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四节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2
第4节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1.知道如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重点)2.初步学会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工生产条件的思想和方法。
(难点)教材整理1合成氨反应的限度1.反应原理N(g)+3H2(g)2NH3(g)298 K时ΔH=-92.2 kJ·mol-1ΔS=-198.2 J·mol-1·K-1。
2.反应特点合成氨反应是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放热的、气体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
3.有利于氨生成的措施(1)降低温度、增大压强有利于化学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2)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反应物中N2和H2的体积比为1∶3时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最高。
教材整理2合成氨反应的速率1.浓度在特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的速率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的关系式为v=k c(N2)·c1.5(H2)·c-1(NH3),由关系式可知,增大N2或H2的浓度,减小NH3的浓度,都有利于提高合成氨的速率。
2.催化剂使用催化剂,可显著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速率提高上万亿倍。
3.温度温度对合成氨反应的速率也有显著影响:温度越高,反应进行得越快。
4.压强压强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快。
教材整理3 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1.合成氨反应条件的选择工业生产中,必须从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两个角度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既要考虑尽量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充分利用原料,又要选择较快的反应速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同时还要考虑设备的要求和技术条件。
2.合成氨的适宜条件[思考探究]在硫酸工业中,通过下列反应使SO 2氧化成SO 3: 2SO 2(g)+O 2(g)2SO 3(g) ΔH =-198 kJ·mol -1。
(已知催化剂是V 2O 5,在400~500 ℃时催化效果最好)下表为不同温度和压强下SO 2的转化率(%):(1)根据化学理论和以上数据综合分析,为了使二氧化硫尽可能转化为三氧化硫,可控制的条件是什么?【提示】 常压、450 ℃、催化剂。
一、合成氨反响的限度1.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N2(g)+3H2(g) 2NH3(g) .2.合成氨反响的特点.(1)所有的反响物和生成物都是气态,且该反响为体积减小的反响;(2)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的熵减小的反响;(3)该反响的正反响为放热反响.1.合成氨工业生产中 ,为什么采用未转化的合成气循环使用?答案:合成氨反响中,反响物的转化率并不高,如果让N2和H2的混合气体只一次通过合成塔起反响是很不经济的,应将别离液氨后的未转化的合成气进行循环使用,并及时补充N2和H2 ,使反响物保持一定的浓度,有利于合成氨反响的进行.二、合成氨反响的速率1.速率方程:在特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响的速率与参加反响的物质的浓度的关系式为v =kc(N2)c(H2)c-1(NH3) ,由速率方程可知:增大N2或H2的浓度,减小NH3的浓度,都有利于提高合成氨反响的速率.2.温度升温时,k增大,因此升温有利于提高合成氨的速率.3.参加适宜的催化剂能降低合成氨反响的活化能,使合成氨反响的速率提高上万亿倍.三、合成氨的适宜条件1.合成氨反响条件的选择.工业生产中,必须从反响速率和反响限度两个角度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既要考虑尽量增大反响物的转化率充分利用原料,又要选择较快的反响速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同时还要考虑设备的要求和技术条件.2.合成氨的适宜条件.反响条件压强温度催化剂浓度1×107~1×108 Pa 700 K左右铁触媒(1)N2与H2的投料比为1∶(2)使气态NH3变成液态NH3并及时从平衡混合物中别离出去,并及时补充N2和H22.合成氨工业生产中 ,为什么采取700 K左右的温度?答案:在这个温度时,催化剂活性最||大,反响速率也就大,从而可以提高合成NH3的经济效益.活学活用1.以下关于工业合成氨的表达中 ,错误的选项是(B)A.在动力、设备、材料允许的情况下 ,反响尽可能在高压下进行B.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工业合成氨C.在工业合成氨中 ,N2、H2的循环利用可提高其利用率 ,降低本钱D.及时从反响体系中别离出氨气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响方向移动解析:合成氨的反响为放热反响 ,温度越高 ,NH3的产率越低 ,温度太高会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2.合成氨反响到达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根据此图分析合成氨工业最||有前途的研究方向是(C)A.提高别离技术B.研制耐高温的合成塔C.研制低温催化剂D.探索不用N2和H2合成氨的新途径解析:由题图可知:NH3%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下降 ,故要提高NH3% ,必须降低温度 ,但目前所用催化剂铁触媒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为500 ℃ ,故最||有前途的研究方向为研制低温催化剂.1.有关合成氨工业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B)A.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其中NH3只占15% ,所以生产氨的工厂的效率都很低B.由于氨易液化,N2、H2在实际生产中是循环使用,所以总体来说氨的产率很高C.合成氨工业的反响温度控制在500 ℃,目的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响方向移动D.合成氨厂采用的压强是2×107~5×107 Pa ,因为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大解析:合成氨的反响在适宜的生产条件下到达平衡时 ,原料的转化率并不高 ,但生成的NH3别离出后 ,再将未反响的N2、H2循环利用 ,这样处理后 ,可使生产氨的产率都较高 ,故A项错误 ,B项正确;合成氨工业选择500 ℃左右的温度 ,是综合了多方面的因素确定的 ,因合成氨的反响是放热反响 ,低温才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响方向移动 ,故C项错误;无论从反响速率还是化学平衡考虑 ,高压更有利于合成氨 ,但压强太大 ,对设备、动力的要求更高 ,基于此选择了2×107~5×107 Pa的高压 ,催化剂活性最||大时的温度是500 ℃ ,故D 项错误.2.工业合成氨的反响是在500 ℃左右进行的,这主要是因为(D)A.500 ℃时此反响速率最||快B.500 ℃时NH3的平衡浓度最||大C.500 ℃时N2的转化率最||高D.500 ℃时该反响的催化剂活性最||大解析:工业合成氨反响采用500 ℃的温度 ,有三个方面的原因:①有较高的反响速率;②反响物有较大的转化率;③催化剂的活性最||大.3.合成氨时,既要使合成氨的产率增大,又要使反响速率增快,不可采取的方法是(B) A.补充N2B.升高温度C.增大压强D.别离出NH3解析:补充N2、增大压强既能加快反响速率 ,又能促进平衡向生成氨的大向移动;别离出NH3,能使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反响速率是提高的;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响速率 ,但不利于氨的生成.4.(双选)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响:N2(g)+3H2(g)2NH3(g) ,在673 K、30 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列图.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D )A.A点的正反响速率比B点的大B.C点处反响到达平衡C.D点(t1时刻)和E点(t2时刻)处n(N2)不一样D.其他条件不变,773 K下反响至||t1时刻,n(H2)比上图中D点的值大解析:在AB段可逆反响向正反响方向移动 ,随着反响的进行 ,反响物浓度在减小 ,正反响速率在降低 ,应选项A正确;C点时NH3、H2的物质的量仍在变化 ,未到达化学平衡 ,应选项B不正确;t1时刻和t2时刻都处于同样的化学平衡状态 ,那么n(N2)不变 ,应选项C 不正确;由于正反响是一个放热反响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 ,平衡时n(H2)比题图中D点的值要大 ,应选项D正确.5.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氨的合成和应用是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传统哈伯法合成氨工艺中相关的反响式为:N2+3H 22NH3ΔH<0 .(1)该反响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K=______;升高温度,K值______(选填 "增大〞"减小〞或 "不变〞) .(2)不同温度、压强下,合成氨平衡体系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见下表(N2和H2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3) .分析表中数据,________(填温度和压强)时H2转化率最||高,实际工业生产不选用该条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压强/MPa氮的平衡含量/%10 20 30 60 100温度/℃200300400500600(3)以下关于合成氨说法正确是________(填字母) .A.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氮气的转化率B.寻找常温下的适宜催化剂是未来研究的方向C.由于ΔH<0、ΔS>0 ,故合成氨反响一定能自发进行D.增大n(N2)∶n(H2)的比值,有利于提高H2的转化率解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写出平衡常数为K=c2(NH3)/ [c(N2)·c3(H2)],由于反响放热 ,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 ,那么平衡常数减小.(2)在200 ℃、100 MPa时氨气的含量最||大 ,那么H2转化率最||高 ,但实际工业生产中压强不能太大 ,因压强太高 ,对生产设备要求也高 ,难以实现.(3)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 ,故A错误;寻找常温下的适宜催化剂可减少能量的消耗 ,为研究的主要方向 ,故B正确;ΔS<0 ,需在一定温度4才能进行 ,故C错误;增大n(N2)可提高H2的转化率 ,故D正确.答案:(1)c2(NH3)/ [c(N2)·c3(H2)]减小(2)200 ℃、100 MPa压强太高,对生产设备要求也高,难以实现(3)BD6.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响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列图.该反响的ΔH____0(选填 ">〞或 "<〞) .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 ℃、×104 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图示 ,当压强相同时 ,降低温度 ,CO的平衡转化率升高 ,说明降温平衡向正反响方向移动 ,因此正反响为放热反响 ,那么ΔH<0 .答案:<在×104kPa下,CO的平衡转化率已较高,再增大压强,CO的平衡转化率提高不大,而生产本钱增加,得不偿失1.以下有关合成氨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A.降温并加压有利于提高氨在平衡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B.升温并加压有利于提高氨在平衡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C.通过调控温度和压强,就一定能获得氨在平衡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D.通过调控温度、压强、氮气和氢气的分压比,就一定能使氮气和氢气完全转化为氨解析:氮气与氢气合成氨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放热反响 ,降温和加压均能使化学平衡状态向生成氨的反响方向移动;改变反响物的浓度或气态反响物的分压也能改变氨在平衡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无论采取什么措施 ,使可逆反响的反响限度到达100%都是不可能的.2.合成氨所需H2可由煤和水反响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响为CO(g)+H2O(g)CO2(g)+H2(g)(正反响是放热反响) ,欲提高CO的转化率可采用的方法有:①降低温度;②增大压强;③使用催化剂;④增大CO的浓度;⑤增大水蒸气的浓度;其中正确的组合是(C) A.①②③B.④⑤C.①⑤D.⑤解析:该反响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响 ,改变压强只能改变反响速率 ,但不能改变CO的转化率;该反响的正方向为放热反响 ,所以降低温度可使平衡向正反响方向移动 ,提高CO 的转化率;增大反响物的浓度可使另一反响物的转化率提高 ,而本身转化率降低;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响速率 ,但不能使平衡移动 .3.NO2蒸气易形成N2O4:2NO2(g)N2O4(g)(正反响为放热反响) ,现欲较准确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应采用的反响条件是(A)A.高温低压B.低温高压C.低温低压D.高温高压解析:题目要求准确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 ,而NO2(g)易形成N2O4(g),不利于NO2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故要准确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 ,就必须使上述平衡向生成NO2分子的方向移动 ,由于上述正反响是一个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响 ,要使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 ,那么应采取高温低压的措施才行.4.反响N2 (g)+3H2(g) 2NH3(g)ΔH<0在某一时间段中反响速率与反响过程的曲线关系如右图所示,那么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段是(t1~t6,只改变了温度或压强)(A)A.t0~t1B.t2~t3C.t3~t4D.t5~t6解析:此题考查了对速率-时间图象的分析.化学平衡时v正=v逆 ,氨的百分含量不变.t1~t2、t4~t5,v逆大于v正 ,平衡向左移动 ,致使氨的百分含量减少 .所以氨的百分含量最||高时是t0~t1 .5.合成氨的温度和压强通常控制在约500 ℃以及2×107~5×107 Pa的范围,且进入合成塔的N2和H2的体积比为1∶3 ,经科学实验测定,在相应条件下,N2和H2反响所得氨的平衡浓度(体积分数)如下表所示,而实际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氨约为15% ,这说明(D)压强2×107 Pa 6×107 Pa温度500 ℃19 .1A.表中所测数据有明显误差B.生产条件控制不当C.氨的分解速率大于预测值D.合成塔中的反响并未到达平衡解析:表中数据为科学实验测定 ,不可能有明显误差;合成氨连续进行 ,不会突然改变生产条件;平衡的浓度问题与速率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 ,而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那么取决于反响速率的大小;平衡浓度是该条件下该可逆反响的最||高生成物浓度 ,所以D项正确.6.在合成氨的反响中,N2和H2的初始参加量为110 mL、130 mL ,当到达平衡时,气体的总体积变为220 mL ,那么生成NH3的体积为(B)A.10 mL B.20 mL C.25 mL D.30 mL解析:根据N2+3H22NH31 32 ΔV=2110 mL 130 mL V(NH3) ΔV=110 mL+130 mL-220 mL=20 mL缩小2体积也等于生成NH3的体积数 ,即:V(NH3)=20 mL7.以下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D)A.反响CO(g)+NO2(g)CO2(g)+NO(g)ΔH<0 ,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B.合成NH3的反响,为提高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相对较低的温度C.溴水中存在平衡:Br2+H2O HBr+HBrO ,当参加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D.对2HI(g)H2(g)+I2(g) ,增大平衡体系的压强(压缩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解析:此题考查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选项A的反响为放热反响 ,升高温度 ,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选项B合成氨的反响是放热反响 ,理论上采取低温有利于反响向正反响方向进行 ,但需同时考虑温度对反响速率的影响.选项C中参加AgNO3后 ,Ag+与Br-反响生成AgBr沉淀 ,降低了Br-的浓度 ,平衡向正反响方向移动 ,溶液颜色变浅 ,A、B、C三项均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选项D因2HI(g)H2(g)+I2(g) ,化学方程式两边气体分子数相等 ,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 ,平衡不发生移动 ,但由于体积减小 ,各组分的浓度增大 ,故颜色变深.应选D .8.工业上合成氨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响:N2(g)+3H2(g)2NH3(g)ΔH =-kJ·mol-1 ,其局部工艺流程如以下列图所示:反响体系中各组分的局部性质见下表:气体氮气氢气氨熔点/℃---沸点/℃---答复以下问题:(1)写出该反响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 .随着温度升高,K值______(选填"增大〞 "减小〞或 "不变〞) .(2)平衡常数K值越大,说明________(填字母) .A.N2的转化率越高B.NH3的产率越大C.原料中N2的含量越高D.化学反响速率越快(3)合成氨反响的平衡常数很小,所以在工业上采取气体循环的流程.即反响后通过把混合气体的温度降低到________使__________别离出来;继续循环的气体是________ .解析:(1)由方程式N2(g)+3H2 (g)2NH3 (g)不难写出:K=[NH3]2[N2]·[H2]3 ,根据此反响ΔH<0 ,说明正反响为放热反响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即向左移动 ,[NH3]减小 ,[N2]和[H2]增大 ,故K减小.(2)平衡常数K值越大 ,说明[NH3]越大 ,[N2]和[H2]就越小 ,说明反响进行的程度大 ,故N2的转化率就越高 ,NH3的产率就越大(注:产率是指实际产生的NH3与理论产生的NH3的物质的量之比) .(3)根据气体的熔、沸点可知 ,氨气容易液化 ,使其别离可使平衡正向移动 ,剩余N2和H2循环使用 ,以提高产率.答案:(1)[NH3]2[N2]·[H2]3减小(2)A、B(3)-℃氨N2和H29.合成氨反响在工业生产中的大量运用,满足了人口的急剧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也为有机合成提供了足够的原料- -氨.合成氨反响是一个可逆反响:N2(g)+3H2(g)2NH3(g) .在298 K时:ΔH=-kJ·mol-1 ,K=×106(mol·L-1)-2 .(1)从平衡常数来看,反响的限度已经很大,为什么还需要使用催化剂?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实际工业生产中采取700 K左右的温度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3)298 K ,×105 Pa ,在10 L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氮气、30 mol氢气和20 mol氨气,开始的瞬间,反响向________(选填 "正〞或 "逆〞)方向进行,反响进行5 min后体系能量的变化为________(选填 "吸收〞或 "放出〞) kJ ,容器内压强变为原来的________倍 .(4)从开始至||5 min时,用N2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响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__ .解析:(1)对于一个实际工业生产的反响原理 ,既要考虑反响的限度问题 ,也要考虑反响的速率问题 ,使用催化剂主要是为了在不影响限度的情况下加快反响速率 .(2)在该温度下 ,催化剂的活性最||大.(3)依据Q=[(20 mol/10 L)2]/[(10 mol/10 L)·(30 mol/10 L)3]=4/27(mol·L-1)-2<K=×106(mol·L-1)-2 ,反响正向进行 ,放出热量 ,且放出热量的数值为92.2 kJ·mol-1的两倍 ,故5 min时生成的氨气为4 mol ,用三步式表示为N2(g)+3H2(g)2NH3(g)起始量(mol)103020转化量(mol)2645 min时(mol)82424故 5 min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8+24+24=56(mol) ,容器内压强变为原来的56/60=14/15 .(4)v(N2)=(2 mol/10 L)/5 min=0.04 mol·L-1·min-1答案:(1)使用催化剂主要是为了在不影响限度的情况下加快反响速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量(2)在该温度下,催化剂的活性最||高,速率较大,反响的限度虽然有所降低,但综合分析,单位时间内的产量还是最||理想的(3)正放出14/15(4) mol·L-1·min-1 10.工业上生产硫酸时,利用催化氧化反响将SO2转化为SO3是一个关键步骤.压强及(1)SO2的氧化是放热反响,如何利用表中数据推断此结论?________ .(2)在400~500 ℃时,SO2的催化氧化采用常压而不是高压,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选择适宜的催化剂,是否可以提高SO2的转化率?________(选填 "是〞或 "否〞) ,是否可以增大该反响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选填 "是〞或 "否〞) .(4)为提高SO3吸收率,实际生产中用________吸收SO3 .(5):2SO3(g) +O2 (g) = = =2SO3 (g)ΔH=-kJ·mol-1 ,计算每生产1万吨98%硫酸所需要的SO3质量和由SO2生产这些SO3所放出的热量.(1)压强一定时,温度升高,SO2转化率下降,说明升温有利于逆反响进行,所以正反响为放热反响(2)增大压强对提高SO2转化率无显著影响,反而会增加生产本钱(3)否否(4)浓硫酸(5)1万吨98%的硫酸含H2SO4的质量为×109 g ,设需要SO3的质量为x ,该反响产生的热量为y ,那么:H2SO4 ~SO3~ΔH98 g 80 g ×kJ×109 g x yx=错误!=×109 g=×103 t ,y=错误!=×109 kJ。
鲁科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4节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A .N 2的量越多,H 2 的转化率越大,因此,充入的N 2越多越有利于NH 3的合成B .恒容条件下充入稀有气体有利于NH 3 的合成C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熵增加的放热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自发进行D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熵减小的放热反应,在常温时可自发进行2.一定条件下,将210.0 mol H 和21.0 mol N 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2N (g)3H (g)+32NH (g),并达到平衡状态,则2H 的转化率可能是( )A .15%B .30%C .35%D .75%3.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22N (g)3H (g)+32NH (g),673 K 、30 MPa 下,n (NH 3)和n (H 2)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点处反应达到平衡B .d 点(1t 时刻)和e 点(2t 时刻)处n (N 2)不同C .其它条件不变,773 K 下反应至1t 时刻,n (H 2)比图中的d 点的值要大D .a 点的正反应速率比b 点的小4.对于合成氨的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和施加高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都能提高反应速率,都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B .都对化学平衡状态有影响,都不影响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C .都能缩短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只有压强对化学平衡状态有影响D .催化剂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而压强无此作用5.工业上合成氨一般采用700 K 左右的温度,其原因是( )①适当提高合成氨的速率 ②提高H 2的转化率 ③提高氨的产率 ④催化剂在700 K 时活性最大 A .①③B .①②C .②③④D .①④6.下列关于工业合成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动力、设备,材料允许的情况下,反应尽可能在高压下进行B .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工业合成氨C .在工业合成氨中,N 2、H 2的循环利用可降低成本D .及时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氨气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7.在合成氨工业中,要使氨的产率增大,同时又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增大容器体积使压强减小 ②减小容器体积使压强增大 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 ⑤恒温恒容,再充入等量的2N 和2H ⑥恒温恒压,再充入等量的2N 和2H ⑦及时分离产生的3NH ⑧使用催化剂 A .②④⑤⑥⑦ B .②③④⑤⑦⑧ C .②⑤D .①②③⑤⑧8.可逆反应N 2+3H 22NH 3(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为了使氢气的转化率增大,下列选项中采用的三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 A .升高温度、降低压强、增加氮气 B .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加入催化剂 C .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增加氮气D .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分离出部分氨9.在某恒容密闭容器内。
第四节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学习目标:1、研究如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重点难点)2、研究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工生产条件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过程:【复习回顾】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重要因素有哪些?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温度气体压强催化剂浓度【新知导学】一.合成氨反应的限度1.反应原理N2(g)+3H2(g) 2NH3(g) △H= -92.2KJ·mol-1△S = -198.2J·K-1·mol-1 平衡常数K为4.1×106(mol·L-1)-22.反应特点:①②③【交流·研讨】P65(1)请根据正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分析: 298K下合成氨反应能否自发进行?(2)结合以上特点,请利用化学平衡移动的知识分析什么条件有利于氨的合成.温度、压强有利于化学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N2、H2体积比为时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最高。
二.合成氨反应的速率【交流·研讨】P66(1)你认为可以通过控制那些反应条件来提高合成氨反应的速率?(2)实验研究表明,在特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的物质的浓度的关系为:ν =κC(N2)C1.5(H2)C-1(NH3)请你根据关系式分析:各物质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有哪些影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反应速率?(3)请你根据下表所给的数据分析催化剂对合成氨反应速率的影响:条件△ E /KJ/mol k(催)/k(无)无催化剂3353.4×1012(700k)使用Fe催化剂167【归纳】合成氨的适宜条件的选择:外界条件使NH3生产得快(速率分析)使NH3生产得多(限度分析)压强温度催化剂反应物的浓度生成物氨的浓度三.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交流·研讨】P67研讨的内容研讨的问题结论1、既然增大压强既可提高反应速率,又可压强怎么定?提高氨的产量,那么在合成氨工业中压强是否越大越好?2、既然降低温度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的方温度怎么选择?向移动,那么生产中是否温度越低越好?3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没有影响,在要不要用催化剂?合成氨工业中要不要使用催化剂,为什么?4、反应物、生成物浓度,比例?N2和H2的比例怎么定?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在氮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比为1:3时,平衡转化率最大,但是实验测得适当提高N2的浓度,即N2和H2的物质的量比为1:2.8时,更能促进氨的合成。
第4节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
【学习目标】
1. 了解工业生产条件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2. 认识合成氨的化学原理,逐步掌握用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知识选择合成氨的条件。
3. 了解合成氨生产的主要流程。
【课前自主预习】
(一)选取适应的反应条件的依据
1. 从可逆性、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的变化、焓变三个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特点。
2. 据反应特点具体分析外界条件对速率和平衡的影响,从速率和平衡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再充分考虑实际情况,选出适宜的外界条件。
总结:。
(二)合成氨的工业生产:
1. 反应特点:N2(g)+3H2(g)=2NH3(g)
可逆反应,正向△H<0,正向△n(g)<0
2. 反应的自发性和限度
【算一算】已知在298K时,合成氨反应的△H=-92.2kJ·mol-1
△S=-198.2J·K-1·mol-1
计算该反应在298K时能否自发进行
3. 反应速率
实验研究表明,在特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的速率公式为:
V=kc(N2)c1.5(H2)c-1(NH3)
据阿伦尼乌斯经验公式,高温和有催化剂将能提高其速率常数,加快反应速率;而加压则能够更大程度上增大N2、H2的浓度,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4. 各种外界条件对速率和平衡的具体影响:
(1)压强:温度一定时,增大混合气体的压强对合成氨的速率和平衡都有利,但压强越大需要的动力越大,对材料的压强和设备的制造要求越高,一般采用2×107~5×107Pa
(2)温度:从平衡的角度考虑,合成氨低温有利,但是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很慢,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平衡,很不经济,所以实际生产中,采用500℃左右的适宜温度(在此温度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大)。
(3)催化剂:为了加快反应速率,采用以铁为主的铁催化剂。
(4)浓度:不断的补充氢气和氮气,及时的分离出氨气。
5. 合成氨的适宜条件:500℃、铁触媒、2×107~5×107Pa;循环操作过程;N2与H2浓度比约为1∶3(因为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原料气配比符合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比时,产物的平衡产量可达最高值,实际为1∶2.8)。
【课堂互动探究】
1、合成氨反应有何特点?
2、工业合成氨的适宜条件有哪些?
例1.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g)+3H2(g)=2NH3(g)(正反应放热)达到平衡,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加催化剂,v正、v逆都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 加压,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
C. 降温,v正、v逆都减小,且v正减小的倍数大于v逆减小的倍数
D. 加入氩气,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
例2. 合成氨工业中,常加热至50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为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B. 加快v正,减小v逆
C. 使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D. 提高原料转化率
例3. 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为25%。
若反应前后保持条件不变,则反应后缩小的气体体积与原反应物体积的比值是()
A. 1/5
B. 1/4
C. 1/3
D. 1/2
例4. 在容积相同的四个容器中,按下列要求充入各气体,并加入适当的催化剂,在400℃时分别建立平衡,四种情况下H2的转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① 1molN2+3H2 ②2molN2+3H2 ③1molN2+4H2 ④1molN2+4H2+0.5molNH3
【课堂限时检测】
一. 选择题:
1.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的反应,达到平衡后,将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产生的结果是()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平衡不移动
D. NH3 的百分含量增加
2. 合成氨所需要的氨气可由煤与水反应制得,其中有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H>0. 欲提高CO的转化率可采用的方法是()
①降低温度②增大压强7 ③使用催化剂④增大CO的浓度⑤增大水蒸气的浓度
A. ①②③
B. ④⑤
C. ①⑤
D. ⑤
3. 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
其中氨气只占13%-14%,所以生产氨的工厂的效率都很低
B. 由于氨易液化,氮气、氢气是循环使用的,总体来讲氨的产率比较高
C. 合成氨反应温度控制在500℃左右,目的是使化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D. 合成氨采用的压强是2×107~5×107Pa,因为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大
4. 1molN2和3molH2混合发生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时,测得平衡混合物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H2的5倍,则N2的转化率为()
A. 75% B 25% C 30% D 10%
5. 有平衡体系CO(g)+2H2(g)=CH3OH(g),△H<0。
为了增加甲醇的日产量,从理论上来讲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 高温、高压
B. 适宜的温度、高压、催化剂
C. 低温、高压
D. 高温、高压、催化剂
6. 以焦炭为主要原料合成氨,为了使通入合成塔的N2和H2 保持1:3的体积比,则焦炭与空气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
A. 1∶3
B. 3∶2
C. 6∶5
D. 4∶3
7. 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30mLCO和20mL水蒸气,使其发生反应,当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时,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与H2的相等,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平衡后CO的体积分数为40%
B. 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25%
C. 平衡后水蒸气的转化率为50%
D. 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4
8.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时有50%的B转化为气体C。
若A的转化率为25%,则起始时冲入容器中的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3∶2
B. 1∶2
C. 1∶3
D. 2∶3
9. 在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加入5molH2和5molN2,在某温度下反应生成2molNH3,若此时容器的压强不变,则容器的体积是反应前的()
A. 2倍
B. 1.5倍
C. 0.8倍
D. 0.5倍
二. 填空题:
10. 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N2和b molH2,经3分钟生成c molNH3。
(1)v(N2)应表示为_______________ (2)H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 (3)NH3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 (4)反应前后的压强比为____________ 11. 在密闭容器中,N2、H2 起始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0mol、30mol,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25%,若反应从NH3的分解开始,在相同条件下欲使平衡时各成分百分含量相同,则应加入氨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氨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12. 在830K时,下列反应的平衡体系具有某些特殊性:
CO(g)+H2O(g)=CO2(g)+H2(g)
①若起始浓度分别为c(CO)=3 mol·L-1,c(H2O)=0.75mol·L-1,达到平衡后CO 的转化率为20%
②若起始浓度分别为c(CO)=3 mol·L-1,c(H2O)=4.5mol·L-1,达到平衡后CO 的转化率为60%
设830K时,以起始浓度分别以c(CO)=3a mol·L-1,c(H2O)=b mol·L-1投料,发生以上反应,测得平衡后c(H2)=c mol·L-1.
请注意上述数据,总结出其中规律,填写以下空白。
(1)选择填空:在多次试验中,若保持b不变而减小a,则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________ 水蒸气的转化率________.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2)当a=4,c=1.5时,b=______________.
(3)当a=2b时,a∶c=______________.
(4)a、b、c在该平衡中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 计算题
13.在合成氨反应中,入口气体中N2、H2、NH3的体积比为6∶18∶1,出口气体中N2 、H2、NH3的体积比为9∶27∶8,求H2的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