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热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6.52 MB
- 文档页数:86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笔记第一章:固体废弃物概论一、固体废物的定义与概念1. 定义: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被抛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 概念区分:- 废物:指失去使用价值或不再使用的物品。
- 污染物:指对环境或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 固体废物:特指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
二、固体废物的分类1. 按来源分类:- 工业固体废物: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料、废渣、废液等。
- 农业固体废物:包括农作物秸秆、动物粪便、农业加工废弃物等。
- 生活固体废物:又称城市生活垃圾,包括居民生活产生的厨余垃圾、塑料、纸张、玻璃等。
- 危险固体废物: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等特性,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废物。
2. 按性质分类:- 有机废物:如食物残渣、植物秸秆、纸张等。
- 无机废物:如金属、玻璃、陶瓷等。
- 生物性废物:如医疗废物、动物尸体等。
- 化学性废物:如农药、化工产品废弃物等。
三、固体废物的特性1. 有害性:固体废物中可能含有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病原体等有害成分。
2. 不稳定性:固体废物在储存、运输、处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物理、化学变化。
3. 传染性:部分固体废物,如医疗废物,可能携带病原体,具有传染疾病的风险。
4. 难降解性:固体废物在自然环境中难以分解,可能长期存在于土壤和水体中。
5. 积累性:固体废物在环境中不断积累,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四、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1. 土壤污染: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可通过渗透、淋溶等途径进入土壤,影响土壤结构和肥力。
2. 水体污染: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可通过地表径流、渗滤液等途径污染水体,危害水生生态系统。
3. 大气污染:固体废物在堆放、填埋过程中,可能产生恶臭气体和粉尘,影响空气质量。
4. 城市景观破坏:固体废物的随意堆放和处理,破坏城市环境美观,降低城市居住质量。
2024年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总结范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固体废物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____年,我国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旨在推动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工作。
本文将对____年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作进行总结,从政策措施、技术创新、社会参与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提供对未来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作的启示。
一、政策措施在____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推动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工作。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行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揽子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绿色信贷等,鼓励企业增加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政府完善了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法律法规,健全了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加强了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了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技术创新____年,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我国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首先,新型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采用生物技术处理有机废物,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或生物能源;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危险废物,提高了废物的处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其次,智能化、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此外,还出现了一些新型废物资源化技术,如废弃食品的转化为动物饲料、废塑料的再生利用等,实现了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三、社会参与在____年,社会参与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政府大力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作,倡导构建共治共建共享的固体废物治理体系。
其次,社会组织和公众广泛参与废物分类、回收等工作,提高了废物资源的回收率和再利用率,减少了固体废物的排放量。
此外,企业、学校、居民小区等各个单位也积极开展废物处理与处置宣传教育活动,提升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总的来说,____年,我国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一、固体废物的危害与现状1.固体废物的定义域分类定义: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为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分类:固体废物有多种分类方法,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其来源分类,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农业废弃物;按其危害状况可分为一般废物和有害废物。
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2.固体废物的来源: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
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和工业废渣。
一般来说,城市每人每天的增圾量为1~2公斤,其多寡及成分与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习惯、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程度、市政建设情况等有关。
如国内的垃圾主要为厨房垃圾,有的城市,炉灰占70%,以厨房垃圾为主的有机物约20%,其余为玻璃、塑料、废纸等。
农业垃圾主要为粪便及植物秸杆类。
工业废渣指工业生产过程排出的采矿废石,选矿尾矿、燃料废渣、冶炼及化工过程废渣等。
3.固体废物的危害:未经处理的工厂废物和生活垃圾简单露天堆放,占用土地,破坏景观,而且废物中的有害成份通过刮风进行空气传播,经过下雨侵入土壤和地下水源、污染河流,这个过程就是固体废弃物污染。
→侵占土地,浪费土地资源固体废物产生以后,须占地堆放,堆积量越大,占地越多,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消费的增长,垃圾占地的矛盾日益尖锐。
→污染土壤废物堆置,其中的有害组分容易污染土壤;工业固体废物还会破坏土壤内的生态平衡;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后,还可能在土壤中发生积累;来自大气层核爆炸试验产生的散落物,以及来自工业或科研单位的放射性固体废物,也能在土壤中积累,并被植物吸收,进而通过食物进入人体。
→污染水体固体废物随天然江水或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随风飘迁落入河流、湖泊、污染地面水,并能随渗沥水渗透到土壤中,进入地下水,使地下水污染;废渣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洋,能造成更大的水体污染;生活垃圾未经无害化处理任意堆放,也已造成许多城市地下水污染;目前,一些国家把大量固体废物投入海洋,海洋正面临着固体废物潜在的污染威胁;即使无害的固体废物排入河流、湖泊,也会造成河床淤塞,水面减小,水体污染,甚至导致水利工程设施的效益减少或废弃。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第一章 绪论1、▲固体废物(SW ):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 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固体废物的固有特征:“废物”和“资源”的相对性;污染“源头”和富集“终态”的双重性;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危害的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
固体废物分类: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农业固体废物2、▲工业固体废物(ISW ):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 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5085)认定其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又称为工业废物或工业垃圾。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为Ⅰ类和Ⅱ类两类。
Ⅰ类: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 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 出液中,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均未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最高 允许排放浓度,且 pH 值在 6-9 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Ⅱ类: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 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 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污染物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 最高排放浓度,或 pH 值在 6-9 之外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3、▲危险废物(HW ):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 HW 鉴别标准和方 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HW 的特性: HW 通常具有腐蚀性、毒(害)性、易燃性、反应性、感染性等特性。
HW 常用的处理处置方法主要有: --固化 --焚烧 --安全填埋 )4、▲城市固体废物: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5、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①最大限度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②综合利用废物资源;③对残余固体废物进行最终处置。
第一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于2005年4月1日起实施。
2、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3、固体废物分类:有机固体废物和无机固体废物。
4、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5、危险废物的特征:具有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反应性、侵出毒性、易燃性、易爆性等。
6、固体废物污染控制需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二是防治固体废物污染。
7、8个影响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因素:材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管理、员工(输入)和产品、废物(输出)。
8、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三化”原则: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包括物质回收,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
第三章固体废物的预处理1、预处理的目的是方便废物后续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与处置操作。
2、压实技术适合处理如冰箱与洗衣机、纸箱与纸袋、纤维、废金属细丝等压缩性能大的而复原性小的物质,木头、玻璃、金属、塑料块等很密实的固体或是焦油、污泥等半固体废物不宜作压实处理。
3、破碎的目的利用外力克服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分裂成小块的过程称为破碎。
使小块固体废物颗粒分裂成细粉的过程成为磨碎。
4、影响破碎过程的因素是物料机械强度及破碎力。
5、固体废物的分选就是将固体废物中各种可回收利用的废物或不利于后续处理工艺要求的废物组分采用适当的技术分离出来的过程。
6、筛分是利用筛子将物料中小于筛孔的细粒物料透过筛面,而大于筛孔的粗粒物料留在筛面上,完成粗、细粒物料分离的过程。
7、粒度小于筛孔尺寸3/4的颗粒,容易通过粗粒形成的间隙到达筛面而透筛,成为“易筛粒”;粒度大于筛孔尺寸3/4的颗粒,较难通过粗粒形成的间隙,而且粒度越接近筛孔尺寸就越难透筛,这种颗粒成为“难筛粒”。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总结第一章绪论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是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特点:潜在性、长期性、不易恢复性、(呆滞性)。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____或者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特征: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反应性、浸出毒性、易燃性、____性。
来源可分为:工矿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以及其他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污染危害:(一)对土壤环境的影响:1、占用大量的土地,破坏地貌和植被。
2、固体废物及其淋洗和渗滤液中所含有有害物质会改变土壤的性质和结构,并对土壤中的微生物产生影响。
这些有害成分的存在,不仅有碍植物根系的发育和生长,而且还会在植物有机体内积蓄,通过食物链危及人体健康。
3、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的固体废物,经过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流的侵蚀,产生高温和毒水或其他反应,能杀灭土壤中的微生物,使土壤丧失腐解能力,导致草木不生。
4、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后,还可能在土壤中发生积累。
(二)对大气环境的影响:1、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而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2、堆积的废物中某些物质的化学反应,可以不同程度上产生毒气或恶臭,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
3、废物填埋场中逸出的沼气也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会消耗填埋场上层空间的氧,从而使种植物衰败。
4、固体废物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也能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
(三)对水环境的影响:1、直接将固体废物倾倒于河流、湖泊或海洋,会引起水质恶化或有害物质积聚。
2、固体废物随天然降水或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随风飘迁落入河流、湖泊,污染地面水。
3、废渣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洋,能造成更大烦人水体污染。
4、使无害的固体废物排入河流、湖泊,也会造成水体污染,河床淤塞,水面减小,甚至导致水利工程设施的效益减少或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