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纳多斯《音乐会快板》的民族特征及钢琴演奏技巧诠释
- 格式:pdf
- 大小:217.79 KB
- 文档页数:1
走近格拉纳多斯一、生命奏响的狂想曲格拉纳多斯的《戈雅之画》是当前最为著名的钢琴组曲之一,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其精神内涵。
和其他的人不同,许多的演奏家在进行演奏额时候,通常都是以演奏为主,将自己定义为一个艺人,或者将钢琴定义为一种赚钱的工具,这样的做法固然能够让其得到非常大的名声和利益,但却丧失了作为一个钢琴演奏者的纯粹。
但是格拉纳多斯是完全不同的,他在音乐上的路途是其他人所不能够比拟的,因为他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钢琴演奏者,最纯粹的演奏者,他将自己的每一首曲子都当成了一件艺术品。
因此,它的作品都是经过了诸多的雕琢的。
这种雕琢和商业化的雕琢又完全的不同,因为商业化的雕琢,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為了迎合观众,让观众能够非常好的倾听自己的音乐,从而获得利益,但是格拉纳多斯的雕琢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
他要将自己的作品做到完美,做到能够称之为艺术品的程度,就算是其他的人不认可,他也在坚持,这种坚持就让他的作品成为了一种孤独的存在。
这种孤独是一切艺术品的特质。
而格拉纳多斯的一声努力,也就是让这种孤独的艺术品越来越多,来满足自己庞大的“野心”。
是的,“野心”!他在一定的程度上认为自己的作品就是自己生命的全部,而他创作这些曲子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的华丽。
因此,在某些程度上来看,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奏响自己的曲目。
而《戈雅之画》就是他最为杰出的作品,也是他一生中最美丽的时刻,这部作品在最大程度上倾注了他的心血。
二、生活描绘的艺术画格拉纳多斯曾在信中这样提到:“我创作了一集有很大气概和难度的《戈雅之画》。
它们是我所作努力的回报——我爱上了戈雅的心理”。
巧合的是,曾经一位法国的启蒙主义者在涉及旋律的论述中也指出:“是什么使音乐成了模仿的艺术呢?是旋律。
旋律模仿人声的变化,表现出怨诉,表现出痛苦和喜悦的呼声,表现出威吓,一切情感的发声表现都属于旋律表现和范畴”。
格拉纳多斯还曾提到:“在《戈雅之画》中我企图给予一种个性特征,一种苦涩和优雅的混合物——它们是典型西班牙式的,那种突然充满爱和热情的情感,戏剧性和悲惨的,就像在戈雅的作品中所看到的”。
格拉纳多斯之钢琴乐曲《稻草人》的音乐内容及演奏解析
《稻草人》是由著名钢琴家格拉纳多斯创作的一首钢琴乐曲。
这首钢琴曲的音乐内容跟其标题一样,将稻草人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
具体来说,这首钢琴乐曲采用了明快的节奏和欢快的旋律来描述稻草人在田野里跳跃的情景,整首曲子的音乐风格比较明快欢乐,令人感到轻松愉悦。
在演奏上,这首钢琴曲也有一些特殊的技巧和要点。
首先,在演奏速度方面,要保持快速而稳定的节奏,不要因为过快的速度而导致漏音或错误弹奏。
其次,要注意弹奏的力度和音色,让每个音符都飘逸轻盈,表现出稻草人跳跃的轻快感觉。
同时还要注意一些细节的处理,如连线、装饰音以及滑音等,使整个曲子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在演奏过程中,要通过插入一些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让这首钢琴曲听起来更加动人味美。
总之,《稻草人》是一首充满童趣和活力的钢琴乐曲,不仅音乐内容丰富生动,演奏也非常有技巧性和艺术性,是一首非常值得钢琴爱好者学习和演奏的乐曲之一。
《钢琴组曲《少年那达慕掠影》的民族风格诠释及演奏技法探析》篇一一、引言钢琴组曲《少年那达慕掠影》以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为创作灵感,结合现代音乐表现手法,展现出一种独特而深邃的民族风情。
该组曲以那达慕大会为背景,通过音乐的形式,捕捉了少年们在草原上欢腾、嬉戏的瞬间。
本文旨在深入解析该组曲的民族风格及其演奏技法,以期为钢琴演奏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启示。
二、《少年那达慕掠影》的民族风格诠释1. 旋律与节奏《少年那达慕掠影》的旋律优美动听,融合了蒙古族传统音乐的元素。
在旋律的构建上,采用了宽广的音域和跳跃性的音程,营造出草原辽阔、无垠的感觉。
同时,节奏明快有力,既有传统的三拍子节奏,又有自由即兴的演奏方式,使整个音乐更加生动活泼。
2. 和声与调式该组曲在和声与调式的运用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
和声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平行和声,又有现代的和声运用手法,使音乐更具层次感。
调式上,采用了蒙古族特有的音阶和调式,如“蒙古长调”等,使得整个音乐更具民族特色。
3. 演奏风格《少年那达慕掠影》的演奏风格既具有传统性,又兼具现代感。
在演奏时,要把握好蒙古族传统音乐的韵味和情感表达,同时要结合现代音乐的表现手法,使音乐更具张力和感染力。
三、《少年那达慕掠影》的演奏技法探析1. 音阶与和弦在演奏该组曲时,要熟练掌握蒙古族传统音阶和和弦的演奏技巧。
音阶的演奏要流畅自然,表现出草原的宽广与无垠;和弦的演奏要和谐丰满,使音乐更具层次感。
2. 弹奏力度与速度该组曲在弹奏力度与速度上具有较大的变化。
在表现欢快、热烈的场景时,要运用较强的力度和较快的速度;在表现宁静、悠远的场景时,则要运用较轻的力度和较慢的速度。
同时,要根据音乐的需要,灵活运用踏板,使音乐更具表现力。
3. 情感表达与技巧运用在演奏该组曲时,要充分表达出音乐所蕴含的情感。
通过运用各种钢琴技巧,如连奏、断奏、跳音等,表现出少年们在草原上的欢腾、嬉戏以及内心的喜悦与激动。
钢琴组曲《戈雅之画》风格的民族性摘要《戈雅之画》是19世纪西班牙民族乐派奠基者恩瑞克·格拉纳多斯的巅峰之作。
本文从旋律素材、节奏素材、结构、调式和吉他效果五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戈雅之画》中特有的民族风格。
关键词:恩瑞克·格拉纳多斯《戈雅之画》民族性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恩瑞克·格拉纳多斯(enrique granados,1867-1916)是西班牙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之一,是19世纪末西班牙钢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其晚期代表作《戈雅之画》是他最成熟、最成功、最引人注目的作品。
格拉纳多斯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报以极大热爱。
1898年,爆发“美西战争”,在与新兴的美国争夺中,日薄西山的西班牙丧失了古巴、波多黎各、菲律宾、关岛等海外殖民地,处在内外交困之时,格拉纳多斯在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参观了西班牙“宫廷画家”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goya,1746-1828)的作品。
戈雅的时代正处在拿破仑横扫欧洲之时,西班牙也无法幸免地被法国统治。
戈雅的画风粗俗但充满真理,其作品素材大部分来自于西班牙人民的日常生活及战争历史,其中贵族的腐败、贪婪与无能,普通民众的开朗、热情、奔放、坚强与无畏强权、敢于斗争的民族特性都深深触动并感染了格拉纳多斯。
戈雅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西班牙民族风格,尤其是他的作品《着衣的玛哈》和《裸体的玛哈》,画中的主角是同一人,描绘裸体女子是当时西班牙宗教裁判所严厉禁止的,这是当时西班牙艺术中仅有的一幅女裸体画像。
《着衣的玛哈》和《裸体的玛哈》激发了格拉纳多斯的创作灵感,戈雅作品中的内涵与格拉纳多斯挖掘民族音乐振兴民族精神来达到民族文化觉醒和民族文艺复兴不谋而合。
受戈雅画作的启发,他酝酿创作出了举世闻名的钢琴组曲《戈雅之画》。
这部组曲包括了《情话》《窗口述怀》《烛火凡丹戈舞》《少女和夜莺》《爱与死》《幽灵小夜曲》6首标题性作品。
格拉纳多斯《诗意圆舞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奏分析作者:徐彬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08期【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恩里克·格拉纳多斯诗化圆舞曲这首作品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此来试析诗化圆舞曲的演奏技巧与风格。
【关键词】格拉纳多斯创作特点演奏技巧一、格拉纳多斯简介恩里克·格拉纳多斯(Enrique Granados,1867-1916)生于巴塞罗那,是西班牙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班牙民族乐派的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是西班牙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享有"西班牙的肖邦"美誉。
从小受到良好音乐熏陶的格拉纳多斯,在16岁时便展现出出众的演奏才华,16岁在钢琴大赛上获奖,17岁时开始学习和声及作曲技法,师从著名作曲家费利佩学习和声及作曲。
20岁时去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钢琴演奏技巧,并得到贝里奥的欣赏,从而极大的展现他潜在的才能。
他的一生创作大量类型的音乐作品包括交响诗、歌剧、声乐、室内乐及钢琴作品等,他的音乐体现出了独特的西班牙风格。
格拉纳多斯钢琴代表作品有:《西班牙舞曲集》十二首(作品37)、钢琴组曲《戈雅之画》七首、《少女即兴曲》、《A小调即兴曲》、《升C大调音乐会快板》、《浪漫的场景》、《六首西班牙民谣小品》、《风景》、《诗意圆舞曲》等。
于1901年,创立了格拉纳多斯音乐学院,培养了众多著名的音乐家等。
格拉纳多斯是西班牙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西班牙民族色彩,同时还带有浪漫主义色彩。
二、格拉纳多斯《诗意圆舞曲》创作特征及演奏分析格拉那多斯创作的音乐作品《诗意圆舞曲》此曲是一首套曲,一共由九首作品组成:全曲是由序奏,七首圆舞曲以及尾声构成,并具有西班牙民间音乐的色彩。
(一)《序奏》这是一首快板乐章,具有西班牙民间音乐的色彩,节奏2/4拍,全曲优美轻盈。
第(1-8)小节以ff的力量奏出西班牙热情奔放的个性,高低声部双音在演奏时注意声部不同的音响效果并突出主旋律声部,在音色上追求明亮的色彩。
格拉纳多斯钢琴音乐中的吉他色彩
19世纪,受到当时民族主义政治运动的影响,西班牙音乐文化中民族主义盛行,钢琴音乐和西班牙吉他在这个时期结下了奇妙的缘分。
在西班牙音乐的黄金时期,以格拉纳多斯等人为代表西班牙民族乐派的作曲家将弗拉门科艺术等西班牙民间音乐元素以严谨、规范的作曲技法融合进钢琴作品的创作中,创造出许多具有浓厚吉他情节的钢琴诗篇。
在国内现有的研究格拉纳多斯作品的文献讨论最多的对象是其创作生涯后期最出色的作品《戈雅之画》,或讨论其创作中的民族主义特色、或讨论创作风格与演奏研究,少数针对《十二首西班牙舞曲》的研究则是围绕舞蹈节奏特性、标题、历史文化背景等角度综合的阐述其民族特色,针对吉他影响的研究在这些文献中只有对技巧的借鉴有较为短小的篇幅进行讨论,并未探索钢琴与吉他这二者在调式调性、和声、特征音阶上的联系,并且对吉他技巧的解读与分析并不全面,例如对碎音、内在持续音等技巧在钢琴上的诠释有所偏颇。
本文侧重于探讨《舞曲》对西班牙古典吉他和弗拉门科吉他的元素借鉴,从古典吉他的视角,乐谱的客观呈现和主观演奏中的音色诠释解读这部钢琴作品的音乐美。
本论文在第一章中介绍了西班牙吉他与钢琴的渊源,针对谱面所呈现的调式调性、技巧借鉴技巧在文章的第二、三章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得出结论,格拉纳多斯虽然使用的是古典与浪漫主义的写作方法来创作这部作品,但他采用的调式以及特殊的音程与和弦,使得作品的音响在呈现时具备了吉他所特有的风情;虽然他也运用传统的和声配置与走向,但是在音程的叠置方法上则更符合吉他的演奏特点;用严谨、规范、正统的钢琴律制和作曲方式将这些吉他特有的技巧元素整合到钢琴的表达语境中,使得作品既有钢琴的音响,又具备吉他音乐的韵味。
最后,
在此基础上在第四章对实际演奏中如何诠释吉他的音色进行讨论。
浅谈格拉纳多斯的音乐创作作者:刘天华来源:《艺术评鉴》2017年第03期摘要:格拉纳多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班牙民族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素有"西班牙的肖邦"的美誉。
他的音乐别具一格,虽不像同时期的阿尔贝尼兹那样有浓郁的西班牙民族风格,却在较为沉寂、忧郁感伤的色彩中又透露着喜悦,并将其转变为更深层次的情感,在无形之中传达出高度的浪漫主义音乐的意向;他的音乐兼容并蓄,不仅继承了浪漫派音乐前辈作曲家的浪漫情怀,同时还将西班牙所特有的丰富的音乐元素创造性地融入其中,并且对印象派的音乐创作有所探索,诸多的因素促使他的音乐形成了多重性的音乐风格。
本文以格拉纳多斯《浪漫情景》之五《热情的快板》为例,通过分析演奏中的音乐处理与情感表现,带领大家了解其作品的风格特征与音乐内涵。
关键词:格拉纳多斯音乐处理风格特征情感表现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3-0016-03一、创作背景与影响因素(一)浪漫主义的影响19世纪,欧洲音乐进入浪漫主义,这种突破循规蹈矩的古典形式,强调感性重于理性,追求用个性化的方式不拘一格地表达个人思想情感和艺术感受的思潮,对格拉纳多斯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他的音乐作品中流露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情怀,他也因此被称为“最后的浪漫主义”。
(二)民族主义的影响19世纪中叶,欧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促使了民族乐派的产生。
为了实现争取自由、民族独立的愿望,民族乐派的作曲家深入挖掘和钻研本民族民间音乐宝藏,广泛地搜集和整理民族的音乐遗产,从中吸取丰富的养料,在创作实践中努力探索本民族的音乐语言和表现形式,使自己的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气派,体现民族的感情和气质。
在这种全欧洲民族音乐运动高涨的氛围影响下,格拉纳多斯坚定了对本民族的热爱,利用西班牙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西班牙音乐。
在他钢琴音乐的创作中,体现了他对西班牙民族价值观的肯定,对西班牙的眷恋之情。
教案三:理解音乐慢板和快板的区别及演奏技巧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而音乐的速度有快有慢,这样的速度不仅会影响音乐的表现力,还会影响演奏的技巧。
在音乐中,快板和慢板的差别非常大,掌握它们的区别和演奏技巧,对于音乐的演奏者来说,很有必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音乐慢板和快板的区别以及演奏技巧。
一、慢板和快板的概念慢板和快板是相对音乐速度而言的,慢板表示比较缓慢的速度,速度适中,节奏感明显,表现出优雅、舒缓的感觉,通常用来演奏一些柔美、抒情的音乐,如《梁祝》等。
快板表现的则是快速的节奏感,有力、热情,通常用来演奏一些激烈、欢快的曲目,如《小提琴协奏曲》等。
二、慢板和快板的技巧1.慢板的演奏技巧演奏慢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意掌握好节奏感慢板的节奏感更加明显,在演奏时,演奏者需要仔细听取节奏,并在心中默起与乐曲的节奏进行运算,这样才能演奏出富有情感、节奏感明显的音乐。
(2) 注意控制好速度慢板的速度相对比较慢,演奏者在演奏时需要注意渐进式加速,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以免影响音乐的表现力和整体效果。
(3) 注意声音的柔和慢板的曲速比较慢,所以演奏者需要注意发声的轻柔、柔和,以营造出优美的音乐效果。
2.快板的演奏技巧快板的演奏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注意控制好节奏感快板的节奏感非常重要,演奏者在演奏时需要掌握好每一个节拍,同时还需要尽量减少音符之间的停顿时间,使音乐更加流畅。
(2) 注意控制好音量快板的音乐很容易使人感到充满力量和活力,但是过于强劲的音量对于听众来说也是一种折磨。
所以,在快板曲目演奏时,演奏者需要注意控制好音量,使其符合音乐的内部要求。
(3) 注意各个指法的流畅性快板的曲目常常要求演奏者快速切换不同的指法,因此演奏者需要注意各个指法之间的流畅性和准确性,从而使音乐更加灵动。
同时,还需要注重指法力度的掌握,以及手腕和手臂的协调性。
三、如何对慢板和快板进行切换对于演奏者来说,在演奏慢板曲目和快板曲目之间进行切换,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 需要前期的适应训练慢板和快板两种曲目的演奏技巧非常不同,所以在进行切换时需要有一定的前期准备和适应训练,以确保演奏效果更为理想。
西班牙民族音乐之奇葩——格拉那多斯《西班牙民谣小品》探微谢丁【摘要】格拉那多斯是十九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他所创作的钢琴作品《西班牙民谣小品》不仅结合了当地悠久的民族音乐文化.且通过大胆创新的音乐手法使其赋予了浓郁的西班牙民族特色。
本文旨在通过具体分析,以期加深其他学习者对格拉那多斯及该套作品的理解。
从而更好地诠释出音乐中的无穷魅力。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3页(P44-46)【关键词】格拉那多斯;西班牙音乐;钢琴作品【作者】谢丁【作者单位】汉口学院音乐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607一、西班牙“钢琴诗人”——格拉那多斯西班牙的钢琴音乐在西方钢琴发展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一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著称。
在18世纪初,当地的钢琴音乐曾盛极一时,到了19世纪下半叶,由于民族乐派的兴起,西班牙迎来了本国钢琴创作的黄金时期。
以格拉那多斯为代表的西班牙民族乐派作曲家在吸收融汇古典主义、浪漫主义音乐成就的同时,也继承发扬了本民族民间音乐传统的精髓。
其中,格拉那多斯的音乐既富有浓郁的西班牙民族特色,同时又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因此被誉为西班牙的“钢琴诗人”。
钢琴组曲《西班牙民谣小品》在其浩瀚的钢琴作品中可谓是独树一帜,也是他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钢琴作品之一。
乐曲中,作曲家引用自己最熟悉和喜爱的西班牙民间音调进行音乐创作,将原汁原味的西班牙民谣主题和绚丽的钢琴技法相结合为特点。
在乐曲中我们不仅聆听到当地的民族歌谣,而且强烈感受到丰富多彩的西班牙舞蹈节奏。
其浓郁的民族气息、浪漫的主题旋律、华丽而复杂的钢琴技巧使这套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美学内涵。
以下笔者将对乐曲的创作特色进行归纳,并对组曲中每首乐曲逐一进行音乐分析及演奏上的提示。
二、《西班牙民谣小品》的创作特色西班牙民族音乐具有丰富地民族性、地方性特色,不同地区分布着大量风格迥异的民间音乐。
格拉纳多斯与他的《六首西班牙民谣小品》格拉纳多斯是西班牙作曲家曼努埃尔·德·法利亚斯·格拉纳多斯(Manuel de Falla y Matheu)创作的一部钢琴曲集,全名为《六首西班牙民谣小品》(Seis canciones populares españolas)。
这部作品由格拉纳多斯在1914年至1915年期间创作,以西班牙传统民谣为主题,共收录了六首曲目。
《六首西班牙民谣小品》的曲目顺序如下:1.《风的朋友》(El Paño Moruno)2.《阉公鲁》(Seguidilla Murciana)3.《斗牛士的歌》(Asturiana)4.《小饼干》(Jota)5.《叹息》(Nana)6.《起舞》(Canción)这些曲目都是根据西班牙民谣进行重新编曲而成,充满了浓厚的西班牙民俗风情。
格拉纳多斯以细腻的钢琴演奏技巧和写意的音乐表达,将西班牙民谣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六首西班牙民谣小品》中的第一首曲目《风的朋友》以琴键钢琴技巧和节奏感交织出沙漠风暴般的音乐画面,富有西班牙传统民谣的情感和炽热的氛围。
第二首曲目《阉公鲁》根据西班牙南部民谣Seguidilla编曲而成,富有西班牙南部地区特有的情感和节奏感。
第三首曲目《斗牛士的歌》以悲伤的调子展现了一个斗牛士困境下的内心世界,旋律潇洒,富有戏剧性。
第四首曲目《小饼干》以典型的西班牙Jota舞曲的节奏和轻快的旋律,给人一种欢快的感觉。
第五首曲目《叹息》是一首催眠曲,以柔和的旋律和温暖的音色,表达了母爱的温情。
整个曲集通过六首曲目的巧妙串联,展现了西班牙民族音乐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魅力。
格拉纳多斯在创作中运用了丰富的和声和琶音技巧,使得每一首曲目都有着独特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这些曲目旋律优美,节奏鲜明,音色细腻,是一部颇具影响力的钢琴作品。
《六首西班牙民谣小品》被认为是格拉纳多斯最重要的钢琴作品之一,广泛被世界各地的钢琴家演奏,并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格拉纳多斯《诗意圆舞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奏分析作者:李承远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李承远[1]白宁[内容提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恩里克·格拉纳多斯诗化圆舞曲这首作品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此来试析诗化圆舞曲的演奏技巧与风格。
[关键词]格拉纳多斯/创作特点/演奏技巧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36(2016)02-0230-2一、格拉纳多斯简介恩里克·格拉纳多斯(EnriqueGranados,1867-1916)生于巴塞罗那,是西班牙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班牙民族乐派的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是西班牙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享有"西班牙的肖邦"美誉。
从小受到良好音乐熏陶的格拉纳多斯,在16岁时便展现出出众的演奏才华,16岁在钢琴大赛上获奖,17岁时开始学习和声及作曲技法,师从著名作曲家费利佩学习和声及作曲。
20岁时去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钢琴演奏技巧,并得到贝里奥的欣赏,从而极大的展现他潜在的才能。
他的一生创作大量类型的音乐作品包括交响诗、歌剧、声乐、室内乐及钢琴作品等,他的音乐体现出了独特的西班牙风格。
格拉纳多斯钢琴代表作品有:《西班牙舞曲集》十二首(作品37)、钢琴组曲《戈雅之画》七首、《少女即兴曲》、《A小调即兴曲》、《升C大调音乐会快板》、《浪漫的场景》、《六首西班牙民谣小品》、《风景》、《诗意圆舞曲》等。
于1901年,创立了格拉纳多斯音乐学院,培养了众多著名的音乐家等。
格拉纳多斯是西班牙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西班牙民族色彩,同时还带有浪漫主义色彩。
二、格拉纳多斯《诗意圆舞曲》创作特征及演奏分析格拉那多斯创作的音乐作品《诗意圆舞曲》此曲是一首套曲,一共由九首作品组成:全曲是由序奏,七首圆舞曲以及尾声构成,并具有西班牙民间音乐的色彩。
(一)《序奏》这是一首快板乐章,具有西班牙民间音乐的色彩,节奏2/4拍,全曲优美轻盈。
浅谈格拉纳多斯《诗意圆舞曲》的音乐特征与演奏建议
王晓蕊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
【年(卷),期】2022()5
【摘要】恩里克.格拉纳多斯是西班牙公认的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被称为“西班牙的肖邦”、“最后的浪漫主义者”。
本文将对格拉纳多斯的精品钢琴套曲《诗意华尔兹》进行音乐特征、艺术特点及创作素材的简析和对比,探索其相应的演奏要点,旨在了解格拉纳多斯的音乐特色和创作特点,以及如何准确在演奏上把握该作品的音乐特色。
【总页数】3页(P131-133)
【作者】王晓蕊
【作者单位】惠州学院音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24.1
【相关文献】
1.格拉纳多斯《音乐会快板》的演奏分析
2.格拉纳多斯《诗意圆舞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奏分析
3.格拉纳多斯《诗意圆舞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奏分析
4.刍议格拉纳多斯《音乐会快板》的创作特点及演奏方法
5.格拉纳多斯《音乐会快板》演奏版本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钢琴作品《五魁》艺术特征及演奏分析摘要:“五魁”是我国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用以庆贺狩猎归来、感恩自然馈赠的传统民间舞蹈,在歌舞之时带上动物面具并模仿其跳跃、奔跑姿态,生动展现出自然生物的神韵,是于生产生活与日常劳动中诞生的艺术形式。
钢琴作品《五魁》以传统歌舞为题材,由美国华人作曲家周龙于1983年创作。
关键词:钢琴作品;《五魁》;创作技法一、创作特点一是利用和声共鸣的方式,模拟我国传统的打击乐音效。
钢琴作品《五魁》涉及A2大字二组至g4小字四组的宽广音域,擅长利用钢琴的音色模拟多种打击乐,曲目中的音色不断变化,音乐的画面感和表现力更强。
钢琴作品《五魁》的创作深受我国的磐和钟及镲等传统打击乐器的启发与影响。
打击乐演奏的音效不和谐,在不协和音效的共鸣下涉及诸多的繁琐泛音组合,曲目中常存在兼具纵向不协和音效与良好的音响层次感,也是周龙的和声构思。
二是右手C音琴弦与左右C音营造鼓声音响的独特演奏方式。
主要用在143小节的Arioso处,利用新颖的演奏方式,在抒情的旋律中融入鼓声,营造鼓声朦胧的音乐表现效果。
三是有板与散板结合的节拍形式。
曲目各小节的节拍数不固定,1-65小节等部分甚至段落无标记拍号和小节线。
满族民歌以有板与散板或结合的节拍为主,包括9/16与3/4等常用节拍形式,也是突出满族民歌独特音乐形象及艺术特点的决定性因素。
四是运用多元重音记号和变量速度记号等手段,进一步突出乐曲的即兴自由等音乐风格。
钢琴作品《五魁》运用了大量的重音记号,与古典音乐中的重音记号不同,在曲目中的灵活多变使用,给人耳目一新的听觉效果,促使自由性和灵活性及多变性等音乐特点更加突出。
周龙创作的速度变化的演奏记号,涉及斜切线后的较快演奏速度与慢起渐快再渐慢及慢起渐快和快起渐慢等变量速度,促使曲目的即兴性特点突出。
曲目的自由性和即兴性等特点,直接受满族大五魁舞的起源影响,与满族人豪爽大气的性格及能歌善舞的民俗高度契合。
二、爵士风格钢琴作品《五魁》的自由度强,多种节拍与无规律的重拍有机整合,进一步突出了复杂性爵士乐的节奏风格。
行板与快板钢琴曲引言钢琴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键盘乐器,它的音色优美,可以演奏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
行板与快板是钢琴曲的两种常见演奏风格,它们分别代表了慢板和快板两种不同的节奏和速度。
本文将就行板与快板钢琴曲进行详细介绍,从定义、技巧、经典作品等方面进行探讨。
定义行板行板,又称慢板,是指演奏速度较慢、节奏较稳定、情感表现较深厚的钢琴曲。
行板的特点是音乐节奏缓慢,音符的时值较长,旋律优美,感人至深。
行板钢琴曲多用于表达哀伤、温柔、浪漫等情感。
快板快板,又称快板曲,是指演奏速度较快、节奏明快、轻快活泼的钢琴曲。
快板的特点是音乐节奏紧凑,音符的时值较短,旋律欢快,富有活力。
快板钢琴曲多用于表达喜悦、活力、振奋等情感。
技巧行板的演奏技巧1.对于行板曲目,演奏者需要注重弹奏的表情和感情的表达。
通过动态的变化,细腻的音色和轻柔的演奏技巧,传递曲目所要表达的情感,使听众能够感受到曲目中的情感纠葛和内心世界。
2.行板曲目中的音符较长,演奏者需要注重音符长度的控制,保持稳定的节奏,避免节奏的混乱和不准确。
3.行板曲目中的连续音符需要注意手指的协调和平衡,避免手指交叉和错位导致的演奏失误。
4.在弹奏行板曲目时,需要注重音符间的过渡,使得曲目的转折和变化更加自然流畅。
快板的演奏技巧1.快板曲目的节奏较快,演奏者需要具备音乐理解能力和灵活的手指技巧。
通过快速而准确的手指运动,演奏出清晰有力的音符。
2.快板曲目中的音符较短,演奏者需要注意各音符之间的停顿和连贯性。
准确地掌握每个音符的时长,使得整个曲目的节奏感明显。
3.快板曲目中的音符转换较快,需要注意手指的迅速协调和准确性。
通过反复练习和技巧训练,使得手指有序地移动,避免错位和失误。
4.在演奏快板曲目时,需要快速地反应和处理音符间的跳变和音乐动态的变化,使得演奏更加生动和有活力。
经典作品行板曲目1.肖邦《降E大调夜曲》:这是肖邦最著名的行板曲目之一,以其深情而优美的旋律闻名于世。
《十二首西班牙舞曲》的演奏诠释第一节各种音型的演奏分析1.1 和弦的演奏和弦与八度的运用是格拉纳多斯在创作上的一大特色,同时和弦是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们经常使用的创作手法,从这一点上来看,格拉纳多斯是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家。
在演奏《12首西班牙舞曲》强音的和弦时,?手掌支撑住,指尖也要支撑住,尤其是小指,一般主旋律都是出现在小指,指尖要积极弹奏推动主旋律的进行;?手指下键要整齐,手指稍微呈伸直状,指尖支撑住,触键深,像是嵌入键里,手掌、手腕、手臂、和胳膊肘部带动手指一起运动,把手臂的力量完全传送到手指尖,整个动作浑然一体,协调演奏,弹出结实、饱满、有立体感的声音。
例如下面谱例如果是弹奏弱音的连续的和弦时,手指贴键演奏,缓慢移动、动作微小,手腕带动手指,发出轻柔的如歌的声音,使旋律流动起来。
例如下面谱例1.2 八度的演奏在弹奏歌唱性八度旋律的时候,基本用一五指或者一四指,? 手指要贴键演奏,下键缓慢,离键也要缓慢。
? 手腕是重量的一个支撑点,带动手指弹奏八度,手掌几乎放平。
? 一般八度高声部的旋律,由五指交替弹奏或者是四五指的交替弹奏,黑键时用四指,白键变五指,两个音交替的间隔非常短。
从而突出旋律音,使声音连贯、优美,感觉是绵长的、长线条的。
? 八度低声部的音用大拇指交替演奏,拇指要轻轻的、平稳的带过。
例如下面谱例在演奏缓慢的、歌唱性的、极具情感表达的八度旋律时,这种八度弹奏方法是非常适用的。
在弹奏一连串的快速的八度旋律时,? 手指要必须有一定的紧张度;? 手掌支撑住,手腕是灵活、有弹性的,紧张、僵硬的手腕会使移动速度变慢;? 快速的八度,手指尖有“抓”键的感觉,动作干脆利落;? 每弹完一个八度,声音要在指尖离键的一瞬间快速收住,再弹奏下一个八度。
弹奏强音量的八度时,除了运用手腕的力量之外,更多的要依靠手臂的力量,手臂力量自然下落,将力量传送到手指尖,手指尖是指关节、掌关节、和手臂最重要的支撑点,弹奏时以肘部作为动作轴心,手腕、小臂协调的做整体性的、上下大幅度动作,必要时还可加上腰部与身体的力量,弹奏出丰满的、圆润的声音。
格拉纳多斯与他的《六首西班牙民谣小品》格拉纳多斯(Manuel de Falla)是20世纪最重要的西班牙作曲家之一。
在他的所有作品中,最受欢迎的是《六首西班牙民谣小品》(Siete Canciones populares españolas),包括六首歌曲和一个吉他奏鸣曲。
这些作品的创作年代是1914年至1915年间。
这些民谣都来自于安达卢西亚、卡斯蒂利亚、加利西亚、莱昂和阿拉贡等地。
这些民谣的典型风格常常与弗拉明戈和戈多斯舞蹈有关,旋律简单,但却完美地捕捉了西班牙音乐的精髓。
在这些作品中,格拉纳多斯充分利用了各种乐器的特点,像小提琴、长笛、定音鼓、三角铁、钢琴等等。
首先是《艾科斯》(El Paño Moruno),这是一首来自安达卢西亚的民谣。
这首歌以节奏强劲的吉他伴奏为特色,高亢嘹亮的旋律依次展开,反映了西班牙南部特有的情感与激情。
接下来是《巴赫斯》(Seguidilla Murciana),这首歌来自西班牙东南部的穆尔西亚。
这首歌是舞曲,将典雅的低音吉他和精致的颤音,配以富有变化的吉他伴奏。
第三首是《艾斯坎特拉》(Asturiana)。
这首歌来自西班牙的Asturias地区,使用了胡琴和弦乐器的拨弦技巧,展现了强烈的深情和悲伤。
第四首是《台诺拉》(Jota),这首歌来自沿着鲁达河流域的莱昂地区,表达了当地人的狂欢心情。
钢琴的重击和小提琴的高亢演奏,有如舞蹈的翩翩起舞。
第五首是《纳威拉》(Nana),这首歌来自安达卢西亚。
这首歌的旋律悠扬动听,使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母亲的香甜呢喃声中。
最后一首是《塞维利亚》(Canc ión),这首歌来自安达卢西亚,以其明快、欢快的旋律及琴声转换独特而著名。
败类的民谣风格指引着让人想起西班牙昔日的繁荣和文化丰富。
这组作品的艺术魅力在于,它们不仅反映了西班牙音乐的特点,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格拉纳多斯对自己地区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