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一 审题立意
- 格式:pptx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117
高考语文作文的审题立意专题复习一、考点分析高考作文命题的常见形式1.命题作文2.材料作文3.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要求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思想健康④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⑤见解新颖材料作文较之话题作文,审题上有一定难度。
它首先要求考生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材料在作文中必须引用,而由材料引发其他联想,通过分析、议论,表达自己对人对事对物比较深入的思考。
虽然标明文体不限,实际上受材料本身所限制,还是以议论为主,不像话题作文,所给材料可引可不引,只要在话题范围内,天马行空,任你驰骋。
所以,材料作文本身就是一种限制性很强的作文,千万大意不得。
但也有好处,就是注意到了读写结合。
对材料的审读也应该是很重要的能力,因为它直接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是否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否对事物的分析不停留在其表面,而能深入事物的本质内涵。
事实上,对材料审读有偏差的同学,即便其文笔再好,作文也缺乏对事物认识的深度,或者,观点容易偏激。
除了审题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外,材料作文的基本定位也要注意。
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的基本定位如下:(1)引述材料。
这是第一步定位。
材料字数如果比较多,可以概括性引述;材料字数比较少,可以照引不误。
(2)分析材料,概括中心内涵。
(3)联系现实,提取观点。
(4)由此及彼,产生联想,想到其他事情,紧扣观点,具体深入分析。
联想根据论证观点的需要,可以是相似联想、相反联想、相关联想等。
选例必须精当,对事情的分析,必须能够恰如其分地说明你的观点。
(5)做出结论。
二、专题详解第一、第一构思阅读材料或话题时首先“冒”出来的“第一构思”,在通常情况下是为大家所普遍认知、一再提起的,也是考场上绝大多数考生在第一时间想到的。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要求考生能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在写作方面就应当注意立意的新颖与深刻,有别于“众生俗论”,因此,应当注意避免“第一构思”。
第二、运用发散思维提炼观点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索,为自己提供多种立意,便于从中选择,确保自己的写作具有开阔的视野和高质量的立意。
2020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选择题练习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2020高考作文审题立意选择题练习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农夫汤姆养了一群羊。
放牧时,他总是放声高唱:“我雪白的羊群啊,多么可爱……”可是,有件事让汤姆感到有些遗后憾——他的羊群里还有一只黑羊。
汤姆盘算着要卖掉黑羊,“这样我的羊群里就都是可爱的白羊了!”冬天到了。
一天,在一场暴风雪中,汤姆与羊群走散了。
当暴风雪停息的时候,漫山遍野银装素裹,汤姆四处寻找,哪里还有羊群的影子?这时,汤姆看到远处有一个晃动的小黑点,跑过去,果然是那只黑羊,其他的白羊也在那里。
汤姆兴奋地抱起了那只立功的黑羊:“多亏了有你!”春天,汤姆的羊群里又多了几只黑羊,他的歌声依旧嘹亮:“我的羊群啊,多么可爱……”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不适合的两项是()A.《识才当于未显之时》B.《多看几眼辨人才》C.《缺点与优点》D.《天生我“才”必有用》E.《一视同仁》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哈佛凌晨4点半》最初在网上疯转,后又出版成书,畅销一时。
该文描述的是,凌晨4点多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莘莘学子已经坐满图书馆,静静看书、思考、做笔记……然而,耶鲁大学本科毕业、今年8月底入读哈佛大学商学院MBA的李柘远,通过亲身经历和调查证明,“哈佛凌晨4点半图书馆的景象”只是一个想象,根本不存在。
《哈佛凌晨4点半》显然已经不是鸡汤了,如果说是,也只是抹了点鸡油的假鸡汤。
可是,这样的鸡汤为何迷倒了几乎所有的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学子?请根据材料,联系现实,阐释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不适合的两项是()A.《善意的鸡汤无需辨真伪》B.《读书的力量是伟大的》C.《莫被“鸡汤”遮蔽双眼》D.《鸡汤虽好,明辨为妙》E.《不做盲从的“鸡汤族”》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满分写作指导:审题、立意审题立意,是作文的第一关,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审题是指通过对文章题目、材料等诸多要素的审察、辨析、思考来准确把握题意指向和题意范围,再选用适合的文体和表达方式,并据此立意构思。
作文的审题,关系到文章中心思想的确立、材料的选择。
审题的成功与否,将影响全篇内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决定着构思能否按正确的方向展开,可见其重要性。
而文以意为主,因此审题与立意又密不可分。
清代王夫之说:“意犹帅也。
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思想的深度。
立意的正误高下,决定了文章的成败得失。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因此立意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实,高考语文新课标《考试大纲》在写作的“基础等级”中就有“符合题意”的要求。
“符合题意”就是要求考生对命题者所给的题目,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要准确全面地理解试题中各个部分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内涵,分清优劣、是非。
从高考阅卷的实际情况来看,那些立意高远、深刻、新颖的文章往往受到青睐。
高考阅卷老师往往会从以下角度来判断一篇文章在审题立意方面是否准确:(1)看标题。
这是阅卷老师判断文章是否切题的一个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步骤。
因此,考生拟写作文标题时不妨将切题的字眼嵌入其中。
如优秀作文《青春万岁》,标题醒目亮丽,将“青春与不朽”的作文材料嵌入其中,切题有力,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好感油然而生。
(2)看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也是阅卷老师寻找作文观点的关键所在,因此,开头最好言简意赅、开门见山地摆出观点,结尾用韵味无穷的语言呼应观点。
如优秀作文《心之所安,一路风景》的开头就用“孙中山说:‘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
’将心灵安放于所向之事,倾注全身力量执着向前,才能成就一路绮丽的风景”提出论点,结尾用“心之所安,一路风景”回应论点。
(3)看题记或小标题。
题记往往展示主要内容,揭示作品内涵,起到导引全文的作用。
专题一掌握关键的读懂古诗能力——读懂比答题更重要一、古诗类别附:诗体解释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皆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究对仗、平仄,没有字数、句数的限制,押韵较自由。
2.近体诗也叫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这类诗讲究字数、句数、平仄、对偶、押韵等,规矩很多。
3.词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字,字有定声。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单调只有一段,双调分两大段,每段的平仄、字数、句数大体一致。
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包括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二、古诗基本特点与结构特点1.基本特点:情景结合(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抒乐情,哀景抒哀情。
(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
2.结构特点诗⎩⎪⎨⎪⎧ 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近体诗⎩⎪⎨⎪⎧⎭⎪⎬⎪⎫绝句:前两句写景(次),后两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 (律诗:前四句写景(次)后四句抒情(主) (有的诗讲究起承转合) 词⎩⎪⎨⎪⎧ 上片(阕)⎩⎪⎨⎪⎧⎭⎪⎬⎪⎫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渡写景(次)下片(阕) 抒情(主)一、读出标题信息诗歌的标题相当于诗歌的眼睛,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
读懂诗歌,首先要借助对标题的分析窥见诗中蕴藏的丰富信息。
1.从标题推知写作的具体内容及情感的触发点2018年全国卷Ⅱ诗歌标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江苏卷“寄和州刘使君”、浙江卷“送王昌龄”,都对诗的具体内容及情感的触发点作了提示或概括。
这类标题,诗人常常会把诗作叙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缘起等内容在题目中向读者作交代。
因此,赏析诗歌时抓住题目中交代的主要事件,便可比较容易地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2020年高考命题作文审题立意写作指导一、【命题类型】(一)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1.词语式命题如这“新”。
这是个形容词,它的含义是刚出现的或刚经历到的。
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具体的词语,我们可以联想到物之新,联想到人之新,联想到事之新;也可以是一些抽象的新,如创新,新颖、新潮等。
(2)动词。
我们就要注意这个动词所表示的这个动作行为的本身的意思,然后给这个动词添加宾语,使它的动作性更加明确。
如2006年安徽卷的“读”,我们知道“读”这个动词的含义是主要是指阅读,那么阅读什么呢?我们可以加上适当的宾语,如具体的读某一本书,抽象的还可以读人生,读社会,读人等。
这样文章写起来就会具体而不空泛了。
(3)形容词。
要了解这个词语所表示的人或物的性质、状态。
如2004年上海卷“忙”,这个词语应该是表示人处在一种没有空闲的状态中。
这个状态可以是形容一个人或一个集体的状态,可以是忙得有收获,也可以是忙得无结果,是一种忙乱。
2.短语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这类命题大致有偏正、动宾、主谓、并列几种。
(1)偏正结构。
题眼一般是修饰语。
外于中心词位置上的词,直接规定写作内容与角度,而修饰成分的词语则往往影响选材。
如2006年北京题《北京的色彩》,作文题中已经列举了一些,如天坛、故宫、天安门、胡同、长城等,你可以从这些符号中任选其一来写,也可以另外选择,但不管怎样,你必须选取北京的有代表性的建筑与事物来写。
(2)动宾结构。
题眼一般是前面的动词。
如2005年天津题《留给明天》,题眼就在“留给”上。
围绕“留给”,首先应明确“明天”一词指的是“未来”,而“留给”的可以是具体的东西,也可是抽象的精神。
由于“留给明天”主语、宾语的空缺,给了我们很大的联想、想像空间。
①从“谁”留给明天的层面思考:可以是“我”要留给明天什么(可借此对自己的未来表态,回答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可以是我们这一代人要留给明天什么,也可以是历史上某位名人已留给明天什么。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题专家解析、审题立意、同题作文(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知识梳理、古诗鉴赏、阅读理解、计划总结、学习综合、试题大全、教案大全、作文大全、语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knowledge sorting, ancient poetry apprecia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plan summary, learning synthesis, test questions, lesson plans, composition, Chinese, and other materials.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题专家解析、审题立意、同题作文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题专家解析、审题立意、同题作文(全部)1、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新课程 I 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适用地区: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山西安徽广东福建)四、作文。
第一讲作文的审题立意审题就是对题目要求进行全面、详细的剖析,正确领悟其含意,掌握写作方向和要求,切忌片面理解,左支右绌,因小失大。
一篇文章在审题上站稳了,这篇文章的大方向就掌握住了,写起来一般不会出太大问题。
一、审题的要点是正确审题第一要逐字逐句地把作文题全面、仔细地读清楚,同时注意要点字词,把这些要点字词频频咀嚼并认真推测,还要细读命题中的“要求”或“注意” ,并把它们全都表此刻文章中间。
考场上,如何才能做到正确审题呢?审题的过程与构想作文又是一种如何的关系?1.审清“标记”,确立文章体裁审题第一是确立文章体裁。
一般状况下,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己的“标记” ,抓住了表现体裁“标记”的要点词语,就能够确立所给题目属于哪一种体裁,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2.审清要求,确立文章范围审题不单要确立文章的体裁,还要确立题目所划定的范围。
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贴题,要点突出。
3.审清“题眼”,确立写作重心审题还要依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立文章的要点,而确立文章要点的要点就是抓住“题眼”,比方要点词、要点句、表示语等。
掌握住了“题眼” ,也就掌握住了文章的要点。
4.审清因素,确立文章内容有些作文命题所给因素较少,表意也比较归纳宽泛,有的甚至抽象模糊,这就给审题增添了难度。
对于这种题目,只需审清已知因素,并在已知因素上增添有关系的新的因素,就能正确地确立文章的写作内容,题旨就能清楚地展现出来,审题的困难就会水到渠成了。
用“戴着枷锁跳舞”来形容考场作文堪称形象而熨帖。
这个比喻已经形象地告诉大家,考场作文是一种选拔人材的考试,它有自己的规则,不行能让你信马由缰、天马行空,所以,拿到题目后,务必三思尔后行,切忌敷衍了事。
另一方面,只需我们认真地去审题,使作文题意明确和看法鲜亮,完整部是能够做到的。
审题年年有,年年有跑题。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有时是因为考生的态度不够正直,缺乏了一点耐心和仔细。
所以,审题时必定要正直态度,做到耐心、仔细,力争迅速、全面、正确。
2020届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一、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个成语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可是也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播种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
审题立意:一、材料的重心在后面一句话。
从后一句入手或者两句话联系起来谈,视为切题。
如:即使收获跳蚤,也要播种龙种;得到瓜豆当可喜,收获跳蚤也不悔;付出与回报。
如果只从前一句阐述,视为合题,如:付出总有回报。
如果空泛地谈“理想与现实”“要辩证地看待”等,则视为偏题。
二、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知足者富。
——老子《道德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审题立意:二、审题立意:(1)人常知足,方能有富足感。
(2)人生立世,不可满足,当自强不息。
(3)物质上当知足,精神上当不足。
三、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20岁不漂亮,30岁不富有,40岁不健康,50岁不智慧,那他的一生就是虚度了。
审题立意:三、参考立意:(1)珍惜光阴,绽放自我。
把握当下,花开堪折直须折。
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
(2)辩证看待人生不虚度的定义。
活出自我风采。
追求人生真正价值。
四、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目前,智能手机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国内手机企业纷纷创新以求突破。
甲企业致力于硬件的研发,制造性能更好的芯片、更薄的机身、更高像素的摄影头;乙企业着眼于软件的开发,设计更便捷的界面、更人性化的系统;丙企业专注于商业模式的更新,策划更新颖的营销方式、更有效的竞争策略。
企业为求发展而积极创新的这些做法,引起了人们更广泛、更深入的讨论和思考。
审题立意:四、本材料作文题,可以部分立意,也可以整体立意。
从实际情况来看,整体立意对材料的整体把握更好一些,部分立意更突出某个方面。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审题立意与写作指导【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
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
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
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
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2020年高考全国一卷作文题真可谓“欧·亨利式的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今年的高考注定是一场不平凡的考试,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既是对文化知识的考查,也是对人生认识的考查。
因此考前绝大部分模拟作文题都倾向于考查与疫情有关的内容,尤其是突出青年使命担当。
令人意料不到的是,今年的高考命题者选取了一段春秋争霸的故事,脱离了前几年喜欢选用最新时事的套路,相信会给很多人以“惊喜”,毕竟在考场上遇到新题会让一部分喜欢“套作宿构”的学生瞬间手忙脚乱。
但是,如果不考虑“套作宿构”,仔细分析题目内容,其实还是比较符合全国一卷的风格:任务驱动明显,体现辩证思维,强调“立德树人”,这又是合情合理的。
“管鲍之交”的故事、齐桓公九合诸侯的历史虽不能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作为高中毕业生这应该是必备的文化知识吧,由考生熟悉的事例引出题目任务,这是延续了前几年的命题风格,同时由历史典故引出话题也正是体现了“文化自信”的追求。
三个人物各有特点,这自然形成审题的三个角度:齐桓公:志向高远、心胸宽阔,唯才是用,所以能成就霸业;鲍叔:不计私利、审时度势、谦虚礼让,对齐桓公任用管仲起到了重要作用;管仲:才能出众、当仁不让、恪尽职守,有力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他们的品行、格局、人格境界、为国为民的情怀,不但让他们在历史上曾经发挥重要作用,展现出独特人格魅力和思想价值,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值得尊重和学习,能够让我们从历史人物的事迹中获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