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电厂电气设备运行中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246.81 KB
- 文档页数:2
电厂电气设备运行中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电厂的电气设备是电厂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
以下是电厂电气设备运行中常见的故障及处理措施。
一、电力变压器故障
1. 电力变压器过热故障:通常是由于变压器负载过大、周围环境温度过高或冷却系统故障引起的。
处理措施包括减小负载、增加冷却措施、修复冷却系统等。
2. 变压器绝缘击穿故障:通常是由于绝缘老化、湿度过高或外部短路引起的。
处理措施包括局部修复绝缘、更换绝缘材料、加强绝缘监测等。
三、开关设备故障
1. 断路器失灵故障:通常是由于电弧、过载或机械故障引起的。
处理措施包括检查电弧抑制装置、增加保护装置、修复机械故障等。
2. 隔离开关接触不良故障:通常是由于腐蚀、烧结或电弧熔断引起的。
处理措施包括清洗接触部位、更换烧毁部件、加强防腐蚀措施等。
四、输电线路故障
1. 输电线路短路故障:通常是由于树枝、异物或线路杆塔短路引起的。
处理措施包括修剪树枝、清除异物、维修线路杆塔等。
2. 输电线路断线故障:通常是由于线路杆塔倒塌、电缆断裂或绝缘老化引起的。
处理措施包括修复倒塌杆塔、更换断裂电缆、加强绝缘检测等。
火力发电厂电气运行中故障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火力发电厂是通过燃煤、燃气或燃油等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蒸汽,再通过蒸汽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的设备。
火力发电厂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设施,其电气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火力发电厂电气运行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影响发电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火力发电厂电气运行中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以确保火力发电厂的稳定运行。
一、故障原因分析1. 设备老化火力发电厂的设备经过长期运行,设备的损耗和老化是不可避免的。
设备老化会导致设备性能下降,容易出现故障,影响发电厂的正常运行。
特别是一些关键设备,如变压器、断路器等,一旦出现故障可能导致停电事故。
2. 系统过载火力发电厂的电气系统复杂,各种设备相互关联,一旦某一环节发生故障,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导致系统过载。
过载会导致电气设备超负荷运行,增加设备损耗,甚至造成设备烧坏。
3. 操作失误人为操作失误是导致火力发电厂电气故障的常见原因。
比如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未按规定程序操作,误操作导致设备故障;或者是未及时发现设备运行异常,导致故障扩大。
4. 外部环境因素火力发电厂是处于室外的大型设备,受到外部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如雷电、暴雨、强风等极端天气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短路等故障。
灰尘、高温等环境条件也会影响设备的运行。
5. 设备质量问题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是导致故障的重要原因,而设备质量问题往往体现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环节,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能导致设备故障。
二、改善措施1. 定期设备检修对于设备老化问题,可以通过定期的设备检修来解决。
定期检修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隐患,及时更换、维修老化设备,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2. 设备状态监测采用先进的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预警和处理,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
3. 加强操作培训通过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规范意识,减少操作失误,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发电厂电气运行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及应对措施发电厂是能够转化化石燃料、水力能、风能等能源为电能的重要设施。
由于设备老化、运行不当等原因,发电厂在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故障,影响发电效率和电网稳定运行。
特别是电气系统作为发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故障将会给发电厂带来严重的影响。
对于发电厂电气运行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及应对措施做好充分的了解和预防工作非常重要。
一、发电厂电气运行过程中的常见故障1. 发电设备故障发电设备是发电厂的核心设备,包括汽轮机、发电机等。
在长期运行过程中,这些设备可能会出现轴承损坏、绝缘老化、电机故障等问题,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严重影响发电厂的正常发电。
2. 输电线路故障输电线路是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输送到变电站的关键环节,然而在运行过程中,输电线路可能会因为外部破坏、设备老化等原因导致断路、短路等故障,影响电能的输送。
3. 电气保护故障电气保护系统是发电厂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保护装置,一旦电气保护系统出现故障,可能导致发电设备受到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等严重后果。
4. 控制系统故障发电厂的控制系统对发电设备进行精准的控制和调节,一旦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可能导致发电设备无法正常运行,进而影响发电生产。
二、发电厂电气运行过程中的应对措施1. 定期维护保养为了减少发电设备故障的发生,发电厂需要对发电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重点关注设备的磨损程度、绝缘老化情况等,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 建立完善的检修制度发电厂需要建立严格的检修制度,对发电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故障,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3. 加强设备监测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发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避免故障的发生。
4. 配备备用设备发电厂需要在备件储备方面下足功夫,保障备件的充足性,一旦设备出现故障,能够及时更换备用设备,减少发电厂的停产时间。
电厂电气设备运行中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一、变压器故障1. 短路故障:变压器短路故障是指变压器内部绕组之间或绕组与地之间发生短路,导致电流异常增大,电压异常下降。
处理措施包括:及时切除故障,断开电源,采取绝缘措施,接地处理,修复或更换受损部件。
2. 漏油故障:变压器漏油故障是指变压器绕组或铁心表面发生油污泄漏现象。
处理措施包括:及时清理漏油处的油污,修补漏油处的绝缘损伤,更换密封件。
3. 绕组过热故障:变压器绕组过热故障是指变压器运行时,绕组温度异常升高。
处理措施包括:停机检修,检查绕组冷却系统,热维护绕组,增加冷却装置。
二、断路器故障1. 断路器触头磨损故障:断路器触头磨损故障是指断路器触头因长期开合接触而磨损,导致接触不良、发热或发火。
处理措施包括:更换磨损严重的触头,调整接触压力,增加触头接触面积。
2. 断路器机构异常故障:断路器机构异常故障是指断路器机构运行不正常,无法实现开合操作。
处理措施包括:修复或更换故障机构,检查机构润滑,调整和校准机构。
3. 断路器跳闸故障:断路器跳闸故障是指断路器无故跳闸,中断电流。
处理措施包括:检查电流过载、短路等原因,调整和校准保护装置。
三、发电机故障1. 发电机过载故障:发电机过载故障是指发电机负荷超过额定负荷,导致电机过热、损坏。
处理措施包括:降低负荷,增加冷却介质,增加通风设备。
2. 发电机绝缘故障:发电机绝缘故障是指发电机绝缘耐压不足,导致泄露电流增大、绝缘击穿。
处理措施包括:切断电源,绝缘处理,修复或更换绝缘件。
3. 发电机电路故障:发电机电路故障是指发电机内部电路出现接触不良或短路等问题。
处理措施包括:检查电路连接,修复或更换电路元件,调整电路参数。
2. 电缆接头接触不良故障:电缆接头接触不良故障是指电缆接头接触不紧密或接触面积不足,导致电流泄漏或触头发热。
处理措施包括:检查接头质量,重新接插,增加接触面积。
电厂电气设备运行中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力设备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排除成为了电力工程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在电厂的日常运行中,由于一些原因,电气设备常常会出现故障。
针对常见的电厂电气设备的故障现象,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相应的处理措施。
1. 隔离开关故障隔离开关或切换开关通常用于带电部件的接通或断开,如果遇到隔离开关出现故障,将会影响到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故障可能包括断电或不能切换,断路等问题。
解决方法:(1)检查隔离开关的线路和连接器,确定它们没有松动或者未接好。
(2)检查开关是否无法启动或卡住。
若出现此种情况,可对开关进行维修或更换。
2. 发电机故障发电机是电厂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如果遇到发电机的故障,电站将难以继续发电。
常见的发电机故障包括过热、振动过大等。
(1)首先,要检查发电机是否过热,如果过热说明需要立即降温,可以通过喷水、空气冷却器、水冷却器等方式进行降温。
(2)对于振动过大的情况,可以检查发电机轴线是否偏移、转子是否失重等原因。
同时需要检查发电机支架是否稳定以及是否与地面螺栓紧固。
(3)对于频繁发生的故障,应及时召唤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发现故障后,要认真记录并及时汇总相关信息,便于查找和处理。
3. 变压器故障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如出现故障,就会导致变压器短路、突然停止、电气隔离等问题。
(1)对于需要更换的变压器,需要对其进行开箱检查,获取现场笔录,及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值班员,并以上班的电气工程师为主对变压器进行更换。
(2)对于变压器的故障,例如突然停止、出现短路等,需要立即停止电源并进行检查。
(3)由于变压器很重,在进行变压器更换或检查时,要注意托拿或吊起的平衡,确保操作安全。
火电机组通常包括发电机和蒸汽发生器,是电厂的核心设备。
如果发生火电机组的故障,将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
(1)对于火电机组过载的情况,必须立即停机,并进行检查。
(2)如果发现火电机组的机械零部件故障,需要对其进行维修或更换。
电厂电气设备运行中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电厂是生产电力的重要设施,而电气设备是电厂正常运行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电厂的运行过程中,电气设备常常会出现各种故障,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就会导致电厂停产,给电网供电造成影响。
及时准确地处理电厂电气设备的故障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列举一些常见的电厂电气设备故障和处理措施。
一、发电机故障1. 发电机过热发电机过热可能会导致绕组温度过高,造成绝缘老化、绝缘材料软化等问题。
一旦发电机过热,应立即停机,查明原因。
常见的原因有:冷却系统故障、维护不良、载荷过大等。
处理措施: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正常运行,修复故障;加强发电机的维护保养工作;合理控制发电机的负荷。
2. 发电机异常振动发电机异常振动可能会引发机组不稳定,严重时会导致机组损坏。
发电机异常振动的原因有:叶片松动、轴承损坏、机组不平衡等。
处理措施:及时检查叶片、轴承等零部件,修复或更换损坏部件;对机组进行动平衡校正。
3. 发电机绝缘老化发电机绝缘老化会使绝缘性能下降,引起绝缘击穿,严重时可能导致发电机故障、火灾等安全事故。
处理措施:定期对发电机绝缘进行检测,发现老化迹象及时更换绝缘材料。
二、转换设备故障1. 电压互感器故障电压互感器是电厂中常见的电气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可能导致信号不准确、保护动作不灵敏等问题。
处理措施:定期对电压互感器进行检测,发现故障及时更换。
2. 断路器故障断路器故障会影响电气设备的过载和短路保护,造成设备损坏、火灾等危险。
处理措施:定期对断路器进行检测,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处理。
3. 避雷器故障避雷器故障会导致设备被雷击,造成严重损坏。
处理措施:定期对避雷器进行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自动化控制故障2. 控制软件故障电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控制软件,一旦控制软件出现故障,可能导致设备操作失灵、信息不准确等问题。
处理措施:定期对控制软件进行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及时对出现故障的软件进行维修处理。
电气设备热故障分析及解决对策
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热故障。
热故障不仅对设备本身造成损坏,还可能对生产线正常运行产生严重影响。
及时分析热故障原因并采取有效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从电气设备热故障的常见原因分析以及解决对策方面进行探讨。
一、热故障的常见原因分析
1. 过载操作:设备长时间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容易导致设备发热,甚至引发热故障。
过载操作可能是因为设备本身设计容量不足,也可能是由于操作人员对设备正常运行负载不清楚而导致的。
2. 电气元件老化:长期使用会导致电气元件的老化,电阻增大,产生热量。
尤其是高温环境下,老化速度会更快。
3. 隐患未及时发现:设备的接线端子松动、绝缘老化等隐患如果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会导致局部发热,进而引发热故障。
4. 环境温度过高:设备运行环境温度过高会使设备自身散热受阻,导致发热严重,从而引发热故障。
5. 负载不平衡:设备负载不平衡会使某些元件负载过重,产生过多热量,引发热故障。
二、解决对策
1. 设备设计合理:在设备选型和设计阶段,应综合考虑设备的实际工作负荷,确保设备容量充足,避免过载操作的发生。
2. 定期维护保养: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保养,及时更换老化的电气元件,确保设备各部件的正常运行。
3. 定期检测:定期对设备进行电气连接的检测,确保设备的接线端子牢固可靠,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
4. 提高环境温度:在设备运行区域适当增加通风设施,降低环境温度,提高设备的散热效果。
发电厂电气运行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及应对措施1. 电气设备过载:发电厂的电气设备可能由于负荷过重导致过载情况。
应对措施包括增加设备容量,优化负荷分配,防止负载集中于某一台设备,定期检查设备负荷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过载问题。
2. 设备短路:设备短路是指电路中两个相互之间或与地之间发生低阻抗连接的故障。
应对措施是在电路中设置熔断器或断路器,通过断开电路来防止电流过大引发事故,及时检测设备短路问题,并进行维修。
3. 电气设备老化:电气设备随着长时间使用会发生老化,容易导致故障。
应对措施是定期检查设备,及时更换老化设备,安装电气保护装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电气绝缘故障:电气设备的绝缘可能会受到损坏,导致设备发生故障。
应对措施包括定期检查设备的绝缘状况,维护绝缘设备的干燥清洁,避免绝缘件受潮,及时发现并处理绝缘故障。
5. 电气设备接触不良:电气设备的接触不良可能导致电流不稳定,发生故障。
应对措施包括定期检查设备的接触状况,清理设备接触面的脏污物,确保设备的正常接触,防止接触不良导致的故障。
6. 系统电压不稳定:系统电压不稳定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或过载。
应对措施包括建立稳定的电源系统,增加电容器来稳定电流,定期检查系统的电压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电压不稳定问题。
7. 电气设备温升过高:电气设备温升过高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故障。
应对措施包括定期检查设备的温度情况,增加散热装置,优化设备布置,控制设备的运行温度,防止设备因温度过高而损坏或故障。
8. 电气设备突然停运:电气设备突然停运可能由于设备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
应对措施是定期维护设备,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增强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电厂电气设备运行中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电厂的电气设备是电厂正常运行的关键,一旦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电厂停产或者发电能力下降,因此对电厂的电气设备进行良好的维护和排查故障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电厂电气设备运行中常见的故障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1. 电气设备短路故障电气设备短路故障是电气设备运行中常见的故障之一。
短路故障可能是由于设备内部绝缘破损、设备连接不良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措施如下:(1) 第一时间切断故障设备的电源,并拉闸刀将设备与电源完全隔离,防止一次短路引起的电弧过热和火灾。
(2) 排查短路故障的具体原因,修复或更换故障设备的绝缘部件。
(3) 在修复或更换故障设备后,进行绝缘测试,确保设备内部的绝缘性能可以满足要求。
电气设备断线故障是电源线路与设备连接处出现断开的现象,可能是连接处松动、设备老化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措施如下:(1) 检查电源线和设备连接处是否松动,如果发现松动,及时紧固连接处。
(3) 在更换连接处后,进行测试,确保连接正常。
电气设备过载故障是指设备承载过大的电流而引起的故障,可能是因为设备设计不合理、外部负荷太大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措施如下:(1) 根据设备的额定功率和电流,合理设置负荷。
(2) 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发现负荷过大及时进行低载或停机处理。
(3) 如果设备长期工作在负荷过大的状态下,需要考虑对设备进行升级或更换。
(1) 加强设备的冷却系统,确保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冷却。
二、电厂电气设备故障预防和日常维护3. 对于老化的设备及时更换,避免设备老化引发故障。
4. 合理安排设备运行时间,避免设备长时间连续运行而引发过热故障。
6. 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厂的电气设备的运行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措施主要包括短路故障、断线故障、过载故障和温升故障等。
为了确保电厂的电气设备可以正常运行,需要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查工作。
只有通过合理的维护和排除故障,才能保证电厂的安全运行和生产效益的提升。
分析电厂电气设备运行中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9-12-06T14:05:56.797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16期作者:盛天宇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厂建设的发展也突飞猛进。
(神华国华九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江西九江 332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厂建设的发展也突飞猛进。
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对电能的需求量也是与日俱增,电力企业也逐渐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电气设备作为电厂的核心组成部分,不断设计和优化电厂电气设备,提高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是电厂在满足人们对电能需求方面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处理措施;
引言:电气设备是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关乎电厂的整体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但是,由于电厂需要持续、大量地向人们的生产生活供电,在电厂的实际运行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电气设备的运行故障,降低电厂的生产效率和运行稳定性,这就要求电厂相关人员定期检查电气设备,规范检修工作流程,及时发现设备运行故障,并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重要性
电厂的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对电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只有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才能保证电厂的整体工作效率得以提升,从而实现电厂的现代化模式的转变。
其次,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升了电厂机组的安全性,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电厂的运行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因此,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在电厂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积极完善建立严格的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机制,确保电气设备始终保持健康良好的运行状态,降低电厂的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电厂电气运行中常见故障分类与原因分析
1、发电机冒火故障
电厂电气运行中,许多原因都会发电机发生冒火故障,本文主要归纳以下几种发电机冒火故障:一是电气设备使用不同规格型号的压簧导致两个部件之间出现电火花;二是滑环和碳刷使用时间过长导致磨损严重,电气运行过程中出现偏离导致电火花故障;三是碳刷型号不同导致电流数值不同,加之碳刷间的摩擦变大导致电火花的产生,工作人员在排障和日常维护中要确保配件保持统一规格;四是电气运行过程中部件受到破坏或出现送到导致力矩耦合不均衡从而出现电火花故障;五是人为因素造成水冷却系统堵塞,部件过热而导致绝缘层外表皮破损,设备短路,出现电气故障。
因此,在电厂电气设备的排障和日常维修中,工作人员要严格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对出现故障的设备及时复查。
严重的发电机冒火故障将会导致电厂停运,给电厂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电气设备升温过快
电厂的生产一般为较长时间的连续过程,这必然会导致相关的电气设备出现损耗情况,这些损耗产生时会释放大量热量,使得电气设备运行时的温度不断升高。
如果电气设备长期处在高温运行状态,其绝缘体部分就会加速老化。
当电气设备长期处在这种工况下,不仅会造成电气设备的损坏,还会引起许多安全问题。
电气设备升温过快主要是由于长期运行中,其金属部分的热消耗过大,而设备自身又不具有较好的散热能力,导致设备无法进行有效冷却。
另外,由于电厂管理工作不善,不能及时发现设备升温过快的情况,导致电气设备的运行出现故障。
3、备用电源切换不合理
基于电厂需要持续大量发电的工作特点,一般电厂在建设过程中会根据电厂的电气设备数量、发电机容量等电厂的具体情况配备一定数量的备用电源,其主要作用是保证在电厂主电源出现故障不能继续持续供电的情况下,及时自动切换以保证。
如若备用电源在电厂主电源断电之后不能及时启动或是不能与主电源的供电工作不能完成良好的匹配衔接,会明显影响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速度和运行状态,严重时将会导致机组停工。
三、电厂电气设备运行中常见故障的处理措施
1、设计合理的接线方式和保护设计
合理的接线方式和保护,包括设置备用电源(包括快切、自投装置)、增加备用设备等,则有利于保障电厂的正常供电,不至于电气设备一发生故障就影响正常生产。
设计合理的接线方式和保护的目的在于保证电厂正常运营,将电厂、社会经营活动等损失降至最低。
其次,保护和自动装置具有智能化、自动化特点,能够有效隔离事故区域,对周围电路进行保护,防止扩大受灾区。
此外,在电厂中使用断路器必不可少,有利于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停止局部供电,降低其连锁反应,避免进一步扩大事故等级。
当然,断路器的质量指标必须达到相关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断路器在事故发生后发挥积极作用。
2、发电机冒火故障
应对措施为了应对电厂电气运行中发电机的冒火故障,可以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统一电气设备的规格和参数,主要包括螺旋弹簧统一标准、碳刷相同压力、碳刷电阻数值相同;二是碳刷磨损长度不得超过 1/3,一旦超过要及时更换新的碳刷,并且每次更换的碳刷数量不能超过更换设备上整个刷架碳刷数量的1/5; 三是新更换的碳刷与滑环的接触面积要研磨指 70%左右,碳刷活动范围固定且顺畅;四是相关工作人员要定期检修电气设备,及时发现和修复出现故障的电气设备。
3、选择合适的冷却方法
避免发电机过热在电厂的发电机中都有绝缘层来保护发电机,一旦绝缘层被破坏了就会影响发电机的正常工作。
因此应该选择合适的冷却方法,避免发电机产生非常多的热量。
目前最为常见的冷却方式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密闭式空气冷却,还有就是水内冷却以及氢气冷却,这三种冷却是最为常见的,同时也是最为有效的。
在这三种冷却方式中水内冷却是最为有效的,冷却效果也是最明显的。
密闭式空气冷却的成本投入比较高,而且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下是没有办法正常使用设备的,氢气冷却的方法就是字面的意思,利用氢气来降低发电机的损耗,从而提高整个设备的工作效率,虽然这种方式也非常的便利,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因此危险性非常的高。
4、备用电源切换故障解决措施
针对电厂备用电源切换不成功的运行故障,首先要提高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水平,定期对主电源设备进行检查维护,降低主电源故障
率。
其次,设备车间要充分收集设备备用电源切换过程中发生故障的相关信息,包括故障发生环节、发生原因等,结合电厂的实际运行情况,邀请专业的专家或学者调整备用电源的切换流程、优化备用电源切换方式、重新规划电厂电路等,缩短备用电源切换时间,保证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顺利的由主电源切换至备用电源,保证电厂的正常运行。
最后,电厂要严格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检修范围、周期和流程,加强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当电厂发生电气设备故障时,即可保证自身安全,又可以保证电厂的稳定运行。
四、结语
电厂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是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国家经济建设的根本保障,对国计民生有着重大意义。
因此,电气设备检修意义重大,需要完善的检修制度、合理的检修程序和科学的检修方法来保证电厂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转,对电气运行故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从而为电厂创造更持久的经济效益,推动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鑫.电厂电气运行中常见故障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8(20):136-137.
[2]薛飞.电厂电气运行中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8):255-256.
[3]张文利.电厂电气运行常见故障及其应对措施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22):50-51.
[4]章健.电厂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优化途径探讨[J].价值工程,2019,38(2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