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英国革命前议会与王权斗争
- 格式:ppt
- 大小:338.00 KB
- 文档页数:13
英国历史上的王权与议会制度斗争英国历史上,王权和议会制度的关系一直是不断变化的。
在中世纪初期,英格兰的君权是绝对的,国王拥有统治权力,代表上帝和国家领土,他们没有受制于议会的限制。
然而,在17世纪英国经历了一场剧烈的政治斗争,也就是盎格鲁-苏格兰战争和清教徒革命,最终导致了国王和议会之间的权力平衡。
在英格兰君主国的早期,起诉不听从于国王的牧师是一种重罪。
国王拥有目睹诉讼,并可裁决案件,也可以取消法庭的裁判结果的权力。
然而,17世纪初,变革的气息开始涌现。
这时,英国议会的权力逐渐增强,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个强大的君主是会让人民忍受很多痛苦的。
盎格鲁-苏格兰战争期间,国王和议会之间的斗争进一步升级。
国会通过了一项法律,将收入与资产相结合的窃取行为定为犯罪,这一法律被国王拒绝批准,从而导致了更多的争议和对抗。
清教徒革命是英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之一。
到1642年,国王和议会的矛盾已经达到了顶峰。
一部分国王的支持者和议会派之间发生了暴力冲突,结果,国王被捕。
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在伦敦被处决,这一事件让王权和议会之间的斗争彻底结束。
接下来,议会制度获得了更多的权力,这一时期被称为共和国时期。
除了议会的代表外,国王以及众议院的代表也获得了更多的权力。
1649年,英国宣布成为共和国,议会制度和宪政体制得以建立。
共和制度一直持续到1660年,查理一世的儿子重回王位。
在17世纪末,议会的权力进一步增加。
议会通过了《1689年权利法案》,宣称定会议会具有立法权,并规定了英国君主必须咨询议会。
这个文件使得英国成为一个具有制衡立法机构的宪政国家。
总之,英国历史上的王权与议会制度斗争,反映了政治权力从单一的君主领导转变为代表市民意志的政府。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变革,以及伦敦经常出现的争斗、抗议和爆炸事件,都表明了英国社会和政治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英国议会与王权的决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民主派的纲领——《大抗议书》1.⑴.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⑵.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成为英国革命爆发的导火线。
2.开始的标志:长期议会的召开——要求限制王权;通过《大抗议书》(1).为筹集军费,1640年4月召开议会,反对派不讨论征税问题,查解散议会。
(2).各阶层都主张召开新的议会。
在强大的内外压力之下,查再次召开议会。
3.《大抗议书》⑴背景:①无议会统治时期统治更加反动②1638年苏格兰起义,国王要征税③1640年国王不得不召开议会⑵目的:抗议与限制王权,建立君主立宪制度⑶内容:二百余条列举查理一世滥用王权行为提出资产阶级经济与政治要求⑷特点:态度比较激进;提出要求更彻底⑸结果:查拒绝《大抗议书》,决定对议会进行镇压。
引发英国内战的爆发⑹.意义:体现了议会政治经济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盟的政治基础二.革命的巅峰——共和国的成立——内战过程及结果1.过程:⑴1644年,克伦威尔“铁军”在马斯顿荒原大败王军,战局转折。
⑵1645年,克伦威尔改组议会军,加强战斗力。
⑶1645年6月,议会军在纳西比战役中歼灭王军主力。
⑷1647年,俘获查理一世,第一次内战结束。
⑸1648年,大败苏格兰军,再次俘获国王。
2.结果:⑴1649年初,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⑵1649年5月19日,议会宣布英国为共和国三.反复的较量1.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⑴背景:①国内:王党分子在北部积聚力量准备反扑;未得到土地的农民举行抗议活动。
②国外:法国、荷兰统治者不满英国事变;爱尔兰、苏格兰拥立查理为新国王⑵.进程(或表现)①1651年,镇压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反抗行动。
②1652年,征服爱尔兰。
③1653年12月,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⑶.评价①在稳定政局、巩固革命成果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②集权统治脆弱,1658年克伦威尔病逝之后,英国政局随之动荡起来。
2.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1)复辟①1660年4月,查理发表《布列达宣言》。
英国王权和议会的斗争1.詹姆士一世早在1598年就在《自由君主制的真正法则》一书中叙述了自己对王权实质的看法。
在书中,他硬说王权不是由人而是由上帝创造的,硬说国王是上帝在尘世的全权代表,因此臣民一定要敬畏王权,一定要敬爱君王。
他接着说,既然国王的权力不来自尘世,而是“神授”,那么国王就不受国家任何法律的约束,因为这些法律不是由上帝而是由人创制的。
可见,国王是高于这些法律的。
国王只在上帝面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臣民只有一项义务,即无条件地服从国王的意志。
并且,即便他们认为国王滥用职权并且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也只有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向正确的道路。
亵渎国王等于亵渎神灵。
议会的权力和特权得自国王。
它的使命是向国王“禀告”自己的愿望,但没有任何权力议论国王的行为。
应当俯首听命于国王的统治:“我是你们的国王,是派来治理你们和对你们的错误负责的。
”…………1629年3月2日,国王下令议会休会到10日。
当场就发生了整个英国议会史上前所未闻的事件:下院多数议员拒绝服从国王的命令。
人们有理由担心,国王关于延期开会的决定会变成解散议会。
因此,当议长从他的座位上站起来并走向门口的时候,霍里斯和惠灵顿两议员便跑到他跟前,强迫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因为没有议长议会不能开会。
当他们把议长强行按在圈椅中的时候,伊里奥提议,议会应在走散之前通过下面三项决议:1)一切企图把教皇的各种新规定引入英国国教的人,都应看做王国的主要敌人;2)一切建议国王不经议会批准就任意征税的人,都应看做英国的敌人;3)一切自愿缴纳未经议会批准的捐税的人,都应宣布为英国自由的叛徒。
就在那时,议会得知国王已把奉命前来驱散会议的武装部队派来议会。
霍巴里先生跑到下院大门跟前,从里面把门锁上,然后把钥匙放进了自己的衣袋。
这时传来了敲门声──军队来了。
伊里奥烧去自己的提案。
敲门声越来越急……议会大门很快就要被打破了。
霍里斯赶忙凭记忆把已经提出的提案复述了一遍。
最新整理高二历史教案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人民版]专题三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较量第1、2课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学案]问题设计:一、15世纪至17世纪初英国国内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经济、政治、阶级、宗教、思想)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发展;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宗教改革建立了英国国教,迫害清教徒;启蒙思想兴起发展。
二、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的王权与议会斗争领域国王议会政治宣扬“君权神授”,推行专制统治限制王权经济专卖,垄断;征税自由发展宗教迫害清教徒信仰自由对外关系对西妥协联姻联荷抗西结合以下知识,思考1、“君权神授”理论的本质是什么?资产阶级会持何种态度?为什么?本质:封建君主专制;态度:反对原因:损害资产阶级利益,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2、关于议会的发展历史。
提问议会对抗王权的最主要表现形式是?斗争的本质与焦点分别是?主要表现形式:组织议会军,采取武装斗争,对抗王党军队斗争本质: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焦点:王权与议会,民主与专制;突出表现在征税问题上。
英国议会形成于什么时候?(13世纪,《大宪章》、“模范议会”。
从而英国议会有良好的民主传统。
)3、阅读教材《权利请愿书》内容(第55页第2段第5-8行),从中你能看出议会要求维护哪些权利?其根本目的是什么?权利:保护人权(人身权、自由权、财产权);限制王权(政治、经济、军事)根本目的: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4、民主与专制的较量法律文件《权利请愿书》《大抗议书》制定时间1628年1641年11月背景(导火线)查理一世任意征税1637年起义目的抗议、约束查理一世滥用王权抗议与限制王权内容保护人权(人身权、自由权、财产权)限制王权(政治、经济、军事)列举滥用王权行为204条,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特点态度比较温和(请愿方式,交易行为)激进,要求更彻底结果查理一世解散议会引发英国内战意义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纲领。
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3.1, 3.2, 2.1)一、议会与王权斗争的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15—17C初)【A.经济发展的表现:1)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资本主义农场和牧场的产生、发展2)商业和海外贸易的繁荣B.经济发展的原因:1)处于大西洋航运中心的位置,便利海外活动2)都铎王朝积极进行海外贸易,殖民掠夺;鼓励工商业发展(推行重商主义)3)圈地运动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以上详见必修二)】2、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的壮大1)经济:成为英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群体(资产阶级:工商业资本家、手工工场主、农业资本家等)2)思想:清教徒思想;人权民主思想(要求清除英国国教中天主教残余)3)政治:掌握了议会,要求限制王权【英国议会详见探究一】3、政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1)詹姆士一世a.政治:宣扬“君权神授”,推行专制统治b.经济:王室操纵的商品专卖制度,强行向人民借贷c.宗教政策:迫害清教徒,与西班牙联姻d.财政政策:企图通过议会征税,解决财政危机(1604,第一次开议会-1611,解散议会-1614,重开议会-当年6月,又解散议会)2)查理一世------国王与议会矛盾进一步激化①把“君权神授”的理论运用到现实政治生活中②长期无议会专制统治:a.查理一世强行征税(1624,对西班牙作战)(1625,召开议会,解散-1626,再次召开议会,又解散-1628,再次召开议会,下院提交《权利请愿书》,又解散)【《权利请愿书》详见探究三】b.1629--1640年,无议会时期:专制(经济上:高压、收刮、专卖、独占政治上:专制)以上三点总结为: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4、导火线:1638年,苏格兰起义二、议会与王权斗争的过程(一)议会斗争时期(1640-1642)1、开始标志:1640年,查理一世被迫召开议会(短期议会和长期议会)2、目的:解决军费(国王),限制君权(议会)3、主要决议:1)逮捕并处死斯特拉福伯爵2)限制国王权力:解散议会、取消专卖权3)通过《大抗议书》【《大抗议书》详见探究四】(二)内战时期(1642-1649)第一次内战(1642-1647)A、原因:查理一世无法容忍议会的挑战,宣布讨伐议会B、经过:1)1644,克伦威尔“铁军”在马斯顿荒原大败王军,战局转折2)1645,克伦威尔改组议会军,加强战斗力3)1645.6,议会军在纳斯比战役中歼灭王军主力4)1647,俘获查理一世,第一次内战结束C.结果:歼灭王军主力,俘获查理一世第二次内战(1648)A、原因:查理一世再次挑起内战;王党暴乱B、经过: 1648,大败苏格兰军,再次俘获国王C、结果:再次俘获国王,1649年被处死——两次内战推翻斯图亚特王朝,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战胜封建势力、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奠定基础。
选修二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课程标准:1、知道《权利请愿书》的主要内容,认识英国革命前议会与国王围绕税收问题展开斗争的实质。
了解《大抗议书》的基本内容,理解议会通过该文献前后议会与国王冲突的主要原因;2.简述议会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护国政体”和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残酷性和反复性。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成长;议会与王权的矛盾;《大抗议书》的内容和实质;内战的爆发;护国公政体的形成;《人身保护法》;光荣革命;(2)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议会与王权之间斗争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前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和实质;英国资产阶级斗争的方式特点;《大抗议书》的内容、实质和作用;内战的性质;内战初期议会军失利的原因;护国公政体的性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3)运用:探究英国议会与王权政治斗争中的焦点、特点及其实质;运用经济与政治关系的原理,分析资产阶级反对国王、支持议会的原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探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选择护国公政体的原因;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剖析斯图亚特王朝倒行逆施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材料分析、问题探究、归纳总结3.情感态度价值观(1)社会政治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并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政治斗争是英国历史发展与社会传统双重作用的结果,这种斗争方式的形成符合英国的国情;(2)英国内战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封建旧势力的革命斗争;护国公政体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民主终将战胜专制,历史是曲折向前发展的【重难点】重点:英国议会与王权的矛盾;《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难点:英国政治斗争的特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一.知识梳理1.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革命背景)(1)资本主义的兴起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A.原因:地理位置优越,海外活动便利;都铎王朝积极开拓海外贸易;圈地运动的推动B.表现:a工业:手工工场出现(新兴资产阶级);b农业:资本主义农牧场的出现(新贵族);c商业: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发展②宗教领域:清教形成③思想领域:反封建思想的滋长(反对“君权神授”,法律至上)④政治领域:限制王权的议会力量增强⑤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形成(2)向君主呈递《权利请愿书》①背景A.詹姆士一世的统治a政治上:宣扬“君权神授”,推行专制统治;b经济上:推行由王室操纵的垄断制度;c宗教上:迫害“清教徒”;d财政上:财政拮据,企图用增税来解决危机B.查理一世的统治a擅自征税:征收新关税和赋税,恢复早已终止的税收;b强行借债,把拒绝交纳者关人大牢;c把军队驻扎在百姓家中C.议会与国王斗争激化a焦点:法律至上或王权至上(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国王与法律孰轻孰重的问题);b导火索:税收问题;c斗争实质: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之间的民主与专制的斗争②呈递《权利请愿书》A.目的:抗议和约束王权的滥用B.内容:议会决定征税;财产和人身安全C.结果:国王敷衍、曲解;擅自征税,解散议会(3)提交《大抗议书》(1641年)①原因:社会矛盾的激化A.查理一世的暴政:宗教迫害,苛捐杂税;B.长期议会的召开(1640——1653年)②内容:反对专制,限制王权,要求自由和议会权利③实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④结果:矛盾激化,引发战争⑤作用:议会反对国王的斗争,声势日盛;国王与议会之间的武装冲突一触即发2.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革命过程)(1)两次英国内战(1642——1649年)推翻斯图亚特王朝①第一次内战(1642——1646)A.原因:查理一世无法容忍议会的挑战B.爆发:查理一世于1642年宣布讨伐议会;各地民兵组成议会军进行反抗C.经过:议会军初期屡战屡败(原因:内部思想分歧,军事指挥不利);1645年“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获胜D.结果:查理一世成为阶下囚,议会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