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格伦《论电影艺术》小议
- 格式:pdf
- 大小:294.82 KB
- 文档页数:3
从媒介素养的角度看纪录片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以《海豚湾》和《与鲸共生》为例李思琦新闻学1041班1021012130*****************摘要:简单介绍了蒙太奇并从媒介素养的角度以《海豚湾》和《与鲸共生》为例分析蒙太奇手法在纪录片中的运用。
着重分析重复蒙太奇、对比蒙太奇以及隐喻蒙太奇的运用。
关键词:蒙太奇媒介素养重复对比隐喻蒙太奇(法语: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后来延伸到电影艺术中被广泛运用。
蒙太奇的产生,首先是符合了人的视觉感受规律的。
林格伦在《论电影艺术》一书中说:“蒙太奇作为一种表现周围客观世界的方法,它的基本心理学基础是:蒙太奇重现了我们在环境中随着注意力的转移而依次接触现象的过程。
”为了传递自身想要传递的情绪,影片编导就必须充分了解观众的心理,让镜头的组接合乎理性和感情的逻辑,合乎生活和视觉的逻辑,使观众在观看影片时,感到顺当、合理、流畅、舒服并易于接受。
其次,电影是简洁的艺术,一部影片长度,一般都在九十分钟左右,因此,它对生活的反映不是刻板的摹写,而必须有选择。
在电影中,强调和省略都能达到高度概括的目的,而这下是蒙太奇的艺术功能。
蒙太奇的种类包括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和理性蒙太奇三大类,其中叙事蒙太奇包括: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颠倒蒙太奇和连续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包括:抒情蒙太奇、心理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和对比蒙太奇。
理性蒙太奇包括:杂耍蒙太奇、反射蒙太奇和思想蒙太奇。
一部纪录片,从选题、前期采访、拍摄、后期剪辑、特技合成、配音,直至审查通过,都要经历相当的时间,付出大量的辛勤劳动。
从制作工艺流程来说,剪辑只是后期过程中的一部分创作,但从整个纪录片的艺术思维过程来说,剪辑意识或者更准确地说蒙太奇意识却是创作中必须始终重视的。
蒙太奇的运用直接影响了影片信息及价值观的传达。
《海豚湾》就是一部充分运用了蒙太奇的纪录片。
它讲述了日本和歌山县太地每年数以万计的海豚经过这片海域,他们的旅程却在太地戛然而止。
1,法国电影理论家、评论家,法国著名电影杂志《电影手册》创始人之一,被誉为“新浪潮的精神之父”。
2,巴赞主张真实美学,反对唯美主义,他创立了电影写实主义的完整体系。
发现并阐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导演的重要价值。
他认为,电影的基础是摄影,而摄影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所以提倡按照镜头段落和景深镜头的风格拍摄,贬抑蒙太奇的功能,强调单个镜头自身的含义和表现力,反对利用蒙太奇手法随意分切、编排和组接镜头,破坏镜头的时空统一性。
他的美学思想和基础有两个方面:一是电影本体论体系;二是电影语言史的进化。
4,巴赞的主要论著收入论文集《电影是什么?》,他的电影写实主义理论体系对50年代西方电影创作产生重大影响,是法国新一代电影导演的精神领袖,新浪潮影片正是他理论的实践。
1,一种与传统的蒙太奇理论相对立的电影美学流派,是一种与唯美主义、技术主义相对立的写实主义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代表人物是法国巴赞和德国的克拉考尔。
2,他们强调电影的照相本性和记录功能,贬低情节结构和蒙太奇之类形式的作用,认为只有在记录和揭示了实际现实的时候,电影才获得自己的生命。
3,巴赞列举了长镜头的三大优点,即保持时空的完整性和可信性、保留生活内涵的暧昧性和丰富性,饱赏多角度看动作的“眼福”;他抨击蒙太奇是一种人为创造的方法,以考分且、组合,割裂完整的时空,破坏电影的时空真实和感性真实。
4,长镜头理论是继爱森斯坦之后的别树一帜的电影理论体系,对当代影视本性、影视新观念等理论问题的建树,有着重要的作用,为纪实派电影提供了理论基础。
1,长镜头理论是对巴赞提出的“景深镜头理论”的不严密的概括。
按照长镜头(镜头一段落)和景深镜头的原则构思拍摄影片,是一种旨在展现完整现实景象的电影风格和表现手法。
即“首先是一种本体论立场,而后才是一种美学立场”。
2,它具体的实践要求是:A.避免严格限定观众的知觉过程,它是一种潜在的表意形式,注重通过事物的常态和完整的动作揭示动机。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12013年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电影摄影创作理论考研真题【育明教育独家发布】给出一个故事,故事梗概是,1947年,一个并不会开车的女孩(馨凌)由于坚持开车导致出车祸而使得自己的母亲丧命。
1948年,父亲为馨凌找来从外国留学回来的心理医生宁雅,宁雅要带女孩去车祸现场回忆当时情景催眠,帮助馨凌摆脱困境重拾自信。
到了一个温泉山庄,接待的主人是老曹,以及一个叫丽娜的女孩,老曹是丽娜的姑父。
温泉山庄有很多真实动物的标本,十分吓人。
在来的路上,宁雅和馨凌看到了很多坟龛。
来到温泉山庄后,宁雅坚持要选择205、206房间,老曹很惊讶。
最后一局话是,老曹看馨凌上楼的画面,宁雅都看在眼里。
12个场景细节,基本展示的是一个偏向于诡异和阴森的气氛1、续写故事,600字,写梗概,并拟定题目。
40分2、写前12场景导演阐述,20分3、写前12场景摄影阐述,40分4、写前12场景的布光想法,15分5、假如给你个RED ONE,都需要什么别的器材,以及使用理由,15分6、给前12场景写分镜头本。
按照统一格式。
20分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2【育明教育提示】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考研招生目录【育明教育提示】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主要导师【育明教育提示】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考研参考书摄影系备考书目《论电影艺术》林格伦《电影艺术词典》《电影作为艺术》爱因汉姆《电影摄影创作问题》《电影语言》马赛尔·马丹尔《电影摄影艺术概论》《电影摄影造型基础》《电视和电影照明技术》《摄影镜头和使用技巧》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3育明教育北影资深专业课教师提醒:【育明教育提示: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不能不知道的几点】1、【育明教育提示】初试网报报考点必须选择北京电影学院,咱们北影不承认京外考点所以报考咱们北京电影学院要到北京至少3次,距离北京远的同学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视听2020.11|在电影中,常常看到有的镜头被省略,有的则加以精细描述。
剪辑师通过剪辑进行组接,即“加”入镜头的同时,也进行了舍弃即“减”去镜头;反之,想要通过“减”来使节奏更紧凑时,也需要先进行“加”。
剧情结构的“减”与“加”,是一对矛盾,是对立统一关系。
加减法则在电影中实际上是“过滤”掉一些冗余的镜头,在观众理解且看得懂的情况下给予遐想,达到一种审美愉悦;“放大”电影的核心内容,将那些没有被突出的且应该注意的价值和潜能凸显出来,将最有价值的部分呈现给观众。
电影理论家欧内斯特·林格伦在《论电影艺术》中讨论剪辑时,曾设想过这样一段情节:一个调皮的孩子,自以为没人看他,小心翼翼地捡起一块石头,朝一扇窗户扔去。
玻璃碎了,他调皮地笑了起来。
然后他的脸部表情忽然变了,接着迈开那双短短的腿,拼命地逃跑了。
其中特别注意带有重号的句子:……当他扔的时候,·我·的·眼·睛·便·立·即·转·向·窗·户,看那小孩是否命中目标。
·接·着·我·的·眼·睛·马·上·又·回·到·小·孩·身·上,看他下一步干什么,也许他刚巧也看到了我,于是朝我调皮地笑了一下,然后,他的视线越过了我,脸部表情一下子变了,接着他迈开他那双短短的腿拼命地跑,·我·往·后·一·看,·这·才·发·现·一·个·警·察·刚·刚·转·过·街·角·来……如果拍摄和剪辑这段情节,可以连续拍摄他“瞄准窗户—投掷石子—玻璃破裂—拔脚逃跑”的完整长镜头。
蒙太奇怎样发展成电影艺术的语言在电影的早期阶段,卢米埃尔用活动电影机拍的影片,一本只能放映一分钟,当他把《水龙出动》、《水龙救火》、《扑灭火灾》、《援救受难者》四部影片,按照事件的自然逻辑连接起来,成为一部关于救火的影片时,就已经有了最早的蒙太奇了。
而梅里爱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就已发现了电影的叙事可能性,发现了"隐显"、"叠印"及其他摄影特技。
而当梅里爱在1899年拍《灰姑娘》,把灰姑娘从厨房里走出的镜头同她进入舞厅的镜头连接时,就已经有了最早的能够自由掌握时间与空间的蒙太奇表现手法了。
可惜的是,这位先驱者过分拘泥于戏剧的美学,而未能运用景与视点的变化,因而他始终未能从美学角度使用蒙太奇。
在这方面的首倡者,是英国的勃列顿学派。
1900年至1901年间,英国的斯密士在拍摄《小医生》一片时,有意抛弃了使两个特写镜头合乎情理地连续出现的做法,大胆地改变视点,在一群小孩围着小猫的全景之后,接着就出现小猫的头占满整个银幕的特写。
之后,斯密士在《丑恶的牙齿》、《美术学校里的老鼠》里,又再次使用了这一技巧。
这种特写镜头与全景交替出现,而中间没有任何说明来为这种视点的骤然改变寻找理由的大胆表现方法,实际就是现代意义的蒙太奇。
斯密士还曾用放大镜来使他的特写镜头合乎情理,这样他的新表现方法便能为观众所了解了。
如在《祖母的放大镜》中,祖母在缝衣服,孙儿拿着一面放大镜在她周围观看,他们看到的物体以圆形的特写镜头在银幕上出现:一只走动的表、一只关在鸟笼里的金丝雀、祖母的眼睛、小猫的头等等。
在《望远镜中所见的景色》中,一个好奇的老汉在一条马路上望见远处骑在自行车上的一对青年夫妇。
当他们停下来系鞋带时,老汉用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他们的动作。
一个圆而大的系鞋带的镜头出现的银幕上。
在《夜晚》(又名《警察和他的灯笼》)中,一个警察离开他的岗位去巡夜。
一系列的镜头仿佛都是他的灯笼光线照出来似的。
导演对电影的评析名言名句看完《苹果》发现,男人靠不住看完《色戒》发现,女人靠不住看完《投名状》发现,兄弟靠不住看完《集结号》发现,组织靠不住看完《妈妈再爱我一次》发现,老爸靠不住看完《新警察故事》发现,儿子靠不住看完《满城尽带黄金甲》发现,老婆老公靠不住看完《红楼梦》发现,祖母和嫂子也靠不住看完《西游记》发现,师傅靠不住看完《霍元甲》发现,徒弟靠不住看完《无间道》发现,警察靠不住看完《水浒》发现,领导靠不住看完《肖申克的救赎》发现,出纳靠不住看完《史密斯夫妇》发现,公司也是靠不住的看完《无极》发现,馒头靠不住看完《青蛇》发现,动物靠不住看完《越狱》发现,牢房靠不住看完《阳光灿烂的日子》发现,避孕套靠不住看完《午夜凶铃》发现,电话靠不住,电视更靠不住看完《疯狂的石头》发现,国际高手是靠不住滴看完《长江7号》发现,地球人靠不住看完《变形金刚》发现,外星人也靠不住看完《黑客帝国》发现,一切现实都靠不住看完《魔幻手机》发现,一切皆有可能看完《苹果》发现,男人靠不住看完《色戒》发现,女人靠不住看完《投名状》发现,兄弟靠不住看完《集结号》发现,组织靠不住看完《妈妈再爱我一次》发现,老爸靠不住看完《新警察故事》发现,儿子靠不住看完《满城尽带黄金甲》发现,老婆老公靠不住看完《红楼梦》发现,祖母和嫂子也靠不住看完《西游记》发现,师傅靠不住看完《霍元甲》发现,徒弟靠不住看完《无间道》发现,警察靠不住看完《水浒》发现,领导靠不住看完《肖申克的救赎》发现,出纳靠不住看完《史密斯夫妇》发现,公司也是靠不住的看完《无极》发现,馒头靠不住看完《青蛇》发现,动物靠不住看完《越狱》发现,牢房靠不住看完《阳光灿烂的日子》发现,避孕套靠不住看完《午夜凶铃》发现,电话靠不住,电视更靠不住看完《疯狂的石头》发现,国际高手是靠不住滴看完《长江7号》发现,地球人靠不住看完《变形金刚》发现,外星人也靠不住看完《黑客帝国》发现,一切现实都靠不住看完《魔幻手机》发现,一切皆有可能看完《苹果》发现,男人靠不住看完《色戒》发现,女人靠不住看完《投名状》发现,兄弟靠不住看完《集结号》发现,组织靠不住看完《妈妈再爱我一次》发现,老爸靠不住看完《新警察故事》发现,儿子靠不住看完《满城尽带黄金甲》发现,老婆老公靠不住看完《红楼梦》发现,祖母和嫂子也靠不住看完《西游记》发现,师傅靠不住看完《霍元甲》发现,徒弟靠不住看完《无间道》发现,警察靠不住看完《水浒》发现,领导靠不住看完《肖申克的救赎》发现,出纳靠不住看完《史密斯夫妇》发现,公司也是靠不住的看完《无极》发现,馒头靠不住看完《青蛇》发现,动物靠不住看完《越狱》发现,牢房靠不住看完《阳光灿烂的日子》发现,避孕套靠不住看完《午夜凶铃》发现,电话靠不住,电视更靠不住看完《疯狂的石头》发现,国际高手是靠不住滴看完《长江7号》发现,地球人靠不住看完《变形金刚》发现,外星人也靠不住看完《黑客帝国》发现,一切现实都靠不住看完《魔幻手机》发现,一切皆有可能。
安东尼奥尼式空间:跟踪人物运动附带介绍空间的一种镜头语言形式分析动画片的方法——主题、结构、人物、场景、景别、空间、机位、光线、影调、对话一、主题正像其它艺术作品一样,主题是动画片作品中的灵魂和精华,也是我们为之迷恋的“精神家园”。
更是我们在看了一部影片以后,力图总结分析出来东西。
主题——是动画片中内容的核心与内涵;是动画片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
动画片中的内容与主题,渗透和体现创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体现着创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
动画片的主题往往是多元化的、多侧面的、多切入点的。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动画片的主题是动画片的动作和人物的内涵,是动画片的情节和事件的外延。
主题是编剧、导演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的暗示,艺术作品的主题转化为形象时,是导演思想欲望的情绪宣泄。
动画片的主题并不是我们在看完动画片以后所总结、归纳出来的“心得体会”、“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
而是动画片创作者的目标追求和灵魂净化。
通常理解动画片主题应该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的层次:1、影片的内容或者是影片的作者力图告诉我们什么。
这一点我们从影片的叙事中、人物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和感悟到。
它不是抽象的符号,也不是概念的堆砌,而是体现在充满视觉造型特点的银幕效果上。
2、通过对动画片的主题、立意及影片的整体视听形象表达理解,我们感悟到了什么。
主题虽然是影片所表达的创作者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态度、情感和审美观念,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色彩和风格样式,但不会是纯主观化的东西,一定是一种个人生活的感悟。
对于动画片作品所表现出的主题,我们要全面的理解,切记不能片面化和简单化。
艺术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用一件最普通的故事,宣扬一种极有意义的思想,折射出丰富的思想内涵,照耀和抚慰人们的心灵,从而提高和净化人们的精神境界。
在分析、讨论影片主题的时候,往往为了更为深入地了解作品的主题,领会导演的创作意图,应该查阅影片相关的文字资料,必须做如下十个方面的准备工作:1)这部影片是改编自哪一部文学作品(名著)?原著作品中作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主题思想,时代背景,人物形象?作品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世界和情感效果?2)这部影片的导演曾经导演过什么作品?他(她)一贯的创作风格是什么?在这一部作品中,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方法、风格、样式来完成影片叙事及主题表达?3)这部影片属于哪一类型的风格样式?同一类的影片思味都有哪些?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区别?4)描述一下,在这部影片中哪一些情节、场景、细节对影片主题的表达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你能否做到准确、生动、完整地表达出这种心理的和艺术的感觉?影片中哪一些东西令你激动的回味?5)关于这部影片的事件、背景、人物及大众传媒的相关报道你知道多少?6)从你个人的专业、性别、年龄、文化、修养、价值观、道德观出发,你是怎样认识这部动画的?或者你认为这部影片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上?7)在一个什么样的层面上,我们认为可以充分理解影片所要表达的东西,理解导演所要表达的思想,我们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出发点?8)我们在视觉生理上和审美心理上多大程度对影片产生认同和共鸣?9)影片中你认为最优秀的,最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影片中的风格样式、叙事结构、造型风格、手段方法、影像效果、人物塑造,哪一些是让你最感兴趣的东西?10)对于这部影片除了大多数公众的意见以外,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你认为影片中最大的不足是什么?上述十个问题,基本上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影片的理解。
电影《花腰新娘》的民俗文化表现在2005年,由新锐导演章家瑞执导的《花腰新娘》以耳目一新的方式出现在大众面前,让大家再一次注意到了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
影片《花腰新娘》以花腰彝独有的“三年不落夫家”的婚俗为背景,取材于石屏县北部山区哨冲镇内真实的彝族女子舞龙队的故事,片中12个舞龙的花腰女孩大部分来自云南彝族,讲述了热情美丽的凤美姑娘和朴实善良的阿龙之间缠绵J啡侧、跌宕起伏的美好爱情,表现出彝族人民安乐的生活状态以及纯朴的文化心理,呈现了大量的彝族民俗文化。
在石屏县北部的哨冲、龙武、龙朋三个乡镇,居住着全世界仅有的3万多花腰彝人。
花腰是云南彝族尼苏支系的一部分,花腰并非自称,是他称。
因妇女们的服饰色彩艳丽,精美大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花腰彝族”,俗称花腰彝。
影片《花腰新娘》突破了传统民俗电影大多只是一些镜头场景上的点缀或是美化画面的方式,紧紧贴近生活、反映生活,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花腰彝民俗。
1 彝族民俗在影片中的呈现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民俗文化是流动的、发展的、它在社会的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变异,并在变异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正是这种民俗文化,在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造就了中华民俗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而在电影《花腰新娘》中我们可以看到贯穿始终的民俗文化,导演章家瑞以细腻敏锐的镜头为我们展现了一副彝族百姓的生活画卷。
1.1 物质生活民俗1.1.1 服饰民俗影片以浓烈的民族风情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听冲击,镜头画面唯美,青山绿水,尤其是画面色彩对比强烈,这和影片中的民族服饰有很大的关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居住在这块古老、神奇土地上的彝族人民,以手工方式生产和制造了极其丰富、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
其中,要数花腰(聂苏支系)妇女的服饰风格独具。
花腰彝妇女服饰,多以红、黑两色为主,另杂有绿、蓝、白等色。
浅议“影”“视”艺术的相同与差异【内容摘要】在现实生活中,电影被作为一种放大的艺术,而电视则被作为一种缩小的艺术。
电影和电视尽管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它们的成像技术不同,所依赖的物质载体也不同,它们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进入大众的视野,因此在成像技术、物质形态、表述方式和接受方法上不能将其混为一谈。
【关键词】电影电视相同差异1895年,电影由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
在电影诞生初期,例如《水浇园丁》《火车进站》等影视作品都是原生态的生活记录,在后来的发展中,电影逐渐尝试着去讲述一个故事。
在1915年,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由“美国电影之父”的大卫・格里菲斯拍摄,至此,电影打破了原有的方式,脱离原始阶段,并被称为第七艺术。
1936年,电视节目在英国伦敦正式开播,这种以艺术虚构的方式表达出的幻想生活使电视有了艺术性,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加之其本身的艺术元素,使得电视艺术逐渐能够独立支撑屏幕。
一、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一)电影艺术电影艺术是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现代科技为手段,在时间与空间的运动中创造出的银幕形象,彰显的是现实生活与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二)电视艺术电视艺术以声音和画面作为传播方式,电子技术作为传播手段,用审美思维表达客观世界。
在银幕形象鲜明作用下,达到以情感人的屏幕艺术形态。
二、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相同之处电影和电视都是通过活动的影像构成视听艺术,通过声音、画面表达客观世界。
苏联电影评论家罗・尤列涅夫认为:“电影与电视是同一种艺术。
”它们所呈现的画面服从同一种艺术规律。
英国电影评论家欧纳斯特・林格伦认为:“电视不过是电影的延伸。
”这些观点认为电影的美学标准也是电视的美学标准,在强调同一性为原则时,以“视觉影像”为基本依据。
新兴艺术都是从过去的艺术演变而来的,不管观点正确与否,人们认为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存在某种同一性。
电影、电视同属一种文化产业,与传统的绘画、小说等艺术不同,一部影视作品的产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达到规模化、标准化,不是靠一个人的想象力就可以创造出来的。
电影艺术论是一门专门研究电影艺术的学科,主要探讨电影艺术的构成元素、创作过程、艺术特色和社会功能。
它通过对电影艺术的深入研究,揭示电影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为电影创作和欣赏提供理论指导。
在电影艺术论中,研究者们通过对电影画面的载体功能、形象性元素(如人物、景、静物)和形式性元素(如光影、色彩、构图)的研究,揭示了电影画面的视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同时,电影声音的研究也丰富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得画面不再是寂静的世界,扩展了画面的空间,建立了声画新关系。
此外,电影艺术论还关注电影的创作、制作、评论等运作,通过引用大量中外电影艺术的经典著述,以丰富其内涵。
同时,它对电影的创作、制作、评论等运作予以应有的示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总的来说,电影艺术论是一门深入探讨电影艺术的学科,它通过对电影艺术的深入研究,为电影创作和欣赏提供理论指导,推动电影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服饰元素对电影风格的影响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指导教师:***@服饰元素对电影风格的影响摘要本研究主要通过具体的研究方法研究服饰元素对电影风格的影响。
作为电影的另一种语言,服饰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对电影这门综合艺术从方方面面渗透着影响。
服饰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可以将其所包含的内容分别作为服饰的“元素”,如:服饰的“色彩”、“款式”、“廓型”、“面料”等等。
本研究侧重于服饰元素中的其中两项,即服饰的“色彩”和“廓型”,重点研究这两个元素对电影风格的影响,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搜集信息、实验、分析并总结,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大自然中色彩缤纷,人类可以感知色彩,并运用色彩,包括本身的肤色、血液等都与色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通过色彩可以得到很多信息,其本身具有很多含义,还能使人产生很多具体的和抽象的联想。
服饰中的色彩更是服饰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尤其是电影中的服饰色彩,在其中更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说明、象征、暗示等多重功能,其表达方式使每一部电影呈现出其特有的风格特色,服饰色彩从某种角度上说,更是电影的潜台词及台词,对剧情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的方式对服饰的“色彩”、“廓型”这两个元素进行研究,运用具体的研究方法对抽取的影片及具体的片段进行分析。
在通过具体的研究方法研究分析后,对得出的数据及结果分别进行归纳、分析、总结、验证,得出结论。
以达到本次研究的目的,并论证本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具体的科学方法来研究服饰的“色彩”与“廓型”这两个元素对电影的风格是否存在影响并如何影响,解决之前的疑问,增加关于服饰在电影中的作用的知识。
基于本研究所得出的结果,使从事服饰研究的专业人士对服饰元素对电影风格是否具有影响有一个清楚直观的认识,并为从事创作提供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服饰”“元素”“服饰色彩”“廓型”“风格”The Influence of ClothingElement on the Style of FilmsAbstractThis research mainly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clothes on the style of films by using specific study methods.As another language of films, cloth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They also affect films, an integrated art, from different aspects. Clothing contains many different things,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element”, for example, the color, style, outline, fabric and so on. This thesis will focus two of them, namely the study of color and outline of the clothes and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se two factors on the styles of films. The expected goal can be achieved by using the scientific study methods to collect information, carry out experiment, analyze and conclude.There are so many kinds of colors in the nature that we can perceive them and use them, including their own skin color, blood and so on, which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with colors. We can get a great amount of information from colors. They contain many connotations themselves, which can make people have concrete and abstract associations.Color is quite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clothing, especially the colors of clothing in films, in which the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such as explanation, symbolization and implication. The manner of its presentation makes each film presents its own unique style. From a standpoint, the color of clothing, which can pus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lot, is also the subtext and lines of films.This thesis mainly studies the color and outline of clothing by the manner of comparison, and analyses the extruded and certain films by using concrete study methods. After studying and analyzing by using specific research methods, we can generalize, analyze, summarize and verify the data and results we have obtained. Therefore, we can reach the goal, and prove the valu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whether the influence of color and outline of clothing on the style of films exists, and how it affects the style, how to solve the previous problems, and how to accumulate the knowledge of the roles of clothing in film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the professionals who are engaged in clothing study will have a clear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whether the element of clothing hasinfluence on the style of films,and provide reference and help for those who are engaged in creation.Key Words:clothes, element, color, outline, style定义[服饰]服饰指衣着和装饰。
从艺术的内在结构角度来赏析电影政法学院09社工本(一)班潘予蓁90113023艺术作品作为审美活动的产物,是艺术家人生实践的一种体现。
但又不能把艺术和现实生活混同起来,因为它不是对与现实生活的再现,而是源于艺术家的实践与创造。
因此,艺术作品必然要以一定的物质媒介和审美意象来表达艺术家在自己的人生实践中所把握和体验到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基于这种理解,艺术作品的结构可以划分为四个方面:物质材料层、符号形式层、意象世界层、超验意境层。
为了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在的四个结构,我们在这里以对电影的赏析来诠释艺术的内在结构。
物质材料层指的是艺术作品赖以在现实中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介,如大理石、画布、舞台、银幕、胶卷和录像带等。
而电影作为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一种艺术作品,银幕和银幕上不断交接的各种画面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物质材料层了。
画面是电影最基本的元素,它传递和透露着作品某些重要的信息并寄托着艺术家对现实的情感体验与哲理思索,是电影艺术的光华所在。
从画面的构成来看,它不仅借助于人物、景物等形象性元素展示背景空间,负载艺术家所要表现的信息、情感和思想,同时也依赖于光影、色彩、构图等形式性元素体现作品的基调,赋予其情绪效果和形式美感。
电影艺术是一门表演艺术,它以塑造形象,表现生活为首要任务,因而,作为画面轴心的人物就成为判断一部影片优劣得失的重要标准,而作为银幕形象的主要体现的演员的表演就成为传达画面情思的重要手段。
不停运动着的画面构成了电影,也造就了电影艺术得天独厚的魅力。
这些画面如同散乱的珠子,需要一条隐含的“红线”将它们穿接起来形成一串精美绝伦的项链,其艺术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因此,在欣赏过程中就要求观众能够连点成线,在变幻不定的画面中,细心寻找出贯穿前后的内在线索,对那些形式上散落的却又一脉相承,丝丝联系的情节点,加以整体把握,才能体会出导演独特的艺术匠心。
我们不妨再对影片《阿甘正传》中多次出现跑步的镜头略加思索:幼年的阿甘,为了躲避其他孩子的欺侮,不停地跑,跑掉了矫正器,跑掉了残疾,甚至跑过了那飞驰的汽车;青年的阿甘又凭着跑步的特长跑进了大学;战争时期,士兵阿甘又因为能跑而捡回了性命,救出了战友,并受到了总统的接见;成年后的阿甘更是跑遍了美国,跑出了一批崇拜者与追随者。
不刻意回避现实参照R.G.克林伍德在《艺术的原则》中对艺术的分类原则,欧纳斯特·林格伦认为,电影可以成为“为了激动人的感情而激动人的感情,也就是说仅仅为了使人愉快而激动人的感情”的“娱乐”手段;成为“不是为了立即满足人们的感情,而是要把人们的感情带进现实生活中去起作用”的“宣传”手段;也可以成为“只能表现艺术创作者个人的经历和观点”的“真正的艺术”(注:可参见杨博的电影《渣男的100种死法》和欧纳斯特·林格伦:《论电影艺术》第186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
)。
虽然林格伦对电影艺术的概念界定和价值判断还有商榷的余地,但他至少正确地阐明了一个事实:电影在功能上存在类的分野——为娱乐的,为艺术的,为教化的……经典轻松喜剧片基本上是为娱乐的,它不太关注现实,多以浪漫的爱情故事,理想化的人物塑造,小人物幽默谐谑的喜剧格调编织温馨美好的梦幻,来慰藉现实中的平凡大众。
冯小刚清楚地知道自己手中的喜剧影片是一种必须制造娱乐的手段,但他对所拍的电影亦有“很强的激情和表现欲”(注:冯小刚语,见杨君《笑容:与媒体英雄面对面》,第8页,第18页,第22页,第22页,第14—15页,第19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
)。
也就是说,冯氏喜剧在自然流畅、令人愉快的情节和场景叙述中,没有意回避现实,而是自然而然、合情合理地描述使观众振奋的情思——普通人的梦想和烦恼。
用冯氏自己的话说,贺岁喜剧之魂“还是扣在普通人的梦想、普通人的烦恼上”(注:冯小刚语,见《我是一个市民导演》,《电影艺术》2000年第二期。
)。
卖书的想成将军,丈夫要当长工,光棍想娶妻是市民百姓日常生活中共通的渴求较高社会地位、个人爱情或理解关爱的体现;而两地分居的夫妻团圆则是现实中不少市民的迫切渴望——在另一重意义上,它也是普通市民的现实生活烦恼(《甲方乙方》)。
刘元流动的住所(房车)、流动的工作(随时可变)及其和李清的“见面出事”展示出异域漂泊者的烦恼;两人抛却异域选择最终的真诚回归和爱情相守,既是刘元个人“伴侣式情梦”的实现,也是现实中不少难以进行文化认同的浪迹异域者的潜在心理希求(《不见不散》)。
蒙太奇句式讲义(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回顾上节课中讲到的蒙太奇的最小单位:镜头。
镜头的景别、拍摄角度、镜头的运动。
导入:通过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一书中一段话导入本节课教学内容。
通过我们前几节课的共同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蒙太奇的含义,并且重点学习了蒙太奇的最小单位——镜头。
以及镜头的景别、拍摄角度、运动形式。
回忆一下,最基本的5种景别,拍摄角度:从水平角度上看:正、侧、背。
侧面分斜侧(前侧面)、反侧面(后侧面)。
从高度上看:平角、仰角、俯角。
运动方式:推拉摇移升降甩。
推拉是摄像机内部运动,其他的是外部运动。
我们学习这些内容是分镜头的基础。
而影视创作工作的过程不光要剪,还要辑。
不光要分解还要综合。
前苏联电影理论家林格伦《论电影艺术》:“蒙太奇是分解和综合的过程”。
分解就是在拍摄时把剧本、脚本、提纲等分成具有视觉形象的最小单位——镜头。
综合就是把多个镜头进行排列组合,组成蒙太奇句子,再把蒙太奇句子排列组合成各场戏。
这个排列组合可不是随随便编的组接。
就像我们学造句要符合语法规则一样,镜头组成句子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看看:镜头组合的句子有哪些句型这些句型分别表示什么不同含义。
一、蒙太奇基本句型:1、前进式句型由全景向近景,甚至特写过渡的一种句式。
它反映了人们观察事物的一种方法,体现由全部到局部,由总体印象到细节特征的过程。
符合人类观察外部世界的规律。
是最常用的一种句式,几乎每一部作品,在介绍一个新环境时,都通过使用前进式句型来展开情节。
2、后退式句型和前进式句型相反,体现由局部到全局的过程。
是先把人们最关注的或者最具戏剧性的、最出彩的东西拿给大家看,以引起人们的普遍兴趣,然后再娓娓道来。
特写具有强调、突出重点的作用,从特写开始能够迎合人们的好奇心。
如果运用得当,是比前进式更高明的一种句式,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前进式句型和后退式句型一般采用五段式、三段式、两级式三种形式:(1)五段式: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关于独特的视⾓的名⾔名句1.关于⾓度的名⼈名⾔只要名⾔和哪个说的,在艰苦中成长成功之⼈,往往由于⼼理的阴影,会导致变态的偏差。
这种偏差,便是对社会、对⼈们始终有⼀种仇视的敌意,不相信任何⼀个⼈,更不同情任何⼀个⼈。
爱钱如命的悭吝,还是⼼理变态上的次要现象。
相反的,有器度、有见识的⼈,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更具有同情⼼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
因为他懂得⼈⽣,知道世情的⽢苦。
—— 南怀瑾谁给我⼀滴⽔,我便回报他整个⼤海。
—— 华梅⾃⼰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旦答应了别⼈,就必须实践⾃⼰的诺⾔。
—— 华盛顿君⼦在下位则多谤,在上位则多誉;⼩⼈在下位则多誉,在上位则多谤。
—— 柳宗元你若要喜爱你⾃⼰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君⼦赠⼈以⾔,庶⼈赠⼈以财。
—— 荀况时间会刺破青春表⾯的彩饰,会在美⼈的额上掘深沟浅槽;会吃掉稀世之珍!天⽣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那横扫的镰⼑。
—— 莎⼠⽐亚如果我们想交朋友,就要先为别⼈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时间、体⼒、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
—— 卡耐基原谅敌⼈要⽐原谅朋友容易。
—— 狄尔治夫⼈古之君⼦如抱美⽟⽽深藏不市,后之⼈则以⽯为⽟⽽⼜炫之也。
—— 朱熹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信⼼的源泉。
—— 周恩来愿每次回忆,对⽣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川君⼦不镜于⽔,⽽镜于⼈。
镜于⽔,见⾯之容,镜于⼈,则知吉与凶。
—— 墨翟两个⼈交谈,⼀个⼈可以洗⽿恭听。
但是,三个⼈则⽆法互谈这⼈世最严肃⽽应深究的事。
—— 爱默⽣对⼈不尊敬,⾸先就是对⾃⼰的不尊敬。
—— 惠特曼⼀个⼈的真正伟⼤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的渺⼩。
—— 保罗⼼灵纯洁的⼈,⽣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 列夫·托尔斯泰真正的⼈⽣,只有在经过艰难卓绝的⽃争之后才能实现。
—— 塞涅卡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个⼈? —— 裴多菲⾃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蒙太奇的作用(一)叙事电影的画面是分别拍摄的,运用蒙太奇手法把众多的镜头剪辑来,可以表现完整的思想内容,叙述故事,构成一部为广大观众所理解的影片(或某一片段)。
以电影上一个典型的短片为例,美国导演鲍特的《火车大劫案》,是由以下些镜头“编排”而成的。
1.车站电报室内景,匪徒走进来,用绳索捆绑报务员。
2.水塔的外景,匪徒走进火车车厢。
3.一辆邮车的内景,匪徒击倒邮务员,劫走邮包。
4.机车上的司机台和煤车,匪徒和司机搏斗。
5.机车停车,司机在匪徒的胁迫搞活走下车来。
6.停下的火车外景,匪徒洗劫旅客。
7.匪徒跳上机车逃去。
8.停在远处的机车,匪徒跳下车来。
9.树林茂盛的山谷,匪徒涉过一条水溪。
摇镜头:远处有一群马在等候他们,匪徒上马急驰而去。
10 站电报室的内景,一个小女孩替报务员解开绳索。
11 道地的西部跳舞场,报务员来报告正在跳舞的警察。
12 警察在树林茂盛的山坡上追击匪徒。
13 匪徒被捕。
14(大特写)匪徒头目巴恩斯,他对着观众放枪。
以上这些镜头,当他们是孤零零的时候,那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但一旦将它们按蒙太奇规律连接,便成了动人的饶有风趣的影片。
这就是夏衍所说的“所谓蒙太奇,就是依照着情节的发展和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序,把一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一个明确,生动的印象或感觉,从而使他们正确地了解一件事情的发展”。
(二)表意蒙太奇使电影产生诗情画意,它丰富了电影语言,深化了影片的思想内容,加强了影片情绪的感染力。
蒙太奇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分散的镜头,利用蒙太奇方法组接在一起,不仅能让人看懂影片叙述的内容,而且能赋予画面以新的含义。
(几乎文学中拥有的一切修辞手段,对比、双关、隐喻、借代等等,它都能加以运用。
它使抽象的思想,微妙的感情形象化了,视觉化了,极大地丰富了电影语言的宝库。
我们再以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为例,在“炮轰敖德萨司令部”这场戏中,镜头连接的顺序是这样的:1.战舰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