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第三章 外部性与物品分类-1
- 格式:ppt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57
第三章环境外部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外部性理论是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一方面,外部性理论揭示了市场经济活动中一些低效率资源配置的根源;另一方面,它又为如何解决环境外部不经济性问题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思路或框架。
由于外部性理论总是与市场失灵或市场缺陷相关联,因此本章的内容就不得不放在市场机制这样一个背景下展开分析和讨论。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面临的虽然是一个从计划经济体制变革过来的混合市场机制,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中私有成份的不断上升.一个突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作用的市场经济体制,必将在不远的未来成长发育起来。
所以.外部性理论或市场失效问题的分析,不但对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中,更多地采用环境经济手段来改善环境有所帮助,而且对政府在行使宏观调控职能过程中,如何有效地配置资源,提供最佳环境质量物品也将有所启发。
外部性理论是现代环境经济政策的理论支柱。
关于这一主题的文献(包括书籍和论文)很多,但本章并不试图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描述,而是针对与环境政策有关的外部性事物进行论述,以使读者清晰地掌握有关环境外部性的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及应用这些理论方法的技巧。
本章的内容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对更为广义的外部性概念作出定义和分类,然后介绍环境外部性与市场失效以及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
在分析环境外部性对资源配置和价格的影响之后.转向探讨解决环境外部不经济性问题的若干方法。
第一节外部性概念及其分类从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角度来说,外部性(externality)这个概念直接来源于30年代由庇古创立的旧福利经济学,即在分析边际私人纯产值与边际社会纯产值相背离的条件时提出的。
与外部性相对应的另一个概念是内部性(internality),包括内部经济性和内部不经济性。
下面将重点对外部性概念作一描述。
一、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性概念(一)举例:河流污染与外部性在给出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性的经济学定义之前,首先来看一个简单的假想例子。
说明什么是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性。
外部性与环境经济学外部性是指市场中的一方经济行为对其他市场参与者未能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的影响。
在经济学中,外部性是一种重要的概念,特别在环境经济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外部性的概念、类型以及环境经济学对外部性的研究和应用。
一、外部性的概念与分类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的一种侧面效果。
在市场交易中,除了交易双方之外,还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使其他人的福利收入增加或减少,而这种影响是通过市场交易无法解决的。
外部性可以分为正面外部性和负面外部性。
正面外部性是指一种经济活动对其他人产生积极影响的情况,比如某个企业减少产生废物的数量,从而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环境质量,提高了他们的生活品质。
负面外部性则是指一种经济活动对其他人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况,例如工厂排放的废气污染了空气,导致周边居民患上呼吸系统疾病,这是一个由负面外部性引起的问题。
二、环境经济学对外部性的研究环境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外部性在环境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位置。
环境经济学致力于解决由负面外部性引起的环境问题,通过经济手段提供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
1. 内部化外部性内部化外部性是指通过经济手段将外部性纳入市场交易,使产生外部性的一方为其所造成的影响承担相应的成本或获得相应的收益。
内部化外部性的目标是通过经济激励机制使市场交易涵盖外部性效应,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 Pigovian税Pigovian税是通过对负面外部性进行税收调节的一种政策工具。
政府通过对排放废气、污染物等行为征收税收,增加造成负面外部性的成本,以此激励企业或个人减少不利环境影响,达到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 产权安排另一种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是通过产权安排来解决。
通过设立产权或修订现有法律,将环境资源的所有权明确界定,使拥有环境资源产权的个体可以通过交易的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效率。
三、外部性与环境经济学的应用外部性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解决现实中的环境问题和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