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前景广阔
- 格式:doc
- 大小:298.00 KB
- 文档页数:6
简析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目前全球销售额最大的杀菌剂类别,自从2014年,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以37.43亿美元的销售额超越了三唑类杀菌剂后,为全球使用量最大的杀菌剂。
近年来,在全球前十五大杀菌剂中,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中的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和啶氧菌酯始终位列其中。
2016年,该类产品占据了全球杀菌剂市场1/5以上的份额,在目前上市的十多个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中,前六大产品2016年的销售总额占据了97.0%以上的份额,为最主要产品。
发现过程1996年巴斯夫开发了第1个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醚菌酯(kresoxim methyl),随后1997年捷利康公司(现先正达)开发嘧菌酯(azoxystrobin)。
并迅速占领市场。
相较于传统杀菌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优势明显:适用作物更多,防治谱更广,高效,用量低,适合与其他产品复配等;而且大多数产品拥有作物健康作用,可增绿,延缓衰老,使作物籽粒饱满,从而实现增产。
2000年,一些类似物进入市场,著名的药剂是诺华公司开发的肟菌酯(trifloxystrobin)。
但不久因诺华与捷利康合并成立先正达,基于反垄断的需要,肟菌酯被剥离给拜耳。
先正达公司授权杜邦公司开发啶氧菌酯和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混剂。
2002年,巴斯夫公司开发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代号BAS。
2004年巴斯夫公司又推出醚菌胺(dimoxystrobin),拜耳公司推出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均用于谷物。
2007年巴斯夫公司推出的肟醚菌胺(orysastrobin)。
住友化学2016年上市的mandestrobin是最近上市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作用机理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基于天然抗生素strobilurin A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新型杀菌剂,是能量生成抑制剂。
它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与病原菌细胞线粒体中cytb和C1复合体Oo部位的结合而抑制线粒体的电子传递,从而阻断细胞色素与细胞色素之间的电子传递(阻断的氧化),进而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使得线粒体无法并供给细胞正常代谢所需能量(ATP)。
2023年丙烯酸甲酯行业市场分析现状丙烯酸甲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合成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油墨、粘合剂等领域。
以下是对丙烯酸甲酯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的简要介绍:一、市场需求分析:1. 塑料工业:丙烯酸甲酯主要用于聚丙烯、聚甲醇丙烯酸甲酯等塑料的生产,随着塑料消费量的增加,对丙烯酸甲酯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2. 油墨工业:丙烯酸甲酯可用于溶剂型油墨的制备,随着印刷和包装行业的发展,对溶剂型油墨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促进了丙烯酸甲酯市场的扩大。
3. 粘合剂工业:丙烯酸甲酯可用于制备聚合物粘合剂,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纺织等领域,随着这些行业的发展,对丙烯酸甲酯的需求也在增加。
二、市场竞争格局:1. 主要生产企业:目前,丙烯酸甲酯市场上的主要生产企业包括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台塑集团等。
这些企业在生产技术、规模效益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2. 产品质量和价格:丙烯酸甲酯作为有机合成原料,产品质量对市场竞争至关重要。
在销售方面,企业通过产品价格、包装、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竞争来争取市场份额。
三、市场发展趋势:1. 环保要求提高: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丙烯酸甲酯行业面临着环保要求的提高。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生产更环保的丙烯酸甲酯产品,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 创新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丙烯酸甲酯行业也面临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例如,采用新的催化剂和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原料和能源消耗等。
3. 国际市场拓展:中国是丙烯酸甲酯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国家,但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加大对国际市场的拓展,利用全球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总的来说,丙烯酸甲酯行业市场需求逐渐增加,竞争格局逐渐趋于稳定。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丙烯酸甲酯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发展前景广阔。
然而,同时也需要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以及加大国际市场的拓展力度,提高行业竞争力。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等四大类杀菌剂市场概况及前景展望严明;柏亚罗【摘要】概述了三唑类、其他唑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及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等四大类重要杀菌剂的市场概况,近来年的发展走势及未来的前景展望,并对各类杀菌剂中市场份额较大或(和)市场增长较快的品种分别进行了介绍。
%Market overview, develop trend and prospect outlook on four fungicide sectors, including triazole, other azole, methoxyacrylate (strobilurin) and succinate dehydrogenase inhibitor fungicides, were summarized. Some of important fungicides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s. These products had larger market shares or (and) faster increase.【期刊名称】《现代农药》【年(卷),期】2016(015)006【总页数】9页(P1-8,11)【关键词】三唑类杀菌剂;其他唑类杀菌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市场;应用;前景展望【作者】严明;柏亚罗【作者单位】上海市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上海 201100;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1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552014年,全球杀菌剂实现销售额163.65亿美元,占632.12亿美元全球农药总市场的25.9%,同比增长4.4%。
西欧、日本和北美等发达市场是杀菌剂增长的先锋。
2014年,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以37.43亿美元的销售额超越了三唑类杀菌剂,成为全球第一大杀菌剂产品类型,三唑类杀菌剂位列第二。
近几年,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DHI)杀菌剂的增长最快,其2009—201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以2014年为基年)为26.8%;包括丙硫菌唑在内的“其他唑类杀菌剂”近几年也增长不俗,其2009—201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5%[1]。
2023年2-甲氧基丙烯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一、行业概述甲氧基丙烯,也称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常用于制备有机合成材料、聚合物、塑料、涂料等产品。
原料主要来源于石化工业,价格波动较大。
目前,在我国,甲氧基丙烯主要应用于聚合物领域,如水基涂料、漆、粘合剂、包装材料等。
同时,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该行业的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
在国际市场上,甲氧基丙烯主要应用于涂料、油墨、粘合剂等领域,产品质量要求较高。
欧洲、北美、亚洲市场是甲氧基丙烯的主要消费市场。
二、市场状况1.国内市场随着我国环保要求的提高和对新材料产品的依赖,甲氧基丙烯市场需求在逐步增加。
根据市场调查,目前国内生产的甲氧基丙烯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产品价格相对较高。
同时,生产企业普遍存在设备老化、生产工艺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2.国际市场国际市场上,甲氧基丙烯的价格波动较大,一般以美元计价。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甲氧基丙烯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亚洲等地,其中以欧洲市场为主,具有较高的供应能力和市场份额。
根据市场调查,目前国际市场上甲氧基丙烯的供需状况较为平稳,部分生产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压力,价格稍有下降。
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甲氧基丙烯的市场潜力依然巨大。
三、市场前景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甲氧基丙烯市场需求将继续增加。
特别是在环保、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甲氧基丙烯应用前景更是十分广阔。
同时,当前市场上缺乏优质的甲氧基丙烯供应商,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未来生产企业应加强技术改进、提高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以及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以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总之,甲氧基丙烯是一种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潜力的化工产品,未来发展空间仍然巨大。
世界杀菌剂新品种的开发进展及发展趋势2006-12-13?世界需要粮食,农业需要农药。
要保证农作物的增产丰收,除杀虫、除草、灭鼠外,对病害的防治也是重要手段。
杀菌剂与杀虫剂和除草剂相比,其市场额和品种相对较少,并且杀菌剂市场波动较大。
但是,80年代以来,世界杀菌剂新品种的开发仍取得很大进展,如三唑类、酰胺类、嘧啶胺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等。
现将近20年来世界杀菌剂新品种的开发进展及发展趋势介绍如下:一、开发进展及特点1. 三唑类自1973年拜耳公司推出第一个商品化具有手性碳的杀菌剂三唑酮之后,三唑类杀菌剂的发展特别引人注目。
其发展之快,数量之多,是以往任何杀菌剂所无法比拟的。
目前,这类杀菌剂已有约40个品种商品化,其中近年来开发的品种有7个。
近期开发的化合物特点是除对白粉病、锈病、黑星病等有活性外,对网斑病、灰霉病、眼纹病等多种病害亦有很好的活性,持效期长。
另一特点是与常用的三唑类杀菌剂相比分子结构变化较大,且大多含氟。
环氧菌唑对一系列禾谷类作物病害如立枯病、白粉病、眼纹病等十多种病害有很好的防治作用,不仅具有很好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而且具有内吸和较佳的残留活性,使用剂量为75~125g/hm2。
氟喹唑主要用于防治由担子菌钢、半知菌类和子囊菌纲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可有效地防治苹果上的主要病害如苹果黑病和苹果白粉病,对白粉病菌、链核盘菌、尾孢霉属、茎点霉属、壳针孢属、埋核盘菌属、柄锈菌属、驼孢锈菌属和核盘菌属等真菌引起的病害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使用剂量为100~400g/hm2。
意大利Isagro 公司开发的氟醚唑属第二代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优良的广谱活性,持效期长达4~6周,使用剂量低,通常为25~100g/hm2。
硅氟唑是由日本三共化学公司开发的含硅、含氟三唑类杀菌剂,具有很广的杀菌谱,其对子囊菌类、担子菌类及众多不完全菌类均有很高的抗菌活性。
使用剂量为50~100g/hm2,商品名为Mongazit、Patchikoron、Sanlit。
05/820 2016年底,河北艾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与吉林八达签定合作代理协议,艾林成为该产品国内5家制剂企业代理商和全部国际市场独家代理商。
两家企业强强联合,优化整合资源,携手打造国内“甲氧基”第一品牌。
丁香菌酯简介 丁香菌酯,是由沈阳化工研究院研制,吉林省八达农药有限公司登记开发的一款高端的杀菌剂,属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产品,同时兼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其具有广谱、低毒、高效、安全的特点,有免疫、预防、治疗、增产增收作用。
对苹果树腐烂病特效,是目前防治腐烂病较为突出的药剂。
杀菌谱广,对瓜果、蔬菜、果树霜霉病、晚疫病、黑星病、炭疽病、叶霉病有效;同时对轮纹病、炭疽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瘟疫病、纹枯病、小麦根腐病、玉米小斑病亦有效。
丁香菌酯,开发代号SYP-3375,英文通用名coumoxystrobin,CAS 登录号[850881-70-8]。
其中国专利为CNl616448,申请日为2003年11月1l 日,拥有者为沈阳化工研究院;在其他国家申请的化合物专利有EPl683792、JP2007510674、US20070037876和W020********。
农业部药检所公示的“2016年第9批拟批准登记产品名单”中,吉林省八达农药有限公司的96%丁香菌酯原药和20%丁香菌酯悬浮剂将在我国获得正式登记。
制剂登记用于防治苹果树腐烂病,使用方法为涂抹,用药量为1,000~1,538.5mg/kg。
一、丁香菌酯的结构 丁香菌酯化学名称(E)-2-[2-(3-正丁基-4-甲基-2-氧代-7-色烯基氧)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结构式: 丁香菌酯的结构独特,仅含有碳、氢、氧3种元素,由2个天然产物片段香豆素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组成。
丁香菌酯通过抑制细胞色素b 和c1之间的电子传递而阻止ATP 的合成,抑制其线粒体呼吸从而发挥抑菌作用。
二、丁香菌酯的应用及功能介绍 丁香菌酯主要具备以下四个独特的功能: 1、免疫:它能够启动作物应急激反应,加强作物抑菌系统,激活作物细胞活力,启动作物抗病基因,加速作物组织愈伤,早期使用对真菌病害具有免疫功能。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概述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概述目前引人注目的以天然抗生素 Strobilurin A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新型杀菌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使其成为杀菌剂发展史上一块里程碑。
是世界农药界继三唑类杀菌剂之后的又一类极具发展潜力和市场活力的新型农用杀菌剂。
2008年此类杀菌剂的销售额达15.3亿美元,与位居第1位的三唑类杀菌剂市场持平。
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作用,无致癌和致突变等特点能有效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等真菌引起的病害。
由于独特的作用机制、高度的环境安全与超高活性使其开发前景广阔。
一、综述1.作用机理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作用机制目前比较清楚,这类杀菌剂的活性基团是甲氧基丙烯酸(酯/酰胺)。
主要作用于真菌的线粒体呼吸链中的细胞色素 bel复合物,阻止电子传递从而抑制真菌生长。
2、环境作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作物的选择性是来自作物体内酶的脱酯化作用,由于酶的脱酯化使其毒力丧失。
因此,药剂不会到达动、植物的线粒体,不会影响植物、昆虫、哺乳动物的电子传递,故对动植物安全。
另外这类杀菌剂的毒性也很低,没有致癌和致突变作用。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环境也有很好的相容性。
如嘧菌酯在光照和微生物作用下,于土壤中易降解。
田间条件下,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7~2d。
光解和微生物降解的产物也易在土壤中降解,在土壤中的流动性很差,且易被快速降解,所以对地下水安全。
没有挥发性,不易污染大气。
3、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除了能直接防治病害外,也能诱导许多作物的生理变化,尤其对禾谷类。
在农业上,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能提高产量,延缓植物衰老。
这是其它类杀菌剂所不及的。
4.抗药性及治理与其它杀菌剂一样,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也难逃抗性的厄运。
1998年 5月,在德国北部首先检测到了小麦白粉病的抗性菌株。
治理抗性首先是混用,由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抗药性已开始制约这类杀菌剂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国外农药大公司正通过生产与其他杀菌剂的混配制剂来解决抗性问题。
河南农业2020年第2期(上)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一类具有高效、广谱、安全、促生的新型仿生性杀菌剂,是世界农药界继三唑类杀菌剂之后又一个里程碑式的农用杀菌剂,极具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
一、作用机理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杀菌谱非常广泛,几乎对所有已知的真菌都有防治效果,施用剂量较低。
其作用机制都是通过阻塞细胞色素之间的电子传递,阻碍三磷酸腺苷(ATP) 的产生,干扰真菌体内的能量循环,从而抑制线粒体的呼吸,达到发挥抑菌杀菌的作用。
该杀菌剂对病原真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既能抑制菌丝生长,又能抑制孢子萌发。
二、环境影响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动植物非常安全,原因是这类化合物进入动植物体内后在酶的作用下迅速脱酯降解,使其毒力丧失,不会影响植物、昆虫、哺乳动物细胞线粒体的电子传递。
另外,这类杀菌剂的毒性也很低,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均>5000 mg/kg,且没有致癌和致突变作用,对环境也有很好的相容性。
如嘧菌酯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 7~28 d,在光照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在土壤中易降解,光解和微生物降解的产物也易在土壤中降解,其在土壤中的流动性很差,且易被快速降解,所以对地下水安全。
嘧菌酯没有挥发性,不易污染大气。
三、促生作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除了对植物真菌性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外,还有一个奇特的特性,就是能够显著地促进植物生长,延缓植物衰老,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
其原理是诱导植物产生生理变化,促进氮肥吸收,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生产能力;能提高植物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水杨酸含量来增加植物的抗病水平;能够提高植物抗高温、低温、涝害的能力;能降低乙烯含量,避免叶片早衰,最终促使植物根深叶茂,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
四、抗药性及治理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是作用靶标比较单一的杀菌剂,极易受病原物单基因或寡基因突变的影响,使药剂毒力下降或完全丧失,表现为抗药性。
该类药剂已被列入高等抗药性风险之列。
目前,已有小麦白粉病菌、黄瓜白粉病菌、黄瓜霜霉病菌、香蕉黑斑病菌、葡萄霜霉病菌对这类杀菌剂的抗药性菌株出现。
丙烯酸甲酯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丙烯酸甲酯(Methyl Acrylate)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油漆、涂料、粘合剂等众多领域。
本文将对丙烯酸甲酯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以便提供对该市场的深入了解和投资决策的参考。
2. 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丙烯酸甲酯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得到了持续的增长,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根据市场调研,丙烯酸甲酯的全球市场规模在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丙烯酸甲酯市场的发展受益于塑料、油漆、涂料等行业的增长以及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3. 市场驱动因素3.1 塑料行业的增长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以及消费习惯的变化,塑料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丙烯酸甲酯作为塑料的重要原料之一,受益于塑料行业的增长。
各类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包装、建筑、汽车等领域的需求增加,将进一步推动丙烯酸甲酯市场的发展。
3.2 油漆与涂料行业的需求增长油漆与涂料行业是丙烯酸甲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随着建筑、汽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油漆与涂料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丙烯酸甲酯作为一种重要的涂料原料,其需求量将受到提振,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4. 市场挑战与风险4.1 原材料价格波动丙烯酸甲酯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包括丙烯酸、甲醇等。
这些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对丙烯酸甲酯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可能导致成本上升,进而影响市场竞争力。
4.2 环境法规限制丙烯酸甲酯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各国对于有机化学品的环境法规日益严格,这对丙烯酸甲酯的生产与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与技术来满足环境法规的要求,这可能增加生产成本,对市场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
5. 发展机遇5.1 新兴市场的开拓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为丙烯酸甲酯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
这些国家对于塑料、油漆、涂料等领域的需求增长迅猛,对丙烯酸甲酯的市场需求也在增加。
丙烯酸及酯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摘要:丙烯酸及酯是重要的制造业原料,在建筑业、包装业、卫生产业、纺织业中,均有广泛应用。
我国是丙烯酸及酯产能较大的国家之一,国内产能在全球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了解丙烯酸及酯的市场现状,分析其发展前景,可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丙烯酸;酯产品;生产现状;发展前景近几十年来,我国工业不断发展,而作为重要工业产品的丙烯酸及酯类产品,产能不断提升,在国民生产及生活中的应用也不断增多。
目前,此类产品在建筑、医药、化工、农业、轻工等诸多领域均得到应用,且展现了巨大的发展前景。
一、丙烯酸及酯在市场中的主要用途丙烯酸为有机化合物,散发刺激性气味,化学性质十分活泼,是丙烯氧化之后获得,下游用途十分广泛,是丙烯酸树脂的主要制备原料。
丙烯酸和丙烯酸酯可以共聚、均聚,生成的聚合物,在涂料、建材、高吸水性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树脂中应用广泛。
现如今,在全球范围内,丙烯酸的下游产品,主要用在水处理、纺织品、表面活性剂、个人护理产品、胶粘剂等诸多领域,其中以个人护理产品中应用最多,占比为29%;有机化学品次之,占比18%;表面活性剂占比16%,胶粘剂占比13%,纺织品占比13%。
具体见图1。
图1:丙烯酸及酯类产品的用途分类具体分析丙烯酸及酯在主要行业中的应用途径如下:(1)卫生材料:目前,丙烯酸及酯类产品,在个人护理领域中,主要有四大用途,分别是化妆品与护发产品、隐形眼镜、牙印模胶、纸尿裤等。
甲基丙烯酸氨基酯、季铵单体共聚物,可以在头发表面聚积,因此可用于护发产品中。
阳离子聚电解质和头发中的角蛋白彼此亲和力较强,可用作阳离子的调节。
柔性的隐形眼镜,是羟基酯、交联剂与其他共聚单体构成的水凝胶,其亲水性强,佩戴舒适感强。
而多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在齿科领域中应用该广泛,包括义齿、假牙、临时牙冠、填牙及牙科粘合剂等。
高吸水性树脂,是纸尿裤类产品的重要原料。
近年来,二胎政策的开放,促使婴儿尿布产业发展迅速,由丙烯酸制造的高吸水性树脂,在婴儿尿布、成人失禁垫、妇女卫生巾中得到广泛应用。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合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和工业领域的化学物质。
这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并被广泛用于防治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通过抑制或破坏微生物细胞壁、膜和代谢途径,从而实现对微生物的控制。
由于其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保障作物产量、促进医药领域发展和提高工业生产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合成方法,包括三种常用的合成方法。
然后,探讨该类杀菌剂在农业、医药和工业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及潜力。
接着,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优缺点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其局限性以及改进方向。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本文所涉及的内容,并展望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未来研究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合成方法、应用领域和优缺点,并探讨其发展前景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通过对该类杀菌剂进行深入了解,希望能够提供有关研究人员和相关领域从业者参考,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效果的提升。
2.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合成: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和工业领域的重要化学物质。
其合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2.1 合成方法一:该方法采用丙烯酸叔丁酯作为原料,首先通过加成反应将其与溴乙烷反应得到3-溴-2-甲氧基丙基丙烷。
随后,通过碘代反应将3-溴-2-甲氧基丙基丙烷转化为3-碘-2-甲氧基丙基丙烷。
最后,利用金属钠与碱性条件下的缩合反应,将3-碘-2-甲氧基丙基丙烷与适当的羰基化合物缩合,即可制得目标产物。
2.2 合成方法二:该方法以乙醛为起始原料,经过氢化、脱水、羰基化等一系列的反应步骤,最终合成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2.3 合成方法三:该方法采用甲氧基丙烯酸与适当的酐类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杀菌剂肟菌酯的合成肟菌酯(Trifloxystrobin)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随着此类天然β-甲氧基丙烯酸酯衍生物的发现,人们研发出了新一类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
肟菌酯的开发为世界农药市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该杀菌剂性能卓越、防效持久而且杀菌方式独特,所以其市场潜力巨大。
另外,Bostanian 等通过大量动物实验和研究,发现肟菌酯毒性极小,如若被吸收进体内,大部分都会被排出体外,只会有极小的残留。
对肟菌酯进行药理实验,发现它对胎仔无催畸形性,无突变异性,所以该杀菌剂安全性高,而且肟菌酯溶解快、易水解,也能在植物体内、土壤以及水中迅速降解,对动植物毒性极低,对环境友好,堪称绿色杀菌剂。
1 肟菌酯传统合成工艺的概述1993年Brand等申请了一篇专利,专利中以邻甲基苯乙酸甲酯为原料,使用液溴溴化得到邻溴甲基苯乙酸甲酯,再让它与(E)-间三氟甲基苯乙酮肟反应得到(E)-2-(α-(((α-甲基-3-三氟甲基苯基)亚胺)氧)-O-甲苯基)-乙酸甲酯,接着再将其氧化,之后与甲氧基胺盐酸盐反应,最后得到目标产物肟菌酯。
对于第一步反应,有文献选择溴化,也有文献选择氯化,因为氯代在工业上比较便宜,但是氯的离去性显然没有溴好,不易发生取代反应。
Cliff等就使用NBS在四氯化碳中进行溴化反应,产率也比较理想。
1995年Ziegler等以邻溴甲基苯硼酸为起始原料,将它跟(E)-间三氟甲基苯乙酮肟进行反应,得到相应的取代产物后再和2-氯-2-甲氧基亚胺-乙酸甲酯反应,即可得到肟菌酯。
该方法最后一步使用到了昂贵的催化剂Pd(PPh3)4,成本较高,不适合工业化。
1996年Pfiffner等使用邻溴甲基苯乙酸甲酯与苯甲酰羟胺作为起始原料,在碱性条件下脱去一分子HBr,产物再进一步在盐酸作用下得到邻氨基氧-甲基-苯乙酸甲酯的盐酸盐,之后,将其与间三氟甲基苯乙酮脱去HCl和H2O,产品再与亚硝酸叔丁酯反应得到一个酮肟化合物,接着用硫酸二甲酯甲基化就可以得到最终产品。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前景广阔(一)
目前引人注目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世界农药界继三唑类杀菌剂之后的又一类极具发展潜力和
市场活力的新型农用杀菌剂。
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作用,无致癌和致突变等特点,能有效防治子囊
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等真菌引起的病害。
由于独特的作用机制、高度的环境安全与超高活性使其开发
前景广阔。
2009年杀菌剂市场情况
2009年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销售情况
2010年全世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产品的销售额为27.62亿美元,占世界杀菌剂市场总销售额的25%。
据预测,未来5年年均增长率为5.1%,市场前景广阔。
据农药行业“十二五”规划,我国“十二五”期间杀菌剂复合增速将大大超越杀虫剂、除草剂,高达20.65%。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属于杀菌剂的一个子类别,是近些年各类
杀菌剂复合增速最快的一个类别。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前景广阔(二)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主要品种(销售额单位:亿美元)
含有此类杀菌剂专利情况(含失效专利)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前景广阔(三)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前景广阔(四)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主要品种介绍:
1.嘧菌酯
上市时间为1997年,主要适用作物谷物、大豆和水稻,2010年销售额10.65亿美元,由先正达开发。
目前在85个国家登记80种不同作物。
整个生长季内,可与三唑类杀菌剂混配使用,与环唑醇、丁苯吗啉、灭菌丹、霜脲氰、丙环唑、咯菌腈、百菌清、甲霜灵混配使用。
存在一些弱点,如对谷物上的网斑病等防治效果不理想,因此,该公司感觉到潜在的威胁,并加紧研发第二代产品——啶氧菌酯。
2.醚菌酯
上市时间为1996年,主要适用作物谷物、蔬菜和水稻,2010年销售额1.20亿美元,由巴斯夫开发。
杀菌谱没有嘧菌酯广泛,但对白粉病更有效,近几年白粉病对醚菌酯的抗药性受到关注。
由于新品种不断推出和仿制品种的竞争,醚菌酯失去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巴斯夫也加紧研究其衍生物,以填补醚菌酯的杀菌谱方面的缺憾,并随后就研发第二代产品——吡唑醚菌酯以及肟醚菌胺。
3.吡唑醚菌酯
上市时间为2002年,主要作物市场是大豆、谷物、玉米、葡萄和果蔬,2010年销售额7.00亿美元,由巴斯夫开发。
在50多个国家登记100多种作物,也可用于非农作物,如草坪和观赏植物。
有研究表明吡唑醚菌酯可提高烟草抗花叶病毒和假单胞杆菌的能力。
与氟环唑复配用于防治谷物病害,也可与啶酰菌胺、丁苯吗啉、戊唑醇混配。
2009年吡唑醚菌酯销售额达7.35亿美元。
2009年巴斯夫同意孟山都使用吡唑醚菌酯用于种子处理剂,2010年在美国登记。
位居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市场的第二位,仅次于嘧菌酯。
4.肟菌酯
主要适用作物于大豆、谷物、玉米、葡萄和果蔬,2010年销售额5.35亿美元,2000年由诺华公司开发(2001年由拜耳销售)。
具有耐雨水冲刷和表面蒸发再分配的性能,不会对非靶标组织造成不良影响,并在土壤和地下水中
分解很快。
防治白粉病和叶斑病有特效,适宜作物为葡萄、苹果、小麦、花生、香蕉、蔬菜和水稻等。
开发了与环唑醇、丙环唑、克菌丹、霜脲氰、戊唑醇、丙硫菌唑的混剂。
2001年由拜耳销售,随后在80多个国家登记并扩大了杀菌谱。
2005-2006年销售额下降,2007年以后销售额上升,2009年达到4.90亿美元,2010年销售额5.35亿美元。
5.唑菌酯
沈阳化工研究院2003年开发的一种高效广谱、兼具预防和治疗活性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杀菌活性高、抗病谱广且与环境相容性好。
2009年上市,2010年在我国获得登记。
已经获得中国、美国、日本发明专利。
6.丁香菌酯
沈阳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杀菌剂,已经获得中国和美国专利授权。
原药和20%丁香菌酯悬浮剂已获得农业部农药临时登记。
该药剂有广谱性,对多种病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7.烯肟菌酯
沈阳化工研究院1997年开始研发,2006年上市。
2002年全国农药药效试验总结会上被认定为当年最好的试验品种之一
2003年英国植物保护大会上被评为世界上四个最有潜力的品种之一。
由浙江化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联合开发,苯醚菌酯目前已经获得苯醚菌酯的三项中国发明专利和一项南非发明专利的授权。
8.苯醚菌酯
苯醚菌酯杀菌谱广、杀菌活性高、见效快,且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属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苯醚菌酯是一个预防兼治的杀菌剂,同时经药剂喷施后植株的光合作用增强,能使作物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青枝绿叶,从而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9.氟嘧菌酯
上市时间为2004年,主要作物市场是谷物,2010年销售额1.40亿美元,由拜耳开发。
与丙硫菌唑、戊唑醇的混剂2011年在阿根廷获准用于种子处理。
市场销售额稳定增长。
10.啶氧菌酯
上市时间为2001年,主要作物市场是谷物、苹果,2010年销售额1.35亿美元。
啶氧菌酯2001年先正达公司开发,杜邦公司2006年获得全球销售权。
内吸活性最强,对锈病和叶斑病治疗活性较好。
受嘧菌酯影响,啶氧菌酯的发展潜力受到限制。
杜邦公司获得全球使用权后,啶氧菌酯的商业潜力发挥到极致。
2009年销售额增长到1.45亿美元,杜邦公司也扩展了该产品的登记。
2010年销售额稍有下降,为1.35亿美元。
11.苯氧菌胺
上市时间为2000年,主要作物市场是水稻、水果和蔬菜,2010年销售额<0.3亿美元,由日本盐野义制药公司开发。
比其他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毒性低。
具有保护、铲除、渗透和治疗作用。
但对谷物病害没有活性,主要防治稻瘟病和水稻条斑病。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前景广阔(五)
1.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1996年才进入市场,到2011年短短15年已经占据杀菌剂市场份额的25%。
因其广谱、高效,将继续在病害防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目前市场占主导地位的三个品种为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和肟菌酯。
醚菌酯和啶氧菌酯应用范围相对较窄,但是杜邦正在不断扩展啶氧菌酯的应用范围。
3.由于单剂的抗性问题,各大公司都在注重混剂的开发,预计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将继续占据杀菌剂主要市场。
混剂的开发将延长这类杀菌剂的使用寿命,扩大防治谱和适用作物。
与三唑类、取代苯类复配是其主要的混剂发展方向。
4.混剂的开发推动其他杀菌剂市场,如氟环唑、丙硫菌唑、环丙唑醇等。
氟环唑2009年销售额4.25亿美元,占三唑类杀菌剂销售额的18.3%,比2004年增长1.5%。
丙硫菌唑2009年销售额4.21亿美元,占其他唑类杀菌剂销售额的52.1%,比2004年增长69.6%。
环丙唑醇2009年销售额2.00亿美元,占三唑类杀菌剂销售额的8.6%,比2004年增长6.8%。
2010年销售额攀升至2.50亿美元。
5.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2014年市场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