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名著阅读
- 格式:ppt
- 大小:1001.50 KB
- 文档页数:113
专题三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1.名著阅读。
(10分)(1)下列关于《西游记》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孙悟空忍受不了五庄观中清风、明月二位仙童的毁骂,一气之下,径到人参园里,将树推倒,人参果也遇土而入。
观主镇元大仙以袖笼擒师徒三人,后来孙悟空请得观音菩萨用净瓶中的甘露才让人参树起死回生。
B.唐僧师徒三人途经流沙河,遇到一河怪,猪八戒与之在水面上大战三次,不能取胜。
后来孙悟空到观音菩萨处请来金叉行者,金叉行者捧定葫芦,在流沙河水面上厉声高叫,才把河怪唤出水面,并使之归属取经队伍。
C.凤仙郡之所以连年干早,是因为三年前玉帝出门视察,刚好碰上郡侯与他的儿子斗言,一怒之下,推倒供桌,把斋天的素供喂了野狗,冒犯了玉帝。
玉帝降罪凤仙郡,立有米山、面山、黄金大锁,直等到此三事倒断,才能下雨救灾。
D.玉兔精原是广寒宫捣药的玉兔,为报私仇下界,在毛颖山中兴妖作怪。
她摄去女儿国公主,扮成假公主。
知道唐僧要路经女儿国,想招其为丈夫,采取元阳,以得道成仙。
孙悟空识破妖精,纵金箍棒打得妖怪化作清风,遁入山中。
最终太阴星君和嫦娥仙子赶到,把妖怪带回天宫。
(2)唐僧师徒一行取经途中,经过了许多国家,请结合表格中提供的内容概括,对应写出国名。
(4分)A B C D(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3分)却说那鹿力大仙在绣墩上坐看多时,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这遗士就助他师兄一功:将脑后短发,拔了一根,捻着一团,弹将上去,径至唐僧头上,变作一个大臭虫,咬住长老。
那长老先前觉痒,然后觉疼。
原来坐禅的不许动手,动手算榆,一时间疼痛难禁,他缩着头,就着衣襟擦痒。
八戒道:“不好了!师父羊儿风发了。
”沙僧道:“不是,是头风发了。
”上述文段内容是发生在取经途中的哪个国家?描写的是唐僧与鹿力大仙哪一种斗法的场面?最终唐僧是怎么取胜的?解析:(1)A。
B选项中无计可施的时候,是惠安行者主动来了带着观音的意旨来收付妖精,唐僧给妖精起名沙悟净。
专项四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散文《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
我国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他的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等。
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
他的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3.《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4.散文《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北京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5.《金色花》的作者是泰戈尔,印度(国籍)文学家。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6.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7.《再塑生命的人》节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她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8.《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9.《诫子书》作者是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10.《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丹麦(国籍)童话作家。
代表作有《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11.寓言《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
《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本书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的。
二、名著阅读(一)《朝花夕拾》1.填空。
(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散文集,共收入鲁迅的10篇作品。
其中有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
(2)《朝花夕拾》中作者回忆留学生活时,着力写了一位老师和一位朋友。
专题三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1.名著阅读。
(10分)(1)下列关于《西游记》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孙悟空忍受不了五庄观中清风、明月二位仙童的毁骂,一气之下,径到人参园里,将树推倒,人参果也遇土而入。
观主镇元大仙以袖笼擒师徒三人,后来孙悟空请得观音菩萨用净瓶中的甘露才让人参树起死回生。
B.唐僧师徒三人途经流沙河,遇到一河怪,猪八戒与之在水面上大战三次,不能取胜。
后来孙悟空到观音菩萨处请来金叉行者,金叉行者捧定葫芦,在流沙河水面上厉声高叫,才把河怪唤出水面,并使之归属取经队伍。
C.凤仙郡之所以连年干早,是因为三年前玉帝出门视察,刚好碰上郡侯与他的儿子斗言,一怒之下,推倒供桌,把斋天的素供喂了野狗,冒犯了玉帝。
玉帝降罪凤仙郡,立有米山、面山、黄金大锁,直等到此三事倒断,才能下雨救灾。
D.玉兔精原是广寒宫捣药的玉兔,为报私仇下界,在毛颖山中兴妖作怪。
她摄去女儿国公主,扮成假公主。
知道唐僧要路经女儿国,想招其为丈夫,采取元阳,以得道成仙。
孙悟空识破妖精,纵金箍棒打得妖怪化作清风,遁入山中。
最终太阴星君和嫦娥仙子赶到,把妖怪带回天宫。
(2)唐僧师徒一行取经途中,经过了许多国家,请结合表格中提供的内容概括,对应写出国名。
(4分)A B C D(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3分)却说那鹿力大仙在绣墩上坐看多时,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这遗士就助他师兄一功:将脑后短发,拔了一根,捻着一团,弹将上去,径至唐僧头上,变作一个大臭虫,咬住长老。
那长老先前觉痒,然后觉疼。
原来坐禅的不许动手,动手算榆,一时间疼痛难禁,他缩着头,就着衣襟擦痒。
八戒道:“不好了!师父羊儿风发了。
”沙僧道:“不是,是头风发了。
”上述文段内容是发生在取经途中的哪个国家?描写的是唐僧与鹿力大仙哪一种斗法的场面?最终唐僧是怎么取胜的?解析:(1)A。
B选项中无计可施的时候,是惠安行者主动来了带着观音的意旨来收付妖精,唐僧给妖精起名沙悟净。
部编版语文七上专题八名著阅读1.《朝花夕拾》藤野先生(A)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
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星期要送他看一回。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
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
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
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
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B)但不知怎的,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名著导读练习训练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练习1.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西游记》中的一段文字。
那________闻得此言,满心欢喜,对大圣道:“圣经云:‘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
’你既有此心,待我到了东土大唐国寻一个取经的人来,教他救你。
你可跟他做个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门,再修正果,如何?”大圣声声道:“愿去,愿去!(1)文中横线处的人物是________(2)《西游记》中孙悟空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________(3)为什么说对今天的青少年来说,《西游记》这部小说也许更像一个励志故事?请简要回答________。
【答案】(1)观音菩萨(2)斗战胜佛(3)示例:《西游记》这部小说让我们感受到: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苦难,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
(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分析】(1)选文选自《西游记》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
”文中横线处的人物是观音菩萨。
(2)《西游记》中孙悟空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猪悟能封为净坛使者;沙悟净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封为八部天龙。
(3)题干问《西游记》这部小说更像一个励志故事的原因。
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先说说什么叫励志,“励”字古同“厉”“砺”,有磨炼,振奋的意思。
“志”字最初是“之”字下面一个“心”字,“之”字的意思要去的地方,和心合起来就是心要去的地方就叫做志,现在通俗的讲叫理想。
有一句话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任何一个理想的实现都要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孙悟空的一生就是一部不断战胜自己磨砺意志的过程。
因此他最后成的佛叫斗战胜佛。
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放弃,百折不挠,坚强不屈,勇于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才能成功。
故答案为:⑴观音菩萨;⑵斗战胜佛;⑶示例:《西游记》这部小说让我们感受到: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苦难,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
专题复习七年级上册名著阅读练习题含答案一、名著阅读1.名著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
”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且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学校举办了有关经典名著读书交流会。
(1)读原著主持人:亲爱的同学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
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①;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③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无穷。
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①-③的横线上。
(每一处填 1篇文章的序号即可)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D.《五猖会》 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G.《父亲的病》 H.《琐记》 I.《藤野先生》 J.《范爱农》2.他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以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______。
3.在“我”即将去看迎神赛会时,父亲却强迫我“背书”,你怎样看待文中父亲的教育方法?2.阅读下面名著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选段一)“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
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
清朝的刚毅因为憎恨“洋鬼子”,预备打他们,练了些兵称作“虎神营”,取虎能食羊,神能伏鬼的意思,也就是这道理。
可惜这一种神药,全城中只有一家出售的,离我家就有五里,但这却不像平地木那样,必须暗中摸索了,A 先生开方之后,就恳切详细地给我们说明。
(1)(选段一)出自鲁迅《朝花夕拾》中《__________》(文章名称),文中人物A是医生,他的名字是_________。
(2)谈谈作者对文中这些“名医”的态度,并简析产生这一态度的原因。
3.名著阅读“人民之于鬼物,惟独与他最为稔熟,也最为亲密,平时也常常可以遇见他。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语言运用+名著阅读一.书法鉴赏(共1小题)1.书法,是中华文明的代表性符号,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表达形式,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向导,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见证者。
让我们一起赏鉴书法作品,触摸历史温度。
ㅤㅤ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不同书体展现出不同的风采。
下面是班级书法鉴赏会上的四幅书法作品,张铭同学在鉴赏其中一幅书法作品时说:“字形扁方,呈蚕头雁尾之势。
”他说的书法作品是()A.B.C.D.二.对联题(共4小题)2.下面是关于孝道的对联,请将备选汉字组成下联。
(备选文字:寸草常行孝心怀)上联:承恩不忘三春雨下联:3.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宣传组用对联表示祝贺。
请根据上联,帮忙选择最恰当的下联。
上联:半载巡天追月斗下联:A.绮梦飞天入火星B.千钧国器访深空C.三英逐梦立功勋4.某学校开展“走近名著,学写对联”活动,学校为此征集对联,请根据所给上联,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读名著似逢甘露下联:赏美文如春风上联:三国神州藏水浒下联:圣地过红楼5.请从下面10组短语中选择6组,组合成一副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对联。
上联:下联:①挑灯苦读②一朝决胜③学海泛舟④十年寒窗⑤双亲期盼⑥乘风破浪⑦展雄才⑧不畏难⑨志凌云⑩立壮志三.语言运用(共2小题)6.根据划线部分仿写句子,构成排比句。
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知识的积累,,。
7.三年的时光,让我们的友谊长存。
依照示例进行仿写。
示例:友谊是参天大树,为你遮风挡雨;友谊是斜风细雨,帮你洗涤心灵;友谊是缕缕阳光,给你照亮路途。
友谊是,;友谊是,;友谊是,。
四.概括仿写(共6小题)1.【崇尚榜样】为了更好地开展“青年志,家国情”主题活动,学校对学生进行了“我最崇拜的人物”问卷调查。
下图是开展活动前后的问卷调查统计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表所表现的特点。
2.【活动二:社会新闻事件】京月20日消息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教育部语用司召开中国数字博物馆(以下简称数字博物馆)建设启动会,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国传媒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中国文字博物馆等6家一期项位通过线上方式参加会议。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专题六名著阅读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狗·猫·鼠》中写猫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直待自己玩厌了才吃下去,颇与人们慢慢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作者回忆了早年在私塾里的读书生活,对封建主义的旧式教育有批评的意味。
C.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让“我”一时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
D. 《父亲的病》写“我”在父亲要断气时听从衍太太的催促大叫“父亲”,这是“我”对于父亲最大的错处。
2. 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说法有误的是( )A. 孙悟空的第一个师父是须菩提祖师,孙悟空从须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
B. 孙悟空在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唐僧为他取名“悟空”。
C. 《西游记》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D. 铁扇公主不借扇子给孙悟空的主要原因是孙悟空请来了南海观世音菩萨收服了她的儿子红孩儿。
3.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朝花夕拾》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风气,如家庭怎样教育儿童,孩子读什么书,旧的书塾和新的学堂是怎样的,等等。
B. 《白洋淀纪事》是作家孙犁写给冀中、冀西地区人民的赞歌,尤其是《荷花淀》和《芦花荡》这对“姊妹篇”最负盛名。
C. 沈从文的散文集《湘行散记》向我们展现了湘西迷人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成名作《猎人笔记》通过工人、县城医生、磨坊主等众多人物形象,广泛而真实地展现了19世纪30年代俄国外省城乡的社会生活。
D. 鲁迅这样评价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于社会制度,亦有不平,每设事端,以寓理想。
此书借写海外奇风异俗,以提倡男女平等,否定封建官场,讽刺科举制度,揭露社会丑态,在我国古典小说中独树一帜。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名著阅读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西游记》这部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扇时被她扇得无影无踪,后来他施计智取了芭蕉扇,可他第一次得到的这一把芭蕉扇是假的。
B.《西游记》描写了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作品中塑造的孙悟空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他桀骜不驯、敢作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幽默,深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C.孙悟空在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唐僧为他取名“悟空”。
D.孙悟空的第一个师父是菩提老祖,孙悟空从菩提老祖处学得七十二变、筋斗云等超凡本领。
2.下列关于《西游记》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充满浪漫主义的幻想色彩,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令人难忘。
B.《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C.大闹天宫的情节是:孙悟空与太上老君赌法斗战,不分胜负后,二郎神用暗器击中孙悟空,猴王被擒。
经刀砍斧剁,火烧雷击,丹炉烧炼,炼成火眼金睛,然后孙悟空打上灵霄宝殿。
玉帝请来菩提祖师,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D.《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3.同学们交流了阅读《西游记》时做笔记的心得,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做笔记时,应关注精彩的语句,如,可以在孙悟空个性化的语言边上批注阅读感受。
B.做笔记时可以发挥创意。
通读全书后,绘制一本展现“取经路线图”的“通关文牒”,这也是一种做笔记的方式。
C.要关注前后勾连的情节,如可以旁批“三调芭蕉扇”与“大战红孩儿”之间的关系。
D.《西游记》以生动有趣故事情节为主,因此,做笔记就是概括出每一回的故事情节。
4.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书中的主要人物是唐僧、孙悟空、沙僧和猪八戒。
B.全书共一百回,首先写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其次交代取经的缘起,然后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修成正果。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名著导读练习训练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练习1.名著阅读。
(1)“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
内遇仙胎,一日迸裂,……〃这段文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本书中你最喜欢的一具情节是:。
(2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全书共篇,原名《》,后更名为《朝花夕拾》。
【答案】(1)西游记;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2)10;旧事重提【解析】【分析】试题分析:(1)大家基本都知道,孙悟空是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的,根据这个不难推断出这个文段出自《西游记》,《西游记》中受欢迎的章节很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任意填写。
(2)《朝花夕拾》学生比较熟悉,《朝花夕拾》十篇回忆性散文分别是《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琐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藤野先生》《范爱农》。
故答案为:⑴西游记;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⑵10;旧事重提。
【点评】⑴文学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⑵中考试题中对文学常识内容的考查,目前都局限于课程标准所列出的12部(类)中外文学名著。
这类积累题可以给出作品中的人物,问这个人物出自哪部作品,还可以考作品的作者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该作者还有哪些著作等。
2.名著阅读下面的一段话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读后回答问题。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
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
……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
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
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
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1)这段文字节选自 (人名)创作的《》(作品)。
(2)补全回目名: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专题15:名著阅读(原卷版)1.下列关于名著《朝花夕拾》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共包括六篇回忆性散文,鲁迅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夹杂着有趣的议论和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B.《五猖会》记述了“我”儿时盼望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以及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与痛苦,表现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花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D.《无常》生动描绘了无常“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爱”的性格,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
2.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社戏》都是出自鲁迅先生的自传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B.鲁迅的《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全书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C.《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请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D.《狗·猫·鼠》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阐述作者仇猫——即不喜欢猫的原因,也是借猫来讽刺当时的论敌。
3.下列关于《西游记》《白洋淀纪事》《湘行散记》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孙悟空因争强好胜,将师父的袈裟拿出来给众僧阅览,不料那观音院的主持暗起歹心想将唐僧的袈裟占为己有,竟命人纵火烧死唐僧师徒,却被悟空所知。
悟空从天界借来避火罩罩住了唐僧所在的禅房,自己鼓风,把禅院最终烧得一干二净。
B.孙悟空和黄毛貂鼠变的妖精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后来使出分身术,变出成百上千个孙悟空来对付妖精。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名著阅读知识点与练习题《朝花夕拾》(一)、题目解说“朝花夕拾”的含义是“早晨的花晚上拾起”,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
据鲁迅说《朝花夕拾》的文章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
《朝花夕拾》是关于鲁迅生平史实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早年鲁迅的完整形象。
这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是他中年以后回忆青少年时期的往事之作。
(二)知识点1、请用一句话概括《朝花夕拾》的内容(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2、《朝花夕拾》共十篇,分别简要概括主题:《狗猫鼠》——(对猫的讨厌和仇恨原因)《阿长与山海经》——(怀念小时候的保姆长妈妈)《二十四孝图》——(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五猖会》——(反映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与摧残)《无常》——(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写出了对百草园的喜爱以及对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感受)《父亲的病》——(揭露了庸医害人的实质)《琐记》——(介绍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生活,离家求学的一段故事)《藤野先生》——(写作者与最使作者感激的日本老师的交往和弃医从文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范爱农》——(追叙作者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辛亥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
)3、《朝花夕拾》中六个主要人物形象:长妈妈:——勤劳质朴善良,但在某些方面又颇为愚昧的农村妇女藤野先生:——严谨认真,平等待人,毫无民族偏见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妥协懦弱父亲:——严厉慈爱衍太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寿镜吾:——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4、《朝花夕拾》中,温馨的回忆表现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五猖会》中孩子们买“吹嘟嘟”,吡吡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无常》一文中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就放他儿子还阳片刻.理性的批判表现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老师让孩子们背一些枯燥乏味的书;《五猖会》中去看赛回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无常》一文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公理,反被要求到阴间寻求公正的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