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5
:《日本概况》日本国,面积37.77万平方公里,人口1.2594亿,实行都道府县制,全国划分为1都(东京都)、1道(海道)、2府(大阪启、京都府)、43县。
日本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北濒鄂霍茨克海,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黄海,东海与俄罗斯、朝鲜、韩国、中国相望,是一个地貌特征奇特的群岛国家,它多山地、多温泉、多火山、多森林、多河流、多湖泊,平原狭小,资源贫乏。
全国海岸线总长度约达3.4万公里,东部太平洋一侧有许多天然港湾,很利于建设大型港口。
富士山为全国第一高峰,世界著名火山,被日本入誉为“圣岳”,是日本民族的象征,该山海拔3776米,山顶终年积雪。
日本列岛的气候属于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多雨、多雪、多台风。
终年比较温和湿润,年均降水量在1700~1800毫米左右。
日本的森林资源比较丰富。
森林面积为2526万公顷,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6.8%,是世界上森林厦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木材蓄积量达27亿立方米。
日本近海渔场是世界著名大渔场,鱼的种类多达700余种,其中主要为沙丁鱼、鲤鱼、青花鱼、霸鱼、马哈鱼等。
日本人口总数居世界第八位,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329人,人口密度超过4000人的地区只占全国总面积的2.2%,但却拥有7000余万人,占总人自的60%。
尤其大中城市的人口十分拥挤。
日本民族构成比较单纯,除有极少数阿伊努族(亦称“虾夷族”)人外,均为大和族人。
属蒙古人种东亚类型。
日本通用的语言是日本语,标准语是以东京语音为基础确定的标准语音,即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使用的“官方语言”。
神道教和佛教是并立的两大宗教,为多数日本人所信奉,其次是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的信徒较多。
日本天皇没有实际统治权,作为国家和国民的象征,只能根据内阁的建议行使宪法规定的国事行为。
日本国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国会由众、参两议院构成,众议院设500个席位,参议院设252个席位,议员均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一,日本的地理1,位置日本是为于亚洲大陆的岛国。
由3000多个岛组成,主要是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隔海北临サハリン・シベリア、西临朝鲜半岛,中国。
因为具有不会被卷入大陆的政治变动中,可以吸收大陆文化的有利位置,日本建国以来,即保留固有的文化,又吸收外来文化,形成独自的融合文化。
2,国土全国4分之3被森林覆盖。
山不高,位于本州中部的阿尔卑斯山高3000米,除此之外,超过2000米的山很少,火山很多,主要的有150个,因为没有广阔的平原,河川短而急。
因为日本列岛属于地壳变动带,所以地震很多。
日本面积38万平房米,是英国的1.5倍,和美国的阿尔福尼亚州一样大。
3,人口日本总人口1亿2628万人(1998年),位居世界第8。
中国:12亿5570万人,印度:9亿8222万人。
美国:2亿7403人,印度尼西亚:2亿634万人,巴西:1亿6585万人,巴基斯坦:1亿4817万人,俄罗斯:1亿4743万人,人口大多分布在气候温暖,交通,产业发达的太平洋沿岸的平原,从本州的南关东至北九州集中人口70%.还有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集中在城市,农村明显减少。
以东京都的783万人(97年,包含郊外1.158万人)为首,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有11个,东京包含郊区,人口占世界第5位。
4,地形日本列岛被太平洋,日本海包围,和大陆之间由浅大陆架连接。
太平洋岸有非常深的日本海沟,伊豆小笠原海沟。
由于日本有几个火山群,所以地形变化丰富。
河川短,急流,山间没有深的峡谷,海岸线错综复杂。
有很多风光明媚的地方,也散布很多温泉。
日本列岛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火山活动也很活跃是世界上少有的地震多发地带(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震级7.9》使包含东京在内波及很大范围受到损害。
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震级7.2》使神户以及淡路岛为首的阪神地区遭受很大的损害。
第二大地震)5,气候日本位于中纬度,气候温暖。
中央部的东京平均气温15.3摄氏度。
一,日本的地理日本国土1、地理位置:日本位为亚洲大陆东边,被海洋所包围。
和大陆之间由浅的大陆架连接。
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组成。
西邻朝鲜半岛/中国。
文化形成特点:日本所处的位置不会卷入大陆的政治变动中,相反具有吸收大陆文化的有利地形。
因此日本建国以来即保持固有的文化,又吸收外来文化融合成自己独有的文化。
2、行政划分:日本的国土按照地方分为:北海道,东北,关东,中部,近畿,中国,四国,九州,冲绳9个地方。
其办事机构称为“厅”,即“都厅”等。
行政长官称为“知事”。
按照行政分为:1都(东京),1道(北海道),2府(京都府、大阪府),43个县。
行政区域中最大的是北海道,是东京的37倍;最小的是大阪,是北海道的45分之一3、日本国土面积:38万平方公里。
人口:1亿2628万人,世界第10位,人口多分布在太平洋沿海平原。
人口在10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12个。
人口最多东京1275万,占总人口10%,最少鸟取县,600万人。
第一次婴儿潮:1945-1950,此时出生之人成为:“团块一代”;第二次婴儿潮:1770-1975.人口主要热点:人口减少与老龄化。
4、国歌:《君之代》,作者藤原石左卫门,国旗:太阳旗,《日章旗》。
(1999正式通过)5、地形特点:★山地多、平原少:日本阿尔卑斯山脉海拔3000米,分为北、中部、南阿尔卑斯三个山脉,被称为“日本屋脊”。
日本阿尔卑斯之父:维斯顿。
★多火山、多地震:日本列岛位于环太平洋上,火山(108个火山,世界的10分之1)活动也很活跃。
所以经常发生地震。
最高峰:富士山(活火山),意思为“武士富裕”,海拔3776米,被称为“灵峰”。
富士五湖:海口湖、山中湖、西湖、精进湖、本栖湖。
日本两大地震:1923年关东大地震。
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
★河流一般较短,落差大,水流湍急:最长的河:信浓川,367公里★多湖泊:最大:琵琶湖(京都市和滋贺县交界处)670平方公里;第二大:霞浦,168平方公里,也是最大的湖最深:田泽湖(秋田县),423米。
日本概况小结日本,全称日本国,位于东亚的一个国家,由四个主要的岛屿和几百个小岛组成,是世界上人口第10多的国家。
日本是一个岛国,被大海环绕,海岸线长达3.2万公里。
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具有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
日本的首都是东京,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
日本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天皇作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日本的国会是一个两院制,包括众议院和参议院,由选举产生。
日本政府的行政权力由内阁掌握,内阁总理大臣是政府的首脑。
日本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悠久的历史。
日本的传统文化包括茶道、花道、剑道等,以及许多节日和传统活动,如樱花节和盆栽等。
日本的美食也非常有名,如寿司、拉面、烤肉等。
日本还以动漫和电子游戏闻名,是全球动漫和游戏产业的重要中心。
日本的经济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主要依赖于出口和制造业。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同时也是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的重要生产基地。
日本的汽车、电子产品和家电等产品在全球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此外,日本的金融业也非常发达,东京是亚洲的金融中心之一。
日本的教育体系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之一。
日本的高等教育机构享有国际声誉,许多日本大学也在全球排名中名列前茅。
日本学生的学业成绩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他们非常重视教育。
然而,日本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由于人口老龄化和低出生率问题,日本面临着劳动力短缺和经济发展的困境。
此外,日本也面临环境污染和能源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日本政府正在推动结构性改革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日本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的国家,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
然而,日本也面临许多挑战,需要采取措施来应对。
1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侧,亚洲大陆和日本之间有日本海,日本隔着日本海与中国、韩国、朝鲜相望,东边有大平洋,北边有鄂霍茨克海、俄罗斯,南边有菲律宾、印度尼西亚2上海到九州的长崎460海里,台湾到日本60海里3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和4000几个小岛组成4国土38万平方公里,本州面积最大5国土从北开始分,北海道、东北、关东、中部、近畿、中国、四国、九州、冲绳6日本分为1都(东京都)1道(北海道)2府(大阪府、京都府)、43个县7总人口1亿2692万人(实际1亿2748万人)8人口密度是1平方公里内居住人数,日本为340人,其中最高东京都5514人,叫做过密,最低北海道72人,叫过疏9日本正在处于少子高龄化到2010年为止达到20%10东京圈人口3216万人,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有13个11日本五大城市|:东京、横滨、大阪、名古屋、札幌12东京都有23个区和27个市,所谓首都圈就是首都及其周围地区的意思13日本气候总体温暖、四季分明、地区气温差异大、雨水多14日本是南北相向的细长形状,处于季风带,多高山贯穿日本的中央部,气候很大程度收海流影响15自然灾害:火山爆发、海啸、风火灾、地震16日本有76座火山,活火山50多座17日本大约4500种植物当中有1000种属于日本原有品种18公害有都是公害和产业公害两种,公害导致日本人得到“水俁病”就是水银中毒和“痛痛病”就是槅中毒19铁路最早是1872年由东京新桥到横滨之间,现在,全长20.300KM20北海道面积83.452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22%,但人口只占5%,人口密度最低,以前叫“蝦夷地”曾住阿伊奴族,最早开辟的是水产业,札幌为道厅所在地,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21东北地区自古称为“道之奥”意思为路的尽头,奥羽山脉是最长的山脉,有500公里,青森县是第一苹果基地22关东地区占全国面积8%但人口占30%超全国人口平均数三倍,主要集中以东京为中心的南关东,关东平原是日本第一大平原,是小麦第一生产地23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湖,有670平方公里24广岛在1945年8月6日投下历史最早的第一颗原子弹25新关门隧道长1万8713米是日本最长的铁路隧道26日本最古的史书《古事记》《日本书纪》记载,天皇即位于公元前660年,但有迹可循的证明是4-5世纪后,日本自“国家”诞生就以天皇为“象征”27日本统治机构采用立法、行政、司法各机关分立的三权分立制,国会为立法机关,是最高权力机关也是唯一立法机关,由众议院和参议院构成,行政属于内阁,又内阁总理大臣和国务大臣构成,司法属于裁判所,由最高裁判所(最高法院)和下级裁判所(地方法院)组成28自卫队最高指挥权属于内阁总理29日本在1907年改为6年义务教育就学率达99%,现金就学率已是100%,有名国立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北大学、九州大学、北海道大学、大阪大学、名古屋大学,最有名私立大学:早稻田大学。
日本概况日本,官方名称为日本国,是位于东亚的一个岛国,由四大岛(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和众多小岛组成,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常年受到地震和台风的影响。
日本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被誉为东方古国,日本文化影响深远。
基本信息•首都:东京•官方语言:日语•人口:约1.26亿(2021年统计)•面积:约377,975平方公里•货币:日元(JPY)•时区:UTC+9地理环境日本位于亚洲东部,东邻太平洋,西界日本海和东海,南濒太平洋和东中国海。
日本地势多山、多火山,有许多活火山分布在全国各地,如富士山、阿苏山等,使得日本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温泉资源。
日本还有许多湖泊和河流,如琵琶湖、信浓川等。
政治体制日本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天皇是国家元首,但没有实际政治权力。
日本的国会设立两院制,分别为众议院和参议院,实行议会制度。
首相是政府的最高领导人,由国会议员选举产生。
日本实行多党制,自由民主党是现任执政党。
经济发展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是发达国家之一。
日本的经济主要以制造业为主,汽车、电子产品、钢铁等是日本的主要出口品。
日本还拥有发达的金融业和科技产业,名列世界科技强国之一。
日本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社会福利健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国家提供了全面的保障。
文化传统日本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其古老的神道教、武士道、茶道、和服等深受人们喜爱。
日本文学、绘画、音乐、戏剧都各具特色。
日本的传统节日如樱花祭、七五三、盆栽节等,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与。
旅游资源日本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拥有众多世界遗产和风景名胜。
东京塔、京都清水寺、冲绳美国村、北海道雪乡等成为游客必到之处。
日本的温泉、美食、购物等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结语日本是一个融合古老和现代文明的国家,其绚烂多彩的文化和风景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目光。
希望通过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能够更好地欣赏这个东方古国的魅力。
国家概况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6800多个小岛屿组成,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日本陆地面积约37.79万平方公里。
日本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
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其成因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
【行政】由47个都道府县(1道1都2府43县)的大区域行政区划构成。
1个都:东京都1个道:北海道2个府:大阪府,京都府43个县:青森县、岩手县、宫城县、秋田县、山形县、福岛县、茨城县、枥木县、群马县、崎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新潟县、富山县、石川县、福井县、山梨县、长野县、岐阜县、静冈县、爱知县、三重县、滋贺县、兵库县、奈良县、和歌山县、鸟取县、岛根县、冈山县、广岛县、山口县、徳岛县、香川县、爱媛县、高知县、福冈县、佐贺县、长崎县、熊本县、大分县、宫崎县、鹿儿岛县、冲绳县日本首都:东京,位置位于关东地区南部,东南临东京湾,连通太平洋,是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的中心。
人口 1208万,面积 2187.5平方公里。
东京地区公立私立院校大概有700多所,东京工业大学、东京外国语大学、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
除了东京以外还有很多主要的城市:横滨(还有横滨商科大学,武藏工业大学,横滨设计学院。
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私利的庆应和国立的横滨国大。
庆应和早稻田合称早庆,是日本私利双雄。
横滨国大学校规模不大,但社会科学这块特别强,特别是经营商科和法科。
)大阪:大阪大学/大阪医科大学/近畿大学、関西大学、大阪市立大学、大阪府立大学桃山学院大学、関西外国语大学、大阪歯科大学、大阪产业大学名古屋:国立有名古屋大学、名古屋工业大学、丰田科技大学公立有名古屋市立大学私立比较好的有爱知大学、名城大学、中京大学、南山大学、中部大学也还可以神户:日本神户大学和神户国际大学平均气温:17°。
⽇本的地理位置及基本概况【国名】: 【国 ⽇本国 (Japan) ⽇本国名释义:⽇出之国;誉称:樱花之国 ⽇本国旗:太阳旗,长⽅形,长宽⽐3∶2。
旗⾯为⽩⾊象征正直和纯洁,正中有⼀红⽇象征真诚和热忱。
⽇本国词意即“⽇出之国”,传说太阳神创造了⽇本,天皇是太阳神的⼉⼦,太阳旗来源于此。
【地理位置】: ⽇本位于亚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由数千个岛屿组成,众列岛呈弧形。
⽇本东部和南部为⼀望⽆际的太平洋,西临⽇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
⽇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渔场之⼀——北海道渔场,其成因是千岛寒流与⽇本暖流交汇。
⽇本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岛和其它6800多个⼩岛屿。
【区域划分】: ⽇本的总⾯积为:377,835平⽅公⾥,其中⼟地⾯积37万多平⽅千⽶,⽔域⾯积3,091平⽅公⾥,领海⾯积310000平⽅公⾥。
⽇本是世界上填海造陆最多的国家,填海造陆的⾯积多达1600平⽅公⾥。
⼈⼝ 1.2685亿(2000年9⽉)。
主要民族为⼤和族,北海道地区约有2.5万阿伊努族⼈。
通⽤⽇语。
神道和佛教较盛⾏。
【⾏政划分】: ⽇本的⾏政区划⼀共有47个,⽇本的⾏政区划是都道府县。
共有⼀都、⼀道、⼆府、43县。
“⼀都”是东京都,是⽇本的政治、经济和⽂化等的中⼼。
“⼀道”是北海道,这⾥的开发⽐国内其他地⽅晚⼀些。
“⼆府”是京都府和⼤阪府,是关西地区的主要地⽅,是关西的历史和经济的中⼼地带。
⽇本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当然⾯积要⼩得多),共有43县。
北海道没有县,有区和市。
除了北海道,都府县以下分成2个系统。
⼀个是城市系统,有市-町(街)-丁⽬(段)-番地(号); 另⼀个是农村系统,有郡(地区)-町(镇)-村。
全国分成⼏个⼤的“地⽅”,47个⾏政区划分布在这个地⽅⾥。
北海道地⽅:北海道(札幌) 东北地⽅:青森県(青森)、岩⼿県(盛冈)、宫城県(仙台)、秋⽥県(秋⽥)、⼭形県(⼭形)、福岛県(福岛); 関东地⽅:茨城県(⽔戸)、栃⽊県(宇都宫)、群马県(前桥)、崎⽟県(崎⽟)、千叶県(千叶)、东京都(东京)、神奈川県(横浜); 中部地⽅:新潟県(新潟)、富⼭県(富⼭)、⽯川県(⾦沢)、福井県(福井)、⼭梨県(甲府)、长野県(长野)、岐⾩県(岐⾩)、静冈県(静冈)、爱知県(名古屋); 近畿地⽅:三重県(津)、滋贺県(⼤津)、京都府(京都)、⼤阪府(⼤阪)、兵库県(神戸)、奈良県(奈良)、和歌⼭県(和歌⼭); 中国四国地⽅:鸟取県(鸟取)、岛根県(松江)、冈⼭県(冈⼭)、広岛県(広岛)、⼭⼝県(⼭⼝)、徳岛県(徳岛)、⾹川県(⾼松)、爱媛県(松⼭)、⾼知県(⾼知) 九州地⽅:福冈県(福冈)、佐贺県(佐贺)、长崎県(対马)、熊本県(熊本)、⼤分県(⼤分)、宫崎県(宫崎)、⿅児岛県(⿅児岛)、冲縄県(那覇) 【国家经济】: ⽇本国内市场⼤第三产业⽐较发达,使得加⼯贸易兴盛,所以制造业也⽐较强。
国名日本国(Japan)。
面积37.78万平方公里。
人口1.2685亿(2000年9月)。
主要民族为大和族,北海道地区约有2.5万阿伊努族人。
通用日语。
神道和佛教较盛行。
首都东京(Tokyo),人口约1195万(2000年1月)。
国家象征天皇明仁(Akihito),1989年1月即位,年号“平成”。
重要节日天皇诞辰日,相当于国庆节。
明仁天皇生于1933年12月23日。
简况太平洋西侧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约3900多个小岛组成。
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
海岸线长3万多公里,多海湾和良港。
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6月多梅雨,夏秋季多台风。
1月平均气温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
公元4世纪中叶出现统一的国家——大和国。
5世纪初,大和国达到鼎盛时期,其势力扩及朝鲜半岛南部。
公元645年通过大化革新,仿照唐朝律令制度,建立以天皇为绝对君主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体制。
12世纪末进入由武士阶层掌握实权的军事封建国家,史称“幕府”时期。
1868年,革新派实行“明治维新”,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恢复天皇至高无上的统治,发展资本主义,并逐步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战后初期,美军对日本实行单独占领。
1947年5月实施新宪法,由绝对天皇制国家变为以天皇为国家象征的议会内阁制国家。
政府内阁为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对国会负责。
由内阁总理大臣(首相)和分管各省、厅(部)的18名大臣组成。
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提名,天皇任命,其他内阁成员由内阁总理大臣任免,天皇认证。
北海道地区* 地域区分北海道的“道”,是与本州的都府县同级的行政单位。
道政府位于札幌、其下设有石狩、渡岛、十胜、钏路、日高、上川等14个行政区。
* 位置与历史北海道位于日本本州的北端,与本州隔津轻海峡相望。
以前被称为虾夷地,曾居住着阿伊努族人。
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认识国家知识点重点考点整理1. 日本概况: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及附近小岛组成,面积37.7万平方千米,人口 1.27亿,首都东京,通用语言为日语,主要民族为大和民族;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占 3/4)。
日本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日本最高峰: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一座活火山)。
日本气候:海洋性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
日本森林覆盖率高,有“绿色王国”之称。
2. 日本农业特点:耕地少、地块小,依靠科技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
日本工业特点:工业生产能力和国内生产总值均居世界前列,现代化程度高;矿产资源缺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能源进口国),经济对外依赖性大。
日本工业分布: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两大对外港口城市:神户、横滨。
日本最大贸易伙伴国: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中国大陆。
3. 日本文化特点:传统与现代并存,东、西方文化兼容。
日本本土文化如温泉沐浴、春天赏樱等。
4. 美国概况:全称为美利坚合众国,面积937万平方千米,人口2.84亿(2002年),首都华盛顿,通用语言英语,绰号“山姆大叔”。
位于北美大陆中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共有50个州。
5. 美国文化特点:多元文化,美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折射出其他民族文化的美丽之处。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有“人种博物馆”之称。
现美国人口中白人约占82%,黑人约占13%。
6. 美国经济特点:经济发达表现: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均首位,科技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和军事大国。
农业: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国,出口的粮食约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的1/2,美国农业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
工业: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的工业区。
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南岸,形成了城市群集的制造业带。
7. 美国城市:纽约:美国最大城市和海港,最大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华尔街、自由女神像、联合国总部位于该市)。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日本国概况课程代码:2492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日语(专)专业开设的课程之一。
该课程由日本地理、日本社会和日本历史三部分组成,是学习日本文化的主要课程。
课程的知识性强、涉及面广,既是一门了解日本国家概况必不可少的学习教程,同时又是一门帮助考生更好地学习日语的重要辅助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设置本课程是为了使考生对日本有全方位的了解,从而达到扩大知识面、提高考生素质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应掌握日本的地理、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以及工农业、企业经营、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日本国概况课与本专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该课程内容广泛,其词汇涉及到地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对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因此对学好《基础日语》、《日语听力》、《日语阅读》等课程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在日本地理方面应掌握日本的行政区划、地理名称、能源、交通、自然气候及日本各地基本情况等;在日本社会方面应掌握日本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以及工农业生产、文化、风俗习惯及日本人的特点等;在历史方面应掌握包括国家形成、时代区分、武家社会、幕藩体制、近·现代国家的形成等历史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第一编日本の地理(一)日本の位置と面積(重点)识记:日本列岛的位置、领土面积、行政区划、都道府县的政府机关所在地应用:日本地图的画法(二)日本の人口と気候(次重点)识记:人口数量、密度理解:日本气候的形成、气候类型、气候特点、自然灾害(三)日本列島(一般)识记:主要的山地、河流、湖泊、海岸理解:日本地形(四)日本の資源(一般)识记:地下资源与能源、森林资源、水产资源、公害(五)日本の交通(一般)识记:陆上交通、海上交通、空中交通理解:交通现状(六)日本の各地(一般)识记:日本各地的基本情况第二編日本の社会(一)日本の政治(重点)识记:日本的统治机构理解:天皇在宪法上的地位、皇室的历史、日本宪法、选举、日本的外交和自卫队、现代日本人、中日关系(二)日本の教育と科学技術(次重点)理解:日本的教育制度、科学技术领域(三)日本の経済(次重点)识记:工业地带理解:战后日本经济概况、日本经济成功的要因、日本的贸易、工业特征、商业应用:日本的产业、农业、水产业、工业、中小企业(四)日本の企業経営(次重点)理解:现代企业应用:企业经营特征、社会保障制度(五)日本の文化(重点)识记:日本文学理解:文化的起源、日本的近代文化、日本文化的特征、媒体、日本文化所涉及的范畴、日本宗教、生活中的日本文化(六)風俗習慣(重点)识记:日本的祭祀活动理解:年中活动、赠答、日本料理、服饰、婚礼、葬礼(七)日本人(重点)理解:国民性与自然观、言语行动、勤劳意识与娱乐观、集团意识、商业交往、现代家庭、日本人的一生第三編日本の歴史(一)古代国家の起源(一般)理解:农耕社会的成立、大和政权与古墳文化(二)律令国家の形成(次重点)理解:推古朝与飞鸟文化、律令国家的成立、平成京时代、天平文化、平安初期的政治和文化(三)貴族政治と国風文化(重点)理解:摄关政治、国风文化、庄园和武士、院政与平氏的台头(四)武家社会の形成(一般)识记:镰仓文化理解:镰仓幕府的成立、执权政治、幕府的衰退(五)武家社会の成長(一般)识记:室町文化、战国大名的登场理解:室町幕府的成立、幕府的衰退与庶民的台头(六)幕藩体制の確立(一般)识记:織豊政权理解:幕藩体制的成立(七)幕藩体制の展開(一般)识记:元禄文化理解:幕政的安定、经济的发展(八)幕藩体制の動揺(一般)识记:化政文化理解:幕政的改革、幕府的衰退(九)近代国家の成立(次重点)识记:开国和幕末的动乱、立宪国家的成立与日清战争理解:明治维新与富国强兵、日露战争与国际关系、近代产业发展、近代文化的发达(十)近代日本とアジア(重点)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日本、华盛顿体制、军部的台头理解:恐慌的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十一)戦後日本の出発(次重点)识记:化政文化理解:占领与民主化、日本的复兴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
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日本国家概况》南开大学出版社刘笑明编著2007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4学分,助学时间不少于72学时。
章次内容学时第一编·第一章日本の位置と面積 1第二章日本の人口と気候 3第三章日本列島 3第四章日本の資源 3第五章日本の交通 3第六章日本の各地方 3第二编·第一章日本の政治 3第二章日本の教育と科学技術 1第三章日本の経済 3第四章日本の企業経営 3第五章日本の文化7第六章風俗習慣 3第七章日本人 3第三编·第一章古代国家の起源3第二章律令国家の形成3第三章貴族政治と国風文化3第四章武家社会の形成3第五章武家社会の成長3第六章幕藩体制の確立3第七章幕藩体制の展開3第八章幕藩体制の動揺3第九章近代国家の成立3第十章近代日本とアジア3第十一章戦後日本の出発3合计72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
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 65 %、"理解"为 25 %、"应用"为 10 %。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正误、连线题、简答题、识图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一)次の()に当てはまる数字や言葉を書き入れなさい。
1.( )年、第二次世界大戦が始まる。
(二)次の文の()の中に入れるものに、もっとも適当な言葉をa.b.c.dの中からそれぞれ一つずつ選んで、記号で答えなさい。
1.日本の農業は米作が中心で、耕地の約()で米を作っている。
a.40b.50c.60d.70(三)次の質問に対する答えをa.b.c.dの中から選んで、記号で答えなさい。
(多项选择)1.ノーベル賞を受賞したのはだれか。
a.川端康成b.大江健三郎c.井伏鱒二d.森鴎外(四)次の文が正しければ0、間違いなら×を()の中に書き入れなさい。
1.8世紀の後半には最古の歌集『古事記』が登場した。
()(五)次の各問に答えなさい。
1. 各宗教の人数はどのぐらいか、直線で結び付けなさい。
①神道a.316万②仏教b.1億7000万③キリスト教c.9158万2. 次の節日の日付を()の中に書き入れなさい。
①上元()②中元()③下元()④ひな祭り()⑤お盆()(六)戦後の日本の社会はどのような状態か。
(七)日本の地図を見て、都道府県をかきなさ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