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14 探索宇宙习题精选第十篇
- 格式:docx
- 大小:496.87 KB
- 文档页数:5
小学科学冀教版六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探索宇宙》习题一、基础过关1.银河系由大约()颗恒星,()颗行星组成。
从宇宙中看,银河系像一个不断旋转的(),从地面上看,它是穿过夜空的一条满是星星的(),从侧面看,它像一个织布的()。
2.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星。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星。
3.光年是一种计量天体距离的单位。
一光年大约为()万亿千米。
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光年。
如果以光速飞行,从地球到银河系的中心大约需要()年。
4.中国民间()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对星际航行的向往。
5.()年()月()日,“神舟七号”飞船成功飞天。
二、综合训练1.从侧面看,银河系就像()。
A大铁饼 B织布的梭子 C一条带子2.光年是()。
A时间单位 B重量单位 C距离单位 D长度单位3.()范围最小。
A太阳系 B地球 C宇宙 D银河系4.如果以光速飞行,从地球到银河系的中心大约需()万年。
A1 B2 C2.85.我们所处的银河系直径约为()光年。
A10万 B20万 C30万三、拓展应用判断。
1.中国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
()2.在太空中,站着睡觉与躺着同样舒服。
()3.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到宇宙中旅行。
()4.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工作早已变成了现实。
人们把供多名宇航员长期工作和居住的载人航天飞行器称作空间站。
()5.在太空中宇航员洗澡是件容易的事。
()6.请你描述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
7.宇宙天体是怎样构成的?宇宙中的天体有什么共同点?参考答案一、基础过关1.500亿 2000亿大铁饼带子梭子 2.恒行3.10 10万 2.8万 4.牛郎织女5.2008 9 25二、综合训练1.B 2.D 3.D 4.C 5.A三、拓展应用1.× 2.√ 3.√ 4.√ 5.×6.地球是太阳系的一员,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银河系是宇宙的一部分。
7.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
小学科学第14课《探索宇宙》(教案)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宇宙是广阔、无垠的,由星系、星云、恒星和行星等组成的知识。
学生能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结构,包括太阳、行星、卫星等。
学生能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如火箭、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发现科学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综合探究。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广阔性及其组成结构。
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及其特点。
2.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太阳系的组成结构,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电子课件、图片、实物模型、学生实验表格。
学生准备:笔记本、书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将图片或实物模型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了解宇宙吗?”“宇宙有多大?”“太阳系有几个行星?”等等。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主题。
2. 探究活动(30分钟)(1)小组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份实验表格和一份资料。
学生根据实验表格上的步骤进行实验,并结合资料填写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包括探索太阳系中行星的位置和它们之间的相对距离。
同时,学生还可以进行太阳系各行星的模型制作或展示等活动,加深对太阳系的认知。
(2)实验展示与讨论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学生可以互相提问和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兴趣。
3. 知识讲解(40分钟)通过电子课件和图片展示,教师给学生讲解有关宇宙和太阳系的知识。
包括宇宙的概念、宇宙的组成、太阳系的结构和行星的特点等。
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和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进行讲解,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4. 拓展延伸(20分钟)通过讲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如火箭、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等,引发学生对探索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
章节测试题1.【答题】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亿个河外星系。
A.10B.100C.1000【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河外星系的数量。
【解答】宇宙中除了银河系,还有河外星系。
河外星系目前发现的数量超过了100亿个。
2.【答题】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并认为()。
A.目前宇宙仍在不断地膨胀。
B.目前宇宙膨胀已经结束且已经收缩。
C.目前宇宙已处于既不膨胀也不收缩的稳定状态。
D.宇宙膨胀早已结束,目前处于静态。
【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宇宙大爆炸理论的重点。
【解答】宇宙爆炸理论认为宇宙在不断的爆炸并且膨胀。
3.【答题】()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
A.中国B.美国C.前苏联【答案】A【解答】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的发源地。
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
4.【答题】光年是一个时间单位。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光年的概念。
【解答】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5.【答题】光年是光走一年的距离是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光年的概念。
【解答】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6.【答题】现在人们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了宇宙的边缘。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宇宙的大小。
【解答】现在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已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但仍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
7.【答题】银河系是由许许多多恒星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
()【答案】✓【解答】在观星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8.【答题】银河系是由许多的行星组成的天体系统。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银河的概念。
【解答】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2019年精选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宇宙与航天技术14 探索宇宙冀教版复习特训[含答案解析]第十篇第1题【单选题】中国航天的创始人是( )A、张衡B、钱学森C、李四光【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意大利人______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恒星和行星的天文学家。
【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我国古代观测天文的仪器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1970年4月24日,______运载火箭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现在人们用______作为火箭的燃料。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拉力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火箭的发射利用了______原理。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______是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当时使用的燃料是火药。
【答案】:【解析】:第9题【解答题】你知道哪些宇宙探测器?它们都有什么用途?A①麦哲伦太空探测器围绕着金星运转,它向地球发回无线电信号来展示金星表面的样子。
②1990年发射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围绕着地球运转,它所观测宇宙的深处,比地球上任何望远镜看得更远。
③射电望远镜转动它的“巨耳”,对准天空就能接收来自遥远宇宙的各种电波。
除此之外还有宇宙飞船、太空空间站、人造卫星等。
【答案】:【解析】:第10题【解答题】请举出5种望远镜。
A伽利略的折射望远镜、牛顿的反射望远镜、双筒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
【答案】:【解析】:第11题【解答题】哪些因素影响火箭的飞行?A(1)火箭本身的材料(2)动力大小、(3)制作工艺外界气候、环境【答案】:【解析】:。
精选2019-2020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宇宙与航天技术冀教版课后练习第1题【单选题】如果气球内的空气向下喷出,那么,气球向( )A、左边飞B、向下飞C、向上飞【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太空中飞行的宇航员是( )。
A、阿姆斯特丹B、杨利伟C、加加林【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人造地球卫星飞行的动力是( )。
A、燃烧燃料B、地球的引力C、太空中的风力【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你在家里能看到精彩电视节目,是通过( )传送过来的。
A、宇宙探测器B、人造卫星C、航天飞行器【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空中静止不动B、运动速度比地球快很多C、跟地球的速度相同【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神舟五号”的成功飞行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个有自主能力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A、二B、三C、四D、五【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万有引力”的发明者是( )。
A、张衡B、阿基米德C、牛顿【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银河系的直径大约是( )万光年。
A、5B、10C、15D、20【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
( )A、正确B、错误。
第14课探索宇宙课后练习冀人版(2017)六年级科学下册一、单选题1.光年是一个什么单位()A.时间B.距离C.速度D.面积2.下列表述不属于“日心说”理论主要观点的是()。
A.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B.地球是球形的,而且是在运动的C.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3.在美国的一位观众可以看到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的实况转播,这是因为有了。
A.导航卫星B.气象卫星C.通信卫星D.勘测卫星4.1957年10月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科学家把发射人造卫星视为宇宙航行的开端,发射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
A.中国B.美国C.前苏联5.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是()。
A.费俊龙B.聂海胜C.杨利伟6.我国河南姑娘刘洋搭载()飞上太空,成为我国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女宇航员。
A.“神舟”九号B.“神舟”六号C.“嫦娥”一号7.像太阳一样炽热的、巨大的发光气体球我们把它们称为()。
A.卫星B.行星C.恒星8.中国飞天第一人是:()。
A.翟志刚B.杨利伟C.景海鹏9.人类认识地球及其历史的过程中,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后来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又提出了“日心说”。
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制作成“韦恩图”,他归纳正确的是()。
A.①——地球是球体B.②——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③——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10.1961年苏联宇航员()搭乘“东方一号”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中观察到地球。
A.杨利伟B.费俊龙C.尤里·加加林二、填空题11.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英雄是苏联航天员。
12.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美国的。
13.中国“神州6号”航天员是、。
14.光年是计量(填“时间”或“距离")的单位。
15.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
16.2003年5月15日至16日,中国宇航员乘坐飞船在太空中飞行14圈,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从太空遥望地球。
三、综合题17.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10月16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驻核心舱,在太空工作了六个月之后,于2022年4月16日,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平安回家,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
14 探索宇宙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能够收集人类探索太空的资料能按照要求自己独立制作一个望远镜。
2、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了解我国的航天史,知道中国正在进行的航天事业——嫦娥计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人类探索太空的自豪感。
体会到科学家和宇航员在宇宙探索中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
从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中体会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的尊严。
学情分析《探索宇宙》是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14课内容,这一课主要是带领学生了解人类各种宇宙探测、太空飞行方面的资料,了解人类在探索宇宙上走过的历程。
让学生体会人类智慧的创造力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激发其对宇宙探索和科学学习的兴趣。
一、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六年级学生感知仍属于少年阶段的特点,但相对小学其他年级比较,六年级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性已发展到一定水平,感知事物的目的性比童年阶段明确,感知事物的精确性也有所改善。
六年级学生已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仍然是同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仍习惯于模仿实际动作。
因此,需加强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思维的能力。
二、学习经验概况六年级学生有了三年科学课程的学习经验,大都对科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他们对周围的世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思考,爱与表现。
六年级学生在科学实验中表现出的观察的认真度,思维的严密性,操作的规范性,小组合作分工的合理性上也较中低年级有很大提高。
三、知识认知程度六年级的学生几乎人人都知道宇宙这个名词,一提宇宙,他们会想到广阔的天外世界,想到非常新奇的遥远地方。
可是宇宙到底是什么样?宇宙里有什么?人类是如何探索宇宙的?他们接触到的信息是散乱无序的,是不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
但是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后,对地球以外的天体有一定的了解,本节应时而生,学生能发挥主动性,自己去搜集感兴趣的图片文字和视频材料,主动学习探索宇宙的历程和成就。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宇宙与航天技术第十四课探索宇宙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及九大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
2.知道银河系的构成,大小,形状以及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3.了解宇宙是由大量的类似银河系的星系构成,且宇宙是无边无际的。
4.知道人类及我国在航天事业中的成就。
重点难点分析太阳系的组成,可以从离太阳远近进行分析教学过程一、宇宙1.宇宙的解释宇:空间人类研究能力已达到150亿光年宙:时间人类研究能力已达到100多亿年2.宇宙包括总星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其他恒星系太阳系(2000多亿个恒星系之一):其他行星系地月星系:月球(可以结合生命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的联想)地球二、太阳系:P112太阳系组成太阳,行星(大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等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一个天体系统——太阳系。
这些天体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排列有序的,有规律运动的。
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其他天体都绕太阳公转。
2.九大行星。
与太阳由近及远: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冥王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体积最大的两颗行星:木星和土星他们的显著特征:都有美丽的光环(土星还是卫星最多的行星)木星上有大红斑(木星赤道南侧有大红斑,由气体激烈运动形成的旋涡)思考:土星上的光环是什么?P114图3-44【看九大行星的课件资料】3.彗星推着尾巴的星星(彗核.彗发.彗尾)彗核:是冰物质,包括(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成的冰)形成的大冰球。
彗发:靠近太阳时,彗核的冰物质受热而部分汽化。
彗尾:受太阳风的吹拂,彗发中的部分被吹成彗尾。
彗星运动:绕太阳自东向西转,(画图关键是彗尾的朝向始终背对着太阳),遇到太阳风,离太阳越近,彗尾越强。
也就是说,扫帚尾巴越明显,说明太阳风越强,说明太阳活动越频繁(黑子数量多),旱涝灾害言重。
最著名的彗星:哈雷彗星大约76年一次(用软件模拟)4.流星体流星体:太阳系中有许多绕太阳公转的固体小块,叫流星体。
做个火箭工程师一、导入:从古至今,我们从未停止过对浩瀚宇宙的探索。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不满足于从地球上用望远镜观测神秘的宇宙,而将各种卫星、载人太空舱发射到太空中去,你知道这些宇宙探测器是怎样进入太空的吗?二、新授1、了解发展:火箭是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
当时使用的燃料是火药。
明朝时的“一窝蜂”火箭。
教师:你知道“万户”吗?能说说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
(万户是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
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
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风筝的力量飞起。
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尽管万户没有取得成功,但他的想法却给后人许多启示。
为纪念这位先驱者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教师:时间过了几百年,神州十一号火箭载着杨利伟完成了我们的飞天梦,你知道现在的火箭用什么做动力吗?(学生:现在,人们用煤油或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
)一起观看火箭发射视频。
教师:不知同学们注意了没有,无论是古代万户的飞天设想,还是现代的火箭飞天,它们有一个共同点,你知道是什么吗?同桌交流,汇报:向下喷射——向上飞。
引出反冲力的概念。
2、实验观察教师:了解了火箭的发展,想不想做个火箭工程师,自己制作一个火箭模型,并试着放飞一下?做个“火箭工程师”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个问题我们先得解决一下,你想用什么做小火箭的动力呢?教师:气球能不能做模拟火箭的动力?让我们来做个实验。
学生观察思考:空气向哪个方向喷出?气球向哪个方向飞出?气球是靠什么力量前进的?气球具备作为动力的条件吗?学生交流。
3、制作模型,放飞火箭①观看视频,学习火箭的制作方法。
②教师出示一火箭模型:观察火箭模型分为几部分?可能都有什么作用?③教师:你认为制作时应注意些什么?火箭放飞瞬间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有的高有的低?有的一放飞就偏了?)咱们的火箭不光能飞,还要飞得高远,飞得直。
最新冀教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下册《浩瀚的宇宙》重点习题
《浩瀚的宇宙》习题
一、基础过关
1.天文学家把()叫做宇宙。
2.在北京建国门的古观象台,由一个巨大的铜球一(),它表明,在500多年前,中国人开始用()来观测()、()和()。
3.意大利人()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恒星和行星的天文学家。
4.用()观察星空,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的时代。
5.()望远镜转动着巨耳,对准天空,接收着来自(遥远宇宙)的各种电波。
二、综合训练
1.观察银河系的最好地点是()。
A城市街道 B楼顶 C野外 D室内
2.中国航天的创始人是()。
A万户 B钱学森 C牛顿 D袁隆平
3.火箭飞出去的方向与喷气方向()。
A无法确定 B相同 C相反
4.中国是世界上第()个独立研制和发射运载火箭的国家。
A3 B4 C5
5.(),我国“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A2007年9月24日
B2006年10月25日
C2007年10月24日
三、拓展应用
判断
1.中国是第三个有自主能力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
()
2.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工作不久将变成现实。
()
3.“和平号”既是人造天宫,也是第一家太空工厂。
()4.我
们所处的银河系直径约20光年。
()
5.万户试图用“火箭”使自己飞上天,并取得了成功。
()简答6.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能找到宇宙的边缘吗?
7.你知道哪些宇宙探测器?它们都有什么用途?。
精选2019-2020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宇宙与航天技术冀教版课后练习第1题【单选题】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太空中飞行的宇航员是( )。
A、阿姆斯特丹B、杨利伟C、加加林【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空中静止不动B、运动速度比地球快很多C、跟地球的速度相同【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人造地球卫星飞行的动力是( )。
A、燃烧燃料B、地球的引力C、太空中的风力【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神舟五号”的成功飞行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个有自主能力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A、二B、三C、四D、五【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中国航天的创始人是( )A、张衡B、钱学森C、李四光【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万有引力”的发明者是( )。
A、张衡B、阿基米德C、牛顿【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火箭的先驱是明朝的______。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看到一条长长的、白色的光带横跨天空,那就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______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他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的贡献。
199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
【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现在人们用______作为火箭的燃料。
【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意大利人______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恒星和行星的天文学家。
【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中国民间牛郎织女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对______的向往。
【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银河系由______亿颗恒星、______亿颗行星组成。
【答案】:【解析】:第14题【填空题】我们所处的银河系直径约______万光年,厚约______光年。
【答案】:【解析】:第15题【填空题】我们把可供多名宇航员长期工作的载人航天飞行器称做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