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公共关系第02章体育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 格式:ppt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51
(0456)《体育公共关系》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体育组织2、体育公众3、公众4、大众传播5、体育公共关系专题活动6、企业文化7、组织形象8、传播9、礼仪10、体育公共关系部11、记者招待会12、目标导向13、互利观念14、公众观念15、职业道德16、体育公共关系计划的实施17、公共关系活动(实务)18、从众心理19、公关策划20、整合营销传播21、公共关系22、差异观念23、美誉度24、体育竞赛25、社会公益活动二、简答题1、公共关系与社会上抨击的“庸俗的拉关系”现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2、如何理解“体育公共关系是以推动体育发展总体目标的一类公共关系策划和实践活动”这句话?3、什么是体育组织?体育组织的构成要素有哪些?4、体育组织有何特性?5、体育公众的界定及其特征6、体育公共传播有何特点?7、体育公共关系的作用8、试阐述实现体育公共关系的协调功能,需要行使哪些职责?9、举例说明体育公共关系的效益功能10、试述体育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对现实体育组织目标的作用11、体育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应如何树立自己的形象?12、体育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如何获得这些能力?13、什么是公众?什么是受众?其主要区别是什么?14、作好边缘公众的工作对组织的发展有什么意义?15、社区体育公共关系的处理技巧16、什么是大众传播?它有哪些特点?17、简述大众传播与体育的关系18、大众传播媒介有哪些类别?在体育公关活动中如何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19、试举例说明传播技巧在各类公关关系活动中的作用。
20、体育公共关系策划在体育实践工作中有何重要意义?21、体育公共关系策划的步骤22、简述体育公共关系计划实施中的反馈调整原则。
23、体育公共关系评估一般分为几个步骤?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4、体育公共关系活动评估的重要性25、礼仪在体育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价值体现三、论述题1、常见的体育新闻稿件的写作方法有哪几种?2、简述体育公共关系新闻的主要特征3、简述体育公共关系广告的类型及创作技巧4、什么是体育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它对体育组织的发展有什么作用?5、体育庆典的公关意义何在?6、什么是CI策划?其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7、什么是企业文化?如何理解体育类企业文化?8、企业文化的特征与功能有哪些9、企业组织的企业文化对公共关系活动有哪些影响?10、培育企业文化的途径有哪些?11、论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体育工作必须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理由。
体育公共关系:负有体育工作使命或其工作与体育有密切依附关系的组织、团体和机构,为了自身和事业的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策略性行动。
公众:与特定的社会组织发生联系,并对其生存发展具有影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
体育公众:与体育公共关系主题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
大众传播: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电影及网络等传播媒介向大众提供消息、知识、思想、见解娱乐、广告等的活动。
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总称,它是各名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交往中,以约定熟成建立起来的并共同遵守的用来表现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体系。
体育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体育公共关系的主体——体育组织体育公共关系的客体——体育公众体育公共关系的过程——传播体育组织的分类:一、行政管理型体育组织:二、经营管理型体育组织三、公益服务型体育组织四、互利型体育组织体育公众的特征:相关性、同质性、群体性、多维性、可变性体育公众的分类:一、根据体育公众与体育组织的相互关系分类二、根据体育公众对体育组织的不同态度分类三、根据体育公众对体育组织的重要性不同分类1,首要体育公众:对体育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体育公众。
2,次要体育公众:对体育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一定影响但不起决定做用的体育公众。
3,边缘体育公众:与体育组织有关系但又不是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的公众。
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间直接的信息交流沟通方式。
其特征是:①个体性强,②参与度高,③从传播的信息看,其交流的手段丰富,符号多样化④从传播的反馈看,其速度较快,交流的双方最易于相互调整适应。
⑤最富有人情味⑥不利于信息广泛、迅速、准确的传递体育大众传播:体育组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将大量复制的体育信息传递给分散的体育公众的信息交流沟通方式。
其特征是:①间接性②公众性③能以最快的速度,向最大量公众传播信息④信息反馈困难⑤高度专业化⑥对象高度大众化体育公共关系的功能:①守望功能②协调功能③教育功能④效益功能⑤娱乐功能体育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①坚持提高透明度原则②坚持体育公共传播的真实性原则③坚持依靠长期努力为主的原则④坚持双向交流的原则⑤坚持首先自我完善的原则⑥坚持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的原则⑦坚持互惠的原则体育公众的社会特征:①整体性②共同性③多样性④可变性⑤相关性大众传播的特点:①,传播机构和传播手段高度专业化②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力大③大众传播往往赋予所传播信息以某种特殊的意义④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流动,受众是不知其名的,来自受众的信息反馈也是有限的、滞后的。
“体育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4011210课程名称:体育公共关系/Sports Public Relations学时:36学分:2适用专业:体育教育本科、表演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开课学期:7开课部门:体育学院先修课程:《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考核要求:考查:平时成绩(占20%),期末论文或随堂考试(占8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刘德佩,石岩主编,《体育公共关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蒋春堂主编.《公共关系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体育公共关系属于现代管理科学的一部分,它是公共关系学的一个分支,是公共关系学在体育相关领域中的应用。
体育公共关系旨在指导人们通过运作,帮助组织、团体或机构建立起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相互合作的良好融洽的社会关系,获得社会公众的美誉,树立起自身的形象,最终达到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自身发展的目的。
它是一门应用性和实际操作性极强的学科。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体育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体育公共关系的功能和原则、体育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和人员、体育公共关系与目标公众、体育公共关系与大众传播、体育公共关系的策划、体育公共关系计划的实施、体育公共关系的礼仪、体育公共关系的文书与广告、体育公共关系与CI的策划和设计、体育公共关系与企业文化等。
三、学时分配章节12 3 4 5 6 7 8 9课程内容绪论体育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体育公共关系的功能和原则体育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与人员体育公共关系与目标公众体育公共关系与大众传播体育公共关系的策划体育公共关系计划的实施体育公共关系活动评估学时22222224210 11 12 13 14体育公共关系中的礼仪体育公共关系文书与广告体育公共关系的专题活动体育公共关系与CI 的策划和设计体育公共关系与企业文化24442合计36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程的教学形式采用以讲授为主。
《体育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体育市场开发方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公共关系中的原则,主要公众关系以及公共关系策划,公关实务等基本知识,具备解决体育公共关系、体育公关等的工作的能力。
课程的具体任务:(一)掌握体育公共关系的基本内容,(二)掌握公共关系策划,公关实务等的操作方法。
(三)具备体育公共关系的策划,组织和操作的能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该课程总计54学时,其中理论占36学时,实践占18学时。
要求理论联系实践,将体育公共关系的原则,主要的公众关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学生的组织实践工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公共关系的核心范畴,体育公共关系的本质。
【重、难点分析】公共关系和体育公共关系的核心与本质。
【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关系一、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沟通协调二、公共关系的核心范畴三、公共关系的渊源与发展第二节体育公共关系一、体育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二、体育公共关系的特征【教学建议】多媒体教学【作业】简述公共关系与体育公共关系的核心与特征。
第二章体育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体育公共关系的主体与客体,传播与沟通。
【重、难点分析】体育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以及传播和沟通方式。
【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体育公共关系的主体———组织一、体育组织二、体育公关主体中的社会性个人———体育明星第二节体育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一、公众的内涵及外延二、公众关系管理第三节传播与沟通一、传播学基础知识二、体育公关传播沟通的方式三、体育公关传播的非语言沟通【教学建议】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作业】简述传播与沟通的方式。
第三章体育公共关系的原则【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体育公共关系的原则【重、难点分析】绝对公众主导原则,情感效应原则和“注意力”原则【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绝对公众主导原则一、什么是绝对公众主导原则二、树立“公众至上”的意识三、注重调查研究,发现公众需求四、站在公众的立场上进行决策五、在利他的过程中实现利己第二节情感效应原则一、情感与理智二、情感效应原则三、情感沟通以诚信为本四、组织行为规范化、礼貌化五、成功运用公众情感第三节“注意力”原则一、“注意力”时代已经到来二、掌握变化,适时创新三、创新过程中的原则【教学建议】多媒体教学,列举案例讲解。
本课程教学大纲依据社会体育专业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一、课程说明课程名称:体育公共关系课程编号:112124003总学时:32学时总学分:2学分学时分配:理论32学时课程性质:限定选修课先修课程:适用专业:社会体育开课学期:第三学期二、教学目标与要求(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体育公共关系的基本知识,掌握体育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策划活动以及在体育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各种礼仪,重点培养学生在营造良好的公共关系过程中,该怎么去做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要求:1、在保证该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着重突出体育公共关系的实用性。
有关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
2、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讲授时,尽可能借助体育领域中的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阐明其基本原理,旨在拓开学生的思路,并积极培养学生掌握如何进行公共关系活动策划的能力。
3、课堂讲授实行启发式,力求做到少而精,突出重点,并注意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4、坚持课后练习是教好、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根据正常教学进度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三)教学重点:体育公共关系策划、体育公共关系专题活动、体育公共关系中礼仪(四)教学难点:体育公共关系的专题活动策划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公共关系与体育公共关系的起源,掌握体育公共关系的定义,体育公共关系的职能,熟悉体育公共关系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体育公共关系的定义,体育公共关系的职能。
教学难点:体育公共关系的研究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PPT课堂讲授作业形式:名词解释、问答题第二章体育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第一节体育公共关系的主体—体育组织第二节体育公共关系的客体—体育公众第三节体育公共关系的过程—传播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体育组织的构成要素,体育组织的特征和分类,熟悉体育公众的分类,传播的特点,掌握体育组织的含义,体育公众的定义、特征、分类。
体育公共关系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公共关系一、公共关系的概念: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使自己满足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适应组织发展需要,通过关系协调、沟通管理、形象塑造等方式,同相关利益公众结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二、公共关系的本质:1.非私人关系——是组织与相关公众的社会关系2.非庸俗关系——终极目标是建立组织的“美誉度”3.本质属性——沟通协调三、公共关系核心概念的代表性观点:1.传播说2.管理说3.关系说4.形象说5.咨询说6.现象描述说四、“公共关系之父”一一爱德华•帕纳斯第二节体育公共关系概述1.体育公共关系的概念:社会组织为了达成目标,通过体育传播或体育沟通渠道,与其相关公众沟通协调,促使自己与相关体育公众相互了解,合作以及和谐发展,所采取的策略性行为。
2.体育公共关系的功能:(1)守望功能(2)协调功能(3)教育功能(4)效益功能(5)娱乐功能3.体育公共关系的特征:(1)以公众为对象(2)以美誉为目标(3)以互惠为原则(4)以长远为方针(5)以真诚为信条(6)以沟通为手段第二章体育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第一节体育公共关系的主体——体育组织一、体育组织的含义:体育组织是一个群体,它是人们按照特定的目标、任务和形式建立起来的协调力量和行动的合作系统。
二、体育组织的特征:(1)有共同的目标、任务。
(2)建立了一系列管理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内部人员的行为。
(3)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和明确的职责分工,通过发挥成员的整体合力,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4)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三、体育组织的类型:1.行政管理型体育组织2.经营管理型体育组织3.公益服务型体育组织4.互利型体育组织四、体育组织的环境:1.环境的特性:①环境的不确定性②环境的可变性③环境的复杂性4.作用机制:①环境影响、制约体育组织②体育组织要适应环境③体育组织努力影响和改造环境5.环境的测定:①自身对环境的认识程度②公众的认知度、接受度③竞争对手、其他组织关系的评估6.体育组织与公共关系:①.体育公共关系的目标必须服务于体育组织总目标②.体育组织的结构形式对公众传播的影响③.体育组织环境与体育公共关系第二节体育公共关系的客体——体育公众一、体育公众的概念:体育公众是指与社会体育组织利益相关,且在其从事的活动中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社会群体。
“体育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体育公共关系/Sports Public Relations学时:36学分:2适用专业:体育教育本科、表演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开课学期:7开课部门:体育学院先修课程:《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考核要求:考查:平时成绩(占20%),期末论文或随堂考试(占8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刘德佩,石岩主编,《体育公共关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蒋春堂主编.《公共关系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体育公共关系属于现代管理科学的一部分,它是公共关系学的一个分支,是公共关系学在体育相关领域中的应用。
体育公共关系旨在指导人们通过运作,帮助组织、团体或机构建立起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相互合作的良好融洽的社会关系,获得社会公众的美誉,树立起自身的形象,最终达到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自身发展的目的。
它是一门应用性和实际操作性极强的学科。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体育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体育公共关系的功能和原则、体育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和人员、体育公共关系与目标公众、体育公共关系与大众传播、体育公共关系的策划、体育公共关系计划的实施、体育公共关系的礼仪、体育公共关系的文书与广告、体育公共关系与CI的策划和设计、体育公共关系与企业文化等。
三、学时分配章节课程内容学时1 绪论 22 体育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23 体育公共关系的功能和原则 24 体育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与人员 25 体育公共关系与目标公众 26 体育公共关系与大众传播 27 体育公共关系的策划 28 体育公共关系计划的实施 49 体育公共关系活动评估 210 体育公共关系中的礼仪 211 体育公共关系文书与广告 412 体育公共关系的专题活动 413 体育公共关系与CI的策划和设计 414 体育公共关系与企业文化 2合计36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程的教学形式采用以讲授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