不同,我国的园林根据地域,一般可以分为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
造成南北园林差异的原因有地理位置的差异、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历史的遗迹、以及气候的影响等等的原因。
北方园林以北京为代表,一般以帝王宫苑为典型,也可被称作皇家园林,而南方园林以江南宅园为代表,又称私家园林。
一、南北园林风格比较中国古典园林可分四大类,即帝王宫苑、第宅园林、寺庙园林和风景名胜地。
从分布的地理位置看,南宋后的园林主要集中于北方的北京、承德,长江下游的南京、杨州、苏杭一带及珠江三角洲一带。
因各自风格不同,习惯上又称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
第宅园林即江南园林,可谓中国园林之精华,其造诣是运用中国绘画理论于造园艺术。
意即把两度空间的山水画立体化,把自然山水浓缩于较小的空间内,与建筑景观融为一体。
北方园林,大多是服务于封建统治阶段的皇家苑囿,其营建布局与宫殿规制密不可分,大体量、大规模格局充分体现皇权统治的象征。
尽管园林也有垣墙围护,因为园林范围太大,使得垣墙的空间限定感消失。
南北方园林的异同点南方与北方的园林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各有特色,互有补益。
从时间上说,中原、北方园林比南方园林发展得早。
但南方后来居上,当然,南方园林是在北方文化南渐之后发展起来的。
其后,北方园林又取材于南方园林。
1.南方园林江南有温和的气候、充沛的水量、丰盛的物产、优美的景色、宽松的人文环境,其园林营建必然自呈特色。
《中国大百科全书·江南园林》总结为三点:第一,叠石理水、水石相映。
太湖石奇特多姿,在庭中造型尤佳。
最称绝的是苏州瑞云峰、杭州植物园绉云峰、上海豫园玉玲珑。
第二,花木种类多。
第三,建筑风格淡雅、朴素。
布局自由,结构不拘定式,清新洒脱,小巧细腻,幽雅美丽。
小阁临流,冷色多,像山水画。
青瓦素墙,褐色门窗,官僚政治意识淡薄,书卷气深浓。
南方园林以江南园林为代表。
江南园林主要指以苏州、杭州、无锡、扬州、南京、上海、常熟等城市为主的私家园林。
江南园林属于文人写意派山水园,文人画家参与造园,以人工造景为主,规划巧妙,设计精致,人文气氛浓。
造园师在有限的空间再现真实的自然山水,以小见大,意蕴无穷。
陈从周先生写过一篇《园林分南北,景物各千秋》,说北方园林华丽,江南园林雅秀。
北方高亢,南方婉约。
北方少水,缺乏天然条件,皇家园林有富贵之气,而庸俗之处在所不免。
南方园林清雅平淡,多书卷气,但不免寒酸简陋。
北方园林如京剧,南方园林如昆曲,京剧受昆曲影响大,著名京剧演员都在昆曲上下过功夫。
2.北方园林中国历史悠久,黄河流域几千年前的生态环境与现在大不一样,那时有大片厚实的植被,概言之,北方园林有以下特点:其一,北方园林以宫廷园林为代表。
既然是朝廷修建的园林,那么,在人力、物力、财力、智力诸方面都是倾国而为之。
并且,宫廷园林必然讲究帝王气派,雄伟高大、金碧辉煌,主体突出,强调中心。
所有的宫廷园林都占地较广,平面布局严谨,壮阔粗旷,厚重沉稳。
其二,北方园林受南方影响。
清代康熙帝、乾隆帝南巡,喜好南方园林,把南方工匠招到京城造园。
浅谈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绿化的特点和区别城市绿化及园林工程建设是城市和社会服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今年来随着城市话进程的加快和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贴近大自然,崇尚绿色环保等已成为人们的生活理念。
园林中的各种植物不但使人赏心悦目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作用,所以大家对于园林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各地的不同的文化及环境气候不同,对当地的园林建设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今日就我多年的工作经验出发,浅谈南方与北方的园林绿化的不同的建设特点。
标签:园林绿化;南方园林;北方园林正文按照中国园林的地域特征来分,风格最明显的是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其它还有中原园林、荆楚园林、云贵园林、川蜀园林及少数民族地区园林。
我们经常指的北方园林较为狭义,是指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的园林,它集中了齐鲁、燕赵两地文化。
园林的地方性自然地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在山东一带,因比邻江苏,园林有模仿江南园林的迹象,如十笏园,就是园主游历江南而后回家造园。
北京园林除了皇家园林占有湖泊之外,王亲贵族只能得到皇家的残羹冷炙,水面不大,有些只能是平地造旱园,即使园中有水,也是水面很小,现代公园亦旱园很多。
相对于全园面积,北方园林的水面比率是很少的。
我国北方气候特点有冬季寒冷且漫长,夏季温热。
气温年较差大,气温日较差亦大。
春季短暂,干燥多风,夏季不明显,光照强烈,秋季降水少、蒸发量大。
而南方的气候完全不同,南方气候湿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雨季开始时间早,结束时间晚。
所以两者的园林建设有很大的不同。
北方园林的崇山性表现在园林的堆山上,园山雄伟,以高、壮为美。
山体面积较大,高度较高,当然,清代皇家及贵族也有权力、财力以及人力营造如此雄伟的山。
如北海的琼华岛、御花园的堆秀山、景山公园的景山、恭王府花园的假山等等。
景观效果最为有名的泰山和长城都是山景。
泰山在岳位居第一,泰山封禅是历代皇帝的最爱,园林中的孤立土山概取象于泰山。
中国以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的异同点论文摘要:北方园林(皇家园林)与南方园林(私家园林)是中国园林的两大主要流派,二者在各自的规模技术、设计理念、以及建筑风格上又自成体系,从而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北方园林(皇家园林);南方园林(私家园林);建筑;风格一、园林的规模技术北方园林(皇家园林)是封建帝王用他们从全国搜刮来的民脂民膏来建造的,以供他们享乐。
在工程技术方面,它集中了全国的建筑人才来设计和施工,所以它的特点是规模宏大而且善于利用真山真水,体现祖国山河属皇家所有,表达出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思想。
现存著名的北方园林(皇家园林)有河北的承德避暑山庄、北京颐和园、北海公园等。
南方园林(私家园林)主要是一些王公贵族,官吏富商以及文人雅士等私人投资建造供自家居住享用的园林。
规模与北方园林(皇家园林)相比则小得多,多建于城市,常用假山假水;主题突出很注重构图;建筑小巧玲珑色彩淡雅素净,注重诗情画意;受环境和园主经济条件所限,对造园者的艺术造诣和技巧要求较高,园林效果达到了一种“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境界。
现存著名的南方园林(私家园林)有:苏州拙政园、留园、可园等二、造园条件北方园林(皇家园林)的造园条件:它专为官家帝王所造,具有强大的政治力量作后盾。
同时北方园林(皇家园林)主要布局在北方,所以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地形平坦,可利用水源较少;气候寒冷干燥,多风沙,常绿阔叶树较少;建筑材料和设计人才都来自全国各地,造园可利用面积大。
南方园林(私家园林)造园的条件:由于南方园林(私家园林)多分布于我国南方,所以南方的地理环境影响较大。
可利用河流湖泊较多;丘陵地带靠近城市,园石到处可取;气候温和,常绿阔叶树多。
但园主经济条件和可以用来造园的面积有限,所以多为盆景式园林。
三、园林建筑的风格和特点(一)表现含蓄含蓄效果是中国园林建筑重要的风格之一。
首先中国园林意境是含蓄的,从园林布局来讲,中国园林往往也不是开门见山,而是曲折多姿,含蓄莫测。
南方园林与北方园林的差异在北方园林中,建筑的形象稳重、敦实,再加之冬季寒冷和夏季多风沙而形成的封闭感,别具一种不同于江南的刚健之美。
北方相对于南方而言,水资源匮乏,园林供水困难较多。
以北京为例,除西北之外,几乎都缺少充足的水源。
城内的王府花园可以奉旨引用御河之水,一般的私家园林只能凿井取水或者由他处运水补给,因而水池的面积都比较小,甚至采用“旱园”的做法。
这不仅使得水景的建置受到限制,也由于缺少挖池的土方致使筑土为山不能太多,太高。
北方不像江南那样盛产叠山的石材,叠石为假山的规模就比较小一些。
北京园林叠山多为就地取材,运用当地出产的北太湖石和青石,青石纹理挺直,类似江南的黄石,北太湖石的洞孔小而密,不如太湖石之玲珑剔透。
这两种石材的形象均偏于浑厚凝重,与北方建筑的风格十分谐调。
北方叠山技法深受江南的影响,既有完整大自然山形的模拟,也有截取大山一角的平岗小坂,或者作为屏障、驳岩、石矶,或作为峰石的特置处理。
但总的看来,其风格却又迥异于江南,颇能表现幽燕沉雄气度。
植物配植方面,观赏树种比江南少,尤缺阔叶常绿树和冬季花木,但松、柏、杨、柳、榆、槐和春夏秋三季更迭不断的花灌木如丁香、海棠、牡丹、芍药、荷花等,却也构成北方私园植物造景的主题。
每届隆冬,树叶零落,水面结冰,又颇有萧索寒林的画意。
园林的规划布局,中轴线、对景线的运用较多,更赋予园林以凝重、严谨的格调,王府花园尤其如此。
园内的空间划分比较少,因而整体性较强,当然也就不如江南私园之曲折多变了。
造成南北园林差异的原因有地理位置的差异、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历史的遗迹、以及气候的影响等等的原因。
但是归根到底气候资源显然是最显著的影响因素之一了。
在众多气候因素中我们着重分析水的不同形态在园林建设中的意义。
南北园林在风格上最明显的差异莫过于大小之分。
整体看,南方园林(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多小巧,呈纤丽之态;北方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代表)多雄巨,呈宏丽之势。
而北方园林呈宏丽之势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集各地名园胜景于一园,如承德避暑山庄有康熙三十六景和乾隆三十六景,玉泉山静明园有三十二景,北京圆明园也有四十景。
南北园林的特点南北园林在风格上最明显的差异莫过于大小之分。
整体看,南方园林(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多小巧,呈纤丽之态;北方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代表)多雄巨,呈宏丽之势。
而北方园林呈宏丽之势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集各地名园胜景于一园,如承德避暑山庄有康熙三十六景和乾隆三十六景,玉泉山静明园有三十二景,北京圆明园也有四十景。
可以说,园林成群是构成北方园林宏大壮美的主要因素,这和南方园林多散落于市井郊野有着极大的不同。
二者在整体视觉、感官审美上,也就有了不小的区别。
扬州园林成群的地方有多处,较有名的一是在新城花园巷一带,如寄啸山庄、片石山房、小盘谷、棣园、秋声馆等;一是在城内东关街,有小玲珑山馆、寿芝园、百尺梧桐阁、逸圃等;一是在城北瘦西湖两岸。
尤其是瘦西湖,直通至蜀冈平山堂,因当年清乾隆帝的临幸,使各地官绅富贾俱在河之左右营造园林,记载在册的就有二十四景之多。
其间楼台逶迤,屋宇高筑,鳞次栉比,形成了“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胜景长卷。
清·沈复在《浮生六记》中赞为:“平山堂离城约三四里,行其途中八九里,虽全是人工,而奇思幻想,点缀天然,即阆苑瑶池,琼楼玉宇,谅不过此。
其妙处在十余家之园亭合而为一,联络至山,气势俱贯”。
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谢溶生序》又有:“开止水以为渠,处处是烟波楼阁”的论述。
园多、景美,集成群、连成势,从这点看,瘦西湖景区便颇有了北园宏丽的风貌。
其次,皇家园林选地广,多选可稍加改造的天然山水,是其规模宏大的又一方面。
皇家园林的相地选址,可概括为:地形丰富、取景自然、高下散布、水陆互渗、山水适宜、建筑唯因。
而这,又几乎就是瘦西湖景区相地构园的特色。
“整个景区显示出完整的景观构成,错落有致的空间层次、起承转合连绵不断的景观序列,体现了突出的整体景观组织特征,是江南私家园林与北方皇家园林艺术相互间借鉴融合的成功范例。
”这样产生的效果便是“视野之开阔为苏州园林所不及,而相互呼应却又较杭州西湖紧凑。
我国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的区别是一个充满深度和广度的话题,它涉及到地理、气候、文化、历史、艺术等多个方面。
在此文章中,我将以多个角度来全面评估并撰写这一主题。
1. 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的气候差异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四季分明,适宜植物生长,因此南方园林以其枝繁叶茂、花草丰茂而著称。
相比之下,北方园林由于气候干燥寒冷,因此更偏向于以假山、水景和苍翠的松柏为主要特色,寄托着北方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敬畏。
2. 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的建筑特色南方园林常常以水池、假山、廊亭、长廊为主要景观,建筑多以木质结构为主,营造出一种清静幽雅的氛围。
而北方园林则更注重建筑的雄浑和端庄,常常有精致的砖雕石雕和乌兰木雕的装饰,体现了北方文化中的雄伟和豪放。
3. 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的设计理念南方园林强调“假山亭台、水石花木”的布局手法,追求“山水和谐”的美感,注重寓意和意境的表达。
而北方园林则更注重对空间的利用和布局的合理性,更加偏向于实用主义和工程化。
4. 我国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的历史渊源南方园林的设计和建造受到了历史上的园林艺术的影响,如江南园林的建筑美学,而北方园林更多地是受到了儒家文化和汉族文化的熏陶,如北京颐和园、山西的古建园林等等。
5.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中华园林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同区域的园林风格各具特色,反映了当地的地理特点和文化传统。
而这种丰富的园林文化,也为人们提供了欣赏自然、陶冶情操的场所,对于我个人而言,更是一种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承。
总结我国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的区别在于气候、建筑、设计理念和历史渊源等多个方面,每一方面都反映了当地地域文化的特色。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园林的差异,我们能更好地体会到我国园林文化的多样性和博大精深,也更能体会到我国古代智慧和审美情趣。
在本文中,我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剖析我国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的区别,力求尽可能地深入和全面地表达这一主题。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和思考这一有趣的主题。
中国园林艺术的地域特色与风格流派中国园林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世界各地都享有盛誉。
中国园林丰富多样的风格流派,深深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本文将从地域特色和风格流派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介绍中国园林艺术的独特之处。
一、地域特色中国园林艺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因着各地气候条件、地理环境以及人文背景的差异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色。
以下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几个典型地域特色的介绍。
1. 北方园林北方园林多以皇家园林为代表,其特点是布局庄严,格局严谨。
比如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等,具有浓厚的宫廷文化氛围。
北方园林注重对称,采用中轴线的布局,强调“大开间,景观重”,并以宏伟的建筑为主导,体现出尊贵与庄重的氛围。
2. 南方园林南方园林多以私家园林为代表,风格独特。
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杭州的西湖等都是南方园林的典型代表。
南方园林注重水的运用,以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景观著称。
另外,南方园林偏爱山水相结合的布局,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形成了“山、水、亭、廊”的特色景观。
3. 四川园林四川园林以成都为中心,具有浓厚的巴蜀文化特色。
四川园林注重山水景观的创造,以秀美的自然山川为配景,多采用垂直布局,形成了独特的层次感。
四川园林的特色还在于注重庭院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创建了众多名家别墅和私人庭院。
二、风格流派中国园林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形成了多个独具特色的风格流派。
以下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几个代表性风格流派的介绍。
1. 帝王式园林帝王式园林是中国园林的鼻祖,以文化、宫廷及宗教源远流长。
这种风格的园林根植于中国古代帝王与皇宫的文化,体现了统治者对宏伟与壮丽的追求。
这样的园林布局庄严、建筑宏伟,注重对称与层次感。
2. 文人式园林文人式园林注重自然与心境的融合,以追求凝练与自然之美为核心。
这种园林风格充满了古典文人的意趣,打造了一个富有诗意和哲理的空间。
文人式园林多由文人雅士所建,寓意深远,给人以舒适与宁静的感受。
不同
点
北方皇家、私家园林南方私家园林
布
局
安
排
整
体
结
构
清代北方私家园林主要集中在当时政
治中心北京,许多为王府花园。
为显
示地位园林规模一般较大。
布局上轴
线结构和对称手法明显,运用了较多中
轴线和对景线,整体感强。
如北京恭王
府花园萃锦园全园布局分为中、东、西
三路。
中路结构严整,以建筑为主,
列大型厅堂,形成萃锦园南北向轴线,
亦是府邸轴线之延伸。
¨院门、飞来峰、
蝠池、安善堂、滴翠岩、蝠厅等主要景
点都位于府邸建筑群中轴线上,并且轴
线上建筑和山水基本对称,而东西两路
的水系园路格局相近,山体对称,显得
规整严格,威仪气派。
山东潍坊十笏园
由中、西、东三条古建筑轴线组成,中
轴线建筑及其院落为园之主体部分。
山
水格局是江南园林的格局,但是统一在
轴线格局之下。
江南私家园林规模一般较小,强调在有限
的空间里运用造景手段丰富层次,在自
然式山水骨架(结构)线的基础上创造
多变的空间,小中见大,不拘一格。
往往将全园分为几大部分景区来布置,
园路曲折回环,连通景区。
如留园布局
无明显轴线,以自然式山水为骨架结构
安排景点;分中、东、西、北四部分,
每一部分各具特色。
这种分片成面安排景
区的方式与北方私家园林大多主路主景
沿主轴线带状展开、主景布置在中轴或
中路不同。
空
间
组
织
空间组织整体布局上北方私家园林受
四合院形制的影响较大,显得较为拘
谨。
采取的结构不同,使空问组织上前
者显得严谨。
如萃锦园中路院落有三合
院、四合院的空间围合形式,十笏园多
配置四合式庭院,传统,中规中矩。
江南的私家园林在空间布局上更加
自然大方,更灵活多样。
留园既以花木山水营造无规则自然形空
间,又靠建筑布置的疏密不均形成流动多
变的空间序列,如古木交柯、花步小筑
处理成一组尺度极小、又颇具人工气息的
“L”形小院,打破了一般庭院为矩形的
形制,使得空间更加生动、活泼。
建筑
特征
北方私家园林建筑布局多为对
称格局,沿轴线布置,如十笏园
以南面的十笏草堂为起点,将池中的四
照亭与北面的砚香楼连在一起,使
之贯穿南北,形成一条轴线,从中
不难看出北派浑厚平稳的传统建筑构思
江南私家园林常以水景为中心,建筑随
宜布置,灵活自由。
如留园以东区为
主,石林小屋附近,屋宇鳞次栉比,
内外空问交织穿插;但西区部分
的建筑则十分稀疏、平淡,从而形
成了特色分明的景区和变化丰富的
结语
清代北方私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各具特色又颇有共性,共同展示出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别是生动地体现了“一法多式”的造园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最基本的造园精神是统一的,手法亦是相通的,而在共性与规律前提下,进一步需要的是因地制宜,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不同的问题以满足具体情况的需求。
清代北方私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的各有千秋绝不是刻意为之,更不是单纯地为求个性而做变化。
其特点
的形成是基于对不同的实际用途和区域环境的考虑,并受特有的自然及人文环境影响而自然产生的结果。
所以两者即使具体形式不同,但在各自所在地都显得浑然天成。
如今城市飞速发展,却因缺少合理规划,形色类似的高楼大厦逐渐消磨有些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风貌,而某些园林设计又存在贪求表面变化、功能与形式本末倒置的弊端。
了解南北私家园林的内外特质,可以发现传承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脉络,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分析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下的园林文化和造园手法。
不但促进城市的特有文化风貌延续与和谐发展,更为当代园林设计中功能形弋的变化处理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