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新标准实施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3
水泥最新标准水泥是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标准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建筑行业的发展,水泥的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介绍水泥的最新标准,以便广大建筑从业者和相关人员了解最新的水泥标准,确保建筑质量和安全。
首先,水泥的最新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强度等级、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外观质量、包装、运输和贮存。
其中,强度等级是水泥标准中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
根据国家标准,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32.5、42.5和52.5三个等级,分别对应水泥的抗压强度。
在选择水泥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使用环境来确定合适的强度等级,以确保建筑物的牢固和耐久。
其次,水泥的化学成分也是其质量标准中的重要内容。
根据最新标准,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硅酸盐、铝酸盐、铁酸盐、石膏等,这些成分的含量和比例直接影响着水泥的性能和品质。
因此,在选用水泥时,需要仔细查看其化学成分表,确保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以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和安全。
另外,水泥的物理性能也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最新标准对水泥的凝结时间、热值、比表面积、流动度等物理性能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水泥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稳定性。
在使用水泥时,需要根据具体工程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物理性能指标,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建筑物的质量。
此外,水泥的外观质量、包装、运输和贮存也是其最新标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水泥的外观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美观和装饰效果,因此需要确保水泥的外观无明显瑕疵和污染。
同时,水泥在包装、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也需要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以确保水泥在使用前后的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水泥的最新标准涉及到强度等级、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外观质量、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建议广大建筑从业者和相关人员在选择和使用水泥时,务必严格遵守最新的水泥标准,确保建筑物的稳固和耐久,为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
水泥新标准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水泥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国家发布了一项新的水泥标准,对水泥的成分、性能和使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定,以确保水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新标准对水泥的成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根据标准,水泥主要由石灰石、粘土和石膏等原料制成。
其中,石灰石和粘土的质量比例必须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水泥的强度和稳定性。
此外,新标准还要求水泥中不得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等,以保证水泥产品对环境和人体的安全。
新标准对水泥的性能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
其中,水泥的强度是评判水泥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新标准规定了水泥的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和强度等指标,以保证水泥在施工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使用寿命。
此外,新标准还对水泥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抗渗性等性能进行了要求,以确保水泥在各种工程项目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新标准还对水泥的使用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
根据标准,水泥可用于各种建筑工程,如房屋建筑、桥梁、隧道等。
同时,新标准还明确了不同类型水泥的使用范围和适应性,如硅酸盐水泥适用于高层建筑和特殊环境,硫铝酸盐水泥适用于海洋工程等。
新标准还对水泥的生产、运输和贮存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例如,水泥生产企业必须具备相关的生产设备和质量控制体系,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水泥的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以防止水泥的质量受到损害。
水泥新标准的发布对于提升水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严格的成分要求、性能指标和使用范围规定,可以确保水泥产品在各种工程项目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新标准的实施也促进了水泥行业的健康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和提升。
相信随着新标准的普及和执行,水泥产品的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023年水泥相关新标准一、水泥原料标准在2023年,对于水泥的原料,如石灰石、粘土、铁粉等,都有了更为严格的标准。
这些原料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以及开采来源都需要满足新的标准要求,以确保水泥的质量和稳定性。
二、水泥生产技术标准新的水泥生产技术标准对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污染物排放以及资源利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新的标准要求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耗要低于某一数值,同时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的处理和排放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规定。
三、水泥产品标准新标准对各类水泥的产品性能,如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都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定。
此外,新标准还对水泥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以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负面影响。
四、水泥检测方法标准为了更好地检测和控制水泥的质量,新的检测方法标准已经出台。
这些标准对水泥的各项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设备、操作流程等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水泥应用技术标准对于水泥的应用技术,新标准也有所规定。
例如,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维护等方面,都需要遵循新的技术标准,以确保水泥材料能够发挥出最佳的性能,并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六、水泥环保标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新的水泥环保标准也相继出台。
这些标准对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环保要求、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等方面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以降低水泥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七、水泥安全卫生标准为了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新的水泥安全卫生标准也已发布。
这些标准对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卫生条件以及紧急救援措施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八、水泥包装与标识标准针对水泥的包装和标识,新的标准也有明确规定。
包装材料需要满足环保要求,标识内容需要包括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厂家信息等,以便于用户选择和使用。
九、水泥生产设备标准对于水泥生产的设备,新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备的性能、效率、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都需要符合新的标准规定,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水泥新标准摘要:一、水泥新标准概述1.我国水泥产业的现状2.水泥新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新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二、新标准对水泥行业的影响1.对水泥生产企业的指导作用2.提高水泥产品质量3.促进水泥行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新标准实施的意义1.提高建筑质量和安全2.降低环境污染3.提升国际竞争力正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泥作为基础原材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为了提高水泥产品质量,推动水泥行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水泥新标准。
一、水泥新标准概述我国水泥产业的现状是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环保压力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水泥新标准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新标准旨在引导水泥生产企业优化生产工艺,提高水泥产品性能,减少环境污染。
新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包括:1.严格了水泥生产原料和燃料的要求,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2.增加了水泥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的限制,保障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3.明确了水泥产品性能指标和试验方法,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
二、新标准对水泥行业的影响新标准对水泥行业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促使水泥生产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水泥产品质量。
此外,新标准还有助于推动水泥行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具体表现在:1.降低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减轻环境压力;2.优化水泥产品结构,满足不同工程需求,提高建筑质量和安全;3.提升我国水泥行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三、新标准实施的意义水泥新标准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新标准有助于提高建筑质量和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新标准可以降低环境污染,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
水泥强度检验方法国家新标准水泥强度是指水泥经过一定时间养护后,在特定试验条件下的抗压强度或抗拉强度。
水泥的强度是评定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和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为了规范水泥强度的检验方法,国家制定了新的标准(标准编号:GB/T 17671-1999)。
水泥强度的检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抗压强度的检验:抗压强度是衡量水泥的主要强度参数之一。
根据新标准,抗压强度的检验可以采用标准试件和标准养护条件,进行水泥浆砂浆试块的加压试验。
试块的尺寸和试验条件需要根据具体需要和工程要求进行确定。
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出抗压强度值。
2. 抗拉强度的检验:抗拉强度是衡量水泥的另一个重要强度参数,对于某些工程中需要承受拉力的情况,抗拉强度的检验十分重要。
根据新标准,抗拉强度的检验可以采用标准试件和标准养护条件,进行水泥浆砂浆试块的拉伸试验。
试块的尺寸和试验条件需要根据具体需要和工程要求进行确定。
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出抗拉强度值。
3. 初凝时间的检验:水泥的初凝时间是指水泥浆砂浆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开始凝固的时间。
根据新标准,初凝时间的检验可以通过细观法和试验法进行。
细观法主要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水泥浆砂浆的变化情况,确定初凝时间。
试验法则是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水泥浆砂浆凝固的开始时间。
4. 终凝时间的检验:水泥的终凝时间是指水泥浆砂浆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完全凝固的时间。
根据新标准,终凝时间的检验可以通过振动法和感应法进行。
振动法主要是利用振动仪器对水泥浆砂浆进行振动,当振动感应结束时,即为终凝时间。
感应法则是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水泥浆砂浆完全凝固的时间。
总结起来,水泥强度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检验。
具体的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需要根据具体的需要和工程要求进行确定。
这些检验方法能够准确评估水泥的质量和强度,为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靠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建筑花絮
积极搞好水泥新标准的顺利实施
广州军区建筑设计院蔡长赓
从2001年4月1日起,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六大通用水泥实施新的国家标准。
国家经贸委、建设部、质量技监局于2001年3月23日联合发出关于实施水泥新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
水泥产品标准是强制性国家标准,所有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都必须严格执行。
水泥产品为结构性材料,是关系人身安全及生存环境的大事,来不得半点马虎。
同时为了使我国水泥整个行业跟世界接轨,加快对建材行业的结构调整,加强对施工单位的水泥标准的检测,所以要强制实施水泥新标准。
水泥新标准是将原来的水泥标号改为强度等级,即水泥分32.5级、42.5级、52.5级,取消了原标准中的325标号,亦即原来325号水泥将被取消。
水泥强度提高10个兆帕。
因此各有关单位应对教材、手册、计算机软件、设计文件、配合比数据、实验报告等技术文件及时作出相应调整。
各级水泥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要加强对水泥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质量监督。
新水泥强度等级与老水泥标号对等关系如下表所示。
水泥新标准的实施在提高水泥质量的同时也保证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水泥最新标准水泥是建筑材料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和标准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建筑行业的发展,水泥的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介绍水泥最新的标准,以便广大建筑行业从业者和相关人士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水泥标准,以确保建筑质量和安全。
首先,水泥最新标准在原材料的选择和生产工艺上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对于水泥原材料的选择,新标准增加了对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的要求,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
在生产工艺上,新标准对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熟料烧成、水泥磨矿、熟料和矿渣的混合比例等,以确保水泥的质量和稳定性。
其次,水泥最新标准在产品质量和性能上也有了新的要求。
新标准对水泥的强度、抗压性能、耐久性能等指标都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以适应不同建筑物的需求。
同时,新标准还增加了对水泥产品的检测和监督的要求,以确保水泥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另外,水泥最新标准还对水泥产品的包装、运输和储存等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新标准对水泥包装的材料、尺寸和标识都进行了规定,以确保水泥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和损坏。
同时,新标准还对水泥产品的运输和储存条件进行了规定,以确保水泥产品在整个供应链中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水泥最新标准的出台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是一个积极的变化。
新标准的出台不仅提高了水泥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也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建议广大建筑行业从业者和相关人士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水泥标准,以确保建筑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水泥最新标准的出台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
新标准的出台不仅提高了水泥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也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希望广大建筑行业从业者和相关人士能够重视水泥最新标准,及时了解和掌握,以确保建筑质量和安全。
水泥质量控制中的试验方案与数据分析水泥是现代建筑中重要的建材之一。
在建筑工程中,水泥的质量控制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水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品质和安全性。
试验方案和数据分析是确保水泥质量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探讨水泥质量控制中的试验方案与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试验方案的重要性试验方案是水泥质量控制的基础,它包括了实验的目的、方法、技术要求和实验计划等方面的内容。
试验方案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水泥质量控制中,试验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标准的选择:试验方案应参考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以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2. 试验方法的选择:不同的水泥质量指标需要使用不同的试验方法。
试验方案应选择与目标指标相适应的试验方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 样品的选取:样品的选取必须具有代表性,以反映实际水泥的质量情况。
试验方案应明确样品的选取方法和数量,以及采样点的确定。
4. 实验流程的设置:试验方案应明确每个试验项目的实验流程和操作要求,以确保试验的可控性和可重复性。
5. 试验设备和条件的要求:试验方案应明确所使用的试验设备和条件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压力等因素。
合适的试验设备和条件可以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数据分析的重要性试验数据的分析是水泥质量控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水泥质量的评估结果,以指导实际生产过程中对水泥质量的调整和改进。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我们需要运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和工具,以得出准确、可靠的结论。
以下是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1. 均值与标准差分析:通过对多次试验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分析,可以判断试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如果试验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均在规定的范围内,表明水泥质量稳定良好;如果均值或标准差超出范围,则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2. 相关性分析:通过对不同水泥质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可以判断它们之间的关联程度。
《通用硅酸盐水泥》新标准自6月1日起实施
为完善水泥产品技术标准,推动水泥行业发展,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新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国家标准,代替1999年发布的三个水泥产品有关标准。
新标准将于6月1日实施。
新标准将原来的三个国家标准整合为一个国家标准,解决了水泥强度检测方法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问题。
新标准最大的亮点是取消了普通硅酸盐水泥32.5和32.5R强度等级。
取消这二个等级,将提高我国水泥产品档次,压缩小水泥生产企业生存空间,减少污染,节约能源,推动水泥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调整产业结构。
新标准的实施将对水泥企业发展以及行业结构调整带来重大影响。
为了做好新标准的实施工作,建材行办、宁夏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联合于近日举办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国家标准培训班。
(建材行办)。
水泥新标准
水泥新标准是指对水泥产品质量和技术要求进行更新和规范的标准。
新标准通常是基于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的最新成果,旨在提高水泥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可靠性。
水泥是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用于混凝土、砂浆、砌体等建筑工程中。
因此,制定水泥新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泥新标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化学成分要求:规定水泥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范围,如硅酸盐含量、氧化物含量等,以确保水泥的化学稳定性和安全性。
2. 物理性能要求:规定水泥的物理性能指标,如强度、凝结时间、流动性等,以确保水泥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满足需求。
3. 特殊性能要求:包括耐久性、耐磨性、抗渗性等特殊性能的要求,以适应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
4. 生产工艺要求:规定水泥生产工艺的要求,包括原材料选用、烧成温度、磨煤工艺等,以确保水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5. 检测方法和标准:规定水泥质量检测的方法和标准,以确保水泥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制定水泥新标准需要相关技术部门、水泥生产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共同参与,通过广泛的研究和实践验证,确保新标准的
科学性和实用性。
水泥新标准的推行和实施将推动水泥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质量提升,有助于改善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水泥行业环保新标准一、颗粒物排放要求新标准对水泥行业的颗粒物排放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具体来说,水泥企业必须采用高效除尘设施,确保颗粒物排放浓度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
对于现有企业,新标准也规定了颗粒物排放的阶段性降低要求,以逐步实现更为严格的排放控制。
二、有机物排放要求有机物的排放也是新标准关注的重点。
水泥企业应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使用低污染原燃料等方式,降低有机物排放。
同时,企业还需采取有效的废气治理措施,确保有机物排放浓度符合国家标准。
三、氮氧化物排放要求氮氧化物是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新标准对氮氧化物的排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水泥企业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烟气脱硝等方式,控制氮氧化物的生成和排放。
同时,对现有企业的氮氧化物排放也规定了分阶段降低的目标。
四、氨气排放要求氨气排放的控制也是新标准的重要内容。
水泥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氨气产生。
对于无组织排放的氨气,企业应加强控制和管理,确保排放浓度符合国家标准。
五、废水排放要求水泥行业的废水排放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要求。
新标准对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限制,要求企业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同时,对现有企业的废水处理设施也规定了改造和升级的要求。
六、噪声控制要求噪声污染是水泥企业周边居民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新标准对水泥企业的噪声控制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企业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企业还需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减少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七、固体废弃物处理要求固体废弃物处理也是新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
水泥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对于无法回收利用的固体废弃物,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安全处理和处置。
同时,企业还需加强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资源化处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八、能源与资源消耗要求新标准对水泥行业的能源和资源消耗提出了明确要求。
标准实践《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16780—2021)强标在湖南实施效果统计分析■ 曾小军(湖南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摘 要:对强制性节能国家标准实施效果开展评价是落实《标准化法》和《统计法》的具体体现,是未来政府决策和标准更新升级的重要依据。
本文从标准技术内容、实施情况、实施成效方面构建了系统的评估体系,并对湖南全省80家水泥企业执行《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16780—2021)效果开展了评价。
结果表明:标准实施后湖南5家“头雁”企业节能降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54家企业能耗值在国标能耗限额的2级水平,工业节能形势向好。
关键词:水泥企业,能源限额,统计分析,效果评价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09.019Statistical Analysis of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Mandatory Standard GB 16781-2021, The norm of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 of cement, inHunanZENG Xiao-jun(Hunan Institute of Quality and Standardization)Abstract:Carrying out assessment of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mandatory national standards for energy saving is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 implementing the Standardization Law and the Statistics Law, and also an important basis for governmental decision-making and standards upgrading. This paper builds the evaluation system from the aspects of technical contents,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 carries out effect evaluation of 80 cement enterprises implementing GB 16780-2021, The norm of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 of cement, in Hu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andar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level of 5 leading enterprises in Hunan has reached the advanced level in China, and 54 enterprises has reached level 2 of national energy consumption limits, which indicates that industrial energy conservation is improving.Keywords: cement company, energy consumption limits, statistical analysis, effect evaluation0 引 言根据《标准化法》[1]有关规定,国家应建立一整套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制度,根据《统计法》[2]的要求,国家应对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效果开展评价。
水泥出厂依据及回归统计分析应用阜联TF-ZKC-001 一、水泥出厂依据《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规定,出厂水泥必须按相关的水泥标准严格检验和控制,经确认水泥各项质量指标及包装质量符合要求时,方可出具水泥出厂通知单。
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中9.2条规定:“经确认水泥各项技术指标及包装质量符合要求时方可出厂”。
公司根据其生产工艺特点及生产规模,依据出磨水泥一天抗压强度(自然养护)与三天抗压强度、二十八天抗压强度回归统计分析,得出出磨水泥一天抗压强度与出磨水泥三天抗压强度回归公式、出磨水泥一天抗压强度与出磨水泥二十八天抗压强度回归公式。
分别将各品种水泥的三天抗压强度、二十八天抗压强度最低控制值代入这二个公式,分别得出与三天抗压强度、与二十八天抗压强度最低控制值对应的一天抗压强度回归计算值,取二个数值中较大值作为该品种水泥一天抗压强度目标值。
当出磨水泥一天抗压强度不低于目标值时,按照回归统计关系,出磨水泥三天抗压强度、二十八天抗压强度可满足内控要求,对应的出厂水泥三天抗压强度、二十八天抗压强度可满足内控要求。
因此,将出磨水泥一天抗压强度作为确认出厂水泥三天抗压强度、二十八天抗压强度是否满足公司内控要求的依据。
水泥出厂确认:当出磨水泥一天抗压强度不低于目标值且细度、SO3、LOSS、MgO、氯离子、安定性等技术指标符合内控指标要求时,方可通知水泥散装出厂或包装,包装水泥袋重抽检合格后方可装车出厂。
出磨水泥一天抗压强度目标值确定过程:每天8点前,将水泥磨24小时内生产的水泥样品分品种合并后(生产时间少于4小时的可合并到下一批次检验),进行全套物理检验,并增加一天强度(自然养护)和七天强度试验项目。
每季度一次对各品种出磨水泥一天抗压强度值、三天抗压强度值、二十八天抗压强度值进行统计分析,分别求出各品种水泥一天抗压强度与三天抗压强度的、二十八天抗压强度的回归方程,将各品种水泥三天抗压强度、二十八天抗压强度控制值分别代入各自回归方程,分别求得满足三天抗压强度、二十八天抗压强度控制值的一天统计值,取其中数值大的为一天抗压强度最低目标值。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技术问题的探讨
水泥新标准实施分析
自2001年4月1日起我国实施水泥新标准,明确规定那些管理落后、素质低下、技术水平不高、生产低标号水泥的厂家将停止生产和销售。
这实际上是一次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对大型水泥厂特别是在深沪两市上市的水泥公司来说是个大利好。
根据“十五”计划纲要,今后几年我国将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计划达7500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增长10%,主要集中在交通、住宅、城乡基础设施、农业水利等周期长的大型建设上,这将刺激水泥需求进一步提高。
同时,最近几年我国要建 40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高质量水泥需求将加速增长。
新标准主要是对目前六大通用水泥的产品质量采取新的评判标准, 其
最大的变化,就是将原来实行的水泥标号改为强度等级。
水泥产品标准是水泥生产、交易和使用的技术法则, 也是水泥生产质量管理的技术依据,一个时期制定和执行的水泥产品标准,既反映着水泥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向,也能促进水泥产品生产、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
水泥行业这次新实施的标准是《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75-1999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烟灰硅酸盐水泥》 GB1344-1999 、《复合硅酸盐水泥》 GB12958-1999 ,分别代替1991年和1992年颁布的上述水泥品种的三个标准。
新标准是在原水泥标准的基础上,参考《欧洲水泥试行标准》ENV197-1:1995 修改制定的,其最大的变化是将原实行的水泥标号改为强度等级,即水泥分32.5级、42.5和 52.5级,并相应实行新的水泥强度检验方法。
(水泥的标号与新水泥强度等级大致关系见附表)
附表:水泥标号与强度等级的一般关系
水泥标号(老标准)强度等级(新标准)
275.325 -
425 32.5
525 42.5
625 62.5
原标准中的325标号水泥被取消,不再生产。
应该说这次标准改动将会对上市公司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为新标准规定的最低水泥强度等级为32.5,一般相当于老标准中的425 号水泥 , 这就意味着老标准中的 325 号、275号水泥要淘汰,而这些低标号水泥大多是由小水泥厂或工艺落后的立窖生产线生产。
我国目前上市的水泥企业,如福建水泥 600802 、华新水泥 600801 由于生产规模较大、资金实力雄厚、较早地完成了生产工艺的升级, 绝大多数采用旋窖或新型干法生产线,基本已不再生产这些低标号水泥,因此新标准的实施将会有力地限制中小水泥厂销售的低质水泥, 为这些上市公司创造一个更为有利的市场环境。
此外,新标准的检验结果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检验的水泥强度值具有可比性,这就大大方便了我国水泥的出口,打开了上市公司出口水泥的新渠道。
可见,按照新的标准,原先325标号以下的生产能力将逐
渐被淘汰,目前我国 325标号以下的水泥生产能力占到了总量的37%左右,而325 号以下的水泥多由小水泥厂和生产工艺落后的生产线生产,因此,这一新标准的市场效应相当明显:减少市场供给,促进整个行业效益的回升。
此外,新标准采用ISO 水泥强度检验方法,其检验结果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检验的水泥强度值具有可比性,这将大大方便我国水泥的出口。
对生产能力落后,低标号水泥的淘汰,实际上就是对先进生产力, 如相当多数量的水泥上市公司的保护与促进。
上市公司具有融资再生能力,通过调整工序和添加成分,比较容易将水泥的标号升级,因此,水泥板块上市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在未来将得到迅速提高。
总而言之,新标准的实行,促使水泥行业落后生产企业直接淘汰,减少市场供给,行业获力能力有望提高,上市公司将普遍受惠,主要是得益于市场竞争趋于有序。
业绩的改善将是持续而稳定增长的。
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曾学敏女士也介绍说,目前我国水泥产业的现状是,一方面水泥的市场需求特别是优质水泥的市场需求在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是落后产能在迅速地被淘汰。
这样,两股力量一起作用的结果就是具有行业比较优势的水泥企业将脱颖而出,迅速成长,进而很快在区域市场内取得相对垄断地位。
她表示,市场需求的拉动、供应结构的调整、产业布局的明晰,以及“小水泥” 的清理、新水泥质量标准的强制执行,为我国水泥产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对优势水泥企业而言,市场份额迅速增加,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曾女士介绍说,随着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公路建设、住房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使水泥的市场需求大增,而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大型工程项目的上马,更是需要大量的优质水泥。
按新的质量标准并考虑散装水泥的发展,预计到2005年我国水泥的市场需求将达到6.5亿吨,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将增长2个多百分点。
她指出,今年4月1日起我国开始强制施行新的水泥质量标准,由强度标准变成质量等级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从而将极大地改变我国现有水泥工艺结构、产品质量结构,一批落后工艺产能、落后企业将被淘汰,先进工艺、优势企业将占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同时,随着新质量标准的推行,优质优价成为市场必然选择,像海螺水泥、新华水泥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水平将得以大幅提高,进而增强我国整个水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借着新质量标准的强制推行,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行业优势企业的重点扶持力度,在区域内市场确立其竞争优势,以完善我国水泥产业区域布局。
她介绍说,目前我国水泥产销基本平衡,产销率达到95%,其中,低标号水泥产大于销,高标号水泥略显供应不足。
据统计,我国现有水泥设计产能7.1 亿吨,实际上,新型干法等先进工艺超产能生产,而立窑等落后工艺的生产量难以达到设计产能。
2000年全国水泥实际总产量达到5.97亿吨,其中,按工艺分,新型干法工艺的生产量为6000万吨,占总产量的比例仅为10%,其他悬窑工艺的产量为9000万吨,占15%;而非常落后的立窑工艺的生产量将近4.5亿吨,占75%;按产品质量分,525标号及以上的产量占总产量的10%,425标号的产量占60%,325 标号及以下的产量占30%。
按新的质量标准,老标准425标号仅相当于新标准的最低标准32 . 5,从而有相当一部分产能将被彻底淘汰,保守估计,因此淘汰的产能将达到 8000 万到1亿吨。
曾秘书长进一步介绍说,
在此之前,截止至2000年年底,全国共关闭“小水泥”3100座,压减产能8000万吨。
这样,就为先进工艺、优势企业腾出了市场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