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名词解释
- 格式:docx
- 大小:17.71 KB
- 文档页数:3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一、名词解释:1、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质。
2、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其主要成分包括厨房余物,废纸,废塑料,废织物,废金属,废玻璃陶瓷碎片,砖瓦渣土,粪便,以及废家用什具,废旧电器,庭园废物等等。
3、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交通等生产过程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4、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5、危险固废: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性、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而可能对人类生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6、破碎:是指通过人力或机械等外力的作用,破坏物体内部的凝聚力和分子间作用力而使物体破裂变碎的操作过程。
7、压实:是指通过外力加压于松散的固体物,以缩小其体积,使其变得密实的操作。
8、筛分:利用筛子将粒度范围较宽的颗粒群分成窄级别的作业。
9、筛分效率:指实际得到的筛下产品质量与入筛废物中所含小于筛孔尺寸的细粒物料的质量之比。
10、重力分选:在活动的或流动的介质中按颗粒的密度或粒度进行颗粒混合物的分选过程。
11、跳汰分选:是在垂直脉冲介质中颗粒群反复交替地膨胀收缩,按密度分选固体废物的方法。
12、风力分选(气流分选):是以空气为分选介质,将轻物料从较重物料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13、摇床分选:是使固体废物颗粒在倾斜床面的不对称往复运动和薄层斜面水流的综合作用下按密度差异在床面上呈扇形分布而进行分选的一种方法。
14、磁选:是利用固体废物中各种物质的磁性差异在不均匀磁场中进行分选的处理方法。
15、磁流体分选:是利用磁流体作为分选介质,在磁场或磁场和电场的联合作用下产生“加重”作用,按固体废物各组分的磁性和密度的差异,或磁性、导电性和密度的差异,使不同组分分离。
1.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被法律、行政法规视作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3.危险废物通常指对人类、动植物以及环境的现在及将来构成危害,具有一定的毒性、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传染性、放射性或其他化学反应特性等一种或几种危害特性的固体废弃物。
4.固体废物“无害化”是指通过采用适当的工程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使其对环境不产生污染,不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固体废物“资源化”是指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加快物质循环,创造经济价值的广泛的技术和方法。
固体废物“稳定化”是指将有害有毒污染物转变为低溶解性、低迁移性以及低毒性的物质的过程。
5.磁力分选指利用固废中各种物质的磁性差异在不均匀的磁场中进行分选的一种处理方法。
磁力分选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传统的磁选,应用于供料中磁性杂质的提纯,净化;另一类是磁流体分选法,可应用于城市垃圾焚烧厂以及金属的提取与回收。
6.堆肥化就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依靠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地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微生物学过程。
7.好氧堆肥是好氧微生物在与空气充分接触的条件下,使堆肥原料中的有机物发生一系列放热分解反应,最终使有机物转化为简单而稳定的腐殖质的过程。
8.厌氧消化处理是指在厌氧状态下利用厌氧微生物使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转化为CH4和CO2的过程。
9.溶剂浸出是用适当的溶剂与废物作用使物料中有关的组分有选择性地溶解的物理化学过程。
10.焚烧处理就是将固体废物进行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处理过程。
11.减量化是指通过实施适当技术,一方面减少固体废物的排出量,另一方面减少固体废物的容量12.热值是指单位质量固体废物在完全燃烧时释放出来的热量。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给出的定义,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2、固体废物处理——通常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
3、固体废物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或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他危害成分的活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者设施并不再回取的活动。
4、城市生活垃圾——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5、危险废物——危险废物是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被国家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和鉴定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第三章固体废物的预处理一、名词解释1、破碎——破碎是指利用人力或机械等外力的作用,破坏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和分子间作用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破碎成小块的过程。
磨碎是指小块固体废物颗粒分裂成细粉的过程。
2、低温破碎——低温破碎是利用常温下难以破碎的固体废物在低温时变脆的性能对其进行破碎的方法。
3、湿式破碎——湿式破碎是由从废纸中回收纸浆为目的发展起来的。
是利用特制的破碎机将投入机内的含纸垃圾和大量水流一起剧烈搅拌和破碎成为浆液的过程,从而可以回收垃圾中的纸纤维。
4、磁流体分选——磁流体分选是利用磁流体作为分选介质,在磁场或磁场和电场的联合作用下产生“加重”作用,按固废各种组分的磁性和密度的差异,或磁性、导电性和密度的差异,使不同组分分离。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一、固体废物的概念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农业、生活及城市规划等活动中产生的不具备再次利用价值,需要处理和处理的杂乱无章的物质。
二、固体废物的危害固体废物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它们可能会污染土壤,破坏生态系统,还可能传播疾病。
对于那些不经过充分处理或正确处置的有害固体废物,它们可能会对周边的人们和环境产生长期和不可逆的危害。
三、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理固体废物不仅可以减少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而且还可以将其再次利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固体废物处理方法:1. 垃圾填埋垃圾填埋是将废物掩埋在地下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用于处理没有再次利用价值的生活垃圾或其他废物。
垃圾填埋可能会导致地下水的污染,因此需要对废物进行一定的前处理。
2. 垃圾焚烧垃圾焚烧是将废物在高温下分解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产生能源。
由于焚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可能会导致全球变暖,因此很少使用这种方法。
3. 固体废物堆肥固体废物堆肥是一种将生物可降解废物转化为有用肥料的方法。
如果用于处理厨余垃圾,这种方法可以产生有机肥料。
4. 固体废物回收固体废物回收可以将有用的物品重新利用。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且可以产生可再利用的商品。
四、固体废物的处置如果处理方法都没有能够将固体废物转化为有用的物质,那么需要采取适当的处置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固体废物处置方法:1. 封存封存是将固体废物死死封装在一个容器中的方法,以防止其对环境产生影响。
2. 溶解溶解是将固体废物溶解在一种化学溶液中,通常采用碳酸或盐酸。
3. 压实压实是将固体废物压缩成一种更小的体积的方法。
压实可以减少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4. 埋于深海将固体废物掩埋在海底的深处是一种处理方法。
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将废物从表面上清除,但科学家们认为这种方法可能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五、结论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需要我们采取合适的方法来减少它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第一章1、固体废物: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废“:具有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性)分类:(污染特性)固态废物、危险废物、放射性固体废物(来源)工矿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其他固体废物2、控制的关键:控制“源头”,处理好“终态物”3、固体废物管理Ⅰ、防治“三化”原则:资源化(回收有用的,加快循环)、无害化(环境、人体健康)减量化(减少排出量、容量)Ⅱ、“全过程”管理原则:对产生-收集-运输-综合利用-处理-贮存-处置实行①3C原则:产生clean、综合利用cycle、妥善处理control②3R原则:产生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Ⅲ、管理制度:分类原则、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防治设施的“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进口废物审批制度、危险废物行政代执行制度、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危险废物转移报告单制度第二章、固体废物收集、贮存和清运遵循“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1、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与清运⑴收运系统:搬运贮存(运贮)、清除(清运)、转运城市垃圾贮存:家庭贮存、单位贮存、公共贮存、转运站贮存垃圾贮存容器:容器式、构筑物式⑵容器设置数量考虑因素:服务范围面积大小、居民人数、垃圾类型、垃圾人均产量、垃圾容重、容器大小、收集频率垃圾日产生体积:Vave=W/(Q*Dave)Vmax=K*Vave垃圾日产生量:W=R*C*Y*P垃圾容器数量:Nave=(T*Vave)/(V*f)Nmax=(T*Vmax)/(V*f)⑶垃圾分类贮存方式①二类贮存:分开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②三类贮存:分开可燃物、塑料、不可燃物③四类贮存:分开可燃物、金属、玻璃、塑料陶瓷以及其他不可燃物④五类贮存:分开四类基础上挑出危险废物⑷清运操作方法:移动式、固定式①移动容器操作方法:移动容器方式、交换容器方式(图P23)集装时间:Phcs=t pc+t uc+t dbc一次收集清运操作所需时间:Thcs=(Phcs+s+t)/(1–w)运输时间:t=a+bx每天收集次数:Nd=H/Thcs每周收集次数:Nw=Vw/(Vc*f)每周作业时间:Dw=Nw*Phcs②固定容器收集操作方式机械装车:每次收集所需时间:Tscs=(Pscs+s+t)/(1–w)集装时间:Pscs=c t*t uc+t dbc(Np-1)每次能倒空容器数:Ct=V*r/(Vm*f)每周需要行程次数:Nw=Vw/(V*f)每周收集时间:Dw=[Nw*Pscs+tw(s+t)]/[H(1–w)]人工装车集装时间:Pscs=[H(1–w)]/Hd–(s+t)集装点数目:Np=60*Pscs*n/tp每个集装点所需时间:tp=0.72+0.18Cn+0.014Prh收集车的容积:V=Vp*Np/r⑸收集车辆:简易自卸式收集车、活动斗式收集车、桶式测装式密封收集车、后装式压缩收集车城市垃圾收运路线设计方案:按固定路线收运、大路线收运、车辆满载法、固定工作时间法设计步骤:①调查垃圾清运区特点②资料整理、分析③初步设计多条收集路线④实践运行,比较初步路线⑤制作收集线路图2、城市垃圾转运站的设置⑴转运站清运总费用移动容器方式:C1=a1*l固定容器方式:C2=a2*l+p转运站转运操作:C3=a3*l+ba1>a2>a3,b>p⑵转运站类型(转运量)小型转运站、中型转运站、大型转运站(150t、450t)(装载方式)直接倾缷装车、直接倾缷压实装车、贮存待装、复合型转运站(装缷料方法)高低货位方式、平面传送方式(大型清运工具)公路转运站、铁路转运站、水路转运站⑶转运站环保措施:设置防风网罩和其他栅栏;避免垃圾飘尘及臭味;规范程序进行组织和管理;防火设备;防渗处理等卫生设施;防止噪音危害;采取综合防治污染措施;绿化面积达10%~20%。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固体废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体法》)中的规定: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固体废物处理通过不同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将固体废物转化为便于运输、贮存、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形态结构的过程。
3、固体废物处置将已无回收价值或确定不能再利用的固体废物(包括对自然界及人类自身健康危害性极大的危险废物)长期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设施而不再取回,从而与生物圈相隔离的技术措施。
4、城市生活垃圾指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视作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5、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所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简单来讲,就是含有高度持久性元素、化学品或化合物的废物,且该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具有及时的和潜在的危害。
二、简答1、固体废物的定义?我国将固体废物分为几类?定义: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分类:按照《固体法》中的相关划定,通常将固体废物分为以下三大类。
①工业固体废物:指来自各工业生产部门的生产和加工过程及流通中所产生的废渣、粉尘、污泥、废屑等。
1②城市生活垃圾:也称城市固体废物,主要指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视作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③危险废物: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所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简单来讲,就是含有高度持久性元素、化学品或化合物的废物,且该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具有及时的和潜在的危害。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第三章固体废物的预处理第三章固体废物的预处理一、名词解释1、破碎利用外力克服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分裂成小块的过程。
2、低温破碎利用常温下难以破碎的固体废物在低温时变脆的性能对其进行破碎的方法。
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物质的脆化温度的差异进行选择性的破碎。
3、湿式破碎基于纸类在水力的作用下发生浆液化,从而可将废物利用与制浆造纸等工艺结合的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破碎方法,主要是为了回收城市垃圾中大量的纸类废物。
它将含有纸类物质的垃圾投入特制的破碎机内,和大量水流一起剧烈搅拌、破碎,使之成为浆液。
由于破碎方法中使用大量的水,因此称为湿式破碎。
4、磁流体分选(MHS):利用磁流体作为分选介质,在磁场或磁场和电场的联合作用下产生“加重”作用,按固体废物各组分的磁性和密度的差异或磁性、导电性和密度的差异,使不同组分分离的过程。
5、磁流体动力分选(MHDS):在磁场与电场的联合作用下,以强电解质溶液作为分选介质,按固体废物中各组分间密度、比磁化率和电导率的差异使不同组分分离的过程。
6、磁流体静力分选(MHSS):在非均匀磁场中,以顺磁性液体和铁磁性胶体悬浮液为分选介质,按固体废物中各组分间密度和比磁化率的差异进行分离的过程。
二、简答1、破碎的原理和目的原理:利用外力克服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分裂成小块的过程。
目的:将固体废物转变成适合于进一步加工或者能经济地再处理的形状与大小。
2、固体废物破碎的方法主要有哪些?根据固体废物破碎时所使用的外力,可以将破碎分为机械能破碎和非机械能破碎两种。
机械能破碎:利用破碎工具对固体废物施加外力而使其破碎,通常包括挤压、冲击、剪切、摩擦、撕拉等方式。
非机械能破碎:利用电能、热能等非机械能的方式对固体废物进行破碎,如低温破碎、热力破碎、减压破碎、超声波破碎等。
用于实际生产的破碎设备通常都是综合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破碎方法,对固体废物进行联合破碎,这样更能达到良好的破碎效果。
一、名词解释:
1、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给出的定义,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2、固体废物处理:通常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
3、固体废物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或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他危害成分的活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者设施并不再回取的活动。
4、城市生活垃圾: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5、危险废物:危险废物是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被国家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和鉴定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2、固体废物的“三化”原则:指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3、破碎:指利用外力克服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分裂成小块的过程。
4、“全过程管理”:指从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处理到最终处置的整个过程及各个环节都实行控制管理和开展污染防治,包括固体废物产生的管理、收集系统管理、运输管理、贮存管理、处理与处置管理。
5、分选:固体废物的分选简称废物分选,目的是将其中可回收利用的或不利于后续处理、处置工艺要求的物料分离出来。
废物分选是根据物质的粒度、密度、磁性、电性、光电性、摩擦性、弹性以及表面润湿性的不同而进行分选的。
6、压实:压实又称压缩,用机械方法增加固体废物聚集程度,增大容重和减少固体废物表观体积,是提高运输与管理效率的一种操作技术。
固体废物经压实处理一方面可增大容重减少固体废物体积,以便于装卸和运输,确保运输安全与卫生,降低运输成本;另—方面可制取高密度惰性块料,便于贮存、填埋或作为建筑材料使用;第三方面可降低污染物量,减轻环境污染。
7、固体废物固化: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有害废物掺合并包容在密实的惰性基材中,使其达到稳定化的一种过程。
10、固体废物热值:指单位质量固体废物完全燃烧释放出来的热量,以kJ/kg(或kcal/kg)计。
热值有两种表示法,高位热值(粗热值)和低位热值(净热值)。
两者意义相同,只是产物水的状态不同,前者水是气态,后者水是液态。
所以,二者之差,就是水的气化潜热。
11、危险废物: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毒害性、易燃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传染性和放射性的废物。
12、浮选:是根据不同物质被水润湿程度的差异而对其进行分离的过程。
其原理是在固体废物与水调制的料浆中,加入浮选药剂,并通入空气形成无数细小气泡,使欲选物质颗粒粘附在气泡上,随气泡上浮于料浆表面成为泡末层,然后刮出回收;不浮的颗粒仍留在料浆内,通过适当处理后废弃。
13、热解:是将有机化合物在缺氧或绝氧的条件下利用热能使化合物的化合键断裂,由大分子量的有机物转化成小分子量的燃料气、液状物(油、油脂等)及焦炭等固体残渣的过程。
14、浸出:溶剂浸出是采用适当的溶剂与废物作用使物料中有关的组分有选择性的溶解的物理化学过程。
16、厌氧消化:指废物在厌氧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稳定化,同时伴有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的产生的过程。
17、垃圾渗滤液:废物渗滤液是指废物在填埋或堆放过程中因其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水或废物中的游离水、降水、径流及地下水入渗而淋滤废物形成的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18、卫生填埋:利用工程手段,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渗滤液及有害气体对水体和大气的污染,并将垃圾压实减容至最小,填埋占地面积也最小;在每天操作结束或每隔一定时间用土覆盖,使整个过程对公共卫生安全及环境污染均无危害的一种土地处理垃圾方法。
1、破碎:破碎是指利用人力或机械等外力的作用,破坏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和分子间作用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破碎成小块的过程。
磨碎是指小块固体废物颗粒分裂成细粉的过程。
2、低温破碎——低温破碎是利用常温下难以破碎的固体废物在低温时变脆的性能对其进行破碎的方法。
3、湿式破碎——湿式破碎是由从废纸中回收纸浆为目的发展起来的。
是利用特制的破碎机将投入机内的含纸垃圾和大量水流一起剧烈搅拌和破碎成为浆液的过程,从而可以回收垃圾中的纸纤维。
4、磁流体分选——磁流体分选是利用磁流体作为分选介质,在磁场或磁场和电场的联合作用下产生“加重”作用,按固废各种组分的磁性和密度的差异,或磁性、导电性和密度的差异,使不同组分分离。
当固体废物中各组分间的磁性差异小而密度或导电性差异较大时,采用磁流体可以有效地进行分离。
1、热解:是将有机化合物在缺氧或绝氧的条件下利用热能使化合物的化合键断裂,由大分子量的有机物转化成小分子量的燃料气、液状物(油、油脂等)及焦炭等固体残渣的过程。
2、气化:是指固体燃料在一定温度、压强和 O2 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不完全氧化的热化学反应过程。
3、热值:生活垃圾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的生活垃圾燃烧释放出来的热量,以kJ/kg(或 kcal/kg)计。
1、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以固体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为对象,通过生物(微生物)的作用使之转化为水、二氧化碳或甲烷等物质的过程。
2、堆肥化:就是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以及由人工培养的工程菌等,在一定的人工条件下,有控制地促进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其实质就是一种生物代谢过程。
3、堆肥:堆肥化的产物叫堆肥。
4、一次发酵:好氧堆肥的中温与高温两个阶段的微生物代谢过程称为一次发酵或主发酵。
5、二次发酵:物料经过一次发酵,还有一部分易分解和大量难分解的有机物存在,需将其送到后发酵室,堆成 1~2m 高的堆垛进行的再次发酵,使之腐熟的过程。
6、腐熟度:指成品堆肥的稳定程度。
7、厌氧消化: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利用微生物群落或游离酶对有机固体废物中的生物质分解降解作用,使其中的易腐生物质部分得以降解,并消除生物活性,转化为无腐败性的残渣的过程。
1、固体废物的处理——通常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
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固化、焚烧、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
2、固体废物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设施以保证有害物质现在和将来不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不可接受的危害。
包括管理处置、回收处置、排放处置和永久性隔离处置。
3、远洋焚烧——利用焚烧船在远海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处置的一种方法。
其法律定义系指以高温破坏为目的而在海洋焚烧设施上有意地焚烧废物或其他物质的行为。
4、土地耕作法——是指利用现有的耕作土地,将固体废物分散在其中,通过生物降解、植物吸收及风化作用,使固体废物污染指数逐渐达到背景程度的方法。
5、深井灌注——指把液状废物通过竖管注入很深的地下(>1000m),并使其与上部地质层及含水层隔开的处置方法。
6、卫生填埋——利用工程手段,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渗滤液及有害气体对水体和大气的污染,并将垃圾
压实减容至最小,填埋占地面积也最小。
在每天操作结束或每隔一定时间用土覆盖,使整个过程对公共卫生安全及环境污染均无危害的一种土地处理垃圾方法。
7、生物反应器填埋场——通过有目的的控制手段强化微生物作用过程从而加速垃圾中易降解和中等易降解有机组分转化和稳定的一种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方式。
8、危险废物——指列入国家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毒害性、易燃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传染性和放射性的废物。
凡《名录》中所列废物类别高于鉴别标准的属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管理范围;低于鉴别标准的,不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管理。
9、相容性——某种危险废物同其他危险废物或填埋场中其他物质接触时不产生气体、热量、有害物质,不会燃烧或爆炸,不发生其他可能对填埋场产生不利影响的反应和变化。
10、放射性固体废物——指任何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其沾污、其比活度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废物。
11、浅地层埋藏——指地表或地下的、具有防护覆盖层的、有工程屏障或没有工程屏障的浅埋处置,埋藏深度一般在地面下 50m 以内。
1、工业固体废物:指工业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粉尘、碎屑、污泥等废物。
按行业主要包括冶金废渣、矿业废物、能源灰渣、化工废物、石化飞舞,以及轻工业排出的下脚料、污泥、渣槽等废物
2、高炉渣:冶炼生铁时从高炉中排出的废物。
3、铬渣:冶金和化工行业在生产重铬酸钾、金属铬过程中排放出的废渣。
4、建筑垃圾:在建(构)筑物的建设、维修、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施工过程中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砖渣、废金属、废竹木材、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各种包装材料和其他废弃物等。
5、电子垃圾:也称电子废弃物,是指居民、企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电器被淘汰后产生的废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