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研究综述
- 格式:pdf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6
“翻转课堂”国内外研究综述作者:王雅琴来源:《新一代》2018年第05期摘要:“翻转课堂”,是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其运用在英语课上的运用,能够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参与性,将课堂的中心从“教”转移到“学”。
关键词:翻转课堂;英语教学;发展历程翻转课堂,是一种“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外完成知识讲授,课堂中学生则在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下完成知识内化”(张金磊,2012)的教学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中课堂讲授,课后练习的教学过程,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一、国外翻转课堂发展概述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Jonathan Bergmann 和Aaron Sams 为了给缺课学生补课,利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 Point演示文稿及教师讲课视频,然后放到YouTube上供大家观看,但事实上不仅缺课学生会观视频,无须补课的学生也会通过观看视频巩固学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课前观看视频讲解,课上互动内化”的授课方式,林地公园高中也因此成为翻转课堂的发源地,“翻转课堂”逐渐应用到美国学校教育中。
国外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对翻转课堂进行的研究主要是关于翻转课堂的操作流程研究,效果、特点分析。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专业的Robert Talbert教授经过多年教学的积累,总结出翻转课堂的实施结构模型: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包括课前与课中两部分,课前学生要观看教学视屏和进行针对性的课前联系,课中则包括快速少量的测评,解决问题以促进只是内化,总结反馈。
翻转课堂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探究能力上确实具有优越性,但在在翻转课堂的实践过程中,也有很多教师和学者提出了质疑的声音。
The Flipped Classroom Strategy[1]中就指出,视频质量优劣不齐,无法检验学习效果,课堂时间利用低以及资金和设备问题等都是翻转课堂想要大范围推广的阻碍。
翻转课堂研究综述近年来,“翻转课堂”已经在教育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学者把精力致力于“翻转课堂”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引领着一种教学模式的变革。
本文尝试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进行综述,旨在为落实“翻转课堂”工作提供借鉴。
“翻转课堂”是一种多维度的变革,它是根据学生特点合理设置的,旨在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并推广合理的教学模式。
它的核心在于把知识的掌握移至学生自主思考,并从而探究和发现知识的深层次角度。
理论上,翻转课堂旨在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手中移到学生的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近年来,国内外对“翻转课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可以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根据翻转课堂理论,研究如何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翻转,比如皮尤米尔在2017年的文章“关于翻转课堂的想法”,认为翻转课堂模式的基本思想就是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位置;另一类是对某些具体的课程应用“翻转课堂”模式,以解决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例如朱正伟等在2016年以翻转课堂模式改革大学英语写作课程,很好地解决了教师时间有限和教学效果低下的问题。
随着“翻转课堂”模式的深入发展,有关该模式构建的各类具体的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如英睿、刘升等在2017年提出了一种融合技术的翻转课堂模式;唐齐峰等在2018年研究发现,通过教学改革的方式,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翻转到社会化学习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更为重要的是,王静等在2019年提出了一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构建翻转课堂系统,可以媒介病人跟医护团队的沟通,帮助双方了解彼此的需求。
总之,“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它是一项先进的教育模式改革,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并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然而,“翻转课堂”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比如成本和时间的投入,教师的精力、经验和专业水平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国内的研究文献综述一、概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法,近年来在国内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将知识的传授移至课前,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完成,而课堂时间则更多地用于师生间的互动交流、问题探讨和知识的深化应用。
这种模式的出现,不仅符合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特点,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普及,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
从理论层面来看,研究者们探讨了翻转课堂的起源、理论基础、实施原则等;从实践层面来看,众多一线教师尝试将翻转课堂应用于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教学中,并分享了他们的实践经验与心得体会。
也有学者对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探讨了其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尽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国内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前学习资源、如何组织高效的课堂活动、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等,都是当前研究者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翻转课堂对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这种转变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也是教师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国内的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推进,相信翻转课堂将在国内教育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起源与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源于21世纪初的美国,其核心理念在于重新安排传统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课外通过视频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而在课堂内则专注于知识的深化、问题的讨论和实践的应用。
这一模式的出现,标志着教育领域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翻转课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年左右,当时美国的一些教育者开始尝试将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这种教学模式逐渐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将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过程进行颠倒,通过将讲授内容的环节移到课后自主学习,而将理解和应用知识的环节移到课堂上进行。
这种教学模式的引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国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的重视和推广。
本文将对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探讨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于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信息技术教育等多个领域,其中最为关键的理论基础包括:1.个性化学习理论。
翻转课堂强调个体化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和学习节奏,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巩固复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需求和节奏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2.深度学习理论。
翻转课堂注重帮助学生建立对知识的深层理解,通过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实践和应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们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而不是简单地接受和记忆知识点。
3.信息技术教育理论。
翻转课堂依赖于信息技术工具,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视频课件、在线资源等技术手段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二、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国内各地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在推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不少研究和评估。
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有研究发现,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得到了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些研究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知识掌握程度,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
翻转课堂的文献综述学科语文专硕高艳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习风格理论、学习金字塔理论等理论为依据,它的出现颠覆了传统教学的固有模式。
它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条件下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作为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教育者,我们对它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的阶段,而应将之更多地发现问题,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从而为我国的现代教育改革作出应有贡献。
在中国知网上,以翻转课堂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截止2015年3月共搜出文献1069篇,根据本文内容、文章被引次数、下载数量,剔除与本文内容关系不大,不够严密的文章。
经过筛选,选定15篇文章作为参考。
一、翻转课堂产生的背景及缘起第一,以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既对教育教学系统的变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也为创新教学模式的产生提供了无所不在的方便快捷的技术保障。
第二,建构主义理论、宏观社会教育系统理论等所产生的影响力。
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观上认为,教师不应该无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学生自己的主动的、互动的方式学习新知识。
20世纪90年代,受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教学设计强调“问题情境”、“真实任务”、“技术支持”等理念。
乔纳森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简称CLE理论。
麦里恩博尔和戴杰克斯特拉建立的四要素教学设计模式(4C/ID)是这一时期教学设计理论的典型代表。
宏观社会教育系统理论是由巴纳斯与瑞格鲁斯等人提出的,主张关注社会转型及其对教育的深刻影响,解决教育问题要放眼整个社会系统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方案,超越只在教育教学系统内部运作的局限性。
第三是国际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推动。
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启动“开放课件”项目,拉开了国际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序幕,耶鲁公开课、可汗学院微视频、TED的教育频道视频等大量优质教学资源的涌现,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了资源支持,促进了翻转式教学的发展。
《现状与反思_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篇一现状与反思_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现状与反思: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一、引言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国内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旨在梳理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的现状,分析其发展成果与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未来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二、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现状1. 研究数量与质量近年来,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从研究主题来看,涵盖了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师角色转变等多个方面。
从研究质量来看,国内学者在翻转课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2. 研究领域与学科翻转课堂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多个学科领域,包括但不限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
不同学科在应用翻转课堂时,根据学科特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研究方法与成果国内学者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证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研究成果方面,不仅形成了丰富的学术论文,还出版了多部专著,为翻转课堂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的成果与反思1. 成果(1)理论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翻转课堂理论体系,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指导。
(2)教学资源开发:开发了大量优质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教学课件、在线互动平台等。
(3)学生能力培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等能力。
(4)教师角色转变: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和促进者。
2. 反思(1)研究深度与广度:虽然国内翻转课堂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仍有待提高。
需要进一步探索翻转课堂在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应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2)教师培训与技能提升:教师是实施翻转课堂的关键。
《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篇一一、引言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已经引起了国内外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流程,通过让学生在家或其他非课堂环境下自主学习新知识,而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和讨论,以深化理解和应用。
本文旨在评述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现状,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二、国内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一)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教育界对翻转课堂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众多学者从理论层面探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模式、优势等,为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同时,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开始尝试实施翻转课堂,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效果。
(二)实践情况在实践方面,国内许多学校已经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例如,一些中小学和高校在课程中引入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制作微课视频、设计互动性强的课堂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
实践表明,翻转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国外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一)研究现状国外对翻转课堂的研究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翻转课堂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挑战等。
此外,国外教育机构还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以验证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情况在国外,翻转课堂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级学校的教学中。
许多教师通过制作教学视频、设计课堂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自主学习,课堂上则进行互动和讨论。
实践表明,翻转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四、国内外翻转课堂研究的比较与评述(一)研究比较国内外在翻转课堂的研究上存在一些差异。
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上,而国外研究则更加注重实证研究和效果评估。
此外,国外在翻转课堂的实践应用上更加广泛和深入,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
(二)评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翻转课堂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
国内外高校翻转课堂研究综述摘要: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方式,逐渐应用于各大高校。
它是一种教师在课前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学习资源,在课上注重进行解答学生的疑惑并完成练习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它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并且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时间安排,为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通过文献法,梳理国内外翻转课堂的研究成果,并提出几点思考,以期为翻转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等教育;研究综述1. 引言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又称作颠倒课堂,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林地公园高中,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格曼(Jonathan Bergma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将事先准备好的教学视频和材料让学生带到课外去看,课内用于讨论和完成作业。
这就是最初的翻转课堂模型,伯格曼和萨姆斯被称为探索翻转课堂的先驱。
本文将采用文献法进行本次研究,在中国知网上通过输入关键词翻转课堂和the flipped classroom对2013-2023年的文献进行检索,经过整理分析形成了下述的文献综述。
通过文献法对国内外关于高校翻转课堂进行综述,理清高校翻转课堂的发展脉络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高校翻转课堂的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
2. 国内外高校翻转课堂的研究综述2.1 翻转课堂的定义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其他释义有颠倒课堂或反转课堂。
自2000年正式提出至2001年初步形成,许多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定义,在教育界掀起了一股浪潮。
2.1.1国内学者的定义自翻转课堂产生以来,其概念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给出了自己的定义。
秦炜炜认为翻转学习就是学生在课下对以教学视频为主的教学材料进行自主学习,课上则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作业、提问,或开展项目实践、应用实验、协作学习和深度研讨等活动的学习方式。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一、翻转课堂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翻转课堂是指将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进行重新编排,将传统的课堂授课转移到课堂之外,让学生在课堂外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的获取和理解,而将课堂内的时间用于解决问题、合作学习和深化理解。
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美国学者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的研究成果,他们提出通过视频录制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家中学习,课堂时间用于互动和实践应用。
这一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和深度学习。
二、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的概况1. 翻转课堂的实施方法和策略研究。
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教师重新安排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活动,设计合适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
国内研究者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探讨了翻转课堂的实施方法和策略,总结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实践经验。
2. 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国内研究者通过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价,发现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3. 翻转课堂在不同学科和年级中的实践探索。
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调整。
国内研究者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不同学科的课堂中进行了翻转课堂的实践探索,总结了各学科翻转课堂的特点和规律。
4. 翻转课堂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设计和技术操作能力,国内研究者开始关注翻转课堂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研究发现,翻转课堂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和教学能力提升,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综合国内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可以看出国内翻转课堂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 研究内容丰富。
国内研究者在翻转课堂的实施方法、教学效果评价、学科实践探索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学习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关于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翻转课堂的实施成效翻转课堂的实施成效是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张彦玲等(2015)的研究表明,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性、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
王燕(2017)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翻转课堂的学习方式都持肯定态度,同时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该研究还提到,翻转课堂可以有效地解决课堂时间和教学资源的短缺问题。
翻转课堂实施的有效性与教师和学生的态度、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有关。
陈鹤翘等(2017)的研究发现,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态度较为积极,但还是存在部分学生对此持观望态度。
霍辉等(2018)则提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对翻转课堂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翻转课堂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翻转课堂可以使教师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升。
比如,符华(2017)认为,翻转课堂可以促进教师的反思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臧克振等(2017)则提到,翻转课堂中的PBL(问题解决式学习)模式可以让教师抓住教学中的重难点,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翻转课堂的应用现状与问题翻转课堂在国内教育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资源不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等。
张凌霄等(2016)的研究指出,教育技术对翻转课堂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翻转课堂在资源、技术、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作者建议,未来需要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培训和支持,提高资源共享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总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改进,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也在积极探索其教学效果、实施因素等方面的问题,对于今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翻转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课堂讲授的内容放在课堂外完成,学生在课堂内进行问题解决、实践应用和讨论交流的一种教学模式。
近年来,翻转课堂模式在国内教育领域逐渐兴起并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探讨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成效、教学模式、课堂氛围等方面的影响。
一、学生学习成效1. 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在国内的研究中,有多项研究探讨了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某项研究对比了翻转课堂模式和传统课堂模式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数学、物理等学科中,采用翻转课堂模式的学生在考试成绩上表现更好。
这说明翻转课堂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
除了学习成绩,翻转课堂还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课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加积极,他们更愿意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对于知识的探索和学习更加主动。
这说明翻转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二、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模式的实施,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影响,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了影响。
研究发现,采用翻转课堂模式的课堂中,教师更多地充当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他们更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传授知识。
翻转课堂的实施要求教师对课堂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够设计出引发学生自主思考的问题和任务,因此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业务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
翻转课堂的实施也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影响。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需要在课堂外进行知识的预习和学习,然后在课堂内进行问题解决和知识应用。
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而非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
翻转课堂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课堂氛围翻转课堂模式的实施往往会带来课堂氛围的改变。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通常扮演者讲解者的角色,学生则是听众和接受者,课堂氛围相对较为单一。
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共3篇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1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出现并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翻转课堂模式将传统的教师主导的教育模式转变为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能更好地发挥其学习潜能。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一、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翻转课堂是一种将课堂学习转移到课外时间的教学模式,即课堂上进行知识点的应用和探究,而将掌握知识点的学习任务交给学生在课外时间自主完成。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预习、课堂探究和课后巩固。
在预习环节,教师以教材为基础,选取适当的、有趣的学习资源,如课外阅读、学习网站、视频等,引导学生在课前主动了解新的学习内容,提前掌握知识点。
在课堂探究环节,教师以探究性学习为主导,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课后巩固环节,教师通过作业和测试等形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检验和巩固学习成果。
二、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1.教学内容的设计在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设计应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基础,贴近学生的生活和需求,使学生产生兴趣并能积极参与。
例如,在学生学习小说的过程中,可以邀请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题材,以小组形式进行自主拓展,探究小说中的情节、人物性格和背景等内容。
2.教学环节的分配在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学环节的分配应该合理,确保学生在预习、课堂探究和课后巩固环节中都能全面地得到课程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和提高。
例如,在课堂探究环节中,应让学生独立思考、互动交流,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扮演知识的传授者,还要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和辅导者。
教师应在预习环节中为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和心理准备,课堂探究环节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分析,课后巩固环节中要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展。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国内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开展翻转课堂研究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翻转课堂也是教育信息化的体现,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深入研究国内翻转课堂的相关问题,探讨其教学模式和效果评价,对促进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将就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翻转课堂是当今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在国内教育实践中也逐渐受到重视。
研究翻转课堂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翻转课堂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和途径。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传播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上存在不足,而翻转课堂则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深度学习,更好地发挥课堂的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
翻转课堂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和应用知识,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翻转课堂的研究对于教育改革和教学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翻转课堂的实际效果和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也可以为学校教育管理者提供参考,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探讨翻转课堂在中国教育领域的应用情况。
具体目的包括:1. 总结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的现状,了解目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2. 分析国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实践经验,探讨其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促进教学改革方面的作用;3. 探讨国内翻转课堂效果评价的研究成果,深入了解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影响;4. 探讨国内翻转课堂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系统综述,旨在为研究者、教育从业者和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促进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的发展和深化。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
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它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知识传授转移到课堂之外,
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度。
翻转课堂的出现
对教学方式和教育体系带来了重要的变革和影响,因此国内也有很多研究关于翻转课堂的
实践和效果。
1. 张三等. (2014). 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物理教育研究》,(3), 31-35.
本文通过案例研究,探讨了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应用翻转课堂模式的实践。
研究结果表明,翻转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程度。
本文以高校计算机课程为例,介绍了翻转课堂模式的实践和效果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翻转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
力。
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学科和教育阶段的教学实践和效果研究上。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翻转课堂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的自主学
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由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实施和评价较为复杂,还有需要进一步深
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1. 引言1.1 背景介绍翻转课堂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由于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教育的兴起,翻转课堂逐渐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翻转课堂的基本理念是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传授和作业布置环节颠倒过来,让学生在课堂外预习和消化知识,课堂内进行针对性的讨论和实践,从而实现更高效的学习效果。
在国内,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开始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部分高校和培训机构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翻转课堂在中国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也面临着教师培训、评估体系等方面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解国内翻转课堂的应用现状和教学效果评价,有助于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依据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讨翻转课堂在国内教育领域的应用情况,了解各个学科领域中翻转课堂的实际运用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 分析翻转课堂在国内教育中所取得的成效和效果,探讨其优缺点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依据。
3. 探讨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和学习习惯的影响,探讨其对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的改变,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4. 总结国内翻转课堂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为进一步推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
2. 正文2.1 翻转课堂的定义翻转课堂的定义是指将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内容放到课堂之外,让学生在课堂外通过预习、自学等方式获取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实践等互动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
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和师生互动,倡导学生在课堂外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以实现更有效的学习效果。
翻转课堂不仅仅是简单地颠倒传统教学模式的顺序,更是一种基于学生学习需求和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模式。
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更深入地理解知识,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将课程中的知识点前置为自主学习,而将课堂时间留给探究、解决问题和思考等高层次的教学活动。
这种教学方式的出现,对于改变传统的教育形态有积极作用。
下面是关于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由美国教育学者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提出的,它是一种制定针对性教育计划,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由听为主改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在课堂上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学习和交流(蔡雅婷,2018)。
翻转课堂模式总体来说是将课堂教学的重点从“教”转化到“学”,让学生从课堂中真正地得到启迪和收获。
1.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增强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探究问题的机会变多而更加充分,将听课转化到探究,从而更加注重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学习体验。
2. 个性化教学。
翻转课堂将传统的学习模式由任教师单一口授转变为灵活的自主探究,决定权转化为学生手中,每名学生均可按自己的节奏、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一定的限制中进行自我组织的学习。
3.课堂效率将得到提高。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为教师展示、学生模仿,效率较低。
而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深入了解学科知识。
这样会降低课程的重、复度,使课程知识更加确定,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解决问题的效率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三、翻转课堂现有问题1.学生自学能力的不同。
一些学生的自学能力差,不能很好的独立自学课程内容,这造成一些学生学习效果不好的难题。
2.学生答题在课堂上容易走偏。
自主学习后,召集学生回想回答自习的内容很容易走偏,这影响了有效的自学记录。
3. 系统应用技术的缺失。
系统应用技术是翻转课堂实施的核心。
但是很多教师并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也因此对实施翻转课堂感到力不从心。
四、翻转课堂发展趋势1. 个性化定制课程。
翻转课堂虽然满足了不同学生掌握不同知识的需求,但还有距离定制化教学的目标。
翻转课堂研究综述袁婷婷,王 轩,蒋 翠,赵俊雅(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阐述了翻转课堂的由来内涵、模式,以及其全面实施的可能性,分析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指出翻转课堂是符合当今教育理念,具备全面实施的条件,希望为将来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翻转课堂的学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能性研究;价值发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4)03‐0007‐02收稿日期:2014‐03‐06作者简介:袁婷婷(1986‐),女,山西大同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资源库建设;王轩(1975‐),男,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教授,计算机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资源库建设;蒋翠(1990‐)女,河北保定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资源库建设;赵俊雅(1990‐)女,河南开封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资源库建设。
1 翻转课堂的内涵翻转课堂的由来大致有: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埃里克・马祖尔开发的同侪教学是翻转课堂的初探。
2000年,美国莫琳・拉赫、格伦・普拉特和迈克尔・切格力亚发表了论文枟翻转课堂:创建全纳学习环境的路径枠,翻转课堂正式提出来。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林地公园高中,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采用录制讲课视频的方法帮助缺课的同学是翻转课堂的雏形。
FlippedClassModel被翻译为翻转课堂或反转课堂,翻转课堂到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义,许多学者依据自己的理论或实践经验给出了翻转课堂的内涵:颠倒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的顺序的教学。
翻转课堂被认为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包含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一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转移到家庭,而将课堂时间用于学生的讨论和深入学习。
在国内,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对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
一、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实施效果研究
1. 朱阿密等(2013)在一所中学对物理课程进行了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动性发展。
二、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 瞿燕等(2015)对高中物理翻转课堂实施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研究发现,学生对于家庭作业的理解和实施情况存在偏差,学生对于课堂的重点掌握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加强家庭作业指导和课堂重点解析的对策。
2. 林云霞(2017)对高等教育翻转课堂教学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研究发现,教师在实施翻转课堂过程中存在教学设计和资源准备不足的问题。
研究结论认为,应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认识和能力。
国内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实施效果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学和高校阶段,研究结果普遍显示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翻转课堂教学方式也存在一些实施问题,如学生理解偏差、教师能力不足等。
需要进一步加强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实施和改进,提高学生和教师的认识和能力。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进行了综述,从引言部分介绍了翻转课堂的概念、研究背景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分析了国内翻转课堂的现状、研究方法、实施效果评价、教师角色探讨以及学生参与度分析。
结论部分总结了翻转课堂的优势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同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通过本文的综述可以了解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翻转课堂、国内研究、教育技术、教学方法、教师角色、学生参与度、效果评价、优势、发展趋势、研究不足、教育改革1. 引言1.1 翻转课堂概述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将课堂内外的学习环境进行颠倒,将传统的“讲述-作业”模式改变为“预习-课堂互动-作业”模式。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通过预习视频、阅读材料等方式提前学习知识,课堂时间则用于师生互动、应用实践和问题解决。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翻转课堂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教育学家乔纳森·博格斯(Jonathan Bergmann)和艾伦·桑德弗(Jeremy Sutcliffe)提出,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已在国内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教学改革的热潮,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和研究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
研究表明,翻转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促进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等。
尽管翻转课堂在国内教育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教学策略和对学生的影响,以推动其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1.2 研究背景翻转课堂又称为倒置课堂,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将课堂中的传统教学内容转移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而课堂上则进行知识的深度拓展和实践应用。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将课堂讲授的内容转移到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将传统的课堂时间用于实践和深化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以下是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与设计原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建构主义、个别化学习和学习社区理论等。
李嘉琪、陈国强(2014) 提出了翻转学习的辅导理论模型,包括事先准备、新知传授、掌握巩固、错误检验和反思五个阶段,为实施翻转课堂提供了指导。
设计翻转课堂时需要考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反思能力培养、课前学习指导和备课设计、课后巩固和练习等。
沈英豪(2014) 认为,翻转课堂中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并设计适合的学习任务,同时提供辅导和评估。
二、翻转课堂教学的影响和效果评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参与度方面具有优势。
宁云龙、钟倞(2013) 的实证研究表明,翻转课堂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叶荣熙(2014) 的研究发现,翻转课堂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张桂清、胡晓敏(2016) 指出,翻转课堂模式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师生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习红(2017) 强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指导和解答学生疑问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学资源和技术设备的支持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三、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案例及经验总结国内一些学校和教师已经开始实践和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积累了一些有效的经验。
邓守芸(2015)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了多种辅助工具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张婧(2016) 则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尝试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一些教师总结出了一些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