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科学护理156前列腺增生术后尿失禁的预防及护理进展梁平 (温州市人民医院,浙江温州 325000)摘要:前列腺增生多见于老年男性群体,临床治疗多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为主,虽能缓解患者病情,但术后尿管拔除后多存在短暂性尿失禁,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前列腺增生术后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预防术后尿失禁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本文主要综述前列腺增生术后尿失禁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术后尿失禁;预防;护理前列腺增生是一种能导致中老年男性群体排尿障碍的高发疾病,发病后患者会有尿急、尿频、排尿困难,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导致癌变。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已被证实在前列腺疾病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该术式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对患者机体创伤小,术后短时间就可以恢复。
但术中高温电切会损伤患者尿道周围支持韧带、内括约肌、筋膜解剖结构,加之老年群体对手术耐受能力较差,患者术后容易出现暂时性尿失禁。
主要对前列腺增生术后尿失禁的预防、护理进行综述。
1尿失禁概念国际尿控协会将尿失禁定义为不自主性地流出尿液。
该病大多是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疾病伴随症状,也是反映患者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
前列腺增生术后尿失禁多指患者在术后急迫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时间达1年以上。
2尿失禁机制2.1 病理生理前列腺增生术后尿失禁与外科医生经验、术前患者膀胱功能、神经肌肉解剖学、围术期护理、手术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另外,患者年龄、BMI、大小便失禁、既往病史、前列腺大小直接影响术后控尿能力。
患者逼尿肌稳定性比较高,则控尿能力更好[2]。
男性控尿机制和耻骨尿道韧带悬吊功能、盆底肌肉复合体肌张力、尿道内括约肌张力有关。
平滑肌组成了尿道内括约肌,在膀胱颈部位,人体意识无法控制其活动,主要是保持较高张力,让膀胱颈在最小压力维持控尿能力[3]。
当患者接受前列腺切除术时,会将部分尿道内括约肌、耻骨尿道韧带切除,对非自主控尿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盆底肌肉复合体肌张力一旦发生改变,会导致尿失禁[4]。
2016年泌尿外科诊疗指南2016年目录一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 0二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 (4)三肾细胞癌诊断治疗指南 (8)四输尿管结石诊断治疗指南 (11)五泌尿男生殖系先天性疾病诊治指南 (12)六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治疗指南 (16)七神经源性膀胱诊断治疗指南 (18)八睾丸肿瘤诊断治疗指南 (20)九阴茎癌诊断治疗指南 (23)十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 (26)十一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 (27)十二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治疗指南 (29)十三尿石症诊断治疗指南 (30)十四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 (32)十五精索静脉曲张诊断和治疗指南 (33)十六鞘膜积液诊断治疗指南 (34)十七肾血管性高血压诊断治疗指南 (36)十八肾上腺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38)十九急性尿潴留诊断治疗指南 (42)二十泌尿系损伤诊断治疗指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诊断】(一)、早期前列腺癌通常没有症状,但肿瘤侵犯或阻塞尿道、膀胱颈时,则会发生类似下尿路梗阻或刺激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急性尿潴留、血尿、尿失禁。
骨转移时会引起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贫血、脊髓压迫导致下肢瘫痪等。
(二)、直肠指检联合PSA检查是目前公认的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最佳的初筛方法.最初可疑前列腺癌通常由直肠指检或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后再决定是否进行前列腺活检。
1.直肠指检(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检查3.经直肠超声检查(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 TRUS)4.前列腺穿刺活检5.前列腺癌的其他影像学检查:(1)计算机断层(CT)检查(2)磁共振(MRI/MRS)扫描(3)全身核素骨显像检查(ECT)(三)、前列腺癌分期:在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方面,推荐使用Gleason评分系统.前列腺癌组织分为主要分级区和次要分级区,每区的Gleason分值为1~5,Gleason评分是把主要分级区和次要分级区的Gleason分值相加,形成癌组织分级常数。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Kegel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效果刘苑文;李建梅;何璇【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Kegel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0月我院产后SUI患者134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Kegel盆底肌训练治疗,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盆底肌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I-QO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Kegel训练治疗产后SUI,效果明显,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盆底肌情况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 using biofeedback electric stimula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Kegel training.Methods:Selected 134 postpartum SUI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October 2016, and they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here biofeedback electric stimulation therapy was employed for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Kegel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therapy was combined for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lasted for 12 weeks, and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rehabilitation effect.Results:After 12 weeks' treatment, the pelvic floor muscle condition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at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patients in the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the I-QOL scor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SUI using biofeedback electric stimula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Kegel training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pelvic floor muscle condition and life habit, and was worth promoting clinically.【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年(卷),期】2017(014)005【总页数】3页(P52-54)【关键词】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压力性尿失禁;盆底功能训练【作者】刘苑文;李建梅;何璇【作者单位】518000 深圳市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518000 深圳市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518000 深圳市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正文语种】中文妊娠、自然分娩可损伤孕产妇的盆底肌肉和神经,导致压力性尿失禁(SUI),Boyle 等[1]的调查结果显示产后8周SUI的发生率达38%,超过30%的女性分娩5年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SUI症状,SUI已成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的主要病因,而且被认为是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5大疾病之一。
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20-12-17T13:31:32.227Z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4期作者:罗惜郭玉蓉张晓玲[导读] 目的:观察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
罗惜郭玉蓉张晓玲新疆和静县人民医院护理部新疆巴州 841300【摘要】目的:观察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加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照组采取盆底肌训练的方式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两组患者在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进行盆底肌测评并评估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盆底肌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效果较好,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压力性尿失禁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是影响生活质量的常见疾患,其是患者于运动、咳嗽等腹压增高时出现尿液从尿道中不自觉漏出,表现为储尿期膀胱内压大于尿道内压,并使得尿道闭合压成为负值,从而引发漏尿。
此病为困扰经产妇和老年女性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被称为“社交癌”[1]。
成年女性尿失禁发病率31.1%,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压力性尿失禁城市患病率27.5%,农村32.5%[2]。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88例SUI患者为对象,探究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88例在泌尿外科门诊诊断为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4例。
分别采用传统的盆底肌康复训练和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汉族59例,维吾尔族13例,蒙古族14例,其他2例,患者年龄27-75岁,平均47.2岁,病史3个月-20年不等。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1年5月第35卷第5期(总第425期)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林蔼云①李美玲①刘生发①摘要目的:探讨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PES)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NB)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一2020年6月张掖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NB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3例。
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PEFS治疗,对比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排尿情况(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日单次最大排尿量和导尿次数)、尿流动力学指标[残余尿量(RUV)、最大膀胱容量(MBC)、最大尿流率(MFR)、膀胱内压力(BP)]、排尿症状评分(USDS、LUTS)和生存质量(WHO-QOL-BREF评分)。
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日单次最大排尿量、BP、MBC、MFR和WTO-QOL-BREF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上升,而导尿次数、RUV、USDS评分和LUTS评分显著降低(P v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与同期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o结论:应用PES治疗NB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贮尿、排尿功能,缓解泌尿症状困扰程度以及下尿路症状,并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doi:10.3969/j.issn.l001-568X.2021.05.0029中图分类号R6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68X(2021)25-0289-24Clinical Study of Pelvic Floor Muscle Bio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eurogenic Bladder/LIN As-yun,LI Mei-ling,LIU Sheng--a//Lhinesc Primar/Hedth Carr,2221,35(5):89-91,94Abstrr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pelvic floor muscle bio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PES)in the treatment of eecrofecic blaCder(NB)after spinal cord injury(SCI).METHODS60patiectr aCmitted te targei from Jacuary2217te June2222were selected foe the study,acV they were divined inte ccntroi eroup anV study aeup acccrginv te the racVom numbee te-ble me t h o f w ith33cases in eacC aeup-Controi aeup was treatee with ccnvedtionai vedaCilitaUon,and study aeup was treatee with PEF ou the basis ofccutroi aeup.After4weeks of teatmeet,the urinatiou diaries(aveeae dailv urinatiou feqpedcy,averaaedailv sinvle urinatiou velume,dailv maximumsinale urinatiou velume,catheterization fequedcy),uedynamic inVicctors[esidud urine velume(RUV),maximum^8X0,c apacith(MBC),maximum urinc Cow rate(MFR),blaCder pressure(BP)],urinatiou symptom score(USDS,LUTS)and quality of life(WHO-QOL-BREF scce)were ccmpared betweea these two aeups.RESULTS After 4weeds of teatmedt,the averaae daCy urinatiou fequedcy,averaae dadu sinale urinatiou velume,daCy maxirnum sinaledrinatiou velume,BP,MBC,MFR aiui WTO-QOL-BREF scce in these two aeups were sivnificaxtlu nicreased cc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eatmeat while the catheterizatiou feqpedcy,RUV,USDS score and LUTS score were sivnificaxtlu decreased(P<0.05),ana the aCore innicators in stupy aeup were sivnificaxtlu Umeeqt from those in ccnWoi aeup durina the same perioU(P<0.05).CONCLUSION Pelvic C oos muscle biofeeddacy elecwicai stimulatiou for patiedts with nedeueqic blaXder ccu IU enectivelu improw the urinary stoeae ant urinatiou firnctiou,reliere urinae symptoms ant I owcs urinary tract symptoms,ant improw the quaUty of life of patiedtswith gooU appUcation vvlue.Keywords nedeuedic00X060pelvic Coor muscle,biofeedbacy electricai stimulatiouFirs i-author*s addres s Zhanaye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Hexi University,Zhanaye,Gansy,734400,China脊髓损伤(spinai ccrd injue,SCI)是指由外界直、间接等因素导致脊髓结构及功能损伤,致使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改变,也会增加社会经济损失叭神经源性膀胱(NB)是SCI后常见合并症之一,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膀胱顺应性降低、膀胱内压增高等,可引发尿路感染、肾功能衰竭等危险,增加患者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NB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和神经调节技术等,但疗效存在一①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甘肃张掖774000定争议現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PES)是近年来引进的新技术,其工作原理为通过可视化信号和语音提示指导患者进行训练,提高了患者盆底肌训练的参与度及积极性,引导患者以可控的方式指导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膀胱功能叫鉴于此,本研究主要探究PES 治疗脊髓损伤后NB患者的效果。
基金项目:鹰潭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SF201715)周磊清㊀卢芳芳㊀李㊀琳:鹰潭市妇幼保健院㊀江西鹰潭㊀335000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周磊清㊀卢芳芳㊀李㊀琳㊀㊀ʌ摘㊀要ɔ㊀目的㊀探讨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ꎮ方法㊀选取2017年1月 2018年10月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目标ꎬ按住院登记的顺序将前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ꎬ将后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ꎬ观察组(实施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锻炼盆底肌ꎬn=40)与对照组(实施Kegel锻炼盆底肌进行治疗ꎬn=40)ꎬ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肉功能指标的情况ꎬ尿失禁等级评分㊁不良反应率ꎬ以及治疗效果的情况ꎮ结果㊀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疲劳度㊁盆底综合肌力㊁盆底动态压力值优于对照组ꎻ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尿失禁等级评分比较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ꎻ治疗后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ꎻ观察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5 0%ꎻ对照组15 0%ꎬ观察组低于对照组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ꎻ观察组总有效率92 50%ꎬ对照组77 50%ꎬ观察组高于对照组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ꎮ结论㊀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在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具有积极的作用ꎬ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ꎬ改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的情况ꎬ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ꎮ㊀㊀ʌ关键词ɔ㊀电刺激ꎻ生物反馈ꎻ压力性尿失禁㊀㊀中图分类号:R256 54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8.10.036㊀㊀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ꎬSUI)主要的发病群体是中老年妇女ꎬ主要是指患者的腹压在突然升高的时候ꎬ就会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渗漏现象ꎬ引起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原因有尿道㊁阴道手术ꎬ分娩产伤以及先天性的膀胱尿道周围组织支持不足或神经支配不健全等ꎮ妇女尿道及周围盆底组织萎缩㊁退变等ꎬ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1]ꎬ另外ꎬ还会引起患者的心理问题㊁社会和卫生问题ꎮ经过调查研究表明ꎬ在女性人群中有30%左右的都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症状ꎬ而且大部分已经为明确SUIꎬ目前国内㊁外治疗轻㊁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方法是非手术疗法ꎬ包括Kegel盆底肌训练㊁电刺激㊁生物反馈㊁药物治疗等ꎮ近些年ꎬ我国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ꎬ并引起了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和关注ꎮ随着我国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ꎬ人们对于女性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ꎬ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过程当中ꎮ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调查我市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现状ꎬ探讨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ꎬ在本次研究中ꎬ选取2017年1月 2018年10月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目标ꎬ经过研究ꎬ试实施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锻炼盆底肌其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ꎬ将本次研究的全部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总结ꎬ将总结的结果作以下报告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㊀㊀选2017年1月 2018年10月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目标ꎬ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笑㊁咳嗽㊁喷嚏等腹压增加时不自主溢尿ꎬ入院后均进行专业检查确诊ꎬ患者均符合国际尿控协会提出的SUI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ꎮ将这80例患者进行分组ꎬ按照住院登记的顺序将前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ꎬ将后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ꎮ观察组患者的年龄25~60岁ꎬ平均年龄(30 02ʃ1 5)岁ꎬ诊断分级:轻度11例ꎬ中度9例ꎬ重度20例ꎻ对照组患者的年龄25~60岁ꎬ平均年龄(30 12ʃ1 3)岁ꎬ诊断分级:轻度12例ꎬ中度17例ꎬ重度11例ꎮ纳入标准:①压力诱发试验结果阳性ꎻ②患者的认知能力及语言沟通能力完全正常ꎻ③该疾病由于非泌尿系感染所致ꎮ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严重的精神障碍疾病ꎻ②治疗依从性差ꎬ无法对本次研究进行积极的配合ꎻ③资料信息不完整ꎬ或者中途脱落者ꎻ④胸部装有同步心脏起搏器者㊁严重心律失常ꎻ⑤手术疤痕裂开ꎻ⑥恶性肿瘤区ꎻ⑦脑电图异常㊁不能配合诊疗者ꎮ在统计学上ꎬ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性别㊁年龄等情况经过比较(P>0 05)ꎬ可以进行比较ꎮ1.2㊀方法1.2.1㊀对照组㊀对照组患者采用盆底肌训练进行治疗ꎬ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收缩ꎬ每次持续3~5sꎬ放松3~5sꎬ20min为一组ꎬ每天训练3组ꎬ对患者连续训练12周ꎮ1.2.2㊀观察组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锻炼盆底肌进行治疗ꎬ要采用法国PHENIX-USB4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ꎬ患者取平卧位ꎬ把肌电位探头放在患者的阴道内ꎬ根据显示器的波形对患者进行指导治疗ꎮ初始阶段一定要控制好电流的强度ꎬ电刺激能量要由小到大ꎬ并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对其进行及时的调整ꎬ指导达到患者耐受上限ꎬ电刺激的强度要以患者的感觉为主ꎬ只要胀而不疼为即可ꎬ每次训练时间为30minꎬ1周对患者训练2次ꎬ14次为1个疗程ꎮ治疗方案为:第一步ꎬ给予频率为50Hzꎬ脉宽为250μs的电刺激ꎮ电刺激不仅可以对患者的血液循环㊁肌肉敏感性进行合理的调整ꎬ还可以对神经敏感性及肌肉的数量经适当的调整[2]ꎮ第二步ꎬ给予频率为8~32Hzꎬ脉宽为320~740μs的电刺激和生物反馈ꎬ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对患者进行锻炼ꎬ使患者在学习Ⅰ类肌纤维收缩的基础上ꎬ还可以进一步学会会阴与腹部的收缩ꎮ第三步ꎬ将频率设置在20~80Hz之间ꎬ将脉宽设置在20~320μs之间的电刺激和生物反馈ꎮ先对患者的I㊁II类肌纤维收缩进行刺激ꎬ之后再对患者的I㊁II类肌纤维肌力进行练习ꎮ第四步ꎬ给患者I类与II类肌纤维生物反馈训练模块ꎬ可以提高患者的I类肌纤维肌力ꎬ以及II类肌纤维肌力ꎮ第五步ꎬ实施场景化的生物反馈训练模块ꎬ使患者在各种场景时建立自己的习惯生物反馈ꎬ不会出现漏尿的现象ꎬ其场景比如:上下楼梯㊁抱小孩㊁搬东西等ꎮ1.3㊀观察指标㊀㊀观察两组患者盆底肌肉功能指标的情况ꎬ其中包括:盆底肌疲劳度㊁盆底综合肌力㊁盆底动态压力值ꎮ㊀㊀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失禁等级评分的情况ꎬ采用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进行评定ꎬ患者的得分越高ꎬ说明患者的症状越严重ꎮ㊀㊀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的情况ꎬ其中包括:无阴道感染㊁出血㊁会阴部不适ꎬ总发生率=不良反应例数/总例数ˑ100%ꎮ㊀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ꎬ其效果分为显效ꎬ有效和无效[2]ꎮ按照漏尿量及临床分级改善情况进行评估ꎮ漏尿量由尿垫试验进行检测ꎬ1h尿垫重量增加ȡ1g为阳性ꎬ临床分级分为轻度㊁中度和重度:1h尿垫试验漏尿量ɤ2g为轻度ꎬ>2g且<10g为中度ꎬȡ10g且<50g为重度ꎮ其疗效的判断标准为:显效:患者没有漏尿ꎻ有效:1h尿垫试验漏尿量减少50%以上ꎻ无效:1h尿垫试验漏尿量减少50%以下ꎮ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ˑ100%1.4㊀统计学分析㊀㊀选择合适的统计学软件SPSS21 0ꎬ对本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两组数据进行详细处理ꎬ对计量资料用( xʃs)表示ꎬ两组之间用t检验ꎬ(%)对计数资料表示ꎬ两组之间用 2检验ꎬ以P<0 05表明ꎬ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果2.1㊀两组患者盆底肌肉功能指标比较㊀㊀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肉功能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ꎬ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盆底综合肌力等级在三级以上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ꎬ存在明显的差异(P<0 05)ꎻ盆底肌疲劳度与盆底动态压力值相关数据见表1ꎮ表1㊀两组患者盆底肌肉功能指标比较组别盆底肌疲劳度(%)I级肌纤维II级肌纤维盆底动态压力值(comH2O)盆底综合肌力3级4级5级正常率%对照组(n=40)-5.85ʃ1.61-0.39ʃ0.1594.28ʃ14.175(12.5)1(2.5)0(0.0)15.0观察组(n=40)0.11ʃ0.030.13ʃ0.05101.31ʃ13.2510(25.0)4(10.0)2(5.0)40.0t/ 223.40920.8002.292---15.674P0.0000.0000.025---<0.052.2㊀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失禁等级评分比较㊀㊀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尿失禁等级评分得出ꎬ治疗前ꎬ两组患者的等级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 05)ꎻ治疗后ꎬ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ꎬ两组对比的具体数据在表2中详细表明ꎮ表2㊀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失禁等级评分比较(n=40ꎬ xʃs)分组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8.29ʃ0.763.31ʃ0.52对照组8.18ʃ0.626.39ʃ0.51t0.70926.745P0.4800.0002.3㊀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㊀㊀观察组出现无阴道感染㊁出血各1例ꎬ其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5 0%ꎻ对照组患者出现无阴道感染㊁出血㊁会阴部不适各2例ꎬ其总发生率为15 0%ꎬ观察组低于对照组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ꎬ相关数据在表3表明ꎮ表3㊀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40ꎬn(%)分组无阴道感染出血会阴部不适总发生率观察组1(2.5)1(2.5)0(0.0)2(5.0)对照组2(5.0)2(5.0)2(5.0)6(15.0) 2---5.556P---<0.052.4㊀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㊀㊀两组研究对象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后ꎬ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 50%㊁77 50%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ꎬ详细数据见表4ꎮ㊀㊀㊀㊀㊀表4㊀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n=40)ꎬn(%)分组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30(75.0)7(17.5)3(7.5)37(92.50)对照组25(62.5)6(15.0)9(22.5)31(77.50) 2---8.574P---<0.053㊀讨论㊀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ꎬ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ꎬ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ꎮ尿失禁是一种盆底功能障碍疾病ꎬ压力性尿失禁占所有尿失禁的70%ꎬ中国约45%的已婚已育妇女患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ꎬ约1/5产妇在产后有尿失禁情况ꎬ约1/4~1/2成年妇女有尿失禁经历[3]ꎮ为了提升广大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ꎬ我国也相应加大研究力度ꎬ致力于防治中国妇女盆底功能障碍ꎮ但是由于压力性尿失禁发病原因与多种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ꎬ比如:患者的年龄㊁生育㊁肥胖㊁遗传等ꎬ其中年龄和生育在压力性尿失禁疾病中是主要的影响因素ꎬ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ꎬ分娩次数不断增加ꎬSUI的发病率也随之提升[4-5]ꎮ该疾病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ꎬ而且给患者的心理上也带来了极大的威胁ꎬ因此引起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高度重视和关注ꎬ对患者采取有效方法并及时进行治疗ꎬ及早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ꎬ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ꎬ还可以促进患者病情早日恢复[6]ꎮ近些年ꎬ压力性尿失禁疾病的治疗方法已经成为了一个热议的话题ꎮ目前ꎬ在临床上主要实施传统的盆底肌训练方法进行治疗ꎬ由于盆底由多层肌肉和筋膜共同组成ꎬ随着患者年龄的不断增长及女性分娩次数的逐渐增多ꎬ就会导致患者盆底生理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ꎬ除此之外ꎬ不仅受孕期激素的水平变化会逐渐发生解剖学的改变ꎬ子宫增大的影响㊁盆底结缔组织也逐渐发生解剖学的改变ꎬ盆底支持结构一旦发生一定程度上变化就会导致盆底器官出现病变的情况[7-8]ꎮ所以采用传统的盆底肌训练虽然具有的较好的收缩功能ꎬ可以恢复患者的控尿效果ꎬ减少尿失禁ꎮ但是单纯应用效果在临床上并不理想[9-10]ꎮ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ꎬ带动了医疗技术的发展ꎬ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危害性ꎬ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研究学者的研究表明ꎬ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进行治疗ꎬ其效果更为理想[11]ꎮ电刺激治疗是通过轻微电流的反复刺激ꎬ从而增加患者尿道外括约肌收缩的能力ꎬ增加患者的控尿能力ꎬ此外ꎬ还可以改善膀胱储尿功能ꎬ对不自主溢尿的现象进行有效的缓解ꎬ由于生物反馈能有效控制不良的盆底肌肉收缩ꎬ对收缩活动进行合理的改进和纠正ꎬ最终达到改善盆底功能的目的ꎮ此外ꎬ该方法无创㊁安全㊁效果明显ꎬ更加易于临床实施推广[12]ꎮ㊀㊀由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显示ꎬ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ꎬ采用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锻炼盆底肌进行治疗的观察组ꎬ不仅盆底肌肉功能指标㊁尿失禁等级评分均优于采用Kegel锻炼盆底肌进行治疗的对照组(P<0 05)ꎬ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ꎬ由此说明ꎬ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锻炼盆底肌在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具有积极的作用ꎬ不仅疗效确切ꎬ而且安全性高ꎮ综上所述ꎬ实施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ꎬ不仅针对性强㊁安全高ꎬ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盆底肌肉的功能情况ꎬ提高其治疗效果ꎬ值得推广应用ꎮ参考文献[1]㊀彭信刊ꎬ张燕萍ꎬ黄荣芳ꎬ等.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非产后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观察[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ꎬ2016ꎬ(11):97-100.[2]㊀戴晓农ꎬ李文坚ꎬ朱喜山ꎬ等.电刺激联合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女性混合性和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ꎬ2017ꎬ(10):752-755.[3]㊀方科红.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行生物反馈加电刺激治疗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ꎬ2016ꎬ(31):98-100. [4]㊀黄丽霞ꎬ谷玉红ꎬ房桂英ꎬ等.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ꎬ2017ꎬ(5):557-560.[5]㊀贾俊华ꎬ夏志军.不同生物反馈电刺激方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ꎬ2015ꎬ(8):717-720ꎬ724.[6]㊀魏东艳ꎬ滕㊀利ꎬ刘㊀馨ꎬ等.不同方案电刺激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的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ꎬ2017ꎬ(19):64-65. [7]㊀陈㊀荣ꎬ邓㊀立.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ꎬ2018ꎬ(1):21-22.[8]㊀朱艳梅.耳穴压豆与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配合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ꎬ2017ꎬ(20):20.[9]㊀何国梅.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ꎬ2017ꎬ(11):54-57.[10]㊀孙淑芳.生物电刺激反馈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的临床观察与探讨[J].特别健康ꎬ2018ꎬ(15):59. [11]㊀刘丽君ꎬ冯伟勋.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J].现代医院ꎬ2016ꎬ16(6):845-847.[12]㊀周祖妹ꎬ莫介珍ꎬ许青云.临床基本评估在产后防治盆底功能障碍中的作用[J].现代医院ꎬ2017ꎬ17(6):886-889.。
生物反馈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
自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生物反馈的概念以来。
经过40多年的发展,这项技术的应用由最初的实验心理学领域,现已迅速扩展至临床多个学科。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开始较晚,但发展很快,而在泌尿外科的应用仍处于起始阶段,至本世纪初才有少量的报道,并且主要局限在前列腺炎和尿失禁的治疗。
1生物反馈的基本原理
人体的生物信号如肌电、心率、血压等在正常状态下难以被人们意识到。
生物反馈技术借助现代化的电子仪器设备,检测这些信号并将其放大整合后转化为可以感知的视觉信号或听觉信号显示出来,患者根据这些信号有意识地调节内脏活动,并可即时观察调整的效果,从而矫正不正常的生理反应,恢复脏器的正常机能。
应用在临床上的生物反馈包括肌电反馈、心率反馈、血压反馈等,而应用在泌尿外科的主要是肌电反馈。
目前国内临床使用的是加拿大Laborie医疗技术公司的UROSTYMTM盆腔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或芬兰Mega电子有限公司的Femiscan生物反馈治疗仪。
2生物反馈技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
CP是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问题。
是性成熟期男性最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之一。
超过50%的男性在一生中曾经出现过程度不等的前列腺炎的症状,但目前对CP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曾有调查发现57%的患者接受过5种以上的相关疗法。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的前列腺炎分类系统将前列腺炎分为4型:(1)Ⅰ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ABP);(2)Ⅱ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
(3)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Chmnic Pmstatitis/Chm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CPPS),该型又分为两个亚型即ⅢA型(炎症型)和ⅢB型(非炎症型);(4)Ⅳ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AIP),其中Ⅲ型最常见,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
该分类方法近年来在国内也很快得以推广,2006年公布的《中国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也参考了这一分类标准。
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前列腺炎目前限于Ⅱ型和Ⅲ型前列腺炎即CBP和CP/CPPS。
2.1生物反馈技术治疗CP/CPPS:基于盆底紧张性肌痛导致CPPS.减
少盆底肌肉痉挛可能缓解CPPS症状的推测,Clemens等对19例CPPS患者进行了为期12周的治疗,平均随访5.8个月。
美国泌尿学会(AUAl症状评分由治疗前的15.0降至7.5、烦恼评分由5.0降至2.0、疼痛评分由5.0降至1.0、尿急评分由5.0降至2.0、排尿间隔由0.88小时升高至3.0小时。
Cornel等对33例诊断为CP/CPPS的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治疗。
证实该法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并指出盆底肌肉痉挛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前列腺症状评分(NIH-CPSI)评分之间的关系提示了盆底在CP/CPPS的病理生理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内由叶章群等在2003年首先报道了生物反馈技术治疗CPPS的经验。
62例按NIH分类为Ⅲ型的患者接受了生物反馈治疗,这些患者都没有神经系统损伤或泌尿外科手术史,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半年以上服用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方案无效。
治疗后60例患者症状显著改善或治愈,有效率达96.7%。
NIH-CPSI评分明显减少,并且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
此后杰瓦德等报道使用侵入型的生物反馈刺激治疗仪治疗21例诊断为CP、9例诊断为CPPS的患者,这些患者也曾接受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抗胆碱药物等治疗效果不佳。
结果治疗后前列腺液(EPS)及精液中的WBC和临床症状包括每日排尿次数、尿急、疼痛和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
在另一项临床研究中,杨吉伟等对40例CPPS 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平均病程3.2年,均有较严重且反复发作的临床症状。
治疗结束后1个月评价其治疗效果并追踪观察6个月,结果最大尿流率(MFR)、平均尿流率(AFR)均上升,最大后尿道压(MPUP)、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均下降,NIH-CPSI评分、EPS中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52.5%疼痛消失,40%疼痛缓解。
在31例获得半年随访的患者中,无1例症状复发。
证实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训练治疗CPPS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2.2生物反馈技术治疗CP相关的性功能障碍。
CP相关的性功能障碍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庄炫等对120例这类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治疗。
其中Ⅱ型、ⅢA型和ⅢB型患者分别为15、71和34例,性功能障碍包括不同程度的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不同程度的性欲下降、射精障碍和性快感障碍。
采用随机分组,分别按常规方法治疗及加用生物反馈刺激治疗。
结果表明生物反馈在治疗CP引起的功能性ED和射精障碍方面临床效果良好。
无明显不良反应。
认为生物反馈治疗的机制是通过有选择性地收缩和放松盆底肌经阴部神经→骶髓→副交感神经和阴部神经→胸髓→交感神经两条神经反射通路,调节神经反射,恢复正常的勃起和射精反射,从而改善ED和射精障碍。
同时,该研究也显示生物反馈刺激治疗对CPPS引起的射精痛效果较好,有效率高达89%。
认为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可改善盆底肌肉收缩,打断疼痛和痉挛之间的恶性循环,从而恢复正常的神经反射,并有可能疏通前列腺管,改善前列腺血供,从而在改善盆腔疼痛症状的同时,也改善了射精痛。
2.3生物反馈技术治疗青春期慢性前列腺炎(Chmnic Pmstati-tis during PuberW,CPP)。
CPP是CP的一种特殊类型,特指青春期发生的CP,病因不明,
一般认为与细菌感染关系不大。
常规治疗手段如服用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等效果均不佳。
李源对25例CPP患者进行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其中Ⅱ型、ⅢA 型和ⅢB型患者分别为1、3和21例,平均年龄16岁,结果患者治疗前后NIH -CPSI疼痛评分由(4.6±2.2)分降至(2.1±1.6)分、排尿评分由(7.9±2.0)分降至(2.2±1.7)分、生活影响评分由(9.4±2.2)分降至(2.6±2.1)分、总分由(22.0±5.2)分降至(7.0±4.2)分,MFR由(10.7±3.7)分升至(14.9±5.6)分,显示CPP有盆底肌功能障碍和尿动力学异常表现。
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的近期疗效满意。
3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尿失禁
尿失禁分为4种类型:(1)真性尿失禁,又称完全性尿失禁;(2)充溢性尿失禁,又称假性尿失禁;(3)急迫性尿失禁;(4)压力性尿失禁f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
分为4度,(1)Ⅰ度.咳嗽、打喷嚏、大笑等腹压增加时偶尔有尿失禁;(2)Ⅱ度,屏气或用力时有尿失禁;(3)Ⅲ度,直立时即有尿失禁;
(4)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