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酶溶解术
- 格式:doc
- 大小:176.50 KB
- 文档页数:3
胶原酶溶解术摘要胶原酶溶解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用于治疗一系列疾病和症状。
本文将探讨胶原酶溶解术的定义、工作原理、应用范围、手术操作步骤、风险和并发症等相关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这一医学技术。
1. 定义胶原酶溶解术(Collagenase Digestion),简称胶原酶溶解术,是一种通过使用胶原酶将胶原纤维溶解以实现治疗效果的医学手段。
胶原酶是一类酶,能够降解胶原蛋白,因此在治疗某些疾病和症状时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工作原理胶原蛋白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结构蛋白,存在于皮肤、骨骼、肌肉等组织中。
胶原酶通过降解胶原蛋白的分子链,改变其结构和功能。
在胶原酶溶解术中,通过将胶原酶直接注入目标组织或通过外部贴敷的方式将其传递到局部,以实现治疗效果。
3. 应用范围胶原酶溶解术在多个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以下疾病和症状的治疗:•纤维化疾病:纤维化是一种病理过程,通过胶原酶溶解术可以破坏纤维组织,减轻症状。
•瘢痕治疗:胶原酶溶解术可以使瘢痕组织松弛,平整皮肤表面,改善瘢痕外观。
•肌肉僵硬:胶原酶溶解术可以降解僵硬的肌肉组织,增加肌肉的活动范围。
•肥厚性瘢痕:胶原酶溶解术可用于治疗肥厚性瘢痕,减轻疼痛,改善肤色和纹理。
4. 手术操作步骤胶原酶溶解术涉及以下基本步骤:1.准备工作:患者需要进行术前讨论和评估,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相关检查结果,并告知患者手术的注意事项和风险。
2.准备胶原酶溶液:医生根据实际需要配制适量的胶原酶溶液,确保其纯度、浓度和活性。
3.麻醉:根据手术需要,医生可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4.溶解操作:医生将胶原酶注射到患者的目标组织中,或通过外部贴敷的方式将其传递到局部,然后按照特定的剂量和时间进行处理。
5.检查和清洁:在手术完成后,医生将对患者进行检查,清洁手术区域,并为伤口做好包扎。
6.术后护理:术后对患者进行观察,给予适当的护理和康复建议。
5. 风险和并发症胶原酶溶解术虽然具有广泛的应用和疗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对胶原酶过敏,导致过敏反应,表现为局部红肿、瘙痒、发热等。
经皮髓核摘除加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经皮髓核摘除后再注入胶原酶溶解残余髓核组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 C臂X线机监视下,采用电动旋切式椎间盘摘除器经皮穿刺摘除部分髓核组织,在原通道内注入400~600 u胶原酶溶解残余髓核。
结果 3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加溶解术,术后随访3~18个月,患者平均随访10.5个月,疗效评价:有效率94.2%,优良率72.5%,明显高于单纯摘除术组有效率88.08%和优良率59.3%(P<0.05)。
结论经皮髓核摘除加胶原酶溶解术可提高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近期效果较佳,远期效果也较好。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经皮髓核摘除;自ONIK(I)发明了自动椎间盘摘除器以来,经皮髓核摘除加胶原酶溶解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推广,并逐渐成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同时,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副作用较小的髓核溶解酶——胶原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加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使经皮髓核摘除加胶原酶溶解术在我国各大医院得到广泛开展,其疗效已接近髓核摘除术。
我院引进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研制的电动旋式椎间盘摘除器,采用经皮髓核摘除术后注射一定单位的胶原酶溶解残存髓核组织的方法对椎间盘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与单纯摘除术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我院于1994年至2006年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31例,其中单纯摘除术组386例,男214例,女172例,18~77岁,平均年龄56±14岁;髓核摘除加胶原酶溶解术组345例,男198例,女147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54±16岁,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病史长约1个月至15年,均经过CT或MRI检查证实,上述病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腰椎间盘突出程度分为1~3度。
胶原酶溶解术一、定义:病变的椎间盘中主要成分是胶原纤维蛋白,利用胶原酶可选择性溶解胶原纤维蛋白的三维螺旋结构,而对其他组织不起作用的特性,采用介入方法,将胶原酶注入突出部位,将突出物溶解、吸收,从而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作用原理:椎间盘髓核主要由粘多糖、胶原蛋白构成,而胶原酶利用其对胶原蛋白特异而专一的降解作用,而对其它非胶原蛋白无水解作用,对椎间盘髓核组织进行溶解,并分解为可吸收的氨基酸,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
三、颈椎间盘突出因颈椎间盘容量较小,注入时增加间盘压力,且退针后因颈椎活动,会加重症状,胶原酶流出引起颈部不适一般少用。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四种操作方法,1、盘内注射胶原酶溶解术,(1)从侧方入路,L34、L45术前标记椎间隙位置,沿标记线棘突患侧旁开8-12cm,与冠状面30-45º夹角将导针刺入椎间盘内的后1/3处,因突出的髓核一般椎体后1/3处尽量接近突出物。
注意(导针进入椎间盘后,要经正侧位透视下确认导针在间盘内无误),注入胶原酶600单位,1-2毫升(2)从后方入路,L5S1椎间盘突出,因髂骨阻挡经侧方如路困难需从后方入路,在CT监测下进行。
从小关节内侧进针穿过黄韧带后观察针与硬膜及神经根的关系,避开。
进入椎间盘内,注入造影剂观察有无进入蛛网膜腔或注入利多卡因5毫升观察有无脊髓麻醉症状,确认后注入胶原酶注入胶原酶600单位,1-2毫升2、盘外注射,(1):硬膜外溶解术椎间孔、棘突间、骶裂孔,因方法较多可以用其他方法替代较少用3、重叠(切吸+盘内压管溶解、后纵韧带下溶解、硬膜外椎间孔溶解),另外介绍。
四、适应症选择经影像和病史、体征、造影确认的单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五、禁忌症(1)、既往有腰椎手术史,特别是伴有术后硬脊膜纤维化。
(2)、穿刺部位及其周围有软组织的感染。
(3)、腰椎退行性变严重者,如椎间隙严重狭窄、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小关节严重退行性变六、注射胶原酶治疗的并发症过敏反应:临床使用必须采取抗过敏措施,对同一病人重复使用宜慎重。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年3月第21卷第6期•21•胶原酶化学溶解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张勇(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疼痛科新郑451150)摘要:目的:探讨胶原酶化学溶解联合射频消融术洽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具体疗效。
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5月收洽的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
对照组采取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洽疗,观察组采取胶原酶化学溶解联合射频消融术洽疗,持续观察至术后3个月。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突出物及椎间盘情况、颈椎功能。
结果:观察组洽疗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V0.05);术后3个月观察&突出物长度、宽度低于对照组,椎间盘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V0.05);观察组手术前后椎间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颈椎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V0.05)。
结论:胶原酶化学溶解联合射频消融术洽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确切,并能够保留椎间盘高度,恢复颈椎功能。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胶原酶化学溶解;射频消融术中图分类号:R681.53文献标识码:B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因颈椎退变,引起椎间盘突出或骨赘增生,压迫颈神经根所导致的综合征,表现为颈肩部、上肢等处麻木、疼痛、功能限制等,影响患者正常工作[1~2]o神经根型颈椎病以保守治疗为主,中轻度患者多可获得良好预后,但部分重症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需经手术治疗,以缓解病痛。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射频消融术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微创术式,创伤性小,效果确切,但不同术式各有其临床特点叫本研究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采取胶原酶化学溶解与射频消融术联合治疗,比较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提供借鉴。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
颈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护理常规
1、术前护理
(1)按疼痛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了解病人心理状态,针对性做好心理护理,增强对手术的信心。
(3)术前一天指导训练轴式翻身及床上大、小便。
(4)术前一天嘱病人洗澡更衣,并准备好床单位。
(5)预防感染:遵医嘱术前30分钟使用抗生素。
(6)术前30分钟口服抗过敏药,去介入室前排空大小便。
2、术后护理
(1)按局麻护理常规护理。
(2)术后去枕平卧5-7天(侧卧时需用枕头垫,高度与肩平齐)。
(3)了解术中背况,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
(4)平卧时两侧用沙袋固定,行轴线式翻身,注意保持脊柱稳定防止扭曲。
(5)注意观察四肢肢体活动及小便情况。
(6)注意口腔卫生,进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7)起床时使用颈围,防止做点头、摇头、转头等动作。
3、出院指导
(1)指导病人正确使用颈围一个月以上。
(2)养成睡低枕习惯,尽量避免低头伏案动作,多做抬头后仰锻炼。
者经常实施
(3)3个月复诊。
参考文献:《疼痛科临床护理》
制定:徐** 制订日期:2022年3月。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3年1月-2007年1月对60例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康复治疗,使疼痛症状消失。
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胶原酶溶解术治疗,术前心理护理,术后饮食疗法,康复治疗,使疼痛症状消失,恢复原工作。
无一例出现暂时性皮疹,无椎间盘炎,灼性神经痛等并发症发生。
病人自理能力较术前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结论通过全方位系统的治疗和护理,按计划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经康复治疗,疼痛症状消失。
【关键词】胶原酶溶解术腰间盘突出症护理腰间盘突出症是腰椎变性,纤维环破裂后髓核向后方突出致使相邻组织遭受刺激或压迫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者。
常见于30-55岁的青壮年;当腰间盘突出突然发作时可发生急性腰痛,肌肉痉挛,伴有坐骨神经痛和腰椎活动受限,疼痛时间较长。
而胶原酶是一种溶解天然胶原蛋白的水解酸,它能有效的溶解间盘中的髓核及纤维环,而不破坏邻近的组织及结构,胶原酶溶解术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手段之一,具有安全简便疗效确切,无出血,痛苦少,创伤小等优点,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患者欢迎,病人到达介入手术室后,应观察术区皮肤情况,嘱患者不能移动身躯,应保持体位,以免误伤神经,血管。
护士可对患者紧张、焦虑、恐惧、不安的心理,正确的应用开导性语言,使患者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减少焦虑,增强患者对溶解术治疗的信心。
通过中华护理学会网简锁相关文献5篇。
张新琼[1]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护理一文中应用了回顾性分析方法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护理。
主要内容是对70例腰间盘突出症的住院患者进行了分析总结。
朱克闻[2]在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盘外溶解术的护理体会一文中,应用了回顾性分析方法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盘外溶解术的护理,对170例腰间盘突出症的住院患者进行了分析总结。
胶原酶介入溶解术领先国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克星临床运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原理:在C臂X光机透视下,用微导管将胶原酶注射到椎间盘突出部位。
而人体的椎间盘组织中约70%为胶原蛋白,本疗法就是利用胶原酶对胶原蛋白的特异降解作用,使其溶解突出物,缓解或消除对神经和硬膜囊的压迫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1.深入病症直击病灶在X线透视或CT监控下,由专家操作可以避开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准确进入注射部位。
2.安全无痛解除压迫局麻下操作无痛苦,非手术方式微创介入治疗,创口仅有针眼大小,可以很快愈合。
不损伤骨质和韧带,保持了人体的原有结构,可以保持脊椎稳定。
3. 疗效稳定不易复发突出髓核被溶解、吸收,治疗后注意休息和康复锻炼,不易复发。
胶原酶介入溶解术领先国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克星现代外科发展趋势是手术的有限化和微创化,微创手术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外科的热点和主流(如脊柱、颅脑、肝胆、妇产科等)。
特点:创伤小、安全、科技含量高等,胶原酶溶盘术是介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之间,是有创伤小,效果可靠,并发症少的特点。
即使治疗无效也不影响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
故目前已成为国内外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那么何谓胶胶原酶介入溶解术呢?定义:将一种对椎间盘髓核组织有特异性溶解作用的胶原酶注射到椎间盘内或硬膜外腔,使髓核溶解吸收达到盘内减压与治疗目的。
胶原酶能迅速、选择性地溶解髓核和纤维环,不损伤邻近的血管和组织。
被分解的胶原纤维被降解为相应的氨基酸,被血浆中和吸收,不会对椎管内造成粘连改变,总有效率高达90%以上。
治疗机理:人体椎间盘髓核主要由蛋白多糖和胶原(70%)构成,纤维环主要成分是胶原纤维。
胶原酶的特异性很高,可溶解胶原蛋白,而对其他物质和结构不发生作用。
将胶原酶注射在椎间盘内或外,能在一定时间内迅速起效,溶解椎间盘髓核,缓解乃至消除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症状。
该治疗是在X线电视监视屏影像的导引下把特制的细长导管针,从特定的进针点直插到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将胶原酶缓慢泵入。
胶原酶溶解术的操作规程
1、患者患侧向下侧卧或俯卧于X线检查床上。
2、透视下定位,在病变椎间隙后正中线患侧旁开12—14cm 处作皮肤标记,作为穿刺进针点。
3、以进针点为中心皮肤消毒、铺巾。
4、以2%利多卡因5mL作局部麻醉。
5、腰4-5间隙以上穿刺时,取与机体冠状面10—30度角进针,针尖指向上位椎体的后下部,即向椎间孔中下1/3交界处缓慢进针,当穿刺针从外后向内前经过皮下组织、肌肉军至韧带时,术者可先有涩感,后有落空感,再向前推送有骨质阻挡时,表示穿刺针已进入硬膜外前间隙。
6、穿刺的准确位置应是:透视下正位,穿刺针尖位于上下椎弓根内缘连线的内侧,侧位穿刺镇尖位于椎间孔的中下部,抵近椎体后下缘。
抽吸呈真空状态,无血液及脑脊液流出,推出空气无阻力。
注入1ml左右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欧乃派克)或碘曲仑(伊索显),侧位透视,造影剂呈线条状沿椎体后缘向上下分布,正位呈条片状分布在脊柱中部或偏向穿刺侧。
7、将1200U胶原酶稀释于2—3mL生理盐水中,缓慢注入,观察数分钟无不良反应时,拔出穿刺针,包敷穿刺口。
胶原溶解方法
胶原,作为生物高分子,广泛存在于动物结缔组织中,对动物细胞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由于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胶原在医学、美容、生物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有时我们需要将胶原进行溶解,以满足某些研究和应用的需求。
胶原的溶解方法有多种,下面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
1.酸解法:胶原在酸性条件下会逐渐溶解。
通常使用稀酸溶液(如稀盐酸或稀硫酸)将胶
原样品浸泡在溶液中,逐渐搅拌,使胶原逐渐溶解。
酸解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溶解速度快。
但需要注意控制好酸的浓度和溶解时间,避免胶原发生水解而失去活性。
2.酶解法:利用特定的酶(如胶原酶)在温和的条件下将胶原分解成小分子肽或氨基酸。
酶解法的优点是条件温和,对胶原的活性影响较小。
但酶解法的溶解速度较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全溶解胶原。
3.热解法:通过加热使胶原变性并逐渐溶解。
通常将胶原样品加热至接近沸水的温度,并
持续搅拌,使胶原逐渐溶解。
热解法的优点是溶解速度快,但需要注意控制好温度和时间,避免胶原发生热解而失去活性。
4.超声波法:利用超声波的振动作用将胶原逐渐破碎并溶解。
超声波法的优点是能够快速
有效地破碎胶原,且对胶原的活性影响较小。
但需要注意的是,超声波法的设备成本较高,且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
在选择溶解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实验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还需要注意溶解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如避免使用过量的酸或高温等条件,以防止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胶原酶溶解术的危害性大吗?
文章导读
现代疾病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先进,不少疾病的治疗都摆脱了药物的作用,而直接手术治疗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其中,治疗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时会采用胶原酶溶解术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某些患者来说效果非常好,但是,经过无数临床应用发现它并不是最好的方法,甚至会危害健康,下面就来看看胶原酶溶解术的危害性大吗?
胶原酶溶解术是将胶原酶注射到椎间盘突出部位,利用胶原酶对椎间盘中胶原组织的特异性溶解作用,使突出的椎间盘变小、消失,从而解除神经压迫,改善临床症状的一种生物微创技术。
胶原酶是一种蛋白酶,就对人体存在过敏的可能,再说注射胶原酶的时候必须在×光的透视下面进行,我们都知道×光对人体的放射性,对操作医生也有伤害,还有,溶解髓核过程中,是否对纤维环的蛋白也有溶解呢?
所以,1972年美国SFDA(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已经明文禁止临床使用,我们国家虽然没有明文禁止,但是国内几乎所有大医院均禁止了,但是那些效益不好或者私人医院还在使用,但是使用方法已经不再规范(没有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进行)。
胶原酶溶解术并不是无效,而是不可以大面积推广,适应症的选择也很重要。
它仅适用于椎间盘单节段膨出或轻度突出者,无钙化、无椎管狭窄、无过敏者。
注意事项:
一、患者俯卧6小时。
胶原酶溶解术模拟示意图
影像CT
胶原酶溶盘术是介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之间,是有创伤小,效果可靠,并发症少的特点。
即使治疗无效也不影响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
故目前已成为国内外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那么何谓胶原酶溶盘术呢?
定义:
将一种对椎间盘髓核组织有特异性溶解作用的胶原酶注射到椎间盘内或硬膜外腔,使髓核溶解吸收达到盘内减压与治疗目的。
胶原酶能迅速、选择性地溶解髓核和纤维环,不损伤邻近的血管和组织。
被分解的胶原纤维被降解为相应的氨基酸,被血浆中和吸收,不会对椎管内造成粘连改变,总有效率为65~90%。
作用机理:
将胶原酶注入病变的椎间盘内或突出物的周缘,使胶原纤维溶解分解,从而使突出物的压力减小或消失,对神经组织的压迫减小或消除,以达到治疗目的。
该治疗是在X线电视监视屏影像的导引下把特制的细长导管针,从特定的进针点直插到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将胶原酶缓慢泵入。
治疗后当即就感到轻松,2~3个月之间症状先后得以消除,3~6个月效果继续增强,远期效果更好。
胶原酶溶解术适应症: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明确,经正规非手术治疗6个月无效者;
2、反复发作症状严重者;
3、突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剧烈无法缓解,并持续加剧者;
4、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功能丧失或马尾神经功能障碍者。
胶原酶溶解术禁忌症
(1)并椎管狭窄者
(2)椎间盘游离钙化者
(3)伴马尾综合征者
(4)腰椎滑脱者
(5)突出大于10mm者
(6)过敏体质者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原理
椎间盘的主要成份是胶原蛋白,胶原酶对其具有特异性溶解作用。
专业医生在CT下或大型的数字X光电视屏幕透视下把胶原酶药物准确注射到突出的椎间盘内或盘外,使突出的椎间盘溶解吸收(溶解、吸收=手术摘除)而不损伤血管、神经、骨头、肌肉组织。
从而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达到治愈目的。
胶原酶溶解术优点:
1、疗效好,创伤小,对椎管内无干扰。
2、费用低、不开刀、恢复快、效果好
3、失败后可行手术治疗,不影响疗效。
胶原酶溶解术温馨提示:
据统计,运用影像介入手段,运用超氧等离子体与胶原酶联合治疗椎间盘突出,总有效率达到96%以上。