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复习中考自然科学--浙教版
- 格式:pdf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9
教案(总第课时)
课题生物与环境课型复习课日期200 年月日上
下午第节
教具
教学目标1、了解种群、群落、植被的概念
2、了解天气和气候的涵义,气温、降水和降水量的概念,季风的涵义和成因
3、解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貌对气候的影响
4、生物因素的概念、生物系统的概念、成分和生态平衡、食物链和食物网
重点
难点
理解种群、群落;天气、气候、生态系统;食物网;生态平衡等
教学过程:1、种群、群落、植被的概念
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群落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全部生物个体的总和
5、天气、气候的涵义
某个地区在较短的时间里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叫天气
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叫气候
6、气温(最高气温、最底气温、平均气温;日较差、年较差)
降水和降水量的概念,季风的含义和成因
7、理解纬度位置(受热不均)、海陆分布、地貌(垂直变化、水平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8、理解我国气温(6个温度带)和降水的特点
降水特点:一是大部分地区降水比较丰富,二是各地降水量差别很大,三是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且年
际间也不稳定
9、理解生态因素的概念,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因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
10、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
11、了解进行生态系统成分调查的方法、
12、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理解保持生态平衡的意义
课
时
)。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实验专题科学实验是浙教版科学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
在中考复习阶段,系统地梳理和强化实验知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一、物理实验1、力学实验测量物质的密度:这是中考常见的考点。
学生需要掌握用天平测量质量,用量筒测量体积,通过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
在实验中,要注意天平的使用规范,如调平、读数等,以及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要与液面凹液面底部相平。
探究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而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此实验要注意控制变量,保证每次实验时小车在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以获得相同的初速度。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明确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实验中要准确测量拉力和移动的距离,同时注意绳子的绕法和测力计的读数。
2、电学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通过多次测量数据,总结出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规律。
在连接电路时,要注意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大阻值处。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了解电功率的概念,学会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和额定电功率。
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以及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调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二、化学实验1、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制取氧气:掌握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包括实验装置的选择、收集方法和检验氧气的方法。
氧气的性质:通过铁丝、木炭等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理解氧气的助燃性。
2、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制取二氧化碳:明确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掌握实验装置的特点和操作要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通过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等实验,认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金属的性质实验金属与酸的反应:比较不同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