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湘教版六年级下册 《礁盘》文本:原文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礁盘湘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礁盘精选4篇(一)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礁盘的定义和特点;了解礁盘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事物的形态和功能。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礁盘的定义和特点。
2. 分析礁盘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探索礁盘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放映一段礁盘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礁盘的概念和形态。
2. 探究活动(1)向学生展示真实的礁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礁盘的特点进行讨论,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明确礁盘的定义和特点。
3. 拓展应用(1)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礁盘景点,了解礁盘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和形态。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索礁盘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做拖鞋底、做石头桌椅等。
4. 归纳总结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结合教师的引导,总结并归纳礁盘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五、课堂练习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编写一篇关于礁盘的读后感,并写出礁盘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真实的礁盘和参观实地景点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且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实际的应用探索,让学生了解到礁盘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运用能力。
通过学生的读后感的写作,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了巩固和回顾,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整节课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效果良好。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礁盘精选4篇(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理解碑的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碑文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碑的特点和作用。
2. 掌握碑文的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
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湘教版《礁盘》优秀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积累本课的词语。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字词的学习。
2.教学难点:对课文内容的梳理。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无时不刻不在思念祖*亲,驻扎在海岛上的边防战士,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对海岛的爱。
我们一起来学习《礁岛》,感受边防战士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1.师导读,生整体感知。
2.读准字音,辨别字形。
驮(tuò)蔬(shū)罐(guàn)秧(yāng)筷(kuài)构(góu)3.理解词语纳闷:因为疑惑而发闷。
稀奇:稀少而惊奇。
(近义词:罕见;反义词:常见)沉吟:(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喃喃:象声词,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环视:向周围看。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1.生自读,理清文章思路。
2.提出疑难问题。
3.交流归纳。
四、课堂小结请同学们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将士们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反复朗读,品析将士们的言行。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教学难点:体会将士们对祖国海岛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听写词语。
2.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课文1.小组读第1——10自然段,学生思考:小岛是一个怎么样的岛?礁盘南边有什么秘密?菜地的土、菜种是从哪儿来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呢?2.小组讨论。
3.班内交流。
岛内条件艰苦,战士们克服困难,创造美好生活,建设海岛。
4.读第11——25自然段,思考:将*为什么变了“脸*”?将*看到什么,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感受到了战士们爱戴首长,将*关爱战士的情怀。
5.读第26自然段,思考:将*这一举动的含义是什么?对海岛的爱热爱,对祖国的敬意,对战士们的感激……归纳明确:①海岛环境艰苦。
a.小岛其实是个礁盘……甚至没有土,就驮着一群海*陆战队的士兵。
2 礁盘教学要求1、会写本课的7个生字,理解词义,积累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知战士们的精神品质,从而受到思想熏陶。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想象、感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祖国母亲;驻扎在海岛上的边防战士,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对海岛的爱。
我们一起来阅读《礁盘》,感受边防战士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1.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读准生字的字音,辨别字形。
2) 理解词义,了解文章的内容。
2. 小组交流讨论。
3. 班内交流讨论。
1) 读准生字的字音,辨别字形。
驮(tuo)蔬(shu)熬(ao)罐(guan)秧(yang)筷(kuai)构(gou)2) 理解词语。
凝视:聚精会神的看。
沉吟:低声吟咏(文辞、诗句等);(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3) 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相关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中心事件。
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1~10)将士们在礁盘上借助大棚种出了蔬菜。
第二部分(11~25)将士们共享劳动成果。
第三部分(26)将军向“地图”,行了一个军礼。
三、再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1、学生自读,提出疑难问题。
2、交流归纳疑难问题。
四、课堂小结请同学们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阅读,想象情境,探究课文内容。
2、品读、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体会其对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听写词语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课文1.读课文(1~10)1) 有感情的朗读,思考:小岛是一个怎样的岛?礁盘南边有什么秘密?菜地的土、菜种从哪儿来?你从什么中得到体会呢?2) 小组讨论。
3) 班内交流。
2、读第11~25自然段。
1) 小组交流讨论:将军为什么变了脸色?将军看到了什么?队长说了什么?将军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战士们有什么行动?从这些情节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2) 班内交流。
作者简介
陆颖墨
江苏常州人。
1984年毕业于海军工程学院。
现任海军直属机关干部,中校军衔。
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
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小说集《寻找我的海魂影》、《白手绢,黑飘带》,电影文学剧本《中国月亮》(已拍摄发行),小说《军法,已在战前执行》等。
作品选入数十种选集。
短篇小说《大小》获《小说月报》百花奖、1996年全军文艺新作品一等奖,《抗日》获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中篇小说《白手绢,黑飘带》获《当代》文学奖,小小说《鱼儿》、《航窗》均获《小小说选刊》奖,话剧剧本《远岛之光》获第六届全军文艺汇演剧本一等奖,作品共获奖20余项。
4.礁盘一.看拼音,写汉字。
tuó shūáo guàn yāng ()着 ( )菜()夜 ( )头( )苗kuài gòu( )子结()二。
理解词语。
凝视:沉吟:三.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岛环境的艰苦?四.将军离开礁盘时……行了一个军礼。
将军这一举动的含义是什么?答案:一。
驮蔬熬罐秧筷构二. 凝视:聚精会神的看。
沉吟:低声吟咏(文辞、诗句等);(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三。
连续四个“没”,突出小岛环境的恶劣。
“最凉快”的时候,是“四十来摄氏度",小岛的酷热环境可见一斑。
四.对海岛的爱热爱,对祖国的敬意,对战士们的感激.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4 礁盘
小岛其实是个礁盘,白白的珊瑚礁冒出海面聚成一堆儿,像一片白云在天边浮着。
没水,没树,没草,甚至没土,就驮着一群海军陆战队的士兵。
将军上岛时要算这儿最凉快的时候,也就是四十来摄氏度吧。
没法子,谁叫这儿离赤道近呢?
礁盘不到一个足球场大,转一圈也用不了十分钟,所以,刚上岛的将军就发现了问题。
“那南边是什么东西,搞得那么神秘。
”将军说着就走了过去。
来到跟前一看,只见礁石围成一圈,上面用帆布遮挡着,掀开帆布一角,竟露出一片绿绿的菜地。
将军不由一愣。
他知道,这个地方,植物是无法生长的。
从大陆运来的蔬菜,还没上岛就要烂掉—大半。
幸存下来的,叶类菜过不了两天,瓜果类最长也熬不过一个星期。
其他时间,最好的就是酸菜罐头了。
所以,不少战士一上岛,很快就牙龈发炎,满嘴起泡。
看着眼前的片片绿叶,将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怎么弄出来的?”
队长说,战士们用大棚种菜的方法,搞了这个帆布篷,北方大棚是为防冬,这里的帆布篷却是为防晒。
这些土,都是战士们从老家一口袋一口袋背来的。
“老家?”将军一时纳闷,“就近的海岛上有土,不也行吗?”
“是呀,可战士们愿意从家乡背,连菜种也是从老家带来的。
您看,不少北方的菜都在这里成活了。
”
将军弯腰细看:好家伙,小小一块菜地,光小白菜秧子就有好几种。
将军想,要是把这种种菜的办法推广开来,对这一带的守岛部队作用可大了。
晚饭时,队长陪将军来到队部,办公桌上摆了好几个盘子,有罐头,也有几种鲜鱼,将军知道这儿的鱼不稀奇,也就没说什么,坐下来拿起了筷子。
就在这时,炊事员端来一个盘子,将军—看,脸色马上变了。
那是—盘小白菜。
“这是谁的主意?”
队长不知说什么好:“大家的……”
“大家的?哼!”将军重重地放下筷子,起身,“走,去看看大家吃什么!”
队长急了:“首长,您别去了,这盘菜您一定要吃下去。
”
将军一愣,不知队长说的是什么意思。
队长想了想,对将军说:“您等一下。
”他跑了出去。
过一会儿,他又跑了回来,指着窗外:“首长您看。
”
将军顺着看去,那一片帆布篷已翻开,露出一大块菜地,绿油油的一片,竟构成了—幅中国地图!
将军凝视着那片绿色,心里一阵沉吟。
“全国大半的省份,都有土在这里。
岛上的战士知道您身体不大好,又上了年纪,一致要求您能吃上蔬菜。
他们每人从自己家乡的土上摘下一根自己家乡的菜,就凑成了这一小盘……大家不是把您看成首长,而是一个长辈。
”队长在旁边喃喃地说。
将军只觉得鼻子有些发酸,别过脸来,刚好看见那盘青菜。
他怔了一下,走过去端起来,大步走了出去。
饭堂里,战士们正在吃饭,见将军进来,都停住了筷子。
将军看了看他们桌子上的罐头,喉咙哽了一下,“同志们……”将军停了一下,环视四周,又说:“孩子们,我谢谢你们……”
将军看到了饭桌边上的一桶汤,眼睛一亮。
他走过去,把手中的菜倒进汤里,拿起汤勺,在桶里搅了几下。
没有人招呼,战士们自觉地围了过来。
让将军把一勺—勺的菜汤舀到碗里。
清晨,将军离开礁盘时,他向着初升的太阳,向着那雄鸡状的绿色“地图”,行了—个
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