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五单元第四课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3
《议会对王权的胜利》各位专家老师,好!我说课的标题是《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我计划按六个部分来说:1、说教材、2、说学情、3、说目标、4、说重难点、5、说教法学法、6、说教学流程。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8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本课通过讲述17世纪最先在英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实现了“议会对王权的胜利”,建立起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的经过,让学生领略早期资本产阶级以革命方式推翻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壮阔景象。
课文以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复杂性与曲折性。
激发学生探索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程和趋势,未来发展的方向。
本课揭开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8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历史分析的思路和方法,能够联系前后历史,利用资料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结果和影响。
初步了解了专制与民主,并且能够根据老师的补充资料以及自己查阅的资料,来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因此,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对议会与王权斗争过程的学习,探究议会战胜王权的实质──民主对专制的胜利!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及产生的影响和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体会他们对历史进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体会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积极促进作用,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奥秘,树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
识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影响,并理解其历史作用。
难点。
通过材料感悟议会对王权胜利的实质。
五、教法学法选择:侧重于如何突破重难点?学法:研读材料、自主探究、角色体验、倾听讲解教法:情景教学、材料导读、问题探究、教师讲授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图片导入威廉王子与凯特婚礼图,同时文字展示两条新闻。
《议会对王权的胜利》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1.教学理念:体现“知识的问题化,问题的情景化,情景的最优化”的教学理念,将知识情景转化为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地在自己已有的背景下学习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解答,对历史作出个性化的演绎,这样做有助于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理性知识感性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
既以“当事人”的心理走进逝去的年代,又以“研究者”的心态去评说历史,更以“感悟者”的思维来认识当今的生活。
2.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曲折过程,资本主义制度特别是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了解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了解《权利法案》的内涵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具体历史事实的再现和分析,体会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并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曲折性的认识,体会斗争的长期性、曲折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某某意识和群众观点。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新体制创立的背景、特点及其历史作用难点:该体制创立的必然性4.课前准备:教师应准备好一些拓展性资料,如:“查理一世是怎样一个人”“内战的经过”“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英国的权力”,以帮助学生提取有效信息,扩展课文外延,挖掘课文内涵。
学生应认真预习课文,特别是认真阅读正文前的背景提示,找出相关史实。
二、与学的过程导入:早听说咱们临海外国语学校的同学英语基础很好,今天老师带来两句话考考大家。
出示幻灯片:1.The power of the Crown was supreme, he could not only suspend the law ,but also dissolvea parliament.w was to be made in Parliament ;Once made, it could not be suspended by the Crown.注解:Parliament:议会Suspend:中止Crown:国王师:请两位同学朗读、翻译,明确。
《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为大家说《议会对王权的胜利》一课。
我将从说教材、教法处理、说方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四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上承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下启整个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和工业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其成功之处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社会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整个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及其依据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实际而确立。
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包括革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的经过、《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的能力,及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主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经过——意义”,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合作探究知识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认识一种新社会制度的确立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但进步的事业最终会取得胜利,以此加深对我国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理解,并引导学生树立社会发展和战胜困难的信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权利法案》以及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以法令的形式限制国王的财政权、军事权、立法和司法权以及对议会和宗教等的控制权,保证了议会的立法权,使英国从“王权至上”变为“议会至上”。
它是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基础。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反复斗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最终以君主立宪的形式掌握了政权,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推动了世界的历史进程,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的序幕。
第四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第一课时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讲述17世纪最先在英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实现了“国会对王权的胜利”,建立起资本主义共和制度的经过,让学生领略早期资本主义阶级以革命方式推翻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壮阔景象。
课文以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复杂性与曲折性。
激发学生探索人类文明发展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其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及产生的影响和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体会他们对历史进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体会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积极促进作用,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过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奥秘,树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过程及其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影响和历史作用。
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深远影响。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
五、教具:多媒体课件
六、学生课前准备
学生应认真预习课文,特别是认真阅读正文前的背景提示,找出相关史实。
七、板书设计
一、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议会的源起与职权
2.经过
1640——议会与王权斗争
1642——内战开始
1649查理一世处死
1688资产阶级政变
1689——《权利法案》
3.影响---确立君主立宪制
八、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出示审判国王查理一世和处死查理一世场面的图片。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这位被处死的国王是谁?身为国王的他为什么会命丧断头台?当时英国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很自然的认识到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议会在与王权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
从而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出示英国议会大厦图,请学生学习阅读卡上关于国会的介绍,思考:
①英国议会成立于什么时候?②成立议会的目的是什么?
③议会的组成人员有哪些?④议会有哪些权利?
初步了解议会享有的权利和地位,帮助学生了解议会与王权不断发生矛盾的根源。
2、情景剧表演: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国会大厦,一起参加在此召开的一场意义不凡的会议
学生表演完后讨论:国王的要求为什么会遭到议会的拒绝,反映了什么?
表演完后讨论:为什么国王的要求会被国会拒绝?生回答后介绍查理一世横征暴敛,民怨四起,矛盾激化的历史事实。
让学生认识到议会和国王之间矛盾的激化,导致了内战的爆发。
3、(历史的真相)出示英国内战形势图和克伦威尔率领议会军作战图,师生共同学习英国内战的经过情况以及结果。
4、小组合作探究:
①讨论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②克伦威尔受到众人的拥护,成为“护国主”,如果你是克伦威尔,你将怎样实行你的治国之道?
5 、模拟国会
议员们共同商讨限制国王的哪些权利?(或国会和人民享有哪些权利?)
四人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
请一学生担任议长来主持会议。
学生发表完后,出示《权利法案》及部分内容。
让学生从原始资料的分析中,体会《权利法案》核心精神是限制王权。
6、比一比:《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政体有何变化?他们推举新国王与中国封建社会皇帝的产生有哪些不同?
(三)(历史的启示)
畅所欲言: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给我们哪些启示?
(四)训练巩固
一、选一选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
A.1640年 B.1642年 C.1645年 D.1649年
2、1640年,英国新议会的召开是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这是因为()
A.国王宣布“讨伐议会”挑起了内战 B.议会提出了掌握政权的要求
C.议会组建军队与王军交战 D.内战后议会把持了全国政权
3、1649年,被送上断头台的英国国王是()
A.查理一世 B.查理二世 C.詹姆士一世 D.路易十六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议会通过了许多法令来限制王权,其中最重要的是()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权利法案》5、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
A.查理一世被处死 B.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C.1688年宫廷政变 D.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二、析一析
阅读下列材料: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请回答:(1)这段材料出自什么文件?它是哪国制定和通过的?
(2)这个文献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3)这个文献起了什么作用?
(五)拓展延伸
下面是两位同学分别就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实行的政治体制展开的对话:
男生:英国确立了议会的主权,国王有名无实,英国的政治体制有了根本变化;
女生: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仍然保留了国王,所以英国的政治体制在革命前后没有发生实质的改变。
联系史实,说一说你赞同谁的说法,为什么?
(六)作业布置
填充图册与作业本的相关内容。
(七)教学反思
在刚分析完革命的背景后,我听到底下有几位同学在悄悄讨论:与法国大革命背景有相似之处。
一部分同学也把眼光转向这几位同学。
我灵机一动,何不借这一机会,拨动一下学生求知的欲望。
于是,布置了一个思考题:同时期同在欧洲的法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又是如何呢?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三目“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迅速查找相关内容。
五六分钟后,同学们纷纷举手抢答,然后我作了归纳,并索性打破原先的教学预设,让同学们自己去比较探究英、法两个国家两场革命的背景经过、结果及影响。
探究过程一直延续到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