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新
- 格式:ppt
- 大小:5.49 MB
- 文档页数:32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知识点以下是 9 条关于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的知识点:1. 气温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啊!就好像人的心情一样,时高时低。
你看,夏天的时候热得让人直冒汗,就像在蒸笼里一样,而冬天又冷得让人直哆嗦!比如南极,那可是冷到极致啊,一般人可受不了。
2. 降水也是很重要的呀!它能让大地变得湿润,就像给大地洗了个澡。
有时下点小雨,淅淅沥沥的,就好像在轻轻抚摸着大地;但有时候来一场暴雨,那可真是倾盆而下,跟倒水似的!像热带雨林,那雨水可多了去了。
3. 全球的气温可不是均匀分布的哟!有的地方热得要命,有的地方却冷得出奇,这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就好像一个班级里,有的同学成绩超好,有的同学就比较差,两极分化啊!比如非洲的一些地方热得不行,而北欧就相对寒冷得多。
4. 降水的分布也是很不均衡的呢!有些地方干旱得土地都裂开了,而有些地方却总是湿漉漉的。
这不就跟有些人总是很幸运,而有些人总是运气不佳一个道理嘛!像沙漠地区,降水那叫一个稀少啊。
5. 气温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好多好多方面啊!炎热的天气让我们只想待在空调房里不想出来,多烦闷啊;而寒冷的天气又让我们裹得像个粽子。
这就像学习,遇到难题就会苦恼,解决了就会很开心。
比如冬天大家都穿得厚厚的。
6. 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那可是至关重要的呀!没有足够的雨水,庄稼怎么能长得好呢?这就跟人要吃饭才能长大一样呀!你想想那些经常干旱的地方,种粮食都困难。
7. 气温升高可是个大问题呢,这不是开玩笑的呀!冰川会融化,海平面会上升,那后果多严重啊!这不就像盖房子基础不牢一样,会出大问题的。
瞧瞧现在的气候变化。
8. 降水的变化也会带来很多影响啊!大雨可能会引发洪水,小雨又可能不够滋润万物。
这好比吃饭,吃多了撑得难受,吃少了又会饿。
像一些洪涝灾害,不就是降水异常导致的嘛。
9. 我们真的要好好关注气温和降水啊,这关系到我们的地球家园,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啊!大家都行动起来吧,保护好我们的环境,不然以后这世界还不知道会变成啥样呢!结论:世界的气温和降水非常重要,它们的变化会对我们的生活和地球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必须重视并努力应对。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2020年全国一卷理综物 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
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B.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C.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D.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15、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10,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2,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A.0.2B.0.4C.2.0D.2.516、如图,一同学表演荡秋千。
已知秋千的两根绳长均为10m ,该同学和秋千踏板的总质量约为50kg 。
绳的质量忽略不计。
当该同学荡到秋千支架的正下方时,速度大小为8m/s ,此时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约为:A.200NB.400NC.600ND.800N17、图(a )所示的电路中,K 与L 间接一智能电源,用以控制电容器C 两端的电压U c ,如果U c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b )所示,则下列描述电阻R 两端电压U R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b)图CU /st O 12345K L CR (a)图/s/s/sD/s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根据气温和降水量分辨出气候类型原则是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步骤如下:1.判断南北半球看最高气温所在月份,北半球最高温在7月,最低温在1月,南半球则相反。
2.以温定带主要看最低气温以0、15度作界限, 全年最低气温高于15度,为热带; 全年最低气温在0-15度之间,为亚热带; 全年最低气温低于0度,为温带; 全年最高气温在0度左右,为寒带。
3.以水定型(看降水的全年分布情况),有四类:夏雨型: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和热带草原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年雨型:热带雨林、温带海洋少雨型:2和步骤3取个4.另外有两点需要注意:①热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温度带上,同属热带气候,降水又同属夏雨型,区分的方法是,热带季风的降水更加集中。
有降水的柱状统计图作比较会很明显。
再有,热带季风是分旱雨两季,而热带草原是干湿两季。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虽是温带的气候类型,全年的最低气温却高于0度,但从降水上要和热带雨林相区分应该还是不难的。
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分布规律自然景观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赤道附近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内部和西岸热带荒漠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亚洲南部、东南部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北纬30°~60°亚洲东部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和气温年际变化小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
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内部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寒带气候终年寒冷,降水稀少南北极圈以内地区苔原、冰原气候。
气温和降水第1课时气温世界气温的分布设计说明等值线图的阅读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前面的章节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因此,本节课设置“温故知新”环节,调动学生的旧知,迁移协助理解核心概念、读图方法。
借助“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引导学生分别描述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征,进而归纳出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学习目标1.知道气候最基本的两个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区域认知)2.说出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地理实践力)3.说出等温线的含义,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的方法。
(地理实践力)4.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重点难点重点:1.等温线分布图的阅读。
2.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难点: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读图法、问题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教学模块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出示教材第86页两幅景观图,你们能否说出这两个地区1月的气温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地区的景观差异?学生:是由于气温和降水量不同造成的。
教师: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有什么分布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部分内容。
观察景观图片,明确气温和降水的差异造成世界各地不同的景观。
教师:新疆流传着一句话,那就是“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思考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教师:自学教材87页内容和“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概念:气温指的温度,常用(℃)表示。
(2)气温的测定①测量工具:。
②测量时间:一般在北京时间、、、。
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气温的概念和单位、气温的测定。
③阅读教材第87页图5-8“百叶箱与某天4次气温观测记录”是。
学生:(1)空气摄氏度(2)①温度计②2时8时14时20时③9.5℃教师:思考当地气温在一天中、一年中是如何变化的。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气温降水与人类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广袤世界中,气温和降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气象要素。
它们不仅影响着大自然的运行节奏,也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先来说说气温。
气温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我们所感受到的冷暖。
在炎热的夏日,高温可能让人感到燥热难耐,甚至影响身体健康;而寒冷的冬季,低温则会带来刺骨的寒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从全球范围来看,气温的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赤道附近地区常年高温,因为这里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最为强烈;而两极地区则终年寒冷,气温常常在零下几十摄氏度。
这种气温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气温还对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
例如,某些热带作物在低温环境下无法正常生长,而一些温带作物则需要经历一定的低温期才能更好地开花结果。
气温的变化也会影响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情况,从而影响农业收成。
此外,气温还会影响工业生产。
高温可能导致机器设备过热,影响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低温则可能使一些原材料变得脆弱,增加生产过程中的损耗。
再谈谈降水。
降水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各种形式的水分,包括雨、雪、冰雹等。
降水的多少和分布同样对世界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在一些地区,降水丰富,形成了茂密的森林和丰富的水系;而在另一些地区,降水稀少,形成了广袤的沙漠。
降水对于农业来说同样至关重要。
充足的降水能够为农作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保障粮食的丰收。
但如果降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引发问题。
过多的降水可能导致洪涝灾害,淹没农田,冲毁基础设施;而降水过少则会引发干旱,导致土地干裂,农作物歉收。
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降水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下雨时,我们需要携带雨具出行;下雪天,道路可能会变得湿滑,交通受到影响。
此外,降水还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关。
在一些多山的地区,丰富的降水形成了河流和瀑布,为水力发电提供了条件。
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还会对人类的居住环境产生影响。
在气候温和、降水适中的地区,往往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而在气候恶劣、气温极端或降水异常的地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第二章世界气候第一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一、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成因1.世界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世界气温的分布有明显的,无论1月还是7月,全球气温都是从向递(成因:是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2.在同一纬度上,大陆气温冬季比海洋,夏季比海洋(成因:);3.南半球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等温线比较,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等温线比南半球(成因:)。
4.一般而言,沿海地区与同纬度大陆、海洋气温不同,是因为有流经,有流经的地区气温高,有经过的地区气温较低。
5.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
二、各纬度气温年较差特点1.低纬度(0°—30°)气温年较差,终年;中纬度(30°—60°)气温年较差,,南北半球季节;高纬度(60°—90°)气温年较差,终年。
2.各纬度气温曲线图的判断图中A位于地区,B位于地区,C位于地区,BC位于半球。
3.沿海地区温差,内陆地区温差。
三、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原因1.赤道及其两侧地区降水,两极地区降水(成因:);2.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西部降水,东部降水(成因:,);3.中纬度地区一般沿海,内陆(成因:);4.迎风坡降水,背风坡降水(成因:);5.沿岸有暖流流经的地区降水,有寒流流经的地区降水(成因:)。
四、世界各地区降水时间差异降水量不仅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而且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时间也存在差异,降水的时间差异大致可分为以下情况A B C D E A. B.降水, C.降水,D.降水,E.降水,五、补充知识1.世界雨极—印度的(亚洲);世界干极—智利(南美洲);世界—怀厄莱阿莱。
2.降水的四种类型:、、、。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专题04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知识梳理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
一、气温的分布与变化1月平均气温和7月平均气温以及年平均气温都是反映一个地区气候特征的重要指标。
1月份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0℃以下,南半球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20℃以上,南极洲、亚洲北部和北美洲北部平均气温最低,大洋洲大地内部平均气温最高。
7月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20℃以上,南半球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0℃以上,南极洲平均气温最低,非洲北部和西洲西部平均气温最高。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
一、降水的分布和变化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赤道附近地区降水量多;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量较多,大陆西岸降水量较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量一般多于内陆地区;两极地区降水量少。
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于()A.日出前后B.正午时分C.日落前后D.午后2时【分析】气温指空气的温度,用℃表示,测量工具是温度计。
【解答】解:气温的日变化中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也就是午后2点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2.某同学在元旦观测巴中市的气温日变化,填表记录时,有一个值他记为K,则K值有可能为()A.6B.﹣1C.2D.4【分析】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解答】解:一个地方的气温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在一年内会发生变化,在一天内也会有变化。
一天中气温最高是出现在午后14时,最低气温是在日出前后,所以图中K的气温应该是4℃以上,故A正确。
故选:A。
3.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上海市所属的气候类型是()A.A B.B C.C D.D【分析】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解答】解:从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A地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B地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C地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热带季风气候;D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分布规律自然景观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赤道附近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内部和西岸热带荒漠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亚洲南部、东南部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洲东部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和气温年际变化小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
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内部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寒带气候终年寒冷,降水稀少南北极圈以内地区苔原、冰原气候判断方法一、判断所属南北半球: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
二、。
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
(以北半球为例)1、一月均温>15℃,可推断为热带气候;2、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可推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或地中海气候;3、一月均温<0℃,则为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
三、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一)、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因气温都在15℃以上,其具体类型主要依据月降水量和年降水总量多少来区别:1、热带雨林气候:各月降水几乎都在100mm以上,最小月也在50mm以上,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
2、热带沙漠气候:各月降水量都稀少或没有,年降水量(一般)在125mm以下。
3、热带草原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少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750—1000mm之间。
4、热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大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1500mm—2000mm 之间.(二)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三种,一月均温都在0℃—15℃之间,其具体类型主要依据季节和年份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别:1、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所谓世界气候分布规律,直接体现在各气候型排列组合上。
形成气候的主导因素,即太阳光热在地球表面的不均衡分布所引起的热力差异和由此产生的全球性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位移,导致各气候型普遍具有按纬度更替的趋向,这是世界气候分布的基本规律――纬向地带性。
按得到的太阳光热的多寡,地球表面被分为五个基本气候带:热带、南温带和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
一、世界气温的分布等温线特征: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北半球:等温线较曲折。
1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气温分布规律: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北半球: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南半球:同一纬度气温差异较小。
在各大陆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东南部的一些群岛等,为赤道多雨气候(也称赤道雨林气候)分布地区,它以终年高温多雨为特征,没有季节变化,各月平均气温为25―28,日较差比年较差稍大。
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大致到南、北纬15°的地带,属热带干湿季气候(也称热带草原气候),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有大面积分布。
这一气候类型的形成同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位移有密切关系。
以北半球为例,冬季阳光直射在南半球,这里处于东北信风带,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候干燥;夏季阳光直射在北半球,信风带相应北移,这里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吹来自赤道海面的西南风,降水显著增加。
因此,本带仍具有低纬地带高温的特色,但气温年较差已稍大于赤道多雨气候。
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大陆内部直到大陆西岸,平均位置约在南、北纬15°―30°间,属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也称热带荒漠气候),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
热带干旱气候分布地区常年处于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流下沉,所以气候的主要特征为炎热、干燥。
世界的气候类型特征及其气温和降水图
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分布规律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赤道附近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内部和西岸热带荒漠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亚洲南部、东南部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洲东部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和气温年际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变化小。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与降水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气候多样,而气温和降水则是决定气候的两个关键要素。
它们的变化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对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先来说说气温的季节变化。
在不同的地区,季节的更替带来了气温的明显波动。
比如在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春秋两季则是过渡的阶段。
这是因为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当太阳直射点靠近某个地区时,该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增多,气温就升高;反之,当太阳直射点远离时,气温就下降。
在热带地区,虽然没有明显的四季之分,但气温也会有一定的季节变化。
例如,在热带季风气候区,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雨季时,云层较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白天的气温相对较低;而旱季时,天空晴朗,太阳辐射强烈,气温较高。
再看看高纬度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
这是由于高纬度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较少,尤其是在冬季,极夜现象使得这些地区长时间处于黑暗和寒冷之中。
气温的季节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诸多影响。
农业方面,不同的农作物对温度有特定的要求,农民需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来安排种植和收获。
在建筑领域,需要考虑不同季节的气温对建筑材料和结构的影响,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交通运输也会受到气温的影响,冬季的冰雪天气可能导致道路结冰,影响交通安全。
接下来谈谈降水的季节变化。
降水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等。
在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带来丰富的降水;冬季则盛行来自内陆的干燥气流,降水稀少。
比如我国的东部地区,夏季风带来大量雨水,而冬季风则相对干燥。
地中海气候区则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这是由于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难以形成降水;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带来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形成较多降水。
热带草原气候区,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
干季时,降水稀少,草木枯黄;湿季时,降水丰沛,草原一片葱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