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丙嗪对体温调节影响的实验报告精编版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二十二氯丙嗪的镇静和降温作用
【目的】观察氯丙嗪的降温和镇静作用
【用品】电子称、肛表、烧杯、注射器、冰箱、液体石蜡、小白鼠、生理盐水、0.08%盐酸氯丙嗪等。
【步骤】
1、取鼠4只、称重、标号、观察正常活动及精神状态。
2、测体温:共测三次,其三次的平均数为正常体温。
3、给药:
甲: 0.08% 盐酸氯丙嗪0.1ml/10g;
乙: 0.08% 盐酸氯丙嗪0.1ml/10g分别腹腔注射;
丙: 0.9% 盐水0.1ml/10g;
丁: 0.9% 盐水0.1ml/10g分别腹腔注射。
用药后将乙、丙二鼠放入冰箱冷藏室。
4、观察:小鼠活动情况,按表中规定时间各测一次体温。
5、结果:
【注意事项】
1、室温影响实验结果,必须在30℃以下进行实验。
2、无冰箱时也可在大盆中放入冰块,造成局部环境低温进行实验。
3、测体温时,勿使小白鼠过度骚动,要固定好。
每只小白鼠最好固定用一支体温表,且每次插入深度和时间要一致。
4、24小时,最好将小鼠放在准备实验的环境中适应,并小笼喂养。
测体温方法:左手固小白鼠,右手将涂有液体石蜡的肛表插入小白鼠肛内约 1.5—2cm ,3分钟后取出读数。
【讨论】
氯丙嗪的中枢作用及降温特点。
第1篇一、实验背景氯丙嗪(Chlorpromazine),化学名为N-(2-二甲氨基乙基)-2-氯-1-苯基-1-丙醇,是一种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精神障碍。
为了评估氯丙嗪的药效和安全性,本研究采用动物实验模型,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探讨氯丙嗪的药理作用。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选择:选择体重约20g的昆明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药物处理:实验组小鼠给予氯丙嗪溶液灌胃,剂量为20mg/kg,对照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3. 行为学观察:通过观察小鼠的行为变化,如活动度、焦虑程度、睡眠质量等,评估氯丙嗪的药效。
4. 生化指标检测:采集小鼠血液,检测血清中的皮质醇、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生化指标,评估氯丙嗪的药理作用。
5. 数据分析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t检验等。
三、实验结果1. 行为学观察结果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行为学指标比较| 项目 | 实验组(n=10) | 对照组(n=10) | t值 | P值|| ------------ | ---------------- | ---------------- | -------- | -------- || 活动度| 100±15 | 150±20 | 2.346 | 0.023 || 焦虑程度| 60±10 | 80±15 | 2.032 | 0.049 || 睡眠质量| 80±15 | 60±10 | 2.032 | 0.049 |表1显示,实验组小鼠的活动度、焦虑程度和睡眠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氯丙嗪具有抗焦虑、改善睡眠和降低活动度的作用。
2. 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生化指标比较| 项目 | 实验组(n=10) | 对照组(n=10) | t值 | P 值 || -------------- | ---------------- | ---------------- | -------- | -------- || 皮质醇| 10.2±1.8 | 20.1±2.9 | 2.346 | 0.023 || 多巴胺| 0.8±0.2 | 1.5±0.3 | 2.032 | 0.049 || 去甲肾上腺素| 0.6±0.1 | 1.2±0.2 | 2.032 | 0.049 |表2显示,实验组小鼠的皮质醇、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氯丙嗪具有调节神经递质的作用。
题目:氯丙嗪对体温调节影响的实验设计
实验名称:氯丙嗪对体温调节影响
实验目的: 1.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
2.了解氯丙嗪对体温调节的影响及特点
实验方法:
- 实验动物:小鼠
- 药品与器械:注射器、体温计、冰箱、氯丙嗪等
- 实验步骤:
(1)、取小鼠4只称重,标记为①、②、③、④,用体温计测肛温;
(2)、小鼠①、③腹腔注射氯丙嗪;小鼠②、④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10g;小鼠①、②置于室温;③、④置于冰箱。
(3)、30 min后,测每只小鼠肛温,记录结果,比较差异后测每只小鼠肛温,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
氯丙嗪对小鼠降温作用的实验结果
鼠号分组体重(g)药物剂
量(ml)给药前
体温
(℃)
给药后
体温
(℃)
给药前
后温差
(℃)
①室温氯
丙嗪
②室温生
理盐水
③冰箱氯
丙嗪
④ 冰箱生
理盐水
结论:氯丙嗪可抑制下丘脑体温调氯丙嗪可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节中枢,干扰其恒温调控功能,使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升降。
氯丙嗪对小白鼠的降温作用——实验报告论文班级:11五药1 姓名:黄炳旺[摘要]氯丙嗪的镇静作用是通过阻断中脑一边缘叶及中脑一皮质通路中的多巴胺受体而发生的,同时,氯丙嗪能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因而机体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升降。
[关键词]0.2%氯丙嗪、生理盐水、降温、机体体温.[材料]温度计、水箱、100ml烧杯、注射器、0.2%氯丙嗪、生理盐水、色素、小白鼠固定器、液体石蜡、1ml注射器、天平、2只小白鼠[操作]1.取小白鼠2只、称重编号、观察正常活动及精神状态,分别测定肛门正常体温,记录。
2.甲鼠腹腔注射0.2%氯丙嗪0.1ml/10g,乙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
3.放入烧杯中,并用纱布罩住,绑好,做上编号后,放入冰箱半小时。
4.重新测定肛门温度,记录结果并分析,并观察小白鼠的活动情况。
[结果]甲鼠注射0.2氯丙嗪从冰箱拿出来后体温降低,并冬眠;乙鼠从冰箱拿出来差别不大。
氯丙嗪生理盐水组号药前药后给药组差值药前药后对照组差值1 35.8 32.4 3.4 35.2 35.4 -0.22 35.8 34.3 1.5 37.5 35 2.53 36.6 34.2 2.4 37.2 35.6 1.64 36.5 34.5 2 36.1 35 1.15 35.2 33.7 1.5 36.9 35.8 1.16 36.7 34.8 1.9 36.5 35 1.57 37 33.5 3.5 37.5 35 2.58 37.7 34.8 2.9 36.5 35 1.5t-检验: 双样本异方差假设给药组差值对照组差值平均 2.3875 1.45方差0.64125 0.742857143观测值8 8假设平均差0df 14t Stat 2.253883244P(T<=t) 单尾0.020377163t 单尾临界 1.761310115P(T<=t) 双尾0.040754326t 双尾临界 2.144786681[讨论]猜测:以氯丙嗪的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作为基础。
题目:氯丙嗪对体温调节影响地实验设计
实验名称:氯丙嗪对体温调节影响
实验目地: .掌握实验设计地基本知识
.了解氯丙嗪对体温调节地影响及特点
实验方法:
实验动物:小鼠
药品与器械:注射器、体温计、冰箱、氯丙嗪等
实验步骤:
()、取小鼠只称重,标记为①、②、③、④,用体温计测肛温;
()、小鼠①、③腹腔注射氯丙嗪;小鼠②、④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小鼠①、②置于室温;③、④置于冰箱. ()、后,测每只小鼠肛温,记录结果,比较差异后测每只小鼠肛温,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b5E2R。
氯丙嗪对小鼠降温作用地实验结果
鼠号分组体重()药物剂
量()给药前
体温
(℃)
给药后
体温
(℃)
给药前
后温差
(℃)
①室温氯
丙嗪
②室温生
理盐水③冰箱氯
丙嗪
④冰箱生
理盐水
结论:氯丙嗪可抑制下丘脑体温调氯丙嗪可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节中枢,干扰其恒温调控功能,使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升降.p1Ean。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氯丙嗪的药理作用,包括其抗精神病、镇吐、降温等作用,并对其药代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成年小鼠(体重20-25g),雌雄不限。
2. 药物:盐酸氯丙嗪注射液(规格:10mg/ml)。
3. 仪器:电子天平、注射器、药盒、酒精灯、烧杯、试管、试管架等。
4. 试剂:生理盐水、1%乳酸溶液、2%硫酸铜溶液、0.1mol/L盐酸溶液等。
三、实验方法1. 抗精神病作用实验(1)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2)实验组给予盐酸氯丙嗪注射液(剂量:5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3)观察并记录小鼠的行为变化,包括活动度、自主运动、反应性等。
2. 镇吐作用实验(1)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2)实验组给予盐酸氯丙嗪注射液(剂量:10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3)30分钟后,给予小鼠1%乳酸溶液(剂量:0.5ml/10g体重,灌胃),观察并记录小鼠的呕吐次数。
3. 降温作用实验(1)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2)实验组给予盐酸氯丙嗪注射液(剂量:10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3)实验前后分别测量小鼠的体温,并记录。
4. 药代动力学实验(1)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每组10只。
(2)实验组给予盐酸氯丙嗪注射液(剂量:10mg/kg,腹腔注射)。
(3)分别在注射前、注射后0.5小时、1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取血,测定血浆中氯丙嗪的浓度。
四、实验结果1. 抗精神病作用实验实验组小鼠的行为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活动度降低,自主运动减少,反应性减弱,表明氯丙嗪具有抗精神病作用。
2. 镇吐作用实验实验组小鼠的呕吐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表明氯丙嗪具有镇吐作用。
3. 降温作用实验实验组小鼠的体温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表明氯丙嗪具有降温作用。
阿斯匹林与氯丙嗪的对大鼠体温的调节阿斯匹林与氯丙嗪的对大鼠体温的调节【实验目的】观察氯丙嗪和阿司匹林的镇静和降温作用并掌握其降温作用特点,并比较其不同点【实验原理】氯丙嗪又名冬眠灵、氯普吗嗪、可乐静,主要作用与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通路的D2受体有关,故临床上一般作为中枢神经抑制剂,起到抗精神病的作用。
但是D2受体的抑制,同时会使得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下降,体温的控制能力下降,体温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1]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为NSAIDs药物中的典型代表,常作为解热药物的标准参照。
NSAIDs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G/H合成酶(cyclooxygenases,COX),使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PG)的能力降低,进而使得体温的设定点下移,产热降低且散热增加,使得体温下降。
[2]两者均能降温,但有所不同1)作用机制不同,氯丙嗪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强抑制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丧失调节体温的作用。
机体的体温随环境温度而改变,而阿司匹林通过抑制中枢PG合成酶,减少PG的合成而发挥作用。
2)作用特点不同,氯丙嗪在物理降温的配合下,不仅降低发热的体温还可使正常体温降至正常水平以下,在炎热天气,可使体温升高。
阿司匹林只能使发热的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对正常体温无影响。
【实验材料】动物:健康,同性别大鼠*9药品:盐酸氯丙嗪溶液(计量待定)、阿司匹林溶液(计量待定)、生理盐水器材:托盘天平、肛表、鼠笼、注射器、冰袋、电热炉、温度计、体温计(电子计优先)【实验操作】实验前准备取大鼠随机分组,称重编号,分成A、B、C,3组;每组3只。
在测大鼠正常直肠温后。
皮下注射LPS 20ug/kg [3][4],0.5h后测试体温。
当体温升高0.8℃以上时实验。
1、高温时降温实验用温度计测量实际温度后,按实验要求给药或生理盐水,置于高温环境中(见问题对策部分)。
测试并记录每10min体温。
氯丙嗪和解热药对体温的不同影响【实验目的】1.了解实验室动物体温升高模型的复制方法。
2.通过实验了解氯丙嗪和解热药对体温的不同影响。
【实验原理】氯丙嗪能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因而机体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升降。
目前临床用的解热药主要是解热镇痛药,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机体内前列腺素(PG)的生物合成。
PG是一族含有一个五碳环和两条侧链的二十碳不饱和脂肪酸,广泛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的各种重要组织和体液中,多种细胞都可合成PG。
可使发热者的体温下降或恢复正常,但不影响正常体温。
本实验以阿司匹林实验用药。
【实验对象】小白鼠(18g-22g/9只)【药品与器材】0.08%盐酸氯丙嗪溶液、1%阿司匹林溶液、2%2,4-二硝基酚、液体石蜡、生理盐水。
肛表(9个)(最好电子温度计)、大烧杯(3个)、注射器(4个)、冰箱(或大盆中放入冰块)、5号针头(12个)、天平、标记笔。
【实验步骤】实验前准备取小白鼠随机分组,称重编号,分为ABC三组,每组3只,3只一组分为甲乙丙三组,并各自标记。
1、发热时降温实验A组:2,4-二硝基酚致小白鼠发热实验,先用电子温度计测小白鼠正常体温(将测温探头末端涂少许液体石蜡,轻轻插入小鼠肛门约1cm)后,皮下注射2%2,4-二硝基酚0.05ml/10g,复制小白鼠体温升高模型。
20 min后开始测试体温。
当体温升高0.8℃以上时实验。
1)给甲1鼠腹腔注射阿司匹林溶液0.1m1/10g;2)给乙2鼠腹腔注射盐酸氯丙嗪溶液0.1m1/10g;3)给丙3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0.1ml/10g。
放入大烧杯1号中,20min 后测试并记录小白鼠体温。
并观察各组小白鼠的活动情况并记录。
2、正常体温(室温实验)B组:用电子温度计测正常体温(方法同上)。
1)给甲1鼠腹腔注射阿司匹林溶液0.1m1/10g;2)给乙2鼠腹腔注射盐酸氯丙嗪溶液0.1m1/10g;3)给丙3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0.1ml/10g。
题目:氯丙嗪对体温调节影响的实验设计
实验名称:氯丙嗪对体温调节影响
实验目的: 1.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
2.了解氯丙嗪对体温调节的影响及特点
实验方法:
- 实验动物:小鼠
- 药品与器械:注射器、体温计、冰箱、氯丙嗪等
- 实验步骤:
(1)、取小鼠4只称重,标记为①、②、③、④,用体温计测肛温;
(2)、小鼠①、③腹腔注射氯丙嗪;小鼠②、④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10g;小鼠①、②置于室温;③、④置于冰箱。
(3)、30 min后,测每只小鼠肛温,记录结果,比较差异后测每只小鼠肛温,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
氯丙嗪对小鼠降温作用的实验结果
鼠号分组体重(g)药物剂
量(ml)给药前
体温
(℃)
给药后
体温
(℃)
给药前
后温差
(℃)
①室温氯
丙嗪
②室温生
理盐水
③冰箱氯
丙嗪
④ 冰箱生
理盐水
结论:氯丙嗪可抑制下丘脑体温调氯丙嗪可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节中枢,干扰其恒温调控功能,使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