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98.00 KB
- 文档页数:7
《新年音乐会》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年音乐会的起源和发展,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会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新年音乐会的起源和发展2. 不同国家的音乐会特点3. 音乐欣赏的方法和技巧4.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5. 音乐会表演的准备和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年音乐会的起源、发展和不同国家的音乐会特点。
2. 示范法:播放优秀的新年音乐会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音乐会的氛围。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会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舞台表现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音乐会相关话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新年音乐会的起源和发展,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会的历史背景。
2. 讲解:讲解不同国家的音乐会特点,让学生了解各国音乐文化的差异。
3. 欣赏:播放优秀的新年音乐会视频,让学生感受音乐会的氛围。
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会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舞台表现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音乐会表演:评价学生在音乐会表演中的表现,包括舞台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音乐会相关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新年音乐会相关视频资料2. 音乐欣赏书籍和文章3. 音乐会表演道具和乐器4. 音响设备和投影仪七、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有利于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和表演。
2. 音响设备:音响设备齐全,能够播放视频和音乐,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会的氛围。
3. 乐器:提供各种乐器,让学生在音乐会表演中有更多的选择。
八、教学安全:1. 在课堂上,教师要确保学生安全使用乐器和道具,避免发生意外。
2. 在音乐会表演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舞台安全,避免发生跌倒、碰撞等意外。
小学音乐公开课《快乐的音乐会》教案小学音乐公开课《快乐的音乐会》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公开课《快乐的音乐会》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音乐公开课《快乐的音乐会》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充分感受演奏乐器时欢乐的情绪。
二、能为歌曲创编歌词和表演动作。
三、结合演唱,掌握八分休止符的节奏。
教学重点: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充分感受演奏乐器时欢乐的情绪。
教学难点:唱准歌曲中×× ×× ×× × ×× 0× ×—节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光盘、录音机、磁带、电子琴、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快乐问候:师生共同表演《时间像小马车》2、导入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加一个快乐的音乐会。
(课件出示课题)二、节奏练习师:让我们一起来召唤小伙伴吧:×× ×× ×× × ×× 0× ×—(教师拍节奏,学生进行模仿)三、感受新歌1、熟悉歌曲内容师:听一听有哪些小伙伴来了?(播放第一段录音)生:“小狗、小猫”(课件出示)师:“它们的心情怎么样?”生:高兴……2、再次感受歌曲师:“同学们感受音乐的能力真强。
那么你们想不想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来欣赏音乐会呢?(想)请你听一听音乐会上都有哪些乐器在演奏?它们会发出什么声音?”(教学光盘)生: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课件出示)师:它们都发出什么声音?生用声音自由模仿师评价:你们听得真仔细,声音模仿得也很形象。
四、学唱歌曲(一)学唱第一段歌词1、师:我们先来听一听小胡琴是怎么演奏的,请同学们打开书第38页,用手指读第一段歌词。
《音乐会》教案音乐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让学生了解音乐会的结构和流程。
3.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会来感悟音乐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了解音乐会的定义和特点。
2.学生能够解读音乐会的结构和形式。
3.学生能够通过参加音乐会培养自身的艺术修养。
三、教学内容1.音乐会的定义音乐会是指为了展示音乐作品和演奏家的演奏技巧而举行的一次公开演出活动。
音乐会通常由一个或多个乐曲组成,演奏家通过表演音乐作品来向观众传递音乐的美。
2.音乐会的结构和流程一般而言,音乐会包括开场致辞、演奏曲目介绍、正式演奏和结束致辞等环节。
在音乐会开始之前,主持人通常会致辞欢迎观众的到来,并对当晚的演奏曲目进行简要介绍。
随后,演奏家会依次进行演奏,每个演奏曲目之间会有短暂的间隔时间。
整个音乐会通常持续一至两个小时,演奏节目的排列顺序是经过精心策划和编排的。
3.音乐会的形式和种类音乐会的形式和种类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独奏音乐会、协奏音乐会、室内乐音乐会、合唱音乐会等。
不同的音乐会形式会呈现出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演奏方式,使观众能够在不同的音乐会中体验到多样化的音乐享受。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音乐会的定义、结构和种类,让学生对音乐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互动式学习:组织学生讨论音乐会的特点和对音乐会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实践体验:组织学生参加音乐会,通过亲身参与感受音乐会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音乐会现场的视频或音频,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会的氛围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音乐会的定义和特点向学生介绍音乐会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理解音乐会是一种艺术交流和音乐欣赏的场所,能够提升个人的艺术修养。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总结出音乐会的结构和流程,以及不同种类音乐会的特点和风格。
4.小组展示选取几个小组进行展示,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和学习。
快乐的音乐会音乐教案教学内容:快乐的音乐会教学目标:1. 通过参与音乐会,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快乐音乐的喜爱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1. 音乐会节目选定:选择一些欢快、激动人心的音乐曲目作为音乐会的节目,如《喜洋洋》、《礼炮交响曲》等。
2. 音乐队伍组建:安排学生分角色组成音乐队伍,包括乐器演奏、合唱、舞蹈等。
教学过程:1. 引入活动: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学生跟着节奏鼓掌、拍手,为音乐会预热。
2. 组建音乐队伍:将学生分组,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可以是乐器演奏、合唱或舞蹈。
3. 分工合作:根据学生的角色安排,指导他们进行相关练习和排练。
可以邀请音乐老师或其他专业人士进行指导。
4. 节目彩排:组织学生进行节目彩排,确保每个环节的流畅和协调。
5. 宣传推广:在学校内张贴海报、播放音乐会相关广告,在班级、学校广播中宣传音乐会,邀请家长和其他同学观看。
6. 进行音乐会:在指定时间和场地进行音乐会表演。
学生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艺,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自豪。
教学延伸:1. 观摩其他音乐会:组织学生观看其他音乐会,拓宽音乐视野,借鉴他人的表演经验。
2. 参与社区文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举办的音乐活动,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3. 组织音乐团队:如果学生对音乐表演有浓厚兴趣,可以成立学校音乐团队,定期进行演出,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音乐会上的表现,包括个人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2. 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音乐表演技巧和舞台表现力。
3. 向学生收集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音乐会活动的体验和建议,为今后开展类似活动提供参考。
《新年音乐会》教案〔共13篇〕篇1:《新年音乐会》音乐教案课时:第二课时课型:综合教学目的:1、通过《新年音乐会》的音乐艺术理论活动,调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艺术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锻炼和开发学生的组织才能和群体合作意识重点:新年音乐会难点:音乐会集体节目的组织和编排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① 老师向学生说明举办“新年音乐会”的目的'、意义,以及详细组织方法。
主持有关选举活动。
② 学生选举产生“支持人”“组委会”和“评委”,要求做到分工合作③ 组委会负责节目报告表、节目单编排,排练的组织,以及有关乐器、音响和音响设备,服装、道具、舞美设计、摄影等工作。
④ 学生分别排练节目2、新年音乐会开场① 组委会、评委、演员按指定座位就座② 学生按节目顺序依次登台演出③ 摄影师拍摄演出剧照④ 评委进展口头评价,等级评定⑤ 节目形式与内容范围广泛,自选表达特长的内容和形式3、采访① 节目主持人面向全体学生采访参加音乐会的感受② 采访老师,谈音乐会获得的成果,表扬优秀演员和节目,进展活动小结4、音乐会完毕:全体齐唱《新年好》篇2:音乐会教案活动目的:1、喜欢玩节奏游戏,感受拍打节奏的乐趣。
2、学惯用各种乐器正确击打节奏型。
3、在游戏中能分辨并用动作表现不同的节奏型。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1、大节奏卡3张X -| X -| X X X|X X | X X | X X X |X X X | X X X | X X X||喵喵喵喵喵嘎嘎嘎嘎嘎嘎嘎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2、打击乐器:响板、铃鼓、三角铁。
3、小猫、小狗、小鸭头饰假设干。
活动过程:一、玩节奏回声游戏。
1、老师用拍手、拍腿、踏脚等动作拍出一个简单的节奏型,请幼儿当回声进展模拟。
2、请个别幼儿当小老师,拍出节奏型让小朋友模拟。
二、创设情境“动物音乐会”,初步理解三种节奏卡上的节奏型。
1、幼儿欣赏老师通过角色扮演唱出三种不一样的节奏型。
《新年音乐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年音乐会的起源和发展,感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节日氛围。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新年音乐会的起源和发展2. 国内外知名新年音乐会及特色3. 新年音乐会中的经典曲目及作曲家4. 音乐欣赏:新年音乐会中的代表作品5. 团队协作:如何参与新年音乐会的演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年音乐会的起源、发展、经典曲目等知识。
2. 欣赏法:聆听新年音乐会代表作品,感受音乐魅力。
3. 实践法:分组进行团队协作演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新年音乐会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知识点:讲解新年音乐会的特点、经典曲目及作曲家。
3. 欣赏曲目:播放新年音乐会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氛围。
4. 团队协作演练:分组进行演奏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优秀表现,提高自信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新年音乐会的了解程度,包括起源、发展、经典曲目等。
2. 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是否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3.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是否能积极参与演奏练习。
4. 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喜爱程度,以及对音乐学习的热情。
六、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查找相关新年音乐会的视频、音频资料,用于课堂讲解和欣赏。
2.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音乐教材,辅助教学。
3. 乐器:准备相关乐器,便于学生进行团队协作演练。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新年音乐会的起源、发展、经典曲目等知识。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讲解新年音乐会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新年音乐会的背景。
2. 第3-4周:讲解新年音乐会中的经典曲目及作曲家,引导学生欣赏音乐。
3. 第5-6周:进行团队协作演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协作能力。
《新年音乐会》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年音乐会的起源和发展,感受音乐会在节日氛围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各种音乐风格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审美水平。
3. 通过学习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升集体荣誉感。
4.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音乐兴趣,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教学内容:1. 新年音乐会的起源和发展2. 经典新年音乐作品欣赏3. 音乐会的组织形式和演出流程4. 音乐欣赏技巧的指导5. 团队协作在音乐会中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年音乐会的起源、发展、组织形式等知识。
2. 欣赏法:播放经典新年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魅力。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音乐会排练,体验团队合作乐趣。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音乐欣赏心得,提高审美水平。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关于新年音乐会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经典新年音乐作品。
3. 乐器: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所需的乐器。
4. 排练场地:用于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会排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新年音乐会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新年音乐会的组织形式、演出流程等知识。
3. 欣赏:播放经典新年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魅力。
4. 实践:组织学生参与音乐会排练,体验团队合作乐趣。
5. 讨论:引导学生分享音乐欣赏心得,提高审美水平。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音乐会在节日氛围中的重要作用。
7. 作业:布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在家中欣赏新年音乐作品,并与家人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实践活动等。
2. 音乐欣赏能力:评估学生在欣赏新年音乐作品时的理解程度,包括作品风格、情感表达等。
3. 团队合作精神:评价学生在音乐会排练中的合作态度,包括集体演奏、协调配合等。
4. 音乐审美水平: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音乐美的认识和感受。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音乐会》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会的概念,培养对音乐会的兴趣和热爱;2. 听音乐会,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音乐欣赏能力;3. 研究一首简单的音乐,掌握基本的歌唱技巧。
教学准备:1. 音乐会录音或视频资源;2. 课堂展示材料,如海报、图片等;3. 乐器、麦克风等音乐演出道具。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研究的内容。
- 介绍音乐会的概念,激发学生对音乐会的兴趣。
2. 音乐会欣赏(10分钟)- 播放一段音乐会录音或视频资源。
- 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感受音乐的美妙。
- 结合海报或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音乐家的演出形象、乐器等。
3. 音乐会交流(10分钟)- 分组讨论学生对音乐会的感受和想法。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或乐器,并进行简单的介绍。
4. 研究一首歌曲(15分钟)- 教授一首简单的歌曲,如《小星星》。
- 分步骤教学歌曲的歌词和动作。
- 练歌曲的整体演唱,加入音乐会表演中。
5. 音乐会表演(1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音乐会表演。
- 学生可以演唱歌曲、演奏乐器等,表现自己的音乐才艺。
- 老师可以扮演指挥家,引导学生的演出。
6. 总结(5分钟)- 让学生回顾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音乐会的向往。
教学延伸:1. 邀请音乐家或学生家长来学校进行音乐会表演,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音乐体验;2. 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和研究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准备小型音乐会。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音乐会欣赏中的反应,是否能够积极参与、仔细聆听等;2. 考察学生在音乐会交流和表演中的表现,包括自信度、合作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等。
幼儿园大班音乐会教案(5篇)幼儿园大班音乐会教案(5篇)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会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音乐会教案(5篇)1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
2、随音乐演奏,表现乐曲中欢快情绪,对打击乐有浓厚的兴趣。
活动准备:1、《喜羊羊灰太狼》歌曲音乐及图谱。
2、剪接过的《喜羊羊灰太狼》动画片。
3、乐器:碰铃、铃鼓、三角铁、小鼓。
活动过程:一、音乐游戏1、选择好自己的角色(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沸羊羊)2、教师当羊村长,“羊村长”说:“你们好!森林里要开音乐会了,请你们一起参加。
”(播放音乐)二、以故事情节引出乐器1、播放课件。
——播放剪接过的《喜羊羊灰太狼》动画片。
——师:大家一起打败灰太狼后,村长准备开个音乐会,以此来庆祝,还有很多丰厚的礼物要送给你们,不过大家要猜出两个关于乐器的谜语,音乐会才能开始。
2、出示谜语。
——谜语一:姐妹一个样,衣服闪闪亮,两人头碰头,叮叮叮叮响。
(碰铃)——谜语二:说铃不是铃,说鼓不是鼓,可摇也可敲,声音特好听。
(铃鼓)3、幼儿自由选择乐器。
——师:你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出谜底了,那我们一起来揭开这神奇的礼物吧!——师:哇!那么多的乐器啊,你们就自己选择一个喜欢的乐器吧!4、教师简单示范一些乐器的用法。
三、尝试不同层次的演奏歌曲1、第一次尝试:欣赏音乐,给予幼儿自主探索节奏的机会。
(播放别看我只是一只羊歌曲)——师: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很活泼、很欢快、很好听)——鼓励幼儿能跟着音乐的节奏一边哼一边做动作。
师:那你能不能试着跟着音乐的节奏一起唱或者用自己的动作来表演呢?——请个别幼儿表演自己探索出来的节奏及动作——集体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歌曲2、第二次尝试:根据图谱分段训练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