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在离子液体中的自组装行为
- 格式:pdf
- 大小:278.14 KB
- 文档页数:4
2009年春博政考核姓名:李昌华学号:SA07020003系别: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0)Email:chli@日期:二零零九年六月两亲性及全亲水性嵌段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超分子自组装行为摘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水溶液中嵌段聚合物的超分子自组装行为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研究报道,它们在药物释放,影像,遥感,和催化等领域的应用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除了嵌段单元的序列长度,分子量,溶剂和链结构都能极大地影响它们在一些选择性的溶剂中的自组装性能。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两亲性和全亲水性嵌段聚合物(DHBCs)的非线性链拓扑结构,包括杂臂星形嵌段聚合物,树状嵌段共聚物,环状嵌段共聚物,梳状共聚物刷。
发展脉络众所周知,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可以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的多种形态,包括:球状,棒状,片状,囊泡,大型复合胶束或囊泡【1-5】。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嵌段共聚物组装体在药物释放【6-8】,成像【9-14】,遥感【15, 16】和催化【17-21】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因而这一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全亲水性嵌段聚合物(DHBCs)是一类特殊的两亲性嵌段聚合物,由化学性质不同的两嵌段或多嵌段组成,每个嵌段都有水溶性。
大多数情况下,全亲水性嵌段聚合物其中的一个嵌段的水溶性足以促进聚合物的溶解和分散,另一个嵌段为环境敏感水溶性聚合物。
当外部环境如pH值,温度,离子强度和光照发生变化时,其由水溶性的嵌段转变为不溶性的嵌段并出现胶束化行为【22-26】。
某些环境响应性的DHBCs甚至可以表现多重胶束化行为,通过调节外部环境条件其可以形成两种或多种具有反转结构的纳米尺度聚集体【22, 23, 26-32】。
DHBCs在稀水溶液中独特的环境敏感自组装行为成为近年来高分子自组装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关于其的研究将进一步扩大嵌段聚合物组装体的应用范围。
该部分主要介绍领域发展的基本脉络,主要集中描述近几年来两亲性和全亲水性嵌段聚合物超分子自组装体具有的非线性链拓扑结构,包括杂臂星型聚合物,树枝状嵌段聚合物,环状嵌段聚合物和梳型嵌段聚合物。
基于PDMAEMA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溶液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聚合物科学的不断发展,两亲性嵌段共聚物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是由至少两种具有不同亲疏水性质的嵌段组成的聚合物,能够在溶液中形成各种复杂的自组装结构,如亲疏水相分离、胶束、微球、液晶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中,基于聚(2-(dimethylamino)ethyl methacrylate) (PDMAEMA)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备受关注。
PDMAEMA具有弱碱性,pH敏感性和可溶性,可以在pH值变化时实现亲疏水性的转换,而且易于合成和改性。
因此,PDMAEMA可以作为一个优秀的亲水性嵌段,在构建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旨在合成一系列基于PDMAEMA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探究其结构特点、溶液行为和自组装结构,并对其在药物传递、纳米材料制备、生物分离和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进行探索,为聚合物科学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1. 合成一系列基于PDMAEMA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包括PDMAEMA-b-PMMA、PDMAEMA-b-PVP等,控制不同嵌段的长度比例和化学结构,优化合成条件,提高产率和纯度。
2. 采用核磁共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技术对合成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进行表征,考察其化学结构、分子量分布和热稳定性。
3. 利用紫外光谱、动态光散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研究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液行为,揭示其亲疏水性转换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4. 考察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如胶束、微球、液晶等,探索其结构特点、微观形态和稳定性。
5. 探究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药物传递、纳米材料制备、生物分离和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潜力,为聚合物材料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方法:1. 溶剂挥发法、水相乳液聚合法等方法合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2. 利用核磁共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等技术对合成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进行表征。
POSS基双亲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溶液自组
装调控的开题报告
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POSS基双亲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和溶
液自组装调控的方面。
具体来说,我们将探讨以下三个方面:
一、POSS基双亲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我们将通过化学交联法将POSS基功能单体与双亲性聚合物嵌段进
行共聚,以制备出具有POSS结构特征和双亲嵌段的高分子材料。
在此过程中,我们将优化反应条件和探索最佳的配比比例,以获得具有良好性
能的POSS基双亲嵌段共聚物。
二、POSS基双亲嵌段共聚物的表征
我们将使用多种表征手段,如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FT-IR)、
热重分析(TGA)、动态光散射(DLS)等技术对POSS基双亲嵌段共聚物进
行表征。
其中,我们将重点关注POSS结构的存在情况、共聚物的分子量、热稳定性和分散状态等性质,以了解POSS基双亲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
三、POSS基双亲嵌段共聚物的溶液自组装调控
我们将探索溶液中POSS基双亲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并研究
不同溶液条件对其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我们将利用小角X射线散射(SAXS)、透射电镜(TEM)等手段研究自组装结构和形态的形成机制,并通过调节温度、pH值、盐浓度等参数来调控其自组装结构和形态,以探索POSS基双亲嵌段共聚物在自组装过程中的特性和应用潜力。
总之,本文将围绕POSS基双亲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和溶液自
组装调控展开研究,为其在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
用提供实验和理论支持。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自组装行为张二琴;柴云;张普玉【摘要】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合成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St-b-PAA.用 1H NMR和GPC等手段对活性聚合进行了确认,对嵌段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中形成胶束溶液.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聚合物在离子液体中形成胶束的纳米结构.当疏水链长固定时,胶束的自组装形状主要依赖于亲水链的长度.两亲性共聚物在离子液体中可自组装成可控制结构的纳米胶束,这种纳米胶束可应用在很多领域.【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0(038)010【总页数】3页(P125-126,157)【关键词】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离子液体;自组装【作者】张二琴;柴云;张普玉【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学与工程研究所,河南,开封,475001;开封教育学院自然科学系,河南,开封,475003;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学与工程研究所,河南,开封,475001;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学与工程研究所,河南,开封,475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1Abstract:Amphiphilic block copolymer PSt-b-PAA was synthesized bymeans of the atom transfer polymerization (ATRP).Polymerization was confir med by means of 1H NMR and GPC,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block copolymerswere characterized.Amphiphilic block copolymers was in ionic liquid 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hexafluorophosphate ([BMIM][PF6])for m the micellar solution.The formation of polymermicelles in ionic liquid was observed with transmission electronmicroscopy(TEM).When the hydrophobic chain length was fixed,the shape of micelle self-assembly mainly depended on the length of hydrophilic chain.Amphiphilic copolymers in ionic liquids can self-assemble into micelles can be controlled structure,and such micelles can be applied in many fields.Key words:the atom transfer polymerization(ATRP);amphiphilic block copolymer;ionic liquid;self-assembly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是指同一高分子中既含有亲水链段又有疏水链段,对水相和油相都具有亲和性的嵌段共聚物。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自组装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嵌段共聚物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化学结构单元按照确定比例重复序列排列所组成的一类高分子。
嵌段共聚物具有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自组装单元,可以选择性地自组装形成不同的微观结构,从而表现出多种物理和化学性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是一种特殊的嵌段共聚物,其分子内含有不同性质的疏水和亲水基团,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形成折叠、球状、复合物等不同的自组装结构,具有在药物传递、纳米电子器件、精密制造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2.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合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并通过自组装研究其形态和性质。
首先选择合适的单体,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羟乙基丙烯酸等,根据需要引入疏水或亲水基团,并合成两亲性单体。
然后采用无溶剂聚合法、反应混合法等方法合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接下来通过溶液自组装、界面自组装等方法研究其形态和性质,例如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SAXS)、透射电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进行结构和性质表征。
3. 预期结果预期得到合成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不同的自组装体,例如球状、柱状、片状和缠结状等结构。
同时可以通过调节条件控制自组装结构的尺寸和形态,从而拓展其应用领域。
通过研究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可以为其在生物医学、纳米器件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4.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合成和研究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拓展该类高分子的应用领域;同时,通过引入不同化学基团设计合成新型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可以探究其结构性质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设计开发新型单体用于合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开发具有特殊性质的高分子材料。
(2)通过对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研究,提高对自组装体形成机制的理解,并为制备新型自组装体提供思路和依据。
(3)通过研究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性质及自组装结构,为其在纳米医学、合成化学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自组装行为研究嵌段共聚物是把不同的高分子单体通过共聚合成链来制备的高分子材料,其中不同的高分子单体是以固定的顺序排列在一个连续的链上。
由于各段之间的特殊相互作用,嵌段共聚物能够自组装成为特定形貌的纳米级结构,具有许多生物工程学和纳米学等领域的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自组装行为的研究。
一、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方法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反应条件、反应单体和催化剂种类,可以制备出不同序列、不同结构的嵌段共聚物。
下面将介绍两种常用的嵌段共聚物合成方法。
1. 孔隙聚合法孔隙聚合法是一种通过介孔材料的孔道反应溶液中的单体而制备嵌段共聚物的方法。
通常,先将介孔材料表面修饰成具有亲水性或疏水性,然后将反应单体在孔道中进行聚合,从而制备出不同的嵌段共聚物。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嵌段共聚物可以在孔道中得到很好的限定,从而可以得到较为均一的单体聚合产物。
另外,通过改变孔道结构和表面性质,也可以调控聚合产物的形貌和结构。
2. ATRP法ATRP法(接触烯基自由基聚合)是嵌段共聚物制备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ATRP是一种受控自由基聚合技术,它可以在反应过程中精确控制反应单体的聚合速率和聚合度,从而得到高分子产物的可控结构。
ATRP法的优点是可以制备出单分散性高、聚合度分布窄的嵌段共聚物产物。
同时,也能够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和单体配比来调控单体聚合的顺序和比例,从而制备出复杂的嵌段共聚物。
二、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是指由于不同嵌段的特定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高级结构。
根据嵌段共聚物不同的的化学结构和组成,它们可以自组装成为多种不同形态的结构,如球形、柱形、片状等。
下面将介绍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的两种常见结构。
1. 胶束结构胶束是一种球形液滴状的结构,由成分相似的分子聚集而成。
在嵌段共聚物中,由于不同嵌段的相互作用,会导致某些区域的聚合物链更容易排斥水相而聚集在一起,形成疏水性区域(核心)和亲水性区域(表面)。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合成及亲疏水链段质量比对自组装形貌的影响刘柱;杲云;曹红亮【摘要】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依次以丙烯酸叔丁酯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茂铁甲酯为单体,以2-溴异丁酸乙酯为ATRP试剂合成了嵌段共聚物聚丙烯酸叔丁酯-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茂铁甲酯(PtBA-b-PM AEFc),再通过水解脱除叔丁基得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茂铁甲酯(PAA-b-PMAEFc).通过氢核磁共振波谱(1 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分子的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聚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通过动态光散射(DL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仪器研究了分子在水溶液中通过亲疏水作用的自组装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AA-b-PMAEFc 的亲疏水链段比例对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组装形态具有重要影响,当亲水链段和疏水链段质量比较高时,形成囊泡等球状聚集体;当亲水链段和疏水链段质量比较低时,组装体倾向于形成棒状结构.%Self-assembly is generally a spontaneous organization driven by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including hydrogen bonds,Van der Waals forces and electrostatic force,leading to well-controlled nanostructures and materials.Among the building blocks for self-assembly,diblock copolymers with two segments containing different chemical groups could be applied to prepare multiple responsive materials, which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a variety of fields covering adsorbents,catalysts,coatings,biosciences and materials science due to their microscopic dimensions and their responsiveness to specific stimuli.For example, by combining segments with pH- and temperature-responses, it is possible to form macromolecules that response to both temperature and pH.In this paper,amphiphilic block copolymer PAA-b-PMAEFc was obtained by hydrolysis of block copolymer PtBA-b-PMAEFc,which was synthesized by the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with t-butyl acrylate and 2-(methacryloyloxy)ethyl ferrocene-carboxylate as monomers and ethyl-2-bromoisobutyrate as ATRP agent.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 H-NMR)and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GPC)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chemical structure, molecular weight and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The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of the polymer was determin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er.The self-assembly behaviors and structures of PAA-b-PMAEFc were investigated by DLS and TE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the amphiphilic block copolymer PAA-b-PMAEFc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assembly in aqueoussolution.Vesicles and spherical aggregates form w hen the mass ratio of the hydrophilic and hydrophobic segments was high,while rod-like structure appeared when the segments mass ratio decreased.【期刊名称】《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44)002【总页数】7页(P189-194,210)【关键词】嵌段共聚物;链段质量比;两亲性;自组装【作者】刘柱;杲云;曹红亮【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市先进聚合物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7;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市先进聚合物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7;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市先进聚合物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16.32两亲性嵌段聚合物是指在单一线性分子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结构不同的链段。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aa-b-ps的合成及胶束形态随着人们对物质科学的理解与材料技术的运用的深入,材料或者说物质世界越来越显示出小尺寸、大科学和软物质、硬科学的趋势,同时材料的设计,也越来越显示出二元协同的理念,即看似相矛盾的物质成员,典型的如亲水/亲油,经过一定的化学及物理的设计,体系将协同表现出卓越的性质。
嵌段共聚物正是在这一科学背景下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它凭借自身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能自组装形成小到几个纳米、大至数微米、甚至更大尺寸范围内的,可以具有各种各样的丰富的形态结构的材料。
双亲性嵌段共聚物,采用化学键把“矛盾”的亲水段和疏水段系在一起,在适当的溶液中,它们协同作用,表现出丰富的自组装行为。
双亲性嵌段共聚物,类似于小分子表面活性剂、脂质类双亲性分子,在选择性的溶液中能自组装形成特殊结构的缔合体。
这些缔合体可以是结构清晰的球形,棒状和蠕虫状的胶束形态,也可以是带有独特性质的囊泡、管状和层状的双层形态,其尺寸可以从纳米级到微米级甚至更大。
有些缔合体的结构具有生物模拟性,对这些仿生缔合体的详细研究,有助于人类理解生物体的自组装特性,而且,其缔合体特性可用于纳米材料、药物控释体系以及人工组织和软生物物质的构建。
基于嵌段共聚物这样的一个背景,本论文的工作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的嵌段共聚物,并实现了其在溶液中多形态发生的可控制备。
具体研究内容摘要如下:1.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的方法,分别可控合成了结构明确的PS(聚苯乙烯)-b-PAA(聚丙烯酸)双亲性嵌段共聚物,并对其结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表征。
2. 研究了双亲性嵌段共聚物PS-b-PAA在乙酸乙酯中的自组装,考虑了不同链段比的聚合物和浓度对胶束形貌的影响。
发现随着共聚物浓度的增加,胶束形貌从圆球状到棒状、层状的转变,并初步解释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3. 以双亲性嵌段共聚物PS-b-PAA为模板,PEI为还原剂,在加热或超声辅助作用下制备出“悬钩子”状和“草莓”状Ag 纳米胶体。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S-b-P4VPBuBr的合成及自组装时宁宁;董志佼;石艳;付志峰【期刊名称】《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年(卷),期】2013(29)2【摘要】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制备了苯乙烯和4-乙烯基吡啶嵌段共聚物(PS-b-P4VP),并用溴代正丁烷对其进行季铵化,得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S-b-P4VP.BuBr。
采用核磁共振(1H-NMR)、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有机元素分析对聚合物结构进行表征分析。
将PS-b-P4VP.BuBr在水溶液中进行自组装研究,透射电镜(TEM)结果显示,共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四氢呋喃(THF)的比例可以调控聚集体的形态,随着THF含量增加,聚集体形态从球形依次向棒状、大复合胶束转变。
【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共溶剂【作者】时宁宁;董志佼;石艳;付志峰【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16.344【相关文献】1.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合成及亲疏水链段质量比对自组装形貌的影响 [J], 刘柱;杲云;曹红亮2.嵌段共聚物PS-b-P4VP自组装法合成有序NiFe<sub>2</sub>O<sub>4</sub>纳米颗粒 [J], 舒川;汤如俊;杨浩;;;3.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MnEOS-b-PAA的可控合成及与PS-b-PAA共组装体的形貌 [J], 石晓宇;王宋蒙;柳凌艳;常卫星;李靖4.聚甲撑-聚乙二醇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可控合成及自组装 [J], 周启航;张衍;刘育建5.PS-b-P4VP两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自组装的研究 [J], 杨润苗;王延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亲水性嵌段共聚物合成及其水溶液自组装研究的开题报
告
题目:双亲水性嵌段共聚物合成及其水溶液自组装研究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学、电子电器、信息通信等多个领域中得
到广泛应用。
其中,具有特殊功能的双亲-亲水性嵌段共聚物备受关注,因其在水溶液中能够形成多种自组装结构,如胶束、微球、水凝胶等,这些结构具有诸多生物医学、纳米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因此,对于双亲水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水溶液自组
装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项目拟采用聚醚类、聚酯类等两亲性单体作为嵌段单体,通过控制嵌段单体的比例
和相互作用,设计并合成一系列双亲-水性嵌段共聚物。
并通过核磁共振(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手段对合成的共聚物进行表征。
最后,利用光散射、透射电镜
等技术研究所合成的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及其形成的结构。
研究预期结果:
本项目的预期结果是合成出一系列具有不同比例嵌段的双亲-水性嵌段共聚物,并研究其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及形成结构。
最终,可以通过对自组装结构的研究,探寻
这些结构的形成机制,并为这种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指导。
研究意义: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双亲-水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支持,同时为生物医学、纳米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新型材料。
两亲性超支化超分子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自组装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超支化聚合物具有结构多样、性能优越等特点,近年来已成为高分子材料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
与传统的线性聚合物相比,超支化聚合物的高度分支化结构可提高分子的空间交织和束缚强度,从而增强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溶液流变学性质等。
同时,超支化聚合物具有更高的分子量和更多的表面官能团,有利于其在介观尺度上形成自组装结构,从而展现出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
超支化嵌段共聚物是一类非常有潜力的高分子材料,它既具有超支化聚合物的优秀性能,又拥有嵌段共聚物的相分离和自组装行为,从而可以在材料设计、组装结构调控、功能开发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关于超支化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其自组装行为的研究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但是,目前对于两亲性超支化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自组装行为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因此有必要深入开展相关研究,从而为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1. 研究两亲性超支化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和结构特点,包括合成反应的条件优化、聚合度的控制、分子结构的表征等。
2. 研究两亲性超支化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探究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相行为、链形态、连通性、孔径、表界面性质等。
3. 分析两亲性超支化嵌段共聚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材料领域的应用潜力。
三、研究方法和进度安排本研究将采用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和自组装行为研究的经典方法,结合超支化嵌段共聚物的特殊结构和性质,开展以下研究工作:1. 合成两亲性超支化嵌段共聚物,包括探究不同反应条件下聚合反应的机理和调控方法,优选合成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分子结构表征和性质分析。
2. 研究两亲性超支化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主要包括使用动态光散射、小角X射线散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多种手段对其相行为、链形态、连通性、孔径、表界面性质等进行深入研究。
3. 分析两亲性超支化嵌段共聚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探究其在材料领域的应用潜力,包括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