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公开课教案我爱吃的水果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三年级作文教案:我爱吃的水果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水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品尝水果,让学生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水果的特点和味道。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水果特点和自己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写出有趣、富有创意的作文。
三、教学准备1. 水果种类丰富,如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等。
2. 水果刀、盘子等食用工具。
3. 作文本、铅笔等写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水果,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外观、颜色和形状,激发学生对水果的兴趣。
2. 品尝水果(10分钟)学生分组品尝不同水果,注意观察水果的口感、味道和气味。
在品尝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词语形容水果的特点。
3. 讨论交流(10分钟)学生分享自己品尝水果的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水果的特点和味道。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描绘水果。
4. 写作指导(10分钟)教师为学生提供作文题目:“我爱吃的水果”,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水果的作文。
5. 学生作文(20分钟)学生根据讨论交流的内容,动手写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佳作欣赏(5分钟)教师挑选几篇优秀作文进行朗读,让学生欣赏和学习。
7.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和体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身边的事物,用心去感受和表达。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尝试用所学知识描述家里或学校的水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品尝、讨论、写作等环节,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水果,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小班下学期语言教案《我爱吃的水果》
教学目标:
1. 学会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2. 能够听懂并回答与水果相关的简单问题。
3. 通过学习水果的表达,了解不同水果的外观特征和口感,并培养对水果的健康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
1. 学习表达喜欢吃的水果的句子结构。
2. 能够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3. 培养学生对水果的兴趣和保持健康饮食的观念。
教学准备:
图片或实物表示不同的水果,PPT,录音机,课堂练习活动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1. 通过播放歌曲《水果歌》来激发学生对水果的兴趣。
2. 准备一篮子水果,引导学生看水果,说出水果的名称,并谈论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Step 2: 学习新词汇
1. 在黑板上出示和板书一些常见的水果名称,如apple, banana, orange, grape等,并读音示范。
2. 与学生一起重复几遍,逐个教授水果名称的发音和拼写。
Step 3: 听力训练
1. 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并回答简单的关于水果的问题,如\。
三年级作文教案(我爱吃的水果)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水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写作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几种常见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草莓等。
讲解水果的营养价值,如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外形、颜色、味道等方面的特点。
第二章:观察水果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水果的习惯,提高观察能力。
让学生通过观察水果,了解水果的特点和魅力。
2.2 教学内容让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水果,进行观察和描述。
引导学生从外形、颜色、味道等方面观察和描述水果的特点。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受。
第三章:品尝水果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品尝水果的习惯,了解水果的味道和口感。
让学生通过品尝水果,培养对水果的喜爱和兴趣。
3.2 教学内容让学生品尝不同种类的水果,注意观察水果的味道和口感。
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水果的味道、甜度、酸度等方面的特点。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品尝结果和感受。
第四章:讨论水果的营养价值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果的营养价值,认识到吃水果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讲解水果的营养价值,如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水果的营养成分和作用,如苹果含有丰富的纤维素,香蕉含有丰富的钾等。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水果及其营养价值。
第五章:写作练习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写作,提高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5.2 教学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品尝结果,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水果的作文。
引导学生从外形、颜色、味道、营养价值等方面进行描述,尽量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互相欣赏和交流。
第六章:词汇积累6.1 教学目标扩大学生对水果相关的词汇量。
培养学生运用新词汇描述水果。
6.2 教学内容教授与水果相关的词汇,如形状(圆形、长形)、颜色(红色、黄色、绿色)、口感(脆、软、多汁)等。
三年级作文教案:我爱吃的水果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自己喜欢的水果,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培养写作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外形、颜色、味道等特点,并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水果的特点与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写出生动有趣的作文。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等,让学生观察。
2. 准备纸张、笔等写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水果,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外观、颜色、形状等特征。
2.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水果,以及为什么喜欢这种水果。
3. 写作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将水果的特点与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写出生动有趣的作文。
4. 写作实践:学生根据讨论的内容和教师的指导,动手写作。
5. 分享与评价: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基础。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学习描绘水果的口感和味道。
2. 教学步骤:a. 教师展示水果,邀请学生品尝,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水果的口感和味道。
b. 学生分享品尝水果的感受,教师记录关键词语。
c. 教师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水果的口感和味道。
七、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品尝水果的感受,完成一篇关于水果口感和味道的作文。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拓展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水果,用肢体语言和表情展示水果的特点。
2. 其他学生观看表演,猜猜是哪种水果。
3.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
九、家庭作业: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人或朋友吃水果的场景,记录下他们的表情和感受。
2.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场景,完成一篇作文,题目为:“家人/朋友爱吃的水果”。
三年级作文教案(我爱吃的水果)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自己喜欢的水果,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生动形象地描绘水果的外貌、味道和口感。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作文中表达出自己对水果的喜爱之情。
4.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水果的种类:苹果、香蕉、橙子、草莓、葡萄等。
2. 水果的外貌特征:颜色、形状、大小等。
3. 水果的口感和味道:酸甜、脆软、多汁等。
4. 表达自己对水果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外貌特征,品尝水果的口感和味道,表达自己对水果的喜爱之情。
2. 教学难点: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生动形象地描绘水果的外貌、味道和口感。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草莓、葡萄等。
2. 准备水果刀、盘子等工具。
3. 准备作文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水果,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外貌特征,引发学生对水果的兴趣。
2. 品尝水果:教师将水果分给学生,让学生品尝水果的口感和味道,感受水果的美味。
3. 观察与描述: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外貌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4. 表达喜爱之情: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水果的喜爱之情,如“我喜欢吃香蕉,因为它味道甜美,口感滑润。
”5. 写作练习:教师给出作文题目“我爱吃的水果”,要求学生以观察和品尝水果为基础,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水果的作文。
6. 学生作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作文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7. 作文讲评:教师选取几篇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表扬学生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9.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自己喜欢的水果,并尝试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描述。
10. 板书设计:我爱吃的水果外貌特征:颜色、形状、大小等口感和味道:酸甜、脆软、多汁等喜爱之情:我喜欢吃水果,因为它YYY。
二年级《我爱吃的水果》语文说课稿【说课稿】《我爱吃的水果》教学内容:《我爱吃的水果》教学对象:二年级学生教学时长:40分钟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a. 学生能听说读写出5种水果的名称:苹果、香蕉、橘子、葡萄、草莓。
b. 学生能根据图片识别并说出所学水果的名称。
c. 学生能使用正确的词语描述所学水果的外观、口感、味道等。
2. 情感态度目标:a. 培养学生对水果的兴趣和热爱,感受水果对人体的营养价值。
b.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说出所学水果的名称和简单特点。
2. 学生能正确运用所学词语描述水果。
教学难点:学生能正确运用所学词语描述水果的外观、口感和味道。
教学准备:1. 教具:幻灯片、图片、水果模型、水果样品。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欢快生动的音乐和幻灯片呈现各种水果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所学水果的名称。
2. 看完幻灯片,教师与学生进行问答,巩固所学水果名称。
二、呈现(15分钟)1. 教师出示各种水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外观,并描述水果的颜色、形状等特点。
2. 教师展示水果模型,并让学生触摸水果的表面,引导学生描述水果的触感。
3. 教师分发水果样品,引导学生品尝水果,并描述水果的味道。
4. 教师向学生提问,巩固所学水果的名称和简单特点。
三、活动(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种水果的图片和模型。
2. 学生通过互相观察和交流,猜测并描述其他组所给水果的名称、颜色、形状、口感和味道。
3.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通过图片、模型和口头语言描述对方所给水果的特点。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水果名称和特点。
2. 教师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五、延伸(5分钟)教师鼓励学生回家与家人合作,制作一份水果沙拉,并分享制作过程和口感体验。
板书设计:《我爱吃的水果》水果名称:苹果、香蕉、橘子、葡萄、草莓描述词语:红色、黄色、圆形、长条形、橙色、甜、酸、口感柔软、多汁教学反思:此节课通过图片、模型和实物的呈现,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和描述水果的外观、口感和味道。
三年级作文教案:我爱吃的水果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水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各种水果,了解它们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2. 培养学生品尝水果、欣赏水果的兴趣。
3. 以“我爱吃的水果”为主题,进行作文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品尝、讨论等方式,了解各种水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2. 难点:如何让学生将观察和体验转化为具体的文字表达。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各种水果的外观、颜色、形状等。
2. 品尝法:让学生品尝各种水果,感知其味道、口感等。
3. 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水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4. 写作指导法:引导学生将观察和体验转化为作文。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水果,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外观、颜色、形状等。
2. 品尝水果:让学生品尝各种水果,感知其味道、口感等。
3. 讨论: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水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4. 写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将观察和体验转化为作文,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5. 作文练习:学生根据观察和体验,以“我爱吃的水果”为主题,进行作文练习。
6. 展示和评价: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作文,引导学生互相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7.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体验和表达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所学的水果知识,并尝试写作一篇关于家人的作文。
9.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作文和课堂表现,进行教学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0.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水果拼盘比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通过学生的作文和课堂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对水果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作文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等。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三年级作文教案:我爱吃的水果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水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健康的意识。
2. 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外形、颜色、味道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用词语表达水果的特点和喜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各种水果,了解它们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2. 观察水果的外形、颜色、味道等方面,用词语描述。
3. 表达自己对水果的喜好,以及为什么喜欢这种水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各种水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培养学生用词语描述水果的能力。
2. 难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水果的喜好,并说明原因。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等。
2. 准备词语卡片,如外形、颜色、味道等。
3. 准备作文纸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水果,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
2. 讲解:教师讲解各种水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让学生了解水果的重要性。
3.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分享自己喜欢的水果,并用词语描述水果的特点。
4. 写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用词语表达自己对水果的喜好,并说明原因。
5. 作文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用词语描述水果的特点,并写一篇关于“我爱吃的水果”的作文。
6. 展示和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互相评价、互相学习,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8.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自己喜欢的水果,并写一篇关于“我家人的喜好”的作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水果的特点和喜好。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和评价的能力。
3. 采用写作指导法,教师给予学生作文写作的步骤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 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展示水果的图片和视频,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水果图片,引起学生对水果的兴趣。
精选我爱吃的水果教案4篇精选我爱吃的水果教案4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爱吃的水果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爱吃的水果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说出自己爱吃的水果的名称并说出理由。
2、运用多种方法感知几种常见水果的外表。
3、体验集体品尝各种水果的乐趣。
活动准备:水果图片PPT,布袋子一个,香蕉、苹果、梨、桔子、石榴、柚子各一个,水果盘一个。
活动过程:一、游戏“摸一摸”,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仔细听!老师的柜子里有声音。
韩老师去看看是什么东西!哇!是什么呀?好重呢!想不想知道魔法袋里装的是什么宝贝?好!我们来玩个游戏,摸一摸。
韩老师请坐好了的小朋友来摸一摸,摸到了一样东西,你就告诉大家你摸到了什么。
2.一个一个摸出来后放到水果盘中。
二、幼儿运用多种方法感知水果的外表特征。
教师:好!水果宝宝都被摸出来了。
现在有请苹果宝宝!小朋友:1、用眼睛看一看,苹果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2、用鼻子闻一闻,苹果是什么味道的?3、用手摸一摸,苹果摸起来感觉怎么样啊?对水果依次进行感知。
三、欣赏各式各样的水果图片。
1、教师:老师电脑里面有各式各样的水果,小朋友一起来看看有什么水果。
2.教师:这些都是韩老师爱吃的水果。
每种水果对我们的身体都有营养,多吃水果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变的健健康康的。
四、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我爱吃的水果。
教师:韩老师想知道,小朋友们爱吃什么水果,你为什么爱吃这种水果。
五、品尝幼儿带来的水果,活动结束。
教师:小朋友也从家里带来了爱吃的水果。
张妈妈和朱妈妈把它们切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小朋友一来品尝好不好?小朋友,品尝水果之前要先做什么呀?对,要先洗手,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宝宝。
我爱吃的水果教案篇2教学目标:1、学会按照观察到的、感觉到的顺序练习说话。
2、通过观察体验,练习写一段话。
今天吃水果教学过程:
一、亲近水果,玩中发现:
1、对话导入
老师:小朋友们,高老师知道你们都非常爱吃水果。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玩一个猜水果游戏。
2、摸摸猜猜:老师拿出一个布口袋,里面装有各种水果:苹果、桔子、香蕉、猕猴桃、葡萄。
(引导学生猜这布袋里面会有哪些水果)
请小朋友一个个前来摸一摸,说说自己摸到是什么?
并且还要说说是为什么?
3、师生交流:都好棒,都猜出了水果的名字,把怎么猜的也告诉了
老师。
二、小试牛刀:
1、刺激感官,初步表达(一段)。
(1)出示课件:画面上出示一张许多水果的图片,黄灿灿的橙子,紫莹莹的葡萄、红通通的苹果,圆鼓鼓的猕猴桃,弯弯的香蕉,一个个新鲜诱人。
看了不禁直咽口水。
(2)教师引导:图片上的水果娃娃多么可爱,大家都恨不得去咬上一口,那你们爱吃哪种水果呢?
板书课题:我爱吃的水果。
(3)示例开头段:我爱吃()的葡萄、()的西瓜、()的香蕉、()的苹果。
但是我却最爱吃
()。
三、树立典型,具体表达。
师:孩子们,这么多水果,猜猜老师喜欢哪一种水果?
生说:黄灿灿的橘子、棕色的猕猴桃……。
师:其实,老师最爱吃那水果之王——猕猴桃。
(1)引导观察:老师出示一个猕猴桃让大家观察。
老师:观察不光是看一看,实际上“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
都是观察。
板书:观察:看摸闻尝
大家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猕猴桃,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呢?
板书:形状
颜色
观察:看摸闻尝味道
营养价值
……..
师:下面,让我们共同观察,一起努力把这个猕猴桃写具体,写“可爱”。
A:首先说说“形状”。
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的方式把
水果的形状、大小、手感、重量介绍具体。
如果能用上一些叠音词,如“饱鼓鼓”、“毛茸茸”,听着悦耳动听,读来琅琅上口,非常美么若再把自己联想到的写进去,如“饱鼓鼓的猕猴桃像什?”
这样介绍水果的外形,一定能把这个猕猴桃写具体、写可爱。
B:然后我们说说“颜色”。
引导学生准确说出水果的色泽特点,如“猕猴桃的皮儿是棕色的”。
让学生仔细看看猕猴桃的皮上有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猕猴桃的皮上长满了又细又密的绒毛”,把猕猴桃的色泽说清楚。
给出句式,练习说流利:猕猴桃的皮儿是棕色的,上面有许多()的绒毛,好像一个(),又像一个(),还像一个(),十分()。
C:尝尝“味道”:
引导学生“剥一剥”“闻一闻”“尝一尝”的方式引导学生仔细看看猕猴桃里面的果肉的颜色以及里面的小黑籽的样子,把猕猴桃的味道写具体,尽量用上“香喷喷、甜津津、酸溜溜、酸酸的、甜甜的”等叠词,把水果的味道写生动、写具体、
D:夸夸“营养价值”
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或者把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中获取知识信息,来介绍这种水果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等用途。
提醒学生介绍突出猕猴桃是“水果之王|”。
(2)范文引路:老师出示范文,请学生仔细聆听,听后说说你最喜欢老师文章中的哪些句子。
水果之王——猕猴桃
我爱吃甜津津的葡萄,也爱吃黄澄澄的香梨,但我最爱吃的是有“中华奇异果”之称的猕猴桃。
猕猴桃的皮儿时棕色的,上面布满又细又密的绒毛,短短的,好似一个椭圆形的土豆,又像一个可爱的小枕头,饱鼓鼓的,还像一个黄乎乎的小猴头,毛茸茸的,十分可爱,怪不得人们都叫它猕猴桃呢。
我轻轻一摸,有的硬邦邦的,像一块石头一样。
我挑了一个软软的,它肯定已经成熟了。
我轻轻撕掉猕猴桃薄薄的皮儿,里面露出了翡翠般的果肉,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令人垂涎欲滴。
我把它横着切成一个个圆片片,只见园片中间是淡黄色的心儿,四周撒满黑黑的小籽儿,像一粒粒乌黑的字码。
我用牙签戳了一片,塞进嘴里,啊,酸甜爽口,又香又脆,那滋味真让人回味无穷,吃了还想吃。
猕猴桃里面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还有十几种氨基酸,真是名副其实的“水果之王”。
(3)精彩评点,机会别错过:小孩善于模仿,学习习作
三、描绘水果,展我风采
1、要求:写一写你喜欢的水果,注意要清楚而有顺序地介绍和描写出水果的特点。
在家把喜欢的水果放在桌子上仔细观察和想象,抓住特点写下来,老师相信你们笔下的水果一定最讨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