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 格式:ppt
- 大小:2.65 MB
- 文档页数:33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背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变化,1919年巴黎和会的召开凡尔赛和约的评价实质:1919年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1920年正式建立促进国际合作实质是应反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二战时名存实亡,联合国成立后,1946年宣告解散评价:地位: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为以后联合国提供了多方面的有益经验进步: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发挥了一定作用局限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侵略,最终也没有组织二战的爆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背景:一战后,亚太地区角逐格局出现英日美三家争霸的格局,列强矛盾尖锐1921-1922在华盛顿召开构成: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中日关于山东的条约,九国条约实质:建立起亚太地区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最终建立积极:亚太局势暂时稳定消极、列前矛盾缤纷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日本兵没有放弃独霸中国,称霸亚泰的野心调整:表现:经济(德国赔款问题)1924道威斯计划:由消弱德国的政策转为复兴德国经济在提取赔款的方针政治:(欧洲安全问题——):洛迦诺公约:协约国在政治上承认德国作为一个平等的国家的前提下,尝试以和解求安全影响:1928年非战公约的签订内容:缔约国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废弃以战争作为实施国家政策的实验工具,并约定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
奠定了一“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是二战后成立国际法庭的重要法律依据。
局限:对维护世界和平没有规定明确的责任,没有实际作用等。
瓦解:德意日法西斯的扩张: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5-1936意大利入侵埃塞尔比亚1936-1939德意入侵西班牙1937,日本全面侵华1938德国吞并奥地利1938-1939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彻底崩溃:二战爆发。
一、教案设计概述1. 课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历史教案设计2. 课程类型:历史课3. 课时:5课时4. 教学对象:八年级5.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平衡与矛盾冲突。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凡尔赛体系的建立1. 导入:通过展示巴黎和会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2. 教学内容:(1) 巴黎和会的召开及其目的。
(2) 凡尔赛条约的主要内容。
3. 教学活动:(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巴黎和会的背景及目的。
(2) 教师讲解凡尔赛条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德国的战争赔款、领土割让等问题。
第二课时:凡尔赛体系的矛盾与稳定1. 教学内容:(1) 凡尔赛体系的内部矛盾。
(2) 凡尔赛体系的稳定与动荡。
2. 教学活动:(1) 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凡尔赛体系的内部矛盾。
(2)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凡尔赛体系的稳定与动荡原因,如战败国的复仇心理、战胜国的霸权主义等。
第三课时: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1. 教学内容:(1) 华盛顿会议的背景与目的。
(2) 华盛顿海军条约的主要内容。
2. 教学活动:(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华盛顿会议的背景与目的。
(2) 教师讲解华盛顿海军条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列强之间的军备竞赛与权力平衡。
第四课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1. 教学内容:(1) 德国的经济困境与政治动荡。
(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过程。
2. 教学活动:(1) 学生通过阅读史料,了解德国的经济困境与政治动荡。
(2)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崩溃的原因,如战胜国的过度压迫、战败国的复仇心理等。
第五课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与启示1. 教学内容:(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给我们的启示。
2. 教学活动:(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1.凡尔赛体系是本节课的一大重点和难点。
在学习时,要明确掌握该体系的构成、内容、作用和评述体系的构成: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宣告了结束。
在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了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
协约国同德国、保加利亚、匈牙利、奥地利和土耳其等战败国签署了和约,这些和约统称巴黎和约。
这些和约内容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其中《凡尔赛和约》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体系的内容和作用:第一、惩治德国。
《凡尔赛和约》在领土、殖民地、军事和赔款等方面,对德国进行了制裁和掠夺。
第二、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该体系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如,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民族自决的权利,使欧洲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国家。
第三、改变了中东的政治格局。
土耳其成为单一民族的国家。
第四、重新瓜分了殖民地。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和土耳其的属地由战胜的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
总之,凡尔赛体系在惩治战败国,主要是德国的基础上,分赃掠夺,宰割弱小民族,从而确立了战后列强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评述: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是国际联盟。
该组织标榜维护世界和平,实际上,国际联盟是由美国倡导(美国因为其目的未达到而拒绝加入国联)、英法操纵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国际组织。
2.华盛顿体系是本书课的又一大重点和难点。
在学习时,要掌握该体系的组成、作用,同时要比较华盛顿体系和凡尔赛体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体系由“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等组成。
体系的作用是:第一、确立了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
“四国条约”的签订,解除了英日联合对美国的威胁,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扫清了障碍;“五国条约”的签署,使美国和英国取得了相同的制海权,英国的海上优势从此结束;“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创造了条件。
第二、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受到了遏制。
第三、中国成为列强共同宰割的对象。
岳麓书社出版社九年级(下册)
畅言教育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简介巴黎和会“四巨头”
1.第一位是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他老奸巨猾,人送外号叫“狐狸”。
他不愿看到在打败德国这个劲敌后,又冒出法国这个新对手。
他的目的是要保住海上霸主地位,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虽然,一战使英国经济遭到重创,但他手中拥有王牌武器,那就是举世无双的海军和殖民地。
2.第二位是意大利总理奥兰多,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英法兑现一战时为了让意大利加入协约国阵营作战的承诺,使意大利称霸地中海。
3.第三位是法总理克里孟梭,他凶猛激烈,人送外号“老虎”。
他要让德国这个战争恶魔永无抬头之日,他的自信来自法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4.第四位是美国总统威尔逊,他能言善辩,人送外号“百灵鸟”。
一战使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巨人,他目的就是要称霸世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
1919年1月18日~1920年1月2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与战败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
其间,协约国同德国于1919年 6 月28日签订了《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通称《凡尔赛和约》。
和约关于对德和约部分规定:①确定了战后德国的新疆界。
②德国放弃其海外一切殖民地及领地。
③限制德国的军备及确定德国的战争赔款。
此外,协约国还同德国的盟国分别签订了和约。
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缔结的上述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巴黎和会未能解决远东及太平洋问题,美国为打击日本独霸中国的政策,削弱英国的海上霸权并拆散英日同盟,于1921年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举行华盛顿会议,美、英、日、中、法、意、比、葡、荷9国出席。
1921年12月13日,美、英、法、日签订了《美、英、法、日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通称《四国条约》),以取代英日同盟。
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签订了《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通称《五国海军条约》),同一天,出席会议的9国还签署了有关中国问题的《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通称《九国公约》),确定了美国提出的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政策的原则。
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补充,帝国主义战胜国占支配地位,非欧洲大国美、日第一次参与主宰世界事务,以侵犯中国权益,最后完成了帝国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世界的重新瓜分,从而建立起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多极结构,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这个体系暂时维持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平衡。
但是,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危机的发展,以及帝国主义国家间发展不平衡的加剧,自30年代起,该体系被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一系列侵略行径所打破。
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一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对德《凡尔赛和约》;对奥、保、匈、土和约;凡尔赛体系的内容、影响和隐含的矛盾;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的内容及影响。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的学习认识到: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和反苏的国际会议;《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夺性条约;《九国公约》名义上尊重中国主权,实质上重新瓜分中国,进而提高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2.通过学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实质,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知识点拨】(一)知识引导.巴黎和会的召开——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1)时间:1919年1月~1919年6月28日地点:法国巴黎凡尔赛宫参加国:27个战胜国(2)操纵者:英国劳合·乔治、美国威尔逊、法国克里孟梭(3)大国意图:美国: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和平计划”,企图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英国:实行“势力均衡”政策,维护庞大的殖民帝国;法国:最大限度削弱德国,重建欧洲大陆霸权,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意大利:扩大领土。
日本:企图使它战时从德国手里夺取的权益合法化。
(4)凡尔赛体系的形成①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
②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第一,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
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区由国联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以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承认波兰独立。
第二,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