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频响分析在发动机悬置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47.50 KB
- 文档页数:5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分析及优化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性能逐渐成为影响汽车舒适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本文旨在分析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方案,以提高汽车的驾驶体验和性能。
二、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概述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是连接发动机、变速器和底盘的重要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减少振动和噪声的传递,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稳定性。
该系统通常由发动机悬置、变速器悬置和副车架等组成。
三、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分析1. 振动产生原因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主要来源于发动机的运转和道路的不平度。
发动机运转时产生的振动会通过悬置系统传递到车身和底盘,而道路不平度则会导致整个动力总成系统的振动。
2. 振动影响分析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会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行驶稳定性和发动机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长期振动还可能导致悬置系统零部件的疲劳损坏,增加维修成本。
四、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1. 材料选择优化优化材料选择是提高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性能的有效途径。
采用高强度、轻量化的材料,如铝合金、复合材料等,可以降低系统质量,提高系统的刚度和减振性能。
2. 结构优化设计结构优化设计是解决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问题的关键。
通过改进悬置系统的结构布局、增加减振元件和优化阻尼特性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振动和噪声的传递。
例如,采用多级减振结构,使系统在不同频率下的减振效果更加明显。
3. 智能控制技术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如主动或半主动悬置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系统的振动状态,并自动调整控制参数,以实现更好的减振效果。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性能稳定性。
五、实例分析以某款汽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为例,通过对其振动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发现主要问题在于发动机运转时产生的振动过大。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采用了上述的优化设计方案,包括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材料、优化结构布局和增加减振元件等措施。
发动机悬置的结构、作用、设计要求1.概述:随着当前底盘、发动机技术的日臻完善,车辆的振动、噪声的控制转而成为各个整车厂在研发上的重中之重。
据统计分析在一个车辆系统的上万个零部件中,对振动起关键作用的大概有二百个。
它们又分别在整车的振动系统中起不同的作用。
这里仅对发动机产生的振动经由发动机悬置到车身的振动系统的结构、作用、设计要求给出一定程度的阐述和说明。
整车不同的部件都有自己的固有频率,见下表:振动情况及位置频率Hz路面激励的频率范围车体1~3 座椅和驾驶员4~8 发动机总成5~18 前后桥10~16 车轮共振11~15 排气管机械系统12~22发动机的振动频率范围怠速抖动20~30车体弯曲扭转25~40方向盘抖动25~40发动机总成弯曲130~230 排气管气体系统100~1000 变速器噪声350~600 进气系统噪声100~600 发动机噪声1000~5000基于汽车振动学的相应设计优化,应最大可能的避免整车主要部件在各种工况下的振动耦合。
悬置的作用概括来说就是对发动机振动和路面激励的隔离和吸收,减少乘客舱中人所受的影响,降低其他零部件因为过多振动产生的疲劳破坏。
2.悬置系统的结构2.1布置概念:◆前轮驱动——较低排量,◆后轮驱动——较大排量。
质量发动机+变速箱发动机+变速箱+驱动轴转距约1/4的驱动转距T 全部的驱动转距T转距方向纵向横向●动力总成纵置,如海狮、阁瑞斯。
●动力总成横置,如尊驰、骏捷等。
4G63 4G64 4G934G18 等动力总成中华1.8T 宝来等车的动力总成。
2.2结构概念:●橡胶悬置悬置结构为橡胶+金属支架,在低频、大振幅的动刚度和滞后角变化小。
在高频、小振幅激励下的动刚度和滞后角变化不大,容易产生动态硬化现象,常用于发动机前后悬置,阻止发动机过渡扭转。
●液力悬置悬置结构为橡胶形腔+液体(乙二醇)+金属支架,在低频、大振幅的激励下具有大阻尼;在高频、小振幅的激励下具有小刚度。
发动机液压悬置异响的正向设计方法研究作者:文/ 宁闽来源:《时代汽车》 2020年第19期宁闽江西五十铃发动机有限公司江西省南昌市 330200摘?要:发动机和底盘的链接和液压悬置是一个强非线性隔振元件,它可以在不同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在不同的刚度和阻尼,因此,这种发动机液压悬置隔振效果远优于传统的悬挂装置。
文中通过分析典型液压悬置的结构特征,获得了装置受冲击力时解耦膜的拍击特性,进而详细分析了液压装置异响的原因和特性,基于此确立了液压悬置异响的正向设计方法,并针对此方法做了详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液压悬置异响正向设计方法Research on Forward Design Method of Abnormal Sound of Engine Hydraulic MountNing minAbstract:The link and hydraulic mount of the engine and the chassis is astrong nonlinear vibration isolation element, which can be at different vibration frequencies and vibration amplitudes at different stiffness and damping. Therefore, this engine hydraulic mount has a far greater vibration isolation effect betterthan traditional suspension devices. By analyzing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hydraulic mounts, the flapp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coupling membrane when the device is subjected to impact force are obtained, and the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bnormal noise of the hydraulic device are analyzed in detail. Based on this, the correction of the abnormal noise of the hydraulic mountis established, and detailed research and analysis for this method is conducted.Key words:hydraulic mount, abnormal noise, forward design method1 引言随着社会发展、科技兴起,汽车逐步进入大众生活,给大众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逐步发现一些问题。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分析及优化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消费者对汽车的性能和舒适性要求日益提高。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车的振动噪声水平以及乘坐舒适性。
因此,对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进行分析,并进行优化设计,对于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方案。
二、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概述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是指将发动机、变速器等动力总成与车身进行连接的装置,其作用是减小动力总成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对整车的影响。
该系统主要由橡胶支座、液压支座、金属支座等组成,通过这些支座将动力总成的振动和冲击传递给车身,并起到减振、降噪的作用。
三、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分析1. 振动产生原因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的主要原因是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激励力,包括往复运动产生的惯性力和旋转运动产生的扭矩。
此外,路面不平、轮胎非线性等因素也会对系统产生一定的振动影响。
2. 振动传递路径动力总成的振动通过悬置系统传递到车身,再传递到车内乘客。
传递路径主要包括橡胶支座、液压支座等部件的弹性变形以及金属支座的刚度传递。
3. 振动分析方法针对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分析,可采用实验分析和数值分析两种方法。
实验分析主要通过实车测试和台架试验获取数据;数值分析则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运用有限元等方法进行仿真分析。
四、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1. 设计目标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的目标是在保证动力总成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降低整车的振动噪声水平,提高乘坐舒适性。
同时,还需考虑系统的耐久性、可靠性以及制造成本等因素。
2. 优化设计方案(1)材料选择:选用高弹性、高阻尼的材料制作橡胶支座,以提高系统的减振性能。
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可考虑在部分支座中加入液压减振元件,进一步提高减振效果。
(2)结构优化:对悬置系统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如调整支座的布置位置、改变支座的刚度等,以改变振动的传递路径和传递速度,从而达到降低整车振动噪声的目的。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分析及优化设计》篇一一、引言汽车作为现代社会出行的重要工具,其舒适性和安全性已成为消费者选购车辆的重要考量因素。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车的振动噪声水平及乘坐舒适性。
因此,对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进行分析,并进行优化设计,对于提升汽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分析及优化设计进行探讨。
二、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概述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主要由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系统等组成,其作用是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至车轮,同时起到减震、降噪、提高乘坐舒适性的作用。
该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车的运行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
三、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分析1. 振动产生原因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主要来源于发动机的燃烧、气缸内的工作过程、燃油的喷入以及各种力的相互作用等因素。
此外,路面不平、车身结构等因素也会对系统产生一定的振动影响。
2. 振动分析方法针对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分析,可采用理论分析、仿真分析和实车测试等方法。
理论分析主要依据动力学原理和弹性力学原理对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仿真分析则通过建立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对系统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实车测试则是通过在真实环境下对车辆进行测试,获取系统的振动数据。
四、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1. 设计目标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优化设计目标主要包括降低系统振动、提高乘坐舒适性、减少噪声等。
通过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可提高整车的性能和品质。
2. 优化设计方法(1)材料选择:选用高强度、轻量化的材料,如铝合金、复合材料等,以降低系统重量,提高刚度和减震性能。
(2)结构优化:通过优化结构布局和刚度分配,使系统在受到外界力时能够快速恢复稳定状态,减少振动。
(3)主动控制技术:采用主动控制技术,如主动悬挂系统、电磁减震器等,对系统进行实时控制,以降低振动和噪声。
(4)仿真分析:利用仿真软件对系统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预测系统的振动性能,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分析及优化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性能逐渐成为影响汽车舒适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重点对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方案,以期为提高汽车性能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概述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是连接发动机、变速器等动力总成部件与车身的重要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减少振动、降低噪音、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
该系统通常由橡胶支座、金属支架、减震器等组成,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三、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分析1. 振动来源: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主要来源于发动机的运转、变速器的换挡以及路面不平度等因素。
这些因素产生的振动会通过悬置系统传递到车身,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
2. 振动特性: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具有高频、低频及复杂性的特点。
其中,高频振动主要与发动机运转有关,低频振动则与路面不平度等因素有关。
此外,由于汽车行驶环境的复杂性,悬置系统还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耦合作用,导致振动更加复杂。
四、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针对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优化设计方案:1. 材料选择:选用高弹性、高阻尼性能的材料制作橡胶支座,以提高悬置系统的减震性能。
同时,采用轻质材料制作金属支架,以降低系统重量,提高整体性能。
2. 结构优化:对悬置系统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如增加减震器数量、改变支座布置方式等,以更好地吸收和分散振动能量。
此外,还可以采用柔性连接方式,使悬置系统在受到外界冲击时能够产生一定的变形,从而减少振动传递。
3. 控制系统设计:引入现代控制技术,如主动悬挂控制系统等,对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通过调整减震器的刚度和阻尼等参数,实现对振动的主动控制,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五、结论通过对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分析及优化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146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大功率发动机和轻量化汽车材料的使用,使得发动机传递至车身的振动幅值加大。
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不平衡力和力矩与路面的不平度是汽车振动的主要激励源。
发动机作为汽车最重要的振源之一,由它产生的振动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控制。
本文通过对某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的振动测试与分析,提出了悬置系统的设计优化方案。
1 发动机悬置系统振动测试试验方案动力装置悬置的可以采用两个悬置,三个悬置,四个悬置,甚至可以采用五个悬置。
本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采用四点式布置方式。
悬置系统的悬置点分别位于左前、右前、左后、右后。
其布置方案如图1所示。
采用三轴传感器对各悬置点进行加速度测试,测试方向分别为x、y、z,即前后、左右及上下方向。
该测量坐标系和标准的车身坐标系重合。
测试分别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进行:(1)左前、右前、左后、右后4个悬置点的点火-怠速-熄火过程;(2)左前、右前、左后、右后4个悬置点的怠速工况;(3)变速操纵杆点火-怠速-熄火过程;(4)方向盘点火怠速工况。
试验采用丹麦B &K 测试系统进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2 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应用Matlab软件对点火、怠速和熄火工某轻型卡车发动机悬置系统的振动测试与分析戴超(沈阳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 沈阳 110159)摘 要:针对某轻型卡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振动测试,得到各悬置点在点火、怠速和熄火工况下的振动响应。
在M a tl a b 环境下对测试数据进行时域和频域处理。
提出了悬置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案,从而提高隔振效果。
关键词:发动机 悬置系统 振动测试中图分类号:U 4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a)-0146-02图1 悬置系统四点布置方式图2 右后悬置点怠速状态下x 向的频率响应曲线图3 右后悬置点怠速状态下y 向的频率响应曲线况下各悬置点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作图形转换,得到各悬置点输入输出振动加速度时域相应曲线,对系统怠速工况下测试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对应各阶响应的频谱图,近而分析整个悬置系统的隔振效果。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分析及优化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性能对整车舒适性和耐久性的影响日益显著。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作为连接发动机和车身的重要部分,其振动特性直接关系到车辆的行驶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
因此,对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振动分析并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分析及优化设计展开讨论。
二、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概述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主要由发动机、悬置件、支架等组成,其主要作用是减小发动机振动对整车的影响,提高车辆的行驶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
然而,由于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冲击,会对悬置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导致系统振动和噪声的产生。
因此,对悬置系统的振动进行分析和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三、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分析1. 振动来源分析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主要来源于发动机的振动和冲击。
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燃料的燃烧和活塞的往复运动,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冲击力。
这些振动和冲击力通过发动机悬置件传递到车身,对整车的舒适性和耐久性产生影响。
2. 振动传递路径分析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传递路径主要包括发动机、悬置件、支架和车身等部分。
其中,悬置件是连接发动机和车身的重要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振动的传递和隔离效果。
因此,对悬置件的刚度、阻尼等性能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有效减小振动的传递和影响。
四、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1. 优化设计目标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优化设计目标主要包括提高整车的行驶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减小发动机振动对整车的影响。
同时,还要考虑系统的耐久性和可靠性等因素。
2. 优化设计方法(1)材料选择:选择具有高刚度和良好阻尼性能的材料,如高强度钢、合金等,以提高悬置系统的性能。
(2)结构优化:通过优化悬置件的结构设计,如增加加强筋、改变连接方式等,提高其刚度和阻尼性能。
同时,还可以采用多级刚度设计,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变化调整悬置件的刚度,以更好地隔离振动。
发动机悬置系统设计流程及其分析与优化The Design Process of Engine Mounting System and The Mounting System’s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作者姓名学位类型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导师及职称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李令兵学历硕士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陈心昭教授2007年4月合肥工业大学本论文经答辩委员会全体委员审查,确认符合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要求。
答辩委员会签名主席:委员:导师:合肥工业大学教授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合肥工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合肥工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合肥工业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工作单位:电话:通讯地址:邮编:发动机悬置系统设计流程及其分析与优化摘要发动机是汽车的主要噪声、振动源之一,合理设计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对改善汽车的乘坐舒适性、降低车内外噪声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阅读总结国内外文献,介绍了发动机悬置系统设计所需的理论基础和发动机悬置系统设计时的注意事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发动机悬置系统的设计流程。
通过在ADAMS中建立某款发动机悬置系统的参数化模型,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模态频率和各阶振动能量分布。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分析及优化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性能对于整车舒适性和稳定性越来越重要。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作为连接发动机和车身的重要部件,其振动特性直接影响到汽车的乘坐体验和行驶安全。
因此,对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进行分析,以及进行优化设计,已经成为汽车研发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二、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概述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主要由发动机、悬置支架、橡胶支座等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减少发动机振动对车身的影响,同时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提高整车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稳定性。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发动机的工作特性和路面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容易产生振动和噪声。
因此,如何对这种振动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是本研究的重点。
三、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分析1. 动力学模型建立为了更好地了解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特性,需要建立其动力学模型。
该模型应包括发动机的振动特性、悬置支架的结构特性以及橡胶支座的动态特性等。
通过建立模型,可以模拟出汽车在不同路况下的振动情况,为后续的振动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2. 振动特性分析通过动力学模型的分析,可以得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特性。
主要包括系统的固有频率、振型和阻尼比等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理解系统的振动特性和进行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四、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1. 设计目标与约束条件在进行优化设计时,需要明确设计目标。
一般来说,优化设计的目标包括提高乘坐舒适性、降低噪声和减少振动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一些约束条件,如发动机的安装空间、悬置支架的结构强度等。
2. 优化方法与步骤针对上述设计目标和约束条件,可以采用多种优化方法进行设计。
如多目标优化算法、有限元分析等。
在优化过程中,需要逐步调整系统的参数,如橡胶支座的刚度、阻尼等,以达到最优的振动性能。
五、实例分析以某款汽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为例,通过建立其动力学模型,对其振动特性进行分析。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分析及优化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性能对于整车舒适性和稳定性越来越重要。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固定发动机、变速器等重要部件,同时通过减震和隔振技术来降低系统振动对整车的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方案。
二、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概述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主要由发动机悬置、变速器悬置等组成,其结构形式和性能直接影响整车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道路不平、发动机运转等因素,动力总成会产生振动和噪声,这些振动和噪声会通过悬置系统传递到车身,影响整车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三、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分析(一)振动来源及传递路径汽车动力总成的振动主要来源于发动机运转、道路不平等因素。
这些振动会通过发动机悬置、变速器悬置等传递到车身,进而影响整车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二)振动问题分析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中,由于设计、制造和装配等因素,可能会产生以下振动问题:1. 悬置系统刚度不足,导致系统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过大变形;2. 悬置系统阻尼不足,导致振动衰减缓慢,影响整车的舒适性;3. 悬置系统与发动机、变速器等部件的连接不紧密,导致振动传递到车身。
四、优化设计方案(一)提高悬置系统刚度为了提高悬置系统的刚度,可以采用高强度材料制作悬置元件,同时优化悬置系统的结构形式,使其能够更好地承受外力作用。
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悬置系统的支撑点数量来提高其整体刚度。
(二)增加悬置系统阻尼为了增加悬置系统的阻尼,可以在系统中加入液压减震器等装置。
这些装置能够有效地吸收和消耗振动能量,从而降低整车的振动和噪声。
(三)优化连接方式为了确保悬置系统与发动机、变速器等部件的连接紧密可靠,可以采用先进的连接方式和技术。
例如,可以采用高强度螺栓、焊接等方式来确保连接部位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此外,还可以在连接部位设置减震垫等装置,以降低振动传递到车身的幅度。
基于NVH的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优化设计周斌【摘要】对国内某款汽车发动机的橡胶悬置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原型机的橡胶悬置具有较大的传递率,不利于能量的衰减.针对这种情况,重新设计了新的橡胶悬置,对新设计的橡胶悬置进行了三维数值分析,结果显示新的悬置在结构和力学性能方面都较好地满足了发动机的需求.对新设计的橡胶悬置和原悬置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设计的悬置具有较低的传递率,且传递率随转速的变化较平坦,有利于提高舒适性.【期刊名称】《柴油机设计与制造》【年(卷),期】2016(022)002【总页数】5页(P1-4,10)【关键词】发动机;橡胶悬置;传递率;设计;试验【作者】周斌【作者单位】西昌学院汽车与电子工程学院,西昌615013【正文语种】中文良好的发动机悬置对降低发动机振动幅度,减少噪音,提高整车乘坐舒适性都起着重要作用[1]。
目前,国内在发动机悬置系统设计方面还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大多数企业在进行发动机悬置系统设计时,出于技术和成本的考虑,都是采用类比设计的方法,还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独立自主的开发程序。
因此,对悬置系统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2]。
汽车发动机的悬置系统一般采用三点式和四点式悬置系统,而由于橡胶悬置具有独特的低成本、易维护的特性,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
本文所研究的悬置就是采用三点式橡胶悬置。
2.1 试验方法在原发动机的左、右、后三个悬置的上下位置各布置一个加速度传感器,共6个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测试18个振动方向。
将发动机转速按由怠速到最高转速等分为10等分,用数据采集仪采集发动机在不同转速工况下各悬置上、下点的垂直振动加速度信号,所得数据经计算机分析处理后得出加速度均方根值并绘制成图表曲线。
图1为原发动机试验的橡胶悬置,图2为测试现场传感器安装位置。
在本次试验中,各测点振动能量的大小以加速度均方根值表示,各悬置的振动能量传递率以悬置下方测点加速度均方根值除以悬置上方测点加速度均方根值来表示,即:振动能量传递率=下测点加速度均方根值/上测点加速度均方根值[5],将各种工况下的振动传递率绘制成对比图表,进行分析,得出结论[4]。
频响频响分析分析分析在发动机悬置在发动机悬置在发动机悬置设计设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中的应用研究中的应用研究王志亮 门永新 彭 鸿 毛凌丽(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临海 317000)摘 要要:介绍汽车发动机悬置动态特性的重要性,提出用加速度频响函数分析动态特性的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以国产某款车为例,对发动机左右悬置进行了加速度传递函数响应分析,指出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方案,修改后的动态性能明显改善。
关键词关键词::发动机悬置; 加速度频响函数; 刚度; 频率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TH12Application Research of Frequency Response Analysisto Engine Mount DesignWang Zhi-liang Men Yong-xin Peng Hong Mao Ling-li(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Institute Co. Ltd ,Linhai 317000,China)Abstract:The importance of dynamic performance to engine mounts was introduced. Acceleration transfer function was proposed for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mathema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Taken a certain car for example, the acceleration transfer functions for engine mount were calculated and the improved solutions to design problems were put forward.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modified engine mount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Key words :Engine mount; Acceleration 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 ;Stiffness; Frequency1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乘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而车身NVH (Noise ,Vibration ,Harshness )是影响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新车的开发过程中,汽车的NVH 的问题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发动机是汽车最主要的噪声源和振动源,发动机振动和噪声问题的解决直接决定了汽车NVH 性能。
而发动机主要是通过发动机悬置与车身相连接的,即发动机悬置是发动机振动和噪声传递到车身的重要传递路径。
因此,对发动机悬置动态性能的研究对改善车身NVH 性能有重要的意义。
发动机的悬置通常安装在汽车纵梁和副车架上,因此,研究发动机悬置安装点的动态特性非常重要。
分析结果有助于了解车身在该位置附近的综合动态特性,而且可进行安装点的刚度、频率和阻尼特性量化分析,而安装点的刚度、频率和阻尼特性是影响发动机向车身传递振动、噪声的三个关键因素。
因此,对发动机安装点进行动态分析,是降低发动机向车身传递振动噪声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动态特性分析可用频率响应分析来实现,原因在于频率响应分析可预测结构的持续动力特性,验证设计能否克服共振、疲劳及其受迫振动引起的结构破坏。
频率响应分析常用于分析确定线性结构在承受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载荷时的稳态响应。
它可以表现结构在多种频率下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响应,进而得到相应的频率响应曲线。
根据响应的类型可分为: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频率响应函数三种,加速度频率响应函数又称为加速度导纳。
在车身CAE 分析中,车身的局部刚度可采用加速度导纳进行评价。
对于加速度频率响应分析,常在同一点上采集载荷输入与响应加速度,来研究车身结构的局部动态特性。
2 加速度加速度加速度频响函数频响函数频响函数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建立加速度导纳函数是频率响应函数中的一种,一般是用于计算线形结构在稳态振动激励下的响应。
对于线弹性结构,一般采用粘性阻尼或结构阻尼振动系统。
根据汽车的结构形式,对车身采用结构阻尼系统。
设n 个自由度系统振动微分方程为:()j t MxK jG x Fe ω++=&& (1) 其中:M —质量矩阵G —结构阻尼矩阵,()K jG +—复刚度矩阵F —激励的幅值矩阵通过对(1)式进行解耦、坐标变换,可以得到位移响应[2]21T ni i i i i i i x k m j k ϕϕωη==−+∑ (2) 因此,位移的频率响应函数为:21()T ni i s i i i i i H k m j k ϕϕωωη==−+∑ (3) 同样可得到加速度频率响应函数:221221()11T ni i v i i i i i T n i i i i i H k m j k k j ωϕϕωωηωϕϕλη===−−+=−−+∑∑(4)式中:λ—频率比由式(4)可得,加速度响应()1/v H k ω∝,因此可以得到:增加关键点的刚度可以减少速度的响应值,这是后续结构修改的重要的理论基础。
3 3 应用实例分析应用实例分析应用实例分析目前汽车轻量化设计已经成为汽车设计的主流,然而轻量化设计后车身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NVH 问题。
本次以国产自主研发的经过两轮轻化分析某款车为例,研究轻量化后发动机悬置安装点部位的动态特性的变化,把握发动机安装点布置及相关零部件设计的合理性。
研究的白车身有限元模型在Hypermesh 建立完成。
在有限元模型中,钣金件的单元划分以四边形单元CQUAD4为主,过渡单元用三角形单元CTRIA3,并控制在5%内,焊点采用CWELD 单元来模拟,而螺栓采用RBE2模拟。
有限元模型完成后,验证单元满足相应的翘曲度、长宽比、雅可比值、歪斜度等要求。
在发动机悬置安装点部位,对网格进行细化处理,以保证计算的精度。
当车身有限元模型建立完成后,为了获得发动机悬置安装点的加速度传递函数,需要在在悬置安装点施加sin F t ω=(2,1,2,100n n ω==L )正弦载荷,基于有限元模态分析的局限性,频率取0~200Hz [34]−。
然后利用Nastran 软件的动力分析模块111求解系列进行分析。
由于发动机的左右悬置对车身振动和噪声影响比较大,因此本次分析主要从左右悬置的角度进行分析。
图1是该款车发动机左右悬置安装点的三个方向上的加速度响应曲线[5]。
(a ) 左悬置三个方向的传递函数(b )右悬置三个方向的传递函数图1 传递函数分析曲线从图1(a )中可以看出:左悬置的Y 和Z 方向的响应值远远超过目标值,在20~60Hz 之间出现多次峰值的情况;从图1(b )可以看出:Y 方向的响应值远大于目标值,在频率20~70Hz 间,Z 向的响应值也大于响应的目标曲线值,而且在该频率段也出现了多次峰值的情况。
从上面的分析看出,曲线主要反映了两个问题,一个低频段峰值过多和整体响应曲线超目标曲线过大的情况。
对于低频段峰值过多,说明发动机舱局部模态较多,激励频率激起发动机舱固有频率造成的。
而曲线整体响应值超过目标值,从式(4)可以看出,结构的刚度与响应值大小成反比关系,说明局部结构的刚度太过小。
由于左右悬置安装在前纵梁上,由此分析出前纵梁的刚度偏低。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可通过计算白车身的模态,从结构变形和应变能的角度原因所在。
通过对白车身模态分析发现,白车身前四阶模态(不包含刚体模态)都与前纵梁变形有关(见图2)。
另外,对于白车身的一阶扭转(f=35.29Hz)和一阶段弯曲模态(f=44.23Hz)下,前纵梁的变形也比较大。
通过对比发现,发动机前舱模态频率和白车身整体频率都与图1的曲线频率相对应,说明了局部模态对发动机悬置的动态特性影响很大。
(a)前舱向右振动(f=24.08Hz)(b)前舱向右振动(f=26.54Hz)(c)前舱向上振动(f=27.54Hz)(d)前舱向下振动(f=31.86Hz)图2 发动机舱模态分析结果从图2分析看出,发动机舱的局部振型过多,频率过低,而这些局部模态主要是由纵梁主导的,说明纵梁的刚度较低。
为了能够改善悬置点的动态性能,从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找出纵梁刚度低的原因,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左右前纵梁(红色区域)与前围板连接区域(图3中的A和B位置)过小,影响了纵梁的整体刚度性能,因为梁的刚度性能取决于根部连接区域的情况;另外发动机舱空间布置的原因,左前纵梁的下端(图3中的C位置)尺寸过小,影响了Z向和Y向刚度。
因此,造成了图1中左悬置Y向和Z向响应值偏高。
为了使图1中响应曲线满足目标值,提高悬置安装点的动态特性,对纵梁做了如下修改:加大图3中的A和B位置处的连接区域的面积,并对焊点进行重新布置,提高连接处的刚度;在图3中C位处增加内衬板,并重新布置焊点,提高该区域刚度,进而提高纵梁的整体刚度。
图3 发动机舱左右纵梁结构示意按照上述修改建议,对纵梁结构进行了修改并进行了计算,以左悬置Z向为例,进行对比分析,见图4。
计算结果显示:左悬置的Z向响应值降低明显,曲线的整体趋势已接近目标值。
由于提高左前纵梁的刚度与右前纵梁刚度接近。
因此,在图4的频段20~40Hz内,减少了峰值响应点,而且峰值频率大于修改前的峰值频率,避开了发动机怠速频率,避免了共振的出现。
图4 左悬置Z向传递函数修改前后对比结论结论通过上述的分析,可得到如下的经验和结论:1)悬置安装点加速度传递函数曲线,可以综合地反映发动舱的刚度和模态性能,对早期的振动噪声问题做出预测,并可以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修改建议,从而改善结构的动态特性。
2)传递函数分析可以用于协调发动机悬置与车身结构的设计需要。
由于发动机激振力对安装点位置敏感性不同,激振力大小与加速度响应不是正比关系。
通过传递函数分析,可以从修改车身结构与悬置参数中,选择容易实现的方式来改善动态性能,从而降低开发后期解决问题的难度。
3)加速度传递函数在汽车开发初期分析的必要性。
在开发的造期,设计方案和结构的容许的变化范围较大,解决问题相对容易;若在开发后期分析发现问题,则车身结构修改的空间很小,仅靠悬置设计来改善动态特性,不仅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而且易导致研发成本的增加。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王志亮,刘波,桑建兵等. 动刚度分析在汽车车身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与制造[J],2008(2),30~31[2] 王志亮,刘波,李晶华等. 汽车抖动性产生机理与分析方法研究. 噪声与振动控制[J],2008(4),87~89[3] 庞剑,谌刚,何华. 汽车噪声与振动-理论与应用[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6[4] 隋允康,杜家政,彭细荣. MSC.Nastran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实用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4[5] 《吉利XX车型发动机悬置动刚度分析报告》.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