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
- 格式:docx
- 大小:17.44 KB
- 文档页数:2
1、行政区位与整体概况
观音山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境内,距镇中心1.5公里,总面积为1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9%以上,是集生态观光、娱乐健身和宗教文化为一体的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被誉为“南天圣地、百粤秘境”。
2、植被和水源
观音山公园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气候,适宜各种动植物的生长,拥有东莞地区最秀茂的原始次森林。
现己初步查明,公园内1000多种植物,珍稀植物多经权威专家实地勘察证实,公园内现有七种国家濒危植物,分别是粘木、白桂木、苏铁蕨、土蚕霜、金茶花、野茶树和野生龙眼,是东莞地区发现国家保护植物较多的景区。
历史悠久经考证,观音山上有中生代裸子植被化石,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恐龙时代。
广袤的原始次森林带观音山上林木繁茂,苍茫连绵,与省级森林保护区———樟木头林场一起,构成了东莞境内面积较大的原始次森林带,达60平方公里,横跨樟木头、谢岗、清溪三镇。
公园内空气质量高空气离子含量平均每立方厘米达1100个,最高处每立方厘米达10000个,是珠三角地区空气离子含量较高的地方之一。
自然瀑布公园内仙泉瀑布常年不竭,飞珠溅玉,高低落差达380米,另有置身普渡溪顶端的三十六级瀑布,回环曲折,清亮可人,二者构成了东莞地区难得一见的自然瀑布奇景。
水质清纯以仙泉瀑布、普渡溪为水源的仙泉水库,水质达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是周边地区民众的生活水源,为东莞地区水质优良的自然水源之一。
3、历史传说,佛道并存
佛道并存观音山内既有佛教文化旅游区,又有道教遗迹胜地,是目前东莞地区唯一佛道并存的风景旅游区。
观音山历史悠久,山势雄伟,林木茂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初抵中华时首处停留之所,后梁时期山顶兴建一座观音禅寺,至今有1100多年历史,后因战乱几经荒废,为重现古寺盛景,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建成时,山顶观音寺供奉一尊高33米,重达3300多吨的世界最大花岗石雕观音圣像。
相传很久以前,八仙游到观音山,说笑游玩间何仙姑肩上的花篮中的一棵花苗不慎滑了出去,正好落在观音山耀佛岭上,那花苗一触及肥沃的土地便奇迹般地立即生根、发芽,眨眼间茂盛成林,众仙拍掌称奇,驾落竹林观看,这一看不打紧,各仙的模样都印在了竹林中。
远远看去,竹林有时好象八人齐聚密商大事的样子,有时又象二人对视,有时又三人成影或又象单人独处或站或立或卧或躺,象极了那跛足的铁拐李满脸络腮胡的汉钟离、倒骑驴的张果老、飘逸的吕洞宾、秀气的何仙姑、不羁的蓝采和、温和的韩湘子、持重富态的曹国舅,形态各异,变化万千。
这就是令游人击掌称赞、叹为观止的耀佛岭秀竹林。
观音山的密林深处镶嵌着一潭静幽的湖水,相传三百多年前,潭边有一座小茅屋,茅屋里住着看山人阿牛。
阿牛一生从未离开过观音山,也未娶妻生子。
他一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小潭里的鱼虾嬉戏玩乐。
因此,阿牛的喜怒哀乐都和潭里的鱼虾联系在一起。
直到有一天,年老多病的阿牛在熬山草药时不小心烧着了自己的小茅屋,眼看大火就要威胁到苍苍茫茫的观音山森林,就在这当口,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小潭里的鱼虾竟不约而同地蹦上岸来,纷纷跳进火海,扑打大火——等到山下村民闻讯赶来救火时,大火早已熄灭。
现场只留下一具具香味四溢的鱼虾,而阿牛则不知去向。
不久,村民们自发集资在阿牛的小茅屋原址上盖了座寺庙,取名观音寺,寺前的小潭就称为感恩湖。
4、筹建情况
经过不懈努力,观音寺已初现百年前古寺景象,大悲殿、财神殿、古鼓楼、古钟楼等已建成,另外,观音寺、激流探险、登山缆车、航空运动俱乐部、水上乐园、小鸟天堂、纪念林区、
客家风情村、百果园等项目,以及飞云酒店、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在加紧筹备建设中。
5、传统美食
客家菜:樟木头镇作为传统的客家古镇,特色美食当属客家菜最具特色,口味浓厚,迥异于粤菜的咸咸滋味,用料以肉类为主,水产品较少;突出主料,原汁原味,讲求酥软香浓;注重火功,以炖、烤、煲、酿见长,尤以砂锅菜闻名;造型古朴,以其奇巧的烹饪技术穷其食物之美味,为人称道。
想品尝原生态的客家菜品观音山的如意餐厅不失为一个好去处,味道醇厚,深受本地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