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回收岗位操作规程(2020年)
- 格式:docx
- 大小:61.73 KB
- 文档页数:46
硫回收岗位操作规程硫回收岗位操作规程目录一、本人基本情况二、净化现场副操岗位工作职责三、本岗位工艺流程及原理四、工艺指标控制及异常处理五、开工方案六、本装置的连锁控制七、本岗位的主要设备八、本岗位的设备操作九、本岗位的安全环保风险及控制措施硫回收现场主操岗位一口清一、本人基本情况二、净化现场副操岗位工作职责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确保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2、熟练掌握硫回收岗位的基础知识、工艺流程和现场操作技能。
3、发现设备缺陷和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报告班长。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巡回检查。
5、负责本岗位的卫生清理、清洁。
6、对班长和主控发出的指令严格执行。
7、按时认真填写运行报表记录。
8、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三、本岗位工艺流程1、硫回收工艺流程及原理来自界外的酸性气1和酸性气2进入酸气分离器去除液体后由酸气预热器加热至220℃左右。
预热后的酸性气送至酸气燃烧炉主烧嘴与按一定比例配入经过空气预热器预热后的空气混合燃烧。
出炉后的高温气体在第一废热锅炉产3.82MPa(G)的蒸汽后,进入第一硫冷凝器降温至170℃左右,并在此分离出液硫。
从第一硫冷凝器出来的气体经过一级再热器升温至230℃左右进入一级克劳斯反应器进行催化反应,反应器内装填铝基催化剂和钛基催化剂反应后的气体进入第二硫冷凝器降温至170℃左右回收硫磺,脱硫磺后的气体用二级再热器加热到220℃左右后进行二次配氧进入催化氧化反应器进行催化反应。
反应器内装填钛基催化剂反应产生的热量由反应器内置的水冷系统通过汽包产2.5MPa(G)蒸汽将其移出。
过程气出反应器后继续进入第三硫冷凝器冷凝出气体中的硫后再进入硫分离器分离气体中的单质硫。
出硫分离器的气体与酸气3、液硫池释放气,进入尾气焚烧炉进行焚烧,将气体中的硫化物转化成二氧化硫,气体经第二废热锅炉回收热量后,送出界区至锅炉系统统一处理。
所有冷凝分离下来的液体硫磺先流入液硫封,再流入液硫池,通过液硫泵送至造粒成型系统造粒成型。
硫回收岗位操作规程前言硫回收岗位是一项关键性的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生产顺利进行,并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说明硫回收岗位的操作规程。
硫回收岗位操作规程工作要求1.按照工艺流程,完成硫回收装置日常运行和异常处理。
2.如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主管,并进行必要的现场处理。
3.保证岗位设备设施完好,并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
4.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生产质量,并保障自身安全。
5.遵守公司各项管理制度,保密公司机密。
操作流程1.在确认工艺流程正常的情况下,按照操作指导书进行操作。
2.在进行操作前,必须检查设备状态,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3.操作前,应穿戴齐全安全装备,如防毒面具、防酸防噪音耳塞等。
4.电气控制方面,应检查电气线路、接线端子的紧固状况,并查看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
5.机械方面,应检查设备、管道连接是否紧固。
6.地面清洁,要求操作区域整洁干净。
7.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设备运行情况,确保设备运行正常稳定。
8.在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第一时间停车处理并报告主管。
安全防范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避免操作事故发生。
2.操作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3.在操作时,需要时刻检查设备状态,防止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4.不得擅自进行设别改动,如需进行维护,应由设备维修人员进行操作。
5.操作过程中,必须戴上个人防护装备,切勿接触酸液。
6.在操作过程中,保持精神集中,防止疲劳驾驶引发事故。
7.紧急情况发生时,应立即停车并报告主管。
结语硫回收岗位的操作规程是岗位人员必须遵守的,只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才能保障生产安全,并保障自身安全。
工艺生产到底,需要岗位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每一个细节的合理实施。
硫回收岗位操作规程硫回收岗位操作规程一、岗位职责硫回收岗位是在炼油厂中负责对硫化氢进行回收以确保工厂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具体职责如下:1. 对硫化氢进行回收,确保生产、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2. 按照工艺流程,对回收硫化氢所得的硫进行处置;3. 其他与硫回收相关的负责职责。
二、操作规程1. 安全防护硫回收岗位操作是有一定风险的,因此,首先要建立负责人带领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进行个人防护,如戴胶手套、戴护目镜等,同时工作场所要保持干燥、防火、通风等条件。
2. 设备检查硫回收设备在每个工班开始作业前必须仔细检查设备,包括连接管道、热管、加热器、控制仪器等,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对操作设备进行一次检查,发现故障及时处理。
3. 操作流程硫回收岗位的操作流程分为三步:a) 将含硫氢气体输送进硫回收塔。
b) 进行高温热解,将HS分解成H2和S。
在此步骤中,温度需要掌握好,过高容易引起其他问题,过低则会影响硫的产出。
c) 硫的进一步处理。
在结束时,应及时调整操作参数,防止设备超载。
4. 日常维护硫回收岗位为保持设备的稳定运行,要定期,定点进行设备维护,如清洗、检修、换热补等。
5. 紧急处置在意外情况下遇到问题,应立即切断气的供应管道,同时通知厂区相关人员参与紧急处理,并尽快撤离现场。
三、工艺要求1. 操作人员需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试,获得符合国家有关工艺操作标准的操作证书。
2. 严格按照标准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操作过程,确保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3. 操作期间,加强对操作设备的监督和维护,确保设备的良好状态。
4. 对于工艺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及时调整和控制。
5. 对于全天候的硫回收设备,需备有多组后备设置,以确保生产不因设备问题而中断。
四、检查及记录1. 在硫回收操作过程中,要对设备、工艺流程、安全防护等进行全面检查。
如发现问题和隐患,要立即停止操作,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久泰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甲醇部硫回收岗位操作规程编写:审核:审定:批准:目录1.本工段任务‥‥‥‥‥‥‥‥‥‥‥‥‥‥‥‥‥‥‥‥‥‥22.生产方法、流程特点‥‥‥‥‥‥‥‥‥‥‥‥‥‥‥‥‥‥23.基本原理‥‥‥‥‥‥‥‥‥‥‥‥‥‥‥‥‥‥‥‥‥‥‥24.生产流程简述‥‥‥‥‥‥‥‥‥‥‥‥‥‥‥‥‥‥‥‥‥3 4.1热反应阶段‥‥‥‥‥‥‥‥‥‥‥‥‥‥‥‥‥‥‥‥‥3 4.2克劳斯反应阶段‥‥‥‥‥‥‥‥‥‥‥‥‥‥‥‥‥‥‥4 4.3尾气加氢处理阶段‥‥‥‥‥‥‥‥‥‥‥‥‥‥‥‥‥‥44.4热焚烧反应阶段‥‥‥‥‥‥‥‥‥‥‥‥‥‥‥‥‥‥‥55.主要控制指标‥‥‥‥‥‥‥‥‥‥‥‥‥‥‥‥‥‥‥‥‥56.主要设备介绍‥‥‥‥‥‥‥‥‥‥‥‥‥‥‥‥‥‥‥‥‥77.岗位生产操作法‥‥‥‥‥‥‥‥‥‥‥‥‥‥‥‥‥‥‥147.1开工前的准备‥‥‥‥‥‥‥‥‥‥‥‥‥‥‥‥‥‥‥147.2克劳斯硫回收部分‥‥‥‥‥‥‥‥‥‥‥‥‥‥‥‥‥157.3尾气加氢部分‥‥‥‥‥‥‥‥‥‥‥‥‥‥‥‥‥‥‥197.4紧急事故处理原则‥‥‥‥‥‥‥‥‥‥‥‥‥‥‥‥‥228.附件:‥‥‥‥‥‥‥‥‥‥‥‥‥‥‥‥‥‥‥‥‥24安全阀数据一览表‥‥‥‥‥‥‥‥‥‥‥‥‥‥‥‥‥24 硫回收工段试压方案‥‥‥‥‥‥‥‥‥‥‥‥‥‥‥‥‥24 克劳斯、加氢催化剂的装填方案‥‥‥‥‥‥‥‥‥‥‥‥‥26 点火烘炉方案‥‥‥‥‥‥‥‥‥‥‥‥‥‥‥‥‥‥‥‥27 点炉升温‥‥‥‥‥‥‥‥‥‥‥‥‥‥‥‥‥‥‥‥‥‥28 加氢加热炉的点火烘炉‥‥‥‥‥‥‥‥‥‥‥‥‥‥‥‥30 系统升温及系统保温‥‥‥‥‥‥‥‥‥‥‥‥‥‥‥‥‥30 引酸性气入系统‥‥‥‥‥‥‥‥‥‥‥‥‥‥‥‥‥‥‥32 装置停工‥‥‥‥‥‥‥‥‥‥‥‥‥‥‥‥‥‥‥‥‥‥391.本工段任务硫回收装置处理净化装置送来的富含硫化氢酸性气体将硫化氢转化成单质硫加以回收,生产出高品质硫磺,从而减少污染物排放,达到环保要求。
硫回收岗位操作规程1 岗位的任务和意义:本岗位的任务是将来自低温甲醇洗工序的酸性气体,通过酸性气燃烧炉燃烧,生成大部分单质硫,部分H 2S 转化成SO 2,然后H 2S 与SO 2再经克劳斯反应器反应,转化成单质硫,最后通过硫磺造粒机将其加工成硫磺颗粒,包装出售;与此同时,尾气通过锅炉焚烧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2 工艺过程概述: 2.1 反应原理:2.1.1 反应原理(正常生产): 2.1.1.1 主反应:酸性气体脱除工序排出的酸性气中富含硫化氢,本项目采用三级克劳斯分流法工艺将其转化为单质硫,作为副产品出售。
燃烧炉中的主要反应为:H 2S + 3/2O 2 SO 2 + H 2O + 热量 (1)2H 2S + SO 2 2H 2O + 3/XS X + 热量 (2)克劳斯反应器中的主要反应为: 2H 2S + SO 2 2H 2O + 3/XS X + 热量 (2)反应(1)在主燃烧炉中进行,58%酸气与适量空气混合燃烧,将约1/3(总气量)的硫化氢气体转化为二氧化硫气体,使后续各克劳斯反应器进口的气体中H 2S/SO 2分子比为2:1,符合反应(2)的化学计量比要求。
为使各克劳斯反应器进口气体物流中H 2S/SO 2分子比为2:1,需要控制进入主燃烧炉的空气量。
如果H 2S/SO 2比率大于2,那么加大进入燃烧炉的空气流量;如果H 2S/SO 2比率小于2,那么减小进入燃烧炉的空气流量。
通过控制进入主燃烧炉的分流酸气量使得燃烧炉炉膛温度在1050℃左右。
反应(2)约60%在主燃烧炉后部的主燃烧室中完成,然后依次经过三个克劳斯反应器继续反应,最终转化率约96%。
2.1.1.2 燃烧炉中的副反应 :H 2S + CO 2 COS + H 2O2H 2S + CO 2 CS 2 + 2H 2OS + O 2 SO 22.1.2克劳斯反应器中的副反应:COS + H2O H2S + CO2CS2 + 2H2O 2H2S + CO22.2 生产方法及工艺特点:硫回收装置采用三级克劳斯硫回收工艺处理来自低温甲醇洗工序的酸性气,并将回收的液硫进一步加工成副产品硫磺。
(冶金行业)硫回收岗位操作法煤化公司版硫回收岗位操作规程1 岗位的任务和意义:本岗位的任务是将来自低温甲醇洗工序的酸性气体,通过酸性气燃烧炉燃烧,生成大部分单质硫,部分H2S转化成SO2,然后H2S 与SO2再经克劳斯反应器反应,转化成单质硫,最后通过硫磺造粒机将其加工成硫磺颗粒,包装出售;与此同时,尾气通过锅炉焚烧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2 工艺过程概述:2.1 反应原理:2.1.1 反应原理(正常生产):2.1.1.1 主反应:酸性气体脱除工序排出的酸性气中富含硫化氢,本项目采用三级克劳斯分流法工艺将其转化为单质硫,作为副产品出售。
燃烧炉中的主要反应为:H2S + 3/2O2SO2 + H2O + 热量(1)2H2S + SO22H2O + 3/XS X + 热量(2) 克劳斯反应器中的主要反应为:2H2S + SO22H2O + 3/XS X + 热量(2) 反应(1)在主燃烧炉中进行,58%酸气与适量空气混合燃烧,将约1/3(总气量)的硫化氢气体转化为二氧化硫气体,使后续各克劳斯反应器进口的气体中H2S/SO2分子比为2:1,符合反应(2)的化学计量比要求。
为使各克劳斯反应器进口气体物流中H2S/SO2分子比为2:1,需要控制进入主燃烧炉的空气量。
如果H2S/SO2比率大于2,那么加大进入燃烧炉的空气流量;如果H2S/SO2比率小于2,那么减小进入燃烧炉的空气流量。
通过控制进入主燃烧炉的分流酸气量使得燃烧炉炉膛温度在1050℃左右。
反应(2)约60%在主燃烧炉后部的主燃烧室中完成,然后依次经过三个克劳斯反应器继续反应,最终转化率约96%。
2.1.1.2 燃烧炉中的副反应:H2S + CO2COS + H2O2H2S + CO2 CS2+ 2H2OS + O2 SO22.1.2克劳斯反应器中的副反应:COS + H2O H2S + CO2CS2 + 2H2O 2H2S + CO22.2 生产方法及工艺特点:硫回收装置采用三级克劳斯硫回收工艺处理来自低温甲醇洗工序的酸性气,并将回收的液硫进一步加工成副产品硫磺。
硫回收岗位操作规程硫回收岗位操作规程一、岗位职责硫回收岗位是一项负责对含硫废气进行处理的岗位,其主要职责如下:1. 进行硫回收装置操作,以处理含硫废气并把二氧化硫(SO2)转化为硫酸(H2SO4);2. 检查硫回收装置的运行状态,并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3. 定期对硫酸储罐和配管设施进行清洗和消毒;4. 配合生产部门,确保硫回收装置的稳定可靠运行。
二、操作流程1. 确保所有防护设施的完好无损,并着装全套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2. 检查硫回收装置的各项物理参数,并进行调节,确保符合生产参数要求;3. 预热硫回收装置,调整二氧化硫(SO2)和空气的比例,保证反应的充分进行;4. 检查各种设备和压力表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报告上级;5. 定期清洗硫酸储罐和配管设施,保证储存器内外的清洁卫生;6. 维护硫回收装置并定期进行保养,保证硫回收装置运行的顺畅。
三、安全措施1. 确保各项设施的完好无损,设施的维护和操作周期要根据使用情况及时进行调整;2. 操作时要仔细阅读技术说明和安全规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作业流程;3. 操作前需要对各项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4. 在加入反应液时要缓慢且稳定,避免溅出和爆炸;5. 操作中应保持警觉,如有异常现象要及时报告上级;6. 操作后对相关设施进行清洗和消毒,保证器具的整洁卫生。
四、紧急处理1. 发生任何紧急情况要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2. 如发生泄漏,要立即关闭泄漏口,并使用适当材料和手段进行清除和处理;3. 如发生工人意外事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做好相关抢救措施,及时报告上级。
五、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前必须穿戴全套防护服及其他防护设施,工作中需注意安全,切莫慌张或大意;2. 操作过程中如遇到其他工作人员前来观察或询问,要在确认安全情况下允许其观察;3. 操作人员应当时注意保养和检查所需装备的工作情况,及时报告工作质量问题,认真对待与工作有关的一切事宜。
硫回收操作规程:1、岗位任务及时分离由栲胶法脱硫得到的硫泡沫,将分离出来的溶液再返回到脱硫系统。
分离出的硫在熔硫釜中加温制成硫磺,包装后作为副产品出售。
2、岗位概述2.1工艺流程从喷射氧化再生槽溢流出的硫泡沫,通过调节再生槽的液位调节器,平稳的通过溢流道流进泡沫槽,然后用泡沫泵打入熔硫釜,在釜的上部被加热至50-70℃,硫泡沫中的硫颗粒聚集变大而沉于下釜,被分离的溶液上升,从釜上部排液管返回贫液槽进入脱硫系统,当釜内的硫积累超过内容积的1/3时,开始开放硫阀,在原料充足的情况下,始终保持连续进料、分离、放硫,制成硫磺。
2.2工艺原理脱硫液将气体中的硫化物吸收后,在再生槽内析出单质硫,硫附在泡沫上,在喷射氧化再生槽上溢流与再生液分离,进入熔硫釜的硫泡沫在釜上部被加热,气泡破裂,沾在泡沫上的单质硫聚集,较大颗粒下沉至釜的下部,在釜的下部继续加热成熔融状液体,由放硫阀放出成品硫磺。
上述过程可以连续进行,也可间断进行。
2.3工艺指标l2.3.1压力:低压蒸汽:0.1-0.2Mpa 熔硫釜加套:0.2 Mpa熔硫釜内﹥0.3 Mpa 内外压差﹤0.2 Mpa2.3.2温度:分离液50-70℃熔硫下釜120-140℃硫泡沫槽35-50℃2.3.3液位:泡沫槽液位:1/2 釜内液位: 1/3-1/23、正常操作3.1准备工作3.1.1设备、管线、阀门处于完好备用状况,检查开关情况。
3.1.2仪表准备齐全好用。
3.1.3管线和设备清洗完毕。
3.2单质硫与脱硫液分离3.2.1通过液位调节器调节喷射氧化再生槽液位,保持硫泡沫形成泡沫层,并正常地通过溢流道流进泡沫槽。
3.2.2开启泡沫泵将硫泡沫连续放入熔硫釜。
3.2.3打开蒸汽阀保持蒸汽压力0.1-0.2Mpa,并打开入熔硫釜的蒸汽阀、疏水阀,先进行暖管操作后,熔硫釜开始加热运行。
3.2.4开釜上排液阀,根据排出溶液的温度控制排液阀的开度,溶液温度高时开度大些,溶液温度低时适当关小排液阀,使分离液的温度始终控制在工艺指标范围之内。
硫磺回收装置操作规程一.介质特性硫化氢(H2S)相对密度1.189(气体),爆炸极限4.3-46%,自燃点;260°C, H2S 在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10mg/m3,毒性。
强烈神经毒物对粘膜有明显刺激作用,浓度越高全身作用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精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
H2S是一种恶臭性很大的无色气体,H2S浓度达到是一定时会引起火灾爆炸。
硫磺熔点为119°C,沸点444.6°C饱和蒸汽压:0.13kpa,临界温度;1040°C,淡黄色不溶于水,燃烧时火焰温度1800°C.爆炸下限35mg/m3,引燃温度;232°C最大爆炸压力0.415mpa,遇高温及明火能引起燃烧。
二.开工规程开工检查1.系统试压气密合格,酸性气管道系统各点均无泄露。
2.管道上所有阀门仪表检查是否灵活启闭,仪表是否能正常工作。
3.水、电、气、风、燃料气正常4.废热锅炉及三级冷凝器是否正常在液位。
5.dcs是否显示工作正常。
6.风机试起,压力是否正常在45-55kpa。
7.酸性气引至炉前,压力是否在0.04-0.06mpa。
8.压缩空气备压引至启动球阀前0.4-0.6mpa。
9. 催化剂装剂高度在850-900mm,上部瓷球50mm下部瓷球100mm。
三.开工准备1.准备开工器具硫化氢报警仪消防设施完好备用:消防栓、灭火器。
安全防护用具齐全:隔热板、空气呼吸器、过滤器式防毒面具、便携式硫化氢报警仪、对讲机等。
2.打开风机吹扫炉膛。
同时给蒸汽煮炉,煮炉蒸汽压力为0.3-0.45mpa,(之前打开冷凝器及其三级冷凝器煮炉放空阀(开至1/3),关闭蒸汽出口阀门,然后开启两炉底部煮炉阀门。
)并打开蒸汽出口所有阀门(冷凝器及其三级冷凝器除外)。
进行预热管道及其冷凝器。
时炉内压力保持在0.3mpa左右。
伴热时间30分钟左右关闭蒸汽煮炉管道阀门,及其放空阀。
3.伴热关闭后引瓦斯气升温,调整配风量。
3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工艺操作规程1.岗位任务本岗位负责处理炼油厂干气、液化气脱硫装置和酸性水汽提装置产生含高浓度硫化氢的酸性气,酸性气经克劳斯工段回收大部分硫,尾气经焚烧炉完全燃烧,使装置既回收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达到了化害为利的目的。
2.岗位管辖范围本岗位管辖范围为:酸性气预处理、克劳斯制硫、尾气焚烧、液硫脱气和输送、以及公用工程系统的所有工艺设备和仪表的操作和维护工作。
3. 工艺操作指标3.1克劳斯工段1、脱硫酸性气入装置压力:30~50KPa,酸性气脱液罐D-8101液位30-80%,脱硫酸性气流量160~1823Kg/h,空气/脱硫酸性气重量比例:1.45-1.85,污水汽提酸性气流量50~334Kg/h,空气/污水酸性气重量比例:1.85~2.05。
2、反应炉F-8101微调空气流量:350-850Kg/h,主空气流量:505~2862 Kg/h。
反映炉前空气压力:不大于0.035MPa。
3、反应炉F-8101燃料气流量16~48 Kg/h,燃料气压力:0.27~0.33MPa,空气/燃料气重量配比:12.0~14.0,燃料气脱液罐D-8102液位30~80%。
4、反应炉F-8101炉膛温度:1100~1250℃。
5、反应炉废热锅炉ER-8101液位:40~70%。
6、第一级克劳斯反应器R-8101入口温度:225~250℃,床层温度:不大于350℃。
7、硫磺冷凝器E-8101/8102/8103 液位:40~70%。
8、第二级克劳斯反应器R-8102入口温度205~220℃,床层温度:不大于350℃。
9、克劳斯尾气浓度:H2S-2S02:-1~1%(V)。
10、液硫池T-8101空气流量75~160Kg/h,废气总流量105~200Kg/h。
液硫温度130~155℃,气相温度:不大于170℃。
11、低压蒸汽压力:0.33~0.42MPa,低压蒸汽温度:152-165℃。
12、焚烧炉F-8102第一空气流量:284~2026Kg/h,瓦斯压力:0.25~0.33MPa,空气/瓦斯重量比例15~25,瓦斯流量:14.0~140Kg/h,炉膛温度675~725℃,烟道气氧含量:1%~5%(v)。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硫回收岗位操作规程(2020年)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硫回收岗位操作规程(2020年)一、岗位任务、职责及范围1、岗位任务本岗位负责将系统来的酸气通过克劳斯炉还原为元素硫磺,并将尾气进行冷却处理后,并入吸煤气系统。
2、职责及范围2.1在值班长或主操的领导下,负责本岗位的生产操作、设备维护、保养、清洁文明、环保、定置管理等工作。
2.2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杜绝违章作业,保证安全生产,执行中控室指令,及时调控好工艺指标。
2.3做好设备检修前的工艺处理和检修后的验收工作。
2.4按时巡检,按时做好各项原始记录,书写仿宋化。
2.5负责本岗位的正常开、停车及事故处理。
2.6负责本岗位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控制,确保本岗位安全生产、环保、消防、卫生等各项工作符合规定要求。
2.7贯彻执行岗位《操作技术规程》《工艺技术规程》《安全规程》有关规章制度。
2.8搞好巡检工作,及时发现、处理和汇报安全隐患,保证各设备、换热器、反应器、管道、阀门畅通。
2.9控制好本岗位“三废”排放,搞好环保工作。
二、巡回检查路线及检查内容1、巡回检查路线操作室→空气风机→克劳斯炉→废热锅炉→锅炉供水处理槽→硫反应器→硫分离器→硫封→硫池→煤气增压机→硫磺结片机→操作室2、检查内容巡检时间定为整点前十五分钟开始,整点结束;检查锅炉汽包液位、各温度、压力点变化情况,各润滑部位油位,润滑情况,各泵、增压机、空鼓有无异常声音,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进出口压力是否在指标范围内,有无漏点;硫封出硫是否正常,有无堵塞现象,夹套蒸汽是否畅通,有无漏点。
看地沟盖板是否完好,是否畅通,有无杂物淤积。
三、工艺流程、生产原理简述及主要设备工作原理1、工艺流程从再生塔顶来的约66—72℃含H2S约20﹪的酸汽酸汽(含有H2S、HCN和少量的NH3及CO2)送入一个带特殊燃烧器的克劳斯炉,在克劳斯炉燃烧室内加入主空气,使约1/3的H2S燃烧生成SO2,SO2再与2/3的H2S反应生成元素硫,反应热可使过程气维持在1100℃左右,当酸汽中H2S含量较低时,尚需补充少量煤气。
在燃烧室和催化床中同时发生HCN和NH3的分解反应。
为达到尽可能高的H2S转化率,通过在催化床后部加入辅空气来调整H2S/SO2。
克劳斯炉内发生以下反应:H2S+3/2O2=SO2+H2O2H2S+SO2=3S+2H2O2NH3=N2+3H22HCN+2H2O=N2+2CO+3H2由克劳斯炉排出的高温过程气,经废热锅炉冷却,安装在废热锅炉出口处的迷宫式分离器将冷凝出来的液态硫磺分离,回收的热量生产120℃、0.15MPa的低压蒸汽。
由废热锅炉排出的过程气仍含有H2S与SO2,使其进入克劳斯反应器,进一步使H2S与SO2反应趋于完全,主反应如下:2H2S+SO2=3S+2H20为达到克劳斯反应器进口温度的要求,将部分克劳斯炉出来的热过程气掺入冷却后的过程气中,热过程气量通过废热锅炉的中央管来控制。
克劳斯反应器出来的过程气经分离器分离出液硫,经硫封槽汇入液硫贮槽贮存,定期用泵抽出送至硫结片机生产固体硫磺,装袋称量外销。
废热锅炉带有一个外置汽包,外置汽包内装有换热管束,将克劳斯反应器出来的热过程气冷却到约140℃。
冷却后的尾气(温度约为140℃、压力约为0.02MPa)送入初冷器前荒煤气管道里。
废热锅炉所需软水由外部送来,首先进入锅炉供水处理槽,槽内通入直接蒸汽加热,进行蒸吹除氧,为使锅炉供水符合标准,由试剂泵向水中加入化学试剂。
经处理后的软水用泵抽出,进入废热锅炉。
克劳斯炉装有火焰监视器,并设有安全关闭机构,当出现酸汽、空气流量太小,煤气、空气压力过低或锅炉液位过低等不正常状态时,克劳斯炉将自动关闭,酸汽送往初冷器前煤气管道。
2、生产原理简述酸性气体杂燃烧炉内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高温部分燃烧反应,反应速度非常快,约1分钟内完成全部反应过程。
理论转化率为60--75%,反应式为:3H2S+3/2O2=3S+3H2O△H=665.1KJ/kgH2SH2S+3/2O2=SO2+H2O△H=581.4KJ/kgH2S2H2S+SO2=3S+2H2O△H=146.7KJ/kgH2S在燃烧炉中H2S除放生克劳斯反应外还与CO2 作用生成COS、CS2.H2S+CO2=COS+H2O2H2S+CO2=CS2+2H2O生成的COS和CS2如果不加以控制与转化,既影响硫的回收率又增加过程汽的硫含量,必须将反应后的过程汽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水反应生成H2 S,H2S继续发生克劳斯反应生成硫,在转化反应器内的反应式:COS+H2O=H2S+CO2CS2+2H2O=2H2S+CO2该反应特点是温度越低越有利于硫的转化,转化率理论值可达100%,可虑到液硫积沉作用,将转化器温度控制在220--350℃之间。
四、工艺指标及技术要求1、压力煤气入克劳斯炉压力30—32Kpa空气入克劳斯炉压力25—35Kpa克劳斯炉废热锅炉产蒸汽压力0.4—0.6Kpa进炉酸性气管线≥0.03MPa进炉氮气管线≥0.3MPa风机出口≥0.03MPa余热锅炉压力≥0.3MPa2、温度废热锅炉冷却后尾气温度270—300℃废热锅炉供水预热后尾气温度≦200℃软水处理槽温度100—104℃废热锅炉供水预热器出口水温120—128℃酸汽入克劳斯炉温度65—70℃空气入克劳斯炉温度120—130℃克劳斯炉催化床温度1050±50℃废热锅炉出口过程气温度270—300℃克劳斯反应器过程气出口温度200—220℃硫余热锅炉出口温度160℃尾气分液器进出口温度130℃-140℃硫封进口温度130-160℃3、液位锅炉供水处理槽液位500—1350mm废热锅炉液位280—380mm4、技术要求酸汽中H2S含量≧18﹪硫化物含量≦60mg/L酸汽H2S含量≧18﹪H2S转化率(对酸汽中的H2 S)≧85%硫回收率(对煤气中的H2 S)≧94﹪克劳斯炉尾气质量(﹪)H2 S≦1﹪(V)克劳斯炉尾气质量(﹪)SO2 ≦0.5(V)五、开停车及倒车操作步骤1、原始开车前准备工作1.1通知有关部门,让其做好给水、电、蒸汽、煤气、氮气等的准备。
1.2备好原始开车所需要的药品和防氨、防酸、防煤气的呼吸器。
1.3电工认真检查电器设备、设施是否处于完好待用状态。
1.4现场操作人员认真检查设备、阀门、管道等是否处于准用状态。
1.5仪表工认真检查测控仪表自调、联锁、报警等功能灵活好用。
1.6检查各运转设备,保证润滑完好,轴承灵活,随时能启动。
1.7提前完成克劳斯废热锅炉、软水除氧槽的蒸煮工作。
1.8克劳斯炉提前进行烘炉。
第一步先烘炉砖,此时不放入催化剂。
第二步烘完炉砖自然冷却后,装入催化剂,再按催化剂活化升温曲线升温活化催化剂。
2、煮炉操作程序2.1关闭废锅排污阀、低压蒸汽管网入废锅阀、汽包出汽阀、废锅氮气阀等阀门,将废锅与其他设备管道隔离。
2.2打开汽包放散阀。
2.3称量70Kg磷酸钠用除氧软水完全溶解于软水槽。
2.4启动软水泵,将预热后的软水(104℃)送入废锅内,液位控制在汽包1/3处。
2.5排净蒸汽管内冷凝液(该管长期不用时),缓慢打开废锅底部低压蒸汽阀,向废锅通蒸汽蒸煮药液,蒸煮过程中用放散开度控制汽包压力,注意监控废锅汽包压力与液位的变化,防止超设计压力。
2.6待废锅内液体混合均匀后,取样分析磷酸根离子浓度,做好记录。
2.7蒸煮8小时后,关入废热锅炉底部蒸汽阀,自然降温数小时,待内部压力降至0.3Mpa时,取样分析磷酸根离子,排净废锅污水并用软水将废锅冲洗干净。
2.8重复以上(4—7步)步骤4次对废锅继续蒸煮,排净系统污水。
2.9当蒸煮前后取样分析的数据相比较变化不大时,认为煮炉合格。
否则继续煮。
3、点火柜规程3.1炉膛用N2吹扫置换。
3.2查看火焰信号放大器上红色指示灯亮,则点火条件满足。
3.3按下点火按钮10秒钟内,如果辅助烧嘴火焰检测器检测到火焰即ILD信号灯亮,辅助烧嘴点火成功。
3.4如果点火失败,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重新点火前燃烧器需彻底吹扫,点火器复位,重复前面步骤至点火成功。
3.5辅助火嘴点燃后,点燃主烧嘴,并监控。
4、克劳斯炉的烘炉规程4.1空炉烘炉规程:4.1.1开废热锅炉出口放散阀,让废热气由此排放,不得进入后续设备和管道内。
4.1.2启动空气风机,利用压力控制器将出口空气压力调至30Kpa。
4.1.3废热锅炉内加入软水,液位控制在2/3处。
烘炉过程中每班排污1—2次,每次排污约半分钟,排污量不超过总水量的5﹪。
并不定时地补充软水,保持2/3的水位。
4.1.4排净煤气管中的冷凝液后关闭导淋阀。
打开煤气增压机进出口交通管,启动煤气增压机,使之稳定运行。
4.1.5提前关闭燃烧器的所有管线上自动控制阀,包括燃烧煤气和空气、点火煤气和空气阀,氨汽、酸汽阀门全关,烘空炉时不得开启。
燃烧管线手动阀门处于开启状态。
4.1.6打开点火煤气和主煤气管上的放散阀,开启煤气增压机的出口阀,逐步关闭交通阀。
手动调节机后压力为30Kpa,稳定后切换成“自动”控制。
4.1.7调节并控制点火煤气压力≧10Kpa,使之具备点火要求。
检查主燃烧煤气与主燃烧空气阀处于关闭状态。
4.1.8点火条件具备后,在现场点火柜上进行点火操作,如果点火不成功,要马上关闭点火煤气出口阀,此时点火煤气由放散口放散。
随后查明点火不成功的原因,处理后另行点火。
4.1.9点火成功后,调节点火煤气放散阀,控制入炉煤气量。
先由辅助烧嘴烘炉升温,当辅助烧嘴燃烧达不到升温要求时,点燃主烧嘴升温,并视情况调节或关闭主煤气放散阀。
4.1.10烘炉过程中,由中控室控制煤气、空气量,严格按炉砖升温曲线调节炉温。
当反应床温度升至600℃以上时,要逐渐减少空气量,使空气:煤气≦4.2。
4.1.11烘炉后期,燃烧煤气、空气达到计算比率后,当炉温升到1050℃时,恒温36小时,完成烘炉要求,然后停止烘炉,关闭进炉煤气、空气,自然冷却至常温。
4.1.12烘炉期间及烘炉结束后,要详细检查炉体各部位、各管道、阀门,发现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
5、催化剂升温规程5.1空炉烘炉完成后,检查炉体、管道、阀门、仪表等均完好,或有个别问题已作处理,可以继续进行时,按要求装入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