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修改版)_2
- 格式:ppt
- 大小:251.50 KB
- 文档页数:49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第一篇: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药剂科临床药学室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其意义重大。
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以及药品说明书,本着促进我院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适度之目的,对处方实行综合评价。
现将我院2013年典型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如下:一、用法用量不适宜门诊号:08507300 性别:女年龄:29 临床诊断:早期人工流产R:莫西沙星片400mg*3 德国拜耳用法:1*400mgpoqd盐酸克林霉素葡萄糖注射液200ml 四川美大用法:1*200mlivgtt qd 分析:按照盐酸克林霉素葡萄糖注射液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成人每天0.6-1.2g,分2-4次应用,此方200ml盐酸克林霉素葡萄糖注射液药含1.0g克林霉素且1次给予,1次给药剂量偏大可增加对皮肤和静脉的刺激,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1天只给药1次难以达到治疗的血药浓度,因盐酸克林霉素葡萄糖注射液为时间依赖性药物,其成人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约为3h,血消除半衰期约为3h,如减少给药次数,将无法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大于细菌MIC(最小抑菌浓度)时间的百分率,此时不但不能将细菌杀死(这时药物浓度可能使细菌处于亚致死水平),反而可使细菌菌株产生选择耐药,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故此方用法用量不适宜。
建议:用法用量每天0.6-1.2g,分2-4次应用。
二、配伍禁忌门诊号:J139153 性别:女年龄:18 临床诊断:肠炎R: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0.5g 西安万隆用法:1*0.3g ivgtt qd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 1.5g 威尔曼用法:1*1.5g ivgtt qd 0.9%氯化钠注射液(双塞式)100ml 青岛首和用法:1*100ml ivgtt qd 分析: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是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药物,《国家药品质量标准》中规定其为:无色至微黄色的澄明液体,pH:3.0~4.5。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
患者:男,49岁,急诊科
临床诊断:手指挫伤
处方:头孢克洛胶囊0.25g,3次/日,空腹服用,连用3天。
氯化钠注射液0.045ml+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先皮试)7.5U,1次/日,皮下注射,用1天。
存在问题: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
分析:挫伤为闭合性损伤,常规无需选用抗菌药物。
处方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应是存在挫裂伤或裂伤,建议诊断予以完善。
患者:男,31岁,门诊耳鼻咽喉科
临床诊断: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桥本氏病]
处方:维生素B6片20mg,2次/日,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50μg,1次/早,饭前服用;头孢克洛胶囊0.25g,1次/8小时,空腹服用。
均连用14天(慢性病)。
存在问题: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
分析: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CLT)是一种较常见的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日本外科医生Hakaru Hashimoto于1912年在德国柏林工作期间首次对该甲状腺炎进行了描述,因此又称桥本甲状腺炎(Hashim oto’s thyroiditis,HT)或桥本病。
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指征建议予以体现。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药剂科临床药学室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其意义重大。
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以及药品说明书,本着促进我院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适度之目的,对处方实行综合评价。
现将我院2013年典型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如下:一、用法用量不适宜门诊号:08507300 性别:女年龄:29 临床诊断:早期人工流产R:莫西沙星片400mg*3 德国拜耳用法:1*400mg po qd盐酸克林霉素葡萄糖注射液200ml 四川美大用法:1*200ml ivgtt qd分析:按照盐酸克林霉素葡萄糖注射液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成人每天0.6-1.2g,分2-4次应用,此方200ml盐酸克林霉素葡萄糖注射液药含1.0g克林霉素且1次给予,1次给药剂量偏大可增加对皮肤和静脉的刺激,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1天只给药1次难以达到治疗的血药浓度,因盐酸克林霉素葡萄糖注射液为时间依赖性药物,其成人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约为3h,血消除半衰期约为3h,如减少给药次数,将无法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大于细菌MIC(最小抑菌浓度)时间的百分率,此时不但不能将细菌杀死(这时药物浓度可能使细菌处于亚致死水平),反而可使细菌菌株产生选择耐药,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故此方用法用量不适宜。
建议:用法用量每天0.6-1.2g,分2-4次应用。
二、配伍禁忌门诊号:J139153 性别:女年龄:18 临床诊断:肠炎R: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0.5g 西安万隆用法:1*0.3g ivgtt qd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 1.5g 威尔曼用法:1*1.5g ivgtt qd0.9%氯化钠注射液(双塞式)100ml 青岛首和用法:1*100ml ivgtt qd分析: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是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药物,《国家药品质量标准》中规定其为:无色至微黄色的澄明液体,pH:3.0~4.5。
处方点评中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分析与体会实施处方点评制度,能够了解门诊医师所开处方的用药种类、特点,分析产生不合理用药的因素,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吸取经验教训,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我中心不合理用药情况偶有发生,药师在审方时发现问题,就及时联系相关医师,沟通讨论,制定新的用药方案,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本次研究着重针对处方点评当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实施分析与探讨,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中心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全科医生开具的处方共计514张作为本次的研究样本,处方内容较全面,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方法针对收集的514张处方中合理与不合理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
主要统计不合理用药处方的类型、处方实际数量以及出现频率等。
将统计结果进行本中心内公布,由我中心药事管理小组制定相应整改措施,并责成相关科室或人员整改。
1.3点评依据本次研究的处方点评依据为《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处方管理办法》以及《国家处方集》当中的相关内容进行点评。
2结果2.1处方点评本次研究中抽取的514张处方当中,不合理用药的处方有57张,是这次调查处方总数的11.09%,具有一定的比例,详细分类统计结果详见表1。
表1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统计[n(%)]不合理用药的类型具体内容处方数量(张)占不合理处方比例(%)占调查处方总数比例(%)不规范处方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2340.35 4.47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58.770.97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47.020.78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2 3.510.39用药不适宜处方用法、用量不适宜1221.05 2.34重复给药47.030.7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1 1.750.195联合用药不适宜58.770.97超常处方无适应证用药1 1.750.195合计5710011.092.2典型处方分析2.2.1不规范处方我中心不合理处方主要涉及以下四方面:具体分析:(1)开具处方没有写临床诊断或者临床诊断没有写全,这方面情况最多,占不合理处方比例为40.35%。
处方点评总结2019年,XXX按照卫生部的规范要求,对处方点评和临床合理用药工作进行了重要调整和加强。
医院班子领导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成立了“医院处方点评小组”,共召开了9次会议。
在2019年1-11月期间,共抽查了1885张处方,其中不合格的有81张,处方合格率为95.9%。
每月对门诊处方和病例进行点评和不合理用药分析,对医师不合理用药处方和病例进行了处罚,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及时干预,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以下是我院2019年1-11月份处方点评及临床不合理用药存在的问题:一、不规范处方(31张)1.药品名称使用商品名,应使用规范的通用名。
2.处方前记填写不完整,存在缺项,例如无“临床诊断”等。
(5张)3.临床诊断不全。
例如临床诊断为“药流”却开具“头孢呋辛”,临床诊断为“拆线”却开具“罗红霉素”等等。
慢性胃炎开两种厂家的奥美拉唑,脚气病开达克宁,坐骨神经痛开青霉素静脉点滴。
(19张)4.处方中存在药品剂型、规格、用法、用量错误。
二、不适宜处方(48张)1.重复用药,例如临床诊断为“上感急性扁桃体炎”却开具“阿奇霉素”和“依替米星”,临床诊断为“酒精中毒”却开具“参麦注”(5张)。
2.溶媒选用不适宜,溶媒与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3.中西药混用,中成药注射液里加氯化钾会影响溶解度,不溶性微粒呈几何级数增加,甚至能导致沉淀,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应杜绝中西药注射剂混用,严格遵守《中药注射剂使用原则》,使用时加强监护,防止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4.无配伍禁忌和不良相互作用。
5.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24张)1)超计量使用。
2)联合应用不合理,例如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却开具“头孢克污”和“罗红霉素缓释胶囊”,临床诊断为“痛风”却开具“青霉素注”等。
(9张)3)给药频率不合理,例如“左氧氟沙星注”一日二次给药等。
(5张)通过处方点评工作,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得到了提高,主要表现在药品用法用量的合理性以及联合用药中的重复给药和配伍禁忌方面。
不合理处方点评指南一、概述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处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后,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
目前医药更新快,药品说明书的更新往往具有滞后性.因此,药师应不断学习,与时俱进,随着新规范、新指南、新共识等更新点评方法,不可仅凭借说明书草率判定处方合理性。
二、不合理处方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
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三、制定指南的法规依据1。
《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及其附件1:处方标准2。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医政发〔2011〕11号)3.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4。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57号)四、判断为不规范处方情况【点评标准】1。
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2。
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3. 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4. 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5. 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6. 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7。
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8. 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9。
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10. 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11。
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12. 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13. 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14. 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