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等级评定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98.50 KB
- 文档页数:7
鉴定伤残等级标准
鉴定伤残等级标准如下:
一级伤残: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意识消失;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二级伤残: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不能工作;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三级伤残: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明显职业受限;社会交往困难。
四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职业种类受限;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五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需要明显减轻工作;社会交往贫乏。
六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各种活动降低;不能胜任原工作;社会交往狭窄。
七级伤残: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八级伤残: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远距离流动受限;断续工作。
九级伤残: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十级伤残: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需要一定程度的帮助;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不同级别的伤残标准有所不同,如需获取详细标准建议咨询相关专家。
一到十级伤残等级表
以下为一到十级伤残等级表,用于评估人体受伤后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程度。
一级伤残:受伤后仍可正常生活和工作,但存在轻微的身体障碍或功能障碍,如轻微的运动或感觉障碍。
二级伤残:受伤后存在明显的身体障碍或功能障碍,但仍可完成基本生活和工作,如轻度瘫痪或失明。
三级伤残:受伤后存在严重的身体障碍或功能障碍,需要他人协助完成基本生活和工作,如中度瘫痪或失聪。
四级伤残:受伤后存在重度的身体障碍或功能障碍,完全丧失自理能力,需要全天候的照顾和护理,如全面瘫痪或失语。
五级伤残:受伤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仍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如双目失明或双下肢截肢。
六级伤残:受伤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需要全天候的照顾和护理,如全身截瘫或双臂截肢。
七级伤残:受伤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需要特殊的器具或设施才能维持生命,如呼吸机依赖者。
八级伤残:受伤后完全丧失生命体征,但经过抢救挽救的,可评定为八级伤残。
九级伤残:受伤后完全丧失生命体征,无法抢救挽救的,可评定为九级伤残。
十级伤残:受伤后完全丧失生命体征,但因器官移植而存活的,
可评定为十级伤残。
以上为一到十级伤残等级表,仅供参考。
实际评估应由专业医生进行。
伤残鉴定等级1-10认定标准
根据一般的伤残鉴定标准,伤残等级1-10的认定标准如下:
1. 伤残等级1:仅轻微影响身体功能,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2. 伤残等级2:有较轻的身体功能障碍,但仍能自理和从事一
般工作。
3. 伤残等级3:有中度的身体功能障碍,需要他人的帮助或辅
助设备才能维持生活和从事一般工作。
4. 伤残等级4:有中度的身体功能障碍,需要他人的全面照顾
和护理才能维持生活,无法从事一般工作。
5. 伤残等级5:有较重的身体功能障碍,需要高度的照顾和护理,无法独立生活和从事工作。
6. 伤残等级6:丧失某个四肢及其功能或无法站立行走。
7. 伤残等级7:丧失双上肢或双下肢及其功能。
8. 伤残等级8:丧失四肢及其功能。
9. 伤残等级9:双下肢截肢,或截肢后残存的残肢功能已完全
丧失,或肢体畸形。
10. 伤残等级10:丧失全部劳动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伤残鉴定方面可能存在差异,以上仅为一般认定标准,具体的鉴定结果还需根据相关法规和具体情况来确定。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1.评定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工伤事故或因劳动工作致残的人员,针对伤残等级进行评定,并确定相应的赔偿标准。
2.伤残等级评定2.1 一级伤残评定标准根据受伤部位的程度和功能损害,一级伤残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评定时考虑因伤残导致的生活自理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的损害程度。
2.2 二级伤残评定标准根据各个系统功能损害的程度,将二级伤残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评定时综合考虑各个系统的残疾程度以及对生活、工作和社会参与能力的影响。
2.3 三级伤残评定标准根据综合评定,将三级伤残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评定时综合考虑各个系统的功能残疾、生活、工作和社会参与能力的影响程度。
2.4 四级伤残评定标准根据综合评定,将四级伤残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评定时综合考虑各个系统的功能残疾、生活、工作和社会参与能力的影响程度。
3.赔偿标准3.1 医疗费用补偿标准根据伤残等级,确定相应的医疗费用补偿标准。
包括住院治疗、手术费用、康复费用等相关费用的补偿。
3.2 丧失劳动能力补偿标准根据伤残等级和工资收入等因素,确定丧失劳动能力的补偿标准。
包括失业补偿金、工伤津贴等相关补偿。
3.3 生活补助费标准根据伤残等级和生活自理能力等因素,确定生活补助费的标准。
包括生活补助金、交通补助金等相关补助。
3.4 精神抚慰金标准根据伤残等级和精神痛苦程度等因素,确定精神抚慰金的标准。
3.5 社会保险关系处理标准根据伤残等级和社会保险情况等因素,确定社会保险关系处理的标准。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相关处理。
4.附件详细包括本文所涉及的各个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的附件。
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伤残等级:对受伤部位及功能损害程度进行评定,以确定伤残程度的指标等级。
5.2 赔偿标准:根据伤残等级、受伤部位、功能损害程度等因素,确定相应的赔偿金额及其他相关补偿事项。
人体伤残等级鉴定标准A:一级1)极重度智能减退;2)面部重度毁容,同时伴有表B2中二级伤残之一者;3)双眼无光感或仅有光感但光定位不准者;4)四肢瘫肌力3级或三肢瘫肌力2级;5)重度运动障碍(非肢体瘫);6)全身重度瘢痕形成,脊柱及四肢大关节部分功能丧失;7)双肘关节以上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8)双下肢高位缺失及一上肢高位缺失;9)双下肢及上一肢瘢痕畸形,功能丧失;10)小肠切除90%以上;11)肝切除后原位肝移植;12)双侧肾切除或孤立肾切除术后,用透析维持或同种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
8:二级1)重度智能减退;2)精神病性症状致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者;3)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式.02,或视野38%(或半径35°)4)双侧上颌骨完全性缺损;5)双侧下颌骨完全性缺损;6)一侧上颌骨及对侧下颌骨完全缺损,并伴有颜面软组织缺损〉30平方厘米;7)静止状态下或仅轻微活动即有呼吸困难;8)三肢瘫肌力3级或截瘫、偏瘫肌力2级;9)双侧前壁缺失或双手功能完全丧失;10)双下肢高位缺失;11)双下肢瘢痕畸形,功能完全丧失;12)双膝双踝僵直于非功能位;13)双膝以上缺失,不能装假肢;14)双膝、踝关节功能完全丧失;15)同侧上、下肢瘢痕畸形,功能完全丧失;16)四肢大关节(肩、髋、膝、肘)中四个以上关节功能完全丧失者;17)心功能不全三级;18)一侧全肺切除并胸改术,呼吸困难3级;19)肺功能重度损伤;20)呼吸困难4 级或PaO2(下角)4.1-8kPa 或PaCO2(下角)7.9-6kPa;21)尘肺ni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或呼吸困难3级;22)放射性肺炎后,两叶以上肺纤维化,伴肺功能中度损伤或呼吸困难3级;23)肝切除3/4,并有常规肝功能重度损害;24)肝外伤后发生门脉高压三联症或发生Budd-chiari综合症;25)慢性重度中毒性肝病; 26)胆道损伤致重度肝功能损害; 27)全胰切除;28)全胰切除胰腺移植术后;29)急性白血病;30)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11型);31)食管闭锁或切除后,摄食依赖胃造屡者;32)小肠切除〉3/4,未施行逆蠕动吻合术;33)孤肾部分切除后,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34)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范本一: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一、评定标准1. 轻度伤残评定标准轻度伤残是指因意外伤害或疾病导致身体部位受损,但对患者的整体功能和生活能力影响较小的情况。
评定轻度伤残应满足以下条件:(1)至少有一处身体部位受损,但功能未完全丧失;(2)身体部位的受损造成轻微的日常生活功能受限,但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3)无需经常接受医疗干预或治疗。
2. 中度伤残评定标准中度伤残是指因意外伤害或疾病导致身体部位受损,对患者的整体功能和生活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的情况。
评定中度伤残应满足以下条件:(1)至少有一处身体部位受损,功能部分丧失;(2)身体部位的受损造成一定的日常生活功能受限,但患者仍能进行简单的劳动;(3)需经常接受医疗干预或治疗。
3. 重度伤残评定标准重度伤残是指因意外伤害或疾病导致身体部位严重受损,对患者的整体功能和生活能力产生严重影响的情况。
评定重度伤残应满足以下条件:(1)至少有一处身体部位功能完全丧失;(2)身体部位的受损造成严重的日常生活功能受限,患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3)需长期接受医疗干预或治疗。
二、赔偿标准根据伤残等级评定结果,赔偿标准如下:1. 轻度伤残赔偿标准:根据患者因意外伤害或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及精神痛苦程度,综合考虑赔偿金额。
一般情况下,赔偿金额不超过患者因意外伤害或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的三倍。
2. 中度伤残赔偿标准:根据患者因意外伤害或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及精神痛苦程度,综合考虑赔偿金额。
一般情况下,赔偿金额不超过患者因意外伤害或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的五倍。
3. 重度伤残赔偿标准:根据患者因意外伤害或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及精神痛苦程度,综合考虑赔偿金额。
一般情况下,赔偿金额不超过患者因意外伤害或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的十倍。
附件:伤残等级评定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受伤或疾病患者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其伤残等级和赔偿标准的一套评定标准。
人体伤残等级评定标准人体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是为了对人体伤残程度进行科学评定,为受伤残的人提供相应的救助和保障。
根据《人体伤残等级评定标准》,人体伤残等级主要分为十级,分别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和十级。
下面将对各级伤残进行详细介绍。
一级伤残,指外伤或疾病导致人体功能部分受损,但在日常生活中不影响工作和生活。
如轻微烧伤、轻微骨折等。
二级伤残,指外伤或疾病导致人体功能部分受损,对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如中度烧伤、中度骨折等。
三级伤残,指外伤或疾病导致人体功能部分受损,对工作和生活有较大影响,但仍能自理。
如重度烧伤、严重骨折等。
四级伤残,指外伤或疾病导致人体功能部分受损,对工作和生活有严重影响,需他人协助。
如严重烧伤、严重骨折等。
五级伤残,指外伤或疾病导致人体功能部分受损,完全丧失工作能力,需他人全面照料。
如全身性烧伤、严重脑损伤等。
六级伤残,指外伤或疾病导致人体功能部分受损,完全丧失工作能力,需他人全面照料,并且存在生命危险。
如严重脑损伤、重度脊髓损伤等。
七级伤残,指外伤或疾病导致人体功能部分受损,完全丧失工作能力,需他人全面照料,并且存在极大的生命危险。
如严重脑损伤、重度脊髓损伤等。
八级伤残,指外伤或疾病导致人体功能部分受损,完全丧失工作能力,需他人全面照料,并且存在极大的生命危险。
如严重脑损伤、重度脊髓损伤等。
九级伤残,指外伤或疾病导致人体功能部分受损,完全丧失工作能力,需他人全面照料,并且存在极大的生命危险。
如严重脑损伤、重度脊髓损伤等。
十级伤残,指外伤或疾病导致人体功能部分受损,已经死亡。
如极其严重的脑损伤、重度脊髓损伤等。
以上就是《人体伤残等级评定标准》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同时也要关心身边受伤残的人,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10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摘要:1.伤残等级评定标准简介2.赔偿标准的确定因素3.伤残等级与赔偿标准的对应关系4.赔偿的具体计算方法5.案例分析正文:在我国,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是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来划分的。
这一标准将人体损伤程度分为10 个等级,从轻微伤残到严重伤残,以便为赔偿提供依据。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10 个伤残等级的评定标准及相应的赔偿标准。
首先,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是根据受伤部位、损伤程度、功能障碍等因素来综合评定的。
从轻微的肢体骨折到严重的脑损伤,都有相应的评定等级。
具体来说,1 级伤残是指严重影响生命质量,导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损伤;10 级伤残则是指轻微损伤,生活基本能自理。
赔偿标准的确定因素主要包括伤残等级、受害人年龄、收入水平和地区差异等。
一般来说,伤残等级越高,赔偿金额越高;年龄越大,赔偿金额也越高。
此外,不同地区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同,赔偿金额也会有所差别。
伤残等级与赔偿标准的对应关系如下:1 级伤残:赔偿金额为受害人所在地区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 倍;2 级伤残:赔偿金额为受害人所在地区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8 倍;...9 级伤残:赔偿金额为受害人所在地区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 倍;10 级伤残:赔偿金额为受害人所在地区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 倍。
具体的赔偿计算方法是:首先确定受害人的所在地区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然后根据伤残等级乘以相应的倍数,得出赔偿金额。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受害人年龄较大,赔偿金额会有所增加;如果受害人是主要劳动力,赔偿金额也会相应提高。
举个案例,假设某地区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为5 万元,受害人是一名35 岁的主要劳动力,不幸遭遇1 级伤残。
那么,赔偿金额为:5 万元×20 倍+ 5 万元×5% = 105 万元。
总之,在我国,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是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来划分的。
一至十级伤残等级评定标准伤残等级评定标准伤残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
下面是各等级的划分依据:一级伤残:a。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b。
意识消失;c。
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d。
社会交往完全丧失。
二级伤残:a。
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b。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c。
不能工作;d。
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三级伤残:a。
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b。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c。
明显职业受限;d。
社会交往困难。
四级伤残:a。
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b。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c。
职业种类受限;d。
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五级伤残:a。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b。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c。
需要明显减轻工作;d。
社会交往贫乏。
六级伤残:a。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b。
各种活动降低;c。
不能胜任原工作;d。
社会交往狭窄。
七级伤残:a。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b。
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c。
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d。
社会交往降低。
八级伤残:a。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b。
远距离流动受限;c。
断续工作;d。
社会交往受约束。
九级伤残:a。
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b。
工作和研究能力下降;c。
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十级伤残:a。
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b。
工作和研究能力有所下降;c。
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一、伤残等级评定标准1. 一级伤残一级伤残指人身伤害造成生命体征、生理功能的完全丧失或者连续错乱,极易造成死亡或者达到重大危险的情况。
2. 二级伤残二级伤残指人身伤害造成重要生命体征、生理功能的完全丧失或者连续错乱,可能导致死亡或者达到重大危险的情况。
3. 三级伤残三级伤残指人身伤害造成重要生命体征、生理功能的重大缺陷或者连续错乱,可能对生命产生威胁并且需要进行持续治疗的情况。
4. 四级伤残四级伤残指人身伤害造成部分生命体征、生理功能的缺陷或者连续错乱,可能对人身健康产生一定程度威胁的情况。
5. 五级伤残五级伤残指人身伤害造成重要生命体征、生理功能的部分缺陷或者连续错乱,可能对人身健康产生一定程度威胁的情况。
二、赔偿标准1. 一级伤残赔偿标准一级伤残赔偿标准为人身伤害造成的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精神抚慰金等相关费用的合理计算总和。
2. 二级伤残赔偿标准二级伤残赔偿标准为人身伤害造成的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精神抚慰金等相关费用的合理计算总和。
3. 三级伤残赔偿标准三级伤残赔偿标准为人身伤害造成的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精神抚慰金等相关费用的合理计算总和。
4. 四级伤残赔偿标准四级伤残赔偿标准为人身伤害造成的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精神抚慰金等相关费用的合理计算总和。
5. 五级伤残赔偿标准五级伤残赔偿标准为人身伤害造成的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精神抚慰金等相关费用的合理计算总和。
附件:1.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附表:详细列出了各级伤残的具体评定标准。
2. 赔偿费用明细表: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精神抚慰金等费用的详细计算表格。
法律名词及注释:1. 人身伤害:指因意外事故或他人行为导致的身体损害。
2. 医疗费用:指因伤残需要进行的治疗、手术、康复等医疗相关费用。
3. 误工费:指因伤残导致的工作时间的减少或中断所导致的经济损失。
4. 护理费:指因伤残需要进行的护理、看护等相关费用。
伤残等级的评定标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伤残等级的评定标准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是怎样的?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并无统一的鉴定标准。
伤残等级鉴定标准伤残等级鉴定标准是指根据中国《残疾人保障法》和《伤残军人生活补助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伤残人员的残疾程度进行评估和等级鉴定,以确定其享受相应保障和补助的权利。
下面是伤残等级鉴定标准的具体内容:一、伤残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等级越高表明残疾程度越重。
二、伤残等级鉴定标准主要包括身体残疾和智力残疾两个方面。
1. 身体残疾鉴定标准:一级伤残: 重度肢残、复杂畸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凭拄助行;二级伤残: 丧失双手、双下肢、双上肢功能障碍、双目全部失明、双耳全部失聪、使用助听器;三级伤残: 双下肢全部失用、双目重度视力障碍、双耳重度听力障碍;四级伤残: 部分上肢或单上肢完全丧失、双下肢部分失用、单目重度视力障碍、单耳重度听力障碍;五级伤残: 完全失聪、完全失明、四肢假体、其他身体残疾。
2. 智力残疾鉴定标准:一级伤残: 智力残疾为重度,具有持续护理和完全生活自理能力;二级伤残: 智力残疾为中度,辅助生活自理能力;三级伤残: 智力残疾为轻度,自理能力较好,具备照顾他人能力;四级伤残: 智力残疾为轻度,具有协助他人生活和自我管理能力;五级伤残: 智力残疾为轻度,具备生活自理能力。
三、伤残等级鉴定标准的评估过程:1. 伤残等级鉴定由专业医务人员、社会工作者等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进行。
2. 通过对伤残人员进行综合体检、残疾程度评估,并结合其生活自理能力、工作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定。
3. 鉴定结果需要经过多位专家的审核和确认,确保公正、科学和准确。
以上就是伤残等级鉴定标准的基本内容。
伤残等级的确定对伤残人员的生活补助以及相关社会保障政策的享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鉴定工作应当科学、公正,确保伤残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引言伤残等级评定标准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是根据伤残程度对受伤人员进行评定的一种标准化方法。
通常,伤残等级评定标准会综合考虑受伤人员的生理功能、心理影响、职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一般性的伤残等级评定标准:1. 一级伤残:指身体或器官有严重功能障碍,生活自理能力完全丧失,无法从事任何劳动活动。
2. 二级伤残:指身体或器官有重度功能障碍,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受限,就业能力几乎完全丧失。
3. 三级伤残:指身体或器官有中度功能障碍,生活自理能力受限,就业能力受到一定影响。
4. 四级伤残:指身体或器官有轻度功能障碍,生活自理能力轻微受限,就业能力受到一定限制。
5. 五级伤残:指身体或器官有部分功能障碍,生活自理能力基本不受限制,就业能力受到轻微影响。
6. 六级伤残:指身体或器官有功能障碍但基本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赔偿标准赔偿标准是根据伤残等级评定结果确定的一种赔偿金额。
赔偿标准的确定通常会考虑以下因素:1. 所在地区的赔偿标准: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赔偿标准,通常由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定。
2. 受伤人员的年龄和就业情况:年龄和就业情况会对赔偿金额产生影响,通常越年轻且就业能力越强的人员能够获得更高的赔偿金额。
3. 伤残等级:伤残等级越高,赔偿金额通常越高。
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性的赔偿标准参考,实际赔偿金额可能还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受伤人员的权益,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公正的评定和相应的赔偿。
也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伤残等级评定及赔偿制度更加科学、公正、合理。
[参考]()。
伤残等级鉴定的标准⼈⾝损害赔偿问题是司法实践中最常见的民事问题,也是最为复杂的实务问题。
长期以来,在理论上、⽴法上以及实践上对这个问题给予了⼤量的、⼴泛的探讨。
下⾯店铺⼩编就为您简单介绍⼀下关于伤残等级鉴定⽅⾯的标准问题。
伤残等级鉴定标准⼀级伤残1. ⽇常⽣活完全不能⾃理,全靠别⼈帮助或采⽤专门设施,否则⽣命⽆法维持;2. 意识消失;3. 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卧床;4.完全丧失劳动能⼒。
⼆级伤残1. ⽇常⽣活需要随时有⼈帮助;2.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3. 不能⼯作;4. 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三级伤残1. 不能完全独⽴⽣活,需经常有⼈监护;2.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3. 明显职业受限;4. 社会交往困难。
四级伤残1. ⽇常⽣活能⼒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2.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3. 职业种类受限;4. 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五级伤残1. ⽇常⽣活能⼒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2.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3. 需要明显减轻⼯作;4. 社会交往贫乏。
六级伤残1. ⽇常⽣活能⼒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2. 各种活动降低;3. 不能胜任原⼯作;4. 社会交往狭窄。
七级伤残1. ⽇常⽣活有关的活动能⼒严重受限;2. 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3. ⼯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4. 社会交往降低。
⼋级伤残1. ⽇常⽣活有关的活动能⼒部分受限;2. 远距离流动受限;3. 断续⼯作;4. 社会交往受约束。
九级伤残1. ⽇常活动能⼒⼤部分受限;2. ⼯作和学习能⼒下降;3. 社会交往能⼒⼤部分受限。
⼗级伤残1. ⽇常活动能⼒部分受限;2. ⼯作和学习能⼒有所下降;3. 社会交往能⼒部分受限。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因工伤或者非因工伤导致的身体功能障碍和外貌缺陷进行评定,确定其伤残等级,并据此确定伤残人员的伤残津贴和工伤赔偿金的标准。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保障伤残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
一、伤残等级评定标准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监察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法》。
二、伤残等级评定标准的内容。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身体功能障碍评定标准,根据伤残人员身体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等级。
2. 外貌缺陷评定标准,根据伤残人员外貌缺陷的影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等级。
3. 伤残等级的确定,根据身体功能障碍和外貌缺陷的综合情况,确定伤残等级,并据此确定伤残人员的伤残津贴和工伤赔偿金的标准。
三、伤残等级评定标准的具体操作。
1. 评定机构,伤残等级评定工作由劳动保障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负责。
2. 评定流程,伤残人员可以向所在单位或者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伤残等级评定,评定机构将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评定。
3. 评定标准,评定机构将根据身体功能障碍和外貌缺陷的具体情况,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评定,并确定伤残等级。
4. 评定结果,评定机构将评定结果通知伤残人员本人,并据此确定伤残人员的伤残津贴和工伤赔偿金的标准。
四、伤残等级评定标准的意义。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伤残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严格的评定标准,可以确保伤残人员的伤残等级评定公正、合理,有效保障其合法权益。
同时,伤残等级评定标准的实施,也可以促进社会各界对伤残人员的关爱和帮助,推动社会公平和谐发展。
五、伤残等级评定标准的完善。
为进一步健全伤残等级评定标准,保障伤残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应当加强对伤残等级评定标准的研究和完善,不断提高评定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
伤残鉴定标准及级别伤残鉴定的标准是国家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鉴定与赔偿法》相关规定,鉴定标准如下:1.一级伤残2.一级伤残是伤残等级中的最高级别,是指因工伤、交通事故、意外事故等造成身体严重损伤,导致残疾或者精神障碍,需要长期护理和依赖。
一级伤残的鉴定标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身体残疾:残疾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需要长期护理和依赖。
•智力残疾:残疾导致智力严重受损,不能独立生活和劳动。
•语言残疾:残疾导致语言表达能力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正常交流。
1.二级伤残2.二级伤残是伤残等级中的次高级别,是指因工伤、交通事故、意外事故等造成身体中度以上损伤,导致残疾或者精神障碍,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二级伤残的鉴定标准包括以下两个方面:•身体残疾:残疾导致日常生活能力明显受限,需要适当护理和依赖。
•智力残疾:残疾导致智力明显受损,需要他人协助生活和劳动。
1.三级伤残2.三级伤残是伤残等级中的中等级别,是指因工伤、交通事故、意外事故等造成身体轻度以上损伤,导致残疾或者精神障碍,对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有一定影响。
三级伤残的鉴定标准包括以下两个方面:•身体残疾:残疾导致日常生活能力轻度受限,需要适当护理和协助。
•智力残疾:残疾导致智力轻度受损,需要他人协助生活和劳动。
1.四级伤残2.四级伤残是伤残等级中的较低级别,是指因工伤、交通事故、意外事故等造成身体轻度损伤,导致残疾或者精神障碍,对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有一定影响。
四级伤残的鉴定标准包括以下两个方面:•身体残疾:残疾导致日常生活能力轻度受限,需要适当护理和协助。
•智力残疾:残疾导致智力轻度受损,需要他人协助生活和劳动。
1.五级伤残2.五级伤残是伤残等级中的较高级别,是指因工伤、交通事故、意外事故等造成身体中度以上损伤,导致残疾或者精神障碍,对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有较大影响。
五级伤残的鉴定标准包括以下两个方面:•身体残疾:残疾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中度受限,需要适当护理和协助。
伤残等级鉴定标准及赔偿标准伤残等级鉴定标准和赔偿标准是为了评估受伤人士的伤残程度以及补偿其因受伤所造成的身体和经济损失。
本文将对伤残等级鉴定标准和赔偿标准进行详细探讨。
伤残等级鉴定标准是一个衡量和评估受伤人士伤残程度的系统。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医疗专业标准,伤残等级鉴定标准可以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内容:1. 身体功能鉴定:包括评估受伤人士在身体大动作、小动作、感觉和平衡等方面的功能损害程度。
2. 心理和认知功能鉴定:评估受伤人士由于伤残而导致的心理问题、认知能力下降以及与他人的交往能力减弱等情况。
3. 日常生活能力鉴定:评估受伤人士在日常生活中独立自理、卫生清洁、饮食等方面的能力。
4. 职业能力鉴定:评估受伤人士在从事工作或职业方面的能力损害程度。
5. 社会参与能力鉴定:评估受伤人士在社会活动、参与娱乐活动以及与他人的正常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减弱程度。
根据伤残等级鉴定的结果,赔偿标准可以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而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赔偿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医疗费用的赔偿:包括受伤人士接受医疗治疗所产生的费用以及之后的康复治疗费用。
2. 经济损失的赔偿:包括受伤人士因伤残而无法从事工作或职业从而导致的经济损失。
3. 生活费用的赔偿:包括受伤人士因伤残对日常生活所需费用的增加,如护理人员费用、辅助设备费用等。
4. 精神和心理损失的赔偿:包括受伤人士由于伤残而导致的心理问题所造成的损失。
5. 社会需求的赔偿:包括受伤人士因伤残而导致的社会功能、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参与能力的损失。
需要指出的是,伤残等级鉴定标准和赔偿标准是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进行的,并且通常需要经过相关的医疗专业人员的评估和检验。
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和维护受伤人士的合法权益,使其能够得到适当的赔偿和照顾。
要确保伤残等级鉴定标准和赔偿标准的公正性和透明性,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机制。
同时,还需强化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监督,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有效地执行伤残等级鉴定和赔偿工作。
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一二三四残疾补贴标准)残疾人等级划分标准残疾的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
一级最严重,十级最轻。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人。
《中国残疾人使用评定标准》将各类残疾人等级划分如下:1.视力残疾:分盲和低视力两类。
盲包括一级盲和二级盲;低视力包括一级低视力和二级低视力。
2.听力残疾:分一级听力残疾、二级听力残疾、三级听力残疾和四级听力残疾四个等级。
3.言语残疾:分一级言语残疾、二级言语残疾、三级言语残疾和四级言语残疾四个等级。
4.智力残疾:分一级智力残疾(重度)、二级智力残疾(重度)、三级智力残疾(中度)和四级智力残疾(轻度)四个等级。
5.肢体残疾:分一级(重度)肢体残疾、二级(中度)肢体残疾和三级(轻度)肢体残疾三个等级。
6.精神残疾:分一级(重度)精神残疾、二级(中度)精神残疾和三级(轻度)精神残疾三个等级。
7.多重残疾:凡是两种以上残疾的为多重残疾。
残疾证的等级是怎么划分的?以残疾者在无辅助器具帮助下,对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进行评价计分。
日常生活活动分为八项,即:端坐、站立、行走、穿衣。
洗漱、进餐、入厕、写字。
能实现一项算1分,实现困难算0.5分,不能实现的算0分,据此划分三个等级。
\x0d\x0a(一)重度(一级):完全不能或基本上不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0-4分)。
\x0d\x0al、四肢瘫或严重三肢瘫。
\x0d\x0a2、截瘫、双髓关节无主动活动能力。
\x0d\x0a3、严重偏瘫,一侧肢体功能全部丧失。
\x0d\x0a4、四肢均截肢或先天性缺肢。
\x0d\x0a5、三肢截肢或缺肢(腕关节和踝关节以上)。
\x0d\x0a6、双大腿或双上臂截肢或缺肢。
\x0d\x0a7、双上肢或三肢功能严重障碍。
\x0d\x0a(二)中度(二级):能够部分完成日常生活活动(4.5一6分)。
\x0d\x0a1、截瘫、二肢瘫或偏瘫,残肢有一定功能。
伤残等级标准伤残等级标准是指根据伤残程度对人体功能进行评定,以确定受伤者在生活、劳动和社会活动中的适应能力和康复需求。
伤残等级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受伤者的权益、提供相应的康复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我国现行的《伤残军人优待条例》和《伤残人民警察优抚条例》,伤残等级分为一至四级,分别对应不同的伤残程度和优抚待遇。
一级伤残是指丧失一个主要器官或者丧失视觉、听觉、言语能力,或者丧失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要器官的功能,以及其他严重残疾,生活不能自理。
对于一级伤残的人员,国家将给予相应的抚恤金和医疗、康复等方面的优待。
二级伤残是指丧失一个主要器官的功能,或者丧失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要器官的功能中的一个,以及其他较重残疾,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对于二级伤残的人员,国家也将给予相应的抚恤金和医疗、康复等方面的优待。
三级伤残是指丧失一个主要器官的功能中的一个,或者丧失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要器官的功能中的一个,以及其他一般残疾,生活自理能力有一定障碍。
对于三级伤残的人员,国家同样将给予相应的抚恤金和医疗、康复等方面的优待。
四级伤残是指丧失部分主要器官的功能,或者其他轻度残疾,生活自理能力基本正常。
对于四级伤残的人员,国家也会给予一定的抚恤金和医疗、康复等方面的优待。
伤残等级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受伤者的合法权益,提供相应的优抚待遇和康复服务。
同时,这也是对社会文明程度和国家文明程度的一种体现。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伤残等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受伤者提供更好的帮助和关爱。
总之,伤残等级标准的制定对于受伤者的康复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尊重这些标准,为受伤者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关爱,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重拾信心,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伤残人士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温馨的环境。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a)一级1)极重度智能损伤;2)四肢肌力≤3级或三肢瘫肌力≤2级;3)颈4以上截瘫,肌力≤2级;4)重度运动障碍(非肢体瘫);5)面部重度毁容,同时伴有表B. 2中二级伤残之一者;6)全身重度瘢痕形成,占体表面积≥90%,伴有脊柱及四肢大关节活动功能基本丧失;7)双肘关节以上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8)双下肢高位缺失及一上肢高位缺失;9)双下肢及一上肢严重瘢痕畸形,活动功能丧失;10)双眼无光感或仅有光感但光定位不准者;11)肺功能重度损伤和呼吸困难Ⅳ级,需终生依赖机械通气;12)双肺或心肺联合移植术,13)小肠切除≥90%;14)肝切除后原位肝移植;15)胆道损伤原位肝移植;16)全胰切除;17)双侧肾切除或孤肾切除术后,用透析维持或同种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18)尘肺Ⅲ期伴肺功能重度损伤及/或重度低氧血症[po2<5.3 kPa(40 mmHg)];19)其他职业性肺部疾患,伴肺功能重度损伤及/或重度低氧血症〔PO2<5.3 kPa(40 mmHg)];20)放射性肺炎后,两叶以上肺纤维化伴重度低氧血症[po2<5.3 kPa(40 mmHg)];21)职业性肺癌伴肺功能重度损伤;22)职业性肝血管肉瘤,重度肝功能损害;23)肝硬化伴食道静脉破裂出血,肝功能重度损害;24)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内生肌酐清除率持续< 10 mL/min,或血浆肌酐水平持续>707 }imal/L(8 mg/dL)。
注:PO2中的2是下角。
b)二级1)重度智能损伤;2)三肢瘫肌力3级;3)偏瘫肌力≤2级;4)截瘫肌力≤2级;5)双手全肌瘫肌力≤3级;6)完全感觉性或混合性失语;7)全身重度瘢痕形成,占体表面积≥80%,伴有四肢大关节中3个以上活动功能受限;8)全面部瘢痕痕或植皮伴有重度毁容;9)双侧前臂缺失或双手功能完全丧失;10)双下肢高位缺失;11)双下肢瘢痕畸形,功能完全丧失;’12)双膝双踝僵直于非功能位;13)双膝以上缺失;14)双膝、踝关节功能完全丧失;15)同侧上、下肢瘢痕痕畸形,功能完全丧失;16)四肢大关节(肩、髋、膝、肘)中四个以上关节功能完全丧失者;17)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02,或视野≤8%(或半径≤5°) ;18)无吞咽功能,完全依赖胃管进食;19)双侧上领骨完全缺损;20)双侧下领骨完全缺损;21)一侧上颌骨及对侧下领骨完全缺损,并伴有颜面软组织缺损>30 cm2(注:2是平方);22)一侧全肺切除并胸廓成形术,呼吸困难Ⅲ级;23)心功能不全三级;24)食管闭锁或损伤后无法行食管重建术,依赖胃造痰或空肠造瘘进食;25)小肠切除3/4,合并短肠综合症;26)肝切除3/4,并肝功能重度损害;27)肝外伤后发生门脉高压三联症或发生Budd-chiari综合征;28)胆道损伤致肝功能重度损害;29)胰次全切除,胰腺移植术后;30)孤肾部分切除后,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31)肺功能重度损伤及/或重度低氧血症;32)尘肺Ⅲ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及/或中度低氧血症;33)尘肺II期伴肺功能重度损伤及/或重度低氧血症[po2 <5. 3 kPa(40 mmHg)];(注:PO2中2是下标)34)尘肺Ⅲ期伴活动性肺结核;35)职业性肺癌或胸膜间皮瘤;36)职业性急性白血病;37)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38)慢性重度中毒性肝病;39)肝血管肉瘤;40)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内生肌酐清除率<25 mL/min或血浆肌酐水平持续>450 μmol/L,(5 mg/dL);41)职业性膀胱癌;42)放射性肿瘤。
c)三级1)精神病性症状表现为危险或冲动行为者、2)精神病性症状致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者;3)重度癫痫;4)偏瘫肌力3级;5)截瘫肌力3级;6)双足全肌瘫肌力≤2级;7)中度运动障碍(非肢体瘫);18)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失认等具有两项及两项以上者;9)全身重度瘢痕形成,占体表面积≥70%,伴有四肢大关节中2个以上活动功能受限;10)面部瘢痕或植皮≥2/3并有中度毁容;11)一手缺失,另一手拇指缺失;12)双手拇、食指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13)一侧肘上缺失;14)一手功能完全丧失,另一手拇指对掌功能丧失;15)双髋、双膝关节中,有一个关节缺失或无功能及另一关节伸屈活动达不到0°~9°者;16)一侧髋、膝关节畸形,功能完全丧失;17)非同侧腕上、踝上缺失;1s)非同侧上、下肢瘢痕畸形,功能完全丧失;19)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05或视野≤16 %(半径≤10°) ;20)双眼矫正视力<0.05或视野≤16%(半径≤10°); 21)一侧眼球摘除或眶内容剜出,另眼矫正视力<0.1或视野≦24%(或半径≤15°);22)呼吸完全依赖气管套管或造口;23)静止状态下或仅轻微活动即有呼吸困难〔喉源性);24)同侧上、下颌骨完全缺损;25)一侧上颌骨完全缺损,伴颜面部软组织缺损>30 cm2(注:2为平方);26)一侧下颌骨完全缺损,伴颜面部软组织缺损>30 cm2(注:同上);27)舌缺损>全舌的2/3;28)一侧全肺切除并胸廓成形术;29)一侧胸廓成形术,肋骨切除6根以上;30)一侧全肺切除并隆凸切除成形术;31)一侧全肺切除并血管代用品重建大血管术;32)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3)肝切除2/3,并肝功能中度损害;34)胰次全切除,胰岛素依赖;35)一侧肾切除,对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36)双侧输尿管狭窄,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37)永久性输尿管腹壁造瘘;38)膀胱全切除;39)尘肺Ⅲ期;40)尘肺II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及(或)中度低氧血症;41)尘肺II期合并活动性肺结核;42)放射性肺炎后两叶肺纤维化,伴肺功能中度损伤及(或)中度低氧血症;43)粒细胞缺乏症;44)再生障碍性贫血;45)职业性慢性白血病;46)中毒性血液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7)中毒性血液病,严重出血或血小板含量≤2×1010(注:10的10次方)/L;48)砷性皮肤癌;49)放射性皮肤癌。
d)四级1)中度智能损伤;2)精神病性症状致使缺乏社交能力者;3)单肢瘫肌力≤2级;4)双手部分肌瘫肌力≤2级,5)一手全肌瘫肌力≤2级;6)脑脊液漏伴有颅底骨缺损不能修复或反复手术失败;7)面部中度毁容;8)全身瘢痕面积≥60%,四肢大关节中1个关节活动功能受限;9)面部瘢痕或植皮≥1/2并有轻度毁容;10)双拇指完全缺失或无功能;11)一侧手功能完全丧失,另一手部分功能丧失;12)一侧膝以下缺失,另一侧前足缺失;13)一侧膝以上缺失;14)一侧踝以下缺失,另一足畸形行走困难;15)双膝以下缺失或无功能;16)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2或视野≤32%(或半径≤20°) ;17)一眼矫正视力<0.05,另眼矫正视力≤0.118)双眼矫正视力<0.1或视野≤32 %(或半径≤20°);19)双耳听力损失≥91dB;20)牙关紧闭或因食管狭窄只能进流食;21)一侧上颌骨缺损1/2,伴颜面部软组织缺损>20 cm2(注:2为平方);22)下领骨缺损长6cm以上的区段,伴口腔、颜面软组织缺损>20 cm2(注:2为平方)23)双侧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完全不能张口;24)面颊部洞穿性缺损>20 cm2(注:2为平方);25)双侧完全性面瘫;26)一侧全肺切除术;27)双侧肺叶切除术;28)肺叶切除后并胸廓成形术后;29)肺叶切除并隆凸切除成形术后;30)一侧肺移植术;31)心瓣膜置换术后;32)心功能不全二级;33)食管重建术后吻合口狭窄,仅能进流食者;34)全胃切除;35)胰头、十二指肠切除;36)小肠切除3/4;37)小肠切除2/3,包括回盲部切除;38)全结肠、直肠、肛门切除,回肠造瘘;39)外伤后肛门排便重度障碍或失禁;240)肝切除2/3;41)肝切除1/2,肝功能轻度损害;42)胆道损伤致肝功能中度损害;43)甲状腺功能重度损害;44)肾修补术后,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45)输尿管修补术后,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46)永久性膀胱造瘘;47)重度排尿障碍;48)神经原性膀胱,残余尿≥50 mL;49)尿道狭窄,需定期行扩张术;50) 双侧肾上腺缺损;51)未育妇女双侧卵巢切除;52)尘肺II期;53)尘肺I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或中度低氧血症;54)尘肺Ⅰ期伴活动性肺结核;5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需安装起搏器者);56)肾上腺皮质功能明显减退;57)免疫功能明显减退。
e)五级1)癫痛中度;2)四肢瘫肌力4级;3)单肢瘫肌力3级;4)双手部分肌瘫肌力3级;5)一手全肌瘫肌力3级;6)双足全肌瘫肌力3级;7)完全运动性失语;8)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失认等具有一项者;9)不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失认等具有多项者;10)全身瘢痕占体表面积≥50%,并有关节活动功能受限;11)面部瘢痕或植皮≥1/3并有毁容标准之一项;12)脊柱骨折后遗30°以上侧弯或后凸畸形,伴严重根性神经痛(以电生理检查为依据);13)一侧前臂缺失;14)一手功能完全丧失;15)肩、肘、腕关节之一功能完全丧失;16)一手拇指缺失,另一手除拇指外三指缺失;17)一手拇指无功能,另一手除拇指外三指功能丧失;18)双前足缺失或双前足瘢痕畸形,功能完全丧失;19)双跟骨足底软组织缺损瘢痕形成,反复破溃;20)一髋(或一膝)功能完全丧失;21)一侧膝以下缺失;22)第Ⅲ对脑神经麻痹;23〕双眼外伤性青光眼术后,需用药物维持眼压者;24)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3或视野≤40%(或半径≤25°);25)一眼矫正视力<0.05,另眼矫正视力≤0. 2~0. 25; 26)一眼矫正视力<0.1,另眼矫正视力等于0.1;27)双眼视野≤40% (或半径≤25°) ;28)一侧眼球摘除者;29)双耳听力损失≥81 dB;30)一般活动及轻工作时有呼吸困难;31)吞咽困难,仅能进半流食;32)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喉保护功能丧失致饮食呛咳、误吸;33)一侧上颌骨缺损>1/4,但<1/2,伴软组织缺损>10 cm2(注:2为平方),但<20 cm2(注:2为平方);34)下颌骨缺损长4 cm以上的区段,伴口腔、颜面软组织缺损>10 cm2(注:2为平方);35)舌缺损>1/3,但<2/3;36)一侧完全面瘫,另一侧不完全面瘫;37)双肺叶切除术;38)肺叶切除术并血管代用品重建大血管术;39)隆凸切除成形术;40)食管重建术后吻合口狭窄,仅能进半流食者;41)食管气管(或支气管)瘘;42)食管胸膜瘘;43)胃切除3/4;44)十二指肠憩室化;45)小肠切除2/3,包括回肠大部;46)直肠、肛门切除,结肠部分切除,结肠造瘘;47)肝切除1/2;48)胰切除2/3;49)甲状腺功能重度损害;50)一侧肾切除,对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51)一侧输尿管狭窄,肾功能不全代偿期;52)尿道瘘不能修复者;53)两侧睾丸、副睾丸缺损;54)生殖功能重度损伤;55)双侧输精管缺损,不能修复;56)阴茎全缺损;57)未育妇女子宫切除或部分切除;58)已育妇女双侧卵巢切除;59)未育妇女双侧输卵管切除;60) 阴道闭锁;61)会阴部瘢痕孪缩伴有阴道或尿道或肛门狭窄;62)未育妇女双侧乳腺切除;63)肺功能中度损伤;64)中度低氧血症;65)莫氏Ⅱ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66)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不需安起博器者);67)中毒性血液病,血小板减少(≤4 ×1010(注:1010为10的10次方)/L)并有出血倾向;;68)中毒性血液病,白细胞含量持续<3×109(注:109为10的9次方)/L(<3 000/mm3(注::3为立方))或粒细胞含量<1.5×109(注:109为10的9次方)/L(13500/mm3(注:3为立方));69)慢性中度中毒性肝病;70)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内生肌酐清除率持续< 50 mL/min或血浆肌酐水平持续>177 μmol/L(>2 mg/dL);71)放射性损伤致睾丸萎缩;72)慢性重度磷中毒;73)重度手臂振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