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化)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77 MB
- 文档页数:78
•1、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2、有人说,各国有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这句话怎么理解?•3、结合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试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恩格斯: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世界观。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列宁: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社会发展的科学,关于工人运动的科学,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科学。
第一,从创立者以及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恩创立的,由后来各时代各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创立者:马恩•继承者: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发展:马恩阶段列宁主义阶段毛泽东理论阶段邓小平理论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阶段科学发展观阶段•第二,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第三,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第四,从教学体系建构来说,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中介)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应用(列宁语)科学社会主义——(逻辑结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结、归宿和核心。
寻求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核心,是追求的社会理想。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是与时俱进、实践性、科学性、人民性(和无产阶级阶级性一致)、开放性(与时俱进实质是对开放性的进一步强调)。
唯物而辩证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的首创,并且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
实践观点包含丰富的内容,它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强调注重“改变世界”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