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2)
- 格式:ppt
- 大小:3.12 MB
- 文档页数:29
一、名词解释:1、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给出的定义,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2、固体废物处理:通常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
3、固体废物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或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他危害成分的活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者设施并不再回取的活动。
4、城市生活垃圾: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5、危险废物:危险废物是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被国家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和鉴定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2、固体废物的“三化”原则:指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3、破碎:指利用外力克服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分裂成小块的过程。
4、“全过程管理”:指从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处理到最终处置的整个过程及各个环节都实行控制管理和开展污染防治,包括固体废物产生的管理、收集系统管理、运输管理、贮存管理、处理与处置管理。
5、分选:固体废物的分选简称废物分选,目的是将其中可回收利用的或不利于后续处理、处置工艺要求的物料分离出来。
废物分选是根据物质的粒度、密度、磁性、电性、光电性、摩擦性、弹性以及表面润湿性的不同而进行分选的。
6、压实:压实又称压缩,用机械方法增加固体废物聚集程度,增大容重和减少固体废物表观体积,是提高运输与管理效率的一种操作技术。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一)第二章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第一节: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与清运(P17)1、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与清运有哪几个阶段(P17)书上:三个阶段搬运阶段(简称运贮)、垃圾的清运(简称清运)、转运PPT:生活垃圾的收集分为5个阶段:①垃圾发生源到垃圾桶的过程②垃圾的清除③垃圾车按收集路线将垃圾桶中垃圾进行收集④运输至垃圾填堆场或转运站⑤垃圾由转运站送至最终处置场或填埋场2、清运的2种操作方法,及原理是怎样清运操作方法:移动式和固定式第二节:城市垃圾运转站的设置(P35)1、运转站设置要求是什么(P38-40)2、运转站选址要求是什么(P40)①运转站选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设置。
②运转站应尽可能设置在城市垃圾收集中心或垃圾产量比较多的地方。
③运转站最好位于对城市居民身体健康和环境卫生危害和影响较少的地方,例如离城市水源地和公众生活区不能太近。
④运转站应尽可能靠近公路、水路干线等交通方便的地方,以方便垃圾进出,减少运输费用。
⑤运转站选址应考虑便于废物回收利用及能源生产的可能性。
第三章固体废物的预处理预处理(pretreatment))技术主要有压实(compaction)、破碎(crush)、分选(separation)和脱水(dewatering)等。
第一节:固体废物的压实(P47)1、什么是压实压实亦称压缩,即是利用机械的方法增加固体废物的聚集程度,增大容重和减小体积,便于装卸、运输、贮存和填埋。
(PPT)压实亦称压缩,即是利用机械方法增加固体废物聚集程度,增大容重和减小固体废物表面体积,提高运输与管理效率的一种操作技术。
(书上)2、压实的原理是什么(P47)当对固体废物实施压实操作时,随压力的增大,空隙体积减小,表观体积也随之减少,而容重增大。
压实的原理主要是减少空隙率,将空气压掉。
如若采用高压压实,除减少空隙外,在分子之间可能产生晶格的破坏使物质变性。
第二章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1.垃圾的收集主要有哪些方式?你所在的城市采用哪些方式收集垃圾?答:(1)垃圾收集方式①混合收集混合收集是指统一收集未经任何处理的原生废物的方式。
②分类收集分类收集是根据废物的种类和组成分别进行收集的方式。
③定期收集定期收集是指按固定的时间周期对特定废物进行收集的方式,适用于危险废物和大型垃圾的收集。
④随时收集对于产生量无规律的固体废物,如采用非连续生产工艺或季节性生产的工厂产生的废物,通常采用随时收集的方式。
(2)我所在的城市垃圾收集方式我所在的城市垃圾收集方式主要为分类收集和定期收集。
2.容器收集垃圾的方式有何优缺点?如何确定每个收集点的容器数量?答:(1)容器收集垃圾的优缺点①优点居民可以自觉实施,随时方便地进行操作,垃圾收集人员不必挨家挨户地进行垃圾收集工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②缺点如果住宅区内物业管理不善或环卫部门收集不及时,垃圾将会影响居民区内的环境卫生。
(2)确定每个收集点的容器数量①计算垃圾日产生体积式中,V ave为垃圾平均日产生体积,m3/d;W为垃圾日产生量,t/d;Q为垃圾容重变动系数,一般取0.7~0.9;D ave为垃圾平均容重,t/m3;K为垃圾产生高峰时的体积变动系数,取1.5~1.8;V max为垃圾产生高峰时日产生最大体积,m3/d。
②按下式计算容器服务范围内的垃圾日产生量式中,R为服务范围内居住人口数,人;C为实测的垃圾单位产量,t/(人·d);Y为垃圾日产量不均匀系数,通常取1.1~1.15;P为居住人口变动系数,取1.02~1.05。
③计算收集点所需设置的垃圾容器数量式中,N ave为平均所需设置的垃圾容器数量,个;V为单个垃圾容器的容积,m3/个;f为垃圾容器填充系数,取0.75~0.9;T为垃圾收集周期,d,当每1d收集1次时,T=1,每2d收集1次时,T=2,依此类推;N max为垃圾产生高峰时所需设置的垃圾容器数量,个。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一、固体废物的概念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农业、生活及城市规划等活动中产生的不具备再次利用价值,需要处理和处理的杂乱无章的物质。
二、固体废物的危害固体废物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它们可能会污染土壤,破坏生态系统,还可能传播疾病。
对于那些不经过充分处理或正确处置的有害固体废物,它们可能会对周边的人们和环境产生长期和不可逆的危害。
三、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理固体废物不仅可以减少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而且还可以将其再次利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固体废物处理方法:1. 垃圾填埋垃圾填埋是将废物掩埋在地下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用于处理没有再次利用价值的生活垃圾或其他废物。
垃圾填埋可能会导致地下水的污染,因此需要对废物进行一定的前处理。
2. 垃圾焚烧垃圾焚烧是将废物在高温下分解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产生能源。
由于焚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可能会导致全球变暖,因此很少使用这种方法。
3. 固体废物堆肥固体废物堆肥是一种将生物可降解废物转化为有用肥料的方法。
如果用于处理厨余垃圾,这种方法可以产生有机肥料。
4. 固体废物回收固体废物回收可以将有用的物品重新利用。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且可以产生可再利用的商品。
四、固体废物的处置如果处理方法都没有能够将固体废物转化为有用的物质,那么需要采取适当的处置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固体废物处置方法:1. 封存封存是将固体废物死死封装在一个容器中的方法,以防止其对环境产生影响。
2. 溶解溶解是将固体废物溶解在一种化学溶液中,通常采用碳酸或盐酸。
3. 压实压实是将固体废物压缩成一种更小的体积的方法。
压实可以减少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4. 埋于深海将固体废物掩埋在海底的深处是一种处理方法。
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将废物从表面上清除,但科学家们认为这种方法可能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五、结论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需要我们采取合适的方法来减少它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总结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是一个国家、社会和个人都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不断增加,同时,废物中也包含越来越多的有害物质和复杂的材料,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因此,采取有效的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措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固体废物的处理包括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垃圾焚烧、垃圾填埋等方法。
其中,垃圾分类是一种最常见的处理方式,通过将废物按照材料、性质、可回收程度等分类,有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和社会力量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推广垃圾分类,比如设置分类回收垃圾桶、开展垃圾分类教育活动等。
垃圾减量是另一种重要的固体废物处理方式。
通过减少废物的产生量,可以减轻废物处理的压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垃圾减量的方法包括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促进产品设计的环保与可循环性等。
例如,一些国家已经对塑料袋实施了限制措施,鼓励人们使用环保袋。
此外,一些企业也致力于研发环保产品,推动绿色供应链的建设。
垃圾焚烧是一种将固体废物通过高温燃烧转化成灰渣、烟气等物质的处理方式。
焚烧过程中,可以通过适当的控制和处理,减少废气的排放和二次污染的产生。
焚烧后的废渣还可以作为建材或填埋场的覆盖物,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然而,垃圾焚烧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排放出的废气和废渣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需要特殊处理和防护措施。
垃圾填埋是一种将固体废物埋在地下的处理方式。
填埋能够有效地压缩废物体积,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并生成沼气等可再利用的能源。
然而,填埋也会导致废物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质和化学物质渗出到地下水中,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因此,在进行填埋处理时,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设置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保护地下水的安全和水质。
除了上述的处理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方式。
例如,通过物化处理和化学处理,可以将废物转化为能源或新材料。
污水处理中的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污水处理是有效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然而,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
如何进行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详细讨论污水处理中的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方法。
一、固体废物的分类和特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悬浮物、污泥和滤渣。
这些废物的特点是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和臭味。
二、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1. 悬浮物处理悬浮物是污水中的固体颗粒,通常通过物理处理方法进行分离。
常见的方法包括筛分、沉淀和过滤等。
首先,可以通过筛分将大颗粒的悬浮物进行分离,然后利用沉淀技术将较小的颗粒沉淀下来。
最后,通过过滤将水中剩余的悬浮物去除。
2. 污泥处理污泥是在生物处理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包含有机物、微生物和无机盐等。
对于污泥的处理,一般采用稳定化处理方法。
稳定化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污泥的有机物含量,并减少其腐蚀性和臭味。
常见的稳定化处理方法包括厌氧消化和好氧消化等。
厌氧消化利用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降解有机物,产生沼气和稳定的污泥。
而好氧消化则是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对污泥进行氧化降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这两种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3. 滤渣处理滤渣是污水在过滤过程中被截留的固体物质。
对于滤渣的处理,可以采用干化处理或焚烧处理。
干化处理是通过将滤渣置于通风条件下,使其自然脱水和干燥,从而减少体积和重量。
干化后的滤渣可作为肥料或填埋。
焚烧处理则是将滤渣进行高温焚烧,使其彻底热解。
焚烧后的滤渣可以用于能量回收或作为填埋场的辅助材料。
三、固体废物的处置方法1. 填埋填埋是最常见的固体废物处置方法之一。
通过将固体废物掩埋在特定的地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填埋时应注意废物的分类和封存,避免对地下水和大气造成污染。
2. 垃圾焚烧垃圾焚烧是将固体废物进行高温燃烧的方法。
通过燃烧,可以大大减少废物的体积,并提供能源回收的机会。
然而,垃圾焚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灰渣需要进行有效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固体废物的定义、性质和分类1. 定义: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液态和气态物品。
这些物质通常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或者因含有有害成分而不宜直接使用。
2. 性质:(1)物理性质:包括形态(块状、粒状、粉末状等)、颜色、密度、粒度分布、硬度、溶解性、挥发性、磁性、电导率等。
(2)化学性质:包括酸碱性、氧化还原性、可燃性、稳定性、毒性、腐蚀性等。
(3)生物性质:包括生物可降解性、病原体携带能力、腐败性等。
3. 分类:(1)按来源分类:- 生活垃圾: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物。
- 工业固体废物: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 农业固体废物: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 危险废物: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等危险特性的废物。
(2)按性质分类:- 有机废物:含有有机物质的废物,如食品残渣、纸张等。
- 无机废物:不含有机物质的废物,如玻璃、金属、砖瓦等。
- 有害废物:含有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的废物。
- 一般废物:不含有害成分,对环境和健康影响较小的废物。
二、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1. 预测方法:(1)时间序列分析法:利用历史数据的时间序列特征,通过趋势分析、季节性分析等手段预测未来的固体废物产生量。
(2)因果关系分析法:建立固体废物产生量与人口、经济、产业结构等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进行预测。
(3)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固体废物产生、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动态模拟模型,模拟不同政策和管理措施下的未来情景。
2. 影响因素:(1)人口数量和消费模式: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会增加固体废物的产生量。
(2)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带动工业生产和消费,从而影响固体废物的产生。
(3)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同产业产生的固体废物类型和数量不同。
(4)技术进步:新技术应用可以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一、固体废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指出: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单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二、固体废物的来源从原始人类活动开始,就有固体废物的产生,那时固体废物主要是粪便、动植物残渣。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产生了许多含有毒有害元素和人工合成物质的废渣,特别是含有汞、铅、砷、氰化物等的有毒有害废渣。
三、固体废物的分类1、固体废物的分类有很多,按化学性质分,可分为有机固体废物和无机固体废物。
2、按照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固体废物以及放射性固体废物。
(1)一般固体废物是指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2)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危险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反应性、浸出毒性、易燃性、易爆性等独特性质,对环境和人体会带来危害,须加以特殊管理。
(3)放射性固体废物包括核燃料生产、加工、同位素应用、核电站、核研究机构、医疗单位、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设施产生的废物。
3、根据固体废物的来源可分为工矿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以及其他固体废物。
工矿业固体废物成分:废石、尾矿、金属、废木、沙石、矿渣、沥青、化学药剂、陶瓷、一般危险废物、化学药物等。
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产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被法律、行政法规视作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其主要成分为:厨余物、废纸屑、废塑料、废编织物、废金属、废建筑材料、给排水污泥及农业生产、畜禽饲养等产生的废物。
第二节固体废物的危害及污染控制一、固体废物污染固体废物露天存放或置于处置场,其中的有害成分可通过环境介质——大气、土壤、地表或地下水等间接传至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2.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有预处理、物化处理、生物处理、热处理。
3.按存在形式固体废物中的水分分为:间隙水、毛细管水、表面吸附水、内部水。
4.衡量物料固化处理效果的指标主要有浸出速率、抗压强度、体积变化因数。
5.根据在浮选过程中的作用,浮选药剂分为捕收剂、起泡剂、调整剂。
6.固体废物的处置方式有海洋处置和陆地处置两大类。
12.固体废物预处理技术包括:收集、压实、破碎、分选、脱水等。
13.垃圾渗滤液的收集系统主要由汇流系统和输送系统两部分组成。
14.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包括浅埋处置、岩洞处置两种。
15.根据消化的温度,厌氧消化工艺可以分为高温消化工艺和自然温度消化工艺。
根据投料运转方式,厌氧消化可以分为连续消化工艺、半连续消化工艺、两步消化工艺等。
16.按热解温度的不同,可将热解分为高温热解、中温热解、低温热解。
17.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3R”原则指的是减少产生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18.按照固体废物的形态固体废物分为固态、半固态、容器中的液态或气态。
19.依据固体废物的污染途径,固体废物的污染包括化学型污染和病原体型污染。
20.按照固体废物的来源可将固体废物分为工矿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其它固体废物。
21.堆肥腐熟度的评价指标包括:生物学指标、化学指标、物理学指标、工艺指标。
22.渗滤液来自于入场垃圾含水量、地表水的渗入、地下水的渗入、降水。
23.危险废物的填埋处置技术包括有控共处置, 单组分处置, 多组分处置, 预处理后再处置四种。
24.根据废物组成中各种物质的粒度、密度、磁性、电性、光电性、摩擦性及弹性的差异,将机械分选方法分为筛分、重力分选、磁力分选、电力分选、光电分选、摩擦分选与弹跳分选。
25.根据微生物的生长环境可将堆肥分为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两种。
26.固体废物进行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引燃火源,并在着火条件下才会着火燃烧。
27.固体废物热处理方法有焚烧处理、热裂解、焙烧处理、干燥等。
2024年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总结范文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____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颁布对固体废物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这个背景下,____年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将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
首先,在固体废物的减量化方面,____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废弃物分类、推广资源回收利用、优化生产工艺等。
废弃物分类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大力推广,在城市、农村和工业区域都建立了相应的分类收集体系。
同时,加大了资源回收利用的力度,对可回收资源进行了再利用,如废纸、塑料、金属等。
此外,还采取了优化生产工艺的措施,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废弃物减量化,降低了固体废物的产生量。
其次,在固体废物的处理技术方面,____年采用了先进的处理技术,以提高固体废物的处理效率和处理效果。
其中,生物处理技术和热解技术是比较成熟的处理技术,分别应用于有机废物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中。
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厌氧消化和堆肥处理,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废物,产生有机肥料。
热解技术则是利用高温和缺氧条件将固体废物转化为燃料气体或液体。
除此之外,还有固化处理技术、焚烧处理技术和填埋处理技术等,各种技术相互配合,实现了固体废物的有效处理和处置。
再次,在固体废物的处置方面,____年采取了多种措施,以确保固体废物的安全处置和环境友好。
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加强固体废物填埋场和危险废物处理厂的建设和管理。
固体废物填埋场应用了现代化管理手段,对废物进行分类填埋,并采取了防渗、防渗漏和防臭等措施,以防止废物渗漏和二次污染。
危险废物处理厂则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管理和处置,确保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最后,____年还加强了固体废物管理的监督与执法。
固体废物管理部门对废物处理与处置情况进行了定期检查和评估,对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加大了违法者的处罚力度。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复习指导第一章绪论1、固体废物:指在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而被丢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
(1)固体废物: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固体废物的分类按照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固体废物和无机固体废物按照污染特性可将固体废物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固体废物。
●根据固体废物的来源可将其分为:工矿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和其他固体废物三类。
❍按照固体废物的形态可分为:固态、半固态、容器中的液态或气态(3)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危险废物的主要特征并不在于它们的相态,而在于它们的危险特性,即具有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反应性、浸出毒性、易燃性、易爆性等独特性质,对环境和人体会带来危害,须加以特殊管理的物质。
2、固体废物污染带来的危害(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占用大量的土地,破坏地貌和植被,破坏土壤的性质和结构;杀灭土壤中的微生物使土壤丧失腐解能力;●有害物质还会在植物有机体内积蓄,通过食物链危及人体健康。
(2)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而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固体废物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也能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
(3)对水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随天然降水或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随风飘迁落入河流、湖泊、污染地面水,并随渗滤液渗透到土壤中,进入地下水,使地下水污染;废渣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洋,能造成更大的水体污染。
3、固体废物管理(1)三化原则:“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2)3C原则:避免产生(Clean);综合利用(Cycle);妥善处置(Control)(3)3R原则:减量化 Reduce;再使用 Reuse;再循环 Recycle(4)全过程管理原则:产生——收集——运输——综合利用——处理——贮存——处置第二章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1、城市垃圾贮存方式(p20)(1)家庭贮存(2)单位贮存(3)公共贮存(4)转运站贮存2、城市垃圾的清运方式(1)连续收集系统(2)非连续收集系统3、移动容器操作方法是指将装满垃圾的容器使用垃圾运输工具运往转运站或处理场,垃圾卸空后再将容器送回原处或其他垃圾集装点,如此重复循环进行垃圾清运。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习题集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第一章 绪论1 2 3 5 71、名词解释: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含水率、热值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界定,固体废物分为几类?3、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有哪些?4、试述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及管理的法律依据。
5、试述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原则。
6、如何理解固体废物的二重性?7、“三化”原则之间的关系如何?8、影响固体废物产生量的因素都有哪些?第二章 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 1-81、名词解释:固定容器收集、移动容器收集、压实、压缩比、容重2、垃圾的收集主要有哪些方式?各自的特点是什么?3、简述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的组成?4、垃圾的清运操作主要有哪些方法?5、根据以下已知条件,请图示说明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何种清运方式?移动容器式收集运输:C 1=a 1S固定容器式收集运输:C 2=a 2S+b 2设置中转站转运: C 3=a 3S+b 3式中:S ――运输距离Ci――总运输费ai ――各运输方式的单位运费,一般情况下,a1>a2>a3bi――设置转运站后增添的基建投资分期偿还费和操作管理费,一般情况下b3>b26、压实的目的是什么?7、压实的实质是什么?8、表征压实的指标是什么?第三章固体废物破碎1 2 4 6 8 111、名词解释:破碎、磨碎、湿式破碎、半湿式破碎、破碎比、2、固体废物的破碎方法都有哪些?3、影响破碎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根据固体废物的性质选择破碎方法?4、怎样确定破碎比?破碎比与破碎段之间有何内在联系?5、试比较低温破碎与常温破碎的区别?6、列举一些常用破碎设备的主要破碎形式?(四种以上)7、请说明湿式、半湿式破碎的原理和特点?8、鄂式破碎机有几种类型?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9、破碎的基本工艺流程有哪些方式?10、已知有如下破碎工艺流程(见下图),试说明它属于何种破碎工艺,并计算总破碎比?固体废物破碎产物破碎产物破碎产物11、请根据以下图示说明它们属于何种破碎设备,各自采用哪种主要破碎方式?第四章固体废物分选 1 2 3 5 6 8 101、名词解释:等降颗粒、等降比、视在密度2、试举5例说明固体废物机械分选的原理?3、影响等分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什么是磁流体分选?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5、试推导沉降末速公式,并根据公式说明为什么风选要在窄料度级别范围内进行?6、什么是等降比?推导等降比通式?7、实现固体废物磁选的必要条件是什么?8、下图是弗雷德里克·摩根生(瑞典)设计的筛分方法,请根据图示说明它是如何完成快速筛分的?9、浮选的原理是什么?它的优、缺点是什么?10、请根据不同性质颗粒在床面上分离的示意图说明固体废物是如何在摇床上实现分选功能的?摇床分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五章污泥的浓缩与脱水1 - 61、污泥中的水分有几种存在形式?分别用什么方法去除?2、污泥含水率从97.6%降到94%,求污泥体积的变化。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复习要点〔高教版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1. 固体废物的概念1,有害固体废物的概念6固体废物是指在社会的生产、生活、流通、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一般不在具有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以固态和泥状存在的物质。
有害固体废物泛指除了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2. 无害化16、减量化17、资源化的概念18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基本任务是将固体废物通过工程处理,到达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的自然环境〔包括原生环境与次生环境〕。
固体废物“减量化”处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和减小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积。
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的基本任务是采取工艺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
3. 固体废物处理14-15、处置方法15-16和污染控制途径12-13固体废物处理方法:①、物理处理:通过浓缩或者相变化改变固体废物的结构,使之便于运输。
储存处理。
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增稠,吸附,萃取②、化学处理:采用化学方法破坏固废中的有害成分从而到达无害化,或转变为更容易处理的形态。
包括氧化复原、中和、化学沉淀等③、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分解固废中的可降解有机物,从而到达无害化或综合利用。
包括厌氧处理。
好氧处理和兼性厌氧处理④、热处理:通过高温破坏和改变固废的组成和结构同时到达减容无害化的目的。
包括燃烧,热解,烧结等⑤、固化处理:采用固化剂将废物固定或包覆起来降低其对环境危害固体废物处置方法:①、海洋处置海洋处置方法包括深海投弃和海上燃烧。
②、陆地处置陆地处置包括土地耕作、工程库或贮留池贮存、土地填埋和深井灌注几种。
污染控制途径:①、改革生产工艺:采用无废或少废技术;采用精料;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年限②、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使一种产品的废物成为另一种产品的原料,实现废物排放的最少化③、进行综合利用:对有些固废中的一些未起变化的原料或副产品和有价值的物质进行回收利用④、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处置:通过燃烧、热解、氧化复原等方式,改变废物中有害物质的性质,使之无害化或有害物质含量到达国家标准。
P2固体废弃物按其来源可分为矿业废物、工业废物、农业废物、放射性废物、城市垃圾等。
(1)矿业固体废弃物:来自于各种矿物开采以及矿物洗选过程中所排放的剥离物、废石、尾矿、沙石等。
特点:分散在乡村和山区中,人口密度小,其危害程度相对较小。
但是由于其数量和体积较大,大量堆放,既占用土地又污染土壤。
(2)工业固体废弃物来源:工业废渣主要来源于燃料渣、冶金渣、化工渣等;建筑废弃物主要是施工排出的废土砖石等。
特点:工业废渣不仅数量大,而且成分复杂,含有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对环境污染威胁较大。
(3)农业固体废弃物来源:农业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产生的秸秆、农产品加工废料、牲畜的排泄物及农村生活废弃物等;特点:再利用价值较高;含大量氮、磷物质(4)放射性废弃物来源:主要来自核工业、放射性医疗、科研部门排出的具有放射性的各种固体废弃物。
特点:具有潜在的“三致”效应(致畸、致癌、致突变)(5)城市垃圾来源:厨房菜渣、果皮、废纸及生活废物、炉灰渣、砖头瓦块、树枝落叶以及废汽车、废电视机、废罐头盒、废家具等。
特点:垃圾的数量和种类增长快;成分发生变化危险废物的定义和鉴别定义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或者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鉴别(1)引起或严重导致人类和动植物死亡率增加;(2)引起各种疾病的增加;(3)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4)在处理、贮存、运送、处置或其他管理不当时,对人体健康或环境会造成现实的或潜在的危害。
P7固体废弃物的危害(1)传播疾病(2)侵占、污染土地(3)侵占、污染水体(4)污染大气、加剧温室效应(5)崩塌、爆炸事故(6)破坏城市形象,影响工业生产,阻碍城市发展(7)资源浪费P9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和资源能源的浪费(1)我国的资源能源利用率很低,大量的资源、能源会随固体废物的排放流失。
矿物资源一般只能利用50%左右,能源利用只有30%。
(2)同时,废物排放和处置也要增加许多额外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