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13=BS与普通片的对比临床试验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33.00 KB
- 文档页数:19
XXXXXX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试验方案编号:XXXXX试验用医疗器械名称:XXXXX试验用医疗器械商品名称:XXXXXXX型号规格:试验用医疗器械的管理类别:第三类临床试验较高风险医疗器械目录是□否口中国境内同类产品有端无口临床试验机构:XXXXXXX方案版本号和日期:第1.0版/2018年10月17日协调研究者:XXXX申办者:XXXXXX说明1、试验用医疗器械在临床试验前,必须制定临床试验方案。
2、临床试验方案由临床试验机构和研究者和申办者共同设计、制定。
申办者与临床试验机构和研究者签署双方同意的临床试验方案并签订有关临床试验的协议或合同。
3、临床试验方案应当经本机构的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4、对列入《临床试验风险较高医疗器械目录》的试验用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还需要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后方可实施。
5、临床试验机构和研究者应当按照临床统计学方法、试验用医疗器械的特性、已有数据、证据和申办者共同制定该病种的临床试验例数及治疗和观察的持续时间,以确保达到试验预期目的,减少有关资源的浪费。
6、对于多中心试验,封面上的临床试验机构只填写牵头单位。
本项目的所有临床试验机构,在参加医院名单中列出详细信息。
7、对于多中心试验,封面上的研究者应当填写协调研究者。
目录一、申办者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多中心临床试验所有临床试验机构和研究者列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临床试验的目的和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临床试验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研究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临床试验的背景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新药研发中的临床试验与安全性评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药研发在医药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将新药投入市场之前,临床试验和安全性评估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这些步骤的目的是确保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保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临床试验是新药研发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它是一种系统性的研究方法,用于评估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临床试验主要分为四个阶段:I期、II期、III期和IV期。
I期试验是针对健康志愿者进行的,旨在评估新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这个阶段的试验样本较小,一般在20-100人左右。
研究人员会逐步增加药物剂量,观察其对人体的反应,并记录任何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一旦通过了I期试验,新药将进入II期试验。
这个阶段的试验对象是患有特定疾病的患者。
研究人员将进一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剂量。
通常情况下,II期试验的样本量会比I期试验大一些,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III期试验是新药研发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之一。
这个阶段的试验样本量通常较大,可能有数千名患者参与。
III期试验的目标是更全面地评估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已有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
这些试验通常是随机对照试验,可以提供更可靠的科学数据来支持新药的推广。
最后一个阶段是IV期试验,也被称为后市场监测。
一旦新药获得上市许可,研究人员将持续进行监测,以评估其在大规模实际应用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这个阶段的试验通常可以揭示一些在前三个阶段可能未能发现的副作用。
除了临床试验外,安全性评估也是新药研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安全性评估的目标是评估新药与人体的相互作用,以确定其潜在的风险和不良反应。
这些评估通常包括实验室测试、动物试验和临床数据的分析。
实验室测试通常包括对药物的物化性质、化学结构和药效学的评估。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预测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和排泄途径,以及其对各种器官和系统的影响。
动物试验是评估新药安全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在动物模型上进行试验,研究人员可以获得关于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的初步信息。
临床试验的比较类型一、引言临床试验是医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们为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提供证据支持。
然而,传统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往往采用单一的治疗组进行比较,这可能限制了我们对疾病和治疗的全面理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比较类型的临床试验设计。
本文将探讨这种新型的临床试验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其潜在优势。
二、比较类型临床试验的定义与特点比较类型临床试验是一种在多个治疗方案之间进行平行对比的实验设计。
它通过同时评估多种治疗方法的效果,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各种策略之间的协同作用和差异。
这种研究方法有助于识别合适的组合方案,并为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案提供依据。
此外,这种方法还可以提高研究的创新性,促进新疗法的开发和应用。
三、比较类型临床试验的优势1. 提高疗效: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我们可以找到理想的治疗组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 增加灵活性:相较于传统的研究方式,比较类型临床试验允许更多的变量和干预手段进入研究,增加了研究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3. 提供综合信息:比较类型临床试验提供了关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信息,包括病人的个体特征、病情发展等,这些都可能在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中起到关键作用。
4. 提高科研效率:通过合并相似的研究问题,比较类型临床试验能够减少重复研究,节省资源,并加速科学进步的速度。
四、结论综上所述,比较类型的临床试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通过应用这一新兴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我们有望更好地理解和改善疾病的预后,同时推动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
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此类高质量的研究项目出现,以造福于广大的患者群体。
五、未来展望随着对疾病复杂性的深入认识和研究方法的不断演进,我们可以预期未来的临床试验会更加注重比较类型的实验设计。
这些试验可能会涵盖更多的治疗方案和生物标志物,以全面揭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此外,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将能更精确地预测和治疗疾病,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版本号: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方案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实施者:联系人及联系电话:承担临床试验的医疗机构名称:临床试验单位的通讯地址(含邮编):邮编:515041临床试验管理部门负责人及联系电话:临床试验类别:临床验证临床试验负责人(打印及签字):联系电话及手机:年04月28日说明1、医疗器械产品在临床试验前,必须制定临床试验方案。
2、临床试验方案由医疗机构和实施者共同设计、制定。
实施者与医疗机构签署双方同意的临床试验方案,并签订临床试验合同。
3、市场上未出现的第三类植入体内或借用中医理论制成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方案应当向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机构备案。
4、医疗机构和实施者应当共同制定每病种的临床试验例数及持续时间,以确保达到试验预期目的。
5、临床试验类别分为临床试用和临床验证。
一、临床试验的背景:壳聚糖(chitosan),化学名称是β-(1→4)-2-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壳聚糖是甲壳质脱乙酰衍生物(甲壳质是N-乙酰基-D-葡萄糖胺以β-1,4键结合而成的多糖,它是虾、蟹等甲壳类、甲虫等的外骨骼及蘑菇等菌类的细胞壁成分,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壳聚糖载体采取网状式结构,使壳聚糖分子分布均匀,是一种来源丰富、安全无毒、广谱抗菌、增强免疫、促进伤口愈合的天然聚氨基葡萄糖,同时又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它是少见的带正电荷的高分子化合物,又是自然界唯一存在的碱性多糖。
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称为痔,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
医学所指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
痔疮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常见症状为出血、脱出、肿胀、疼痛,痔疮久拖不治,可以造成痔核脱出形成嵌顿,加重疼痛和病情,其次肛门感染,一旦形成痔疮出血症状,细菌、毒素、脓栓极易侵入血液引发脓毒败血症等。
此外由于痔块脱出导致括约肌松弛,黏液流出肛门外长期刺激周围皮肤,易导致瘙痒及皮肤湿疹。
「0503BS与普通片的对比临床试验方案」
试验目的:
试验设计:
试验参与者:
试验参与者为年龄在20-60岁之间,患有相关疾病的患者。
试验参与者需符合入选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样本容量计算:
试验方法:
3.主要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疗效达标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4.次要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复发率等。
5.安全性评估:对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数据分析:
使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根据主要观察指标的差异,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
根据次要观察指标的连续变量差异,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比较。
结果以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的显著性水平。
伦理审查:
本试验符合相关伦理规范,并已由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试验过程中保护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结论:。
药物临床试验方案模板1. 引言本文档为药物临床试验方案的模板,旨在规范和指导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实施。
在编写具体的方案时,请参照本模板,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2. 背景说明本药物临床试验的背景和目的。
解释为什么进行该临床试验,以及希望达到的目标和预期效果。
3. 研究设计3.1 实验类型描述该药物临床试验的实验类型,例如随机对照试验、单盲试验、双盲试验等。
3.2 研究对象详细描述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包括以下方面:•年龄范围•性别要求•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病史和疾病状态3.3 样本容量估计根据统计学原理和预期实验结果,给出样本容量的估计。
3.4 随机化和盲法实施描述随机化和盲法的具体操作流程,以确保实验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3.5 治疗措施说明不同组别的治疗措施和剂量安排。
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具体处理方案。
3.6 评价指标列出评价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主要指标,包括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影像学评估等,并解释其选择的依据。
4. 试验方案执行4.1 试验中心和人员说明参与本药物临床试验的医疗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资质要求和职责分工。
4.2 招募和入组描述受试者的招募方式和标准,并解释入组和排除的条件。
4.3 试验程序详细描述实施试验的各个步骤和程序,包括以下内容:•治疗安排和观察时间点•数据采集和处理•不良事件的监测和报告•停止和终止试验的标准和程序4.4 统计分析说明对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汇总,以及对结果的统计处理和推断分析。
4.5 伦理和法规强调试验过程中要遵循的伦理和法规要求,包括以下内容:•受试者知情同意的获取和保护•试验过程中的道德原则和保密措施•法律法规和伦理委员会的相关规定5. 试验方案的质量控制和结果评价5.1 质量控制描述对试验方案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以下方面:•试验操作和观察的标准化和一致性•数据采集和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试验过程中追踪和监控的方法和频率5.2 结果评价解释对试验结果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包括效果评价和安全性评价等。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不同品牌日常片剂的成分及功效;2. 比较不同品牌日常片剂的质量及口感;3. 探讨日常片剂在市场上的应用及消费者选择偏好。
二、实验材料1. 实验样品:选取市场上常见的5个品牌的日常片剂,分别为A、B、C、D、E;2. 仪器设备:电子天平、药匙、药瓶、药片硬度计、口感评分表等;3. 试剂:纯净水、乙醇、氢氧化钠等。
三、实验方法1. 样品准备:将5个品牌的日常片剂分别取适量,用电子天平称重,确保每片重量准确;2. 成分分析:对每个品牌的日常片剂进行成分分析,记录成分含量;3. 质量检测:使用药片硬度计检测每个品牌片剂的硬度,记录数据;4. 口感评分:邀请10名志愿者对每个品牌的片剂进行口感评分,评分标准为:口感好、口感一般、口感差;5. 溶解度测试:将每个品牌的片剂分别加入50mL纯净水,观察溶解速度及完全溶解时间;6. 消费者偏好调查:设计问卷,调查消费者对不同品牌日常片剂的选择偏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成分分析结果:- A品牌:主要成分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钙、铁等;- B品牌:主要成分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硒、锌等;- C品牌:主要成分包括钙、镁、铁、锌等;- D品牌:主要成分包括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E等;- E品牌:主要成分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钙、铁、锌等。
2. 质量检测结果:- A品牌:硬度为4.5kgf;- B品牌:硬度为4.2kgf;- C品牌:硬度为4.8kgf;- D品牌:硬度为4.3kgf;- E品牌:硬度为4.6kgf。
3. 口感评分结果:- A品牌:口感好3人,口感一般5人,口感差2人;- B品牌:口感好4人,口感一般3人,口感差3人;- C品牌:口感好2人,口感一般5人,口感差3人;- D品牌:口感好5人,口感一般3人,口感差2人;- E品牌:口感好3人,口感一般4人,口感差3人。
4. 溶解度测试结果:- A品牌:完全溶解时间为1分钟;- B品牌:完全溶解时间为1.5分钟;- C品牌:完全溶解时间为2分钟;- D品牌:完全溶解时间为1.2分钟;- E品牌:完全溶解时间为1.3分钟。
临床试验方案模板临床试验是用于评估新药、新治疗方法或新的医疗技术的研究设计。
一个完整的临床试验方案模板应包含以下几个主要部分:引言、背景和目的、试验设计、入选标准、排出标准、干预措施、观察指标、样本大小和统计分析、安全性评估、伦理考虑和数据管理。
下面是一个示例临床试验方案模板的提纲,供参考:一、引言-概述试验的目的和重要性-引出试验的背景问题-指明试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二、背景和目的-详细描述试验所基于的先前研究和理论基础-明确试验的主要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三、试验设计-描述试验的设计类型(如随机对照试验、开放试验等)-明确试验的研究设计(如平行设计、交叉设计等)-说明试验的分组方式和蒙盲措施-阐述试验的时间框架和具体步骤四、入选标准-具体列出满足入选标准的受试者的特点和条件-说明入选标准的科学合理性和相关考量-明确排除既往相关疾病史、药物使用史、年龄、性别等限制因素五、排除标准-具体列出不符合排除标准的受试者的特点和条件-说明排除标准的科学合理性和相关考量六、干预措施-详细描述试验组及对照组的干预措施-说明干预措施是否符合临床实践准则或有类似研究的支持七、观察指标-明确主要观察指标和次要观察指标-描述观察指标的测量、评定和分析方法-阐述观察指标的科学合理性和相关考虑八、样本大小和统计分析-进行样本量计算和理论基础-说明统计分析的方法和假设-明确主要分析方法和次要分析方法九、安全性评估-描述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说明安全性评估的方法和指标十、伦理考虑-明确试验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的相关文件-陈述试验将遵守的伦理原则和保护受试者权益的措施十一、数据管理-描述试验数据的收集、存储和分析方法-说明数据监测、资料核查和质量控制的措施以上是临床试验方案模板的大致提纲,具体的方案内容应根据试验的特殊要求和研究目的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临床试验方案学习分享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临床试验作为评估新药和新治疗方法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确保临床试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在试验进行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试验方案,并根据该方案进行严格的试验设计、实施、监控和数据分析。
本文将对临床试验方案进行学习分享。
一、临床试验方案的基本内容1.研究目的和背景: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背景,包括治疗效果的评估,安全性的评估等。
2.研究设计:明确试验的类型,如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单盲试验、双盲试验等。
同时,还需要确定试验的设计比例和样本量。
4.干预和对照:确定试验的干预措施和对照组的设定。
同时还需要进行干预和对照的随机分组,以确保试验的可比性。
5.试验指标和测量方法:明确试验的主要评价指标和次要评价指标,并给出测量方法和流程。
6.样本容量计算:进行样本容量的计算,确保试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7.试验操作和流程:详细描述试验的操作和流程,包括病人的入组、随访、数据采集、脱落与失访的处理等。
8.数据管理和分析:确定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方法,包括数据采集表的设计,数据清理和分析的方法和流程。
9.试验的伦理审查和知情同意:确保试验符合伦理规范,并进行伦理审查和知情同意的程序。
10.安全性监测和不良事件管理:明确对试验中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的监测和处理方法。
确保试验人员的安全。
二、临床试验方案的学习的方法1. 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目前国内外对临床试验的管理和规定,包括药品管理局、卫生部等部门发布的相关规章和指导意见,熟悉GCP (Good Clinical Practice)的基本原则。
2.学习临床试验的基本方法:了解临床试验的基本方法,包括试验的设计和实施流程、数据管理和分析方法等。
3.学习临床试验方案的撰写:通过学习相关的指导文件,掌握临床试验方案的撰写要点和格式。
4.参与临床试验项目:通过参与实际的临床试验项目,了解和学习临床试验方案的实施和管理过程。
第一部分药品Ⅱ期临床试验方案体例格式一、方案指南:试验概览1.题目封页2.申办者研究者签字页3.试验方案目录4.试验方案摘要5.试验研究流程图二、方案正文:试验方案题目1.立题依据2.试验背景3.试验目的4.试验设计4.1.试验设计4.2.病例数的估算(样本含量)4.3.随机分组方法与设计4.4.对照与参比4.5.盲法的要求和设计5.病例选择5.1.诊断标准5.1.1.西医诊断标准5.1.2.中医辩证标准5.1.3.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标准5.1.4.西医病情程度分级标准5.1.5.西医单一体征量化分级标准5.2.纳入病例标准5.3.排除标准5.4.退出试验病例标准5.5.病例的脱落与处理5.5.1.脱落的定义5.5.2.脱落病例的处理5.5.3.脱落病例原因的分析5.5.4.剔除病例标准6.治疗方案6.1.药品的来源6.1.1.试验药品6.1.2.对照药品6.1.3.导入期药品6.2.药品的包装6.3.药品的编码与标识6.4.药品的分装与分配6.5.服药方法6.5.1.受试者的纳入方法,包括导入期的处理6.5.2.治疗方法(试验药、对照药的名称、剂量、给药时间及方式等)6.6.疗程与随访时间窗6.7.合并用药6.7.1.禁用药品和慎用药品6.7.2.可同时使用药品6.7.3.合并用药的随访记录6.8.药品的清点与依从性评估6.9.试验药品的管理7.观察项目7.1.一般体检项目7.2.诊断性指标7.2.1.疾病的诊断性指标7.2.2.并发症的诊断指标7.2.3.合并症的诊断指标7.3.疗效性观察7.3.1.主要指标7.3.2.次要指标7.4.安全性观察7.5.观察时点7.5.1.症状体征7.5.2.理化检查与检测项目8.临床试验步骤(试验研究流程图)8.1.试验前8.2.试验期(治疗观察期)8.3.试验后8.4.多中心试验研究协调委员会9.疗效与安全性评定标准9.1.有效性评价9.1.1.综合疗效评定9.1.2.中医证候疗效评定9.1.3.单—症状或体征疗效评定9.1.4.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改善的评定9.2.安全性评价标准10.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第二部分:试验管理设计)10.1.质量控制10.1.1.实验室的质控措施10.1.2.研究单位和研究者的资质和资格10.1.3.研究者的培训10.1.4.保证受试者的依从性和研究者对试验方案的依从性10.1.5.不良事件的跟踪、随访、记录与报告10.2.质量保证10.2.1.《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和《赫尔辛基宣言》10.2.2.临床试验方案10.2.3.临床试验统计分析计划书10.2.4.知情同意与知情同意书10.2.5.伦理委员会与临床试验文件的审核10.2.6.建立多中心试验研究协调委员会10.2.7.监查员监查试验研究工作10.2.8.研究者建立健全各种试验机构和试验研究管理制度10.2.9.申办者建立临床试验过程中相应工作的标准操作规程(SOPs)11.不良事件的记录与报告11.1.定义11.1.1.不良事件11.1.2.严重不良事件11.1.3.不良反应11.2.预期和非预期不良反应的范围11.3.不良事件与相应药物的因果关系判断11.4.不良事件的处理11.4.1.不良事件受试者的妥善处理11.4.2.应急信件的拆阅与报告11.4.3.不良事件的跟踪、随访、记录和报告12.伦理原则与伦理委员会12.1.临床试验开始前制定试验方案及其它相关文件经伦理委员会审批12.2.临床试验开始前受试者经知情同意过程获得知情同意书12.3.临床试验过程中出现任何不良事件均可得到有效的处理和随访,并向伦理委员会报告12.4.保障受试者在试验研究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治疗,尤其是危重受试者12.5.随访未缓解的不良事件13.数据管理13.1.研究者数据的采集、录入和报告13.2.监查员对数据记录的监查13.3.数据库建立及数据录入13.3.1.建立数据库13.3.2.格式病案(研究病例)进一步核查13.3.3.数据录入13.3.4.数据的审核13.4.数据库的锁定13.5.总结与小结13.6.数据资料的存档规定14.统计分析14.1.统计计划书14.2.开盲方法与人员14.3.分析数据集的选择14.3.1.符合方案数据集的分析14.3.2.意向性分析14.4.数据统计方法15.期中分析研究16.各方承担职责与论文发表的规定17.临床试验任务的分配,预期进度17.1.任务的分配17.2.试验预期进度18.结束与总结工作18.1.格式病案(研究病例)及其它试验资料的验收与保存18.2.资料的总结与小结19.参考文献三、附录:1.研究者、申办者和监查员对本试验声明与签字2.试验用药品的说明书样稿3.试验研究标准操作规程(SOPs)4.研究者手册5.知情同意书6.CRF表第二部分药品Ⅱ期临床试验方案结构和内容要求一、方案概要1.题目封页设计临床试验方案的首页,目的是让研究者对本次临床试验有—个初步的印象。
临床试验方案(共3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临床试验方案单纯调强放疗与调强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II、III期鼻咽癌的非劣效性II期临床试验版本号:版本日期:课题负责人:郭翔课题研究单位: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鼻咽科临床试验申办单位: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鼻咽科试验方案摘要1、研究背景鼻咽癌是我国华南地区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恶性程度高,容易复发和远处转移的特性。
由于其解剖位置隐蔽,周围重要器官多,且肿瘤细胞分化较差,98%以上为非角化性癌,放射治疗是其唯一的根治性治疗手段。
1998 年 Al-sarraf在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上发表一篇关于同期放化疗+辅助化疗与单纯放疗比较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的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首次阐述了同期化疗显著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生存率的作用【1】,其后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东南亚等鼻咽癌高发地区也进行了相关的随机研究,这些大样本的研究同样得出了同期化疗提高局部中晚期鼻咽癌疗效的结果【2,3】。
因此,目前同时期放化疗是Ⅱ~Ⅳb期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方案。
然而,在上述的临床研究中,放射治疗技术采用的均为二维的常规放疗技术。
由于鼻咽特殊的解剖结构,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来说,鼻咽癌靶区大且极不规则,常规放疗由于技术的限制(危及器官剂量高)使提高局部病灶的剂量受到很大的限制。
大量的临床试验和meta分析表明,在常规放疗技术条件下,同期放化疗确实可以提高局部中晚期的生存,然而同期放化疗的生存获益主要是通过提高局部控制率实现的【4~7】。
10余年来,调强放射治疗技术的物理学优势以及鼻咽癌的临床解剖和生物学特点,使得调强放射治疗在鼻咽癌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III/IVa/b 期 5 年生存率达到 80%以上的水平。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报道的临床 III期(243 例)5 年生存率 %, IVa 期(108) %, IVb 期(23)75%【8】;1中山大学另一个的另一组数据显示,III 期(202 例)5 年生存率 %, IV 期(76 例)五年生存率为 %【9】。
临床试验方案什么是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指的是对人体进行的药物、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研究,旨在探明治疗、预防、诊断等方面的有效方法和安全性。
临床试验通常包括多个阶段,从小规模的初步研究到大规模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为什么需要临床试验方案?临床试验涉及到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管理。
临床试验方案是指为了达到试验目标和保证试验品质而制定的一份详细的计划书。
它不仅可以指导临床试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试验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还可以为评估在同类试验中药物的优劣提供科学的基础。
临床试验方案的内容临床试验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部分:研究背景研究背景是指介绍研究领域、药物或方法的研究进展、对该领域现状的评价等内容。
这部分主要是为了让评审人员了解该研究的科学意义和必要性。
试验目的是指说明试验的目的和研究对象,例如新药的临床疗效、安全性等。
在这部分中需要明确试验的基本内容和假设。
试验设计试验设计是指描述试验的基本内容、试验人选、分组等。
这部分包括:•研究方案的类型,包括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等•研究方案的时间、地点、研究人数、样本容量、治疗方案等细节•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安全考虑等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是指对试验受试者进行限制的条件,包括特定文化背景、年龄、性别、病种等。
这部分需要遵循伦理原则,保证研究人员和受试者的权益。
治疗安排治疗安排是指对受试者实施试验中的治疗方案。
这部分需要详细描述各个试验组的治疗方式、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等。
研究终点是指试验中的主要研究目标。
这部分需要定义各个试验组的主要研究点,如疾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等。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指试验数据的记录和统计分析。
在这部分中需要明确样本容量和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具体方法,如描述性统计分析、生存分析方法等。
结论临床试验方案是临床试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规划、管理和评估试验。
一个好的临床试验方案可以为临床医学提供有力的支撑,保证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临床试验方案概要研究名称吉西他滨、丝裂霉素、吡柔比星对照膀胱灌注预防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单中心临床试验方案研究地点**********医院研究目的比较吉西他滨(Gemcitabine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GEM)、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丝裂霉素(Mitomycin C,MMC)膀胱灌注在预防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BRT)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
研究设计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随访时间: 至最后一例受试者入组后24个月研究人群*:*所有符合条件的患者均应入组。
入选标准:●年龄大于18岁的住院患者,预期寿命大于3年,男女不限;●入院期间,均在我科行经尿道膀胱胖瘤电切手术患者;●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均符合本次试验要求:中高危非肌层侵润性膀胱癌(Ta,Tl);●患者有良好的依从性,愿意按照方案完成随访;排除标准:●患者在治疗期间内,改用其他灌注药物,或者联用其他药物;●患者在治疗期间内,改变药物刻量或者用药时间周期;●患者在治疗期间内,未进行规范的疾病复查,无法确定膀胱癌有无复发;●患者在治疗期间内,发生重大药物不良反应,无法继续使用该药;●患者在治疗期间内,因其他疾病死亡等不可抗拒因素,导致未能完成规范治疗。
●存在伴有其他系统难治性疾病的病例,如未纠正的出血性疾病、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糖尿病等。
●既往或本次治疗期间有其他系统肿瘤病史。
●年龄>80 岁●治疗期间因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而中途换用其他膀胱灌注药物的病例。
●未按照医嘱定期回院复查的患者。
●ECOG体力评分≥2●正在或计划参加其它临床研究;可选排除标准:●理解力障碍或不能正确完成研究量表(生活质量评价表);预计入组例数: 200例研究药物吉西他滨(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吡柔比星(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丝裂霉素(日本协和发酵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病例分组与治疗方案病例分组:将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经TUR-Bt 术后的患者按照灌注药物不同随机分为三组,使用吉西他滨的患者进入A组,使用吡柔比星的患者进入B组,使用丝裂霉素的患者进入C组。
临床试验设计原则设置对照,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和盲法是临床试验设计的三项原则。
一、设置对照有比较才能鉴别。
某种治疗措施只有与其他治疗方法比较,才能了解其优劣。
因而,设置对照是科学地评价一项治疗措施必不可少的。
(一)设置对照的意义1.科学地评定药物疗效临床医学虽较前有了长足的进展,目前依然有不少疾病(尤其是慢性病)的自然史不能预测,而判断某一患者的预后尤为困难。
临床医生正是运用疾病自然史和预后来评价疗效的。
如在某些急性自限性疾病,像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炎等,患者即使不治疗也可因其自然转归,症状可消失而自愈。
在慢性非自限性疾病时,其自然史也会出现缓解、复发、缓解和活动的交替过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在用药物治疗该病时,若未设对照组,则极易将疾病的缓解误认为是药物的疗效。
2.排除非研究因素对疗效的影响临床试验中,除研究因素外,研究对象所具备的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病程、严重程度和治疗经历等均可影响疗效.研究人员欲排除上述各种非研究因素对疗效的影响,进而确定研究因素的真实疗效,只有设置对照才能做到.3.确定治疗的毒副反应的可靠方法药物临床试验中,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应是常见的。
临床医师应能正确地判断上述的反应是疾病本身的表现,还是药物的毒副作用,这只有与对照组比较才能做到。
国外学者曾开展一项研究以观察安妥明、烟酰胺等降脂药对冠心病患者长期疗效.服药过程中一部分患者出现心律失常。
可是研究人员仅根据上述资料无法判断异常症状是疾病的自然现象,还是药物的副作用,因未同时设置对照。
设置后则发现服上述两种降脂药组与对照药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33.3%、32.7%和28.2%。
经统计学处理显示前两种药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对照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显然,只有设置对照组才能确定降脂药的副作用。
因此,未设对照的临床试验报告的毒副作用,我胶有理由对其待怀疑态度。
(二)对照的类型临床上常用对照类型如下:1.随机对照(randomized control)按随机化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同时分别给他们规定的治疗措施和安慰剂或不给予任何措施。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的药物临床试验与评价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需求的增加,药物临床试验与评价成为保障基本医疗保险药品质量和疗效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围绕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的药物临床试验与评价展开论述。
一、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概述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是指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药物。
这些药品在临床运用中对患者的安全和疗效至关重要,因此需要经过严格的药物临床试验与评价。
二、药物临床试验的意义药物临床试验是衡量药物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耐受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临床试验,可以对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全面评价。
对于基本医疗保险药品而言,药物临床试验可以为其上市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药物临床试验的原则和步骤药物临床试验应当遵守伦理原则,确保试验过程中患者的权益受到保护。
一般而言,试验分为四个阶段,包括临床前试验、I期试验、II期试验和III期试验。
1. 临床前试验:主要包括体外评价和动物实验,在试验前对药物进行初步研究,了解其基本特性,筛选出具备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药物。
2. I期试验:主要目的是评估药物在健康志愿者身上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初步确定适宜的用药剂量范围。
这一阶段通常涉及小规模的试验对象,寻找合适的药物给药途径和频次。
3. II期试验:在一定规模的患者中进行试验,主要评价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该阶段是药物开发中的中间环节,可以进一步筛选出安全有效的药物。
4. III期试验:将药物与常规治疗进行比较,确保药物在大规模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这一阶段,通常需要涉及多个研究中心和较长时间的观察。
四、药物评价的指标和标准在药物临床试验的过程中,需要对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进行评价。
常见的指标包括生存率、治愈率、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评价结果需要符合一定的统计学标准,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五、保障基本医疗保险药品质量的措施为保障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的质量和疗效,除了药物临床试验与评价外,还需要加强其他方面的措施。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与药物临床试验的区别2015-08-17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与药物临床试验的区别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和药品一样,需要遵循ICH-GCP以及各种临床试验相关的法规;但由于器械的产品特殊性,导致它和药品的试验有明显的区别。
一、医疗器械的产品特殊性1、不同领域的医疗器械产品跨度很大。
对于药品来说,不同治疗领域的药品,会有一些差异;但从临床试验的操作角度来说,区别不是很大,学习一下新领域的产品知识和背景知识即可弥补。
对于器械来说,不同领域的器械,几乎就是完全不同的操作流程,比如说体外诊断试剂(IVD)和植入性器械,整个试验的目标群体和执行人员完全不同;眼科、齿科和大型影像设备,方案设计和评估指标没有可比性;有源和无源的医疗器械,遵循的标准是两个体系。
相对来说,植入性器械也许是最接近药物的一种。
对于从业人员来说,即使是做某一类器械的临床试验很熟,换到另一个领域,很可能也要从头学起。
做惯了植入性器械的,可能完全不了解体外诊断的试验怎么做;既往做眼科产品的,遇到CT/MRI类的产品,也可能会摸不着头脑。
因此,从事器械临床试验的人员转换岗位,往往也会注意产品领域的连续性。
2、医疗器械产品的有效性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医生操作。
药物进入人体内,有不同的途径,口服、肌注、静脉注射等等,不同的人操作,可能会有一点区别,但不会太明显。
对于医疗器械来说,尤其是植入性器械,不同医生的手术操作,结果也许会截然不同。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药品是有效的,只要临床试验设计合理,操作符合要求,做出来的结果也会是有效的;但对于器械,如果医生手术操作上有某些问题而又没被发现,很可能最终的试验结果是相反的。
这一类型临床试验的监查员(CRA),需要具备一定的手术知识。
一方面能看懂手术记录和操作,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方便与研究者的沟通和交流。
3、医疗器械产品的更新换代较快。
药品的生命周期往往能有10-20年,有些甚至更长;而对于医疗器械来说,一般2-5年一个周期。
盐酸二甲双胍和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随机对照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方案临床研究单位:临床研究负责人:临床方案拟定人:申办单位:成都恒瑞制药有限公司2004年10月20日目录1.简介2.研究目的3.研究设计4.病例选择4.1纳入标准4.2排除标准4.3剔除标准4.4停药标准5.药品及给药方法6.观察项目6.1临床观察6.2不良反应观察6.3实验室检查7.临床疗效评价标准8.不良反应评价标准9.药品管理10.统计学分析11.研究期限及进度12.临床研究药品申办单位13.临床研究单位签名14.附件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临床研究方案一、简介:糖尿病是目前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继心血管疾病、癌症之后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
糖尿病已成为现代疾病中的主要杀手之一,而且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年龄更趋年轻化。
糖尿病患者主要属于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分泌缺陷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而导致慢性高血糖的代谢性疾病。
未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产生的高血糖水平,导致神经、视力、肾脏等严重并发症。
糖尿病还能使患者心肌梗死和休克的发病率增加2-4倍。
因此,糖尿病的积极治疗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盐酸二甲双胍是一种使用广泛的、疗效好的口服降糖药。
二甲双胍属双胍类降糖药,通过减少肝糖输出,增加外周组织对糖的吸收来达到降低血糖水平的目的。
它可以促进自身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减少脂肪合成,可以保持或减轻体重,减少动脉硬化的危险。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和普通片具有相同的有效成分,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在体内比普通片发挥作用的时间更长。
因此,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为2型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水平提供了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方法。
当盐酸二甲双胍普通片一天总是必须服用二次或多次时,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只需要服用一次,从而增加用药的依从性。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由成都恒瑞制药有限公司研制,每片含盐酸二甲双胍500mg,该缓释制剂采用目前最先进的缓释工艺制得,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药物。
本研究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医院为牵头临床研究单位。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成都恒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与_______________公司生产的盐酸二甲双胍普通片进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1.验证倍顺与普通二甲双胍片临床效果等效;2.验证安全性优于普通二甲双胍片。
三、研究设计: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设计,完成试验药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及对照药盐酸二甲双胍普通片各40例的临床研究。
随机表(附件二)由统计专业人员提供。
四、病例选择:1.纳入标准(1)年龄18~75岁,性别不限。
(2)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999年WHO标准);(3)经全面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无心、肝、肾等主要脏器的并发症,肝肾功能良好;(4)患者加入试验前已接受盐酸二甲双胍普通片口服治疗至少8周,日服药剂量≤2000mg;2.排除标准:(1)对其中二甲双胍有过敏史者;(2)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可能受孕者;(3)有肝、肾功能损害可能对药物观察产生影响的其他疾病者;(4)有精神疾患,或可能对药物观察产生影响的其它疾病者;有药物或其它物品滥用者(如严重抑郁或酗酒等);(5)需要胰岛素治疗或有酮症酸中毒病史者;(6)正在使用其他影响血糖的药物。
(如:甲状腺激素,类固醇等)。
(7)依从性差或不能完成疗程及观察项目者;3.剔除标准:(1)试验期间加用或换用其它降血糖药物者;(2)因故中断治疗且观察期不满4周,无法评价疗效及安全性者;(3)因严重不良反应停药者不纳入疗效评估的PP分析,但应纳入ITT分析和不良反应统计。
4.停药标准:(1)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宜继续用药者;(2)病人或家属要求停药者;(3)研究者认为不宜继续用药者。
五、药品及给药方法:1.药品: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10片/盒(每片含500mg盐酸二甲双胍),成都恒瑞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_________,密封保存,有效期24个月。
盐酸二甲双胍(商品名:_________):_________片/盒(每片含_________mg二甲双胍),_________生产,成都恒瑞制药有限公司提供,_________保存,有效期_________年。
2.给药方法及疗程:整个试验分为两个阶段:导入期和给药期。
(1)导入期:患者入组前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普通片口服开放治疗导入期2周,2周后符合如下条件的患者进入给药期:A.HbA1c≤8.5%并且FPG<200mg/dl;B.空腹血糖和筛选时空腹血糖差值≤2.5mmol/L;C.空腹血糖和筛选时空腹血糖差值≥2.5mmol/L,再观察1周后与上一次空腹血糖差值≤2.5mmol/L者;(2)给药期:导入期结束后,入选患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
A.A组试验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口服,依照患者原盐酸二甲双胍普通片的每日总剂量,按等剂量交换的原则每日1次,晚餐时服用,疗程6周。
(注:如患者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2000mg/日,每日1次效果不理想,可改为1000mg/次,每日2次。
)B.B组对照组(盐酸二甲双胍普通片):口服,每次___片,每日3次,疗程6周。
六、观察项目:1.临床观察试验期间详细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变化(血压、心率、体重),入组前、每次随访、用药结束后各检查一次,并按观察表要求准确记录。
2.不良反应观察试验中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各种反应、发生时间、表现、程度、处理经过及转归并按观察表要求记录。
3.实验室检查(1)分别在给药期第0-第2-第6周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2)给药期开始及结束测定体重(BMI)、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七、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比较两组间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Ibs)、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变化的趋势和绝对值。
八、不良反应评价标准:1、评价不良反应和生化指标异常与研究药物的关系;按肯定有关、很可能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无关五级进行评价,前三者计为该药不良反应。
肯定有关:该反应的出现符合用药后合理的时间顺序,符合所疑药物已知的反应类型;减量或停药后反应消失;疾病临床表现或非药物的其它原因不能解释该反应。
很可能有关:该反应的出现符合用药后合理的时间顺序,符合所疑药物已知的反应类型;停药后该反应明显改善;疾病临床表现或非药物的其它原因不能解释该反应。
可能有关:该反应的出现符合用药后合理的时间顺序,符合所疑药物已知的反应类型;减量或停药后该反应有所改善;病人的临床状态、其它治疗措施或其它原因也可能引起类似反应。
可能无关:该反应的出现不太符合用药后合理的时间顺序,不太符合所疑药物已知的反应类型;减量或停药后该反应无改善;疾病本身、其它治疗措施或其它原因也可能引起该反应,且该反应随疾病改善或其它因素去除而减轻。
肯定无关:该反应的出现不符合用药后合理的时间顺序,不符合所疑药物已知的反应类型;减量或停药后该反应无改善;疾病本身、其它治疗措施或其它原因可引起该反应,疾病状态改善或其它因素去除后反应消失。
2、不良反应按轻、中、重记录(见观察表)。
九、药品管理:1.研究单位对实验用药品要有专人负责管理、专柜存放。
2.要有药品接收、发放、回收记录以及剩余药品的处理记录。
十、统计学分析:统计分析拟采用SAS或SPSS或Stata等公认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分析。
数据集分为PP、ITT和安全性三种。
假设检验水准α取0.05。
定量变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
与用药前基线值进行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或配对秩和检验。
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ANOV A)或两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
分类变量资料采用频数(或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
与用药前基线值进行比较,采用配对2χ检验。
两组治疗前后变化的比较采用2χ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或非参数检验。
χ检验或Fisher确切概脱落分析:两组总脱落率和由于不良事件而脱落率的比较采用2率法。
χ检验来比较人口学资料和其它基线指标,以衡量可比性分析:采用两样本t检验或2两组均衡性。
χ检验。
考虑中心效应对疗效的影响,采用协方差分析有效性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或2χ检验。
或CMH2χ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列表描述本安全性分析:采用2次试验所发生的不良事件,实验室检验结果在试验前后正常/异常的变化情况以及发生异常改变时与试验药物的关系。
十一、试验期限及进度:2004年11月前,准备阶段、制定方案和CRF表等。
2005年 2月25日前将总结及论文交申办单位。
十二、临床研究药品申办单位:十三、临床研究单位:十四、附件:病例观察表、随机表、诊断标准等。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临床研究病例观察表患者姓名:□ □ □ □家庭地址: 联系电话: 研究单位: 主管医师: 负责医师: 试验开始日期: 年 月 日 试验结束日期: 年月 日申办单位:成都恒瑞制药有限公司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临床研究病例观察表 第1页 共11页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临床研究病例观察表第2页共11页填表注意事项请按研究方案及下列要求认真填写本表。
1.请统一用黑色圆珠笔认真填写,保证观察表的二联均字迹清晰。
2.筛选合格的病例才填写正式病例观察表3.主管医师应仔细观察病情变化,逐项填写病例观察表,对填写内容确证无误后签名。
上级医师需审核、签名。
4.表格填写务必准确、清晰,不得随意涂改。
若确需纠正填写错误时,应在修改处划单横线以示删除,在其旁填写更改内容,并签名及注明更改日期;严禁使用涂改液或橡皮擦。
×。
如表格内为无,应划“/”线。
5.所有选择项目的□内用×标注。
如:□6.所有表格均需填写,不能留空。
如因故有未查或漏查项目者,请填写“未查”。
8.填写观察表时,所有实验室检查结果均需填写具体值或描述异常情况。
8.请将各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复印件整齐粘贴於观察表末页。
9.请注意观察表各部分内容填写时间:(1)“病例筛选表”在患者初诊时填写;(2)“病例入选登记表”在患者入组后,治疗开始前填写;(3)“临床治疗观察表”及“不良反应观察表”需在治疗期间每天填写;(4)“辅助检查结果表”按方案要求在获得检查结果后及时填写;(5)“病例总结表”在疗程结束后填写;(6)“严重不良事件报告表”在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后及时填写。
严重不良事件报告患者在临床研究期间若出现任何严重不良事件,无论是否与所研究的药物有关,研究者均应在24小时内向申办单位成都恒瑞制药有限公司监查员报告,并应立即报告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