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异位肾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16
胎儿盆腔异位肾并先天性肾旋转不良及肾发育不良1例袁文欢;张立;王瑜;许金枝;余岚;蔡兰兰【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28)036【摘要】1临床资料孕妇,30岁,G2P1A0,无家族遗传史,唐氏综合征筛查低风险。
孕妇于孕24周1 d时行产前常规超声筛查,超声示:胎儿左肾区未见正常肾脏样回声,左下腹近盆腔可见似肾脏回声的结构,其位置靠近脊柱侧,肾内结构欠清,形态不规。
肾门位置异常,位于肾脏的内前方。
胎儿左肾大小约2.99 cm×1.09 cm,肾上极距髂血管以上约1.31 cm。
右肾位置正常大小约2.8 cm×1.6 cm,肾下极距髂血管分叉以下约0.25 cm,肾上极距髂血管以上约2.56 cm。
超声诊断:胎儿左肾轻度发育不良、左肾旋转、左盆腔异位肾及胎儿脐带绕颈1周,孕妇子宫前壁下段静脉血管扩张(见图1A)。
孕妇经产前咨询放弃妊娠,接受羊膜腔穿刺引产。
对引产胎儿进行解剖,左肾区未见正常肾脏结构,盆腔内见多个囊性发育不良肾结构、肾旋转不良,肾门向前,左肾上腺体积偏大,形态异常,呈上大下小的类椭圆形。
左侧肾约3.5 cm×2.0 cm×0.6 cm,左肾上腺约2.5 cm×1.5 cm×0.3 cm。
右肾和右肾上腺形态位置正常。
尸体解剖诊断:左盆腔异位肾、肾旋转不良、左肾上腺体积偏大,形态异常(见图1B)。
【总页数】2页(P127-128)【作者】袁文欢;张立;王瑜;许金枝;余岚;蔡兰兰【作者单位】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湖北襄阳441000;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湖北襄阳 441000;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湖北襄阳 441000;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湖北襄阳 441000;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湖北襄阳 441000;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湖北襄阳 4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相关文献】1.盆腔异位肾合并先天性巨输尿管1例 [J], 胡莉萍;柯红2.MSCT增强扫描诊断右侧异位肾并双肾旋转不良1例 [J], 李亚超;刘敏3.左侧非融合型横过异位肾并左肾旋转不良结石1例 [J], 王剑松;左毅刚;康元上;陈戬4.Klinefelter综合征合并先天性非融合性横过异位肾一例 [J], 孔涛5.右肾先天性旋转不良、左肾异位肾萎缩无功能并巨输尿管一例 [J], 邓晓俊;郎根强;章益峰;褚健;庄剑秋;曹建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核医学肾动态显像评价异位肾肾功能一例临床资料患者男,26岁,因“发现蛋白尿2天”入院。
查体:血压165/107mmHg,BMI32.49/m²,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明显水肿。
本院尿常规:尿蛋白质(++);轻链:尿免疫球蛋白G 200mg/L(参考范围<9.6mg/L),尿转铁蛋白172mg/L(参考范围<2.5mg/L),尿微量白蛋白3250mg/L(参考范围<30mg>核医学肾动态显像采用美国GE公司670 pro discovery SPECT/CT仪,美国GE公司FlexScan EV2456后处理工作站。
静脉“弹丸”注射99m Tc- DTPA,行肾血流灌注及动态显像。
扫描参数:H模式、LEHR准直器、能峰140kev、窗宽20%,矩阵128*128。
显像剂为肾小球滤过型显像剂99m Tc- DTPA(江苏华益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放化纯>95%),注射剂量为5mCi。
检查前30min嘱患者饮水500ml,扫描前排空小便。
先将99m Tc- DTPA注射器置于准直器视野中采集,时间约30s。
嘱患者取仰卧位,准直器采集视野包括双肾及膀胱。
因临床、B超初诊为单侧肾缺如可能,故第一次采集时,采集准直器设置为常规默认的单探头(后探头)采集。
采集过程中发现左下腹区域不规则椭圆形放射性浓聚,怀疑异位肾可能。
同机断层CT扫描发现左下腹异位肾。
征得患者同意后,遂决定次日为患者进行第二次采集,采用前、后双探头模式。
图1图2图1、图2:第一次单探头肾动态采集图像,左侧异位肾未见显影第二次采集,机器型号、注射方式、检查前准备同前,采集准直器设置为前、后双探头同时采集。
静脉“弹丸”注射99m Tc- DTPA后,行肾血流灌注及动态显像。
肾血流灌注相,以1帧/s连续采集30-60s;肾功能相,以1帧/30-60s连续采集20-30min。
采集完成后,对异位肾的前位采集图像、正常肾的后位采集图像分别进行后处理。
病例报告腹部经皮肾镜治疗一例盆腔异位马蹄肾结石报告异位肾发生率约为1/1 000,其中盆腔异位肾发生率 1/2 200~1/3 000[1]。
异位肾常伴其他先天性异常,但是盆腔异位马蹄肾合并肾盂结石于腹部行经皮肾镜手术目前国内文献尚未见报道。
2016年7月我院采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盆腔异位马蹄肾合并肾结石1例成功,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因“反复右下腹部疼痛1个月”于2016年7月15日入院。
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病史,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7年前曾于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右室双出口矫正术”,无腹部及盆腔手术史。
腹平软,右下腹部髂窝内侧扪及约小儿拳头大小包块,边界光滑。
CT 尿路成像(CT urography ,CTU )+CT 血管造影(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 )见右侧异位肾位于盆腔入口处,双肾旋转不良,双肾下极融合,右侧肾门朝向后下方;右侧两套输尿管,下行过程中会合并开口于膀胱,右侧肾盂结石2.3 cm ,右侧肾盂肾盏扩大并积水;左肾动脉两套血管、其中副肾动脉单独起源(图1)。
尿沉渣示白细胞67个/μl 。
诊断考虑为右侧盆腔异位肾、马蹄肾、右输尿管不完全重复畸形,右肾盂结石并积水。
经抗感染、全肠道清洁术前准备,于2016年7月26日在全麻下手术。
先截石位输尿管镜检查,探查右侧输尿管单开口进镜约8 cm 输尿管狭窄无法通过,留置输尿管导管。
改平卧位,于彩超引导下穿刺中组肾脏穹窿部,穿刺成功顺导丝一步法扩张置入20 F 鞘。
肾盂内找寻到结石用钬激光击碎、清除,留置 7 F 双J 管。
顺鞘内留置导丝,缓慢退鞘至腹壁,输尿管镜观察无肠管损伤及活动性出血,顺导丝将鞘再次置入肾盏内后留置18 F 肾造瘘管(图2)。
从穿刺到放置造瘘管共耗时 28 min 。
术后第2 天腹部彩超及CT 提示腹腔少量积液(图3),腹部平片(plainfilm of kidneys ,ureter and bladder ,KUB )无结石残留(图4),术后第4天腹部彩超未见腹腔积液。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异位肾1例杨润;丁国富;李盈禄【期刊名称】《临床超声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20)007【总页数】1页(P480)【作者】杨润;丁国富;李盈禄【作者单位】733000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超声科;733000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超声科;733000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超声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5;R445.1孕妇,34岁,孕2产1,孕24+3周。
既往身体健康,无家族遗传史及不良嗜好。
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双顶径63 mm,头围229 mm,腹围189 mm,股骨长41 mm,胎儿颅脑、脊柱、颜面部、心脏及四肢均未见异常;胎儿肝脏、胆囊、胃泡、膀胱及左肾均可见,左肾盂未见分离。
多切面扫查胎儿右肾区内未见肾脏回声,仅见右侧肾上腺回声,肾上腺呈“平卧征”。
超声提示:宫内中期妊娠,单活胎;胎儿右肾未显示,考虑右肾缺如,建议复查。
孕38周常规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95 mm,头围330mm,股骨长72mm,胎儿左肾可见,大小44mm×21mm,肾盂未见分离,胎儿右肾区未见肾脏回声,仅见右侧肾上腺回声,肾上腺呈“平卧征”。
于膀胱左后方,左肾右前方紧邻脊柱见一大小约30 mm×20 mm肾脏回声,与左肾下极关系密切(图1)。
超声提示:宫内晚期妊娠,单活胎、头位;胎儿右肾未显示,左肾旁见异常回声,考虑交叉异位肾。
足月产后5 d超声检查:婴儿右肾区未见肾脏回声,左肾旁见一肾脏回声,并与左肾下极融合;CDFI:两肾肾动脉均来自腹主动脉。
超声提示:右肾异位(属于交叉异位肾)。
图1 胎儿异位肾超声图像讨论:异位肾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分为盆腔异位肾、交叉异位肾及胸腔异位肾,交叉异位肾多位于右侧,本病例位于左侧。
目前应用高分辨率探头经腹部探查,孕14周可显示胎肾,孕18周能恒定显示,孕30周后胎儿肾脏内部结构包括肾皮质、锥体及集合系统等均可准确分辨[1]。
异位肾名词解释影像学异位肾是指肾脏在正常位置以外的异常位置,通常出现在腹膜后、盆腔、腰椎旁等处。
异位肾在临床上并不罕见,但对于影像学的检查,会增加诊断的难度。
本文将从影像学的角度解释异位肾的相关概念。
一、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异位肾的位置、大小、形态和脏器的排列情况等。
目前,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1. X线平片:可以显示异位肾的大致位置和形态,但对于较小或隐蔽的异位肾并不敏感。
2. B超检查:可以显示异位肾的位置、大小、形态和脏器的排列情况等,具有无创、安全、经济等优点。
3. 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异位肾的位置、大小、形态和脏器的排列情况等,并可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
4. MRI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异位肾的位置、大小、形态和脏器的排列情况等,但需要较长的扫描时间和成本较高。
二、异位肾的分类根据异位肾的位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腹膜后异位肾:即肾脏位于腹膜后。
2. 盆腔异位肾:即肾脏位于盆腔。
3. 腰椎旁异位肾:即肾脏位于腰椎旁。
4. 肾盂膀胱连接异位肾:即肾盂直接与膀胱相连,通常与异位输尿管伴随出现。
三、异位肾的常见并发症1. 异位肾合并多囊肾病:由于异位肾排尿功能异常,容易诱发多囊肾病。
2. 异位肾合并尿路感染:异位肾的输尿管位置异常,容易引起尿路感染。
3. 异位肾合并输尿管结石:由于异位肾的输尿管特殊位置,容易形成输尿管结石。
4. 异位肾合并肾功能损害:由于异位肾血液供应降低,易导致肾功能损害。
总之,掌握影像学检查的知识可以有效地诊断和治疗异位肾相关疾病,建议患者在就医时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以辅助临床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异位肾1例发表时间:2014-04-15T09:00:54.4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期供稿作者:顾凌王晓玲[导读] 异位肾是肾血管的位置异常,肾脏源自盆腔,如肾脏在发育过程中不能上升到正常位置而出现在其他部位。
顾凌王晓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七医院特诊科 430012)【关键词】先天性异位肾超声诊断【中图分类号】R71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2-0352-021.病例报告患者女,18岁,因左腰部疼痛来院检查,临床怀疑左肾结石。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尿液检查未见异常。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左肾未见异常。
右肾区扫查未见右肾声像图,于腰椎椎体前方(脐下)可见一范围约9.0cm*3.3cm的低回声团,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与子宫底部相邻(如图)。
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左肾未见异常彩色血流信号。
腰椎椎体前方(脐下)低回声团内可见丰富彩色血流信号,且其中一支动脉阻力指数0.63。
超声提示:1.右肾区未见右肾声像图;2.腰椎椎体前方(脐下)异常低回声团(考虑1.右侧异位肾?2.实质性病灶?)。
遂行腹部MRI平扫示:右侧肾窝内未见肾脏结构影,局部见肠管影充填,于L5_S1平面脊柱右前方见一类肾形结构影,大小约8.6*4.0cm,边缘轮廓清晰,T1WI像皮髓质分界清楚,T2WI与左肾信号一致,肾门结构超前。
MR诊断意见:右侧异位肾(位于L5_S1平面脊柱右前方)。
2.讨论异位肾是肾血管的位置异常,肾脏源自盆腔,如肾脏在发育过程中不能上升到正常位置而出现在其他部位,则称之为异位肾。
异位肾包括盆腔异位肾、胸腔异位肾和交叉异位肾。
1.盆腔异位肾异位肾较小、因旋转不良肾盂常位于前方,90%肾轴倾斜甚至呈水平位。
输尿管短或仅轻度弯曲。
肾血管异常,主肾动脉源于主动脉远侧或其分叉处,伴一条或多条迷走血管。
但临床上女性多见,可能是女性多因泌尿系感染而行检查从而检出率高。
输尿管软镜治疗盆腔异位肾结石1例报告徐呈云;史子敏;朱安义;林双泉;洪正东;程城;匡仁锐【期刊名称】《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年(卷),期】2015(15)10【摘要】本文报道2014年3月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右侧盆腔异位肾的肾盂结石1例,获得成功。
%[Summary] This paper reported one case of renal pelvis calculi in right pelvic ectopic kidney,which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flexible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 in March of 2014.【总页数】3页(P955-957)【作者】徐呈云;史子敏;朱安义;林双泉;洪正东;程城;匡仁锐【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南昌 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南昌 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南昌 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南昌 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南昌 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南昌 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南昌 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4【相关文献】1.输尿管硬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48例报告 [J], 陈峰;陈益金;邹永胜;王欣;涂真2.标准化技术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近端及肾结石:单中心140例报告 [J], 刘可;肖春雷;刘余庆;张树栋;郝一昌;田雨;马潞林3.自制测压吸石输尿管扩张鞘在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中的应用(附33例报告)[J], 段康;郭蕾;李坤林;周庆余;赵谦;窦坤;曹伟;姚建忠;刘齐贵;王跃力;麻伟青;夏富林;张新元;段娟;张文滔;邝丽新4.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应用体会(附202例报告) [J], 马军;许丞5.腹腔镜辅助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盆腔异位肾结石的临床研究 [J], 阮远; 李杏; 潘生玉; 余伟民; 饶婷; 袁润; 宁金卓; 程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单纯肾异位是怎么回事?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单纯肾异位的病理病因,单纯肾异位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单纯肾异位病因
*一、发病原因
正常情况下胎儿第8周末两肾已达第2腰椎水平。
异位肾的产生是在胎儿第4~8周肾上升过程中,由于输尿管芽生长障碍、血供异常或Wolff管生长过速等因素,致使肾上升停顿、过速或误升向对侧,从而导致肾异位或旋转不良。
*二、发病机制
异位肾有别于肾下垂,后者最初在正常位置,有正常的血管和输尿管。
异位肾通常较小,约60%位于盆腔,输尿管较短,供应血管来自主动脉下段和盆腔血管干支且多分支。
如在胚胎第8周肾继续上升,部分肾或全部肾穿过横膈进入后纵隔,即形成胸内肾,约占5%,其输尿管被拉长,但血液供应正常,亦无肾旋转不良。
交叉异位肾可分为融合型与非融合型,输尿管多从正常路径进入膀胱,在三角区正常开口。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单纯肾异位病因,单纯肾异位是
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单纯肾异位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单纯肾异位”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B超诊断双侧盆腔异位肾1例
陈军初;钟伟邦;黄季春
【期刊名称】《广州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1(029)001
【摘要】@@1 病例rn 患者女性,40岁,平素体健,无任何临床症状,12年前顺产一健康男孩,本次健康检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
B超检查:双肾区未探及肾脏声像。
经腹部及背部广泛检查后于盆腔内探及双肾声像,轮廓清,偏小,左肾9.3 cm×3.3 cm,右肾7.8 cm×3.3 cm,表面平滑,实质回声低匀,厚约1.4 cm,肾窦显示清晰,排列规则,内未见强光团及分离暗区(图1)。
双肾位置不随体位改变而变化。
B超诊断:双侧盆腔异位肾,超声号:2000101。
X线静脉肾盂造影:双侧盆腔异位肾,X线号:344516。
【总页数】1页(P96)
【作者】陈军初;钟伟邦;黄季春
【作者单位】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2.14
【相关文献】
1.超声诊断双侧异位肾1例 [J], 任丽华;杨珍
2.盆腔异位肾的超声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J], 刘玮
3.B超诊断双侧异位肾1例 [J], 卡哈尔;许敬华;杨建梅
4.超声诊断双侧异位肾并畸形1例 [J], 李亚文;宋曙光
5.B超诊断胎儿双侧隐睾并双侧鞘膜积液1例 [J], 郭佳生;孙玉华;王雪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异位融合肾1例报告异位肾系指肾脏位于正常解剖部位之外的某一位置上,异位的肾脏仍停留在本侧的某一部位者,称之为单纯性异位肾或本侧异位肾,异位肾移至对侧,而输尿管仍在原来一侧,称之为横过异位肾。
又可分为融合型和非融合型,以融合型多见,近日我院成功进行了一例异位融合肾行肾盂切开取石术,现报导如下:1病例资料1.1患者蔡者,男性,45岁,因左下腹部疼痛10余年入院,患者自诉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出现左下腹部疼痛,呈持续性胀痛,有进阵发性加重,伴有全程肉眼血尿,无血块,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在当地医院行B超及IVP+KUB考虑为:肾绞痛,融合肾,给予抗炎、解痉、止痛等治疗,后症状缓解,但症状反复发作,未行进一步治疗,于2个月前,左侧腰部胀痛再次发作,来我院求治,门诊行B超示:左肾结石并左肾中度积水,右肾未探及,入院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
专科情况:双肾区无隆起,左肾区有压痛及叩击痛,双输尿管行程无压痛及反跳痛,膀胱区不充盈,无压痛,外生殖器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IVP示(见下图1):异位肾;融合肾并结石,双肾CT平扫示(见图2):1、右侧肾窝内未见肾脏,考虑右肾翻转至左侧并双肾融合,左肾下部外翻、积水并结石。
1.1.1入院诊断:1、左肾结石并左肾积水2、右侧异位肾并双肾融合。
1.2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并在全麻下行左肾结石切开取石术,术中取左腰部第十二肋缘下斜切口,长约12CM,见异位肾脏位于L2—L4水平之间、腰大肌前,大小约12×3×4CM,上极与左肾下极融合,呈一狭部,异位肾门朝向腹侧,于异位肾盂内探及结石适当游离肾盂,纵形切开肾盂,取出一枚大小约2.5×2.0CM的黄褐色、形态不规则、质地肾硬结石。
图1图22 讨论2.1异位肾的分类:异位肾分为单纯性和横过异位二种,单纯性异位肾不超过中线,包括胸内及盆腔异位肾,其发性为1:600-1:1000之间[1],Lundius[2]曾报告15919例儿童尸检中发现22例异位肾,其内一例为胸内异位肾。
盆腔异位肾积脓误诊为卵巢肿瘤1例报告
兰花;潘琼
【期刊名称】《现代妇产科进展》
【年(卷),期】2016(25)11
【摘要】1病例简介患者,女,20岁,因"下腹痛13天,发热7天"于2015年8月25日入院。
患者,G0P0,有性生活史,末次月经8月5日。
8月13日患者无诱因出
现左下腹痛胀痛,呈间歇性。
8月17日腹痛较剧,伴恶心感,T 38.9℃,无呕吐、腹泻、发热寒战、阴道流血等不适。
患者遂到当地医院就诊,B超示盆腔偏左侧
117mm×90mm低回声包快,提示卵巢囊腺瘤可能。
【总页数】1页(P880-880)
【关键词】异位肾;肾积脓;盆腔异位肾
【作者】兰花;潘琼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妇产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33
【相关文献】
1.盆腔异位肾并肾盂结石误诊一例报告 [J], 邹保国;邓全红;杨红英
2.盆腔结核误诊卵巢肿瘤七例报告 [J], 张一琼;杨春姚
3.左侧盆腔异位肾伴重度肾积水误诊卵巢肿瘤1例 [J], 杨亚南
4.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误诊为卵巢囊肿蒂扭转病例报告 [J], 马园园;孙延霞
5.残留结石性肾积脓误诊阑尾炎1例报告 [J], 孙丕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异位肾超声报告背景介绍异位肾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异常,即肾脏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未能移动到正常的位置,而位于腹腔或骨盆的其他区域。
异位肾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通过超声检查来评估异位肾的位置和结构非常重要。
检查目的本次超声检查的目的是评估患者的异位肾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以便对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检查方法本次超声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患者躺在仰卧位,腹部微微有张力,以便更好地观察肾脏的位置以及周围器官的关系。
检查结果1.异位肾位置:在本次超声检查中发现,患者的左/右肾位于腹腔外部的位置(具体位置描述)。
2.异位肾形态:患者的左/右肾形态正常,无明显异常。
3.异位肾大小:患者的左/右肾大小正常,符合年龄和性别的生理范围。
4.异位肾血流: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患者的左/右肾血流情况正常,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根据本次超声检查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患者的左/右异位肾位于腹腔外部的位置。
2. 患者的左/右异位肾形态正常,大小符合生理范围。
3. 患者的左/右异位肾血流情况正常。
随访建议1.继续定期观察患者的肾功能和尿路情况,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异常。
2.如果患者出现相关症状或需要进一步评估,可以考虑进行其他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或核磁共振)以获得更详细的信息。
注意事项1.本次超声检查主要评估异位肾的位置、大小、形态和血流情况,并不能完全排除其他相关疾病或异常。
2.如需了解更多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请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参考文献1.异位肾的超声检查方法与评价标准,XXX,XXX,XXX杂志,2020。
2.Kidney Position in Anterior Abdominal Wall Hernias: UltrasoundImaging Case Series, XXX, XXX, Journal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 2019.以上是关于患者异位肾超声检查的报告,供参考。
864MURCS 综合征1例徐生芳1,钱吉芳1,梁莉1,杨磊2*1.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医学影像中心,甘肃 兰州 730050;2.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功能检查科,甘肃 兰州 730050;*通信作者 杨磊 ****************【关键词】MURCS 综合征;先天性子宫阴道缺如综合征;高肩胛骨综合征;磁共振成像;病例报道 【中图分类号】R711.1;R682;R445.2 【DOI 】10.3969/j.issn.1005-5185.2023.08.0141 病例简介女,21岁,青春期后无月经来潮。
未婚,无家族遗传史。
专科检查:上腭全层裂开,悬雍垂分裂。
颈部短缩畸形、前倾,胸廓外形畸形,双侧肩胛骨高立,双上肢上举、外展、外旋等活动受限,右手拇指桡侧多一指,多指外观与正常指大小、关节结构基本一致,脊柱侧凸畸形,“驼背”外观。
查体:外阴为幼女型,阴道口未见,尿道口可见。
肛门查体:盆腔空虚,未触及明显子宫,双附件区未触及。
性激素检查:睾酮0.402 ng/ml ,催乳素13.3 ng/ml ,孕酮0.26 ng/ml ,雌二醇64.67 pg/ml 。
超声检查(图1A 、B ):子宫未探及,盆腔异位肾。
胸部数字X 射线摄影(图1C ):双侧肩胛骨上缘高于胸廓上缘,双侧肩锁关节间隙不可见,脊椎胸段向右侧弯曲,胸廓不对称,考虑高肩胛骨综合征。
盆腔MRI 平扫(图1D~F ):盆腔内子宫未见明确显示,阴道未见明确显示,双侧卵巢可见,盆腔内见异位肾脏。
染色体检查核型为46,XX 。
患者行阴道成形术。
最终诊断: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高肩胛骨综合征,盆腔异位肾,脊柱侧弯,先天性腭裂,右手多指畸形。
综合诊断为MURCS 综合征。
图1 女,21岁,MURCS 综合征。
超声示子宫未探及(箭,A ),盆腔异位肾(箭,B );胸部数字X 射线摄影示双侧肩胛骨上缘高于胸廓上缘(箭,C ),双侧肩锁关节间隙不可见,脊椎胸段向右侧弯曲(箭头,C ),胸廓不对称;盆腔MRI 平扫示盆腔内子宫未见明确显示(箭,D ),阴道未见明确显示(箭,E ),双侧卵巢可见,盆腔内见异位肾脏(箭,F )2 讨论MURCS 综合征临床罕见,是先天性子宫阴道缺如综合征的一种亚型,目前大多数研究将其归为Ⅱ型,也有研究归为Ⅲ型[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